马刺vs热火第二场:历代陶瓷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6:13:04

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据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      春秋以降,礼崩乐坏,政治上群雄割据,学术上百家争鸣,原始的宗教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重要一点,是原始宗教中吸收了阴阳交合、化育万物的思想,与此相应,龙也逐渐演变成以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出现了大量的蚊龙、蟠曲龙以及龙凤合壁的造型。龙的形体上突出了兽的特征,龙被加上了与虎相似的四足,使龙看起来更像是用四肢奔跑而不是如蛇、鳄那样爬行。这种加工使龙变得孔武健骏,神采飞扬。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螭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长角、尖耳、兽足,蛇躯。由于自秦汉始,皇帝被说成是真龙天子,所以龙就有了三重的含义:一是通天的神兽,二是君主的化身,三是吉祥瑞兽。[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秦汉后,表现龙形象的,一般不再是铸造的青铜或其它金属的礼器,而主要集中在帛画、墓画、画像砖石、石玉雕、陶瓷彩绘上,风格上更加艺术化与世俗化,宗教的色彩逐渐淡化。虽然风格也有差别,如六朝时期的南朝,龙像往往是傲骨嶙峋、潇洒恣肆,而北朝时则华贵雍荣、矫若流云,但总体上变化已不大。     铺首有两个方面的功用,一是为了便于开拉门户,二是为了客人来访时叩门之用。

    饕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凶恶神兽,在先秦的铜器上便多著其形以为饰,因为这种神兽凶恶、贪婪,所以一般让其衔环,作为铺首置于大门上,用以驱邪。在汉画像石上,饕餮常常和“四灵”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一起,加之嘴中衔一巨环,统叫铺首衔环。在墓葬中和石棺的画像上出现,目的是驱鬼镇墓、保卫门户。 其实汉画像石中的铺首,往往综合了许多兽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造型既像牛,又像虎;面目凶猛恐怖,非常可怕,具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神。它镇守墓门上,鬼魂不敢入,起镇邪辟凶作用的同时又给人一种狞厉之美。

  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汉代社会的一幅缩影。但大要说来,不外乎现实生活和崇拜信仰两类。
    现实生活类包括:
    (一)生产劳动:内容有耕种、锄耙、积肥;捕鱼、狩猎;冶铁、纺织、造车、酿酒。
    (二)社会生活:内容有楼台亭阁、仓廪、阙门、桥梁;拜谒、讲经;庖厨、宴会;演乐、舞蹈、杂技、角抵、斗兽、六博;车骑、迎送;攻战、献俘、武库;招魂、送殡;另有生活中常见的禽兽鱼虫、山草树木。

杂技

古代娱乐形式之一种,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又称“杂戏”。《汉书·武帝纪》“三年春,作角抵戏” 颜师古 注引 汉 文颖 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魏志·乐志》:“六年冬,诏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鹿马仙车、高絙百尺、长趫、缘橦、跳丸、五案以备百戏。”
崇拜信仰类包括:
    (一)崇拜对象:古代帝王、圣贤人物、高士、孝子、烈女。
    (二)信仰内容:神话有伏羲、女娲、西王母、东王公、玉兔、蟾蜍、仙人、日月星;迷信有神怪;祥瑞有珍草异木、奇禽异兽;宗教有道教和佛教的仙、佛等。
    画像石刻画的现实生活中,生产劳动与庞大的社会生活场面相比,仅占很少的一部分,但其内容却反映得非常全面。
    农业生产中的牛耕场景在汉画像石中突出醒目。金乡县香城堌堆的石椁墓石上,即刻有二牛三人耕地的画面。画中一人双手扶犁,一人牵牛退行,一人执鞭驱牛。不远处有主人乘轺车驶来,车后一随从手执长矛。前面又有三人或跽、或立,皆手把农具,向主人寒喧。滕州黄家岭画像石的农作图二牛一马合同犁耕,前有三人耘锄,二人撒种,后有一人使牛引耙碎土。大树下,监工执杖而坐。远方一人带两小儿送饭而来。这类图像,生动地表现了东汉庄园中在豪强监督下农夫紧张而忙碌的耕作场面。
    捕鱼、狩猎活动在汉代甚为盛行。尤其是狩猎,对于贵族豪富,主要属于一种按时进行武事训练的行为。春秋时节,他们驾车唤犬,扬鞭山野,“搏豺狼,手熊罢,足野羊”。而对于百姓来说,捕鱼、狩猎则是农业以外的副业生产。济宁、枣庄地区依山傍水,富有天赐的资源。画像中宽阔的水面上,或执罩投刺,或棹舟张网,或凭榭垂钓。起伏的山峦间,有人擎鹰、放犬,有人张弩仰射,有人执戟荷筚,弦不失禽,筚不空兽,指顾倏忽,获取果实。
    汉代的手工业活动内容众多。滕州宏道院画像石上的制铁图,刻画虽然粗糙,但却形象地把东汉时期制作铁兵器的手工业作坊的生产场面,首次展现出来:左边,四根吊绳悬拉着用以鼓风的椭圆形皮橐,皮橐一端,连接着矮置的火炉;右边三人熟练合作,抡锤锻打,身后一人屈蹲砺磨;高墙上列挂已打好的长剑短刀。黄家岭画像石的制刀图,仅见一人锻锤、二人磨刀,虽无皮橐、炼炉,而墙上满挂着环首长刀,一望即知是铁器作坊的一角。
    描写纺织手工业的画像石,它们有的是与亭台楼阁相连的庄园作坊,有的是“妇人同巷,相从夜织”的家庭劳动。图中的络车、纬车、织车,构造合理,操作方便,以至千余年来,未有很大改变。纺车旁,一手摇车一手持丝的纺妇;机座上,脚蹬踏板,手持机杼,拉筘穿梭的织女;还有横杆或墙壁挂钩上挂满的缠绕在篗子上的丝,洗练地反映出汉代纺织手工业的重要基地——鲁、亢父作坊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山东地区在大汶口文化中就发明了酿酒技艺,至汉代,酿酒业已有了相当的规模。汉武帝时期,政府曾设“官酤”,垄断酒的酿造和售卖,但东汉以来仍以私营为主。这种私营酿酒业,在汉画像石中可见到两种形式:一是庄园内规模较大的酒坊,酿出的酒除自饮外,大量的则是外售。沂南北寨、诸城前凉台画像石上展现的酿酒作坊即属此类。另一种即嘉祥洪山和蔡氏园画像石上描绘的酿酒场景,规模很小,工具也简陋,很可能是民间家庭的酿造,仅供自家饮用。
    描写豪强贵族富贵安逸的生活场面,在画像石中比例最大。那重重的院落,曲折的迴廊,楼阁相连,堂庑相望,东厢西亭,连闼通闱。点缀些池苑台亭,树木花草。还有高大的粮仓,位于庄园一角的手工业作坊。大门外高耸的双阙,旁立着执戟持盾的门卒,迎来送往。大堂上,男主人褒衣博带,凭几端坐。侍者持便面肃立其后。几前是执笏跪拜的门生故吏。楼上,女主人或正中悠坐,或凭栅远眺,女仆侍前拥后。厨房内,甑灶明火,炊烟缭绕。墙上挂满猪、狗、鸡、鸭、鱼、鳖、兔、羊等食物。院子里,厨夫们杀猪剥狗,椎牛宰羊,剁鸡切鱼。还有的劈柴、汲水、洗菜、和面,好一番备宴的忙碌场面。主、客们大堂列坐。盘、尊、肴、馔摆满案间,食者边饮边谈,推杯换盏。众役们站立其后,有的持便面,有的捧酒壶,进食者楼上楼下,你进我出。这类场景在嘉祥宋山、纸坊、南武山,微山县微山岛,邹城黄路屯、郭里,滕州庄里等多数汉画像石中都有细致入微的刻画。
   史籍的记载表明,汉代的乐舞百戏已经渗入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郊庙祭祀有雅乐,民间祠有鼓舞乐,天子进食有食举乐,欢宴群臣有黄门鼓吹乐,振旅献捷有军乐,出行卤簿有鼓吹乐。豪富吏民宾婚嘉会有乐,丧葬有挽歌,甚至到了‘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幸与小坐,而责办歌舞俳优,连笑伎戏’的地步。”汉画像石刻中刻画的乐舞百戏形象,可谓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有乐队伴奏的长袖舞、盘舞,也有以建鼓为中心的鼓舞。长袖舞长袍拂地,广袖徐舒,体态袅娜,脚步轻盈,和着音乐的节奏,明快而优美。盘舞是地上置盘,或五或七,舞者之足踏于盘上。鼓舞以建鼓为中心,二人执桴,边击边舞。其它众舞者应着鼓点声节和力度的变化,蹑馺足脚,容态不常,脚步洒脱矫健,动作热烈奔放。乐队中常见的乐器有建鼓、小鼓、鼗、钟、磬等打击器,还有排箫、笙、筝、琴、瑟等吹拨器。
    汉画像石中见到的杂技常与歌舞、俳优侏儒谐戏在一起出现。有的规模较大,例如安丘董家庄画像石上的杂技图和沂南北寨村画像石上的百戏图。济宁、枣庄出土的画像石中,此类内容规模较小,然名目繁多,技艺精湛。飞剑、跳丸、舞轮、逆行连倒、掷倒、寻橦、走索等,投险猎奇,各有高招。飞剑与跳丸属手技表演,滕州东戈、于林、龙阳店、西古,济宁城郊、喻屯,微山两城出土的一些汉画像石上屡有表现。龙阳店画像石中,有一人跳丸,旁一人飞剑配合,群丸在空中飞舞,恍若流星,飞剑穿越其间,目不暇接。舞轮见于喻屯画像石,舞者半跪姿,轮在臂上滚动。右有跳丸,左有鼓上倒立映衬,动作轻巧而矫健。掷倒即“倒立”,今俗称“拿大顶”,是古来杂技项目中训练臂力和身体平衡的基本内容,在画像石中所见亦多。有侧立在案上的,见于滕州西古画像石;有单手倒立于壶上的,见于滕州大郭画像石;有反弓下腰单手倒立于三足蹲上的,见于微山县两城画像石;有逆行连倒技艺,见于曲阜旧县和滕州于村画像石。伎人在原地连续做后仰翻筋斗动作,旁边有人拊掌为节,并伴有鼓、箫。寻橦表演以微山岛沟南村出土的两幅最为精彩。一橦直插在回首奔走的虎臀上,橦杆顶上一人坐,双腿叉开。两斜索上各一伎,长袖挥舞。橦中二人单手握橦,弓腿支撑,缘长杆而上下。横杆上二人勾脚倒立,“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绝而复联”。走索古称“高絙”,汉画中所见惊险生动者,首推邹城城关所出一例。在建鼓的长竿顶上,一左一右斜挂着两条绳索,斜索上有八伎在表演:有的抱膝而坐,泰然自若;有的拉手相对,欲切肩而过;有的顺索而躺,姿同卧眠;有的立索下行,有的肩载倒立伎儿缘索而上,皆如履平川;紧跟着一人攀索跳丸,还有一只猴子穿援其间,更丰富了表演的情趣。
    角抵在汉画技艺娱乐图像中也是一项重要的题材。它“两两相当,角力,角伎、艺、射、御”。可分为徒手相搏,徒手对器械和持械相斗。器械有刀、盾、剑、戟、钩镶、矛、杖。角抵双方全神贯注,竞力也竞技,斗智更斗勇。此外常见的还有斗鷄、斗牛、斗虎、斗豹、斗熊……游戏,和驯马、驯象、驯骆驼等驯兽内容,皆极生动。至于六博游戏,更是屡见不鲜,足见世家子弟们斗禽走兽、弋猎博戏的风气之盛。
    汉代的豪族权贵们居有琼楼玉堂,食进美味住肴,娱徵百戏乐舞,行则骖贰辎軿,连车列骑。画像中那浩浩荡荡、规模宏大的车骑出行场面,是表现主人官位的标志,最能展示和说明高官大姓的权势煊赫,因而刻画最多。軺车、辎车、安车、斧车、棚车,各有制度,驾车多寡,咸依官秩。每有出行,击鼓吹管,前有导骑,后有从车;辟车伍伯,执戟荷幢,备俱威仪。亭、阙旁,属吏们恭敬地迎来送往。

画像石中描述的还有匈奴侵扰的战争。作战场景是:山峦起伏,战马嘶鸣,飞矢如雨,刀枪染红,追杀逐捕,尸首横野。汉兵们浴血奋战,俘获了一批批被捆绑着的俘虏。
    滕州龙阳店、东戈画像石中还有兵库的图像,它与庄园内的重楼相连,库内整齐地陈放着矛、戟、刀、剑、盾、弓、箭,显然这是豪族的私人装备。被武装的部曲,平时保卫着庄园的安全,一旦战争需要,也会被国家征去,开赴战场。
      汉人重道德、尚名节,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设乡老、啬夫专管教化,在社会上大力宣扬忠、孝、仁、义、礼、智、信、节。歌颂古代圣帝、贤王、高士、贞妇、烈女、孝子、让利、救难,督教人们以古为鉴,以善为师,以恶为戒。汉画像石中刻画的历史人物及其故事,无不是出于这些目的。圣贤故事有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管仲射小白;高士故事有二桃杀三士、季札挂剑、荆轲刺秦王、专诸刺吴王、要离刺庆忌、蔺相如完璧归赵;贞妇烈女故事有梁高行拒选、曾母投杼、鲁秋胡戏妻、鲁义姑姊舍儿;孝子故事有邢渠哺父、董永卖身、老莱子娱亲、丁兰供木人、韩伯榆悲笞;另有泗水捞鼎等历史故事。这些说教的内容多刻在人们可经常观瞻的祠堂内,例如嘉祥武氏祠和宋山出土的小祠堂,而墓葬中却鲜见。相反,墓葬中常见的四神、鬼异,祠堂中则较少出现。
   有关汉画像石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有关神话和宗教信仰的内容。汉初,黄老思想流行,道家思想空前兴盛,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又“尤敬鬼神之祀”,“得道升仙”乃是汉武帝以后迷信内容的中心。画像石中属于此类题材的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就是人们普遍敬奉的能使人长生不死、得以升仙的保护神。西王母原传是我国西方部落中的神人。至汉代,还广泛传言为掌管长生不老之药的西天神仙 。人们渴望不老,便普遍祭祀西王母。在西王母周围,聚集着众役使,有取食的三足乌,献灵芝、玉浆的仙人,举臼的灵蟾,捣药的玉兔,以及九尾狐等。那不死之药即传为“采取神药山之端”,而由玉兔捣成的。东王公又称东王父,是东汉时期给西王母匹配而加上去的。
    汉画中的伏羲、女娲作人身蛇尾形象,在古代的神话中,他们是兄妹,结合于昆仑山上,生儿育女,遂有人类,故后世尊为始祖神。伏羲或执规,或捧日;女娲或执矩,或捧月,皆与开天辟地有关。捧日月者大多单独存在,执规矩者或由神人怀抱,但更多的则被安排在西王母两旁——意味着一位能致人长生不死,另二位则能补苍天,化育人类。这是汉代人的普遍企求。
    欲长生不死,必先“羽化登仙”。西王母、东王公周围聚集着肩生羽翼的人、狗、马、鱼、龙、牛,皆是羽化升了天的。肩生双翼的仙人,有的饲凤,有的乘龙,有的骑鹿,有的驾云车、鹿车、鱼车、凤凰车。还有马头人、狗首人、多头人、人头鱼、鸟头鱼、多头兽……。牛在弹琴,狗在吹管……,完全是一个神妙的仙界。
    汉画中随处可见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方星辰的象徵,也是镇守四方、辟邪兆祥的守护神。在汉代人看来,羽化升仙要有神保护,禳除灾祸,驱辟鬼邪。
   佛教图像出现在汉画像石中特别引人注目。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西汉末,先在商人之间流布,后在宫廷之中受奉,再后是社会上逐渐传播,至东汉晚期,佛教在广大民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汉代画像石,他们以社会现实为依据,以神话与历史故事为题材,用洗练的笔触,通过提炼、概括、夸张,将波澜壮阔的汉代社会,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历史和艺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从其艺术特征,表现形式,并依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一般可分为3个时期:  

    ①西汉初期,带有铭文及详细年款的漆器。其特征主要是以各种变形的云气纹、龙凤纹和几何纹为最多,亦有大量的人物、动物纹饰。漆画的构图繁缛而不紊,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结合的手法,笔势活泼,富于变化。②西汉中晚期漆器出土在出土数量与质量方面均不如前期。后期漆画中大量出现乐舞、出行、杂技、车骑等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内容。漆画内容均为对鸟和对兽纹,描绘细致,有很强的装饰感。漆画在纹饰上较西汉初期更为复杂、生动。③东汉时期,漆器发现较少,但分布范围仍然很广, 饰件上有非常精美的镂刻,嵌错纹饰。

  汉代漆画在题材上大致可分3部分:
   在汉代漆画中所占比例最大,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人神杂处、琦玮谲诡、飞扬流动、变幻多端的神话世界,其通体复杂多变的云气纹中,彩绘有90多个形态各异,生动多变的仙人和禽兽。或挥动长袖,翩翩起舞,或满弦将射,而被射物则翘尾回首,惊恐奔逃;或托腮而坐,若有所思等,凡此种种,形态匀称,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运动感,形成了具有丰富想象的画面和富有音乐感的瑰丽多采的艺术风格 。

  现实生活的题材。这类题材的漆画出土较少,但在情节安排,人物造型与神态刻画,以及线条和色彩及构图上,决不逊于同时代的墓室壁画、和,显示了漆画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其代表作有车马图奁和舞女图奁,前者描绘了贵族乘车出游时的情景,在山丘、云朵、飞鸟、垂柳等自然景色中,贵族坐在急驰的车上,御者双手紧勒缰绳,似用全力来控制奔走如飞的骏马,车后随有两个威武的骑士,其后有一人在亭中躬身相送。整个画面在情节、构图上显得生动自然。后者描绘 正在舞蹈和观赏舞蹈的舞女,舞者面容秀丽,体态轻盈,舞姿优美,西汉时期通常以充满草原生活情趣的动物咬斗纹作装饰题材,构图讲究左右对称。 
  动物装饰纹样。这类题材几乎在所有的漆画上都有所表现。除神兽、神鸟外,还有自然界里的各种飞禽走兽。即使是神兽异鸟也参照了现实中的动物形态,加以想象,变化而成的。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为了与器形和装饰纹样相呼应,大都采用了变形、夸张的手法,有的亦用很写实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动物的神态和动感。装饰纹样以流动飞扬的云气纹为主,有的漆器上甚至通体饰有云气纹。从出土的漆画来看,云气纹有多种形式,一般均用线条描绘,其线匀称流畅,蜿蜒舒卷,变化无穷。另外,还有一些以植物为母题的纹样。
  表现技法 汉代漆画的表现技法较之前代更为丰富。用色上大多是在黑漆底上,用朱红描绘,色泽光亮,单纯而典雅。同时各种色彩的组合运用也很多,常用的有黄、绿、赭、白、灰等色,效果华丽丰富,通过平涂渲染等表现技法,产生较强的绘画感。用线上有:①漆线描,用生漆液加上各种色彩在器物上进行描绘;②油彩线描,用油汁调颜料,后用笔画到器物上去;③锥画,即在器物表面用针刺刻出所需物象,有时刺刻完后再填以金彩;④金银箔贴,将用金银箔制成的各种图像,贴在器物上面,更显得富贵华丽;⑤堆漆,有凸出平面的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汉代雕塑 :
   中国西汉和东汉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玉雕、陶塑、木雕和铸铜等品种。 汉代雕塑艺术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大型石刻作品上。  作者运用循石造型方法,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于一体,使作品兼有写实与写意的风格。    西汉侍女俑, 具有体态端庄、形象俊美的特点。舞俑长袖飘拂,舞步轻盈。乐舞杂伎陶俑盘,注重人物不同身份体态的刻画,场面欢快热烈,整体效果颇佳。东汉陶塑品种增多。运用准确洗练的艺术手法,将说唱艺人滑稽幽默、自我陶醉的神态,刻画得维妙维肖。 青铜雕塑 汉代青铜雕塑以善于刻画特定人物的表情动态见称。出色地刻画了地位卑微而善良聪慧的侍女形象。西汉中、后期,铜俑种类增加,铜羽人,铜说唱俑,六博俑。其中,铜羽人长脸尖鼻、颧骨隆起,大耳过顶、肩臂生翼,作举手微笑状,反映了当时封建贵族祈求“羽化登仙”的社会风尚。满城刘胜墓出土的铜说唱俑,形貌服饰似胡人,满脸堆笑,逗人开怀。六博铜俑,表情亦极生动。
      东汉青铜雕塑,其中青铜车马仪仗俑群、铜牵马俑、青铜车马、青铜大马、鎏金铜奔羊、小铜牛和小铜马等。造型格外精美、构思特别奇巧,运用浪漫主义手法, 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隋唐时期,除了一般传统的龙形象外,又出现了一种龙首鱼身的形象,学者称其为“鱼龙变纹”。“鱼龙变纹”的产生,除了龙的历史渊源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社会心理现象有密切的关系。据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曾将河东界的龙门山凿开里余,名为龙门。 黄河从龙门流过。每年春未,就会有黄鲤鱼争先恐后地从各江河游到龙门之下,若有能逆湍急的水流跃上龙门者,就可化为龙。当有鱼跃上龙门时,不仅云雨相随,而且还有天火自后烧其尾。正因为如此凶险,所以一年之中,能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条,未能过龙门者,点额而返。这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从这个传说的角度看,龙首鱼身正是变化过程中的形象。然而,龙首鱼身的半龙形象在隋唐时代的兴盛,并不完全是上古传说的诱惑,而是人世“龙门”带来的效应,这座人世龙门,就是隋唐时期兴起的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龙的形象更趋艺术的完善。在中国古代,宋王朝的地位非常奇特,它没有汉的威风,也没有唐的气魄,给人一种颓靡、软塌塌的感觉。龙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但龙的形象已基本挣开宗教的樊篱,而且出现了一整套画龙的理论,你之为“三停九似”,所谓“三停九似”,即是说在画龙时,龙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三部分长度相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如兔、项似蛇、腹如蜃、鳞如鱼、爪似鹰、掌似虎、身如牛。宋人使龙的形象越来越进入纯艺术的轨道,突出了龙的审美意义,使得宋代的龙形象更具美感。从现存的宋代器物上所绘的龙形象看,宋龙体态灵健,气质雅俊,或腾飞于飘渺无定的云霭,或出没于崩云裂岸的狂涛,雄奇而不怪异,洒脱而不张狂,令人赏心悦目。    元代继宋代的流风余韵,龙的艺术形象更为完善,也更为世俗化和规范化。与宋龙相比,元代的龙形象更趋一种协调和审美情趣的追求,龙头扁长,龙目明亮,龙眉粗壮,龙角后伸,龙躯细长,显得轻灵飘逸。宋元龙形象的艺术成就之所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与龙图案在民间的普及分不开的。龙的怪兽、神兽的特征逐渐淡化,凶霸之气消失,甚至出现过龙游戏于盛开的牡丹花丛之中的图案,整个画面充满温馨祥和的气氛。      然而,龙形象的这种趋势由于明、清两代帝王加强了对龙的垄断没能继续发展下去。明王朝的开基之主朱元璋出身贫寒,清王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都需要以龙来神化自己,说明自己是上承天命的真龙天子,有合法的统治权。出于这种需要,明、清的帝王在衣食住行各端都尽力以龙为饰,龙饰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帝王的专利。由于封建帝王的推崇,龙形象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艺术领域,以突出帝王的权威。今天我们见到的带有龙图案或装饰的建筑,大多建于明、清两代,其中一些建筑几乎无处不龙。瓷器、漆器、金银与珐琅器皿上,龙的图案也被广泛使用,从形态上看,既有头尾相交、宛如花团的团龙,也有盘于梁柱之上、探首张爪的蟠龙,有踏水而行的走龙,也有腾飞于空的翔龙。龙的宗教与政治意义再次凸显,形象也变得怪异可怖,并且出现了违反审美规律的正面龙首图象,这种图案中的龙双目圆睁,目光如炬,爪舞牙张,须发皆扬,透出一股凶恶之气,实际上是要显示出帝王的威慑之力。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是专制皇权鼎盛的时期,封建君主竭力树立自己的威权,龙形象的上述变化正是皇权强化的结果,龙成了皇权的工具和象征。   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基本特征和分期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陶器的原料是黏土,黏土随处可取,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2.陶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士度。  
  3.陶器的密度小,吸水率较高。 
  4.陶器一般单纯由陶胎组成,到后来才在陶器上涂釉。 
  
  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基本特征和分期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所以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
  由于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情况很不一致,所以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的地方分早晚两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现少量铜器但还不会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时,单独列出一个铜石并用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期;有的则把这个阶段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①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②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③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陶器的原料是黏土,黏土随处可取,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2.陶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士度。  
  3.陶器的密度小,吸水率较高。 
  4.陶器一般单纯由陶胎组成,到后来才在陶器上涂釉。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发明了陶器。最早发现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从陶质区分,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从工艺上区分,有手制、模制、慢轮、快轮;从纹饰上区分,有压印、拍印、刻划、彩绘、附加堆纹、镂孔;从陶窑结构区分,有横穴窑与竖穴窑。正是这些风格迥异,不同的类别,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姿的陶器文化。   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彩陶: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几何形图案主要有:弦纹、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垂幛纹、旋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宽带纹,并有月亮、太阳、北斗星等纹样。动物纹样,常见的有鱼纹、鸟纹、蛙纹等。兽纹较多的是猪纹、狗纹和鹿纹,有的奔驰,有的站立。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渔猎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黑陶: 黑陶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成的,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出现于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为鼎盛时期。商代后期白陶大量发燕尾服,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并且制作相当精致。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硬陶: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商代印纹硬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釉陶: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了现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白光泽。    商朝中期出现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其制法是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经1200℃高温焙烧而成。胎体烧结后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质釉层。胎体吸水率低,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这是由于釉中含有适量氧化铁所致。与东汉以后成熟的瓷器相比较,原始青瓷具有以下特点:烧成温度比瓷器低,器物成型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器物造型不甚规整,胎体厚薄不均,器表釉层不均匀,釉层较薄,釉色不稳定。它与陶器虽已有本质的区别,但在烧造工艺上与真正的瓷器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称“原始青瓷”。      陶器与瓷器有什么区别呢?陶器的胎是一般黏土,瓷器主要是高岭土;陶器的烧成温度不超过1000℃,而瓷器则要1200℃至1300℃;陶器有吸水性,瓷器一般没有吸水性或吸水性很弱;瓷器敲击有金属声,陶器则没有。商周以来出现的原始瓷器,发展到秦、汉已有了较大变化,至东汉中晚期,终于变为成熟的青瓷器。这一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其根本原因是技术条件的进步。在战国时期,陶瓷工艺就不断得到改善,瓷土经过淘洗和粉碎,器物成形用轮制法,因而器壁厚薄均匀,形状规整。此外,烧制温度不断提高,窑温早已超过1100℃,有条件烧制瓷器了。但是,秦朝的统一战争,秦汉之间的战乱,对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制瓷技术的发展也停顿了二百年,至东汉中晚期才出现成熟的瓷器。     表面施铅釉的陶器。约在西汉中期出现。东汉很盛行。器物种类有鼎、壶、盒、盘、耳杯、尊、博山炉、仓、灶、井水碓磨、灯、陶树、猪圈、狗舍、鸡笼、楼阁、池塘、碉楼、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用普通陶土作胎,多作红陶颜色。以轮制手制模制、粘接等手法成型。以雕刻堆塑模印和粘贴等工艺作装饰。纹饰有弦纹、水波纹、连环纹和植物树木、人物舞蹈以及龙、虎、朱雀、猴、熊、小鸟、云气等。内容活泼,线条流利,有的细腻婉转,有的气势宏伟。表面施釉,釉色有深绿、浅绿、赭色、黄釉色、酱褐色等。有单色釉,也有复色釉。釉层清澈明亮,光泽平滑照人。烧成温度在800 ℃左右,胎釉一次烧成。釉陶能在低温中烧成,主要原因是釉中配有大量的铅。     东汉开始的早期青瓷,一般施青黄或黄绿色釉,所以统称为“青瓷”。其烧成温度在1260℃至1310℃的高温,器表通体施釉,釉层较厚,光泽度较强,胎釉结合紧密。东汉瓷器的造型,常见的有碗、盏、盘、钵、盆、洗、壶、罐、钟、砚、唾壶及五联罐等。最常见的为四系罐,直口圆唇、鼓腹平底、肩部圆鼓。肩腹之间有等距离的四系或六系。东汉瓷器的釉色有青瓷与黑瓷两种。青瓷器的胎质较细腻,吸水率低,有一定透光度。其釉层透明,釉面淡雅有光泽。其装饰纹饰有弦纹、水波纹和贴印铺首。      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六十余年,由于战乱频仍,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瓷器生产发展较慢。直到北魏时期,在南方瓷器生产工艺的影响下,才烧制成功青瓷。造型上都是由肥矮变成瘦高。釉色变化很大,东汉至三国多为青绿色,光亮度较差,到吴末和西晋渐渐变黄,西晋末出现了褐色斑状装饰,东晋时釉色复杂化,有的更加变淡,有的变褐,深褐色的斑痕也更加丰富多彩。在纹饰方面,早期多捺印的方格带纹或云气带纹,吴末出现捺印的贴花装饰,西晋、东晋纹饰逐渐更趋简化。东晋以后,器身流行莲花纹装饰,先是刻画,后来变成浅浮式。广泛的社会信仰的变化,宗教的流行,在瓷器生产工艺上的反应十分强烈。从汉代流行的云气纹、神仙和道教内容的装饰,逐步改变为普遍采用莲花纹和佛教内容的装饰,是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装饰艺术的共同特征。 北齐时出现了最早的白瓷,经过隋代的发展,至唐代时陶瓷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分布局面。白瓷的出现是制瓷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生产的繁荣阶段,制瓷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窑场在全国分布很广,瓷器品种更加丰富精美。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白瓷。钧瓷和三彩在这个时期出现,钧瓷以其神、奇、妙、绝四大特色而名冠天下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陶器,以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白瓷。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这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辽三彩  辽三彩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受唐三彩影响,辽代也烧这类品种。辽三彩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富有契丹民族的风格,所烧三彩釉陶器胎质细软,呈淡红色,釉色娇艳光洁,可与唐三彩媲美。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两种,大凡盘、碟采用阳文印花,琢器采用划花。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辽瓷最早烧制从发现在辽穆宗应历年(951-969)以前就已有了黄、绿单色釉陶器,可以断定这时已经有三彩陶器。辽代三彩承袭了唐代传统,是接受唐三彩传统的一种低温瓷式釉陶,胎质粗而较硬,呈灰黄白色或淡红色。但质量不如唐三彩,但也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   宋三彩      北宋三彩瓷是继承唐三彩瓷工艺而成之名贵瓷品。在宋代,由于磁石矿土使到部分窑址产品之中,增强了其耐用性,而三彩瓷在缺乏磁土之情况下,削弱了竞争性。但其可塑性却大大超过了其他瓷品,因此而发展出独特之泥塑艺术,使其由唐末以来之实用性更结合了艺术性。宋三彩是宋、金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为仿唐三彩工艺制造的陶器。陶质胎体主要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由于正统观念,过去把在金统治下北方地区烧制的彩色釉陶器也称宋三彩(近年来根据新的考古资料研究,也有金三彩之说)。宋三彩主要采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它是在第一次烧成涩胎后,按纹饰需要填入彩色釉,再经第二次烧成。宋三彩釉色丰富,在唐三彩、辽三彩的基础上,除黄,绿、白、褐四种主色外,尚有艳红、乌黑、酱色,并新创一种翡翠釉,色泽青翠明艳。与唐三彩相比较,宋三彩画面生动,填色规整,不见蓝釉。器型以枕为大宗,画面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宋代器形以盒、灯和枕为多,也见有宝塔形的供器。宋三彩在河南禹县、鲁山、内乡和宜阳等地古窑址中均有发现。     北宋早期作工稳重,视观性强,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其工艺难度甚高:瓷胎在高温1100℃以上烧成,瓷化程度高,胎中夹杂砂粒,泛黄,以指轻弹,铿铿作响,颇为坚硬。独特之处,在于集塑、刻剔、揉、压工艺于一体,古朴温雅,有晚唐五代之遗风。在彩料选用方面,全器上共有四色,分别为莲瓣座、头发、四肢及身为褐彩,五官及头面为黄彩,脉茎及叶底为泛紫之蓝彩,叶面为绿彩,足及座底不施彩,如此施彩,完全符合了实际的自然状况。由于整器作工合理,除可实用外,可观性相当高,稳重可爱,令人久看不厌。北宋孩儿荷叶枕之创作,虽承自唐代之孩儿枕,但其荷叶面之增加,大大提高了实用上之舒适性,增加了艺术上之美观,影响到日后定窑所生产之孩儿荷叶枕在造型上的发展     金三彩  金代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陶质胎体主要用刻划方法进行装饰。过去传统观念认为宋、金时期生产的三彩统称为宋三彩,金三彩其特点为施有较厚的化妆土;釉色厚而鲜艳、纯正、润泽,填色规整;装饰手法以划花为主,刻、剔为次;线条粗壮匀称,流畅自如;多为生活实用器;烧成温度高。烧制窑口有河南巩县、登封、鲁山、禹县扒村、宝丰和磁州窑等。元初三彩叶纹枕虽是三彩的延续,但其质量明显下降,已渐趋衰落。至明、清时期,三彩逐渐转向了建筑材料方面。   哥 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汝窑  汝瓷名瓷之首,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汝窑在河南省汝州市,解放后曾名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汝瓷的烧制,以小支钉满釉支烧。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从盛唐时期,盛名于北宋,贞观盛世使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多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颜色特点:青如天, 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面如玉,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汝瓷釉面的光泽,不如官、哥瓷晶莹,更逊于龙泉青瓷,与同为贡御性质并亦为出土的定瓷、龙泉瓷标本作比较,汝釉的光泽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强。这说明,玛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质的抗腐蚀性均有所下降。 釉质肥厚莹润若堆脂,釉面因施釉不匀、显高低不平、久平整,并有少量气泡和缩釉现象, 蝉翼纹: 用"蝉翼纹"来形容汝官釉面的开片最为形象。前人用"蟹爪纹"来形容,这里有二种说法。其一"汁中棕眼隐若蟹爪",是说釉面上因气泡破裂而产生的棕眼犹如螃蟹走过沙滩而留下的蟹爪印。其二是形容瓷器表面开片的长短无序,呈不规则交错尤如蟹爪。笔者看法:所谓"蟹爪纹"是在瓷器开片的一条主纹上,另生出一条次纹,形成一个"Y"型(蟹爪),然后在次纹的一边又生出一条次次纹,形成又一个小一点的"y"型(蟹爪),......就像一棵树主干生出大枝,大枝生出中枝,中枝生出小枝,小枝生出小小枝一样。其实中国画技法中创始于宋初的枯树画法的一种方法,就叫做蟹爪技法。用蟹爪技法来解释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最简单不过了。不过用蟹爪纹来形容汝官釉面开片却有不足,因为它只形容了开片的主次及走向,却无法形容汝官釉面中的斜开片。因而有人在考虑这方面时就用"鱼鳞纹"或者"冰裂纹"来形容。因此用"蟹爪纹"、"鱼鳞纹"、"冰裂纹"来解释汝官釉面的开片都是只抓住了一点而没有顾及其余。而蝉翼纹既包含了蟹爪纹又包含了鱼鳞纹或冰裂纹,是形容汝官釉面的最形象比喻。蟹爪纹,形容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晨星稀: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表明,玛瑙的粘度很强,以致釉内与胎体中的空气,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溢出,较多的被封闭在釉的下层;芝麻支钉釉满足。棕眼,釉面的气泡在窑中焙烧时爆破后未经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鱼子纹:鱼子纹是指在汝瓷釉面上有片状泛黄有异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块。汝窑莲花式温碗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很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本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   官窑起自唐,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官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由官府直接经营,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底有文钉烧痕,有“紫口铁足”的特征。南宋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器型除碗、盘、碟、洗等日用器皿外,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用礼器。    明代官窑  明代采取“官办民烧”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如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也称景德镇御窑厂,特派厂官,瓷器烧制经过两宋时期的发展,不论在烧制工艺,还是器具种类方面都达到了高峰,清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集大成时期,其制瓷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受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制度和制瓷历史传统影响,清代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的款识在题写上也有一定的惯例,同时又新开创了金彩、墨彩、珐琅彩等题写工艺,而且各种堂名款、花押款、吉语款也更为多样。    定窑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因主产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定窑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从这时一直到五代的定窑瓷器,还较为粗糙简单,器型以碗为主,正处于向精瓷的过渡阶段。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釉质与胎质: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覆烧法和“火照术”,定窑就大量采用覆烧方法,还使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体。这种烧制方法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既可节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变形,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对促进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印花图案,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生动自然,有较强的立体感,通常是对称的。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形态经巧妙变形,繁而不乱,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工整素雅,艺术水平很高。定窑印花大多印在碗盘的内部,里外都有纹饰的器物极为少见。

  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梅等,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有的碗、盘口沿作花瓣式,碗内印一盛开的花朵,同时在外壁刻上花蒂与花瓣轮廓线。这种把印、刻手法并用于一件器物,里外装饰统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纹装饰浑如一体,十分精美。其次,定窑还有大量的动物纹饰,主要有牛、鹿、鸳鸯、麒麟、龙凤、狮子和飞龙等。定窑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卧件的器物中心,祥云围绕,独龙为多,尚未见有对称的双龙纹饰。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窑立件上只装饰有变形龙纹,其装饰水平与盘、碟上的龙纹相去甚远。禽鸟纹饰中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做工精美的飞凤比较少见。
  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每层纹饰富于变化,外圈纹饰多为几何纹或变形莲瓣纹,中心为动物、花卉结合纹饰,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郁。而宋代定窑孩儿枕更是该窑名品,其造型神态及纹饰的装饰工艺等皆为上乘之作。 钧窑   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以钧瓷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钧窑创始於唐代,历经宋、金至元代,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如蓝天中的晚霞。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雨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其中,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也是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钧窑瓷器由于在宋代是皇宫的专用瓷,数量和造型受到宫廷的严格控制,而钧窑的浑然天成的艺术价值也是人们所青睐的 磁州窑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风格独特的磁州窑瓷器,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融入本地特色,精细粗犷并存,豪放工致兼有,其作品更具有浓厚的民间情趣,装饰形神兼备,别开生面,颇具北方特色。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磁州窑瓷器的产量很大,造型也十分丰富,主要生产民间日常用瓷,还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娱乐用品及各种瓷塑等。常见的器型有:各式的盘、碗、碟、盏、盏托、渣斗、瓶(玉壶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壶、罐、钵、洗、盆、缸、水盂、笔洗、砚滴、镇纸、炉、香薰、唾盂、灯、盖盒,仿古铜器式样的樽、奁等,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瓷枕始见于隋代,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唐代多为医用脉枕,式样上体轻形小,入宋以后大量生产,形体变大。磁州窑即有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虎形、人形等瓷枕,品种繁多,形式新颖别致,侧重实用性。磁州窑最突出特点是淳朴、粗犷,大件器皿豪放雄伟,神态端庄古朴,有气魄。
  磁州地区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两晋南北朝时期,陶冶技术也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出土百余件青瓷碗,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开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妆土,上罩以青黄色透明釉,化妆部分显现出黄白色,这是磁州窑釉陶向化妆白瓷过渡的初级阶段。在唐代古窑址及化妆白瓷器残片。说明此时磁州窑化妆白瓷的烧制已经步入成熟时期,窑器也由支烧改为笼(匣钵)钵装烧。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与特征(即白化妆技法),多用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体现出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它的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宋代的磁州窑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它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金代磁州窑的装饰风格趋于简化。到了元代磁州窑又掀起了一个制瓷高潮,除继承宋金时期传统品种外,又扩大了生产规模,大型器物的生产也增多。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大、圆浑,纹饰主要有云龙、云风、云雁和鱼藻纹等。明代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产量,并在彭城设置了官窑,清朝初期,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增大,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烧制方法,多采用匣钵装烧,烧成温度在1250℃左右。器内一般多挂釉。碗、盘一类采用叠烧法,器内留有五个条形支烧痕。瓶、罐的圈足及枕的底部往往露胎无釉。白釉多是白中泛黄的奶白色,具有象牙白的质感,釉层也不是很厚,没有肥润感及垂釉现象,不太透明匀净,釉面光泽感不是很强,常见有细碎开片。这时期还烧造黑釉、绿釉、黄釉、酱釉及孔雀蓝釉、红釉、三彩。另外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彩绘,如: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白釉釉下划花填绿彩、白釉釉下酱彩、白釉釉下酱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红绿黄黑彩等。磁州窑的装饰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绘,即用毛笔醮釉料在胎体上绘制花纹。这时期的纹饰题材不拘一格,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大部分是来源于民间生活,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故事,生动亲切,情趣浓郁而富有幽默感,表现了当时人民群众传统的审美观念。布局上以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图案变化特点,画面既简洁又生动。同时还借鉴其它姐妹艺术的有益经验来丰富自身的装饰,尤其是金银器、漆器和织绣工艺对磁州窑的彩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花卉纹行笔舒畅流利,花形描绘普遍肥大饱满,活泼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风格。动物纹、人物纹及常见的婴戏图纹画意格调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绘,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马戏、熊戏、童子钓鱼、池塘赶鸭,踢蹴球等,线条流畅,风格豪放,情趣盎然。磁州窑还大量题写诗文做器物的装饰,这种装饰风格最初始于唐代长沙窑,而磁州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诗词多出自当时文人之笔,常见有“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阮郎归”等,同时还有民谚俚曲,规劝箴言,处世哲学、吉祥语等。如:“天下太平”,“众中少语、无事早归”、“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孤馆雨留人”、“国家永安”、“镇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长命枕”、“牛羊千口”、“天地大吉一日无事深谢”、“贫居闹市无相识,富住深山有远亲”、“风吹前院竹,雨折后院花”、“清风细雨,黄花绿叶”、“清吉美酒,醉乡酒海”、“甜香味美最为善”、“红花满院”、“道德清净”、“风花雪月”等。上述题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完全采用民间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爱。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现藏于广州博物馆的北宋磁州窑“枕赋”铭长方形枕,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元磁州窑白地赫彩西游记方型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磁州窑的制品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风俗,为研究这个时期的民间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磁州窑瓷器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一)关于化妆土。
  宋金时期磁州窑瓷器的瓷胎练泥还不够精细,较为粗糙,加之当地土质不像高岭土那样纯白,因此,比较讲究的作品一般要在瓷胎外加上一层稍加提纯细练的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进行作画或书法。由于加了一层化妆土,其在烧制过程中因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化妆土外的釉层的表面产生裂隙。经过近千年的潮湿、干燥的变化或者运输使用过程中的碰撞,很多瓷器会出现脱釉的现象。因此,通过脱釉以及脱釉后裸露的化妆土层的新旧来判断一件磁州窑瓷器的新旧应该是比较准确。应该说,真正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瓷器(尤指那些经过精心烧制的精品),脱釉是很正常的,不脱釉反倒奇怪。
  (二)关于画工。
  磁州窑是中国老窑口中民窑的代表,其产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市井风情。其绘画或书法风格往往粗犷豪放,洒脱不羁。但洒脱不等于随意、孱弱。一件瓷器从练泥、做胎到施釉、绘画及至最后烧成,是相当复杂的一个过程。即便是民窑产品,为了使做出来的东西像样、有市场,在绘画的时候,工匠还是相当用心的,而且他画或者写的都是日复一日练得纯熟的内容,都有着一定的功力。而新仿的磁州窑瓷器往往为了追求民窑特点,过于随意,常常故意画的散乱,人为夸张,而书法也常常孱弱无力,章法松散,露了破绽。
  (三)关于存世量。
  相对于宋代五大官窑,磁州窑瓷器因为大多是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肯定产量很大,且流传到今天的数量也要多得多。但另一方面来讲,毕竟也经过了近千年的世事变迁,尤其是十年动荡,极易破碎的瓷器能保留到今天也是很不容易的,也不至于多到到处都有磁州窑老器。因此,发现一件品相很好、器形完整且不脱釉的宋金磁州窑瓷器时要特别注意。  景德镇窑  元代以后我国最大的瓷窑场。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间。自五代始烧至今,有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是我国烧瓷时间最长的窑址之一。五代时期,烧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纯正,达70度。宋代已发现有烧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青白瓷,有盘、碗、瓶、壶、罐、盒、枕等器,装饰有刻花、印花、蓖花、蓖点等技法;北宋后期吸取北方复烧法,产量大增。元代创烧青花、釉里红釉下彩装饰新品种。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发展,釉上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造,彩瓷品种更加丰富,色调一致,既能仿制宋代名窑瓷器,又能仿烧玉、石、漆、铜以及干鲜果品,几可乱真。南宋起产品就远销海外,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盘类为主,青瓷釉色青中带灰,白瓷釉色较白。采用支烧法,碗、盘器内和底有一周长形支烧痕。以胜梅亭,湘湖为主。陈朝时制瓷已有一定名声。五代所烧白瓷,白度达到70%以上,透光度也接近现代标准。宋代时烧青白瓷为主,器型有碗、盘、合、瓶、壶、罐、枕等。装饰上有刻花、划花、印花、篦划纹等技法。纹饰有龙纹、凤纹、婴戏纹、海水纹、缠枝花纹等。北宋后期在定窑的影响下,采用复烧法,提高了产量,也改进了质量,有“南定”之称。其中湖田窑的产品质量最好,釉色似湖水之淡绿,纹饰也精美。元代时开始烧青花瓷、釉里红和其他品种,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同时还继续烧制青白瓷。产品有梅瓶、玉壶春瓶、罐、碗、盘、匜、炉和高足杯等。元代著名制品有釉里红、青花,所烧卵白釉器,色白微青,器内有“枢府”字号,人呼“枢府窑”。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瓷都,还烧有釉上彩、斗彩、五彩、素三彩和各种单色釉瓷。清代时烧瓷技术大大提高,品种有青花三彩、粉彩、珐琅彩,还有各类象生瓷和仿玉石、木纹、漆、铜釉色等,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