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霍顿的facebook:对水利事业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9:02:51

对水利事业的意见和建议

将天然来水的时空分配不均匀性,通过工程、生物措施、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或非工程措施,按照人们的意志,改变天然来水的时空分配,使之适合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和自然保护的需要,使水旱灾害大部分归人管,小部分由天管。

翻开中华民族史,大禹治水就赫赫然地写在首页,今天水旱灾害仍然是我们民族的心头大患。大雨大灾,不雨旱灾依然沉重地压在我们的心头,小雨小灾虽然好转,但连阴雨所造成的凄灾,并没有完全解决。这是由于我们在治水时,没有按照水文学规律来进行科学的治水的结果。

    水文学是揭露大至整个水圈,小至一个流域、一个地区的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的科学。而我们的目的是使天然的来水过程使之按照人们的意志来重新分配,这就本能地决定必须遵循水文规律来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运用。只有遵循这一准则,才能事半功倍。水文为防汛服务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绝不是全部。把水文学仅仅作为防汛的耳目,是对水文学的片面认识。我国古代的都江堰工程,就是李冰前辈根据他对河流的水文规律长期观察研究而取得的人类自然和谐、与河流共赢的典型范例。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自觉地限制在水资源动态平衡的能力所允许的范围以内,废弃物质排放到水体内的速率,必须控制在水体的自我自我净化的代谢功能以内。蓄水工程应该保持有一定的的下泄流量,以保护下游的生态平衡。过度地发展梯级小水电,已经使这些河流失去河流的功能。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视其动态平衡的周期而定。水的循环周期越长,如深层地下水,其恢复动态平衡的功能越小,应该严格控制开发利用的速度和数量。我们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按需定供的思路,是造成黄、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诱因。我在《水循环环境变迁与水旱灾害》一文中,对这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对流域水资源负荷能力,提出一个框图。该文发表在《水资源研究》1992年第二期58-64.

城市是国家经济命脉之所在和人口集中的场所,城市防洪是我们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关注和干预的重点。现在的一些地方官员,只注意“面子”而不顾“里子”(下水道),今年的暴雨就使首都北京、武汉等等大都市的面子工程,出尽了洋相。

泥石流、山体滑坡成了近年来汛期媒体报道的一个抢眼的风景线。由于道路和城市建设没有对破坏的山体,进行必不可少的加固处理,对一些水文地质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应该采用其他方法(如盘山而上下),以避免所带来的人为灾害。我们应该干预这些部门,并且通过立法手段来确保防止这类人为灾害的发生。

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