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前夫管虎:有多少“官银”可以胡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6:51:21
标签: 房地产  高利贷  情妇  温州  官员  分类: 水煮经济大话民生 2011-09-28 21:07

“官银”,是官员资金在长三角区域流行的俗称。

 

有两句歌词记忆特别深刻:有多少人值得等待,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每每吟唱,感慨万千。现在,伴随民间高利贷引发的老板跑路和跳楼自杀,让我不由生出另两句歌词:有多少人可以放贷,有多少贷血迹累累,而“官银”发放高利贷,正是我们这个社会一个独特的畸形产物。

 

与我国股市一片萧杀对比,民间高利贷之前却一片火热。依据凡利益丰厚之处必有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规则,“官银”对民间高利贷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主导作用。股民屡战屡败,苦苦在2400点煎熬,面临弹尽粮绝和城破财尽,等待空投利好和外援资金,吟唱的是:有多少钱可以补仓,而贪腐官员则钱多还要生钱,豪迈诠释的是:有多少“官银”可以胡来。

 

高利贷连续崩盘的温州,最近一起13亿集资案牵涉出的债主,80%竟是当地官员。此笔集资年息24%到140%之间,查证债主出处,不是身份虚构,就是人已失踪。而在年初温州另一起非法吸存案中,债主名单均为当地司法机构官员,资金从1500万到8000万不等。更有甚者,原温州瓯海区委书记谢再兴杀死情妇并碎尸,引发出其1000万本金发放高利贷的故事,而每月50万元的高额利息所得直接打入的是情妇银行卡,故事情节相似福尔摩斯侦破推理电影,一个经组织层层选拔的公仆,智商如此低劣、性情如此残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导演了这样一出狠杀情妇大戏。

 

我国做官尽管千般好,但这时却显出不好了。温州高利贷崩裂案件涉及的“官银”,债主是哑巴吃黄连,自家的钱,不敢承认,不敢起诉,不敢张扬,只能暗地里解决。制度的优越性,或许,这是最明显一处,私底无论多么贪腐,公开也要伪装清廉。

 

我的博文之前曾指出,房地产调控,也是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一场暗战。地方政府热衷房地产并炮制高房价,一个核心原因是,相当部分的官员私利与房地产关联密切。这种关联密切,一则是凭借权力胁迫直接获得好处,另一则是将空手套来的钱再高利放回房地产项目,贪腐资金再获得高溢价。在房地产不断调控利益变下情势下,相当部分“官银”开始转道范围更广的高利贷,这样的高利贷自然无法与国有企业对接,必然猎杀的是民营企业,而缺爹少娘的中小民营企业首当其冲。

 

 “官银”以直接资本投入并依托权力开道压榨社会剩余资源,并不是局部地区的现象,已成一个普遍的贪腐新动向。

 

贪腐官员原始积累完成后,最保守型的,把钱埋藏起来,主动配合政府抑制通胀;保守型的,考虑安全因素,减少直接受贿,或购买房产物业出租出卖,或介入矿权炒作转手,或低价投资原始股权,或放贷于20%以下的年化,或转道国外变换身份再杀回马枪;而激进型的,既不放过直接侵占,又自恃权力在手,利令智昏,犯险于更高的高利贷,甚至介入黑社会参与行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20%以下的年化,安全系数并不低,大大跑过CPI,官员的钱也显有人敢不还。而在经济降速背景下,不堪重负的民间经济,伴随大批企业倒闭潮,亦将“官银”问题浮出水面。

 

古人谚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为堵领导干部模仿古人,中央下发了数不清的规定,动机虽好,效果不佳。为何?内部监督和自己监督的机制是失效的,不少被抓获的贪腐干部,过程往往是“开始畏惧试探干、中间结伴团伙干、后期放手全面干”。“官银”现象绝不是孤立存在的,一般公务人员没有胆量和能力玩起这样大的局,而集资组织者也不会把那么大的利益让给“散户”。

 

只有公开公务人员资产并对接法制保障下的社会监督,才是根本上的解决良方,但此上的阻力很大,路似乎也很远。而眼下要应对的是,“官银”会给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多大的冲击。

 

经过温州的“官银“高利贷风险提示后,证监会应发出“高利贷很风险、股市低时正入”的呼吁。而对社会治安来说,这或许是个坏消息,那些善于飞檐走壁的偷手,在图谋加大入室盗“官银”力度,而非法追讨债务增多,也将利好黑社会。

 

我国的“官银”有多少,肯定是个天文数字。它不仅无法流淌出道德的血液,还是个冷血杀手,依附权力左冲右突并破坏市场法则,甚至,成为压垮民营中小企业最后的一根稻草,是危害我国社会经济的一个巨大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