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真实身高:《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xi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03:00

《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他经过多年对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艺术教育的研究,证明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音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两种基本智能外,还有其他六种智能即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而这些智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出来。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巨大潜能目前所开发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大部分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如果这些潜能更多地发挥出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将大大增强。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之下,在“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影响下,开展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决定未来社会命运的人才培养的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焦点。二次大战后,培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的教育改革此起彼伏,不少国家都进行了划时代的教育改革,尤其关注基础教育的质量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智能的理论在世界各国遍地开花,各国学校都面对着培养21世纪一代新人的挑战。学校要为未来社会准备人才,就必须教育好下一代,培养全面发展又有鲜明个性的人。学校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符合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就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以培养出时代所需的人才。可见,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二)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1.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引起强烈反响,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一些资料显示,在美国有上百所学校自称是多元智能学校。难以计数的教师自称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而在我国,多元智能理论也正在引起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的关注。多元智能理论甚至与建构主义理论一道,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支撑。2000年,“DICDiscovery in china)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在我国正式启动,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的学校展开实验。

    2.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学校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实施素质就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而贯彻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做到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创造各种条件,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教育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可见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1.我国的教育长期强调社会本位,十分重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功能,忽视教育的本位功能。以升学为目标取向,着眼于考分和选拔的“应试教育”模式,使教师把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同指导应考过程等同起来,把不同层次的学校都逼到单纯追求升学率和考分的独木桥上,致使办学一般化、模式化,湮没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扼杀了学校办学个性,造成千校一面和千人一腔的局面。同时,“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忽视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展现。这不仅使这些学生较少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的需要,面对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态势,处于不同层面的大多数学校包括我们这样地处新区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选择学校改革的突破口,办出学校特色,以科研引领学校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使自己在激烈的社会教育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事实上,自从我校被列为新区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十五”校以来,我们学校就把准改革方向,组织教改实验,促进了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市专家和教发院的引领指导下,确立了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课题“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目前,我校教育教学中正逐渐引入“多元智能”的理论,尝试在开放的现实生活、学习情境中,通过学生潜能的开发,促使学生多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研究,学校初尝改革的成功滋味。因此,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已成为我校师生的内在追求,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了“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希望在深入实践和广泛积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比较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经验,为他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为促进同类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丰富、完善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做一点努力。

 

二、研究的概况

    本课题作为浦东新区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十五”校的区级课题,在市专家的引领下,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直接领导下,先后经过了选题、设计方案、课题实施、中期报告这些研究过程,同时进行了二年持续而有序、紧张而艰苦的实践与研究。

    (一)研究目标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成果,结合学校的实际,以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为目标。

1.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数理逻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力水平,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通过社团活动中风筝制作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动手、绘画、协作的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个性特色的发展。

3.通过数学学科和社团活动中对学生潜能开发的研究,概括提炼出一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为逐步向其他学科的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二)研究的内容

    1.现状调查

    1)调查我校中预和初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现状。

    2)调查我校社团活动(风筝制作)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现状

    2.途径和方法研究

    根据调查结论,开展实践研究。借助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日记、课前和课后比较、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手段,探究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1)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3.应用策略研究

    探究把上述途径和方法贯彻到数学教学和风筝制作活动中的实施策略。

    4.推广策略研究

    遵循重点突破、层层推进的研究思路,结合前述研究的结论和经验,进一步探究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社团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有关多元智能和学生潜能开发的资料为本课题作铺垫。

    2.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我校中预和初一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调查,了解学生数学能力现状为研究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素材。

    2)访谈法,通过访谈我校中预和初一部分学生和老师为研究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3)案例法:以中预初一年级数学学科和社团活动中风筝制作为例开展个案研究。

    (四)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511~20062月)

    ①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落实研究任务。

②成立情报组,收集有关多元智能理论及开发学生潜能的相关资料,掌握课题研究的动态和发展情况。

③组织教师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及开发学生潜能的相关资料,作学习交流。

④制定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分解子课题。

⑤请有关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并完善设计方案,使方案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方法的科学性、操作可行性。

2.实施阶段(20063~200612月)

①设计实施过程,明确研究对象为中预年级及初一年级的学生和老师。

②对我校中预和初一学生数学能力进行问卷调查。

③在数学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设计出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评价方法。

④社团活动以“风筝制作”为重点探求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⑤开设阶段研究汇报课,进行阶段研究小结,不断使研究深入。

(五)总结反思(2007年1月~2007年4月)

1.收集研究的各种资料,总结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2.汇编出版《数学学科中开发学生潜能的案例集》和《社团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案例集》。

3.讨论交流,根据实施方案,进行修改、补充。

4.撰写《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报告》初稿,集体讨论后进行修改定稿。

 

三、研究实施

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是学校和教师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开发学生潜能,探索学生多元发展实施途径、过程及其形成规律的活动。通过开发学生潜能,实现学生特长发展,多元全面地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教育质量。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研究,我校主要从“数学教学”和“社团活动”两个层面组织实施。

实施层面一: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

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的实施与研究,我们从指导思想、目标定位、行动策略、途径方法、评价方法等五个方面组织实施。

(一)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的指导思想

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智能理论提出了挑战,它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新的视角重新思考教育问题,对教学观和学生发展观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教育理论重视培养人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培养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人,要培养人们在多元价值取向下的判断选择能力,由此实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多元智能”的理论,要求在开放的现实生活、学习情境中,通过学生潜能的开发,促使学生多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上的思想、理论、方针从宏观整体上指导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研究目标定位,行动策略的制定和途径方法、评价方法的形成及构建。

(二)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实施目标

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实施目标,由四个方面组成。

1.以学校发展为本,形成我校学科教学的特色。

1)我校学科教学特色按学科分,由数学学科教学率先引领并逐步向各学科推进,使各学科教学都有一定的特色。

2)数学教学特色按年级分,由初一年级的数学学科引领并逐步向各个年级的数学学科推进,使各年级的数学学科教学形成一定的特色。

2.以教师发展为本,形成我校教师教学的多元发展。

包括数学教学的教师和其他各学科的教师的多元发展。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必须形成多元发展的学科教学的教师群体。

3.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多元发展且具特长鲜明的学生。

学生是开发潜能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科教学的特色,多元发展的教师的建设最终结果都必须体现在学生多元发展上。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时代新人。

4.以教育质量为本,以点带面地提升学校办学的水平。

上海市顾路中学是1958年创办的。与其他农村初级中学相比较,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前茅,但与陆家嘴、沿江的学校相比,差距较大,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学校比,则落差更大。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缩短与沿江和市中心城区的差距,为我校创建素质教育示范校的实施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三)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研究实施的行动策略

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的行动策略是指校课题组和数学学科教师为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标、任务而用来指导自己行动的策略。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的行动策略有以下五条:

1.目标导向策略

“目标导向”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以目标为导向,激发数学学科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学改革意识,坚定以多种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的信心。

其二,以目标为导向,使数学学科教学形成正确的教学思想,多元的教学理念,明确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促使学生发展的目标。

其三,以目标为导向,促使数学教研组和参与研究的教师明确开发学生潜能的任务,制订数学学科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子课题项目,实施的计划。

实施“目标导向”策略,能够营造数学教学开发学生潜能研究的良好氛围,将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课题要求转化为学科开展学生潜能开发的教学行为。

2.整体发展策略

“整体发展”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是指数学学科开发学生潜能与其他学科的学生潜能开发同步发展,相互支持,整体推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其二,是指实验年级、其他年级学生的数理逻辑潜能的开发,互为弥补,整体推进。

其三,是指重点(实验)班级、一般班级、特长学生、一般学生和困难学生一起发展,注意沟通交流,共同开发潜能,整体发展。

实施“整体发展”策略,有利于纵向衔接,横向比较,加强沟通交流,促进数学学科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的实施和推进。

3.重点突破策略

“重点突破”策略包括三个层面:

其一是指年级层面的重点突破,根据我校师资力量和各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初一学生作为试点年级,开展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研究。待这一试点年级在研究上积累一定经验,形成一定成果,获得一定突破后,再增加试点年级,扩大试点范围,继而在全校进行发展研究。

其二是指学科层面的重点突破,根据我校各学科的原有教学实力和各学科的不同现状,选择数学学科作为试点学科,开展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作为学校中的重中之重的试点学科(数学)。数学学科的研究一旦形成特色,规律和经验,便可以向其他学科推广。

实施“重点突破”策略,能够集中学校中有限的师资力量,它能集聚物力、财力,提高开发潜能研究的效率。

4.分层指导策略

“分层指导”从学生的潜能特长和发展水平考察,可分为五个层面。

其一是指数理逻辑潜能好,数学能力强,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敏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指导他们学会整理归纳,梳理学科知识点,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二是指数理逻辑潜能较好,数学能力较强,且有较好的潜能开发空间的学生。指导他们了解自己的特长,加快内在潜能的挖掘,促进学生潜能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其三是指数理逻辑潜能较好,数学学习的兴趣较高,但尚未意识到自我潜在的能力和特长的学生。指导他们分析自身特点,寻找亮点特长,选择开发他们内在潜能的生长点,确定潜能优势。

其四是指数理逻辑潜能弱,数学学习能力差(一般为困难学生)。指导他们树立特长发展的意识,了解自身特点,确定发展方向,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开展潜能开发,实现:“学业脱贫致富”。

其五是指数理逻辑潜能上曾经表现出很优秀的潜质,数学成绩和能力曾经很强,但目前相对落后的学生。指导他们总结以往取得成功的经验,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节奏,明确今后发展方向,重树信心,重新找回成功的喜悦。

实施“分层指导”策略,能使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各自都能得到内在潜能的开发,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获得充分发展、多元发展。

(四)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途径方法

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指研究者用以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研究时所采用懂得方式和手段,是实现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目标,提高研究质量的重要方面。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必须根据学生潜能开发的目标、策略综合运用各种途径方法,而主要的途径方法是以下三种:

1.创设情境法

教师要以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在教学中要适时、有效地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数理潜能、创新潜能才能得以开发,其个性特长才能得以多元发展。

运用创设情境法的几种途径方法有:

其一是创设质疑情境,激励创新(造)意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寻根究底,发表不同的意见。对学生质疑问难提出的问题,教师采取各种方式给予解答,只要学生开动了思维的“机器”,积极主动地质疑这些数学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地得到强化。

其二是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创新品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积极创设可供学生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其三是创设交流情境,提高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从让学生死记硬背转变为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们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合作,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基础上又有了合作学习的条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激发兴趣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开发,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运用激发兴趣法的几种途径方法。

其一是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是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在我们的数学课堂里,教师们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真实。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因而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其二是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点我们教师主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学习合作中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学习模仿,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扩大学生的眼界,开阔思路,产生一个人难以想到的新想法,新主意。在愉快的自主参与学习中,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三是转变角色,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尽量做到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而,学生学习数学就会在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3.小组合作法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利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学生反映对此教学方法非常欢迎,真正体现自主。实验教师也认为,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学生的潜能真正得以释放,学习的效果比原来要好。小组合作法完全适用于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的研究实施。

运用小组合作法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1)小组合作法学习应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更要注意小组成员间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的技能,要具备合作的动向和倾向性,要进行真正有效的互动。

2)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有必要的讲述,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同时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选择最佳的学习讨论点,并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4)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造成学生不经思考就匆忙展开讨论,或者坐享其成,人云亦云,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

5)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学优生往往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发展。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主动性欠缺,往往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当然我们在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的课堂教学研究中也有其它的途径和方法:如赏识教育法、课后质疑法、课堂总结法等方法,我们采用这些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潜能的评价方法

数理逻辑潜能开发的评价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是真实性评价。重点评价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的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看学生在走出教室之后所遇到的各种可能情景是否尽可能地迁移到课堂上。他们的独自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是否能得以真实地体现。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安排任务,以便学生都能明确他们各自的学习目标。

其二是多角度评价。重在评价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的课堂教学是否组织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本身的多角度上。多元智能的课堂上,评价学生的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也是应该多角度的评价。

其三是多元评价。在进行多元智能的培养上,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应该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转向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上。更应该注重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注重学生个性差异。评价方式应采取观察、面谈、调查、作业展示等开放的多元化方式,面向学生的学习过程。

实施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的评价方法。重点评价成果形成的过程和创新之处,即在主要的过程中是否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在创新之处是否体现了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实施层面二: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

社团活动中以“风筝制作”为抓手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施研究,我们主要从指导思想、目标定位、行动策略、途径方法、评价方法等五个方面组织实施研究。

(一)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指导思想

“多元智能”的理论要求在开放的现实生活、学习情境中通过学生潜能的开发,促使学生多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多元智能中的空间知觉潜能,身体运动潜能正好可以作为我校风筝制作活动这一学校特色的指导理论。我校20多年的风筝制作特色可以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使学校的风筝制作这一活动特色得到更全面更有价值的提升和发展。以上的先进理论和思想从宏观整体上指导学校利用风筝制作这一特色活动来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我们尝试着在这样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进行研究目标定位、行动策略的制定和途径方法、评价方法的建构。

(二)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实施目标

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实施目标由四个方面组成:

1.以学校发展为本,形成我校风筝制作的特色

1)我校风筝制作特色按社团小组分,由风筝制作社团率先引领并逐步向其他社团小组推进,使各社团活动小组都有一定的特色。

2)风筝制作特色按年级分,由预备年级中的风筝爱好者组成风筝制作社团小组并逐步向初一初二年级的风筝爱好者推进,使各年级的风筝爱好者都能加入到这一特色活动中,以期形成风筝制作社团的特色。

2.以教师发展为本,形成我校教师综合技能的多元发展。

包括风筝制作的专职指导教师和其他有志于参与风筝制作的教师的综合能力的多元发展。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必须形成多元发展的指导教师的群体。

3.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多元发展且特长鲜明的学生。

学生是开发潜能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风筝制作的特色,多元发展的教师的培养建设最终目的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多元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空间知觉和身体运动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可以使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特长、潜能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成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一代新人。

4.以教育质量为本,以风筝特色来带动学科教学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已稳步上升,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的地位,但在特色发展上,似乎与市中心城区的学校和沿江地区的学校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一些传统特色没有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没有意识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可以依托特色来带动和发展。利用风筝制作这一历史悠久的学校特色项目,进一步开发学生多种潜能,以其特有的特色项目来向学科教学渗透,可以缩小与市中心城区学校的差距,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创建锦上添花。以学校的特色办学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研究实施的行动策略

风筝制作中开发学生潜能的行动策略是指校课题组和参与指导风筝制作活动的教师为达到开发学生空间知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的目标、任务而用来指导自己行动的策略。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行动策略有以下五条:

1.目标导向策略

“目标导向”,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以目标为导向,激发风筝制作辅导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强化指导活动的改革意识,坚定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来开发学生的空间、运动潜能的信心。

其二,以目标为导向,使风筝制作活动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师的指导思路多元,明确开发学生的空间、运动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目标。

其三,以目标为导向,促使专职辅导教师和参与研究的教师明确开发学生潜能的任务,制定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子课题项目及实施计划。

实施“目标导向”策略,能够营造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研究的良好氛围,将学校开发学生潜能主课题的要求转化为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子课题的自身实施行为。

2.整体发展策略

“整体发展”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是指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与其他社团活动中学生潜能开发同步发展,相互沟通交流,从而整体推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其二是指实验年级、其他年级学生的空间潜能和身体运动潜能的开发,互为学习,整体推进。

其三是指有风筝制作经验的学生、有一定兴趣的学生感、有风筝制作基础的学生、一般学生一起发展,注意互相帮助,共同开发潜能,发挥特长,整体发展。

实施“整体发展”策略,有利于相互比较,加强沟通交流并互相促进,可以更好地推动风筝制作活动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的实施和推进。

3.重点突破策略

“重点突破”策略包括三个层面:

其一是指年级层面的重点突破。依据我校风筝制作的师资情况和各年级学生兴趣的现状,选择预备年级作为试点年级,开展风筝制作活动中的学生潜能开发的研究。待这一试点年级在研究上积累一定经验,形成一定成果,获得一定突破后,再增加试点年级,扩大试点范围,然后在全校其他年级进行发展实施。

其二是社团小组层面的重点突破。根据我校社团活动的原有社团小组的影响力和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选择风筝制作为试点活动小组,开展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作为学校社团活动小组中的重中之重。风筝制作活动的研究一旦形成特色,规律与经验,便可以向其他社团小组推广。

实施“重点突破”策略,能够集我校有限的优质师资力量,也能集聚学校的财力、物力,为提高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的效率作保障。

4.分层指导策略

“分层指导”从学生的空间潜能、运动潜能和发展水平考察,可分为五个层面:

其一是指有风筝制作经验,动手能力强,身体运动能力出色,且学科成绩也突出的优秀学生。指导他们学会设计、选材、绑扎及裱糊着色等有一定难度的制作能力。同时指导他们掌握风筝的飞行原理,为最后的放飞做好充分准备。

其二是有风筝制作基础,动手能力较强,有较好的潜能开发空间,且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和特长的学生。指导他们了解自己的特长,加快内在潜能的挖掘,促进学生潜能特长在风筝制作中的形成和发展。

其三是对风筝制作有兴趣,但从来没有亲身实践的体验,尚未意识到自我潜在的能力和特长的学生。指导他们分析自身特点,寻找亮点特长,选择开发他们内在潜能的生长点,确定潜能优势。

其四是指对风筝制作兴趣一般,仅仅是好玩,动手能力差。指导他们树立特长发展的意识,了解自身的特点,明确发展方向,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开展潜能开发,让他们在兴趣的带动下,动手动脑、动身体,从而培养自己的能力。

其五是指那些曾经在小学阶段参加过比赛,自身潜质较优秀,但目前进入中学后逐渐疏于动手制作的学生。指导他们总结以往成功的经验,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跟上风筝制作活动小组的其他学员,重树信心,重新找到成功的喜悦。

实施“分层指导”策略,目的在于使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各自都可以得到内在潜能的开发,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获得充分发展。

(四)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途径方法

实施的途径与方法是指研究者用以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研究时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是实现开发学生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目标,提高研究质量的重要方面。开发学生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必须根据学生潜能开发的目标、策略综合运用各种途径方法,而主要的途径方法是以下五种:

1.运用校本课程《风筝艺术与制作》

教师要以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为根本,在教学指导中就要有一套可供操作的课程作为教材来系统地为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作保障。只有在科学系统的课程的引导下,学生在风筝制作活动中的潜能才能得以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得以多元发展。

运用校本课程《风筝艺术与制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运用校本课程《风筝艺术与制作》一书不仅停留在知识原理的学习上,更要注意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预备年级的学生对风筝制作的兴趣仅仅停留在外形和放飞上,对于风筝制作的整个过程还缺乏全面了解,需要指导教师耐心讲解并结合实践操作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2)运用校本课程《风筝艺术与制作》一书时,应从最浅显的知识原理讲起,切忌跳过这一环节直接手把手教其制作,学生会忽略对风筝的起源,风筝分类及风筝飞行原理的了解,这样也会对具体的制作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运用校本课程《风筝艺术与制作》一书时,同样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毕竟编撰教材时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和不十分充分的资料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进一步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总之,恰当、合理又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用好《风筝艺术与制作》一书,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

2.全班普及与小组提高相结合

在风筝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办出学校特色的一个综合性的子课题,所以我们在选定预备年级作为重点实验年级后就在6个班级中进行风筝制作的普及辅导,以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实验项目中来,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但由于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原有能力参差,再加上相对优质的师资不足,我们又只能采用把一些兴趣浓厚,相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提高,故采用全班普及与小组提高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

运用全班普及与小组提高相结合的方法,应注意以下二点:

1)全班普及是基础,小组提高是手段。我们真正的目标仍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故不能为了一部分学生或某一组学生而不作全面详细的普及,那样仍会造成绝大多数学生处于观望,不主动参与的现象。开发学生潜能会成为一小部分学生的专利。

2)全班普及只是基础,我们要发挥学生的潜能,要使有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因此又不能光停留在普及上,对于一部分急需提高,急需彰显个性特长的学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只停留于对风筝制作一般知识的了解上。同样不能很好地开发出他们内在的潜能。

3.教师辅导与骨干辅导相结合

为最大程度地利用好风筝制作活动这一开发学生潜能的阵地,我们培养了有较强业务能力的老师群体。他们深入到预备年级的各个班级,但由于学生众多,同时全班都需普及,故骨干辅导也在这种特定的情形中诞生。教师辅导与骨干辅导相结合成了在风筝制作中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方法。

运用教师辅导与骨干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必须更注意以下二点:

1)教师辅导与骨干辅导相结合时,仍应以教师辅导为主,毕竟这部分骨干对于风筝制作的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还不强,只能在小组活动中起带头和示范作用,而这种作用有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放手骨干对班级中的同学进行辅导时,应该及时巡视,及时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发挥好骨干的优势。

2)教师辅导与骨干辅导相结合时,教师要充分放手让骨干去帮助同学纠正在制作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切忌事必躬亲,那样会使骨干辅导的力量削弱,使得许多学生不能完全信赖骨干的辅导,使得学生可以学习的榜样失去应有的效应,一定程度上也会遏制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4.室内制作与室外放飞相结合

在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除了在教室和专用教室内制作风筝外,真正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还需要学生到更广阔的室外空间去挖掘。学生在放飞过程中能对学过的风筝放飞原理有更直观的认识,更真切的体验,互相合作,相互比试的能力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如能发现问题还可及时回教室进行研究,及时修正,以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在保证了风筝制作与放飞的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促使学生多元发展。

运用室内制作与室外放飞相结合时,应注意以下二点:

1)学生在室内制作过程中应强调制作的精美,不能使学生在没有认真制作好时就急于想到室外放飞,使原本必须细致耐心完成的工作,因急于放飞而变得随意而粗糙。那样,学生的动手能力、绘画、裱糊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制作风筝时的潜能也会得不到发挥。

2)学生制作风筝的成功喜悦,学生空间、运动潜能、自我内省智能、观察智能的开发最终还需要在实践的放飞中得到检验。故教师在学生已经较精致地完成了风筝的制作后,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室外放飞的机会,不能认为完成制作就表示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已经完成目标了。

当然我们在风筝制作中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时也还有其他的途径方法:如学校教育与社区支持相结合、平时制作练习与比赛相结合等方法,我们之所以尝试这些途径与方法,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方法能适合学生潜能的开发,能促使学生多元 发展。

(五)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评价方法

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评价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是对教师的课程实施的评价。主要评价教师在整个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重点评价教师在指导学生风筝制作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评价教师开发学生潜能的效果。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课题组对教师的评价。方法有调查问卷、课堂记录、学生参与各项比赛的情况等。

其二是对学生的专项能力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为了促使学生多元发展,评价时,我们特别关注学生通过风筝制作的参与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尤其强调形成性评价。既关注学生掌握风筝制作技能、放飞技术、多元能力,更重视对学生风筝课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空间智能、运动智能等方面的评价。

其三是对学生风筝课学业能力的评价。我们主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风筝课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交流表达、绘画等能力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有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时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以成长袋的形式加以记录,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以鼓励学生多元发展。

实施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的评价方法。重点评价成果形成的过程和创新之处,即在主要的活动过程中是否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在实践的创新中是否实现了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四、研究的效果

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是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十五”校的区级课题,在教发院顾志跃院长和杨建荣主任等专家的指导下,在校长(杨冬华)、教科研室主任(周伟)的引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无论在学生潜能的开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是教师教育观都得到了更新,学校办学水平的发展上都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潜能的开发不仅优化了学校教育的环境,而且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从各个方面都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我校的校园内,形成了不同层面的潜能开发的学生群体,即在实验年级,实验学科,重点班级,一般班级,特长明显,能力一般的学生中都出现了多元发展的学生群体;也形成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潜能开发的对策和方法。

实验年级凭借重点人员支持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资源,在确立开发学生潜能的方向和目标后,集中科研力量,师资力量,从而加快学生潜能开发的步伐,增强“实验效应”。如:初一年级数理逻辑潜能培养上形成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小组合作”的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数学学科中开发学生潜能领先于其它学科教学,为其他学科开发学生潜能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高效能开发潜能的模式。又如:预备年级学生风筝制作活动中,潜能的开发形成了“辅导+制作+放飞”的开发学生空间视觉潜能的教学指导方法,使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领先于其它社团活动,为其他社团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提供可以借鉴的研究实施的方法。

特长明显的学生在继续发挥他们原有的潜在优势的同时,利用一切可帮助他们优势更强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这种强强组合,使这样的学生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可以猛然发力,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如:2005年的陆俊华同学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陆俊华同学学习基础好、领悟能力强,特别是数学学习能力强,在课上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采用强强联手,分层指导后,他每节课都能获取比原来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充分发挥了他的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他的成绩提高的更快,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2005年新区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2006年中考中,他的数学成绩为满分150分。又如:2006年的奚芸同学也是个典型的例子。奚芸同学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身体运动能力都属好的学生,特别对风筝制作感兴趣,加入风筝社团后,她在风筝制作上的天赋也显露无遗,指导老师发现了她的特长后,把她召入校风筝制作队,并专门指派专职风筝制作老师给予指导,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她的风筝制作和放飞能力有了质的飞跃,2006年参加新区运动会风筝放飞比赛时获个人一等奖,为学校和个人都赢得了荣誉。

一般学生则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利用并创造一切条件,对原有的教师师资和教育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教育合力,使这部分学生在自我发展的空间里自由飞翔,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学习品质较好,但数学成绩却差,找他谈话发现,他对自己没有信心,经过多次与他心与心的沟通,学生的状态有了转机,课堂上能经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手,能看到他那洋溢着自信的脸。第一次期中考试,他数学竟得了78分,家长会上他父亲反复追问孩子的成绩是否真实,因为他的儿子在小学时数学就很少及格。看到他的成功,好多与他成绩不相上下、甚至比他强的学生反应强烈,言语中流露出不服气,我们老师趁机对他们进行指导,也帮助他们寻觅闪光点,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这群学生因而也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这个带头同学的表现使教师的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预备有一学生,他对风筝制作极有兴趣,但平时行为习惯较差,学科成绩也不理想,几次想参加风筝制作的活动小组,但又怕老师不愿意收他,故只对要好的同学表露自己的心声。当我们指导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他交换意见,并邀请他参与风筝制作活动,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这位同学竟也能独立完成风筝制作的整个过程,在参加学校风筝节比赛时还拿了个三等奖。看到他成功的喜悦时,我们老师又引导他把对风筝制作的学习品质迁移到学科上,并鼓励他在学业上也获得成功,2006年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这是对我们课题组老师和学生最大的鼓舞。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潜能的开发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得到了更新

二期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把这种精神贯彻到教育教学中来,我们在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的同时,加强教师观念的更新。

1.教师改变了自己的学生观。孩子与孩子间差异是明显的,每个孩子都是可以造就的,都是人才的秧苗,哪怕是学习成绩最差的,也不能把他看绝望,他可能在数理逻辑能力或语言能力方面差些,但在其他方面并不一定差,他也有发展的潜能。大多数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我不再讨厌那些上课随便插嘴的学生,这是其语言智能较强的表现。课堂上总是做小动作的学生也许有着尚待开发的肢体——运动智能。

2.教师重视定位了“因材施教”。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就是因材施教。而通过多元智能与教学的结合,教师认为仅仅根据学生已经表现出的特征来进行教学只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表现,这时教师只是比较被动的跟着学生的发展走。真正的因材施教还应体现“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上。关注差异不仅关注学生间的差异,而且要关注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优势和弱势;关注与教学相关的学生学习风格,思维的速度和知觉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带来的学习结果上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多元发展。

3.教师改变了自己的评价观。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评价学生的目的、内容、角度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许多教师认识到,评价不是让少数人感到自豪而大多数人无法抬头,不是为了挑选优等生,而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不再以语文、数学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是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关注孩子们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

(三)学生潜能的开发锻炼了师资队伍,塑造了一些特色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内容,在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校领导和课题组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开发学生潜能中的主体作用,把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的一项重要举措,并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建设力度。这样使开发学生潜能的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得到同步发展。一方面,师资质量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又进一步促进了师资队伍的优化。

我们课题组对有的学科的教师师资进行了群体培养。如初一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的培养,经过培养在全校形成了一支具有不同教学风格、素质过硬、团结协作的数学教师队伍。他们在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中形成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组合作”的教学特色,在其他学科中产生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我们课题组同样对有特色的教师进行个体培养,使这些教师在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的氛围中,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上形成鲜明的特色。如:我校的曹银福老师,根据自己多年来教风筝制作的经验,编撰了校本课程《风筝艺术与制作》,凌水明老师的《风筝制作与学生多元发展》、龚秀芬老师的《多彩课堂  放飞心情》、张政老师的《开发学生潜能的课堂实践》、瞿佳俊老师的《数学教学中开发创造潜能》、陈少英老师的《启发式教学》、张文军老师的《改进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多元智能》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

(四)学生潜能的开发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首先,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使学校的办学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元个性的发展,从而真正落实二期课改的理念。同样也使我校的教育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除了上面开展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发学生数理逻辑潜能和风筝制作活动中开发学生潜能二个方面之外,还有像语文学科中学生语言潜能的开发、重建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多元潜能的开发,各学科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开发、篮球特色中学生身体运动潜能的开发等,都向我们展示了各自的特色,这些教育教学中学生潜能的开发,进一步塑造了顾路中学教育教学的崭新风貌,提高了同类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地位,也营造了良好的顾路中学教与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无疑定会大大增强我校广大教职员工的教育底蕴和办学信念,促进学校的加速发展。

其次,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以其特有的创新之处、有效的策略途径、多样的方法、为当前我校创建素质教育实验校注入了丰富的内容,也为我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中,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师在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开发和改革上了作了有益的探索,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潜能开发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也形成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模式。这对推动学校的校本课程改革和教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再次,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为学校发展挖掘出了更多可供利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使学校在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办学模式等方面提升了学校教育的品位,如数学学科的数理逻辑潜能的开发教学、风筝制作活动中“辅导+制作+放飞”的教学模式、篮球特色中“人人会打篮球、班班有篮球队”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百姓对学校优质教育的需求,也使农村学校相对较薄弱的教育有了质的提升。

最后,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因其在农村初级中学中成功的经验和较突出的成绩,对于周边其他正在引入“多元智能”理论促使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学校必将产生示范辐射作用。同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营造了一种良性的教育竞争的氛围,对第一教育署内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问题和讨论

本项课题研究,始于200511月,至20074月,历经1年零5个月,在持续有序、紧张艰苦的实践与研究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样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一)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一个实践研究课题,它涉及面广,影响学校的发展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真正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二个方面的关系: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何正确适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并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显然还有一个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

2.全面开发学生潜能还是以点带面开展潜能开发的关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能,而目前我们研究的只是两个层面、两个较小的切入口,而在具体实践研究中却又无法单独将两种潜能孤立开来研究,也不可能将这两种潜能与学生的其他潜能隔离开来单独研究。

(二)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本身题目较大,很难着手全面开展研究,我们只是对已有的被认同的潜能做一些有益的探究,更何况我们也只是涉及两种潜能的研究,所以还需进一步完善。

1.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诠释以及这一理论对教育的作用应该怎样找到介入点。

2.关于什么才是学生真正的潜能特长,是否有一定的量化标准。

3.关于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能否有一定的体例,是否对初中学生也有好的效果。

4.能否推广到其他学科,目前我们也只能在自我领域做一些粗浅的探究。

5.关于对学生多元发展的评价,怎样的评价才更科学等。

(三)当然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地去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使本课题的研究能正真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资料:

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Linda  Campbell等著,霍力岩  沙莉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David  Lazear著,吕良环等译:《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李捷著:《巧设[多种智能操作]开发学生潜能》,《北京教育》2003年第三期。

朱敏著《如何鉴别学生的多元智能》,《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四期。

张俭福《潜能开发:学生自能发展的亮点》,教育论坛2004年第10期。

任芳辉《多元智能的评价》,原载《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第5期。

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与艺术教育》,原载《人民教育》,2004年第5期。

 

*课题研究成员还有:顾翠琴 袁爱国 施建军 乔月芳 张晓江 俞建家 曹银福

          张文军 张 政 陆文燕 陈少英 瞿佳俊 凌水明 龚秀芬

          顾华明 邓 朝 陈 医

 

《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xin 教育:发现与发展学生的潜能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构建和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大一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初中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七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学生个体差异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主题报告-- 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偏差的课题研究报告 学生注意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主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性的培养研究报告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研究开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主题报告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报告 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与探究结题报告 学生开展班级主题活动的自主发展效应研究 生物实验教学中质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 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思考与实践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研发与实践1 “加强学生听、读、说、写综合训练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在自主、合作与引领的背景下,构建学生写作能力的校本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胡炳林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教育... 学生个体差异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