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晟餐饮骗局:山寨美国模式的温州模式走向末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2:09:53
山寨美国模式的温州模式走向末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领跑者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创造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等诸多区域经济的样板。其中的温州模式,是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发展格局的模式。在中国大陆,温州模式是自由化程度最高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经济形式家庭化,小商品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经营方式专业化,有家庭生产过程的工艺分工、产品的门类分工和区域分工;专业生产系列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按市场的供需要求组织生产与流通,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均可自由流动;服务环节社会化。《南方都市报》几年前曾发表文章《从牢狱里冲出的温州模式》对温州模式大加赞扬,说温州改革的“十大风云人物”有些人过去因“投机倒把”罪坐过牢,其中的“八大王”则多人相继坐牢。在“姓社姓资”争论问题解决后,这些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个体户做起,逐步做大,分别成了“螺丝大王”、“五金大王”、“矿灯大王”、“机电大王”等。虽然温州产品一度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这是暂时现象,温州人为民营经济的发展积累的经验和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温州模式的迅速发展,使得温州人手中积累了大量闲散资金。人们说,温州人是中国最有钱的。也正是这个时候,温州模式出现了问题。许多人有钱后,不愿意让产业升级,甚至根本不再愿意干劳心费力的实业,而是想着走捷径--直接让钱生钱。他们开始炒作:炒煤、炒房,甚至炒大蒜。什么商品不正常地涨价,都可以发现温州人的影子。

当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堵住了温州人的炒作之路时,他们又想出了新办法:放高利贷。据温州商会负责人讲,百分之八九十的温州居民都干这一行。虽然高利贷对解决温州地区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这毕竟是一条充满凶险之路,对放贷者和借贷者都有极大风险。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就在国家正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正在讨论这一问题,茅于轼正在为高利贷大唱赞歌时,问题出来了。最近几天,已有几十个企业老板因借高利贷还不上,资金链断裂,不得不丢下企业和员工溜之乎也,其中包括号称“眼镜大王”的信泰集团老板胡福林。胡福林到底有多少欠款?据知情者爆料,他从信泰集团高管处得知,胡福林真实欠款高达20多亿。其中,民间高利贷12亿,光月息就高达2000多万,银行贷款8亿,月息500多万。 据说胡福林已经逃往美国,在他逃跑之前早已将家属“转移”出去。

可以说,温州模式发展到这一步,很有点像金融危机前的美国模式,只不过是草根版、山寨版的美国模式。其共同点,都是极端自由化经济,实体经济都开始空心化,都靠“以钱生钱”的金融投机赚钱。温州的“担保公司”多么像美国那种出卖金融衍生品的保险业!担保公司的钱不是自己的,基本都是从民间借款来的,一般是普通家庭把钱交给中间人,中间人再把钱交给公司,是层层上交的金字塔形式。一个担保公司老板跑路后,成百上千个普通家庭的借款就血本无归。

美国模式导致了资金链断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温州模式发展到高利贷阶段,则推高了房价、煤价等,也导致了温州模式的破产。

温州模式从盛到衰,从自身层面和政策管理层面都有深刻教训应该总结。从自身层面看,温州的民营企业绝大部份属于低端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温州老板大部分是靠吃苦、能干、打拼出来的,他们为素质所限,搞创新、搞大规模生产、搞高端产业很困难,因此他们即便有钱也不去搞产业升级,牟利的冲动让他们觉得放高利贷、炒钱来得快,结果走向死路。

从政策和管理层面看,从炒房炒煤到高利贷,温州这种情况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政府睁一眼闭一眼,甚至当地许多公务员也参与炒作,时间久了必然出大问题。国家对小企业资金扶持不够,对温州民间资金缺少吸纳的政策(如银行存款实际是负利率,投资股市赔本等),使他们只好选取这条不归路。

温州模式的实质就是极端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搞这种模式,美国不行,温州当然也不行。

不过幸好温州模式主要限于温州地区而不是全国,如果全国都是温州模式,那么,中国可就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