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血腥暴力的电影:世乱莫过于民无廉耻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3:02:08

世乱莫过于民无廉耻

作者:西窗飞雨    

廉耻之于社会,实在是重要至极,其关乎社会风尚与社稷民风的大用途,以及关乎秩序和谐与民众幸福的大意义,古人早已论证,且得到了5000年中国历史的广泛验证。与人而言,哀莫大于心死,与世而言,乱莫过于民无廉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同志的这番高见,将廉耻礼仪上升到了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虽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但其传递的信息,足以证明廉耻对于社会进步和百姓安宁的重大意义。中国不乏圣人贤士,其留下的格言,并不见得全是忧国忧民教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也总结通古达今历史经验传授后人为人处事的道理。管同志的那句话,传承千年,魅力不减,足见其正确和伟大。


  

行不廉则无所不取,心不耻则无所不为。如是,则可称之为乱世矣。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若是廉耻消逝于社会人间,人与人之间的温暖高尚,将不可避免地被冷漠和算计所取代。翻开历史,好像一切朝代掌权之初都是政通人和,之后便又勉强前行,再后就是社会动荡,直至最后在民怨沸腾的风起云涌中完成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升华。清末史学家张岱,对有名有姓的历代清官扳着指头数算,也不过40位。可见,历史上的朝代更新,皇权出于巩固江山地位的考量励精图治,才出现政治清明、百姓安宁的短暂局面,大多时间内,朝廷权力及其辐射和影响下的地方权力是贪污腐化的,并在这样的堕落中催化民风民俗的蜕变,进而丧失正义和廉耻,造成社会失范和烽火四起。


  

孔子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在指人只有羞耻之心,才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魏源认为,“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惩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耻且格是也。”廉耻作为人的精神牵制和行为规范力量,其发挥的社会功用,只是在于激起人们对于社会道德和国家律法的敬畏和尊重。目中无法,视法律为儿戏,胸中无德,以道德为草芥,官无官品,人无人道,难免官员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欺压良善,百姓尔虞我诈男盗女娼作奸犯科,实乃不知天下有羞耻事尔。可以相见,如此社会,会是一副令人难以容忍的怎样图景。


  

“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对于一个没有廉耻的人,或者在一个不讲廉耻的社会,任何道德和法令都是严肃而神圣的荒诞说教。权力无视清廉与公正的品性,任其堕落为一个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在纸醉金迷的同时却漠视了百姓民生之艰,在花天酒地的同时却容不下百姓诉求之路。官员不以贪为耻,商人不以奸为耻,警察不以曲为耻,农人不以惰为耻,女儿不以淫为耻,那些曾经是道德圣经的社会正义,以及那些曾经是国之四维的礼义廉耻,因为道德秩序的混乱而被社会现实彻底颠覆,因为功利主义的传染而被社会民众完全抛弃。


  

民以吏为师。官员的廉耻品性,无疑对社会公众具有强烈而深刻的示范效应。虽说“仕夫贪财好货,乃有爵之乞丐”,“士不知廉耻,衣冠狗彘”,但由于历史的久远,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力已随时空转变渐而蒸发,对于沉醉在物质欲望畅想中的官吏们不再引起灵魂的丝毫反应。欲望诱惑下的权力发酵,将会使得社会政治成为明目张胆的巧取豪夺,那牵强附会的法律名义,已经不起廉耻的轻声拷问。官风不正,民风难淳。于是,我们见到的或者听说的,民间丧心病狂的、见利忘义的、离经叛道的、毁廉蔑耻的腐败的能事,其程度与规模无不和官场成正比例发展。


  

徐迟在《狂欢之夜》中写到: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披之以衣冠,以人的方式群居,不过因为丧尽廉耻,已与禽兽无异。不讲廉耻的世道,最终的结局,将重蹈这城市的覆辙;没有廉耻的人类,最后的归宿,将重现这禽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