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男人娶内地女人:东方时事解读2011年9月23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1:03:35

东方时事解读2011年9月23日

“金融大鳄”索罗斯:美国已陷入双底衰退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有"金融大鳄"之称的知名投资人乔治•索罗斯9月22日表示,美国经济目前已陷入"双底衰退"阶段。他同时警告称,目前欧元区所面临的主权债务危机比雷曼兄弟破产"更加危险"。索罗斯是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频道专访时做出上述表态的。他强调,如果美国联邦政府近来推出的大规模就业刺激计划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美国经济将面临更为严重的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其"二次探底"程度也将继续加深。索罗斯指出,美国经济的不景气现状实际上受到了欧债危机的拖累,而后者实质上是一次流动性危机。他强调,尽管危机严重程度较雷曼兄弟破产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目前欧元区领导人仍希望尽全力确保欧元区的完整性,"因为欧元区解体的后果太过可怕"。同时,索罗斯预计,欧元区内将有两到三个小型经济体出现债务违约甚至最终退出欧元区,但届时欧洲经济体也将对此做好心理准备,否则全球金融市场必然受到深度惊扰。他还强调,欧债危机的高潮不会在9月出现,因为"他们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此外,索罗斯支持欧洲央行发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举动,"这实际上是欧元区政府债券的雏形,这类债券尽管尚未正式存在,但其出炉是市场希望看到的"。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呼吁采取协调行动应对挑战
  
  
  【华盛顿9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22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致力于采取国际协调行动来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以确保金融稳定,重塑信心和刺激经济增长。
  声明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来自主权债务危机、金融体系脆弱、市场动荡、经济增长疲软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风险带来的挑战,二十国集团致力于推动开展财政整顿并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声明指出,二十国集团将采取必要举措来维护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如有必要,各国央行将继续为银行业提供流动性,确保银行资本金充足;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正为将在法国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制定协调行动计划。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22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议,会后发布了该声明。
  
  
  
  【时事点评】我们先来关注第二则新闻、即“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呼吁采取协调行动应对挑战”。
  
   ●“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不可避免论”的“现实版”而已
  
  
  我们知道,法国戛纳将举行二十国集团峰会,至于此次“会议的主题”与“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呼吁采取协调行动应对挑战”的真实意图,大家就不用猜了,因为“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先生已经在那里“高声嚷嚷”了,那就是所谓的:美国经济目前已陷入“双底衰退”阶段。他同时警告称,目前欧元区所面临的主权债务危机比雷曼兄弟破产“更加危险”。
  
  
  事实上,所谓“双底衰退”根本就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新闻,也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不可避免论”的“现实版”而已。
  
  而在这里,我们也再次强调三个观点,即:
  
  
  
  ●只要.........否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的二次次探底、甚至“硬着陆”将不可避免!
  
  
  第一,以“美国利益决策层”基于“美国资本利益”层面策动“埃及之乱”、及不肯兑现“美国自己提出的中美共管西太平洋的G2修订版”、从而“至今不肯”实质性调整其“旨在支配全球的既定全球战略”的情况来看,除非“中国经济”“最终接受”成为“目前仍由美国资本所代言的西方资本”领导下的、一个不具关键决策权的“小配角”,或者,除非“美国利益”在中国“拒不接受小配角”的“全面反击”下、最终被迫兑现“中美共管西太平洋的修订版G2(该版本的‘核心内涵’,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已经详细讨论过,在此不再重复)”、从而“实质性”调整其既定全球战略,否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的二次次探底、甚至“硬着陆”将不可避免!
  
  
  
  ●“美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外、而在于内
  第二,对“美国经济”而言,不论是已经成为现实的“一次探底”、还是不可避免的“二次探底”,其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外、而在于内。
  
  
  在“根源”的问题上,如果说得“宏观一点儿”,是美国社会制度问题,是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资本利益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所决定的;
  
  如果说得“微观一点儿”,则可分为两点:
  
  
  其一,是“华尔街金融永动机”的“永动原理”已被“次贷危机”及“一次探底”所证明为“根本不可能实现”,且“美国利益集团”内部或基于“资本的贪婪性”也好,或基于“美国社会稳定运转的一切资源”均依赖于“华尔街金融永动机”的“最终融资”也罢、反正是死活不肯放弃“这部‘搞不定’南方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则即将崩溃”的“华尔街金融永动机”所决定的。
  
  
  
  ●“重建美国工业体系”是绝不可能实现的“鬼话”
  
  
  
  其二,是除了一部“被实践已经证明为破产”的、但依靠“美元本位制”的余威、仍指着“昨天一个QE1”、今天一个“QE2”、明天一个“QE3”的小花招、而“勉强”运行、从而继续为“美国利益”的“各个重要项目(民生、军费)”提供融资的“华尔街金融永动机”之外,“美国利益决策者”直到今天也没有为“美国经济”找出、或者“制造出”、更或者“幻想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至于奥巴马通过“那张大嘴”夸下的“重建美国工业体系”的“海口”,任何明眼人都知:这根本就是“经济全球化”已成事实的背景下,绝不可能实现的“鬼话”。
  
  
  
  
  ●“鬼话”之所以是“鬼”,在于两点
  
  
  
  然而,“鬼话”之所以是“鬼”,在于两点:
  
  
  第一点,对“美国经济”而言,作为一个“最为可能的经济增长点”---“新能源产业”,是有所顾虑的,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欧盟、特别是中国的“切入甚深”,因此,在实质性搞定欧盟经济(欧元)、或者中国经济(人民币)之前,“美国经济”已经不可能“独霸”相关产业的话语权,也就是说,对美国经济而言,最好的结果也不过“三分市场而居其一”。
  
  而“这一市场结果”简单投射到“关乎全球新秩序”的“伊朗问题最终解决方案”中去,也成了一部实实在在的“全球多极化方案”。
  
  显然,如果“美国利益决策层”真心愿意接受“实质性多极化”,那么,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简单了,“中欧美(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俄罗斯什么事了)”只须重回“伊核问题六方会谈”的框架、借助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特别是“国际清算银行”的改革,就能确定这一切。
  
  然而,真实的情况已经证明:事情根本没有“如此简单”,而“没有如此简单”的主要原因,又显然在于“美国利益决策层”从骨子里拒绝“实质性多极化”。
  
  
  即然如此,我们就再来看看第二个原因。
  
  
  
  ●这无疑于“自我启动”瓦解基于“石油美元结算制”的“美元本位制”的“快速瓦解进程”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享受着“美元本位制”巨大红利的“美国利益决策者”非常担心,一旦自己也像欧盟、甚至中国那样“正式地、全面”推进“新能源产业”,并将其作为“美国主要经济增长点”、从而令其“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那么,除了“第一个原因”的弊端“仍然不能规避”之外,还将“立刻重创”美国至今掌控着“定价权”的“全球传统能源产业”,这无疑于“自我启动”瓦解基于“石油美元结算制”的“美元本位制”的“快速瓦解进程”。
  
  
  
  
  ●在“鬼话”不可能实现的“背后”,却也隐约可见一个巨大的阴谋
  
  
  
  第二点,在“鬼话”不可能实现的“背后”,却也隐约可见一个巨大的阴谋,在某种程度上讲,只要包括这个“鬼话”在内的系列“鬼话”能被“某些人”所相信,那么,这个“巨大的阴谋”就有实现的可能性。
  
  
  
  
  ●“系列鬼话”包括有这样的几个经典传说
  
  
  在这里,所谓的“系列鬼话”包括有这样的几个经典传说:
  
  
  其一,以奥巴马政府宣布自伊拉克、特别是自阿富汗撤军为标志,美国决策层就将“致力于削减财政赤字(包括国防支出)、平衡预算、控制债务规模、大搞美国基建项目,倍增美国出口、重建美国工业体系、提升就业率“作为其未来主要经济目标。
  
  
  其二,为了实现“其一”,美国将致力于促成“全球大规模美元回流”,以获得相应的资金,就类似2000年前后“利用从全世界回流美国的资金、去搞什么知识经济”的类似。
  
  
  
  ●从“知识经济(眼球经济)”、“基因经济”、直到“纳米经济”,但无一能担起“美国经济增长点”的重任
  
  
  
  然而,“真实的历史”是,2000年前后,格林斯潘先生在拿到“美元大规模回流”之后,搞所谓的“知识经济”又搞出了个什么结果呢?结果就是:不仅“知识经济”没能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反而就此吹了个“网络泡泡”;之后、为了防止“网络泡泡”的破灭,又想鼓捣什么“基因经济”、直到“纳米经济”,但无一能担起“美国经济增长点”的重任,最后,无奈之下,为了维持美国经济的增长、更因为害怕“之前大规模回流美国的资金”因“看不到希望”而重新流出美国,从而被迫放开“美国银行不得混业”的禁令,在“美国国家、公司债务的迅速膨胀”的基础上,直接吹起了“房地产泡泡”,并由此种下“次贷危机”的祸根。
  
  
  
  至于现任美国国务聊的希拉里女士在贷危机爆发后痛骂格林斯潘“美国不用还债”的“正式言论”是“骗子”,那不过是“格林斯潘曾经参与的美国决策层”、想通过发动伊拉克战争,掌控全球资源、从而逼迫全球为其买单、最终“一把烫平”那一系列“泡泡”层层累积在“次贷危机”中的“巨大隐患”之“全盘计划”,却遭遇“伊核问题”的狙击,最终未能如愿.......的“歇斯底里的爆发”与“转嫁责任”而已!
  
  
  
  
  ●“今天的情况”与“那段历史”是多么地相似,不仅“形拟”而且“神似”
  
  
  
  显然,对比上面这段历史与美国今天的现实,我们不难看出,“今天的情况”与“那段历史”是多么地相似,不仅“形拟(美国经济即将二次探底)”而且“神似(美国经济仍然没有可靠的经济增长点,却指望可以走向复苏)”,且“美国利益决策层”的“解决方案”也是“如此的雷同”。
  
  
  ●人们有必要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
  
  
  
  可问题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成为“真实的历史”、且“欧美金融危机”仍然在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就不禁要、且有必要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即:
  
  
  在美国“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都占据“不容它人挑战”的绝对优势的时候,在“美元本位制”的光辉如日中天、市场甚至一度相信“神一般的”格林斯潘已带领“美联储”找到了“可烫平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钥匙”的那段日子里,被“美国资本”诱导而“大规模回流美国的资金”尚且不能令“没有可靠经济增长点”的美国经济“重获增长动力”、而最终“不得不”输入“房地产泡沫”这管“鸡血”,那么,今天那些指着“资金回流美国”这一完全为“美元本位制”利用手中的“最后余威”所“精心计划”的“表面现象”、就在那里兴奋地大嚷“美国经济必将就此复苏”的“奥巴马政府”与“美国经济学家”,又该如何去解释“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与“爆发”呢?
  
  
  
  
  ●“美国利益”真正想重建的工业体系,并不在美国国内,而在美国国外
  
  
  另外,在你们“一再要求”人们相信“美国经济可就此复苏、并将重建美国工业体系”、且力求让人们相信“这次资金回流与上次回流的结果真的不同”之前,东方评论员想说的是:你们真的缺少一个逻辑,哪怕是一个“可以糊弄一般投资者”的逻辑!
  
  
  事实上,通过上面的讨论,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是:在美国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均已实质性下降的今天,在“美元本位制”的光辉早已因“QE1/QE2”却也“无法增加美国就业率”的事实所剥去的今天,“美国利益”真正想重建的工业体系,并不在美国国内,而在美国国外;或者准确地讲,“华尔街金融永动机”欲想维持稳定运转、那么,它急于掌握的“资金流(注: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而是包括所有美国已经不能提供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并不在美国国内,而在美国国外。
  
  
  
  ●这种重建模式也是我们多次强调且必须高度警惕的一种模式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经济”还能通过“重建工业体系”的手段来获得“复苏”的话,那么,这种重建也一定是在“美国之外”进行,显然,“这”这种模式也就是我们多次强调且必须高度警惕的一种模式,即:目前仍然由美国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利用手中的“美元本位制本”可以“调用无限美元”的金融优势,在另一波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中,尽一切手段诱导“非美经济体”的货币与资本政策、或者全球战略出错,从而伺机对北方中的欧盟、日本,特别是对南方中的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经济体的“实业优质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进行一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足以称之为“史无前例的大兼并”,从而主要“在美国境外”而不是在美国境内完成所谓的“美国工业体系重建”,最终实现让“华尔街金融永动机”自我掌握“资金流(注:不仅仅是货币问题)”的目的。
  
  
  
  显然,在“此波资金回流美国”的“背后”,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早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不会得到“半毛钱”,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此波回流美国的资金”主要就一个去向、那就是被“诱进”那部急需“美联储量化宽松”、但因欧盟、特别是中国仍然不肯配合,美联储又不敢公然“QE3”的“华尔街金融永动机”充当“生产资料”。
  
  
  
  上面讨论了“美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外、而在于内的“第二个原因”,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原因。
  
  ●“华尔街庞式骗局”最终崩溃将是不可避免
  
  
  
  第三,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从长远看,就如我们之前所论证的:由于“华尔街金融永动机”的“永动原理”根本不可能实现,其“实质”等同于一个规模极其巨大的“庞式骗局”,因此,这套建立在一大堆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相关获奖理论”所包装起来的“现代金融工程学”、或者“经济、金融模型”上的、号称有“自我平衡、对冲风险”功能的“永动机制”,最终崩溃将是不可避免。
  
  
  
  
  ●美联储弄出个“卖短债买长债”的“小花招”、终于迫不及待地开始搞“变相QE3”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仅仅从经济、或者金融的层面去讨论问题,那么,尽管“最终”触发“这种崩溃”极可能是一种“重大的偶发事件”,但是,从美联储弄出个“卖短债买长债”的“小花招”、终于迫不及待地开始搞“变相QE3”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的偶发”已经是一种“肯定的必然”,唯一的变数就是时间问题。
  
  
  
  
  ●“4000亿美元‘卖短债买长债’计划”不会对美国经济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拉动作用”
  
  
  事实上,我们注意到,美联储(FED)是在声称“美国经济面临巨大下行风险”的同时,采取新一轮举措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也就是推出所谓“4000亿美元‘卖短债买长债’计划”的。
  
  
  
  而在这个问题上,东方经济评论员就认为,美联储公开宣布“美国经济存在巨大下行风险”,其分量不可谓之不重,但4,000亿美元"卖短债买长债"显然不会对就业情况日益恶化(美国失业率实际上达到了16%、而不是公布的“接近10%”)的美国经济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拉动作用”。
  
  
  ●推出“卖短债买长债”本质上是一种无奈之举
  
  
  
  事实上,所谓“卖短债买长债”,其实是在欧盟“直到目前仍然不肯配合”美国QE3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意图“即”在于压低“美国长期利率”、“更”在于挤出债主手中的短期债券、正式启动“美国国债回收进程”
  
  
  
  而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其意图“即”在于借此宣布“控制、甚至压低”对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美国长期利率、“更”在于挤出债主手中的短期债券,从而正式启动“先回收长期、再回收短期、一段时间后、则长短期视情况随时交替回收”的“美国国债回收进程”。
  
  
  
  ●准备用“无限的美元”去回收“有限国债”、甚至“两房次级债”的“障眼法”
  
  
  
  因此,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美国“变相QE3”将由此开始。因为,市场迟早会明白:所谓“卖短债买长债”,不过是美联储准备用“无限的美元”去回收“有限国债”、甚至“两房次级债”的“障眼法”。
  
  
  所谓“卖短债买长债”根本就是鬼话,美联储的目的在于对“需要支付利息”的“美国长、短债”用“随时就有的、不需付息的美元”进行“轮番回收”,并“牢牢地控制在”华尔街自己手中,从而日后在“以无限美元、甚至拉上欧元、日元冲击南方经济”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地在“美国国债”与“美国市场长期利率”之间构筑起一道“防火墙”。
  ●一旦美联储通过上述方法“如愿”地“实质性回收”了“不为美国利益所掌控”的“美国国债”,则...............
  
  
  
  不仅如此,国际大宗商品将“较目前更加任由华尔街定价”,华尔街操纵物价的能力将较目前更加强大,因为,“南方经济”手中的美元、除了“购买”“美国愿意卖”的“美国商品(比如,美国大片)”之外,就只能无任何收益地存在美国银行、且还要支付“手续费”等“美国政府随时可以增加的、旨在逼迫‘南方经济’去购买‘美国愿意卖’的‘美国商品’的额外费用”。
  
  当然,还有一个出处,那就是被迫在“华尔街”再无后顾之忧的、更加疯狂地操纵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疯狂波动”中、落个“追涨杀跌”的命运。
  
  
  
  不难想像的是,一旦美联储通过上述方法“如愿”地“实质性回收”了“不为美国利益所掌控”的“美国国债”,并以种种手段“威逼利诱”欧盟货币政策“默认”、甚至转为“量化宽松”(注:日本一直在进行量化宽松),则,相对应的美元(包括部分屈服之后的欧元、及已经在量化宽松的日元),就会像潮水般地涌向巴西、印度等“南方经济”、“先”水淹南方、以尽力制造泡沫,“后”准备刺破泡沫,而待这些“南方经济”的泡沫破灭之后、“再”以大量的流动性、以极低的价格、去大肆兼并这些经济体的“优质资产”。
  
  
  
  最后,如果“中国经济”经受住了这些冲击、而仍然在稳定运行,则“西方资本”就可凭借自身的金融优势、外加通过“水淹南方”、“大兼并”得来的巴西、印度、中东、南美、非洲、东亚等“南方经济”的“制造实体”与市场,激化“这些届时已经受控的经济体”与“中国经济”之间的矛盾,甚至鼓动“这些南方经济体”运用行政与法律等一切手段,与北方国家一道、针对“中国制造”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包括“网络壁垒”,全面冲击“中国经济”。
  
  
  
  
  ●欧洲金融承受的“美国压力”已慢慢接近于极限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美国评级机构正式调降法国几大银行、特别是意大利主权信用,欧洲金融承受的“美国压力”已慢慢接近于极限。
  
  值得警惕的最新消息是:
  
  其一,据欧洲媒体报道,欧盟有可能考虑调降利率。
  
  
  显然,一旦如此,中国与欧美之间的利差又将“整体扩大”,“欧美”通过“量化宽松”而放出的流动性将更加积极涌入境内,从而加大管理层宏观对冲的难度。这正是我们始终对中国央行在“中欧美”中“率先加息”持保留态度的“金融考虑”。
   其二,欧盟各国基本达成一致,将对叙利亚进行更严格的制裁。
  
  
  至于制裁的内容,我们注意到,主要是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两名亲信将被禁止入境欧盟,他们在欧盟的资产被冻结。同时,欧盟将禁止对叙利亚石油业进行投资。
  
  
  显然,如果这就是“更严格制裁”的主要内容,那么,这距离“全面制裁”仍然有很远的距离。
  
  这也就意味着距离“欧洲利益”默认“美国QE3”还有一段距离,也意味着“美国利益”要么加大力度在经济、特别是金融上进一步施压于欧盟,要么加大力度在中东和平、利比亚、科索沃方向选择一点、或者两点,但“不会是全部的三点”以进一步让步于欧盟,而做到这些,都需要“强硬的金融手段支撑”。
  
  
  因此,更或者,为达目的,“美国利益决策层”有可能破罐子破摔“直接QE3”,从而测试欧盟、特别是中国的“应手”,并迫使中国、特别是欧盟做最后的选择。
  
  
  ●国际市场可能因“美国QE3”的“各种放风”而令市场无所适从、最终出现“巨幅波动”
  
  
  而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最近一段时间里,国际市场已经因“美国QE3”的“各种放风”而令市场无所适从、最终出现“巨幅波动”。
  
  事实上,就这两天,一个所谓的“4000亿卖短债买长债”所掀起的“全球市场暴跌”,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就在周四,欧美市场大跌,其中,美国道指跌391点,跌幅为-2.51%,收在10733点。
  
  而随着美国道指快速跌向10000点关口,而“跌破10000点就可能有令局面走向失控的危险”、及“华尔街金融.永动机”之“绝不能跌破“7000至8000点”的“刚性要求”,将令美联储的施压欧盟的强硬货币手段“捉襟见肘”、且极易落入“伤敌10000、自损8000”的境地。
  
  不仅如此,一旦国际商品、特别是原油价格长时间处于回调,又可令中国经济意外地喘上一口气。
  
  因此,我们预期,下一步,美国对欧盟的让步,最可能在政治层面,也就是在中东和平、利比亚、科索沃方向,而一旦这些方向出现“美国向欧盟进行重大让步的明确信号”,也就意味着欧盟准备默认“美国QE3”了,也就意味美联储将大胆抛开““4000亿卖短债买长债”的幌子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在全球市场掀起一波脉冲式反弹、特别是石油、大宗商品市场。
  
  
  而一旦欧盟(欧元)最终屈服,而令“美国变相QE3”的“后续发展”如愿展开,则中国除了动用我们于07年就指出的汇率手段,即:让人民币带领东亚货币,或针对美元、或者针对欧元大幅贬值,从而一方面“强行重置”“欧美经济成本、“抢先”激化欧美不可调和矛盾”之外,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将货币与资本政策调整至确保“最低限度内循环”的层面,并将国家安全政策调整为“保卫最低限度内循环”之“安全”的层面。
  
  
  ●至于欧盟是否能顶住这波压力、从而继续“不认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我们并不乐观
  
  
  
  对此,我们也再次强调,至于欧盟是否能顶住这波压力、从而继续“不认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我们并不乐观。
  
  
  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最大的变数在于“最终默认”美国QE3的“欧洲利益”,是否“欧美联手”去“全面恶化中国的外在安全环境、特别是外在经济安全环境”,是否在“全面恶化......”的同时去“实质性配合”美国利益去“水淹南方”,从而为“美国利益”或者“西方资本”所设定的、以经济(特别是金融)为先导的、从各个层面一起发动的“天下围攻中国经济”走出关键的、也是战略误判的一步!
  
  
  值得强调的是,一旦欧盟报之以“默认”、甚至参与“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而不论是否“欧美联手”去“全面恶化中国的外在安全环境、特别是外在经济安全环境”,市场资金都会立刻涌入市场、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触发包括股市、商品期货、贵金融、能源价格在内的,一波脉冲式反弹。
  
  
  
  ●要不了多久,“市场资金”就会“如美联储所愿的”省悟过来,从而极大地推高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价格
  
  
  
  显然,在我们看来,从美国市场(美国股市、商品市场)对4000亿美元"卖短债买长债"计划的正式反应是“大跌”的情况来看,市场在“第一时间”并没有意识到“美国变相QE3”在“美国经济”的重压下其实已经“强行启动”,眼下,“美国利益”等的就是欧盟的“默认”甚至参与新一轮的“量化宽松”、之后、“美国利益”盼的则是“欧盟利益”实质配合其“水淹南方”。
  
  
  这一点,东方经济评论员就强调且相信:要不了多久,“市场资金”就会“如美联储所愿的”省悟过来,从而极大地推高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价格。
  
  
  
  ●有可能在某一时点瞬间击穿上述“庞式骗局”中的最后一根“保险丝”
  
  
  
  事实上,自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露出“端倪”之后,特别是、因“在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爆发的格鲁吉亚战争中惨败”而不得不利用雷曼兄弟公司的“定向清盘”将欧盟金融也拖下水,令欧美第一轮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经济第一次探底以来,通过我们几年的观察与评估,毫无疑问的是,那种“重大的、必然的、偶发事件”又必将“因”引发上述“庞式骗局”中所设定的“某一种极限条件”、从而在某一时点瞬间击穿上述“庞式骗局”中的最后一根“保险丝”,比如:美元迅速贬值,“更”比如,美国长期利率迅速上升。
  
  
  
  ●只要.......美国经济根本不存在“复苏可能”,能争取的只有“逃生机会”
  
  
  
  因此,除非欧盟最终做出“战略误判”从而“自我启动”欧盟(欧元)的“快速瓦解进程”、“或者”中国在“应对过程中”犯下重大的、不可逆转的战略性错误,否则,美国经济也好、“华尔街金融永动机”也罢,根本不存在什么以“经济复苏”为“实质”的“复苏可能”,能争取的、也只有以“逃生”为“实质”的“逃生机会”。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目前而言,其“逃生”的“最高效路径”就是“威逼利诱”中国最终接受美国“全力兜售”的“中美共管地球(G2)”模式,但“中国利益”基于自己的核心利益、特别是长远核心利益,给“美国利益(注,是指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资本利益的最大交集部分)”留出的“逃生”之道是美国效仿“英美特殊关系”的“中美共管西太平洋(修订版G2)”模式
显然,在我们的评估中,即便实现了这种“逃生”、就“美国综合实力”而言,其“结果”也不过是只能维持其“绝对实力”而无法维持其“相对实力”。
  
  请大家仔细体味上述说法!
  
  
  
  ●“西方资本”急于寻找、并确定“下一版本”之“战略运行平台”的原因
  
  
  针对这一说法,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是,“这”恐怕正是“目前仍由美国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急于寻找、并确定“下一版本”之“战略运行平台”的原因。
  
  
  至于欧盟最终是否做出“战略误判”从而“自我启动”欧盟(欧元)的“快速瓦解进程”,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恰恰是“欧洲利益(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目前面临的一个最大、且最紧迫问题。
  
  
  至于上述所谓“重大的、不可逆转战略错误”,由于在之前已经详细讨论过,在这里也不过多展开,只简单提及两个层面:
  
  
  
  ●“美国利益”几乎在不择手段
  
  
  
  其一,如果仅仅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去考虑问题,则比如,在“中欧美”之中率先进行不可逆转的加息周期、继而全面丧失货币特别是资本政策的自主权,最终实质性地‘自我灭活’中国的经济活力;
  
  其二,如果我们在“综合层面”去考虑问题,则比如,中国最终坐视美国有效击穿叙利亚这个“国际社会”之“大多数”的中东利益的“止损点”而“不作为”、或者“不有效作为”,从而导致“以中国经巴基斯坦至伊朗”的这一“战略走廊”为支点的“中国全球战略”彻底崩塌。
  
  
  而为了引诱欧盟做出战略误判、特别是迫使中国在上述问题上“应对出错”、或不作为、更或者“不有效作为”,近段以来,从美国加大力度对欧盟债务危机落井下石,及美国宣布对台军售案、到美国国会放话准备通过敦促人民币升值、否则对中国商品进行制裁的议案等情况来看,“美国利益”几乎在不择手段。
  
  
  我们注意到,随着本周一标普将意大利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档至A,再加上瑞银违规交易巨亏,法兴银行在9月初股市大跌之时出售黄金的消息被爆光、市场开始强烈疑虑欧洲金融业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表面上看,这些事件只是令欧洲债务危机再起波澜,但实际上,通过这些事件的“集中爆发”,我们已经可以明显观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调动一切资源,“压”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上转趋“放松”、从而向美联储靠拢,令后者无风险、或者低风险推出用以“水淹南方经济体”的“QE3、甚至QEN”。
  
  
  至于欧盟是否能顶住这波压力、从而继续“不认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一如我们之前所说,我们并不乐观,最大的变数在于“最终默认”美国QE3的“欧洲利益”,是否“欧美联手”去“全面恶化中国的外在安全环境、特别是外在经济安全环境”,是否在“全面恶化......”的同时去“实质性配合”美国利益去“水淹南方”,从而为“美国利益”或者“西方资本”所设定的、以经济(特别是金融)为先导的、从各个层面一起发动的“天下围攻中国”走出关键的、也是战略误判的一步!
  
  我们也注意到,中国方面也“立刻”对欧洲的情况发出了两个极其说明问题的信号:
  
  第一,针对“瑞银违规交易巨亏、市场开始强烈疑虑欧洲金融业流动性不足”而引出的“中国银行暂停与欧洲部分银行的外汇和人民币利率掉期交易”的市场传言,中国银行官方层面直到今天都没有做出正式回应。
  
  
  第二,中国商务部周二(20日)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通报了1-8月我国商务工作运行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沈丹阳称:对欧盟至今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方对此非常失望。但同时又强调,
  
  沈丹阳称: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并且力所能及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支持欧洲应对债务危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我不认为两者之间一定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中国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都是不设定前提的。
  
  
  显然,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中国方面于周三发出的“两个信号”,与我们之前的观点,即:在“美国利益”与“西方资本”正不惜一切代价对“欧洲利益”进行“威逼利诱”的同时,中国也在对欧洲进行“威逼利诱”。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其对“欧洲利益”所分别施展的“威逼利诱”、主要着眼点仍然在于最大限度地警告欧盟,“要或者不要”全面参与“全面恶化中国的外在安全环境、特别是外在经济安全环境”,从而“要、或者不要”去“实质性配合”美国利益去“水淹南方”的计划、继而“要或者不要”去配合美国、有效击穿叙利亚这个止损点,特别是进行针对中国的“南亚破局”。
  
  
  从目前情况看,欧洲金融业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已经被“抛”了出来,自然而然地,欧盟“默认”美国QE3最终将“水到渠成”,但是,一如我们之前所说:即便欧盟“最终默认”美国QE3,但在实质性配合美国利益水淹南方、有效击穿叙利亚这个止损点,甚至为美国提供“实质性南亚配合”的问题上,还有待观察!
  
  
  
  ●中国决策层对“上述两种致命战略错误”已经、或者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
  
  
  
  而针对“欧盟可能调降利率、从而可能扩大中国与欧美之间的利差”的危险性,我们一直担心的“持续加息”不是已经停止、且开始以更多的行政与法律手段取而代之吗?
  
  
  
  至于“欧盟各国基本达成一致,将对叙利亚进行更严格的制裁”、从而想通吃“中美”的做法,随着美国“两个中东盟友”--土耳其、特别是埃及,与“美国中东安全框架”的“锚点”之一的、号称“中东钢钉”的以色列之间关系的“迅速恶化”,随着“国际社会”在中东方向“重点培养”之“地方王之一”的土耳其已经公开警告、必要时准备为“国际社会”进出加沙的“第三条通道”进行武装护航,以及“地方王之一”的“埃及(新)政府”默认了“境内组织袭击以色列大使馆”行为、从而预示埃及有可能实质性地永久开放“第二条通道”,特别是,随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一再顶住”来自“美以”的强大压力,决心提交“入联申请”,而中国始终在“上述事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情况来看,中国又怎么可能“最终坐视”美国有效击穿叙利亚这个“止损点”而“不作为”、或者“不有效作为”?
  
  
  显然,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决策层对“上述两种致命战略错误”已经、或者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
  
  
  
●为救“华尔街”,美国只能在“通过水淹南方、在美国境外重建与华尔街金融永动机相配套的、自我掌控的工业体系”
  
  
  
  至此,我们已经连续两期侧重于经济层面进行解读,之所以这样,在于近段的“国际局势”,一切的一切,都在围绕这些内容在展开!且“这种展开”已经接近于“图空匕现”了,因为所谓的“美元套利平仓触发的资金回流美国”根本就解决不了“美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房地产与就业问题,而所谓“可能利用这些回流资金”去“重建美国工业体系”的观点更是不知所云,“美国决策层”近来不择手段的情况已经预示了一点:“美国利益”仍然不打算实质性调整其既定全球战略,因此,为救“华尔街”,美国只能在“通过水淹南方、对南方经济、甚至部分北方经济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兼并、从而在美国境外重建与华尔街金融永动机相配套的、自我掌控的工业体系”。
  
  
  ●要进一步加大对国防军工的投入,从而以实际行动展示如下决心
  
  
  
  对此,我们的建议就是:除了在准备策应“伊朗悍然核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促进第二、三条通道的打通、继而继续推进“中东破局进程”、对“美元本位制”施加强大战略压力之外,还需要对“欧美”进行提醒:人民币汇率可不光是只能升值、还有可能突然贬值,且是大幅度的贬值;最关键的是,从现在开始,除了继续既定的、诸如高铁、新能源等产业升级方面的战略部署,以确立自己、甚至全球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再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国防军工的投入,从而一方面尽可能拉动经济增长,一方面也以实际行动展示如下决心,即:
  
  第一种决心:中国随时可以将货币与资本政策调整至确保“最低限度内循环”的层面,并将国家安全政策调整为“保卫最低限度内循环”之“安全”的层面,从而为必要时,尽一切手段,在某一时点瞬间击穿“华尔街庞式骗局”中的最后一根“保险丝”、做好必要的战略准备。
  
  
  第二种决心:在第一种决心的基础上,不就是在经济上“玩全球经济硬着陆”、在政治上玩“天下大乱”吗?至少在“中欧美”之中,中国还偏偏就是最不怕“玩这些蹦极”的一家!
  
  在我们看来,只有提前做好这种“最坏的打算”,“才会”有机会去争取一个“最好的结果”!
  
  
  而从欧盟与中俄一道、促成巴勒斯坦下决心“入联”的情况来看,尽管美国在利比亚问题上“几乎对欧盟一让到底”,并在欧洲债务危机问题上对欧盟保持着最大限度的战略压力,但是,从欧盟对叙利亚制裁的“升级版”来看,美国决策者可能也看出来了,即便欧盟最终“默认”美国QE3,但是,在至关重要的、是否“实质性”配合美国“水淹南方”、特别是“南亚破局”的问题上,仍然不能让美国完全放心!
  
  事实上,直到今天,种种迹象显示,欧盟货币政策与其叙利亚政策一样,仍然保持着“将美国彻底踢下水的选择项”。
  
  
  因此,只要中国应对没有大的、不可逆转的战略错误,由于中国没有“5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所织成的“庞式骗局”要“背”,因此,即便到了“玩蹦极”这一步,即便算上中国的地方债、房地产风险,中国仍将处于战略主动。
  
  至于近来南海(印度与越南合作开发南海能源)、台海(美国宣布对台军售)上刮起了那几阵“恶心”的妖风,比起“向来在中东说一不二”、如今却面临“众叛亲离”、且落入“以色列这根中东钢钉”都无法罩住、逼得以色列失望得“放风”要与中国签定“高铁”的美国而言,究竟是“谁在恶心谁”?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
  
  以“印度与越南合作开发南海能源”为例,许多人往往盯着“注定不可能实质性兑现”的“印度与越南合作开发南海能源”,却没有注意“足以令美国人吐血”的第一次“中印经济战略对话即将在9月底举行”。
  不过,仍然要高度警惕的是,随着“美国在民进党主席访美期间宣布对台军售”、从而将“这份功劳”划归在“有台独党纲的民进党”名下,我们已经隐隐约约看到:台独势力在国际势力的策应下,玩“局部台独”的危险性越来越大!这是需要认真应对的!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就如我们多次强调的那样,中国大陆的台海政策,随着隐独的马英九势力上台多年来,一直在配合美国及台湾民进党“努力消除”岛内、特别是国民党内统派势力的努力日益明显,的确有许多值得检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