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香水广告分析:润扬大桥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0:55:18

润扬大桥构架镇江扬州双子城



润扬大桥雄姿
 
        又是一年春天了,伫立于镇江润州渡口,聆听浪涛拍岸,视野中满是奔流的江水,和急盼通车的润扬跨江大桥雄伟的身影。远眺扬州,“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只是一水之间,仅有数山之隔,春去春回,家乡近在咫尺,却难以回返。遥想王安石当年途经瓜洲是何种的无奈!而这京口瓜洲两座古城世代的隔江想望,虽有运河在她们脚下庄严地交汇,她们却又是何等的寂寞。

 

  润扬,一个熟悉而又伟大的名字,应着两岸的呼声,她来了。在新世纪里,她跨越天堑肩挑两岸,将两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给两地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果我们浅显的说,从5月开始,镇江、扬州两地的经济和文化将得到不断深入的交融。你可以看到甚至去体验,扬州市民能够轻松快捷的来镇江游览北固山,寻觅三国六朝遗迹;而镇江市民不仅可以象在家门口散步一样悠闲地游玩扬州的瘦西湖等景点,甚至还可以早起去扬州著名的富春茶社吃早点。20余分钟的路程给你带来的便利,会让你感觉不到自己身处他乡。

  润扬,她肩挑的不仅仅是同城经济的使命,他更体现的是江苏大地一种率先的速度和率先的效率。

  概述润扬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北与扬州隔江相望,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津。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

  镇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三千多年前这里成为封侯的领地,名朱方。从秦汉开始建县。东吴时镇江称为京口,一度成为政治中心。南朝时镇江作为宋、齐、梁三个王朝的故里,叫南徐州。隋改称延陵县,并置润州。因大江横陈,群峰环抱,地势险峻,是长江江防要地,故宋徽宗时改润州定名为镇江,沿用至今。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江淮要冲。南临长江,与镇江一水相间,北濒淮河,京杭大运河纵穿其间。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

  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她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东汉后,扬州成为东南大都邑。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漕运和盐运的发展,扬州逐步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东南都会。在唐代,扬州的商业和对外贸易空前繁荣。清朝初期,扬州再度繁荣成为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各省的食盐供应基地和南北货的集散地,享有“淮左名都”之誉。

  古人曾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的诗句来形容扬州的旖旎风光。

  而润扬大桥,却又是架设在两城之间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镇江、扬州两市西侧,跨经世业洲洲尾,是江苏省规划的“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跨江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投资最大、技术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工程。2000年10月20日江总书记亲自出席开工典礼,为大桥奠基揭碑培土,题写桥名。经过建设者们四年多奋战,大桥将于2005年5月提前建成通车。大桥连同接线全长35.66公里,六车道,估算总投资 58亿元。其中南汊主桥为跨径1490米钢悬索桥,堪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建设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缓解过江交通压力、加强长江南北之间的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润扬大桥建设的保证
  
润扬大桥雄姿
 

润扬大桥通车 

        翻开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史,“润扬人”为此而作出的奉献让采访团的每一位记者动容。而贯穿此间的闪光点正是“润扬人”的创新精神。2003年9月 25日,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润扬大桥第三次部省现场办公会议上指出,科技进步是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的保证;管理是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的关键。而我们却感触到,“质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的根本”其实就是容入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之中的理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式的工程。那就让我们先从“润扬人”科技创新的点点滴滴走近润扬大桥吧。

  初期,在建桥的总体计划实施大纲中,充满魄力的“润扬人”就把大桥建设的蓝图定位在国际先进水平的起点上。充分发挥了设计、科技、设备优势,使技术创新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四年来,“润扬人”先后取得了2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建好润扬大桥,是“润扬人”挑战极限、向世界桥梁建设最高水平的一次奋勇攀登。

  南汊悬索桥在国内属于首次采用刚性中央扣以解决短吊索问题。如没有刚性中央扣,而用短吊索代之,将大大降低大桥的抗柔能力和安全性能。“润扬人”对中央扣的加工、安装工艺等环节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仅仅就这一个看似简单的刚性中央扣,却是悬索桥段整体稳定性的关键所在,其中凝聚着“润扬人”的多少智慧和心血。

  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中无抗风缆索的猫道施工技术,也是在国内首次探索使用,其目的是确保施工安全;在国内首次采用泵送干空气主缆防护系统,输入干燥空气到主缆中,排除潮气,进一步提高悬索桥缆索的抗腐蚀能力;采用双层环氧沥青开展钢桥面铺装施工,摊铺质量在同类桥梁同种工艺中处于领先水平……一项项创新的技术中有11项被列入了由交通部管理的国家通达计划研究项目。

  说起那神州第一锚,“润扬人”可真是书写了世界桥梁的奇迹。通过计算,润扬大桥南汊悬索桥北锚要承受6.8万吨的主缆拉力,非6万方混凝土浇筑不可。如此庞然大物,中国前所未有,被誉为“神州第一锚”。

  为了给巨大的锚体安个“家”,必须开挖世界罕见的特大深基坑。北锚锚碇基础长69 米、宽50米,开挖深度50米,开挖土方近17万方,相当于17层楼高的一座地下城堡。北锚碇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难度极大。经过专家反复论证,指挥部在国内桥梁工程建设中首次通过带案招标方式,确定采用矩形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如此大规模的地下连续墙工程,被中科院院士孙钧称为“国内第一、世界罕见”。10多位工程院院士、国内顶尖的桥梁专家、国际最先进的地连墙成槽、成墙设备,全部投入到这一“战役”中,连续攻克多项国内外前沿技术,共同创造出我国大型超深基础施工的新记录。国际桥梁协会主席伊藤学十分惊叹:“像如此规模的地下基础施工,在日本光开挖至少就要5年,而你们才用了不到6 个月!”

  而在悬索桥的南锚碇建设中,那“排桩冻结法”,更是世界桥梁新工艺,其成功的实施令人交口称赞。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长70.5米,宽52.5米,深29米,开挖总方量超过10万方。在江边软土地基上,开挖如此深大的基坑施工,面临着巨大的水土压力和丰沛的地下水渗流问题。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国际上尚无先例。

  怎么办?“润扬人”决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一个大胆的设想产生了,那就是将煤矿施工中的“排桩冻结法”移植到大桥建设中来,利用人工冻结地层技术,在基坑四周形成厚1.3米、深40米的冻结帷幕墙体,将下水挡在墙外;同时,在冻土内侧浇筑140根钻孔灌注桩,灌注相应物质以承受挡土压力。有了人工围护屏障,基坑内部的开挖施工就可以顺利进行。可是由于地质复杂,不可预测因素众多,加上基坑施工降水引起的土体固结等原因,基坑及其周围的情况时刻都可能发生变化。稍有毫厘之差,就可能埋下安全隐患。根据锚碇基坑的特点,“润扬人” 大胆创新,在南北锚碇内埋设3800多个监测点,3800只电子眼对垂直沉降、平面位移、纵向变形、钢筋应力、地下水位等复杂情况进行监测,随时分析处理监测数据,指导工程施工,整个基坑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润扬人”实施的信息化施工监测,填补了国内深基坑工程多项空白。排桩冻结施工法在世界桥梁史上,完美实现了排桩和冻结两大施工工艺的首次结合,成为建桥技术上的历史性突破。

  南汊悬索桥两座主塔高达215.58 米,是目前国内桥梁中的第一高塔。高塔必有深基。润扬大桥塔墩桩基数量多,所处地质条件复杂,要确保设计安全,优化桩基设计,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桩基础承载力试验。但传统的静载试验方法已难以发挥作用。要给承载力达1.1万吨的桩基做承载力试验,就必须走出新路子。“润扬人”首次在国内高等级静荷载试验中采用了自平衡法测试技术,成就了国际最高等级静荷载试验。在1年多的时间里,共进行了6根试验桩的测试。其中悬索桥南塔试桩直径2.8米,测试承载力 1.2万吨,为目前试桩国内最大、世界第二。该项科研成果为优化大桥桩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自平衡法的推广应用积累下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设计使用寿命要求100年,为了保证润扬大桥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润扬大桥工程的耐久性,“润扬人”在混凝土耐久性这个方面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同类大桥中首次全面推广使用了低碱水泥。特别是悬索桥和斜拉桥的四座桥塔、两个锚碇和南北引桥全部使用了低碱水泥,这将极大地提高工程耐久性,延长大桥使用寿命。由于在特大型桥梁工程中使用低碱水泥还是第一次,加上于 2001年4月开始执行水泥新标准,传统的砼配合比和添加剂不能适应,砼外观质量不易控制,指挥部要求对出露地表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的配合比提前浇筑试块做模拟试验。在保证混凝土内在质量的同时,保证其外观质量。

  经过了上百次的配合比试,试块做了近30个,基本控制了外观质量的稳定性。E2和 C1标在钻孔桩施工完成后,立即着手塔身浇筑的砼配比及工艺试验, E2标采用三个厂家的水泥和六个厂家的外加剂进行了近200次试拌、浇筑试块21个,C1标也进行了12个试块的浇筑试验,基本解决了砼施工性能和外观质量问题,为确保塔身质量内实外美打下良好基础。

  悬索桥北塔桩基础承台钢套箱施工采用整体性一次吊装,钢套箱长65米,宽23.6 米,高9米,重达1000吨,堪称“长江第一吊”。这是国内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一次大胆创新,既提高了承台施工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又大大缩短了水上施工的工期,减少了对“黄金水道”的干扰,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此外,“润扬人”还进行了特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索股长距离牵引系统研究、钢箱梁吊装新型专用设备跨缆吊机新技术研究、结构安全健康监测评估系统研究等。

  现场总指挥吴胜东坦言:“技术创新是‘润扬人’必须牢牢把握的主线,只有这样,整个工程才能稳步、优质向前推进。”“润扬人”正是运用科技创新这一锐利武器,驾驭着润扬大桥这一世界一流工程的建设,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让梦想变成现实。

  英国桥梁专家不禁赞叹道:“中国人真伟大,能造出这么高水准的大桥。”印尼工程专家确信:“它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管理创新——润扬大桥建设的关键

  

润扬大桥雄姿 
  



润扬大桥雄姿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等8部委联合检查组认为“润扬大桥工程是目前国内建设管理最好的项目之一”,润扬大桥的建设管理为“无缝隙管理”。这里面,也充实着“润扬人”一项项管理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新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有“第二生产力”之称。是提高各种资源使用效率的基础性工作。

  “优质、安全、高效、创新、环保,把润扬大桥建成国际一流精品工程”,“润扬大桥无小事、无易事、无虚事”,“树润扬大桥勤廉形象”。这就是“润扬人”在建桥伊始就确立的三大建设管理理念。润扬大桥指挥部正是这样立足现代管理理念,始终抓住工程项目管理主线,逐步形成了规划管理科学、决策论证充分、管理思路开阔、招投标工程严格、管理方式高效快捷、手段先进和以科技创新为后盾等六个方面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大桥建设者们逐步研究摸索出了一条符合特大型工程建设实际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工程质量控制、安全施工、资金使用、廉政建设、文明施工均处于最佳状态,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未发现一起违纪违法案件。

  该项研究成果经交通部专家组评审认为,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