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铛上的污垢怎么去除:东海高士董樵及《董樵册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1:22:02

董樵,明未清初爱国主义诗人。明亡后,樵长期隐居,并参加过山东著名的“于七起义”,起义失败后,再次隐居。荣成市档案馆收藏有《董樵册页》、《董氏谱书》等珍贵资料,其中尤以《董樵册页》最为珍贵。为便于研究和了解董樵这位特殊的历史人物,全面理解册页内容,目前我们已完成册页内容的句读和部分注释。另外,特意按董樵其人、从董樵的家庭社会关系看其与于七起义的关系、《董樵册页》及涉及人物简介、册页的价值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以供研究参考。
一、董樵其人
董樵,原名震起,字樵谷(一字莺谷),号东湖,后易名朱山樵,山东莱阳大淘漳村人。有的史志资料记其字为亦樵、一樵或樵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宋继澄的《书野樵图后》说:“樵,初名震起,字樵谷。……久之去谷字,称樵,又久之因名焉。”《西山诗传》小传说:“樵,字樵,一字樵谷”;《荣成县志》就《董樵传》作的论赞说:“先生以樵名亦以樵字”。董樵的生卒年月不详,据有关资料考证,大致推断其出生当在万历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之间(1614-1616年)。
董樵的父亲董应雷,字江门,又字若水(有的记为如水),号震泽。崇祯年间,董应雷曾先后出任婺源县训导、德县教谕、保安州学正等职,终生不得志。离职回乡后,他穷困潦倒,不久移家隐居于邑之东偏观阳里,自号东皋居士,人称东皋先生。樵为董应雷次子,自幼受业于父,“博览群籍,工诗赋,其于星辰象纬之书及太公兵法无不洞悉精微。”甲申(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七年)之变,满洲贵族入主北京,董樵悲愤号恸,决意隐居,东迁宁海州之松椒,其后再迁至成山,最后定居于文登东北之西山,率子躬耕著述,不求闻达。道光《荣成县志.流寓》载“董樵,莱阳诸生,甲申后弃家居东海之西山,率四子道久、道广、道融、道东躬耕著述,不求闻达。姜黄门埰赠聊云‘此地有伏龙凤雏,其人如浑金璞玉。’”
关于董樵的最后隐居地,在其著作及亲友的有关文字中,大都笼统说是成山,或具体指明为文登之西山。西山在伟德山东麓朱山之西,地处文登东部(今山东荣成),从沿海一带西望,其山近在眼前,居民泛称之为西山。董樵隐居的具体地点是在王家山村东南的一座菩萨庙,村民称之为东庵。由于董樵在诗文中从未提及王家山这个村名,当时不熟悉他的人无法确定其真实住址。到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王培荀在其《乡园忆旧录》中仍然说“人莫知其住处”。董樵的后代即占籍王家山村,现今已繁衍至80余户。清嘉庆(1796-1820)年间,在荣成有董绍德者就是他的后代。此人仍然珍藏着他的先祖董樵的遗像,并曾向成山岳载臣出示过,岳载臣为此还写过一首诗相赠。
董樵一生诗作很多,“合雅掩骚,惜不多传”,留存下来的有131篇计150首。可以说,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是当之无愧的。可是,他的事迹甚至名字鲜为人知,尤其是诗作流传不广。我馆现收藏的有关董樵的资料及诗作主要有:《董樵册页》、《董氏谱书》、《董氏遗稿》、《西山未定稿》、董绍德著《西山环峰堂草》、萧慎余著《秦淮楼上晨夕》、陶澄闻著《莱阳董烈妇诗》等。
二、从董樵的家庭社会关系看其与于七起义的关系
顺治五年(1648年),山东境内爆发了“于七起义”,董樵参加了这次起义抗清。当代史学家谢国桢在《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中说:“与于七主谋的人有董樵”。王思治的《于七传》①也说:“莱阳诗人董樵为其谋主”。不久,于七有条件地与清廷妥协,接受招抚。起义失败后,董樵不满于七有条件地与清廷妥协而再次隐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七领导的第二次起义爆发,此次起义规模比第一次更大,参加者达四、五万之众。周至元在《清初即墨黄培文字狱资料》②中说:“顺治十八年,以于七为首的农民抗清战争在栖霞爆发,莱阳宋继澄父子及董樵等人纷纷来到即墨。……相传董樵曾亲自参加于七军,充作参赞,黄培还通过董樵以物资接济过于七军。”至于董樵是否参加了第二次于七起义,目前尚无直接史料加以证明。
董樵的祖父永贞,是明朝庠生,早逝于万历六年(1578年)。樵父应雷“少怀奇气,有大略,虽老未尝少衰”。③明崇祯四年(1631年)冬,孔有德叛乱,翌年据登州,围莱阳,地方深受其害,应雷“徒步走京师,欲上书请救”④。事平后,他“以明经三仕”⑤,虽均系地方小吏,但“有文武才”⑥并胸怀大局。任安徽婺源县(现属江西省)训导时,他除了向诸生教授朱熹学说外,还教以戚将军兵法,宣扬戚继光军事思想和抵抗外来侵略者的爱国精神。被任保安州(现为河北省涿鹿县)学正,经边防要塞居庸关赴任时,他即留心那里的防守情况,所作《居庸关》诗中盛赞其地险要、戒备严密。到任后,董应雷曾到土木堡观览防守情况,他所作《土木驿》诗中以清兵不断内犯袭掠的现实为背景,感怀瓦刺部不断袭扰北部边境,英宗亲征在土木堡被俘的历史教训,痛恨宦官误国,赞颂兵部尚书于谦击退入寇京师的瓦剌部头领也先。他的《出塞》一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列举了历史上北部边塞抗御和打击外敌的卓有成就的典范事例,鼓励边将效法前人智谋,誓死抗敌,建功立业。这些思想无疑对董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樵的许多亲属死于抗清和清兵侵袭莱阳之难。董樵共有四子二女,长子道久左氏出,道广、道融及二女皆赵氏出,四子道东刘氏出。董樵的长子道久聘邑庠生吕吉之女,“婚期将届,遇难焚身殉节”。董樵的原配左氏系明朝邑痒生左懋实之女,满清入主北京后,她的族叔左懋第以南明兵部右侍郎出使北京与清廷谈判,拒绝清廷的威胁收买而被幽禁,于顺治二年闰六月英勇就义。董樵的二姐夫姜埰一家有20余人死于清兵侵袭莱阳之难,姜埰之父姜泻里不屈于清兵而壮烈牺牲,樵对其十分倾慕。樵的三妹夫张得轮之父张载徵城破被执,与家仆张忠僮、张小甲被脔杀。他的二姨夫宋应享于城陷后被清兵杀害。他的侄媳,董道源之妻,系邑庠生李宗旗之女,“英姿秀特,年才午象,城陷被掠”。⑦此外,他的大姐夫、明邑庠生姜楷于顺治元年响应招远诸生杨威抗清号召,曾起兵一度占据莱阳城,不久杨威被清登莱巡抚陈锦诱杀,楷逃亡梅岭地区,不知所终。
另外,董樵的姨表兄宋琬,共同隐居的赵士喆,世交宋继澄、宋琏父子等都是名重一时。这些人大都对清朝入主中原心怀不满,或隐居遁世,或暗中活动,意图反清复明。
由于董樵这种特殊的家庭社会关系和背景,促成了董樵参加于七起义军,也正是由于此原因,在于七与清朝达成妥协后,董樵愤而离去。但由于于七起义失败后,清廷的残酷镇压,董樵不得不隐藏其参加起义军的这段历史,隐居避祸。因此,从册页中现有内容,很难找到其参加起义的直接证据,但也绝不是全无踪迹可寻。在姜埰所作传记中说:董樵“初名震起,天下大乱,雅志林泉,慕古人牧豕采薪之风也,因而易之。”又说:“君自遭乱后,变姓名混迹弋钓,尝织草为冠,像日月于上。” 姜埰接着细述了董樵被不夜令强行剃发的经过,董樵被强行剃发后“将出,以手摩顶,仰天而叹曰‘令我五年苦心顿丧若手’。”通过资料的其后对证,其所称“天下大乱”时间当为顺治五年,正好是于七起义爆发的时间,所谓“大乱”即隐指抗清起义之乱。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廷下令汉人剃发。五年之后是顺治七年,正好是于七起义失败,董樵离开松椒东走,流落于昆嵛、成山之间避祸的时间。也就是说姜埰所谓乱后的时间,与于七起义失败时间是相合的。也正是由于董樵参加了于七起义,为逃避清兵追捕,才会有乱后的“变姓名混迹弋钓”之举。在他的隐居地(今荣成),民间有董樵与当地人王绪五、阎禄超等一起抗清,“七人七马反招远”之说。阎禄超之二兄应登,号敬川。为逃避剃发令避乱于灵应山时,为清吏所获,强其屈膝剃发留辫,不屈而死。阎禄超与董樵等明遗民交往甚洽,其兄死后,与董一起起兵反清。据史料分析,阎禄超所组织的武装抗清,应为于七领导的第一次抗清起义的组成部分,属于昆嵛山方面起义军的一支。
董樵拒不剃发,也决不入仕清朝,册页中姜埰为樵所作传记对此有详细记述。戊子(1648年,顺治五年),姜埰奉母归莱阳,山东巡抚看重姜埰的学识和声名,下檄召其入仕,姜埰故意坠马,并趁来使回报巡抚的机会,夜驰返回江南。而董樵在刚听说姜埰可能出仕时,为之“骇愕”、“心疑”,绝而不见;后来知埰固辞得免,便徒步往访,大哭。可见其对满清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决不入仕的决心。这也正是他参加于七起义的思想基础。
①《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本文写于1960年,刊载于《山东省志资料》1962年第2期,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③④⑥宋琬:《董广文应雷墓志铭》,见《莱阳县志》卷3“艺文”
⑤姜埰:《董樵传》
⑦宋琬:《董应雷墓志铭》
三、《董樵册页》及涉及人物简介
《懂樵册页》共23页,规格为横54 CM,纵35CM。年代跨度大致从顺治十四年(1657年)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近30年。册页共收录了董的23位友人为董所作诗、书、画、志等,共收录作品24幅。现将已考证出的有较大影响的人物简介如下:
1、戴 苍
戴苍,字葭湄,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写照得谢彬三昧。亦能山水、人物。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尝为朱彝尊作烟云归耕图,又有看竹图,朱为之记。其作品有较高艺术价值,佳士得拍卖行2000年秋季拍卖会曾拍卖过戴苍的作品《王士祯抱琴洗桐图》,最后以39.8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册页中有戴苍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为董樵所作《野樵图》一幅。
2、赵士喆
赵士喆,字伯濬,掖县前明贡生,保定巡抚焕之子,曾倡山左大社以应复社。国变后偕二子山公、海客(赵涛、赵潮)来东,就董樵隐居,居宁海之松椒山。时与明末遗民聚首宴饮,冀图恢复明王朝。幅巾野服,啸傲岩谷,或有时相向恸哭,声震林木。时以比谢皋羽郑所南,壬辰冬返故里,乙未秋以疾卒,门人私谥“文潜先生”。赵伯濬著作很多,有《石室谈诗》、《建文年谱》、《观物斋集》等。赵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故世。董樵曾作《哭赵伯濬先生》一诗,诗曰:“忆昔相逢斗酒初,松椒明月照檐除。侧身自叹乾坤隘,饮恨徒悲社稷墟。亡国须眉羞献媚,入山血泪只藏书。中宵不寝看长剑,太白光橫过碧虚。”
3、宋继澄
宋继澄(1594-1676年),字澄岚,号渌溪,山东莱阳人,晚居万柳庄,又号万柳居士。他生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天启丁卯(七年,1627年)举人。入清后,他隐居不仕。宋继澄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婚娶,天启五年(1625年)32岁时,原配姜氏卒,翌年娶即墨黄氏(黄培之姊)为继室。
宋继澄早在明末就参加了东林党人经营的复社,并倡山左大社以应复社,与董樵的姨表兄宋琬、宋玫同为山左大社的创始人。他曾参与复社人顾杲、吴应箕、陈定生等在金陵发动的驱逐阉党阮大铖的活动,并在《留都防乱公揭》上签名,而被视为“南国诸贤”之一。1644年清兵自北而来,在关键时刻,复社中的许多成员奋起抗清,大半牺牲。宋继澄主持的山左大社也有不少成员因抗拒和抵制满州贵族的征服而遭祸。
宋继澄本人在莱阳城陷时虽避兵乡间未遭祸,但有他的四子宋献和儿媳以及侄宋玫、宋瓘等骨肉10人殉难。由此,他对清兵的残暴是十分清楚的,自明亡后即隐居海滨,三征不仕,教授生徒,讲学著书,隐然以复明志。为了逃避清朝的注目,免遭凌辱和迫害,他曾多次移居;甲申后由次子宋琏陪同东走宁海,逾昆嵛山,栖住泊子庄两年,因房主易姓西归万柳庄。未几,他又移居离城60公里的海头村,屏绝人世,著书立言。除门人问业外,过从者只有张允抡、曲康哉、赵士喆、钱象乾、董樵等人。这些人都是明遗民,见面后常“晤言终日,或至相向泣”,其心境是可以想见的。两年后,他西居平度,一年复归,之后又南渡淮扬两年,俟后又二居即墨、二居掖县。从顺治元年至康熙五年(1614-1666年)20余年中,宋继澄“东西走义,不遑安居”。
宋继澄的著述有《四书正义》、《诗经正义文》、《古文偶笔》、《万柳诗集》、《家训》等,大都未面世,有的或已散佚,现存世诗作只有《万柳老人诗集残稿》,是其远辈外孙于世琦搜集遗诗126首,连同宋琏诗集残稿及族中其他几个人的零散诗篇,共为1册,于民国18年铅印行世。册页中收录宋继澄为樵所作《书野樵图后》及闻樵原配左氏病故后为樵书的《万柳老人情不能已再书》两幅作品。
4、宋琏
宋琏,宋继澄次子,字殷玉,号晓园,一号林寺,崇祯已卯(十二年,1639年)举人,自始至终侍父隐居。与樵为世交,册页中收录宋琏为董樵所作《西山樵志》。
5、姜埰
姜埰是董樵的二姐夫,名埰,字如农;其弟名垓,字如须,时称“两姜先生”。两姜在当时颇有名气,且志节高尚,明亡后坚决不仕清。吴伟业有写两兄弟的《东莱行》,诗云:“君家兄弟俱承恩,感时流涕长安门。侍中叩阁数彊谏,上书对仗弹平津。天颜不怿要人看,卫慰捉头摔下殿。中旨传呼赤棒来,血里朝衫路人看。” 姜埰在明朝时官礼部给事中,与龚鼎孳、吴伟业等人友善,后因言事忤旨,被遣戌。在赴戌途中,李自成攻下北京,明朝就此灭亡。明亡后,姜埰改僧装,卜居江苏。埰有子安节、实节,才而文,亦不令进取。后闻山东平,母欲归,埰扶母归莱阳。山东巡抚闻其名,檄郡县招致之。埰故堕马召医,舁竹箯以见使者;使者归报,埰即夜驰还江南。癸丑夏(康熙12年,公元1673年)疾病,呼二子谓曰:“吾受命谪戍,会遭世乱,流离异乡;生不能守坟墓,死不能正邱首。今当待尽宣州,以志先帝生全之恩。”
姜埰对宣州敬亭山可谓情有独钟,曾自号敬亭山人、宣州老兵,真正做到“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他的集子也叫《敬亭集》。册页中收录姜埰为樵所作传记。
5、何洯
何洯(1620—1696)字雍南,镇江人。家有晴江阁,人称晴江先生。父亲是明朝遗老,临终嘱咐他不要做清朝的官。所以他一生不应科举。何洯交游甚广,诗和文都名重一时。少年时就得到文坛领袖周镳和黄道周的器重。后来与程世英并称为“京口二家’’。郑成功攻打镇江失败后,有83家被清廷杀害,地方文献对此都不敢记载,幸赖何洯写的《晴江阁集》保存了一点资料。他曾应聘两修府志,两修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又受两江总督于成龙之聘,担任《江南通志》的总纂工作。
6、沈泌
沈泌是惊隐诗社的成员之一。明末清初,是江南文人结社最为活跃的时期,遍布各地的文人社团不可胜数。其中成员最多,影响最大,留下历史足音最为深远的社团,按时间顺序当为东林、复社以及惊隐诗社。惊隐诗社中的成员,多为学养深厚名动三吴的高士。其创始人叶桓奏,博学能文,为人慷慨,轻财好施,笃于友谊。世居分湖,明亡后弃举子业,隐居于唐湖北渚,与诸友结“惊隐诗社”,为岁寒之友。由于清朝统治者的重重打击,惊隐诗社于康熙三年(1664年)无形解体。
7、徐枋
徐枋(1622-1694年),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顺治二年(一六四五)父汧殉节后,于天平山麓筑涧上草堂隐居卖画,例不书款。终身不入城市,自号秦馀山人。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书善行草,法孙过庭及十七帖,俱为世所重。画山水师董、巨、荆、关,亦宗倪、黄。诗文出入韩、柳间。居贫非力不食,卖画自给。好写芝兰,亦不苟作,卒年七十三。著《居易堂集》。
徐枋之父徐禥字九一,号勿斋,崇祯戊辰进士,是詹事府的二把手,官职不高,却是苏州沦陷时第一个以身殉国的政府官员,慷慨流涕,自投虎丘后溪,他的举动在市民和知识阶层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徐禥临死前嘱咐23岁的大儿子徐枋,不得入仕清朝。从此,这位富有才气的青年,严尊父命,中断了他的仕进之想,从此过着隐居流浪的生活,最后隐居苏州郊外灵岩山至天平山之间的上沙村涧上草堂,足不迹城市。徐枋就是典型的一位“遗民”。
《丹午笔记》简要地介绍过他:“昭法领乡荐,鼎革后,屏居上沙涧上,安贫乐道,以笔墨山水自娱,终身不入城市……著《历代鉴断》。康熙乙丑,大中丞汤文正公三至其门,不见。俟斋遭母丧,汤公亲吊,又弗见,遂回车。俟斋跪于中道半山,叩首曰:‘孝子徐某叩谢大人。’汤公叹息良久,如闲云野鹤,可望而不可及。卒年七十余,门人潘耒葬于香雪海之真如坞,无嗣。”汤文正公,就是汤斌,河南睢州人,曾任江苏巡抚。他在苏州期间积极执行清朝廷的统战政策,对著述颇多,且能书善画,名扬海内的徐枋自然要以礼相待,但屡碰钉子。徐枋的母亲去世,汤斌去吊唁,徐枋仍避而不见,只是在汤往回走的半路上,以一个孝子感谢上门吊唁之人的应有礼仪,遥遥地表示感谢而已。他拒绝与清朝官员有任何的接触,这个态度一直坚持到死。
徐枋不仅拒不见汤斌,四十年如一日,布衣草履,安贫守志,就连后来他的门人潘耒耐不住名利引诱,应博学鸿儒考试,被授官后来见老师,徐枋也拒不接见。潘耒在门外跪了三天,才让他进门。潘耒送上一方砚台,他也不接受,潘耒哭着请老师收下,徐枋叫人把砚台悬挂在梁上,表示不用。他著有《读史稗语》一书,后人称之为“卓绝鲜与伦比”,文章中,对于明末降清的洪承畴给予了最有力的鞭挞,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文化态度。
徐枋是一个真正能在名利和气节之间,视名利为不屑,固守气节至死不渝的硬汉。在这个有关个人操守、道德信仰的大是大非面前,不论是亲朋好友,门生故旧,还是高官显贵,都不能攻破他的心理防线。因为家境贫寒,他临死的时候,怕家人在处理他的后事时顶不住经济压力,而可能会接受清朝官员的资助,特别叮嘱家人一定要拒绝新任江苏巡抚宋荦为他安葬。
徐枋的所作所为,为人们所称道。《吴门表隐·卷十六》记叙了一个住在灵岩山名叫南岳和尚的僧人,出于对徐枋的尊敬,不断用香火钱资助他。因为徐枋足不进城市,他还驯养了一头驴子,每天将徐枋作的画驮在驴背上,运到城里出售,以解决徐枋的生活开支。时间一长,人们熟悉了这头驴子,称为“高士驴”。从这则有趣的记事的缘起,就可以看出人们对徐枋的尊崇。
徐枋死于1694年,康熙三十二年,卒年73岁。他的墓葬地是好友戴南枝为他选择的,在香雪海西南的真珠坞。费用是戴南枝和徐枋的学生潘耒共同筹措的。徐枋的这个归葬之地,《百城烟水》简介:“青芝山,在邓尉西南。山之右为真珠坞。群山四抱,一隅稍豁,其景最胜。”徐枋墓位于光福镇香雪村珍珠坞,墓穴完整,墓碑刻篆文“明孝廉俟斋徐公之墓”。1986年3月公布为吴县市文物保护单位。
8、徐夜
徐夜,字东痴,新城人,本名元善,现实主义诗人。今淄博市桓台县北部名胜自然风景区马踏湖内,有徐夜书屋。康熙17年(1678),清廷为笼络知识分子,下诏决定于次年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徐夜的友人劝他参加这次考试,被徐夜拒绝,表达了他绝意仕进,安于隐逸的志趣。康熙22年(1683),徐夜应同乡张平澜之约携诗稿同赴江西德安,不料,舟过扬子江,将所载诗赋文稿尽掀翻江内,一生心血,付与东流,徐夜感愤成疾,于次年卒于江西德安,终年73岁。
徐夜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一生饱经忧患,发为诗歌则体现为欢娱之词少,愁苦之言多。他作为一名正直的、生活于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关 注社会时事,关心民间疾苦。
徐夜在他的《拜岳王墓》写道:“路入西陵日半曛,伤心瞻拜岳王坟。黄龙未就诸君约,碧血先埋大将军。徒见南枝巢越鸟,更无北帝返燕云。可怜父老中原望,子弟江东竟不闻。” (《隐君诗集》第4卷)诗中借岳飞抗金被害,南宋沦亡的历史来寄托对南明王朝恢复无望的伤感之情。
他常常将家国之痛,身世之悲流露于字里行间。如他缅怀明代忠臣杨继盛的七律《上谷谒椒山先生祠》,主题、字句、用韵均酷肖杜甫的《蜀相》一诗,写得感情贯注,沉郁悲痛。晚明至清初,连年兵火加之统治者官贪吏虐,使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徐夜的诗作中就有不少矛头直指统治阶级贪酷的作品,如《雨多税急民不堪命忧思所及作为此诗》、《路遇登州妇女多有为兵将虏者》、《乱后遇故乡亲友》等诗,大胆揭露了由于统治者横征暴敛,使得百姓倾家荡产、骨肉分离的社会现实,充满了对统治阶级残暴统治的血泪控诉。
徐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的诗作生前却未能刊刻版行,在徐夜晚年他的著述曾两度遭水淹,即多有散佚。王渔洋在徐夜去世后于康熙37年为他编印了《徐东痴诗选》。由于受当时政治条件的束缚,王渔洋对徐夜诗中那些揭露统治者贪酷凶恶和表达故国之思的诗篇多有刊落。
尽管如此,徐夜诗作仍未逃脱遭禁的厄运。乾隆44年(1779),江西巡抚郝硕将王选本奏准禁毁。民国23年,桓台县徐氏族人重新刻印了徐夜诗集,名为《隐君诗集》,存诗500余首。近年来以《隐君诗集》为底本出版了两种徐诗新印本,即《徐夜诗选注》和《徐夜诗集校注》。
9、余思复
余思复(1614-1693)字不远,清福建将乐人。书法家,民间诗人,恣情山水,以诗文自娱,其诗作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书法秀逸,神似董其昌。
10、张度
张度(1654 -1691)原名孟度,字龄若,一字仲友,号狮崖,安徽桐城人。明末避乱金陵,以卖画为生。入清后,屡试不第,乃返里授徒。著有《蟋蟀窝诗集》十卷、《类苑珠华》四十卷、《说文解字索引》二卷、《纪游》、《纪闻》各二卷、《诗话》三卷等。
11、吴肃公
吴肃公,字雨若,清宣城(今属安徽)人,是明末清初江南遗民作家群中重要的学者、史学家、文学家。他读史重鉴,研究儒学,耽志古文,关注民瘼,痛斥流弊,坚守遗民节操,不忘恢复之念,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多实录易代之际忠烈仁义人事。其作品缅怀先烈,推崇先贤,称许遗民,贬抑奸佞,崇儒尚道,持正不阿,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成为解读易代之际的思想、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撰有《明语林》十四卷,《清史稿 ·艺文志》等。
12、蓝涛
蓝涛,字雪坪,号豫庵,钱塘(今杭州)人,蓝深弟。生卒年末详,清代画家。善山水,兼工花卉。所作细致小景,颇得旧法。为“武林派”之一。
13、姚佺
姚佺,明未清初诗人、诗评家、书法家,对唐代著名诗人李贺诗研究颇深,著有《李长吉昌谷集句解定本》4卷。
四、《董樵册页》的价值
册页时间跨度近30年,作者从名重一时的画家,到江南名士,从明未清初几大社的创始人或重要人物,到名重海内的前明遗老。他们或书或诗或画,介绍了董樵的生平,及与董交往的经过,或赞其才学与人品,或感其生平多桀,或叹其几十年樵隐之艰辛。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们对异族入主中原,国破家亡的无奈与愤懑。册页也基本反映了董樵的生平及轨迹。这些作品历经300余年而保存完好,其文化价值自不容低估。更重要的是,董樵作为一个参加了于七起义的重要的知识分子代表,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册页内容对于研究董樵其人,研究于七起义这段历史有重要价值。另外,清初,满洲贵族入主中原,这个时期民族矛盾非常突出。满清政府一方面加大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并推行剃发令,强令汉人剃发留辫易服,激起了汉人的反抗,董樵宁肯扮作道士也不愿剃发受辱,但最终还是免不了被强行剃发受辱。同时大兴文字狱,大批知识分子含冤入狱。另一方面,对一些有才识,有较高社会名望的人士,通过各种手段拉拢他们入仕,这些内容在册页中都有所体现。因此,《董樵册页》也是研究清初历史,研究清初政策及社会和民族矛盾的珍贵史料。
附:
17世纪公元干支纪年对照表
公元纪年
干支纪年
朝 代
年 号
1601
38.辛丑
明朝
万历28年
1602
39.壬寅
明朝
万历29年
1603
40.癸卯
明朝
万历30年
1604
41.甲辰
明朝
万历31年
1605
42.乙巳
明朝
万历32年
1606
43.丙午
明朝
万历33年
1607
44.丁未
明朝
万历34年
1608
45.戊申
明朝
万历35年
1609
46.己酉
明朝
万历36年
1610
47.庚戌
明朝
万历37年
1611
48.辛亥
明朝
万历38年
1612
49.壬子
明朝
万历39年
1613
50.癸丑
明朝
万历40年
1614
51.甲寅
明朝
万历41年
1615
52.乙卯
明朝
万历42年
1616
53.丙辰
明朝
万历43年
清朝天命 1年
1617
54.丁巳
明朝
万历44年
清朝天命 2年
1618
55.戊午
明朝
万历45年
清朝天命 3年
1619
56.己未
明朝
万历46年
清朝天命 4年
1620
57.庚申
明朝
泰昌 1年
清朝天命 5年
1621
58.辛酉
明朝
天启 1年
清朝天命 6年
1622
59.壬戌
明朝
天启 2年
清朝天命 7年
1623
60.癸亥
明朝
天启 3年
清朝天命 8年
1624
1.甲子
明朝
天启 4年
清朝天命 9年
1625
2.乙丑
明朝
天启 5年
清朝天命10年
1626
3.丙寅
明朝
天启 6年
清朝天命11年
1627
4.丁卯
明朝
天启 7年
清朝天聪 1年
1628
5.戊辰
明朝
崇祯 1年
清朝天聪 2年
1629
6.己巳
明朝
崇祯 2年
清朝天聪 3年
1630
7.庚午
明朝
崇祯 3年
清朝天聪 4年
1631
8.辛未
明朝
崇祯 4年
清朝天聪 5年
1632
9.壬申
明朝
崇祯 5年
清朝天聪 6年
1633
10.癸酉
明朝
崇祯 6年
清朝天聪 7年
1634
11.甲戌
明朝
崇祯 7年
清朝天聪 8年
1635
12.乙亥
明朝
崇祯 8年
清朝天聪 9年
1636
13.丙子四
明朝
崇祯 9年
清朝崇德 1年
1637
14.丁丑
明朝
崇祯10年
清朝崇德 2年
1638
15.戊寅
明朝
崇祯11年
清朝崇德 3年
1639
16.己卯
明朝
崇祯12年
清朝崇德 4年
1640
17.庚辰
明朝
崇祯13年
清朝崇德 5年
1641
18.辛巳
明朝
崇祯14年
清朝崇德 6年
1642
19.壬午
明朝
崇祯15年
清朝崇德 7年
1643
20.癸未
明朝
崇祯16年
清朝崇德 8年
1644
21.甲申
清朝
顺治 1年
1645
22.乙酉
清朝
顺治 2年
1646
23.丙戌
清朝
顺治 3年
1647
24.丁亥
清朝
顺治 4年
1648
25.戊子
清朝
顺治 5年
1649
26.己丑
清朝
顺治 6年
1650
27.庚寅
清朝
顺治 7年
1651
28.辛卯
清朝
顺治 8年
1652
29.壬辰
清朝
顺治 9年
1653
30.癸巳
清朝
顺治10年
1654
31.甲午
清朝
顺治11年
1655
32.乙未
清朝
顺治12年
1656
33.丙申
清朝
顺治13年
1657
34.丁酉
清朝
顺治14年
1658
35.戊戌
清朝
顺治15年
1659
36.己亥
清朝
顺治16年
1660
37.庚子
清朝
顺治17年
1661
38.辛丑
清朝
顺治18年
1662
39.壬寅
清朝
康熙 1年
1663
40.癸卯
清朝
康熙 2年
1664
41.甲辰
清朝
康熙 3年
1665
42.乙巳
清朝
康熙 4年
1666
43.丙午
清朝
康熙 5年
1667
44.丁未
清朝
康熙 6年
1668
45.戊申
清朝
康熙 7年
1669
46.己酉
清朝
康熙 8年
1670
47.庚戌
清朝
康熙 9年
1671
48.辛亥
清朝
康熙10年
1672
49.壬子
清朝
康熙11年
1673
50.癸丑
清朝
康熙12年
1674
51.甲寅
清朝
康熙13年
1675
52.乙卯
清朝
康熙14年
1676
53.丙辰
清朝
康熙15年
1677
54.丁巳
清朝
康熙16年
1678
55.戊午
清朝
康熙17年
1679
56.己未
清朝
康熙18年
1680
57.庚申
清朝
康熙19年
1681
58.辛酉
清朝
康熙20年
1682
59.壬戌
清朝
康熙21年
1683
60.癸亥
清朝
康熙22年
1684
1.甲子
清朝
康熙23年
1685
2.乙丑
清朝
康熙24年
1686
3.丙寅
清朝
康熙25年
1687
4.丁卯
清朝
康熙26年
1688
5.戊辰
清朝
康熙27年
1689
6.己巳
清朝
康熙28年
1690
7.庚午
清朝
康熙29年
1691
8.辛未
清朝
康熙30年
1692
9.壬申
清朝
康熙31年
1693
10.癸酉
清朝
康熙32年
1694
11.甲戌
清朝
康熙33年
1695
12.乙亥
清朝
康熙34年
1696
13.丙子
清朝
康熙35年
1697
14.丁丑
清朝
康熙36年
1698
15.戊寅
清朝
康熙37年
1699
16.己卯
清朝
康熙38年
1700
17.庚辰
清朝
康熙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