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不止渴农药的真人:【佳片U约】中国电影:《观音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0:53:32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佳片U约】电影:《观音山》
[影片海报]




















[热诚推荐]
电影《观音山》之片名,让人联想到渺小的自我在对着高远的神灵匍匐、祈望,但是,导演李玉的解读并不是这样,“观音山只是一个车站的名字,用之于影片,就像陌生人到了这一站,大家彼此相识,彼此相爱;到下一站,大家可能又开始各自的人生方向。”
确实,《观音山》无关膜拜与屈服,而是寻找,在生命中来来往往地穿梭、奔走。无论是范冰冰那一群张扬叛逆的轻狂少年,还是中年丧子、心灰意冷的张艾嘉,导演李玉在年龄的落差间,描述着相同的心灵恐慌。这恐慌如同影片中最闷热的暑伏天气,无影无形,却贴着人的肌肤,在每一次呼吸中制造着矛盾和冲突,制造着不平静,唯有火车在大地上奔驰之时,三位扒火车的年轻人随风而鼓起的衣衫,才让人感到一丝情绪的畅然。
《观音山》在中国电影中算是一份独特的作品,不是因为它的文艺气息,而是因为它看到了生命的复杂。在这个娱乐的快餐时代,电影商人们已经知道怎样去拨弄人类那几根相同的神经,如牵线木偶般预设人的哭与笑,并由此而收获票房。这种简单的模式也造就了观众简陋的审美,使得电影沦为了生命表层的浮光掠影,以肤浅制造着快乐,逃避着生命的重量,更可叹的是,这份粗制滥造将让拍片的与看片的皆很受用,仿佛彼此能因此卸下许多负担。
但是,我们真的能够满足于此吗?如果你已经知道了生命的深远和辽阔,你已经知道了灵魂深处对于爱的渴望与信任,你已经知道了心灵在物质与现实之外有一个牵系,你还能允许电影这种本该让人看到远方灵性的艺术形式以庸俗而逗笑,以虚伪而掩盖无知吗?
在这副皮囊之外,在梦与醒的交替中,你总要领悟些什么,这是《观音山》的怜悯与苦心。它鼓起勇气在向我们的生命问话——作为每时每刻都念头肆起、脑海翻腾的人类,能不能在由爱、恨、快乐、失去种种因缘组成的生命的巨大河流中,不那么慌张、挣扎?人体内的那股能够去哭、去喊、去抱怨、去用酒瓶砸脑袋的冲动能量,能不能与自己的心灵一同归于静谧?
可以吗?《观音山》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对于生存之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题方式,《观音山》并不想替世人宣告什么,它更想做的是把人们的目光暂时从这个光怪陆离的世间引向内在的灵魂港湾,哪怕只是一瞬间的眺望。《观音山》里面有很多的痛,痛得近乎残忍;也有死亡的冰冷,久久郁结。但是,它却比太多电影都拥有更多的温暖,就像是范冰冰与张艾嘉两代人之间由漠然隔阂到相互的慰藉一样,人类会因相同的孤独而不孤独,我们认出了彼此的伤痛、苦楚与恐惧,知道了没有谁是生命的“弃子”,在生与死的设置间,我们都在学习如何找到灵魂的安稳,我们都在这个苦乐参半的过程中漂泊着,直到最后了悟自己所能够见证的境界,去清醒地从命,这是我们逃不开的旅程,而《观音山》则在直视着这条悠远难测的未来道路。
[影片简介]
观音山剧情:在四川的小县城里,远离家庭纷扰的女孩南风,对父亲心怀芥蒂的丁波以及家庭富裕却得不到半点温暖的肥皂。他们天天聚在一起玩乐喧闹,品味着青春的快意与失落。因所租房屋改建,他们辗转租住了京剧演员常月琴的房子。这是一个有着坎坷命运的女人,上苍的不公令她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更不要说这几个与之同住一个屋檐下、无论从年龄还是阅历都有鸿沟的孩子。
[基本信息]
导演: 李玉
主演: 张艾嘉 范冰冰 陈柏霖 肥龙 金晶
类型: 华语 爱情 剧情 艺术
张艾嘉 饰演 常越琴
范冰冰 饰演 南风
陈柏霖 饰演 丁波
肥龙 饰演 肥皂
金晶 饰演 林月
[精彩影评]
A
电影《观音山》摇晃的镜头,狂放绝望的摇滚,眼花缭乱的情节穿插,大自然与人物的相互呼应,把我带入到隐喻迭出寓意深邃的意境。
这是一部用镜头语言探讨人生的电影,关于迷茫的青春,关于生离死别,关于金钱,关于情欲与爱,关于友情,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包容、理解和帮助。
故事并不复杂甚至貌似平淡。歌手南风和她的朋友丁波、肥皂由于各自的原因从家里搬出来租住退休京剧演员常月琴的房子,他们在社会底层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打拼,他们与房东常月琴之间从排斥、戒备到相互理解、相互靠近、相互温暖、相互支撑,进而相互帮助。
隐忍,承受,离开就是人生,这是电影的主题。
南风表面柔弱内心极其刚强。范冰冰把这个酒吧歌女妩媚、性感、狂野、反叛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那段敲破自己的脑袋而后抱吻女流氓的镜头令我震撼。她猛灌白酒自虐以规劝父亲戒酒让我欲哭无泪。卧轨一节着实让我出了一身冷汗。她真的敢殉情吗?我认为她敢,因为她想要的,她就一定去争取,哪怕流血,哪怕去死。酒吧里南风是性感诱人的歌手,平日里她是洗尽铅华淳朴可爱的邻家妹。我从范冰冰干净无邪的眼睛里读到的是人物对卑微人生的反抗、对恶势力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畏和对未来的憧憬。她是决绝的,也是无畏的。看完电影我说:范冰冰凭这部电影封后当之无愧。
电影对生离死别的探讨是埋藏在不断叠加的隐喻之中的。电影没有常月琴儿子出车祸的场面,只用几句对白带过,但常月琴深深的丧子之痛通过触目惊心的破碎的车窗、极度变形的车头、张艾嘉抚车饮泣的绝望孤独的面部特写、她伸出去想摸车窗破洞又不敢真的去摸的颤抖的手指、她拼命压抑的隐忍的哭声传达给观众,引发我心里一次次揪心的难受和悲痛。这个孤独、绝望、无欲、无求的中年女性在历经了不能忍受的生命之重后在故事的结尾处消失了,消失在茫茫大山之中。她跳崖死了?或云游四海去了?不得而知。她消失了,消失得无声无息。导演李玉没有给出她消失的镜头,只用南风、丁波和肥皂惊诧莫名张大的嘴巴和眼睛留给观众无尽的遐想和猜测。或许常月琴终于挣脱人生的羁绊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未必?衰老不减优雅,勇敢不露痕迹,挑起的双眉、翘起的嘴角透露着这个京剧演员年轻时的风韵,才气与美丽不在面上,而是从才女张艾嘉的骨子里溢出,她让我相信:这个角色非张艾嘉莫属。
叛逆青年丁波是台湾演员陈柏霖的一次潇洒出演。常常皱起的浓眉、健壮的身材、举止投足间的洒脱处处透出他的魅力。丁波与酒吧里一女子的激吻是性,与南风的激吻是情,这之间的差别我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这个人物足以显现陈柏霖的功力。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是隐喻,隐喻似一幕忽隐忽现的纱把剧中人物和人物的命运网住。你看着画面心里出现的是另一种东西。比如人声鼎沸的酒吧是不是繁杂人间的隐喻?看见飞驰的列车下面疾速晃过的南风、丁波、肥皂的脸我觉得那一节节沉重的车厢就是沉重漫长的人生,心里出现的是生活切切实实的重压。影片常常出现的摇晃的镜头让人头晕,这恰恰体现了人生的漂浮不定和无常,这不是另一种隐喻?影片结尾处从黑暗隧道里拍摄的渐行渐远的观音山、长长的轨道告诉我:无论人生给了你什么你都得承受,然后离开——或以常月琴的方式,或以南风他们的方式。
有人认为李玉没有力量给出常月琴的去向,我不敢苟同。我认为正是这一没有出现的镜头隐喻着人生多样的可能:生不可知,死更不可知,唯有不断地隐忍与承受方能离开。
这里的离开,是一种放下。
B
之前并未关注这个电影的资讯,没想到《观音山》拍得这么讲究,没有预想中的穷酸相和文艺腔,叙事流畅,旋律悠扬。李玉处理环境与人物的手法相当熟练,自然景观将影片情绪预设在一个相对平静的调子中,李玉在这类题材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细致入微,言谈举止都十分明确,没有赘余之笔,演员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三个落榜少年游荡的状态并未陷入就事说事的冤咎中,消极情绪也比极大程度弱化,为漫无目的的流浪和渲染出如荡空山般文艺气场所取代。应该说范冰冰抢眼的表现令人惊喜,即便张艾嘉的角色更有力度,但南风这一角色的人格魅力贴切且具有生命力,从朴素的外形到人物炽热的内心,代入感极强。从这点来看,《观音山》无疑可以成为范冰冰的代表作。
对此类将主题深深埋在人物关系里的影片而言,诠释的难度可见一斑,尤其在涉世未深的年轻角色看来,散漫状态的逍遥与残酷青春的面向如此无需甚解,导演李玉回避了张艾嘉饰演的房东长辈对范冰冰、陈柏霖和肥龙饰演的三个年轻合租者玩世不恭的说教,转而将发生在房东身上的悲剧伤疤一把揭开,以此强烈反差来冲击年轻人少不经事的轻狂,引申为两个所处不同年龄层和社会背景的人群生命各有忧愁,只是或深或浅,在两者相撞击的时候,生命逝去对于长者的伤痛足以令年轻人落榜时失意落魄的惆怅无从谈起。影片的深邃便在于此,是一种先扬后抑的感慨,是生命的消亡,是愤懑的瓦解,是意义的消弭,也是在这一切发生过后,当事人的选择对旁观者深远的影响,这曾经是相互的,也将永远改变彼此的生活轨迹。
不知为何《观音山》很容易让笔者想起窦唯《幻听》中《序》,很有山雨欲来的感慨。进而去解释金基德那样讲故事的方法对李玉的影响,便显得顺理成章。视听的统一对《观音山》来说尤为重要,若非如此便会陷入混乱,更不要提哪怕半点与信仰有关的话题。观音山、观音庙的视觉形象只是一些托物言志的手法,信仰重建更多通过张艾嘉这个角色得以表达,重要的事件无不与她相关,搭建出影片的骨架,但较为关键的几场戏中,张艾嘉作为母亲这一角色足够传神,但丧子更多成为故事的背景,并未能从帮助观众理解出发走的更远。除此之外,后半程一些过于写实的对话及自说自话,令人不适,如汶川地震画面的生硬插入,对影片本身语感的破坏尤甚。
信仰缺失之于青春似乎时有发生,甚至在青春期后数十年都未曾解决。李玉镜头中的范冰冰三人虽然从未在直言这件事,也不屑于提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细末,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沉默都显得格外动人。未成想影片会以如此平静的手法来告解角色极端的选择,或许那只是审视过生命中着迹的那些事物后,一种无法言说的释然,观者能够从影像中捕捉到的,或许更多是寂寥与绝望。正如片中南风三人在如白昼般喧哗的夜市漫步,在如暗夜般迷离的隧道穿梭,火车自顾自行驶,青春便在呼啸的风中随体温蒸发掉,回想起来,或许只是流浪路上一件汗湿的格子衬衫,大概还有宿命中兀自飞扬的一缕青丝,稍纵即逝。
C
在还没有看过这部《观音山》之前,本也是妄自猜测的以为其又是一部国产平庸作品,却不想,影片带给了笔者如此大的触动。电影中,诸多剧情让笔者潸然泪下。三位同龄人的前途末路被镜头摄影了如此大如此多的“问号”,胶片上丰富灰色的画面刻画出了多少有话没地方说的年轻人。善于以真实背景为依照挖掘电影题材的李玉,用这部《观音山》深刻的映射了两代人之间的诸多心灵隔阂,用最具写实主义的手法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那块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该如何很好的去呵护。同时,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手法依然是李玉习惯的现实记录式的摄影和叙事,却可贵的用极其平凡却能撼动人的简单故事来让其作品有了极强的亲和力。
电影开片切入主题,三位“蚁族”般的年轻人没考上大学,立足社会,赚钱糊口。影片中主角人物几乎同时引出,便很容易带动了我们的情绪,人物剧情的平滑加之有效适时的切换镜头,让人不约而同的油然而生出了一种贴近感。而抽烟,喝酒,唱歌也是年轻人群体的代表作。影片开头便较为真实的塑造出了对观众极具影响的人物形象。要知道,电影中的三位年轻人形象在现实社会中是有如此多的缩影。
而接着的便是巧妙的利用三位年轻人简单的生活习性来诠释了一种心灵若隐若现却极具真实感的写照。三位年轻人,都有相同的家庭背景带给他们的创伤,他们不能与家庭融为一体,本是他们心灵家园呵护最好的园丁们却给他们心灵撒下了一层层灰尘。于是,便有了各自离开家庭的同病相怜。电影剧情上,充分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亲情不合的例子来延伸剧情,表面上切换剧情镜头稍显过快,人物戏份衔接的看似并不是很好的吻合,然而影片中几位主角儿写实的生活习性画面让我们触动的并不是简单的自由生活,而是自由隐藏下的那一份份刺痛人的亲情,还有那几具失魂落魄的躯体中仅存的那一点点坚强。
张艾嘉一开始出现让笔者着实惊讶了一番。其中韵味有一种岁月催人老,有一种悲感从中来,还有一种戏骨引深意的味道。当然,这只是张艾嘉一出场时那一张沧桑的脸触动了笔者从而油然而生的感受。当剧情借着张艾嘉饰演的这位人物角色发展到影片的后半段时,电影已经基本上揭开了电影的神秘面纱。三位年轻人与一位老人家通过生活在一起的种种互相明白了岁月中各自的心灵堵塞口。影片此时的故事线索已然延伸开来,从单一的年轻人心灵写照延伸了悲情而产生的心灵自闭。可以说,剧情发展到此已经足够说明了这部《观音山》是一部彻彻底底以悲为主的情感文艺片。当然,许多人一开始认为这是一部青春励志电影,其实说通透了也并没有错,毕竟,三位年轻人最后疏通了自己的心灵管道也算是一种切实的励志。
电影中,特别的制作出几组地理感超强的电影画面,那便是三位年轻人坐火车的电影镜头。表面上看电影的此种摄影编排手段只不过是取景了山水添加了胶片,实质不然,电影是想畅快淋漓的通过这种手法来表达一种对生活的饱满激情。通过三位年轻人在火车上的咆哮大喊,火车的速度,以及那一座座隧道,极具平实的表达了一种凸显艺术感的励志情节。三位年轻人即便是如此的生活窘迫,但却从来没有放弃过生活。而电影中三个人的嬉笑玩闹同时诠释了一种年轻人之间的心有灵犀,天真,无暇,影片中三个人走在杂草丛生的铁路上,映射了一种道路的坎坷,但路上的人儿却走得欢畅。谁能说走在铁路上那一声声的呐喊不是最好的心灵压力的释放呢?影片的高明之处便是如此,用一个看似极其简单的画面来抒发一种无量的人物情怀,实属难得。
观音山上的那座破庙便是心灵梳洗之地了,片中主角们悉数亮相破庙中。刚开始,三位年轻人初到破庙时,看到破庙烂的一塌糊涂,这便是影片为了映射出人们心灵的百般创伤而精心编制的剧情。同时,也是通过电影中悲惨事物来写照电影人物的心灵。而在我们国家,庙是佛教的分支地,象征了一块净土,尤其深山寺庙,更是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之地,而影片此处一开始的镜头给出的是一座废墟状的破庙,便是人物心灵灰烬无处洗净的最好诠释了。而影片中师傅正在和泥重建庙的画面让一种希望仅存,即便是三位年轻人无法通透,但却给影片接下去的故事留下了最好的引子。
影片结尾让人出乎意料。本以为,寺庙重建之后几位主角儿的心灵得到了洗净尘土,然后焕发一新的好好生活,却不想最终电影还是给了我们一种悲情的收尾。其实,影片所要表达的并不是种种简单的消极的现实主义思想,而是极其坚定的在传达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可贵精神。不管是三位年轻人的一事无成,还是插入5.12汶川大地震带来的悲痛交加,抑或是慈母不能释怀的思念,等等,看似都那么的悲情催人泪下,但是,电影的整体没有脱离出一点,那便是坚强的信念会让心灵落满尘土的人儿勇敢的走下去。电影告诉了我们,生活的刺痛永远压不跨心灵的那座不倒翁,种种信念最终会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心灵伤痕累累,但却从未倒下,我们便可以自豪的呐喊,那座心灵的不倒翁是一座丰碑。
电影《观音山》,用类似于纪录片的现实拍摄手法来传达了一种心灵洗礼的过程。可能有人会说,影片结尾,张艾嘉饰演的常老师最终还是自杀了。然而显然同前面割腕自杀的模糊剧情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前面的割腕是一种心灵自闭导致无法释放压力而导致的悲剧,而影片结尾处同样模糊的悲剧告诉了我们,那是一种安详,同时诠释出了一种慈祥的母爱。当然,这并不是鼓吹人绝望之际就选择结束生命。而三位年轻人最后黯然伤神的随风远去同样给人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实质上,电影结尾处利用反镜头给了那拉长的铁路并不是映射了一种绝望与悲情,只是一种由人物之间情感的突然分裂而导致的伤感,简而言之便是三位年轻人为死去的同甘共苦的阿姨心生难过。而拉长的铁路告诉了我们,生活有时候给我们的永远是背道而驰,然而我们依旧是随着列车在前进。仅以此篇文字来感谢《观音山》这部电影带给笔者的震撼。同时,希望挣扎于生活的人儿能洗净自己心灵的那座不倒翁。
[请您观看]
',1)">
编辑于2011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