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联机版蜘蛛人攻略:郑东阳:“审丑”时代的郭美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5:50:21

    在沉默了近一个多月后,郭美美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在其登上某时尚杂志,并贡献一组时尚大片后,触发了媒体是否“助纣为虐”的反思潮。3个月前,这个90后在微博上“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掀起了一场慈善危机,此后郎咸平的访谈,让其母亲成为“股神”,成功在公众面前亮相,并顺带将一贯形象良好的郎咸平教授弄得声名狼藉。如今,郭美美走红的“第三季”已经演变为传媒价值的争论。


  郭美美红了,但那场围绕红十字会和慈善的讨论却失去了焦点。多数舆论沉迷于想象郭美美这个虚无缥缈的“全民公敌”,郭美美是谁?红十字会值得信任吗?官方至今还没给出答案。


  “采访”


  在郭美美事件之初,记者曾试图联系郭美美,希望当事人能做出一些解释。但直到“卢美美”事件发生后,郭美美事件热度下降,郭美美才开始回应这些3个月前的采访要求。


  8月底,记者在微博上收到郭美美的私信,称“一时糊涂,悔过啊”。简短的一句话勾起了记者原本早已消失的好奇心。我们准备了一堆严肃的问题,希望能跟这个被万人唾骂却又看起来挺无辜的90后女孩,做一些真诚的交流。


  一周后的9月7日,在北京双井一家咖啡屋,记者见到了郭美美和她工作室的负责人Jackie。


  “在这之前,我们只接受过一本时尚杂志的专访。我们希望能回应一些问题,对问题不设防。”Jackie说,他曾也是一名媒体人。由于郭美美在8月底曾将Jackie的手机号码放在其微博签名上,作为其业务联络人,因此Jackie的手机一度被打爆,转入秘书模式。


  这位郭美美的经纪人翻着郭美美的手机,有选择性地给记者看一条他认为很重要的短信,来自第一财经电视的邀请郭美美上郎咸平节目的申请,解释是电视台主动邀请他们,并非他们花钱铺设的采访。


  在得知本刊周期比较长后,郭美美的眼神流露出些许失望。记者撰稿期间,郭美美又陆续接受了数家都市报的专访。在一些记者在网络上公布的采访手记中,郭美美和其经纪人几乎可以面对不同记者,复制同样的“细节”,包括上述公开郎咸平邀请其上节目的短信等。


  不过,记者希望了解的那些问题,诸如她的教育经历、道德观、对财富的看法等等,却一无所获。在采访中,郭美美会经常走神,会不断把手中的iPhone4充当镜子。她对自己经历的描述前后不一,让你无从判断真假。


  采访中,类似问及“怎么看待商业对慈善的伤害”时,其脸上会出现很不解的表情,接着会转向其经纪人,希望能得到经纪人的帮助,但是经纪人解释后,依然一脸茫然地回答,“我实在不懂这个,这问题太难了。”


  她甚至不知道王鼎公司与中红博爱的关系。事件发生之初,新浪微博曾有编辑致电郭美美,问及认证事宜。“当时我希望他们能取消认证,但是那个编辑还建议我多放几天。”郭美美说。


  当记者提及王军曾担任董事的中红博爱CEO翁涛说,王军是郭美美男友时。郭美美显得有些生气,“这个翁涛应该不是什么高层吧,据我所知,他只是法定代表人。”


  “可是法定代表人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啊,那我也不知道了。”她的脸再次转向经纪人,经纪人在一旁圆场,“她确实什么都不懂,不会撒谎。”但这样的解释却使真相离得更远。


  价值


  一些较为清晰的表述,也是在她经纪人提醒下完成:郭美美自小就在贵族学校读书,幼儿园是香港人开办的,90年代便是双语教学。在其成人后,其母亲曾想移民澳大利亚,她也做好随时出国留学的准备。按郭美美的说法,其母亲曾有一个澳大利亚男友,因此曾想举家赴澳大利亚定居,并安排郭美美就读当地的大学。但此后,其母亲与该外籍男子分手,计划便泡汤了,她也来到北京,就读于北影的进修学校。


  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拜金,郭美美称,自己的男友是一个1986年出生的平民家庭的上班族。“他曾想攒工资送我名包,被我痛骂。我花我母亲的钱,不会花他的钱。”另外一个被用来证明自己并非网上所流传的那样,靠身体获得名车、名包的例子是,其18岁时,有一男人为了追她曾送17万元的卡地亚手表和香奈儿包,但她和他什么亲密的举动都没有。


  记者无从判断,这些叙述是郭美美的真实经历,还是被事先交代好的公关话语。但毫无疑问,这个90后女孩,在以一种并不光彩的方式偶然成名后,她开始越来越多地知道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比如,人们都鄙视“二奶”、讨厌炫富、赞赏平民,人们都羡慕那些海外背景的教育。


  事件发生后,她开始关心时事,“我之前从来不看新闻,这段时间,窝在家里,才开始关注动车事件等新闻。”


  无论是出于内心,还是一种公关思维下的姿态,这些变化都在郭美美身上真实地发生着,而它传导给这个社会的价值并不全是消极的。


  事实上,几乎与郭美美“复出”同一时间,两名“富二代”分别开着宝马和奥迪,暴力殴打一对夫妇,并叫嚣“谁敢打110就跟谁没完”。警方在接报后,迅速将滋事者抓获。


  由于奥迪车的车牌疑似为山西省公安机关所有,驾驶者苏姓“富二代”在事件中叫嚣“我是省公安厅副厅长、太原市公安局局长的亲属”,而另外一名打人者是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至此,有网友总结了“四大坑爹”,从河北大学生撞人喊出“我爸是李刚”,到90后郭美美拿红十字会开涮微博炫富事件中的“干爹”王军;从华商协会卢俊卿之女80后卢星宇手握慈善巨资,到李双江之子打人还嚣张跋扈“谁敢打110”。这4位均因为其“子女”高调的表现,陷入舆论漩涡。


  当代中国,不少权贵阶层正是在转型期失范和失序状态中“崛起”,最大限度利用了法治的疏漏和秩序的破碎,在他们和他们子女的潜意识中,对秩序和法律的蔑视一览无余。


  而正是他们这些年轻的缺乏社会经验的子女,一次次莽撞而愚蠢的行为,将这个时代的不堪暴露于光天化日,在对他们的批判与审视中,那些正确的、美好的价值一点一点在公众中取得共识。


  “审丑”


  过去的一周里,在不同类型媒体上刊登的郭美美专访,虽然角度和叙述方式都不一样,却无一例外,遭到了公众的口诛笔伐。郭美美“第三季”引发的是媒体人对于传媒价值的广泛争论,“报道郭美美”是否符合媒体精神、是否被其利用?


  但对于郭美美和Jackie而言,毫无疑问,目的达到了。郭美美的名字持续出现在公共视野里的时间,比过去一个月中大部分公共事件都更长,甚至超过动车事故。


  在采访中,郭美美不断强调,“我不是‘二奶’,也和红十字会真的没关系。我要是想炒作的话,没必要将自己弄成今天这样,被那么多网友骂。比如凤姐……”因为提到了“凤姐”,她很流利的表述被经纪人打断。


  “不要提及他人。”经纪人提醒她。无论多么荒诞不经,记者还是能够感受得到,在这个女孩子的潜意识里,她并不认同凤姐的成名方式,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郭美美是一个有着多么深厚背景的90后,不然何至于需要依靠这样的行为方式,来进军所谓“娱乐圈”。


  但无论有意或者无意,郭美美也如凤姐似的一夜成名,背后裹挟着的是公众对慈善和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虽然在她眼里,“没出这事之前,我一直以为红十字会是献血站”。


  她将一个慈善机构的丑闻绑定到自己身上,从而一跃成为公共人物,这也彻底颠覆了之前芙蓉姐姐、罗玉凤成名的路数,她们贩卖的也不过是自己的丑陋。


  大众传播里的“审丑”文化,到郭美美这里被极大地拓展了。这种“审丑”文化的流行和不断翻新,不仅仅是个体的扭曲,更是传媒业自身不断异化,从而酿制出的“媒体暴力”的产物,这同样也是公众对媒体监督能力不断丧失的情绪性反弹,当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与批判越来越难以被呈现,一旦有某些丑陋被揭示,不理性的追逐和延伸变得可以理解。


  但无论如何,将对社会的种种不满,发泄到一个又一个个体身上,都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为,无论多么大的丑恶,对其批判和惩罚也都应该止于合理的范畴。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情郭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