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报消防:小学生爱心教育的研究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1:00:37

小学生爱心教育的研究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小学教育专科09级学员:罗翔

摘要:我们这里所说的“爱心”,其含义是十分丰富和宽泛的,从本质意义上说,是指给予、关怀、尊重,包含着对人类、对自然、对他人、对生命、对生活等等方面。作为教师必须首先从自身的道德完善做起,然后,才可以去帮助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拥有“爱心”的教师,才有可能实施“爱心教育”。即以“爱心”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心,并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爱心。

关键词:爱  感受  体会  德育  孝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爱”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缺少而又举足轻重的因素。对于学生,我们不但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被爱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只有在“爱”与“被爱”的双重环境下,我们的下一代才可能健康地成长起来。21世纪的今天,在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小学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学生品德发展与社会多元化影响的不平衡,急需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开展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可接受的,有实效的爱心教育?

一、   爱心教育的内涵及实质

对于教师来说,赢得学生、他人和社会承认、尊敬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有渊博的知识和学业上的成就,还在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来说,教师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指他的正直、诚实、守信、敬业和善良的同情心,更概括地说,是他的爱心。我们这里所说的“爱心”,其含义是十分丰富和宽泛的,从本质意义上说,是指给予、关怀、尊重,包含着对人类、对自然、对他人、对生命、对生活等等方面。作为教师必须首先从自身的道德完善做起,然后,才可以去帮助并培养学生的道德。拥有“爱心”的教师,才有可能实施“爱心教育”。即以“爱心”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心,并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爱心。

    二.实施爱心教育的步骤

    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时,必须根据“爱心教育”的要求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通过“树立榜样,感知爱;创设情境,体会爱;内化升华,实践爱”的步骤,使学生经历从知到信、从信到行的转变,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实效性,达到了知与行的统一。

   三.实施爱心教育的环节

   实施爱心教育的环节主要包括:电影教育让学生感知“爱”、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爱”、实践活动让学生表现“爱”。

   1.让学生感知“爱”

   利用影视资源创设的教育情境以正面的形象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利用每周的电影课,结合爱心主题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最感人的爱心教育电影,抓住“导看前、导看中、导看后”的电影课实施环节,通过“感动—体验—内悟—升华”的教育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品质。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总结出了“影视赏析——活动探究”;“影视预览——自主实践”;“影视想象——感悟内化”;“影视导行——实践体验”等多种电影课教育模式。

   2.让学生体会“爱”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我教育的组织,是开展“爱心”教育的特殊的形式。根据小学生“爱心”教育目标,少先队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角色扮演、岗位实践、情境判断,引导队员去寻找身边“爱”的榜样,体会该如何爱父母、爱朋友、爱他人、爱家乡进而升华到爱祖国,认识到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它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

3.让学生表现“爱”

    行动是体验的源泉, “活动践行” 重点在引发学生的行为意向,强化学生的行为体验。爱心教育的“践行” 要从弱小事物的关爱做起,使关爱行为成为儿童内心的需要,逐步形成对周围人和事的关爱之情,造就一颗善良、博爱之心。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爱心教育目标,创造性地开展“感恩父母、关爱伙伴、实践社会”的一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实践爱。

    四.实施爱心教育的组织

    为了保证爱心教育的有效落实,我们通过制定爱心教育实施方案,形成爱心教育系列,分层落实爱心教育系统进行推进。

    1. 制定爱心教育实施方案

    制定学校爱心教育实施方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出学校分年级的具体的爱心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指标。

   (2)确定学校爱心教育管理体制、组织领导体制。

   (3)进一步规划学校、社会、家庭及网络阵地的建设。协调和沟通爱心教育的各个方面工作。

   (4)分工合作,明确职责。既有集体研究,又有每个成员相对的独立性。

    2.形成爱心教育系列

    接受小学教育的学生有五年的年龄差异,因而,我们在进行爱心教育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爱心教育目标及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层面的接受能力,选用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施教方式。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拓展了爱心教育的内容,逐步规划了一个核心、五个系列、两个阶段、四个寓于的小学生“爱心”教育系列,并规划了各年级段,学期段学生爱心教育的内容、要求和途径。
    五.实施爱心教育的管理策略

    良好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实现目标,为完满实现爱心教育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爱心教育活动进行管理。

    1.引导教师提高对爱心教育的认识

    通过反复解读“两纲”及我校德育框架,使广大教师对我校开展的“爱心教育”有较全面的认识,为推进爱心教育的实施奠定了思想认识的基础。

    2.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实施爱心教育

    课堂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和重要场所。学校教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渗透落实爱心及爱心教育,必然要借助于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爱心及爱心教育,需要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使之达到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状态,从而落实预先设想的教育效果。

    3. 提供进行爱心教育的物质资源支持

      开展德育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持。学校要将德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保证“爱心教育”的经费投入。

    4. 通过爱心教育形成育德合力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大德育途径有领导、有组织的协同配合,有统一的部署和计划,有充分、有效地利用三者的德育资源,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格局。

    5.建立爱心教育实施长效机制

    一项活动能否坚持,需要形成制度,制度是保障爱心教育长期持续进行的有力武器。我们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健全考评机制来确保爱心教育长期而有效的开展。

    道德教育是引导人走向完善的过程,关涉到人的心灵和灵魂。因此,在塑造人的心灵、道德方面所要做的努力是一条不尽的道路,需要人们永远为之不竭奋斗,让爱心教育伴随学生们茁壮成长。

六.那么如何加强孩子的爱心教育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融入爱心教育的各个方面,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懂得爱,学会爱。

1、“节日教育话孝心”——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品质。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很简单,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很难想象他会去关心别人。教会孩子热爱自己的父母,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情感,是小学生爱心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些特定的节日,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良好载体。适时开展一些爱心活动,更有利于帮助我们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爱心培养。母亲节、父亲节,做一件关心父母的小事。吃饭请父母先动筷;父母下班回家送上一杯水或递上一双拖鞋;当父母长辈休息时,就要踮起脚尖轻轻走路,以免吵醒他们。“三八”妇女节,对妈妈说一句爱的话语,唱一支爱的歌曲。教师节,为老师送上一张自制的精美贺卡、小礼物;重阳节,为爷爷奶奶送上一块热腾腾的“重阳糕”,祝福他们生活节节高,身体一年比一年更健康。每一个节日都传递出一个爱的祝愿,每一次爱心涌动都是一次最好的爱的教育。

2、“爱心捐助送温暖”——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品质。

互助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条件。一个具有爱心的人起码要有帮助他人的精神和行动,这也是做人的基础和我们的社会与人类得到完美发展的必要条件。

做为教师更应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学生助人为乐的榜样。让他们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3、“真情连接你我他”——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合作的品质。

分享合作行为是学生亲近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学生是否具有分享行为,反映出他是否有关心他人的情感,是否具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爱心。作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分享行为的培养,提高学生“情感智商”的素质。让学生明白与他人分享的意义,让学生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4、“春风化雨树楷模”-------培养学生关爱弱小的品质。

做为教师更应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学生助人为乐的榜样。让他们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人类的永恒需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航标灯,是人类所要代代相传的文明火把。“爱心教育”便是这一文明火把传递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教师则是将火把代代相传的使者,小学班主任更是火把的点燃人,教育的先行者。那么,就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崇高的使命感和一份真诚加入这个光荣的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