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细胞:醋泡黑豆的功效(转)x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9:28:21

  醋豆,我国古文早有记载,1973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帛书中,除有《易经》、《老子》外,还从中发现了大量医病资料,后经整理研究发现是我国最早的远古时代的医著,名《五十二病方》,其中就有关于醋豆之记载,载:“黑豆煮醋,滋胃肾,小便癃闭。”其实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醋泡豆之说,如醋蛋治百病,如醋泡花生、醋泡黑豆能降血压、减肥、美容、抗感冒、解毒、治便秘等。近来人们发现醋泡黑豆能治疗;视力下降,头晕目眩,有奇效。视力下降,头晕目眩,这是伏案工作者最大的痛苦。因为黑豆中富含抗氧化成分---花色素和对眼睛有益的维生素A。其中陈醋能促进黑豆中的营养元素溶出,有助于高效摄取营养成分。
  醋泡黑豆除了能帮助抑制视力下降外,对治疗慢性疲劳、寒症、肩膀酸痛、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也都很有效,这些都是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最容易得的疾病。同时醋泡黑豆对于治疗和改善近视等眼病都是有很好的作用。

                                                                                                                

       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用于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痉挛、产后风疼、口噤、痈肿疮毒,可解药毒,制风热而止盗汗,乌发黑发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 
  黑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但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直接食用生黑豆。因为生黑豆有一股生豆味,又难以咬动,不易消化,吃多了还会引起腹泻。所以,人们通常是用煮、炒等方法,将黑豆加工熟了之后再食用。可是,正是这种加工过程,却破坏了黑豆的许多营养成分,其中有一种叫做不饱和脂肪酸的成分,可以起到抑制胆固醇的作用,在加热后也被破坏了,因此用熟的黑豆泡醋效果就很差,而醋泡生黑豆则完全保留了大豆的营养成分。同时,黑豆经过长时期的醋渍,变得柔软可口,也不会引起腹泻了。此外,人工酿造的米醋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16种有机酸,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疲劳恢复,有的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等。日本的一家生物研究所经研究发现,食用醋豆8周后,有80%以上的人,血脂明显下降。   

      醋泡黑豆看起来十分简单,其实不然,一个好的产品往往有三方面决定,

一:是配方配方很简单醋和黑豆(黄豆的药用不能和黑豆比,黑豆入药黄豆就不行,自己可以上网搜索就知道)。根据中医理论,“黑豆乃肾之谷”黑色属水,水走肾,所以肾虚的人食用黑豆可以祛风除热、调中下气、解毒利尿,可以有效地缓解尿频、腰酸、女性白带异常及下腹部阴冷等症状。 黑豆对健康虽有如此多的功效,但不适宜生吃,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会出现胀气现象,但加热之后,部分营养成分又会被高温分解掉。 


二:是原材料,醋要用纯粮酿造的保健醋(食醋生产方法的不同,食醋可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配制醋是以食用冰酸醋,添加水、酸味剂、调味料,香幸料、食用色素勾兑而成,仅具有一定的调味功用。而酿造醋,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其营养价值和香醇味远远超过配制食醋 ,具有调味、保健、药用、医用等多种功用)黑豆选用优质黑豆。

三:是工艺。将黑豆分拣洗净晾干,浸泡在醋坛中密封即可。密封不好会坏的,其浸泡的时间要求较长,一般需半年到一年。时间短效果就差,浸好的醋豆取出后,就可直接食用,每天10粒到20粒。

        

        黑豆对年轻女性来说,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E族 和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维生素E的含量比肉类高5~7倍众所周知,维生素E 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保持青春健美的物质。我国古人虽不知道黑豆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却从实践中得知它是一种美容食品。如古代药典上曾记载黑豆可驻颜、明 目、乌发,使皮肤白嫩等。

  黑豆皮为黑色,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来源,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尤其是在胃的酸性环境下,抗氧化效果好,养颜美容,增加肠胃蠕动。

  黑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VE也是一种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皮肤皱纹,保持青春健美。黑豆中粗纤维含量高达4%,常食黑豆可提供食物中的粗纤维,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发生。

  黑豆有减肥、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黑豆是大豆的一种,黑豆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黑豆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9种油脂,不光能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要,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

  黑豆内不含胆固醇,其所含植物性的固醇,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是能加速粪便中固醇类的排出,避免过多胆固醇堆积在体内,可预防动脉血管的硬化。

  黑豆是抗衰老食物

  黑豆富含维生素E、花青素及异黄酮,这些成分都具有抗氧化能力。

  维生素E能捕捉自由基,成为体内最外层防止氧化的保护层;黑豆种皮释放的红色花青素,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在酸性(胃酸分泌时)抗氧化活性更好,进而增强活力;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对防治中老年骨质疏松也很有帮助。

  黑豆能调理肠道

  黑豆中有粗纤维和寡糖。

  常食黑豆,可以提供食物中粗纤维,促进消化,帮助肠道的蠕动进而使以内的胀气与毒素顺利的排除,防止便秘发生;寡糖有利于双叉杆菌增殖,从而改善体内肠内的菌丛环境,具整肠作用。

  黑豆能健脑益智

  黑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能转为卵磷脂,他是形成脑神经的主要成分。

  黑豆中钙、磷皆有防止大脑老化迟钝、健脑益智的作用

  黑豆的其它作用

  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人们发现,牲畜食用黑豆后,体壮、有力、抗病能力强,所以,以前黑豆主要被用作牲畜饲料,其实这是黑豆的内在营养和保健功效所决定 的。那时人们崇尚白色食品,只有贫者和食不果腹的人才无奈食用黑豆。但医者和养生者却发现并总结出黑豆的医疗保健作用。

  (1)治肾虚消渴 炒黑豆,天花粉各等分,研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O丸,煮黑豆汤送下,一日二次。

  (2)治肝虚眩晕黑豆和醋同放于牛胆中,悬于通风处阴干,取出后每晚服7粒,日久自愈。

  (3)治阴虚盗汗黑豆衣15克、浮小麦15克,水煎服。

  (4)治老人肾虚耳聋、小儿夜尿 猪肉500克、黑豆1∞克,煮熟任意食之。

  (5)治中老年白发 黑豆适量,蒸熟晒干,反复几次,日服二次,每次6克,嚼后淡盐水送下。

  (6)治各种非遗传性白发 黑豆120克,米醋500克,以醋煮黑豆如稀糊状,滤渣,以洁净牙刷蘸白醋,外刷毛发,日一次(皮肤病者不宜)。

  (7)治脱发 黑豆500克,水1000克,文火熬煮,以水尽为度,取出放器皿上,微干时撒些细盐,装于瓶中,每服6克,日二次。

  (8)治产后风气、血结黑豆3升,炒热至烟出,装入酒瓶,浸一日后,每服此酒半小杯,日3次,令微出汗,身润即愈。

  (9)治妇女闭经黑豆30克,红花8克,水煎后冲红糖50克温服。

  (10)治男子便血黑豆一升,炒熟,热酒浸之,去豆饮酒。

  (11)治小儿胎热 黑豆6克、甘草3克、灯芯草7寸、淡竹叶1片,水煎服。

  (12)治高血压 黑豆200克,陈醋500克,浸一周后,每次嚼服30粒,日三次。

  (13)解巴豆中毒水煎黑豆汁饮之。黑豆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因其品种、气候、土质的不同,品质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以色黑、光为佳。黑豆的吃法也有很多 种,磨面可蒸成馒头;煮熟可作凉拌菜;炒熟可作零食小吃;打豆浆可作饮料;生芽可作蔬菜,既增加维生素的含量,蛋白质和脂肪也更利于消化。黑豆虽系营养保 健佳品,但一定要熟吃,因为在生黑豆中有一种叫抗胰蛋白酶的成分,可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引起腹泻。在煮、炒、蒸熟后,抗胰蛋白酶被破坏,消除了黑豆的 副作用。

  【黑豆食疗方精选】

  1、黑豆制豆浆,煮熟喝,可止自汗。

  2、黑豆衣10克,浮小麦10克,治阴虚盗汗,自汗,尤其是热病后虚汗。

  3、黑豆15克,黄芪10克,或加浮小麦6克,可止盗汗,自汗。

  4、黑豆同塘虱鱼,煮汤食用,治老人腰疼。 中国最全最新的偏方网站www.cnpf.net.cn

  5、黑豆同鲤鱼煮汤食用,治脚气水肿。

  6、黑豆250克,黄酒750克,水煎分作数次服食,治胎动不安,腰疼。

  7、黑豆3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治盗汗眩晕。

  8、黑豆30克,红花6克,水煎冲红糖100克,温服治经闭。

  9、黑豆炒熟研末,每次10克,用苏木10克煎汤送服,治室女经闭。 本文内容由中国偏方网,中国民间偏方大全提供

  10、黑豆、红糖各30克,薤白一把,水酒四杯,水六杯同煎,空腹时顿服,治血丝虫病。

  11、黑豆500克,煮浓汁冷饮,解藤黄、斑蝥中毒。 本文来自中国偏方网www.cnpf.net.cn

  12、狗肉500克,黑豆60克,煮至烂熟食,治年老或肾虚耳聋,小儿夜尿、遗尿。 本文内容转自中国偏方网www.cnpf.net.cn

  13、益母草黑豆糖水,益母草30-50克,水煎取汁,加入黑豆60克,煮至熟烂,用适量红糖调味服食,亦可加入1-2汤匙米酒或糯米酒服食。每天一次,连服七天为一疗程,有活血,祛瘀、调经作用,可治妇女闭经。黑豆药膳方亦是。

  14、黑豆腐皮汤:黑豆50克,豆腐皮50克,同煮汤,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滋养补虚、止汗功效,可治自汗过多及阴虚盗汗等症。

  15、黑豆元肉大枣汤:黑豆50克,大枣50克,元肉(龙眼肉)15克,水三碗同煎至一碗,早晚两次服用。有健脾补肾,补心气,养阴血作用。适用于血虚心悸,阴虚盗汗,肾虚腰酸,须发早白,脾虚足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