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五专管理:女娲补天传说来自何种背景?神话传递灾变信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6:31:34

  “大火球”从天而降 红山人哭别家园

  ■红山文化与其后的夏家店文化为什么会有一个千年断代?

  ■黄帝部族为什么离开生活多年的家园?

  ■女娲补天的传说来自什么样的真实背景?

 

  黄帝来自北方,黄帝文化的早期阶段是红山文化。可是,灿烂的红山文化却在距今5000年左右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黄帝和他的部落似乎一下子就从辽西大地人间蒸发了!黄帝为何要离开生养他的故土?他去了哪里?他和他的子孙结局如何?解密版本、新异说法层出不穷,而最新的研究成果则倾向于“天灾说”。

  古岩画证实天灾导致迁徙

  岩画包括18个造型奇特的符号,有人体符号、圆顶房屋和从天而降的携带“尾巴”的火球,还有人类迁徙的场景。

  几千年来,长城以北的广袤沃土一直被中原视为偏僻荒蛮的苦寒之地。但在万年前,这里却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辽宁的北票、义县一带富产硅化石、鱼鸟化石,便是这一带当年万物生机勃勃的史前证明。红山文明之所以能够在辽河流域诞生,并由此缔造出黄帝这样的中华始祖,是与当时辽河流域适宜人居,具备可供人类繁衍生息的优良条件休戚相关的。

  令人惊讶的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明竟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等到此后接续的夏家店文明出现时,中间的文化断层长达整整1000年之久!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1年8月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举行的第六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上,考古专家称,近日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发现的一幅史前岩画,记录了当时陨石落地并导致史前人类迁徙的生动景象。据岩画发现者、内蒙古红山岩画研究专家吴甲才介绍,这幅岩画磨刻在一块磁铁石上,包括18个造型奇特的符号,有人体符号、圆顶房屋和从天而降的携带“尾巴”的火球等。

  吴甲才表示,根据周边出土文物和岩画磨刻方式判断,这两幅可视可解的象形文字岩画处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吴甲才讲,岩画不但描绘了火球从天而降,而且还有人类迁徙的场景,这是否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黄帝部落南迁之“天灾说”呢?

  “女娲补天”神话传递灾变信息

  “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的撞击、爆炸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

  “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上古传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很多人只当它是传说,听听一笑而过,天怎么能补?大禹时代的先民又如何能凭借手中的石铲石斧管束住泛滥江河?其实,很多人大概想不到,这些看似玄幻的上古神话的字里行间,却传递着有关地球气候剧变的远古信息!

  据科学家研究得知,在距今5000年左右,地球曾被一颗天外彗星撞击。那时漫天飞舞陨石雨,陨石雨过后,地球气候剧烈波动,出现了一次长达600多年的全球降温期,学界称为“小冰期”。红山玉器专家任南先生告诉记者,在那个时代的辽河流域,也就是红山文化核心区的最高气温也就在5到10摄氏度间波动,大量生物因严寒灭绝,人类被迫南迁,已进入史前文明高峰的红山文明惨遭重创,自此一蹶不振。

  若从这一科学视角重审此类上古传说的幕后玄机,我们会突然发现,有关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神幻描写,竟是一张张远古时代地球环境发生重大波动的“灾变图”!

  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著作是《淮南子》和《览冥训》。这两部著作中对女娲补天的神话是这样论述的: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是说,远古时代天塌地裂,大火延烧,洪水泛滥,飞禽作孽,走兽横行。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从而制服了这一重大的自然灾害。

  其实,文中这段精彩描述恰是对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过程的全景记录,“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的撞击、爆炸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形成“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 ”描述的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这段神话是依据上古时代的传说编撰于东汉年间的,冀州在今河北省一带,正在红山文化区的范围内。有关专家在考察白洋淀流域区的历史地貌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向西偏北的方向延伸,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这种碟形洼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专家利用近百年前出版的地形图和航空照,使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将现代地形和人工地物层层剥去,仅保留原始的自然地貌景象,将这种洼地的复原图与形成年代相近的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陨石撞击坑进行对比后发现,白洋淀地区碟形洼地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这次撞击发生的地域非常广,从晋北一直到冀中,甚至可能延伸到渤海湾附近。发生的时间大概在史前的某一时刻,最有可能是距今4000-5000年间,而这一灾变期与黄帝部落在北方的消失时段几乎是重合的。

  相应的考古发现也对这次地球重大灾变做了跟进的证据补充。在今天的河北平原的中部,即白洋淀地区,本是一个十分适合远古人类生存繁衍的湖塘和洼淀地区,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却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中国自然地理》一书早已提出,“不论是新石器时代或是商周以至春秋时代,(河北)平原的中部都存在着一片极为广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指出:“河北平原是一片榛莾,荒无聚落的景象”。

  为何本来适合人类生存的白洋淀地区的经济、文化开发却大大晚于周边地区呢?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巨大的灾害造成的地理环境的恶化,而这次灾害就是一场陨石雨撞击事件。巨大的撞击灾害来临后,造成了大批人类的死亡和外迁,使当地繁盛的古文化从此中断!灾害过后的若干年,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便诞生了。

  这个动人神话的背后,折射出重大的自然灾害给先民造成的心理创伤与随之而来的种种禁忌。又比如精卫填海的上古传说,据考证是东夷人的领地被海洋吞没,只得背井离乡迁至高地,却留下这样一个令人心态复杂的故事,小小的精卫鸟衔着细小的木枝怎么可能填平浩瀚无边的海洋?由此可知,先民期待消灭水灾、重返故里的悲愤与无奈,与无常自然对峙与抗争的进程是何等的千回百转,情感起落是何等的意绪难平!

  黄帝部落在击败炎帝、蚩尤部落入主中原后,最初就落脚在在河北一带。当这场陨石雨袭来后,“河北平原一片榛莾,荒无聚落”,部族伤亡惨重,导致元气大伤,只得再行迁移。其中一支大部落顺汾河、黄河进入了河南、陕西一带,从而在河南、陕西一带留下了无数的关于黄帝的传说,出土了大量相关文物。河南灵宝的铸鼎原相传是黄帝铸鼎之地,铸鼎原的古名是从唐代就流传下来的,并非今人附会杜撰,这也是黄帝部族迁移路线的一个证明。

  黄帝部族南迁并非人走家空

  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当年留守在北方深处草原之上的黄帝后人——白狄族人东进到太行山东侧,占领了晋国统治力量薄弱的鲜虞地区,继而向南接连侵占了邢国和卫国。

  历史上传说黄帝战炎帝、战蚩尤,地点就在河北涿郡附近。现在有一种说法,黄帝部族之所以挺进中原,引发这场战争,就是灾害迫使黄帝部族南迁,到了原不属于自己的领地。但这次南迁的最直接后果,不是这场战争,也不是谁胜谁负,而是红山和仰韶两大文明、黄帝和炎帝两大部族会聚中原,形成我们今天的华夏族。

  黄帝部落南迁,不意味一去不返,也不代表北方地区自此再无人烟。

  春秋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当年留守在北方深处草原之上的黄帝后人——白狄族人东进到太行山东侧,占领了晋国统治力量薄弱的鲜虞地区,继而向南接连侵占了邢国和卫国。齐桓公采纳了管仲意见,统率中原诸侯讨伐白狄,救援了邢国和卫国,阻止了强狄继续向中原挺进的势头。对这段历史,孔子曾有感而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不是管仲,我差点就被白狄统治,那就要和他们一样披着头发,衣服也要从左边开襟了)

  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周王朝统治日渐衰落,中原进入战国时代,与黄帝同族的北方白狄再度兴起。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子民向东越过太行山,定都在诸侯国势力薄弱的地带,在秦、齐、楚、魏、赵、韩、燕等七个“万乘大国”的包围中,建立起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山国。这个“千乘小国”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才被攻灭。后来,在河北平山县出土不少造型精美的中山国青铜器,青铜器上“猛虎噬鹿”的图案传递着草原民族能征善战的千古气息。

  需要说明的是,黄帝部落的南迁虽受气候影响,由北至南的族群转移却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缓慢、波折的渐进过程。有人离开,有人留守,有人走向中原走向南方甚至漂洋过海翻山越岭走得更远,还有人难舍乡情,去而复来返归故里。

  就这样,南迁的黄帝部落中有人返归北方老家,而因各种原因导致家园被毁的中原人,也有部分人被北方广袤的土地所吸引而选择北迁。这种南北东西交错杂糅的迁徙路线变化无常,使得曾经荒芜的地带又有了人烟,故老的家园又有了传承。同时,各部落的交往也超越了以往的地域局限,促进了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更促进了民族血脉的融合速度。

  华夏族的上古雏形就这样胎动腹中,用千百年的岁月酝酿破啼而出的惊艳一刻!

  □主任记者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