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的反义词: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7:13:29

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的

1.?当孩子把家里搞得很脏乱的时候,应当责备他吗?

2.?家长因为孩子给他们添麻烦而阻止孩子,是否合理?

3.?成人间的客套和规矩会阻碍孩子吗?

孩子其实是最勤奋、最好学的,他们天生愿意尝试、热爱学习。只是我们很多时候阻碍了他们尝试的行为,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机会,而做着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浑然不觉。

一天下午,我正在卧室忙碌,突然传来周周的哭叫声和外婆的斥责声。周周哭着找到了我,小脸憋得通红,两行眼泪淌成小河,神情特别委屈。我停下手头的事,蹲下来问:“发生什么事了,告诉妈妈好吗?”周周抽泣着断断续续说:“外婆打打了我。”我揽周周入怀,拍拍她的背,“外婆打你是她不对,她为什么要打你呢?”不等周周回答,外婆走过来抢先说:“晓晓和周周在厕所接水,晓晓把裤子冲湿了,我把晓晓拉开,周周就开始推我 ”

原来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周周和晓晓想把一台小风扇抹干净,就去厕所用盆接水,晓晓不小心把裤子弄湿了。外婆看见了,斥责她们总是给自己添麻烦(已经换了好几套衣服),就把晓晓拉开,不准她们接水。周周觉得外婆阻碍了她们,于是就过去推了外婆。外婆觉得小孩不能打大人,就用简单暴力“回击”了周周。周周平时是很少打别人的,除非别人侵犯了她。我安抚好周周后,带着她俩来到厕所,示范如何接水就不会弄湿衣服。她们小心翼翼地接了水,并没有弄湿衣服,然后小心翼翼地端到客厅,找了两块小抹布开始抹风扇。我又示范如何拧抹布,强调要把抹布拧干,不滴水了才可以开始抹,不然会弄得到处是水。孩子们非常专注地拧抹布、抹风扇,抹完风扇又把家里的所有家具器具抹了一遍!她们一趟一趟拧抹布,爬到凳子上抹门,蹲下来抹沙发,钻到茶几下面抹茶几底,是那么专注,那么开心。孩子们拧抹布拧得不那么利索,弄得客厅地板上到处是水,但最后她们自己拿拖把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

这是周周第一次抹家具器具,我从头至尾拍摄下来了,事后,外婆看了开心得不得了,说没想到她们抹家具器具那么专注!当然,外婆也意识到自己的简单粗暴了。

外婆的行为就是阻碍了孩子,她的理由是“孩子给她添了麻烦”。我们很多时候会嫌孩子给自己添麻烦而去阻止孩子。比如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担心孩子把饭撒得到处都是,难以收拾饭桌地板;孩子出门想自己走,我们嫌他太慢,怕耽误我们的宝贵时间,不如抱着、背着省事;孩子想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们嫌他太慢又穿不好,还不如直接给他穿上;孩子想要洗衣服、拖地板、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们会担心孩子弄脏弄湿衣服,给我们增加洗衣服换衣服的负担;孩子想要洗碗,我们会担心他们洗不干净,还可能打破碗,到头来还要我们重新洗

其实,孩子从两岁左右自我意识萌芽以后,就开始喜欢自己做一些事情,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我自己来”,还对某些成人的工作比如拖地、洗衣、洗碗、炒菜等发生了兴趣。周周也是这样,事事都要插一杠子,刚开始往往帮倒忙。但是,我非常欢迎她参与其中,孩子需要通过做这些事情来发展自己。

有一次,我们吃完饭,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听到厨房传来锅碗瓢盆的声音。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周周爸在洗碗,抬头一看,他正坐在旁边看报纸呢,那是谁在厨房洗碗?我疑惑地往厨房走去,原来是

周周在洗碗!她踩在小板凳上,神情非常专注,一只手拿着油乎乎的碗,另一只手拿着抹布,在水龙头下面冲洗着。

孩子照顾自己也好,打扫卫生、照顾环境也好,只要孩子有热情去参与,家长就要支持,并提供适合的条件。孩子刚开始做这些事情都笨手笨脚,经过多次练习后,孩子才能做好。在此阶段让孩子学习做一些家务,孩子也将养成勤快的习惯。如果因为嫌麻烦就阻止了孩子,那么就阻断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让孩子变得懒惰,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危而阻止孩子。有一次周周在爬杆,爬到很高的地方,已经高过我的头,旁边的露露爸爸善意地提醒我“别让孩子爬那么高,小心摔下来”。我说没关系的,我在旁边保护着呢,再说孩子有保护自己的本能的。像露露爸爸这样的家长多如牛毛,尤其是一些老人,唯恐孩子磕着碰着,孩子跑快一点,家长大喊“慢一点,会摔跤”;孩子站高一点,家长会说“那样危险”;孩子看见一条毛毛虫想摸摸,家长吓唬孩子说“毛毛虫咬人” 结果是孩子以为周边处处有危险,胆小怕事,不敢尝试新事物,失去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冷暖,害怕孩子生病而阻止孩子。孩子穿衣服有些慢,家长担心孩子受凉,夺过来帮孩子穿;孩子运动一下,家长喊“停一会儿,出汗了会感冒”;孩子踩踩水,家长喊“别踩,会弄湿鞋”;孩子雨天、雪天想出门玩,家长说“太冷了,不要去” 结果我们的孩子如温室里的花,脆弱不堪,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

我们还会因为所谓的成人间的客套和规矩阻碍孩子。比如我们小区的孩子,很想到我们家来玩,周周也热情地邀请了他们,我也再三表示只要孩子愿意,就让孩子来。但是只有少数受我影响的家长会让孩子来,多数家长会客套一番,阻止自家的孩子来。不管孩子怎么反抗哭闹,家长都要把孩子阻止住。

孩子天生是最勤奋、最好学、最大胆、最勇敢、最坚强的,他们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所有的事情,只是我们很多时候阻碍了他们尝试的行为,剥夺了他们尝试和练习的机会。当孩子长大后,当我们抱怨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什么都不想干、既懒惰又自私、不爱学习、胆小和脆弱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呢?

重点提示:

 

家长很多时候会嫌孩子给自己添麻烦而去阻止孩子,结果是孩子把自己的父母当外人;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危而阻止孩子,结果是孩子以为周边处处有危险,胆小怕事,不敢尝试新事物,失去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因为担心孩子的冷暖,害怕孩子生病而阻止孩子,结果是我们的孩子如温室里的花,脆弱不堪,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父母还会因为所谓的成人间的客套和规矩阻碍孩子,造成孩子与小伙伴们的交往障碍。

停止不必要的帮助

1.?孩子遇到困难就哭,怎么办?

2.?为什么有的孩子特别依恋大人?

3.?孩子为何不愿去尝试新事物。

4.?

“不要妈妈穿,自己穿。” 父母要帮忙,就像在说“你不行,我帮你”。

 

常有家长说,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哭,比如玩积木、拧瓶盖什么的,只要是弄不好,就会大发脾气,开始大哭。这样的反应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有,由于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很多日常小事如穿衣、提鞋、玩积木等,对于孩子都是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大多数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都会哭,这时候他们的内心感受是:觉得自己无法做好这件事情,有种无力感。他们在为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气愤、发泄。只要孩子在哭的时候没有停止尝试,这就是很好的,这比不哭但不愿再做半点尝试而直接放弃要好。

这时,大人要做的是安慰他,告诉他做不好是因为他还是个小孩子,力气不够,手还不够灵巧,等他多多练习就会的。孩子慢慢会明白他做不到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只要多多练习和时间够长的话,他最终能成功。

我曾经在这方面失误过。周周1岁8个月的时候,自己穿鞋,一只已经穿好了,另一只穿了很久却怎么也穿不进去,她小脸憋得通红大哭起来。我走过去说:“妈妈告诉你怎么穿。”便帮她把鞋穿上了,这一下她哭得更厉害了,“不要妈妈穿,自己穿。”边哭边使劲把鞋蹭了出来。我意识到自己这样处理不对,不应该帮她穿鞋。我真诚地向她道歉,并退到一旁静静地等,看她怎么解决。她还是哭,一边哭一边使劲儿穿鞋,穿了好一阵,终于穿上了,她大喊:“我穿好了!”破涕为笑,眼眶里还噙着泪水,小脸儿却笑得像绽放的小花!笑意里充满得意、自豪和满足。

孩子只有利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成功地做好某件事,才会获得自信心。如果孩子没有要求,别人自作聪明的帮助只会让他觉得挫败。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都会像我当初一样,在孩子做不好某件事情的时候,不假思索地上前帮助,或是干脆替孩子做了。不仅家长,就连老师也有这方面的失误。

 

一位网友曾经给我留言询问过类似的问题:

今天王雨涵去早教中心上课的时候,幽幽老师拿出七八张大图片。有太阳、金星、天王星、地球、月球等。首先老师说出每张图片的名称,之后叫每个小朋友指出相应的图片(锻炼宝宝的记忆力)。叫到王雨涵的时候,老师让指出地球,雨涵找了一会儿没有找到。老师给予了提示后并等待了一会儿,可雨涵还是没有找到。后来,老师直接拿起来告诉雨涵说:“这个是地球啊。你来摸摸它。”等雨涵回到我身边的时候,我发现她撇着小嘴就要哭出来了,不过硬憋着没让眼泪掉下来。我抱起了宝宝安慰了一小会儿。过了一会儿,她又像以前一样和老师一起走红线、一起玩游戏了。也有其他宝宝没有找到相应的图片,不过那些宝宝没觉得怎么样,一样笑哈哈的。为什么我的宝宝会有这种反应呢?难道是她的自尊心太强,或是因为我在生活中无形地给她什么影响了?

这个事例其实和周周穿鞋的事例一样,尽管老师给她时间了,但还是不够,因为孩子在意的是“寻找”的过程,她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寻找找到目标,而非老师直接告诉她。老师这么做,在她看来就是对她的否定,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挫败感,所以她才会哭泣。

这位家长问得好,为何别的宝宝碰到同样的情形

没觉得怎样,一样笑哈哈的呢?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每个孩子遇到困难时,都有一种强烈的内心需求: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思考、探索、克服,哪怕这个过程历尽千辛万苦。所以孩子碰到成人在提供不必要的帮助时,他们会反抗会哭泣,雨涵和周周就是这样。但是如果成人长期给予孩子不必要的帮助,孩子就会依赖于成人的帮助,不去尝试、不去探索,更不去自己思考了,遇到困难直接找大人求助,自己不会解决。这种情形才是令人担忧的。

 

有一位旅居德国的中国妈妈曾经问我:“孩子总是不愿意去尝试新事物,不知是何原因?譬如骑单车,骑两下不会骑,他就不骑了;拧水龙头,拧一下拧不开,他就不拧了。”我问她:“是不是你提供的帮助和指导太多了?”她说以前是这样的,比如孩子玩沙,她会帮助他想出各种玩法,其实刚开始孩子玩沙的时候还有很多自己的玩法,但是到后来,如果妈妈不说,孩子就不知道该怎么玩了。这个孩子就是由于妈妈的帮助过多,已经依赖于妈妈的帮助,不去尝试了。

有些成人意识到了不必要帮助的弊端,但是有时候克制不住帮助孩子的冲动,尤其是看到孩子做某些事情完成得很糟糕或是让我们胆战心惊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对孩子施以援手。比如当孩子笨拙地提起裤子,裤子没有整理好的时候,妈妈会情不自禁地想帮孩子把裤子整理好;又比如孩子颤颤巍巍跨小水沟似乎又跨不过去的时候,家长忍不住一把把孩子提起来,帮他跨过去。这样其实破坏了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完整性,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到,要在大人的帮助下才会成功。

 

尊重孩子所做的努力,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哪怕这个结果不太完美,甚至有些糟糕。

我还记得周周第一次自己洗澡的情形。那是周周不到3岁的时候,她先把澡盆从阳台拖到厕所接水,然后换上拖鞋,脱掉衣服,因厕所没有扶手,她只好扶着我小心翼翼地跨进澡盆。接着,拿毛巾洗头发,低着头,手艰难地伸到头上,但怎么努力都只能洗到头部一半的地方,最终前半个头洗湿了,后半个头还是干的。接着她开始洗澡,先洗洗脖子,再擦擦腋窝,再在肚子上、腿上象征性地擦了几下便大呼:“我洗完了!”我拿了条浴巾给她,她裹着浴巾满脸兴奋地奔了出来,大喊:“我会洗澡了!”

这个澡其实一点都没洗干净,后半个头还是干的呢,身上也就是象征性地擦了几下,手上的污渍都没有洗掉!但是周周的那种自信、满足及成就感让我感动,我如果给她重洗一遍,肯定能把她洗得更干净,但是她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恐怕也会被洗得烟消云散吧!

在孩子看来,不必要的帮助等于成人在对他说:你不行,我帮你。这样,他不会认为你在帮助他,他感觉到的是你的不信任和轻视。孩子只有通过自己一次次错误和失败的尝试进而解决问题后,才能得到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建立自信。这比成人对他泛泛地说“你真棒”要有用得多。

 

成人无原则帮助小孩的三个负面影响:一是让孩子变得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没用;二是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孩子懒于思考、懒于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凡事向大人寻求帮助,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不独立,依赖成人,遇到困难就退缩。

因此,我们要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帮助。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过早介入,按捺住想伸出援手的冲动,先在旁边观察,耐心等待,看孩子怎么解决。如果孩子哭闹,这是正常的,说明孩子想自己解决而不是放弃。这时,要鼓励孩子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轻轻地和孩子说:“这个有些难,但妈妈觉得你能行。”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失败,正是一次一次的错误让孩子从中总结出正确的办法。

当然,并不是什么情况都不要帮助。当孩子经过努力尝试难以达到目标,并且主动向你请求帮助的时候,还是应当适当介入,给予孩子应有的支持。

重点提示:

 

孩子遇到困难就哭,他们在为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气愤、发泄。只要孩子在哭的时候没有停止尝试,父母鼓励孩子就好,不要去帮。孩子只有利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成功地做好某件事,才会获得自信心。因为在孩子看来,不必要的帮助等于成人在对他说:你不行,我帮你。如果成人长期给予孩子不必要的帮助,孩子就会依赖于成人的帮助,不愿去尝试新事物。因此,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帮助。只有当孩子经过努力尝试难以达到目标,并且主动向成人请求帮助时,成人可以适当介入,给予孩子帮助。

让孩子做自己

1.?孩子天生是不会在乎别人眼光的。

2.?孩子没有主见,跟大人有关吗?

3.?成人给孩子过多的评价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2010年我在医院住院时,认识了隔壁床位的夫妻俩,他们是来治疗不孕症的。女的很希望有个孩子,她的理由非常奇怪,最主要的理由不是因为自己想要孩子,而是受不了旁人的眼光。她说他们那边就他们夫妻俩没生孩子,别人说三道四以及热情的关心让她受不了。她不满她的老公,说她老公没有主见,对于未来的工作都做不了主,被公公婆婆所控制。譬如他们想创业,做点小生意,而公公婆婆不允许他们做小生意,觉得儿子好不容易读了大学,堂堂大学生去做小生意,让爹妈很没面子。因为公婆的阻止,她老公坚持不了,放弃了创业,这让她非常生气。

从与这夫妻俩聊天当中,我发现这一家子人都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容易被别人所左右。他们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更多是因为别人会怎么看怎么想,而非自己怎么看怎么想。再仔细想想,这一家子人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的写照吗?

“不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我们很多成年人的通病。我们身边的许多成人都会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是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而是首先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评价,真正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人很少。这导致我们活着的意义居然是“别人眼里的自己”,而非做自己!

 

为什么大多数成人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不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呢?其源头在童年。

性格形成于幼年,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期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主,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过事,长大后他们必然毫无主见。如果在童年时期,成人给过孩子太多的评价,尤其是不客观的评价,就会导致孩子丧失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依赖于外界对他的评价。这是这些成年人不能“听从自己的声音”,在乎别人眼光的深层原因。

孩子天生是不会在乎别人眼光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无知无畏,会有很多惊人之举,才不会管人家怎么看怎么想。是成人,慢慢让孩子活在了别人的眼光里。

 

我们社区有个孩子叫玉玉,平时是外婆带,妈妈一有时间也会陪她。玉玉家人的教育方式堪称目前大多数城市家庭的代表,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要有礼貌,见人叫人;安全第一,唯恐孩子出意外,倘若孩子摔跤会心疼大半天,内疚自责不已;不准玩水、玩沙、玩棍等一切他们认为会弄伤孩子的东西;饮食起居等方面精心照顾,担心孩子生病,衣服总比别的孩子多一件,身上永远是干干净净的;吃喝拉撒玩、交友等一切都由大人决定,孩子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他们喜欢控制孩子。小朋友都在玩沙,玉玉也想玩,外婆阻止,“不能玩,会弄到眼睛里。”玉玉还是要玩,于是被外婆强行抱走,玉玉大哭不止。看到周周在玩滑板车,玉玉跃跃欲试,外婆说:“你太小,还不能玩,会摔跤。”周周到沟里玩,玉玉也想去,外婆阻止,“沟里危险,别去。”玉玉想到小伙伴家里去玩,妈妈不让,“我们要回家吃饭,下次去。”可下次呢,仍然不让玉玉去。

有一次,玉玉的零食不愿意和小伙伴分享,外婆强行分走一半,玉玉大哭,外婆呵斥玉玉,“你怎么这么小气!”还有一

次,小伙伴邀请玉玉到她家去玩,玉玉高兴地答应了。玉玉妈以马上要吃饭为由阻止(虽然对方一再表示欢迎玉玉到他们家吃饭),玉玉很想去,哭着央求妈妈,但是妈妈不为所动,讲了好多诸如“别人家要吃饭了,我们不能打扰别人”的道理。玉玉大哭,跟在小伙伴后面追,小伙伴也大哭。玉玉妈上前拦腰抱住玉玉,活生生把两个好朋友给拆散了。

每次玉玉碰到熟人,外婆和妈妈都会让她叫人。遇上别人和玉玉说话,如果玉玉回答得稍慢一点,玉玉妈或外婆就会替玉玉回答或者教玉玉回答。小伙伴邀请玉玉,“玉玉,我们来烧烤吧。”玉玉还在想要不要烧烤,外婆就抢先回答了,“玉玉说好呀。”玉玉鹦鹉学舌般说道:“好。”

他们喜欢随意评价孩子,给孩子贴“标签”,这些评价是他们的主观臆断,并非客观评价。譬如玉玉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他们说玉玉“小气、自私”;玉玉不敢玩游戏,他们就说玉玉“胆小鬼”

 

在玉玉的家人看来,小孩子就是要听话、懂礼貌、爱干净、守规矩。她们压制了孩子的很多正当需求,比如到伙伴家串门、玩沙玩水玩车、探究未知事物等;剥夺了孩子的正当权利,比如支配自己物品的权利、交友的权利。她们没有给过孩子身体和心灵的自由,在她们的潜意识里,孩子就是她们的附属品,必须听从于她们,她们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她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伤害着自己挚爱的孩子,而她们却觉得是为了孩子好。

玉玉的家人实施的就是控制教育,玉玉想玩沙的时候,她内心的声音是“我要玩沙”,外界的声音是“不许玩”;想玩滑板车的时候,她内心的声音是“我想玩”,外界的声音是“不能玩”;她自己的物品不愿意与人分享的时候,她内心的声音是“我不要和别人分享”,外界的声音是“你必须分享” 成人这种无处不在的控制教育就好比时时刻刻逼着孩子在两条路之间做出选择,孩子内心的声音说“左边”,外界的声音说“右边”,孩子到底是走左边还是右边呢?刚开始,孩子以哭闹进行激烈的抗争,但哭闹被家长视为不听话,哭闹也抗争不过。一次次的抗争失败后,孩子不得不屈服了。

在这种教育之下,天赋不错的玉玉变得脆弱、被动、没主见、盲从、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

她喜欢盲从,别人怎么说,她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她便怎么做。她经常屁颠屁颠地跟在周周后头,周周怎么玩,她便怎么玩;周周怎么做,她也怎么做;周周怎么说,她也怎么说。哪怕周周的行为是错误的,她也跟着学。她自己一点儿也没有主见,譬如玩开火车的游戏,别的小朋友都分配好了角色,玉玉站在一旁手足无措。我问她想扮演什么角色,她迟疑了半晌,不知道该选择哪个角色。外婆替她回答说当售票员,我再次问她:“有司机、乘客、售票员,你乐意当什么?”她依然说售票员。平时被大人安排惯了,她没有自己选择的机会,这一次让她自己选择,她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她自卑、敏感,特别在乎别人对她的态度。一次,玉玉、思思等几个小朋友在我们家玩。正玩得开心的时候,周周爸回来了,思思和玉玉都争着叫“叔叔”,周周爸笑着和她们打招呼,叫了一声思思的名字,没有叫玉玉,只是冲她笑了笑。这是由于思思来我家比较多,周周爸认识,而玉玉第一次来我们家,他不知道玉玉的名字。这么件小事我都没看出来有什么异常,但是玉玉在意了。她原本玩得很开心,经外婆多次催促都不愿回家,但是见叔叔只叫了思思的名字,没叫她的名字,她就突然要求外婆带她回家。这是第二天玉玉外婆告诉我的。外婆说玉玉自尊心很强,这么点小事她觉得难过了。我跟周周爸说这件事的时候,他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

我有些惊讶,后来仔细一想,这件事放在玉玉身上是非常符合她性格的,她自卑,所以需要通过别人对她的态度来获得信心。周周爸叫了思

思的名字,没叫她的名字,在她看来周周爸是不喜欢她的。别人的这种“不喜欢”对她是个不小的打击,乃至在一个月后,她再次遇到周周爸,还是非常抗拒。那次周周爸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并且邀请她,“玉玉,上我们家玩好不好?”玉玉听闻此言,脸色大变,边哭边拉着外公走开,“我不到周周家,我要回自己家!”显然,玉玉还对上次周周爸没有叫她名字耿耿于怀。

这件事情说明玉玉非常自卑,如果是一个自信的孩子,根本不会在意这么一个小细节。好比一个大人,如果他自信,哪怕别人真的不喜欢他,也只会引起他一时的不快,不至于造成打击;如果他自卑,别人的不喜欢足以令他沮丧,甚至一蹶不振。

玉玉很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周周穿了一条新裙子,臭美地对玉玉说:“看,我穿了新裙子,很漂亮吧?你没穿新裙子,不漂亮。”玉玉哭了,“周周说我不漂亮!”大半天都闷闷不乐。又一次,玉玉穿了一条漂亮裙子,周周说:“哇,玉玉好漂亮哦。”玉玉喜笑颜开。她还经常跑到我面前,“索要”表扬和赞美,得到表扬后便喜不自胜。

玉玉家人的教育方式在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家庭中都存在,他们一方面控制孩子,一方面抱怨孩子或软弱、或没主见、或胆小。他们总是试图改变孩子,但是,他们从没意识到问题不在孩子,而在于自己。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成长,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做成人期待的那个孩子。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成人都不让孩子做他自己,而是让孩子做成人期待的孩子。

 

我们小区有一条废弃的小溪,一年四季都是干的,里面铺了一些鹅卵石,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可是很少有家长让孩子下到里面玩,如果孩子试图下去,家长会以“危险”“脏”为由阻止。无数次,周周在里面玩得开心的时候,别的孩子在岸上羡慕得差点流口水。

有一次,周周和晓晓在小溪里玩“烧烤”游戏,一个2岁3个月的男孩走过来,对周周的游戏似乎很感兴趣。男孩的奶奶追过来,下了禁令:“不许下去,里面脏!”看到小男孩疑虑的眼神,奶奶解释说:“姐姐她们大一些,等你大一些再下去玩。”男孩眼巴巴地在岸边瞅了近半个小时,脸上是那种很复杂的表情。他很渴望下到小溪里面,但是被奶奶的“禁令”所压制,看得出来他的内心很矛盾,这种矛盾纠结的心情折磨了他许久,直到周周和晓晓上来才结束。期间我试图说服男孩的奶奶,让孩子下去。我说:“这里面不危险,也不脏,可以让孩子玩,别太限制孩子了,他都纠结了大半天了。”男孩奶奶的回复是“孩子下去后就管不住了”。然后转过头不看我了,好像不愿意再和我多说半句。我知趣地闭嘴,是啊,我怎么能指望一时半会儿改变一个陌生老人的教育观念呢?

但是这个男孩喜欢跟着周周,也许是觉得周周的玩法很新鲜,他很好奇。我在一旁观察了一下,接下来的20分钟里,奶奶对男孩的指令多达十几次,几乎平均每分钟要下一次指令!譬如周周扔垃圾,男孩好奇地跟着周周,奶奶大喊“别去,快回来”;男孩拿一根长的枯枝玩,奶奶说“把树枝弄短点”;男孩拔杂草“炒菜”,奶奶找了一根大一些的草交给孩子,“这根草大一些,用这个玩” 男孩在奶奶的干预之下,什么都玩不好,我在旁边看着都觉得难受。这就好比一个成人在试图完成某一项工作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强势的人时刻对你指手画脚,搞得你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甚至连你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太蠢?

 

在这样的控制教育之下,孩子没有自主的机会,丧失了自主的能力,他们开始不信任自己。家长们在不知不觉中控制孩子,对孩子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让孩子屈从于成人。他们“诲人不倦”,总是试图教孩子,让孩子鹦鹉学舌。面对成人的控制,孩子曾经试图反抗,但是每次都被强压下来,幼小的他们怎么拗得过高大

、有力、攥着一切权力的成人呢?反抗不成之后,孩子就会出现两个极端:强势的孩子变得叛逆,弱势的孩子变得畏缩和怯懦、自卑。

这些弱势的孩子在父母的安排和控制下,按照父母铺好的道路按部就班走下去。他们的吃穿住行被父母安排和包办,上哪所学校由父母决定,甚至连在哪里上班、找什么样的对象都由父母操办。他们上学后,会成为一群乖巧听话、对父母和老师言听计从、会读书的孩子;走入社会,他们是那个对领导和上司言听计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有批判和质疑精神、权利意识淡薄的群体,他们失去思想、失去个性、墨守成规、不敢冒险、不敢创新。他们凡事都会顾虑别人会怎么看、怎么想,而不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让他们感到痛苦但又无能为力。他们没有强大的内心力量,自卑、敏感和脆弱,表面听话、内心压抑,别人的态度和评价对他们会产生致命的影响。他们可能是好妻子、好丈夫、好员工、好公民,但是如果稍有打击,他们就会难以承受,他们的内心从来不曾真正快乐过,因为他们无法做自己,他们总是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当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能获得自由,他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驱动去做每一件事,经过一次次尝试、挑战、成功,他就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强大的内心力量会随之而来。

每一位家长都想让孩子有个幸福的未来,但不少家长陷入了教育的误区。如果你想让孩子幸福快乐,那么很简单,让他听从他内心的声音,让他做自己!从现在开始,不要试图去操纵他、控制他、左右他。让他成为自己的主人,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让他决定该穿什么,该买哪件衣服、哪个玩具;让他决定该吃什么,而不是一个劲地夹菜到他碗里,或者劝说他要吃这个要吃那个;让他决定要和谁玩,要到哪里玩,让他决定要参与什么活动。不要随意去评价他,就算评价,给孩子的评价也必须是客观的,并且尽可能少。

 

重点提示:

 

“不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我们很多成年人的通病,其源头在童年。孩子天生是不会在乎别人眼光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无知无畏。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期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主,长大后必然毫无主见。在童年时期,成人给过孩子太多的不客观评价,会导致孩子丧失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依赖于外界对他的评价。如果成人压制了孩子的很多正当需求,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身体和心灵的自由。

成人一方面控制孩子,一方面抱怨孩子或软弱、或没主见、或胆小,其实这原因都在成人自己。让孩子自由发展,让孩子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成长,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大人期待的那个孩子。

 

“不放手”是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

1.?父母的情绪会对初生的婴儿产生什么影响?

2.?孩子被照顾得过于精细反而更脆弱吗?

3.?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疾病、安全、营养等问题?

 

我怀周周的过程真是一波三折。先是先兆性流产,在发现怀孕的第一天,我就发现有褐色分泌物。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先兆性流产,必须保胎。每天卧床休息,除了上厕所,其余一切都在床上解决,包括吃饭、洗脸、刷牙。这些不算什么,让我感到痛苦的是心里惴惴不安,唯恐胎儿保不住。持续治疗了一个多月、卧床5个月后,终于稳定下来。可好景不长,做孕期检查时又查出前置胎盘,医生说可能会导致早产和大出血,刚刚缓口气的我又陷入惶恐不安。到了孕晚期,我严重失眠,最长一次连续7天7夜没合眼,走路都如腾云驾雾一般,比生病都难受。这么一个艰辛的怀孕过程,折腾得我心力交瘁,有些抑郁了。

由于我孕期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都很差,所以周周出生后身体特别不好。周周在月子里得了肺炎,小小的她被送到医院打点滴,治疗3天后一直没有痊愈,咳嗽不断。2006年9月12日,周周2个月大的时候,突然咳嗽加重,不吃奶、不睡觉、精神狂躁,我们用尽所有办法都安抚不住。那天,天一亮我们就把她送到省儿童医院,医生给我们下了病危通知,我急得大哭起来,几乎要崩溃!我整日整夜抱着她来回走动,只有这样才能稍稍让她安静一点。看着她痛苦抓狂的样子,我的心都碎了,当时的那种焦虑和恐慌真是无以言表!相信所有做过妈妈的人都体会得到那种感觉。

后来经过住院治疗,周周开始吃奶了,精神也好了很多,只是咳嗽一直没好。出院后周周的身体一直很弱,持续咳嗽不断,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周周7个多月。这两次肺炎把我吓坏了。那时真有些可笑,每次周周咳嗽,我都会记着:每天咳几次,每次咳几声。也许是因为极少带到户外的原因,周周基本不能到户外去,一到户外就咳嗽加重并且晚上睡觉哭闹。周周9个多月以前,除了打疫苗去医院,几乎没下过楼。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咳嗽不敢到户外体弱咳嗽。周周的睡眠一直不安稳,晚上要哭闹几次,并且非要抱着走才能安抚住她,连抱着坐着都不行,估计是得肺炎期间我们这么安抚她,已经形成习惯了。

我何尝不知道孩子足不出户的危害!我何尝不知道孩子不要照顾得太精细!但是内心的恐惧把我抓得牢牢的,我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我对周周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餐具、奶瓶每餐必消毒,天气突变及时增减衣服,周周只要抓着脏东西往嘴里送我就会马上夺走,就连孩子学爬,我也只是让她在床上爬,从来不敢把她放到地上爬怕地太凉冻着她,也怕草地上有脏东西她捡了吃。因为从来没在宽广的地方爬过,周周10个多月才学会爬,并且爬得很慢。而爬行能力差导致她现在的协调能力较差,这是后话。而不让周周吃手吃脏东西的直接后果是,周周到了3岁都还把一些非食物类物品往嘴里送,这是孩子在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这就是违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

2007年4月18日,周周翻身、

爬、坐、扶立等大动作严重落后于同龄宝宝,我担心她是脑瘫(那时我太紧张了),把她带到医院找专家看看。专家问了一些周周的情况,比如会不会叫爸爸妈妈,会不会用动作表示“再见、你好”之类的,得到肯定答案后,专家说一般不会是脑瘫,如果实在不放心,就做一下行为检测。我选择了做检测。医生给周周做52项行为检测时我在外面等候(做检测时家长是不能陪同的),一直听到她在哭。不一会儿,医生出来了,对我说:“这孩子太胆小了,害怕得不得了,检测都有几项没做完呢,她不配合没办法。”最终教授说不是脑瘫,我们虚惊一场。但是做检测的那个医生的话在我心里却埋下了根,虽然我一直知道孩子足不出户、不接触别人的弊端,但是没想到对周周的影响已经是如此之大!

那天晚上,我反思了很久,想了许多。周周之所以体弱、大动作落后、睡眠不稳、胆小,虽有先天的原因,但是后天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最主要就是我的心态作祟!我的过分紧张和焦虑导致周周没有安全感,所以她睡眠不稳;我过于紧张不敢带周周出门,导致周周没有机会和外界接触,变得胆小;我过于紧张,不敢带周周锻炼,照顾得过于精细,反而让她更容易生病!

彼时,育儿理论我已经烂熟于胸,只是在实践中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做起来就走样了。心态对行为的影响真是太大了,难怪很多妈妈都说道理她们都懂,就是执行起来难!回想起我在幼儿园工作的时候,因为那时没有做过妈妈,无法了解为人父母的感受,面对家长们的困惑,更多的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思考,难怪无法引起家长们的共鸣,颇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

 

我终于找到了育儿过程中我不放手的真正原因,就是我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妈妈们一交流,发现内心充满恐惧的妈妈真不少!孩子一有风吹草动的就紧张得不得了,稍有不适就半夜三更地往医院赶,恨不得能自己代替孩子生病;不敢让孩子做“危险”的事情,哪怕自己可以提供保护,仍害怕孩子受伤;看到孩子被小朋友打就感到心疼和委屈,一个箭步冲上去拉开;处处包办代替,生怕孩子做不好恐惧导致对孩子不放手,不放手的结果是孩子无法独立、变得脆弱,甚至将来无法适应社会。

我开始调节自己的心态。当我感觉开始焦虑的时候,比如周周生病了或摔伤了,我就记日记,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插曲,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过分紧张是毫无用处的,相反会让孩子变得脆弱。除此之外,我开始了解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我发现我对周周生病的恐惧其实是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比如发烧、咳嗽、腹泻这些曾经让我紧张万分的症状,其实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比如孩子的感冒大多是自限性的,不用药也会好,而滥用抗生素危害巨大;比如每一种疾病要治愈都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一时

经过几个月的调整,我的心态逐渐没那么焦虑了,对周周不再像对温室里的花一样去保护她。给她穿衣服永远和成人一样多;感冒、咳嗽、发烧、腹泻不再那么慌乱,也不会盲目地急着往医院赶;只要不是大风大雨的天气,每天都会去户外玩几个小时,鼓励她主动和小朋友交往对于我来说,育儿的过程就是与自己内心的恐惧作斗争的过程,我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相信孩子是坚强的,不会那么容易被击倒;相信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不需要我们事事保护!

教育理论掌握得再好,如果内心充满焦虑,教育起孩子就无法做到真正放手。

有位妈妈说:“各类育儿书、教育理论书籍我看了不少,但是就是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特别容易发飙。譬如天气降温了,我让孩子加一件衣服,但是孩子不肯。我耐心地和孩子说:宝贝,天气凉了,不加衣服的话会着凉的。孩子说:不加。我又说:宝贝,真的要加一件衣服了,不然着凉后一感冒你会很难受的哦。 孩子说:不加,就不加。

我的火气噌噌噌就要上来了,我拼命忍住,宝贝,妈妈爱你,妈妈不希望你生病,你加上衣服吧。孩子说:说了我不加呀!我终于忍不住了,插着腰冲孩子大吼:你加不加?给我加上!孩子大哭,我大怒。”

看着她绘声绘色地描述,我笑了。这位妈妈接着说:“其实,在问过两遍加不加之后,我就已经要发飙了,我想忍,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就对孩子发火了。”我反问她,“你做到内心真正平和了吗?你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有着焦虑和担忧?如果你不担心孩子着凉,你还会这么急迫地想劝说孩子加衣服么?”

这位妈妈说:“应该是没有平和,但确实是很担心,那碰到这种情况我怎么办?”我说:“如果我们的内心做不到真正平和,心里还充满着焦虑和担忧,那么我们就做不到真正放手。我遇到这种情况,是先跟孩子说清楚不加衣服可能会造成的结果着凉感冒,建议孩子加衣服。如果孩子不想加衣服也不勉强,让她自己去感受感受,一旦孩子觉得冷,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加上衣服。如果孩子执意不加衣服,那么可能会感冒,也可能不会感冒。如果孩子感冒了,在孩子难受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次感冒是因为你没有及时加衣服着凉了造成的,不过妈妈想你下次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样,孩子在下一次降温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而不是去数落孩子看看,说了要你加衣服你不加!这不感冒了吧?看你下次听不听妈妈的话!”

重点提示:

 

最容易让妈妈们恐惧的几个方面,即疾病、安全、营养和同伴冲突。如果我们掌握相关常识,我们的恐惧将减少很多甚至消除。这是我在三年多的育儿路上,经过很多失败与成功、泪水与欢笑总结出来的,在这里与大家共勉,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关于疾病:

1.?家长所苦恼的大多是一些常见病如感冒、腹泻等,家长应该认识到疾病都有一个病程。就头疼脑热的小病而言,一般头两天开始,三四天加重,到第六七天就偃旗息鼓了。我们不要急于让疾病消失,因为那是违背规律的。

2.?很多症状如咳嗽、发烧、腹泻等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不能盲目制止,那样会掩盖和加重病情。我们应该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3.?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无效。病毒性感冒是自限性的,不用药也会好。滥用抗生素危害极大,比如产生耐药性、让肠道菌群失调、抵抗力下降等,家长不要乱用。另外,退烧药、感冒药、止泻药对孩子的毒副作用也很大,最好不要用。

4.?适当的寒冷刺激能增强孩子抵抗寒冷的能力,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多;适当有一点病菌对孩子没有害处,如果把孩子打理得太洁净,反而不堪一击。

5.?只要孩子的精神尚好,不必急着赶去医院,那样不但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而且可能让孩子挨扎针验血的痛苦,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可以在家观察,试一试食疗。

6.?倘若孩子精神不好(狂躁或委靡),应该及时送往医院,以免延误病情。

7.?对疾病应该是三分用药七分调理,不能光靠吃药的,孩子患病时要注意饮食、防寒保暖、不外出游玩。

8.?家长最好看一些中医和西医的书籍,了解疾病才能做到不害怕疾病。

 

关于营养:

1.?孩子是饿不坏的,饿了就吃是人的本能,不饿便不会想吃,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2.?偶尔两餐吃得较少是正常的,不会引起营养不良。

3.?少吃零食,几乎所有零食都属于垃圾食品的范畴。不过不能采用严厉禁止的方式,偶尔吃一次也不为过。家长应该做好榜样,倘若自己喜欢吃零食,孩子怎么可能不吃?

4.?饮食清淡,低油低盐,用煮、蒸、炖、凉拌的烹饪方式,少用炸、煎、烤、炒的方式。

5.?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应该从大人做起。

 

关于安全:

1.?孩子有保护自己的本能,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丧失这一本能。

2.?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孩子的成长路上摔几跤是很正常的,没摔过才不正常。对于磕磕碰碰的小事故(如摔个包、蹭破皮),不必心疼和紧张,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

3.?危险物品应该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防止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如烫伤、窒息、误服洗涤剂或药品等。

4.?最大的安全隐患是孩子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对孩子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是重中之重。

 

关于冲突:

1.?孩子在冲突中将学会如何与同伴相处,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间的冲突是有正面意义的,不要过早介入(除非孩子手中拿有器械,家长预见到可能造成重伤)。孩子自己有解决冲突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在和同伴的不断冲突中得到发展。

2.?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他们的世界是纯净的,冲突也是稍纵即逝的,往往一分钟前还在打架,一分钟后又玩到了一起。他们之间的打打闹闹甚少有“欺负”的成分,大多是没有恶意的,只是在成人的眼光里成了“欺负”。所以,不要怕孩子被“欺负”,不要在孩子被“欺负”时挺身而出,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如果你总是觉得别的孩子欺负了你的孩子,一定是你的心态出了问题。

3.?公正地处理孩子间的冲突,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对待别人的孩子,既不要总是叫自己的孩子谦让,也不要总是怕自家孩子吃亏。

世界上没有一种爱能超越父母对孩子的爱:因为有了孩子,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的含义;因为有了孩子,我们心中多了一份最深的牵挂;因为有了孩子,我们心里充满担心,担心他生病、担心他受伤、担心他没吃饱、担心他受欺负这种种的担心往往会化作深深的恐惧,让我们不能放开孩子的手。我们要做的是克服我们内心的恐惧,内心真正平和起来,这样才能停止过度保护和限制,给孩子真正的自由。相信孩子,放开我们的手吧,总有一天他(她)要离开我们自由飞翔的!

信任孩子,给孩子一个能打破的碗

1.?孩子吃饭用什么碗?

2.?孩子喜欢到厨房来捣乱怎么办?

3.?让孩子去玩贵重的东西可以吗?

 

很多家庭给孩子使用一个打不破的专用碗,孩子进餐就使用这个碗,这样做是基于担心孩子把碗打破。

周周没有固定的碗,我们一直是给周周使用和我们一样的瓷碗。周周打破过一次碗,那是在大约两岁多的时候,周周端着瓷碗吃饭,一不小心,碗掉到了地上!这是周周第一次打破碗,她非常惊恐地看着满地的碎片,哭了。当孩子看见一个完好无缺的碗由于自己的不小心变得支离破碎时,心中一定是非常懊悔和自责的,他们喜欢完整,不喜欢破碎。我宽慰周周,“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打扫碎片就行。”

我的宽慰让周周放松了许多,我们一起清理完碎片后,我又给周周拿了一个瓷碗,并鼓励周周自己想办法,要怎样才不会打破碗。周周见我如此信任她,又给她一个瓷碗,非常开心,笑容回到了小脸上。这一次,她是非常小心地把碗放到桌子上,左手小心翼翼地扶着碗,唯恐再一次把碗打破。在那以后,周周很少打破碗。相反,那些平时用不锈钢碗或者是塑料碗的孩子很容易打碎碗,因为他们的家长不信任他们,没有给他们用过瓷碗,令他们没有“陶瓷易碎”的经验。

在孩子第一次打破碗的时候,没有一个孩子是故意的。碗被打破了,可能是由于他们小手的笨拙,没拿稳才会打破。他们打破一次碗后,就会小心翼翼地使用他们的碗,想办法不再把碗打破。倘若因为孩子打破了一只碗就不给他们使用瓷碗,或者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使用瓷碗,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家长的不信任,他们会觉得,“我可能只会给爸爸妈妈添乱,损坏爸爸妈妈的东西,我真是太不能干了。”久而久之,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会让他们怀疑自己,变得不自信。

我们成人在单位有了失误,如果主管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修正失误,会不会感受到主管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的心里会不会心存感激,从而更加努力工作,弥补失误?倘若主管不再给机会,而是把事情交给别人,我们是不是会觉得非常挫败,觉得主管不再信任自己?孩子的内心和我们一样,他们能觉察到我们的细小行为流露出的信息,只是他们不会表达,但是其影响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里。

我们不仅让周周用瓷碗吃饭,而且让周周帮我们收碗。这项工作在周周2岁的时候就开始了,第一次让周周收碗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些打鼓,担心她没走稳摔倒了,摔破几个碗是小事,倘若让碎瓷片割破脸就糟糕了。我偷偷地跟在周周身后,准备在周周要摔倒的时候随时保护。谁知周周发现了我,把我赶开,“不要妈妈保护!”是啊,既然让她收碗,为何又不相信她,还要亦步亦趋地跟着呢?我意识到自己太紧张了,揪着心退到了一边。第一次收碗,周周其实也是紧张而又激动的。她小心翼翼地两手端着碗,慢慢地一步一挪往前走,从餐厅到厨房,只有几步路,周周却走了差不多1分钟!当她踮起脚把碗放到了厨房的案板上时,周周激动地大喊起来:“我成功了!”“成功”这个词是周周最早学会使用的词之一,她也早早体验了“成功”的感觉。如果决定让孩子做某件事,就不要怀疑孩子是否能做好,一定要相信孩子,真正地放手。不要把紧张和担忧挂在脸上,而要埋藏在心里。

不过,在做某些

可以预见可能产生危险后果的事情之前,家长一定要事先检查,排除隐患,尽可能避免危险的发生。比如2岁孩子收碗,一定要确保地面不潮湿,孩子的鞋是防滑的,挪开周围的障碍物,以防孩子万一摔倒磕伤。

 

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实践证明,很多事情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家长没有相信他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机会。

周周3岁10个月的时候,对厨房的活非常感兴趣,喜欢上了剥大蒜、切菜、洗菜、炒菜。那时,5岁的小侄女晓晓也住在我家,她们俩一起和我做饭炒菜,我家的案板是成人的尺寸,对于孩子而言太高,周周搬来小板凳,踩在小凳上在洗菜池里洗菜。她先把洗菜盆的塞子塞好,把菜放进洗菜盆,打开水龙头,等水漫过菜叶,她关掉水,从水里把菜叶抖几下捞出来。这些动作非常笨拙,但是她很认真,有条不紊。洗完一遍后,周周问我还要不要洗,我说青菜要洗3遍。周周又洗了两遍。我瞟了一眼,还真的被她洗干净了。

而晓晓,拿个小刮子刮掉土豆皮后,就拿着大人用的真刀(我家有给孩子用的牛排刀,但是那把刀太钝,土豆切不了)切起了土豆。我发现孩子真是太有智慧了,晓晓为了避免切到手,两只手都拿着刀的上方,横着切土豆,而不是一只手拿着土豆,一只手拿刀。看着她费劲地举着一把真刀,我的心真有点悬,担心她万一没拿稳切到手,或者万一失手剁到脚,那把刀可是很锋利的!但是我忍住了担心,眼见着一个大土豆在她的努力下,逐渐变成一个个不规则的小块。

那一顿饭,我们吃的就是周周洗的莴笋叶(也是她自己炒的),晓晓做的土豆丁汤(大小不一还真不好炒,只能煮汤),放的作料是周周剥的大蒜和葱。吃着自己洗的、做的菜,她们很有成就感,大呼“我们也会自己做菜了”,那一顿她们吃得格外香。

我知道在很多家庭,孩子是不被允许进厨房的,怕烫着、怕被刀切到手、怕弄湿弄脏、怕被油溅着,这怕那怕硬生生地夺掉了孩子宝贵的学习机会。不仅是厨房的事情,还有很多事情,譬如洗手、洗头、洗衣服、扫地、拖地板、抹桌子、爬高、下沟、玩沙、玩水等,都不被允许。这一切是源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潜力,不相信孩子,唯恐孩子做不好,或者担心孩子发生危险。实际上只要给孩子机会,孩子完全能做好这些事情。

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听到“别动,这个你不会”“停下,妈妈来弄”这样的话,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甚至不经意间会打击和摧毁孩子的信心。一次,周周在草地上画画,苗苗和思思好奇地围拢过来,苗苗和思思的外婆都在,苗苗外婆夸周周,“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看,画得多好啊,周周以后要做画家吗?”周周说:“我要做画家。苗苗、思思,你们想做什么呢?”思思说:“我要做科学家!”苗苗说:“我要做歌手。”苗苗的外婆笑着说:“苗苗要加油学习,成绩好才能做科学家。”思思的外婆说:“她做个×的歌手啊!唱歌唱得不好,还胆小,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胆小得不得了。不像周周,画画得这么好,唱歌也不错,还那么大方!”苗苗和思思黯然,尤其是思思,听外婆这么说,脸上的笑容不见了,站在旁边发呆。我心里不赞同思思和苗苗外婆的观点:学习好并不代表就能当科学家;还有,没有让孩子来试试,怎么就知道孩子不会当歌手?如果苗苗和思思的家长能相信她们,多一些鼓励,少一点否定和打击,也许她们以后还真能按照她们自己的想法发展。很多家长在羡慕别人孩子的同时,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什么造成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的差距?到底是孩子之间有差距,还是家长之间有差距?

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独立做好一件事情后获得的成就感的基础上的,家长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看起来让孩子完成不太可能。如果担心孩子的安全,那么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能够在一个安

全的环境下独立做事,而不是阻挠孩子。如果我们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机会来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纵然有再多的表扬和鼓励,就算把“你真棒”天天挂在嘴上,孩子的自信也是建立不起来的。

 

重点提示: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但是经常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孩子的不信任。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甚至不经意间会打击和摧毁孩子的信心。这样对孩子自信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

让孩子做一些能让孩子觉得他们有价值的事情,不要刻意保护。这怕那怕,会硬生生地夺掉了孩子宝贵的学习机会,会让孩子否定自我。在做某些可以预见到可能产生危险后果的事情之前,家长一定要事先检查,排除隐患,尽可能避免危险的发生。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实践证明,很多事情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家长没有相信他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机会。

不当遥控器妈妈

1.“妈妈,你总是管着我,你就是一个遥控器!”

2.?和周周去公园玩。

3.?孩子的自由不是成人施予的。

4.?孩子是不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最顺从?说明什么呢?

5.?小孩子为什么会逆反?

 

5岁的楚楚在小区花园里遇见我们,非要和周周玩一会儿。不到5分钟,楚楚妈妈要回家做饭了,催促楚楚回家,楚楚不肯,还要和周周玩。楚楚妈妈催促了好几次之后,楚楚发火了,“你不给我自由,总是管着我,你就是一个遥控器!”听闻此言,楚楚妈妈大惊失色,尴尬不已,周围的大人们都笑了起来。我大笑:遥控器,多么贴切的比喻!

其实楚楚并不是不想回家,只是碰到小伙伴后,还想玩一会儿。而妈妈做饭并非十万火急、一刻都不能耽误的事情,妈妈完全可以多等孩子几分钟。楚楚只是不喜欢妈妈这么专横,她的反抗实际上是在和妈妈夺权争夺自己做主的权利。如果妈妈把什么时候回家的权利交给孩子,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有人可能会问,碰到孩子在外面玩得不想回家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把什么时候回家的决定权交给孩子,我会征询周周的意见,问周周打算还玩多久回家?周周一般会说,还玩10分钟或者20分钟。我会同意她的决定,然后拿出手机给她看,现在是数字几,10分钟之后数字又是几,到点之后就回家,说话要算数。到点之后,我给周周看手机,周周主动提出回家,从不食言。

有人会说,我们家孩子可没有周周这么听话,他可能在到点之后耍赖,还要继续玩。如果是这样,家长就得反思,自己是否对孩子说话算数,自己有没有曾经对孩子食言过。如果家长自己对孩子信守承诺,并且要求孩子信守承诺,孩子是不会出现“耍赖”行为的。

我发现,不只是楚楚妈妈,还有很多成人都在扮演着“遥控器”的角色,总是试图操纵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耳朵边总是充斥着这些话:“多吃青菜”“该回家了”“不要弄脏衣服”“不要爬高”“多穿点衣服” 孩子在家长的絮絮叨叨之下不胜其烦,渐渐萌生抵触情绪。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有人这样对待我们:事事要操纵我们、时时刻刻管着我们,我们会有何感受?回顾我的童年,就是在大人的“管教”下长大的。做任何事都必须经过大人同意,否则不许做。那种不被尊重、对大人反感、想挣脱重重束缚的心情,我现在都记忆犹新。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快快长大,梦想着长大后就没有大人管,可以自己做主了。我相信很多被“遥控器妈妈”管制的孩子就是这种感受。

 

对待周周,我的原则是:只要这件事情不妨碍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我就视为合理要求,尽管去做,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同意。但是如果某事违背了这一原则的话,就会被坚决制止。有时碰到周周强烈要求做某事,比如有一次大热天的,周周一定要穿棉裤,我的常规思维告诉我,不能穿!但转念一想,我不应该制止。在37度的高温中穿上棉裤走在烈日下,这真是一道景观啊,惹来不少人惊异的目光。不久后,周周体验了高温中穿棉裤的闷热,觉得很不舒服,主动脱掉了棉裤,换上了短裤。

如果我强行阻止周周穿棉裤,她一定产生抵触情绪,和我对着干。让她体验了热天穿棉裤的不适,她自己主动

换了裤子,孩子喜欢的,就是自己做主的感觉。因为有自主的权利,周周特别能遵守规则,对我没有任何的逆反,我是她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让她最能顺从的人。

 

孩子想做某事,我们在说“不”之前要好好想想,这事妨碍别人吗?会伤害到孩子自己吗?破坏环境吗?如果答案都是“否”,那么我们一开始就不要阻止,而不要等到孩子发火、吵闹后再来妥协。如果其中有一个答案为“是”,那么就要坚决阻止,不管孩子怎么哭闹都不能妥协。说到上面这个原则,我和很多妈妈提到过,不过很少有妈妈能拿捏得准的。这里要细细道来。

不妨碍别人,就是孩子的行为是否会对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是否打扰到别人,是否影响别人休息,是否让别人感到难受。比如当小伙伴在专注地做某事,孩子想打断他,这样就是不允许的;再如晚上10点以后还想玩游戏,把地板弄得直响,影响别人休息,这样也是不允许的;再如对人大喊大叫、粗野蛮横,这样也是不允许的。

不伤害自己,就是孩子的行为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我们采取任何保护措施都无法避免的。如果通过我们的保护及让孩子掌握安全规则就可以避免伤害的,那么就不属于此范围。比如孩子想玩沙,有家长说会扔到眼睛里,会造成伤害。其实只要和孩子建立“不能往自己和别人身上扔沙子,否则必须停止”的规则,完全可以避免伤害,所以玩沙是合理要求;再如孩子要爬很高的梯子,有可能摔下来,这算合理要求吗?只要我们在旁边可以保护到,并且提醒孩子登高有危险要踩稳握紧,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也应该视为合理要求。但是超出我们的保护范围,会酿成大祸的,比如爬窗户、玩火或者煤气灶开关、玩洁厕灵等洗涤剂之类的就一定要坚决制止。

不破坏环境,就是不损坏、不弄脏周围环境,不拿走公共物品。比如不攀花折枝、不踩草坪、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占据公共财物等。有一次,我们到橘子洲头玩,很多年轻人在池塘里抓观赏鱼,抓了后送给周周一条。周周很喜欢小鱼,把小鱼放到一个小塑料袋里,和小鱼说话。玩过一会儿后,周周想把小鱼带走。我说:“小鱼是公共场所的,不是卖给我们的,我们不能要,我们要把小鱼放回池塘。”周周听明白了,愉快地把小鱼放回了池塘。

只要把握准以上这三个原则,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主,我们不难做到。

 

还有一条关键的,家长在意识上要转变,孩子是独立于我们的个体,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即孩子获得自由和自主的权利是他们天生的权利,而不是父母赋予的。

我们小区有一个妈妈,苦恼于孩子的逆反。3岁的孩子动不动就和她作对,让她很是恼火。她求助于我,我说:“你限制孩子太多,让孩子感觉到不自由了吧?”她说:“到了她16岁,我就让她自由,16岁之前,不能让她自由,不然我就管不住她了!”

这位妈妈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唯恐管不住孩子,结果是越想管就越管不住!我给她灌输了半天让孩子“自主”,她也不能接受我的观点,我只得作罢。

孩子从2岁开始,就有了自我意识,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他们试图做自己的主人,不愿意别人对他指手画脚,这是孩子走向独立自主的开始。但很多家长不明白,总喜欢和孩子夺权,事事想管。他们感叹,孩子不听话,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究其原因,恐怕是家长们管得太多,成了遥控器,剥夺了孩子自主的权利,引起孩子逆反所致。

龙应台女士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到,儿子安德烈写给她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说出了孩子的心声,也让我震撼于龙女士的坦率和洒脱,特摘录在此:

“妈妈,你给我足够的自由,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予或施与,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重点提示:

 

孩子食言,家长就得反思,自己是否对孩子说话算数,自己有没有曾经对孩子食言过。

事事要操纵孩子、时时刻刻管着孩子,会让孩子渐渐产生抵触情绪。

只要孩子要求的事情不妨碍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父母就应该视为合理要求,尽管让孩子去做,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同意,但需要父母帮助判断。

不妨碍别人,就是孩子的行为是否会对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是否打扰到别人,是否影响别人休息,是否让别人感到难受。

不伤害自己,就是孩子的行为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我们采取任何保护措施都无法避免的。

不破坏环境,就是不损坏、不弄脏周围环境,不拿走公共物品。

孩子喜欢的,就是自己做主的感觉。因为有自主的权利,孩子才能遵守规则。

孩子是独立于我们的个体,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即孩子获得自由和自主的权利是他们天生的权利,而不是父母给的。

面对孩子间的冲突,该制止吗

1.?孩子如何独立地解决孩子之间的冲突?

2.?个性柔弱的孩子怎么独自面对冲突?

3.?什么样的孩子容易低头?

 

周周在小区游乐设施旁排队,奇奇走过来二话不说把周周挤开,站在周周前面。周周一开始好脾气地跟奇奇说:“是我先来的,你应该排队。”奇奇没理周周,继续站在周周前面。这时,周周生气了,对奇奇大喊“我先来的”,欲挤开奇奇,奇奇用力推开了周周。周周见自己的“权益”被侵犯了,而且她自己争取不过来,就向我跑过来,气愤地哭诉:“是我先排队的,他插队!”

我拍拍她的背说:“妈妈看见了,是你先在那里排队的,你有排在前面的权利,要不,你再去和奇奇商量一下?”

奇奇妈见状,想把奇奇拉走。我制止了,“每次周周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我都不插手,让他们自己处理。但几乎每次对方小孩都被家长拉走,这样,孩子们基本上没有学习处理冲突的机会。这是一个好机会,我们别插手,让他们自己处理吧。”

奇奇妈听从了我的建议,这时,玩具上的小朋友下来了,轮到奇奇玩玩具。周周愤怒了!她一边哭一边大喊:“我先来的,我要先玩!”她跑过来抱着我的腿,“妈妈,你去说!”哭声震得我的耳朵嗡嗡作响!

周周撕心裂肺的哭声引来了不少人围观,大家都诧异地看着周周,其中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指着周周鄙视地说:“她真啰唆!”我觉得这句话可能会影响周周,便对小男孩说:“她不啰唆,是因为别人插了她的队才哭的,你不了解情况请不要乱说。”小男孩没再吭声。很多认识周周的家长笑着对周周说:“周周很棒的了,怎么在这儿哭呀,快别哭了,好羞啊。”我不得不一遍遍和别的家长们解释周周为什么哭,并且安慰周周,“哭不要紧,可以哭,哭一点都不羞。”

众人的围观似乎给周周不小的压力,她拼命想压抑住哭泣,但控制不住,不安地在玩具旁跑来跑去。但她并没有再次试图夺回玩具,也许是之前和奇奇较量过一次的失败,让她缺乏再次发起反击的勇气。

奇奇妈一直在做奇奇的工作,说是周周先来的,就应该是周周先玩。奇奇哭泣着趴在玩具上不肯让出来。两个人就这样僵持着,旁边玩具上的小朋友下来了,那个妈妈喊周周过去:“周周,来玩这个吧。”周周不为所动,我向那个妈妈解释,“她不会来的,她认为她先在这里排队,就应该先玩这个玩具。”

周周的心中已经建立了“先来的先玩,后来的必须等待”的秩序,奇奇的行为打乱了这个秩序,并侵犯了周周的权益,这是周周生气的原因,以她的个性,当然不会退让到别的玩具上去玩。于她而言,玩玩具是其次,重要的是要捍卫她心中的秩序。

终于,奇奇妈不知用什么方法把奇奇拉离了玩具,在旁边等候。我欲把周周抱上玩具,谁知周周不肯上去,说要让奇奇先玩。我十分不解,“是你先来的,就应该你先玩啊,为什么要让给奇奇先玩呢?”

周周抽泣着说

:“巧虎里面说要轮流玩的。”

我说:“可是你还没有玩的,应该是你先玩,再轮到奇奇呀。你是不是想谦让啊?”

周周点点头。

我百思不得其解,以周周的个性是不会这么谦让的,对心中的秩序她一直都是誓死捍卫,决不让步。不过,也许是她觉得奇奇已经让出来了,她已经成功捍卫了心中的秩序,不必再争长短,所以才做出让步。

最终的结果是,周周让给了奇奇先玩,等奇奇下来,她再玩的。

 

周周是一个性格要强的孩子,记得以前在一个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周周在独木桥上遭遇一个小男孩,两个人都无法过去。僵持当中,小男孩突然甩手给了周周一巴掌。周周没有丝毫犹豫,亦没有向我们求救,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还击了男孩一拳,快得连扶着男孩的妈妈都没有反应过来!妈妈怕矛盾升级抱走了男孩,而周周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继续过她的独木桥。当时我们远远地看见了这一幕,觉得很欣慰:面对别人的攻击,周周没有哭泣、没有求助,而是毫不惧怕、勇敢还击。当然,我并不主张孩子面对攻击的时候一定要还击,当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我更倾向于孩子用“沟通”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但是,当孩子的语言还不到那个水平的时候,孩子被对方攻击之后当然有还击的权利。这样她才能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周周刚满3岁,解决冲突是以抢夺(比如别人未经允许拿走她的玩具,她会在第一时间夺回来)、还击、哭和求助的方式为主,还不会去和小伙伴沟通、协商,这无疑是由于缺少解决冲突的机会所致。面对孩子间的冲突,只要没拿器械,我是不会去插手的,可往往对方家长不等“矛盾”激化,就强行拉走了自己的孩子。

家长们不希望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觉得发生冲突不是件好事,担心孩子打到别人,也担心自家孩子受欺负。不少家长由于爱子心切、护子心切,会不知不觉中把孩子间的冲突想象得过于严重,认为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看到自己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就会挺身而出。然而,这样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脆弱、易受伤害。其实,孩子间的冲突都是很单纯的,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孩子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那么容易受伤害。有时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孩子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一下子就又玩到一块去了,把挨打一事忘到了九霄云外。反而是家长觉得“委屈、吃亏、心疼”,憋在心里很久都不舒服。

家长过早干预孩子间的冲突,就剥夺了孩子和同伴沟通协调、解决冲突的机会,孩子没有机会来学习如何解决和同伴之间的矛盾,如何和他人友好相处。如果不经历一次次的冲突,孩子又怎么能学会沟通协调呢?

对于大多数的冲突,孩子是有能力解决的,我们得相信孩子。譬如有次我们在草地上玩“老师和学生”的游戏,乐乐和周周争着当老师,我们和乐乐的爸妈都在旁边没吭声,看她们怎么办。周周和乐乐商量,“乐乐,要不你先当老师,然后再轮到我当老师?”乐乐想了一下说:“还是先你当老师,我当学生吧。”俩人一谦让、一商量,问题就解决了。

还有一次,思思来家玩,周周拿出蒙氏教具和思思一起操作,可思思不知道怎样操作,拿走了周周的一块三角形。周周让思思还给她,思思怎么也不愿意,最后周周不知道怎么办就哭了,她边抽泣边说:“我不要思思这个好朋友了。”思思不示弱,“我要把周周丢到垃圾桶里去!”几十秒钟后,周周似乎想通了,拿了一块三角形给思思(主动和解)。思思小声说:“谢谢周周。”真是“礼尚往来”呀!

 

对于个性强的孩子和个性弱的孩子,不能搞一刀切,引导方式和侧重点要因人而异。对强悍的孩子,要侧重引导孩子注意友好和谦让;对温顺、柔弱的孩子,要侧重引导孩子懂得守住规则、不畏强大。

有家长问:“我的孩子性格比较柔弱,要不要让个性柔弱的孩子独自面对冲突?”我的回答是“要”,但是要注意方

法。对于柔弱的孩子来说,家长越是一遭遇冲突就冲过去保护,孩子就越是依赖家长的保护,从而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但是,在孩子遭遇冲突时,家长不能直接生硬地让孩子自己解决,然后撒手不管,这样会让孩子觉得非常孤立和无助。

晓晓原来就是这种懦弱的孩子,与小孩发生矛盾、冲突时,就习惯性地找大人解决问题;被小朋友欺负了,她觉得委屈,但也只会眼巴巴地望着大人,而不会去“期负”回来;任何人打了她,她都不会还手。

在晓晓住在我们家的几个月里,我给晓晓最大限度的自由,强调的是规则,让她懂得:规则第一,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规则(比如给她的零食就是她的,周周有周周的,周周的吃完了,找晓晓要,晓晓要是不想给周周,就不给,周周哭也不给);只要遵守规则,不必做无谓的谦让;和同伴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要先动手攻击别人,但是如果被别人攻击,我们有还击的权利。遇到别人侵犯晓晓“权益”的时候,我鼓励晓晓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解决和小伙伴间的冲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晓晓的内心慢慢强大起来,从最初的犹疑不决到后来的理直气壮,掌握规则后的她不再被别人左右,玩具被抢一定会夺回来。别人欺负她时,她会抓住别人的手阻止对方继续攻击,并且“警告”对方,“你再打我的话,我就还击了。”

有的家长见孩子被欺负而不还击就焦虑不安,数落孩子“你怎么这么老实”,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挫败感,觉得自己没用,导致孩子更加畏缩。对于弱势的孩子,我们应耐心等待孩子鼓起勇气去解决和同伴间的冲突,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和孩子强调规则,我们要让孩子在内心建立这样一种意识:只要遵守了规则,就不必向任何人妥协,不管对方是多么强大。

 

有家长问,孩子总是被别的孩子欺负,不是被打,就是玩具被抢,她希望孩子做到“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知这个度如何把握?

对于“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是这样认为的,在孩子遭遇对方攻击时,孩子有还击的权利,但是不意味着家长就必须让孩子对别人打回来。孩子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面对实力相当的,面对比自己弱小的,面对比自己强悍很多的。是还击?是逃跑?是求助?孩子其实有智慧学会审时度势的,我们不必怂恿孩子一定要还击,如果遭遇非常强悍的对手,那样可能会招致更大的伤害。周周4岁的时候,遇到别人“侵权”会权衡一下,如果对方块头高大,她寻思着自己“斗不过”时会寻求好朋友的帮助。一次,周周坐在篮球场的石凳上,一个个头比她大的孩子把她挤开了,周周很生气,对那孩子说:“这个凳子是我先坐的,你不能挤我。”那孩子挑衅地看着周周,仍然坐在那儿。周周转头把好朋友思思找了过来,思思大声对那孩子说:“这里是周周先坐的,你不能挤她!”两个小朋友的力量大呀,那个孩子让开了。还有一次,周周从幼儿园回来告诉我,小华打了她,她还击了,但是她打不过小华,童童帮她了。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如果成人干涉得少,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渐渐寻求到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对于弱势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放手,千万不要保护过度。同时,在孩子遭受委屈、被人“欺负”的时候,父母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接纳孩子的委屈、害怕,但家长的表情一定要轻松,不要觉得受伤害或心疼,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件多么大的事情。

孩子之间推一把、打一下,大多是没有多少恶意的,当然也有少数孩子以大欺小、以强欺弱、霸道蛮横。遇到那些“少数孩子”时,我们要给孩子打气,要鼓励孩子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由于实力悬殊,在孩子经过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解决时,家长要站出来维护,给予孩子最强有力的支持,让孩子感觉他不是孤立无援的,爸爸妈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归根结底,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懂得“规则”,也就是“明理”,规则最大。如果家长能彻底放手,孩子心中有规则,孩子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重点提示:

 

不少家长由于爱子心切、护子心切,会不知不觉中把孩子间的冲突想象得过于严重,认为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看到自己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就会挺身而出。其实,家长过早干预孩子间的冲突,就剥夺了孩子和同伴沟通协调、解决冲突的机会。

面对别人的攻击,当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达不到有效沟通水平时,孩子被对方攻击之后当然有还击的权利。当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父母应帮助孩子用“沟通”的方法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

对于个性强的孩子和个性弱的孩子,不能搞一刀切,引导方式和侧重点要因人而异。对强悍的孩子,要侧重引导孩子注意友好和谦让;对温顺、柔弱的孩子,要侧重引导孩子懂得守住规则、不畏强大。弱势的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家长不是完全撒手不管,要给孩子自己处理冲突的时间,如果孩子处理不好,家长最终还是要出面的。比如孩子和对手的力量相差太远,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不能争取到自己的“权益”,家长就要出面干预。但是家长出面不是拉开孩子了事,家长要做两件事:第一,要对双方孩子强调规则,譬如孩子被打,家长要说:“不可以打人,打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如果是被抢,就要强调“自己的东西自己支配,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可以拿”,鼓励孩子拿回自己的东西。第二,承担结果。要求打人的人向被打的孩子道歉,并且安抚被打的孩子。如果是被抢,那么一定要要求抢东西的孩子自己把东西还给对方并且道歉,而不是妈妈要回来(或者对方家长还回来)了事。多次这样处理之后,双方孩子才会明白规则的严肃性,进而将规则内化。

我们不可能护卫孩子一生一世,有朝一日孩子总会离开我们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学会自我保护和沟通协调是孩子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孩子遭遇冲突时不要立刻介入,等等,再等等。

是谁阻断了孩子间的交往

1.?孩子闯了祸要怎么处理?

2.?父母以“保护孩子”为名,无意中“离间”了孩子。

3.?父母是否该介入孩子间的交往?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一大帮孩子在干枯的小溪边玩耍:周周和乐乐在小溪的一头玩“烧烤”的游戏,亮亮、奇奇、丝丝、津津在另一头玩。3岁的亮亮很热心,站在小溪里面,挨个牵着岸上的小朋友,协助他们跳到小溪里。妈妈们在不远处的广场上聊着天。

突然,嘭一声,奇奇摔在了小溪里的石头上!妈妈们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奇奇妈抱起了奇奇,脸都吓白了;亮亮妈也很慌乱,扯过亮亮大骂起来,“是你把弟弟摔倒的吧?你这么小,怎么能牵弟弟?叫你不要牵弟弟你不听 ”

亮亮知道自己“闯了祸”,原本已经很害怕,妈妈这一骂,把他骂哭了。亮亮妈瞪着眼睛训斥,“还哭!下次不要牵弟弟了听到没有?”说完转过头对奇奇妈说:“实在对不起,要不我们把孩子送医院看看吧。”奇奇妈没说什么,忙着安抚奇奇。

我走过去,见奇奇无大碍,并且摔的地方不高,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对亮亮妈说:“不要骂亮亮了,他没有错。他是帮助小朋友下来到小溪里啊,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你这样训斥他,把他吓坏了,瞧他多委屈呀!小孩子预见不了这样的危险,要说有错,也是你的错,大人应该预见到这样的危险,你应该站在旁边保护的是不是?”

因为和亮亮妈比较熟,我说话很直接。亮亮妈可能是觉得自己的孩子闯了祸,不骂骂好像过意不去。不过,见我这么说,马上没吭声了。奇奇妈说:“不要骂孩子了,他不是故意的。”

结果是奇奇和亮亮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一起玩。

再后来,奇奇妈碰到我又说起了这件事,她也觉得不能指责亮亮,就算伤得重,相关责任也应该是由家长承担。但是,回家后,她是这样引导奇奇的:不能让小朋友牵,应该让大人牵,因为小朋友力气小,保护不了你。听奇奇妈这么说,我不禁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里面小豆豆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爬树的那一段。小豆豆搬来梯子,帮助泰明艰难地一步步爬上梯子,当小豆豆排除万难、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帮助泰明爬到树上,两人是多么幸福和满足啊,这是孩子间多么美好的一种感情!

亮亮和奇奇之间不正是这样吗?亮亮牵着奇奇的手,想保护奇奇安全地从岸上跳进小溪里,亮亮热心地帮助奇奇,而奇奇是那么信任亮亮,两个小朋友只是想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么“一项了不起的工作”,没想到出了一点小意外。原本这算不了什么,若没有大人的介入,他们本来可以爬起来继续完成那项了不起的工作的。妈妈们的介入破坏了孩子间的这种美好感情。对于亮亮来说,以后一定不敢轻易帮助别人了,免得“闯祸”挨骂;对于奇奇来说,今后一定不敢信任小伙伴了,免得摔跤!更重要的是两个孩子间的友谊和信任就此止住,多可惜啊!孩子间纯真的交往是多么美好而令人感动啊,这不正是妈妈们所希望的吗?可是她们在不经意间,粗暴地阻止了他们。

我也看到过很多奇奇妈这样的妈妈,为了保护孩子,无意中“离间”了孩子。爱子心切,这种心情我更加能理解。但是这样会让孩子不信任小伙伴,离伙伴们越来越远

当某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善于与别人交往或者有些不合群的时候,我们得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不经意间阻止了孩子之间的交往?

 

 

重点提示:

 

父母以“保护孩子”为名,无意中“离间”了孩子。

大家都知道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孩子的交往能力就是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不需要大人的干涉和介入;相反,不必要的干涉会妨碍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孩子摔了也不管吗,若是摔伤了怎么办?其实,是有两全其美的办法的,比如上面这个事例中,我们完全可以静悄悄地站在孩子旁边保护,以防万一。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摔倒,也不必那么惊慌,观察、等待一下,若是很严重,自然是要处理的;若是没什么事,我们完全可以平静对待,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很多妈妈在自

家孩子无意中伤了对方的孩子后,会当着其他人的面把孩子大骂一通,仿佛这样才能减轻一点自己的负疚,仿佛这样才能让对方家长心里好受一点。这样的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处理是孩子不能承受的,因为孩子没有错,他心里自然是万分委屈的!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不需要大人的干涉和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