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wingying微盘:道医学入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1:41:48

道医学入门 空净

  道家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道家文化分为文道、武道。道家的“文道”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体系庞大的文化系统。道医学就是道家“文道”中的五术之一,道家五术分为医、卜、星、卦、山五大门类。其中道医学名列五术之首,是道家历代修真者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道家法脉承传中代代相继、口传心授的重要内容。只是由于法脉承传秘授的特点,所以历史上鲜见文字专著流传于世间。
  道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道医学的内容长期以来在道家内部的不同脉系之中师徒相授,代代相传。为人民健康的预防、治疗和保健贡献着力量。由于道医学是内功修真者在世间“广施方便,救死扶伤,德化众生,积行累功”的重要工具,所以古往今来,道医学可以说是最接近人民大众的一门医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道家人物布施医道、起死回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道医学以药物便易、方法简便、疗效可靠而著称于世,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流传几千年而不颓,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医学体系。
  道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是一种自身实证基础上的医学技术,它已经超越世俗“眼见为实”
  认识论的限制,是人体生命科学中,必须跨越太极阴阳相互之间的障碍和制约,自由穿越太极弦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的学科,是一种深层次高领域的生命医学领域。所以,真正上乘的道医学都必须在本身进行系统内功修证的基础上,证至相应的层次和阶段,然后经过上师的心传印授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以道医学历代都是师徒承传,理论和方法只限于笔抄纸录,口诀相延,不付梓印。虽然其中许多方法在历史长河中也与世医相融交汇,但是其中根本的精华,仍然深藏脉系之中,不易被世俗所掌握,故而历史上鲜有道医学这方面的专著论述。
  道医与世医(道家将国医或中医称之为世医)都是同源共脉,都源自于自然大道。古有:“歧黄源于道”之说,此言非虚。世医是根据道的易理、阴阳、五行、气血理论而阐发,这些显性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利于世俗学习掌握和运用,只需掌握文理精义即可临床应用医术。但是,道医则必须隐显、阴阳理论和实践集于一身,能够洞穿太极弦,显性和隐性同步掌握,才能将道医学运用于临床实践。所以相对于世俗中的医学而言,道医学是比较难以全面掌握和应用的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必须依靠医者本人坚实而且系统的精气神内功修炼基础。
  道医与世医之间的根本区别,其实是对精、气、神这三大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之间的差别。世医对人体精气神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理论认识、理性掌握的范畴中;道医则是既要有理性认识,同时也要对精气神具有自身内环境实践的直接感性认识,在双重认识整体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掌握。
  道医学的基础理论,建立在以甚为深邃的洞察力内证,运用自身的深度静定慧观,对生命进行长期全面而细致的观察,根据观察所得而逐步建立起人体医学理论基础。世医在历史上则是继承和运用道医学中的这些基础理论,仅以智观加以学习和运用发展。中医学发展至现在,已经偏重于单纯的智观性发展和丰富,甚至将道医学中经过慧观所取得并且建立的基础理论,部分地轻率地当作糟粕抛弃掉。例如在一个时期阶段中全面否定阴阳、五行学说,摒弃三魂七魄学说,甚至否定经络学说、气机学说等等。将中医学的灵魂抽离抛弃,全面向单纯的智观领域发展。这种现象在道医学领域是不可能发生的,道医学注重智与慧同观研究实践任何事物,而且将慧观所得作为指导智观的基础,是“慧智同观”研究医学的一门学问。
  道医学的学习与掌握,首先在于对传统理论的全面继承,而不是轻率地否定。道医学诞生于道家修真者数千年以来,以自己的性命为试验室进行长期反复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在自己身体之内进行全面归道性转化实践,探索精气神与形之间的本质关系,成就了千千万万的祖先,使他们步入真人的行列,并且同时产生了道医学。
  道家理论认为:自然大道的顺变演化过程是:虚化神,神化炁,炁化形,形生而产生万物,物形一旦形成,道炁则滞塞不通。自然大道的逆向回归过程是:形化炁,炁化神,神化虚,当进入虚明境界后,虚实相通,就能穷通万物而复归于道。人类对道对自然的认识,必须经过:体于物而知“身”,体于形而知“炁”,体于炁而知“神”,体于神而知“虚”,体于虚而归道的正确过程。在这五个阶段和过程之中,人类绝大部分固囿在一个“体于物而知身”的初级阶段和过程中。人们通过逻辑思维后天的智识观察、研究和实践对自然万物的探索,从而逐步明白、知晓我们人类自己与万物的之间的辩证依存关系。但是对“万物皆有炁,万物乃一物”的真理,如果不进行内证,产生高质量的系统而可控的灵感思维,就不知道还要研究和实践多少年才能产生真知形成共识。道家修真者与世俗不同,他们运用的方法是灵感思维与逻辑思维同步“穷通塞之端”,炁的滞塞既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障碍,也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运用三因理论研究这个炁“塞”的真正原因所在,探索解除这个闭“塞”不通“因”的转归。这个“端”就是打开塞的根本源动力,也就是暂时看不见又摸不着,但是实际又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炁”。炁是生化之源变化之端。炁虽然不可见,但是它却决定着形的成败、生死与活力。
  道家修真者的“体于物而知身”,首先是以诚信之心承传着祖先们的成功经验,是一种显隐高度结合对炁的全面实践。穷通塞之端,体形炼真炁,修心归虚明,回首返先天。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这是修真者必然的正确的实践过程。体于身知炁,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艰苦历炼修持过程,也是掌握道医学的基础。内功界的师傅们常说:“知精者可为常医,识炁者可为良医,达神者则为神医。”这种根据内修水平确定道医学识层次的分类方法,与世医有着根本的不同。“虚实相通,一体掌握”才能真正全面地掌握道医学的精华。
  道医学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宗,以经络学、脏象学为基础,以“气血”为理用。尤为突出对炁的灵活运用和调整,把握这一生化之源,造化之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这一点也正是被现代医学所忽视的根本所在。
  世医对人体健康的恢复和保持,侧重于运用药物、针灸等等各种方法对人体的精气神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道医则是根据“万物皆有气”的原理,在同时运用世医方法的基础上,直接调集各类相应的“气”进行灵活运用。对人体内的气机进行清除病气、浊气、邪气,补充生气、清气、正气。使机体中的精气神恢复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疾病的认识,病因机理的分析,世医重视二因,即内因和外因的致病作用。道医对疾病的认识,则重视三因,即本因、内因和外因。这也是道医学与世医学的根本区别所在。本因,是指一点灵光在历史时空中携带而来的致病因素,它们是能在体内逐步释放,并且与内因和外因密切协同作用,从而产生疾病的因素。本因是一种以全息信息方式储存并且携带的,以炁的方式客观存的致病因素。现代医学已经从微观领域发现了DNA 遗传基因病因携带现象,但是要发现慧观中疾病的全息携带现象则尚需时日。目前的科学研究方法还暂时难以真正全面地进入“炁”的领域之中。
  世医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偏重于对内因和外因研究和应用。道医非常重视整体,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因的协调性研究和应用,“上工治未病”防胜于治,化优于堵。道医将预防和化解三因对人体的作用力作为重要医疗方法。道医学还非常重视外环境各种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调整化解。运用道家五术山术中的“风水学”对阴宅、阳宅这些外环境进行巧妙处理,常能使许多慢性疾病加速治愈或者不药而愈。运用“万物皆有炁”的基本原理,运用各种方法调适和营造良好的炁场环境保持和维护人体的健康。
  简而言之,道医学与世医学同源同根,世医学中所具备的内容,道医学中都存在着,而道医学中的内容,由于理义更为深奥,有许多内容并非世医所能完全理解与接受,所以仍然保持着它自身的独立性,在道家内部承传。另一方面,数千年以来道医学与世医学互渗交融,众多的内容早已同化于世医之中,我们从世医名著的大量名词术语中即可见一斑。只是各自阐释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今人的阐释由于缺乏自身内证的体验,其中也不乏许多曲解之论误导后进者。今人如想进行道医学的实践,如果在掌握世医学的基础上步入,也不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例如:医用古汉语、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腧穴学、经络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等知识,都是进入道医学的基础。吾亦将在各篇中对世医所未能论及的相关理论方面,根据师传和实践所得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以飨读者。
  余幼承家学师传,蒙师心传道医心法,从事道家佛家内功修证和临床医学实践数十年,进行传统内功和医学教学工作十余年,对道医学的博大精深和至简至易颇有一些肤浅的感受,虽然所知晓的道医学内容也只是一麟半爪。但是有感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医林的繁荣昌盛,所以不揣冒昧,拾笔作些介绍,以管见呈之于杏林同仁,也希望有缘者因此而得遇明师口传心授,步入道医学的殿堂,真实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救世济危,造福人类。
引言

  一、历史渊源
  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巨系统,包括道、释、儒三大分支。其中以道学最为历史悠久,远溯于上古人纪时代,道德文化系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脊梁。道医学源于道家的修真学说(也就是后世所言的金丹学说),它在道家内部严格地恪守着师徒相授的原则,在各脉系中代代口传心授、相互承传。
  《黄帝内经·上古通真论》中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段话中的“其知道者”
  就是中华道德传统文化系统的缔造者。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诞生道医学、传统中医学的源泉,“歧黄源于道”,绝非虚言。
  “道”不可见但可知,“德”可见亦可积,积之厚足,则可知“道”而生万化。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东方哲学、科学、医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她养育我们的祖先撰写出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出领先于世界的四大发明,造就了大唐盛世。盛唐文化的深远影响,从至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文化现象中仍可略见一斑。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每个领域之中,它在历史上曾给中华民族在带来无比的辉煌。
  宋代以后,由于中华道德文化系统中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儒学文化进入了教条化阶段,以及接踵而至的外族入主中原,加之西方科学的传入,才逐步压抑和冲淡了道德文化系统对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作用力。综观历史的进程,中华道德文化系统在近数百年中,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力都日见势微,民族虚无主义者大兴其说,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但这种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暂时现象,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由于高度符合宇宙自然的总法则,必会兴盛于世,大行其道,传遍整个世界。
  分析中华传统中医学系统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便可得到道德文化与传统中医学诞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中医理论富含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内核,在运用中比其他领域更贴近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源头,因此,它虽然在近数百年来饱经蹂躏,却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傲立于中华大地,百折不挠地顽强地发展着。近代以来,更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力军,傲然屹立于世。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言:“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二、“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慧与智“理炁科学”,是道德文化系统中有别于其他各种哲学观的独到之处,它以“道生一(炁),一生二(天地),二生三(天地人三才),三生万物”为理论基石,抓住宇宙生成和万物生成的根本物质——炁,并以自身的内证为认识生命和宇宙的方法,具有肉眼不可见性,我们将其称为“慧观科学”。在慧观下产生和形成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我们称之为“理炁学说”和“理炁科学”。传统中医学的祖先可以说都是“慧观”科学的姣姣者,神农、扁鹊等先辈的“内慧观”和“外慧观”,都达到了慧观科学的高峰,给后代不能实践慧观的人们留下了“神话”般的奇迹。东方的慧观科学,是系统型的灵感思维,有序性潜意识思维,以及深度定观、慧观、无为先天状态下的产物。理炁科学是祖先们以自身为实验室进行道德生命科学实践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是对道进行全面实践和验证的系统科学。理炁(有时打字不方便时,用“气”代替“炁”,但二者有本质上的差异)科学包括了我们东方的修真学说、金丹学说、玄学,以及现代的正确的内功学说(不包含人为意识创编的方法)。如果从人体小宇宙内环境的实践而言理炁科学,那么知道、得道、成道、了道是理炁科学实践的最高成就。完整的理炁科学内容博大精深,包涵着对自然万物的气理研究和实践,以验证“万物为一炁”的自然真理和法则。
  西方科学的发展中虽然也同样伴有灵感思维,并也因此而推动着西方科学史的长足发展。但是,他们的灵感思维开发与应用处于一种自然性和偶发性,缺乏理论与系统性。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的一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的科学研究成果,许多都源自于不可捉摸的灵感与下意识。他发觉在主观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更为神秘的领域。也正因为这些大量的不解之迷,才促使处在科学研究巅峰时期,只有三十多岁的他,毅然地放弃了科学研究而进入宗教领域进行研究。他的后半生研究宗教虽然也颇有成就,但是由于缺乏象东方理炁科学这样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其成果也就很快被时代所湮没。目前世界上唯有东方的理炁科学是人类历史上慧观科学领域中硕果仅存的瑰宝,是通向真正认识自然宇宙和道德文化殿堂的必由之路,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瑰宝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对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去向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
  “理形科学”是诞生于理炁科学基础之上的形态科学的同步。是指在慧观基础上,通过对肉眼可见、身体可感或通过仪器可测的事物进行同步性研究,从而形成一整套认识自身和宇宙的理论和方法。例如阴阳、河图、洛书、易经、五行、甲子、干支、九宫八风、斗建十二月、运气、气化、脏象、经络等等理论和方法。我们东方的理形科学,既是先天慧性的产物,也是后天知识的日积月累,是慧性开发基础上的聪明才智和逻辑思维的叠加,我们称其为理形科学。理炁科学是理形科学之母。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祖先们大量地将在理炁科学中所得出的真知,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中。例如中国古建筑中的长安皇城建筑布局图的三城九门,即是慧观中大脑气态结构图形的全部外用。其中的八水绕长安之理,也是仿用了人体经络学说的手三阳足三阳在头部的分布,外加额带脉和鼻带脉的循气之理而用。它使唐朝的首都生气勃勃,诞生出大唐之盛。中国传统建筑学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理炁学说基础上的理形科学成果。我们现在所继承的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同样属于理炁科学基础上诞生的对人体生命形体阐释的理形科学。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圣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不惊奇”和“惊奇”的答案,是因为他并未全面了解中华道德文化和科学的一元始气大统一性,以及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太极统一论的生发与形成。这一点就连我们国人自己由于“大道废”和“离德散”的原因也未能形成真正的共识。大量的研究者和继承者,都是将这两大科学系统活生生地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分析和实践,因而离道日远,难识东方科学的真面貌。西方科学虽然具有严密的形式逻辑推理和系统的反复实验求证,但是它所依靠的主要是大脑的智识系统以及片断性、触发性的灵感思维,而且在理论上缺乏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同频性和大系统联接性,因而几个世纪以来所产生的西方科学系统都是孤立的、弥散的、各自分离独立的科学。西方科学苑如苍茫大海上的一个个互不相连的孤岛,长期各自独立地发展着,正是由于缺乏与宇宙自然总规律相联接的大统一性的基础,当进入二十世纪未期后西方科学也就步入了危机时代。这也可以说是东西方科学的关键的差异性所在。
  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内修求证和社会实践,在道德文化的一元总枢的基础上,形成了既高度协调一致又尽善尽美的哲学框架“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一幅太极图即将这种哲学框架完美地组合于一体之中,构筑了东方科学的基石。这种道生一、阴阳生万物的东方科学理论,历史上曾出现过数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师言,唐宋以前,“理炁学说”盛行于世,文人墨客、诸子百家,内修甚众,蔚然成风,普遍有“半日内修坐,半日应堂厅”之习。这种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进行的内证与外应,可以说是诞生我国古代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数学、物理学、文学、音律学、人体学、中医学等等百业鼎盛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人类的物欲越来越强烈,离道失德,距离自然真常之道越来越远,加上封建王朝的制约性,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理炁科学”日趋隐传,逐步退隐山林深藏民间。祖先们在历史上通过理炁学说和理形学说高度结合在各门各类、各行各业创造的科学成果,虽然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作出巨大贡献,确保着中国古代能够出现大量的创造和发明,从而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国人自己都未能很好地将道德文化继承下来和发展下去,相反却被西方有识之士接收了理形科学的精华并且应用它们滋养和丰富着西方科学,从而推动了西方科学的迅速发展。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归纳总结出古代中国是“世界发明的摇篮”。他在书中列举了26 种重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推动了西方的产业革命。他讲到:“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道德文化系统中理炁科学与理形科学在我们古代社会中的逐步断裂分离过程。这种逐步的离道,与社会整体的逐步失德是一种相互因果的必然关系。
  在中华道德文化系统受到压抑的时期,在中华传统文化成果(如四大发明)的基础上,东方的“理形科学”成果在西方科学的形式逻辑与系统的实验土壤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经说:“是资本主义诞生的助产婆”。近年来西方科学更是发展到了登峰造级的阶段,整个西方科学由于缺乏东方大智慧科学成果的补充,前途已经显现出渺茫,西方的智者都在寻求新的科学发展之路。一些敏锐的西方科学家已经将目光地紧紧盯上了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早在1988 年,75 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曾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段宣言中的话虽然未能触及东方科学体系的本质,并不明白“老子通于大道,孔子精于常道,二子智慧皆归于道”的真理。但是现代人类智中精英所发表的这份宣言的份量,对我们炎黄子孙而言,是足够震聋发愦的醒钟。也是我们自己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继承和发扬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契机。
  《老子·道德经》中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东方科学中的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的学习与实践,与西方科学的学习方式是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方法,虽然理形科学中具有部分与西方科学学习方法相似之处, 但是在根本上, 还是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整体而言,东方科学是建筑于慧观科学坚实基础之上并与智观科学高度协调统一的科学体系。只有在智观科学与慧观科学领域同时进行实践,并将之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才能称得上大智慧。中华传统中医学的系统论思想,正是诞生于我们祖先中的这些大智慧者的毕生求证和实践之中。
  时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学科的成就,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都早已湮没在西方科学的汪洋大海之中。唯独硕果仅存的东方哲学,在我们自己并未高度重视的麻木状态中,反而被西方科学界敏锐地吸收了,在西方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发挥出导向的作用。传统的中医学和其中的针灸术和内功术,针灸医术和内功术在全世界的迅速传播,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现象。许多眼光敏锐的西方人士都在寻找“真正的”传统中医学,而并不满足于目前学院式的教学内容。这一现象其实也必将推动我们自己对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反思。是到了真正地全面继承发扬祖国传统中医学的时代了!
  我们如果能恢复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教育的基本框架,在中医学院的基础理论阶段,开设“理炁科学”
  的课程,并贯穿于中医的学习和实践,将理炁科学与理形科学并重性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和造就中医学的真正人才,充分体现出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根本特征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不是全盘照搬西方医学的教学模式与特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传统经典的领会体悟,而且能较快地提升学医者本身的道德素质和医疗水平,更能全面深刻地掌握“理形科学”中的内容而使其发挥更为深刻的作用,从而全面地整体性地提高我国中医的现代化水平,适应国内和国际的医学发展总趋势。
  三、庶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
  我国古代社会,以是否修证“道德文化系统”,将世人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未进行修证的或者难以进行修证的人群,将这一类人称之为庶人;另一类则是进行道德文化系统实践的人群,这其中又按照他们本身修证的层次和量级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分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四个大的层次。这种分类正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贤人
  “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欲,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圣人
  “淳德全道,合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至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真人(道德修养和内证水平达到最高层次的人)
  中华道德文化系统,就是诞生于这些大批的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的长期内修证和外实践之中的,历史上大批的“道”和“德”的实践者,就是中华道德文化系统以及东方哲学、东方科学、传统中医学的创始者、承传者和发扬者。由于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支撑,传统中医学其实早在二千年前就已经处于历史的巅峰之上,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系统理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自然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如果以是否修养和内证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内容,以及修真的深浅度对中华医学的从业者进行分类,大体上可以分成三大类。当然这种分类,同样适用于其它与传统道德文化系统密切相关的各行各业。
  第一类是系统掌握修真方法进行系统性的自我生命再造工程实践,在此基础上跻身于医林者。
  这一类的人数虽然较少,但他们是中华传统医学承传的基石,他们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其它安身立命之地,都在默默地为传统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类是掌握部分或者单一的内功修证方法,长期不辍地坚持着内证,拥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在杏林中深研实践者。这一类的人数稍多,包括中医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教授,以及身居民间的名老中医。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深谙内修之法,精研于师徒承传的或者家族承传的一部分“理炁科学”的方法进行着或深或浅的内证实践,他们的医技在杏林中常常独树一帜,显示出非凡的造诣。
  他们是中华传统中医学的真正主流,在真正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的道路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三类是按照标准的“理形科学”单一框架,并且采用西方科学的教学模式,经过系统理论学习而培养的中医师。在国际医学界称之为“学院派”。他们中大多数都未曾掌握和实践“理炁科学”
  的内证方法,只是单纯地系统性地学习前人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以及理形科学中经过节删了的一部分内容。这一类的人数众多,他们虽然学习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但是由于缺乏内证修养基础,因而对传统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常持否定态度或似是而非的态度(包括一部分老师也是如此)。他们只有理性认识,而无建立在内证基础上的理性与感性认识的完美结合,所以常常限制了他们医技水平的提高,阻碍着传统中医学理论和方法的全面的继承和发扬。不少人更是变成了中医包装下的西医。
  这一现象如不及时解决,传统中医学将很难真正走向世界,也存在着湮没在西方医学中的风险。
  道医和传统中医内部曾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之说。这一分类,其实是古代对修证道德文化人群修为层次的一种归类法。“下医医病”属于“贤人”内证修养层次和同时掌握医术的人,那么贤人修的内容:“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也就是从医者必须掌握和实践的内证和修养的课题,未能达到贤人的道德修养和内证水平,则不足为医。“中医医人”则是圣人修养水平和内证层次的能力范畴。这里的“医人”也就是应用本身深厚的道德修养,运用德化天下的方法,影响和教化百姓众生“离恶向善,修德遵道”
  从而提升人民的道德修养素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上医医国”则是至人和真人修养水平和内证层次者的能力所在。这里的“医国”也就是运用“淳德全道,合于阴阳”和“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大智慧来“兴民族、旺国家”,使民族和国家安祥、发达、昌盛。由此可见,要继承和发扬道医和传统中医学,关键是按照道德文化系统的理炁理形合一的科学思想,培养合格的具有道德的人才是根本,真正的继承者必须达到贤人的内证和修养水平,实践“合同于道”才能“为世良医”,舍此别无它途。
第一章 论自然全息因果律

  人生的来去因缘,人生的归宿规律,生老病死的因由,命运浮沉的根蒂,人生一切的来龙去脉,都在自然法则的全息因果律之中,洞彻全息因果律者,则容易明白人生的生死、环境、疾病、命运、际遇的形成、展现、重复、转换的机制和机理。立志于修真直证圣道者,最难也最关键的一关,也就是彻底地在本因上清因消业。只有无业无尘,才能问鼎金丹圣道;只有无挂无障,才能道纪复圆,归根复命。因此研究探讨自然全息因果律,是每个玄灵修真者的必修课之一。
  第一节自然全息因果律的概念
  自然全息因果律,根据遗传学理论和微观生物学理论分析,它是一种全息性的、微观隐态的、具有全息遗传携带性的一种本源因素,我们在本因、内因、外因的三因学说之中,将这一现象归入本因之中进行研究和探讨。
  目前的科学水平暂时还不能进入本因系统,对人体生命的本因窥其全貌。这种自然规律的发现,是佛道修真者在漫长的修证中,进入高维多维空间,在宇观、宏观、微观、内观、玄观中发现的一种自然全息(信息)遗传携带现象和规律,并且验证出此种规律具有普遍性。此规律正象古代圣者们的许多超常能力的观察和发现一样,暂时还不能被人们普遍地接受和认识。对于自然全息因果律,现代科学由于还未能进入“场性”之中,未能进入玄源信息领域,所以也就暂时还无法用显态科学的现有方法进行验证和解析。目前只能是通过修证到达一定层次后,在高维空间中用慧观进行验证,一般修证者只能先遵重先辈的发现,承认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并且在自身的修真实践中,重视进入这一领域探索和研究,发现和掌握自身中的自然全息因果律。
  自然全息因果律一般称为“全息因果”,传统上又称之为“果报”,又名之为“全息因果报应”。“全息因果学说”是佛家、道家生命科学理论中的基础学说,是阐述生命现象的来龙去脉和生命形成规律的一种自然基本法则,也称之为“全息因果律”。
  “因”就是指生命规律、现象产生的原因,也称之为“因缘”。这个“因”的信息,主要储存携带于生命形成的本因之中,现时空中新造成的因,也可以全息方式进入内因和本因之中储存或者携带。
  “果”就是结果,也称为“果报”。它是本因中所储存、携带的全息因子,在内因和外因的联合集约性的作用之下,释放、显现与转换的必然结果。
  全息因果是一对阴阳,是一对矛盾,因果之间互根,因果之间相生,因果之间相互循环。这一对矛盾能够相互转换,消长变化,因能生果,果也能生因。“全息因果律”是一种自然规律,广泛存在于自然生命和万物的生、成、坏、灭规律之中。
  全息因果这一对阴阳中,在性质上又分为阴阳。这个“因”有善因和恶因;这个“果”有善果和恶果。善与恶互为一对阴阳,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互根性、相互转换性,善与恶广泛存在于生命现象的领域之中。在常道领域之中,善与恶这一对矛盾共同存在于世俗之中,善因和恶因共同存在于世俗之中,善因和恶因决定着、影响着生命的生成、存在、演变、终结。
  在佛道生命学说中,还有一个学说,就是“业报论“。“业报论”以全息因果律为基础,展开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和探讨。业报中的“业”,是指生命体的一切身心活动。传统上将它分为“身、口、意”三业。三业在性质上又分为善业、恶业。业报中的报,就是现实结果,也称之为业果的报应,是由三业的善恶所产生形成的必然结果。也可以说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佛道的生命理论认为,人生就是业与果的相续变化,是业与果的不同时空转换。在人体生命系统这一领域,佛道认为生命是由两大系统共同构成组成,这就是形体系统和性体系统。用现代科技中的电脑拟喻,生命的形体就相当于电脑的硬件系统,而生命的性体系统就相当于电脑的软件系统。
  生命中“来先去后作主人”的元性,佛家称之为第八识—“阿赖耶识”。佛道生命理论认为,它就是这个因业果报的主体、真主人,它是善因和恶因的主载体。元性将一个人在时空历史上的善业和恶业全息地携带到现实世界中来;又将今生这一生命旅程中所造作的善与恶的全部信息,储存、携带到另一时空中去,这是一种物质信息全息性的“遗传”。佛家称之为阿赖耶识的元性,在意识上是“藏识”,藏就是储存、携带各种信息,全息性地包容人生的业因。如此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灭流传,循环不息,其中元性全息性携带的因业,就决定着元性这一真我、真主人在宇宙时空中的升降浮沉和存在与消失。
  生命理论中的业报论认为,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三业所自造。所以佛曾经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佛经上也曾言:“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也就是说,人生每做一件事,每一句语言,一念一行,都是在各自种着自己的因业,根据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的大小,今后在近期和远期,都会有恰如其分的结果等待着去实践,迟早将会由性和命这一复合体去领受。任何“因”
  在未得到“果”之前是不会自行消失的。同样,如果不造作因业,也就不会获得任何果报。在全息因果这一对阴阳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不虚弃,果不妄得。这就是一种铁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无法抗拒和否定它。人世间的规律是如此,仙佛界中也是如此。此正如印光法师所言:
  “如来成正觉,众生随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可见全息因果律是一种宇宙自然基本规律,不分对象,众生平等,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信息,全息性地循环,不会自行消失。只有识因,以阳克阴,以善因制恶因,才能消弥恶果的产生和出现。
  全息因果律客观地存在于宇宙时空中,不因承认而存在(信则有),不因否认而消亡(不信则无),无论承认与否,都将受到它的制约。全息因果规律从它的本质而论,并无时间长短的制约,也不会只循环三世就自行消失。经云:“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千百劫就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时空,说明业因全息“遗传”和“携带”的稳定性。如果业因未逢到对应性的因业中去中和、化解它,它就不会自行改变自己的特性而消亡。一旦它释放的时机成熟,内因和外因条件具备时,就会从本因中释放出来,呈现于现实时空之中,通过“果报还自受”这一物质转换过程而消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世作者是。”这一认识是佛道隐显同观,根据全息因果规律的客观存在,在高维时空中的宏观和玄观中所得出的认识结论,并不是一种推断臆想。
  人生中的出生时空,荣辱盛衰,升降浮沉,福禄寿夭,际遇机缘,死亡消失,从高维时空上看,没有偶然,都是自然地接受着自然大规律的调控,都是自性因业的必然。性命的过去,曾书写着现在的果报;性命的现在,同样在用新的因业书写着未来。人生的一切从宏观上解析,都是自种其因,自收其果,自作自受,不作不受,循环不息,丝毫不爽。
  第二节全息因果律的生成变化
  对于全息因果律,许多人并不能正确地认识它,甚至否认它的存在,认为人生性命的一切全都是一种偶然,不存在前因后果;认为生命一旦解体,就会象躯体的腐败消失一样,神识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研究生命科学者需知,必然与偶然是一对阴阳,必然才是绝对的,偶然是相对的,不承认全息因果律,也就是否定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法。物质不灭规律,不因对象而区别,不因阴阳、显隐的不同而消失。只存在着质量高低的转换变化,而且这种转换变化是全息性的,只有从微观、慧观和宏观上,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性。
  有许多人看到现实世界中,好人受恶报,恶人得福报,便否定全息因果律的存在,不承认“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这一自然规律。这些认识都是内观和外观的局限性所形成的认识误区。佛道前辈并不是为说教而立言,而是以大智慧宏观万物而立论。前辈们的立论,无论在深度或者广度上,都是我们目前所望尘莫及的。
  例如好人受恶报这一现象,一般人只能看表象,不能追溯到深层和既往,不能认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全息本因密码中所存储的恶因,由于内因和外因的适宜性,正在释放产生着果报作用。
  今世之好人,并非他在时空历史上就是好人,或者从未作恶,也许他历史上曾造下许多恶因,只是因为他的元性在脱离了某一载体之后,在某种特定时空环境下,在某个时空环境中,由于所作的恶因而招致性体的倍受磨难,留下了惨痛的“刻骨铭心”般的“烙印”,认识了恶因的危害,并全息性地记载了这一认识,元性在时空转换中也未曾消磨。当进入新的生命载体后,这种“烙印”的阵痛,仍然不断地缓慢释放着。因而这类人在人生道路上,这种潜记忆时时在产生作用力,影响着主观意识,所以他才能以善为本,大恶不敢为。然而,他虽然慎而为善,诸恶不作,可是由于既往的恶业含量大、数目多,短期内的小善难以全部中和所携带的恶因,就产生不会因其为善而全部抵消或消除既往的恶业特点,从前恶业中未能“中和”化解的果报效应,还是仍然会发生,从而出现“好人受恶报”的奇怪现象。
  恶报和善报因子,常以某种规律安排在其数十年人生之旅的路途中,既有集中性的排列,也有分散性的排列。某些人能认识到“修而能改”时,则可以用新积的德善之“现因”将其化解,少数能把握机缘,积大善大德的人,常能迅速将恶因全部中和化解,而出现再不受恶报的现象。
  同样的道理,坏人得福报的原因,可以肯定地说,他在时空历史上曾经是“好人”,曾经用自己的行为播下许多善因。然而当其性体离开那一载体,全息地携带着这些大量的善性因子进入时空中后,在时空的特定环境中,由于有这些大量的善性因子作基础,使他在某种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没有遭遇到令人刻骨铭心的记忆,相反却比较平淡地渡过了这一时空,因而元性的全息库中,对因果律的严肃性,反而记忆比较淡薄。所以在进入新的载体后,潜意识对主观意识的作用力相比较而言,在这方面反而淡薄,因而在人生路上缺乏潜导向力的制约。加上受后天环境的熏染,主观意识又未经过很好的德化教育,这类人就很容易“近墨者黑”,随波逐流;再加上后天六欲的作用,从而表现出为恶多端。可是,另一方面因为他善因丰厚,福报未了,所以就出现了“恶人反享福”的奇怪现象,使世人难以接受全息因果律。但是自然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所种的恶因,都仍然全息性地储存在档,渗入其全息系统中携带着,只是有待于其福报耗尽之时,或者又一次的流浪生死自然循环而已。
  全息因果律在自然世界中的表现,前人曾经总结为三种以时间长短为特点的释放形式。第一种类型称之为“现报”,现报是指在现实世界中,现在在社会的行为言论中为善者,这些所作的大大小小各种善因,在较短的时间内或者近期内,就转换成福果,从而获得福报。现在为恶者,在短期内或者近期内,较迅速地转换成恶果,从而就受到恶报。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中的机制看,主要取决于他历史上善因或恶因储备量的多少,由这种全息储备量决定是否会出现“现报”。历史上无明显的恶因,而只有较多的善因,这一类人在俗世如果能积善而不为恶,他们常常能获得现报型的福报。一部分历史上有少许恶因,但又能从善如流、广种福田者,当他们今天所种的诸多善因很快将历史上的恶因抵消中和以后,也能获得这种比较及时表现出来的现报型福报。
  相反,历史上并无多少善因储备者,如果他们不畏因果,为恶不止,一旦少量善因的储备消耗完,而又再无新的善因补充,来抵消中和现在所造下的恶性因子时,这类人容易受到现报型中的恶报。如果历史上的善因早已耗完,只携带着大量恶因来到人世间,这一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旦为恶,种下恶因,那么现报型中的恶报,就常常表现出迅速而且沉重的特点。
  第二种类型称为“生报”。这一类的果报是指今生为善为恶所种下之因,全息性地转化为“本因”,存储于元性之中,保留到下一次的元性与形体结合时,再全息地释放而产生果报作用。
  这种生报类型现象产生的原因,常常是由善恶因业在时空历史上的储备量大小和现世所积累的多寡所决定的。历史上携带储备有较多的善因,而在今生为恶,种下恶性因子者。当他们所储备的善因不断释放出来,中和化解新种下的恶因,而且又足够维持到他寿终正寝时,那么其中尚未被他们化解中和完的那一部分恶因,必将会被元性全息性地携带着进入新的时空中,带往下一次进入形体的生命历程中,进行下一轮的消受,或者再累积。
  同样,历史上虽然有部分恶因,但是由于他们广种善因,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样的人在他们性命分离的故去前,已经将恶因全部抵消化解中和完,而且还有富余的部分善因储备。那么这些富余的善因,将同样会被元性全息地记录和携带着,带往紧邻的下一次生命过程之中,去享用性释放,或者由于惜福而被再积累。
  第三种类型称之为“后报”。后报这一类型,是指今生造作善因或者种恶因者,在下一次的性与命相结合的生命体历程中,并不表现出果报的释放性,而是仍然处于一种储存性的携带状态,被元性带往第三、第四或者更遥远将来的性与命相结合的过程中,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才呈现出全息因果律的释放性来。
  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善因与恶因储备的多少,以及现世善恶因积累的多寡,是其因素之一,这种现象与善恶因子的储备量有关。其二,这一类型的出现,常由善因或者恶因本身的全息特殊性所决定,部分善因和恶因常常具有对应释放性,当未遇到对应的内因和外因环境时,它们在本因中就处于休眠的静止状态,并不释放而产生作用。只有当内因和外因环境都与它们本身的特性相耦合时,它们才被激活而释放出来,产生作用机制。
  但是,在自然因果律中,人们所造的因,不论是善是恶,也不论时间的短长,物质是不灭的,场性物质同样是不灭的。矛盾的形成,迟早总归要么是以对应性的因去中和消弥转化它,要么就是在机缘逢至时释放,而身受这递传较久的果报。所以世间有“善恶迟早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的说法。
  社会上有许多人实用主义地、单纯地研究“相学”和“命学”,不从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因中系统性地进行研究,常常难以进入这些领域的高层次。其实人们常言的命运和相貌,其形成和产生的根源,就是业因果报的全息表现。佛道的生命学说中,把现有的这个性与命相结合的肉身称之为“报身”,直接肯定形体就是由因的积累而用来作为释放果报的一种载体,是被自然因果律用来承受善因或恶业之报的一个生命载体。
  作为报身的这个生命体,他本身寿命的长短、相貌的好坏、命运的穷通,所有这些个体内的外在表现,称之为“正报”。这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因果律释放的主载体,是果报的“正主”。
  而这一“主载体”出生所在的家庭好坏,以及他自己所组建的家庭的好坏,他的亲属子女们品质的优劣,他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的好坏等周围景况等,都统统将它们称之为“依报”。依报由正报这一主载体本身元性中所含的本因所决定,正报与依报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正报如果本因中所携带的储存的福果丰隆,那么依报这一外环境自然优良;正报如果本因中所携带储存的福果少而恶因多,那么依报这一周边环境就自然恶劣困窘。这一切都是自己在历史时空中的过去所造作的因,在现在所结的必然的一种果,这种果完全是自种自尝,它决不是凭空而降,完全是一种在自然因果律宏观控制下的“自作自受”,所以每个人在承受恶报之时,怨不得天地,更怨不得爹娘。
  道家和佛家的祖先们,运用大智慧既揭示了“命学”和“相学”的本源,也总结了大量断过去、辨未来的实用经验。但是,在佛道性命学说的实证者中,是决不主张和提倡求签、问卦、看相、算命的。因为这些方法只是使人部分地、管中窥豹地知命和安命,被动地了解和接受自然因果律。
  仅是“知命”、“安命”都是消极的“宿命论”,宿命论对社会进步发展和个人前途的开拓,对民族的繁荣昌盛,并无积极意义。自古以来佛道两家的圣哲们都不提倡宿命论,对宿命论持批判态度。
  并向后人指出:应当摒弃“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的消极悲观认识论,要认识“我命由我亦由天”,正确对待和理解自然因果律,应做自然因果律的主人,而不是这一规律的奴隶;而且指明通过修炼可以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境界,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真正的修真者都必须研究和认识全息因果律,运用我们所提出的三因学说,整体掌握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因”的机制,整体把握。而且在本因上深入地进行探讨、研究和实践,明了只有从本因上改变所携带和储存的“因”,才能转变现在以及未来的“果”;只有通过修真改变恶因,来改造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
  全息因果律是一种自然规律,而并不是机械的“定命论”。正如以上剖析的,因果互为阴阳,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因果性质的转变,全由“心、神”这两个因素决定。前人讲:
  “命由己立“,“福由己求”,“相随心转”,“转变由心”;“祸福无门,唯人自招”。都是劝人正确对待命运,正确对待全息因果律。
  认识全息因果律,而且辩证地对待全息因果律,对于修真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修证课题。可以说敢于承认自然因果律,敢于面对自然因果律,是修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修真者如果要想顺利修证,修为精进,少遇魔难和减轻魔难,就必须深入地研究三因,知晓如何消恶因,广种福田。
  任何一个修真者,过去都种下了一些善恶之因业,只是存在着多少和轻重的区别。增福慧、消恶业是修真的一项基本原则,特别是消弥恶业,这是清静身心,顺利修证的大前提。所以玄灵修真学将“悔过迁善法”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特别是求师相助下的忏悔,以及真正触及灵魂的重德、修德、守德的高标准要求的修持。对于性体修成者来说,则应多积玄德,求师尊和自己的性体在高维时空中,将以往所造的恶业,通过特殊办法偿付和消弥干净,并且广种福田,多积阴功玄德,培植福慧,才能确保修真顺利和修为精进,直趋佳境。
  唐代玄奘三藏的皈依师父,印度烂陀寺的主持戒贤法师,他一生戒行精严,德望很高。可是,他有一次患了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甚至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他因此准备绝食而死。这时,他有幸在无为态中得到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的开示点化说:“因为你在过去生中,曾经多次做国王,作过不少危害人民的罪恶,本来应该长期堕入地狱受恶报。由于你今生努力弘法度生,所以才受到这么点世间小苦,来抵消长劫堕落地狱的大苦。你应当忍受,并恳切忏悔,病苦自能消除。”
  戒贤法师遵嘱办理,果然疾病痊愈。
  从这个修证的果报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修证者来说,历史上果报的释放,安排的程序是错综复杂的。因为修证者进入了修真领域,他们本因中恶因的释放,由于有师父的呵护和化解,消除恶因方法的修持,一般他们的果报都是将后报、重报转为现报、轻报,出现果报积聚化解和偿付的现象。例如有不少的同学在来信中说:“老师,我修内功多年,平常也注重德的培养,一直都较顺利。为什么当我决定修你的法,在正式办了疏文启师立志以后,却接二连三地发生一些方方面面的倒霉事,最近好象倒霉事老跟着我似的。”
  这类现象的产生,可以说是修真界内的一种必然现象。一般普通的功法修持者,其目的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它们是以炼为主课的一种方法,重炼而不重修。因此在本因、内因和外因这三因中,这些方法都不会触及本因,不会直接影响其中恶性因子的缓释规律,只会间接产生作用。这种间接作用是由炼功所生成和凝聚的阳气所发挥的,这种质元对恶性果报的释放,具有一定时效的阻碍和封闭作用。使缓释性的逐步释放的恶性因子向后延时,但其中也产生了恶性因子的压缩堆积现象。一旦遇到时机释放出来,其量级更高,这也可能就是某些炼功多年反而突患疾病,苦炼无效,百药无应的内在原因和机制所在。世间一般性的修炼者,遇上这种情况,如果玄源无助,个人又不能正确认识本因,及时针对本因中的恶报进行化解中和消弥性的修和炼,那么预后将会极为不佳。
  我们的同学中就有许多是在这种窘迫的、进退失据的情况下,机缘“巧合”而进入我们的修真队伍。
  他们进入后很快明白了自然因果律的基本理论,同时掌握并勤奋修持相关的内功,因而绝大多数人在师助、场融的前提下,因消果弥而绝处逢生,度过这种积蓄压缩性恶性果报的难关。
  真正的修真领域,它是既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能,而且还具备脱生了死、直超彼岸的功能。修真与一般的世间法锻炼不同,它是修与炼并举,修更重于炼,它的修炼方法中,是整体地把握本因、内因和外因。更重要的区别在于:修真是直接深入本因之中,解析本因中所有的恶因。在师助下诚忏痛悔,同时修五德净化内环境,在家庭和社会中广积善德来消因化业,使元性无恶业、无尘垢;通过消恶业而收回元性在历劫以来,在时空中不断造因,而散失于时空中的部分或大部分灵光质元,重整道纪,使其恢复圆陀陀、光灼灼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正式启师立志,发愿誓修后,部分人会出现一些连续的“倒霉”现象呢?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修真界的一种特色反应。正式修真者,只要其所修之法不是左道旁门,玄源必有佛道师尊接引呵护,只要其高度重视道心佛性的修持,勤修苦炼,必然会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进入脱生了死的修证阶段之中,功成后已成正果,正果之身必然不会再有恶性果报困扰。所以原来是一种逐年或间隔数年释放的果报,甚至几十年后才出现的恶报,都必须在短短的数年之内完全释放干净。所以凡是正式修真者,都必然会出现果报提前和浓缩现象,只是由于有慈师们的恩护,这些果报已经小化了、大化小、重化轻、繁化简、长化短。原本应当咽入腹内长期忍受的苦果,现在只让我们用舌头舔一舔而已。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学工作在基础班中就开始重视消业清因,因而将悔过迁善作为我们的必修课和正式入门前的关键功课,调动主观能动性,正视自然因果律,主张在正式入门前就主动化解大部分较轻的、较小的以及较易化解的果报。从而减少正式入门后,当果报迅速提前和浓缩时的浓度和密度。然而我们有部分同学,由于原来有修炼的基础,常常是一接触教材后就决定正式入门修真。他们没有经历大部分同学在基础阶段反复迁善悔过、放下包袱的修证过程。所以一旦正式启师立志、发愿誓修后,果报的提前和浓缩,表现出多而且杂的特点;出现此痛彼痒,家庭矛盾蜂起,单位人际关系紧张,办事诸多不顺,破财呕气伤心,不顺心之事接踵而生,使部分人接应不暇,不知所措。当然这其中也有个别人,是由于根本就不重视悔过迁善,清因消业,在基础阶段蜻蜒点水般地混了过去,在初级也是贪功求法地正式入门,那么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现象;个别人还会因为不能正视这已经被师尊们大化小,被玄灵场重化轻的果报,在生活中小而多次出现的现象,反而怨天怨师怨法,最后退志落伍,自背誓愿离开玄门正修。
  第三节我命在我不在天
  在人生的规律中,人们由一般到特殊,由常道到非常道,在如何对待人生上,依据是否认识“全息因果律”,承认全息因果律,遵从全息因果律,一般有五种不同态度。由于对待人生态度的不同,对待自然全息因果律的态度不同,因而产生出各类不相同的结果,各自走完甚为难得的一段人生之旅,消旧业产新业,弥旧因种新因,为将来新的或高或低不同层次的生命再循环而“自作自受”。菩萨畏因,凡人畏果。修真者因为畏因而高度重视因的生成机制和机理,在本因、内因、外因上整体把握,在本因上痛下功夫修炼,进入和掌握自然因果规律,消因化业,重新造化自己的人生和道生,自作道业佛果而乐受永享。
  一、混命
  不信自然无以明,醉生梦死混人生;
  消尽宿福造新业,不识身后坠沉沦。
  混命,是一种大部分常人的对待自然全息因果律的状态。就目前世间而言,大部分人是不明自然全息因果律,不信自然全息因果律,他们过度地沉迷于四大假合,在混命的总趋势中度过一生;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积福或者造业,以决定将来的去向。这部分人恶业善业的积累,果报的享用,都处于一种被动的总趋势之中,由其本因中善恶因子含量的多寡,内因中的心性修为水平,外因中的社会影响、家庭教育等多重集约因素所决定。不戒杀者将来的去向一般不妙。
  世俗间有一句名言:人生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严格地说,实质上并非如此。我认为人是一手提恶业,一手提福报来到世间。这个业和福都全息地储存、携带在“来先去后作主人”的元性的全息系统之中,在一点灵光上镶嵌,在时空中流转。是珍惜人生难得之机缘增福消业,还是醉生梦死消福增业,唯看己之心念而已,一念之差常至万劫难复。
  不信自然无以明。这类混命者,大都不相信万物是隐显共存,不相信物质不灭定律。不相信除了肉身之我的客观存在外,还有信息状态之我的客观存在,只承认硬件而否认软件。“不信自然”,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根性上分析,是他们在进入这一人生之前,他们的本性在时空的某一特殊环境中,没有经历或较少经历惨痛的磨炼;或者虽有刻骨铭心的经历,但是元性的能量在时空流浪生死的过程中损耗过大,丢失过多,一点灵光内在的量级微弱,不能对意识产生足量的潜移默化和导向作用。根据多年观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源信息的来源。由于自然生态平衡的急骤破坏,众多灵光祖源并不是人这一生物链,而是动物生物链和植物生物链的本性灵光,大批地挤入了人这一生物链进行生灭流转。它们的本性品质与人这一生物链灵光的品质差异太大,因而更不易相信和承认全息自然因果律。特别是那些源于植物生物链或者进入过植物生物链循环的灵光,迷闭最深。其次是本身就是动物链祖性,或者原本是人这一生物链祖性,由于果报曾经进入动物生物链的这一类灵光。
  不相信自然隐显规律者,则不明全息因果律,不明全息因果律就不会正确对待人生,成为醉生梦死混人生者。物欲的追求,情欲的放纵,伴随着他人生的旅程。这类人一方面通过享乐人生而快速耗尽既往所积累的福业,一方面又由于七情六欲的追求而不断产生新的恶业。福果消尽,背上沉重的恶因包袱,走完人生道路。这类人是不计后果的,认为即使有那么一回事,我也不会知晓,今朝得乐且行乐,那管身后业随性,过一天算两个半天,混命度时光。却不知自然规律无情无私,量因赐果,元性层次的堕落,真我的沉伦将等待着他。
  不杀生是佛道重视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戒律,不杀生要求的提出,是师尊们用大智慧观察众生灵的全息因果律,而提出的免造大恶因的重要方法。俗语说:“万物有灵”,这其中就有一个此“灵”是谁之灵的问题。如果不重视生态平衡而大肆杀生,生物链就会被破坏,其生存环境的消失,其逸入空间的灵,必然由于果报而挤入人群,必将导致人类本性品质的下降;杀生者将来的去向大多数不佳,其本性灵光必然会因无情的果报而进入三大生物链中他负债最多的生物链中生灭流转。
  全息因果律在无形中决定着、维护着生态平衡。
  二、安命
  敬畏自然知阳阴,循守天道惜物命;
  福缘不足难进道,安分乐命积功行。
  安命是一部分有一定福因根基者的人生态度。他们相信自然之道,知晓并且相信阴阳和显隐的道理,相信命运轨迹的客观存在。敬畏天道自然规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遵纪守法,约束身心。
  这部分人从根性上分析,既往虽然具备一定的福因来到人生,但是并不丰厚,而且根性并无多少慧质。灵光在时空中损耗和丢失较多,这类人的祖源灵光大部分是源于人类这一生物链,只是光质耗散较多,或者曾因某种杀业而进入过动物生物链中,因而灵光中含有“物性”杂质,成为慧性之障。少部分灵光源可能来自于动物生物链,但必定在既往所生的动物链中曾有浅修行史。这类人由于本因上的多种原因,因而在领悟人生实质上,根性对意识的潜移默化和导向作用就不明显,在人生旅程中一般都相信自然,敬畏自然,从而安生乐命,不妄求取。
  这类人常因往世积修福慧不足以及灵光损耗较大,本因中的物障等多种因素,而难以明白大道之理,不易自觉地寻道、进道实修;或者有机缘进道实修,但是对本因中的灵光不足所带来的副作用力认识不足,对本因中所携带的业因不能正视,意识缺乏本因中灵光和善因能量的支持,因而常由于志心不坚而发生中途退转。虽然这类人属于缘(原)人,应当能够闻道进道修成,但是由于后天心性是修炼之主导,最后的结果仍然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心。当然他们大都善根深植,即使不能入修或者恒修,也能够安分乐命,并且注重积行累功,为社会和众生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以求获得未来的福报。
  三、知命
  承认隐显共一理,敬畏自然不乱为;
  勤修善德积福慧,丰己留世改运程。
  知命,是部分具有较多福因和一定慧质者对待人生的态度。知命者是相信自然规律的,他们大都是间接“知命”,经过验证后深信不疑,并且遵从全息因果律,注重积行累善业,主动消恶业,积福累行度人生,迁改人生原来由恶因写就的不吉经历,并为今后奠定厚薄不同的基础。
  这类人从根性上分析,有较多的福因,但是“慧因”却并不是足够,灵光损耗较多是影响慧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许原来某一时期较足,但在数次迷途后又有减损,一般人的灵光大多数在历史上都有一个反复损耗丢失,又反复重整收回的过程。所以这类人,虽然能正确对待人生,并且运用一般的积修方法去改迁人生道路。但是真正进入佛道领域实修,其慧性尚嫌不足,亟待添福增慧。
  在这末法时期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有缘进入正修法门,有幸进入佛道修真行列。如果能够把握住后天的不懈努力,坚定不移地修佛性道心,就可以有一定的造诣,甚至成道了道,因为修真的关键是人心的定向和努力。这部分人的灵光,大部分源于人这一生物链,少数人可能历史上曾进入过动物生物链。也有较少的人根源于动物生物链,但有一定修为史者,因为果报因素而进入人类生物链中,这是一种自然赐予的良机和福报。
  明代《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的经历,可以说是“知命”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袁了凡在青少年时代,曾遇云南的一位孔姓先生,孔先生精通命理,有“铁口”之称。他为袁了凡批八字,推算终身命运。详批细注,那一年可考中第几名,那一年可以当贡生,那一年开始出任知县..
  结果在袁了凡的人生旅途中,都一一全部应验。他由此而认定,人生一切遭遇,全都是命中注定,天命难违,个人是丝毫无能为力的。这就是一种被动“知命”的事例。
  但是,由于他“知命”而因此畏天命,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注重积德,他因此而累积了一部分“福因”。就凭这点“善因”,他后来有幸遇见高僧云谷禅师,他就命运问题请教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开示于他,讲明命运来源于因果,剖析因果循环之理。这才使他豁然开朗,懂得了命运既是有一定之数,又是能够改迁的。从此便广积阴德,注重积行累功,每天都记自己的“功过格”,严格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善如流。并且持经诵咒,以求感于天。从这以后,原来“铁口”孔先生推断他应当开始走的“背运”,全部都不“灵验”了。孔先生曾批注他命中无子,寿命只有五十三岁。结果他不但有了儿子,而且还很成才,寿命也活到七十多岁。到了晚年,他将自己一生从“知命”到“改迁命运”的过程和经验体会,著书立说,写成了一本《了凡家训》,用来教育子孙和后人。
  四、造命
  舍死忘生赴大道,性命双修悟玄妙;
  证得三生识生死,借假修真命再造。
  造命,是指改造命运、再造命运两个层次的人生经历,重点是指再造命运。再造命运又包括再造人生,修证“道生”,再造未来两个范畴。是一个“我命由我亦由天”向“我命由我不由天”变化的人生之旅。
  能进入造命对待人生者,从根性上分析,大都具备较深厚的福慧。他们在既往的多次历程中,大都积累了很扎实丰厚的善因,很可能多次或数次进入佛道领域实修,因而灵慧也很足。有少数人甚至是直接而下,那么先天灵慧就更足,因此而不易迷途。部分人也携带这样那样的恶业因,但是一旦偿完或接近偿完,就很容易明白自然大道之理,自觉地或因机缘际会而进入造命的领域,学习掌握佛道修真理论和方法,进行诚修实证。但是,也必须明白,根性对人的影响只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关键是人心的变迁。如果心被欲蒙,迷恋红尘,不知退步求真,即使灵慧较足,也很可能难以大成,或者中途坠入旁门以及退转。
  造命是先天福慧积累到一定层次者的境地。他们大都是在根性的默引下,在后天智识的学习中认识“我命由天亦由我“的玄机,相信人生具有来龙去脉。通过重德、修德、守德,积行累功,积修显德、阴德、玄德,定能消弥恶性因业,从而改造命运,进入上乘修真境地,性命双修,再造命运,通过道生的完善决定未来去向。
  这一类型人的灵光根源,绝大部分都是源于人这一生物链,其中少数人也可能历史上曾经进入过动物生物链,但其进入动物生物链以后,也常未忘修,因而灵性不昧,有缘重入人的生物链之中。
  也有较少数是根源于动物生物链,但有较高的修为史者,它们或因为果报因素而进入人类生物链之中,或因跟随师父们多年,有其功德,特许其进入人类生物链获得人身,借人身以修成正果,脱去原来的动物性,归入正道。这是一种自然赐予的良机和福报,社会上功夫界有部分较知名的人,也属于这种情况。
  在归根复命期,自然赐予人们返修的机会极大,允许面较从前大大放宽。由于修证的紧迫性,可以说只要你的心觉悟到要修真,师父们就愿意大力扶持接引,对于前根、福慧、果报的要求已经大大放宽。将要求订在道心、佛性的修持上。只要牢牢把握住道心佛性的修持,有一个宏大而合符师意的誓愿,师父们就会慈悲地接引他进入造命和了命的层次中千锤百炼,消业化因,铸成道器。
  五、了命
  德行齐备返先天,性命再造换新颜;
  逍遥物外无羁绊,我命由我不由天。
  了命,是高层次修炼者的境地,是德志行信皆备,经过艰韧不拔的修炼,从而步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境界,在修证上获得高层次之“果”的生命再造大善性业绩。了命是坚如磐石般的道心,纯真无暇的佛性长期修持的必然结果。道家师父向我们要一颗纯洁的佛性,佛家师父向我们要一尊坚定的道心。每个修真者凭此佛性道心冲破魔境,必然都会大成圆道,进入圣境。
  了性与了命不同,就象有道与得道不同,得道与成道不同,成道与了道不同一样,存在着质量上的区别,层次上的区别,应当注意在概念上区分开来。了性只是性体上的解脱而获得自在,了命则是在了性的基础上,形神俱妙,浑然一体,性命一体获得大自在。了命层次的修证,较一般修持层次艰苦卓绝得多,也是一个较长时间的修证过程,需要实践者佛性纯道心坚,并且三百善,三千功德齐备,才能圆成。
第二章 病因机理探讨

  人生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说其美好,是因为人生难得,按传统说法叫做“修个人身难上难”。有机会来人生一趟,从宏观上说是一种难逢难遇的机缘。人是万物之灵,在生命界是最高等的生物。人的一生将遍历六欲七情在心身两方面的充分演示,获得福、寿、妻( 夫) 、财、子、禄各方面的享乐,这是美好人生的一面。然而人生也是痛苦的,人生有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制约,如果不能法于自然,就根本无法逃脱这一自然规律的制约,就得遵循这一自然制约程序,复归于空亡。
  人生中生、老、病、死这一自然演变过程中,最常遇到和反复经历的莫过于一个病字。疾病是人生中最常逢常遇的痛苦,它也是促使人生走向衰老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人类饱受疾病的困扰,总想摆脱疾病对人生的制约。当年佛陀就是带着这一人生难题进入修行实践的。有记载的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地对疾病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摆脱疾病对人生的困扰,保障人民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病因机理的探讨研究,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中基本是分为二大家,这就是道家( 包括佛家) 的病因机理学说和医家的病因机理学说。医道之鼻祖,佛师曾明确指出:歧黄源于道。中医学古称“歧黄之术”,由此可见医道( 中医) 与道医的承源关系和层次差别。我们尝试立足于“道”来研究医药学,暂且称之为“道医学”,将一般的中医学简称之为“医道”,以资区别。
  古代医家曾对病因作过一定的归类。如《内经》首次将其分为阴阳两类,《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疾病发生有三个途径,他说:“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晋代陶弘景《肘后百一方·三因论》,则分为“一为内病,二为外发,三为它犯。”宋代陈无择又引伸《金匮要略》“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之意,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折,疰忏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即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从这些古典医藉中可以看出,古人是运用阴阳理论研究探讨病因机理的。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对于临床这一层次的辨别病证,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学都是继承前人的这些认识论,运用阴阳学说研究认识病因机理,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不断地产生矛盾而又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没有无原因的症候。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所以,中医学的病因学,不但研究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同时也探讨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病证的临床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医家的病因机理学认为,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气候的异常、疫疠的传染、精神刺激、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以及虫兽所伤等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外,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着的,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结果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原因,如痰饮和瘀血等,既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又能成为某些病变的致病因素。
  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病因机理的研究方法和认识论方面,医家与道家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个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层次、认识的深度、探讨的整体性三个方面。医家大都是从具体事物中进行研究认识,道家则重视整体本源理性认识。
  道家和佛家对疾病的病因机理都曾作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是迄今为止未见系统性的文字归纳和总结,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医学的临床实践。玄灵修真学将作出这一尝试,总结归纳道家、佛家在医学领域中整体性和宏观微观性兼备的丰富研究成果,逐步完成玄灵修真“道医学”理论体系,为人类的竟其天年,为人民的保健和医疗事业作出应有的奉献。
  道家、佛家的病因机理学说,是从象、数、理、气一元四素全息论的高度上进行研究和认识的,对病因的研究始终以整体观把握,追本溯源进行研究和探讨。传统医家对病的研究有“三因学说”,道家和佛家对病因的研究,归纳起来可以说是“三源学说”,在三源学说的基础上再产生道家佛家独有的病因“三因学说”。
  道家佛家的三源学说,是从物源、质源、玄源这三个方面整体性地研究探讨病因机理,从而把握住事物的体质进行研究和认识,由此而产生能反应出任何疾病本质的三因学说。佛道的三因学说是指: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大因素,这个三因学说符合道家的一气含三论,能反应出事物的本质本源。在此三因学说的基础上再展开阴阳学说研究病因,就能整体性地认识病因的本源机理。
  从理论上分析,中外医家在这个本因、内因、外因三因领域,都是单纯探讨研究内因和外因,还未见任何医家深入地研究本因。本因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本因学说,它产生于道家佛家对人体生命科学的全息宏观研究和全息微观研究之中,产生于从物源、质源、玄源三源的深层次研究实践中。
  什么称之为本因?本因就是“隐态玄源全息遗传携带本源因素”。
  隐态玄源全息遗传携带本源因素,简称为本因。本因学说是道家佛家认识研究人体生命科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并不是单纯局限于疾病的病因机理范畴。本因学说对整体性、宏观性、微观性地研究认识人体生命现象,指导修真生命再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因学说在传统文化中也称之为因果律,我们将本因称之为自然全息因果律。
  病因机理中的三因学说,内因和外因所见的阐述较多,也比较完整和全面,我们在此主要探讨和研究三因中的本因,以自然全息因果律为主进行探讨。
第三章 疾病的内因机理

  道家学说中的疾病机理分为本因、内因、外因三大类,前面我们探讨了本因,全息因果律。现在继续探讨疾病的内因机理。疾病的内因机理,为了适应修真学的整体性特点,我们从物源性、质源性、玄源性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利于学习研究和不断充实丰富完善这一理论系统。
  现代中医学按照道家的阴阳学说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只是有一部分内容,特别是玄源范畴的疾病机理,已经少见这方面的阐述和说明。在传统的中医学典藉中,玄源病因是有大量阐述的,这一因素也是病因机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加以研究和探讨,在传统中医学中就缺乏其本来的完整性和体系性。我们在研究疾病的内因和外因时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对玄源病因作出探讨。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争,这种相争的过程破坏了人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或者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者使气血功能紊乱,或者使人体全息信息阴阳制约失衡,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因此,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征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个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从总体来说,总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经络和脏腑功能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疾病的概念
  疾病与健康是一对阴阳,这两者之间是相对而言。当人体生理组织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隐显各类物质和全息信息都相对稳定,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处在“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中时就是健康。当人体在某种隐态或者显态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异常,隐显物质和全息信息平衡制约被破坏,气血的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受到干扰,而导致“阴阳失调”,出现了各种临床症状,就称之为发生了疾病。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原因常常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如果运用阴阳理论为纲进行分析,不外乎是人体小宇宙本身的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动态变化过程。正气,是指人体的整体的和全息的机能活动包括全息信息、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恢复阴阳平衡的能力,简称为“正”。至于邪气,是泛指各种显态和隐态的致病因素,简称为“邪”。疾病的发生和变化,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和因素下邪、正在内外环境中斗争的反映。
  如果运用道家一气含三学说进行探讨,分析疾病的内外成因因素,都不离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中的物源、质源、玄源这三大范畴,以及这三大范畴中各自阴阳不同属性的非正常性生理变化。
  一、玄源致病内因
  玄源致病内因,分为阴性玄源部分和阳性玄源部分。玄源是非肉眼可见的、微观的、隐态的、全息性的、主导和质元性的生理组织和质能物质以及全息整体。玄源阳性生理组织主要由后天主观意识,识神这一系统隐态情志的活动组成。玄源阴性生理组织则主要由元性、三魂、七魄这三大类隐态全息性物元和质元组成。
  玄源阳性致病内因
  1 、七情内伤
  中医学研究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这种情志变化是一种隐态物质作用于人体机体,是玄源类的一种致病因素。一般都理解成七情是指机体的精神状态。严格进行释意,应是人体精微物质意识识神的变化状态。七情的展现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不超过生理阈值,一般不会导致疾病产生。只有在突如其来、量级较大或者长期持久地处于这类情志刺激状态,此七情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产生现在尚不知名的毒素和干扰素,被自己再吸收,就会导致人体的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医学中又将它称为“内伤七情。”
  2 、七情与内环境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人体内环境动态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志生成的基础是五脏的一种气化而成,其形成过程是损耗五脏的精气的,而人体内环境的正常功能活动主要是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生成的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反过来影响五脏精气的聚集和储存。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为“五志”。这说明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同样会影响情志的变化。例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中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所以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非常密切。但是这种双向性的影响和变化,是可以受到整体性的调节的,并不是不可调控。这个调控的枢纽就在玄源神运范畴中,可以通过炼己修心,陶冶情志,通过炼功调节五脏精气,由隐态玄源的全息体调节控制这种内环境的平衡,心神不动则情志自化。
  《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怒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涉及其它脏腑,修炼心神就可以制约情志,调和内环境。
  3 、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是三因中的内因,七情致病的特点不同于外因致病的六淫。六淫侵袭人体时,是经由皮肤及口鼻而进入人体内环境中,产生疾病的早期都是先见到表证,但是七情是一种“内伤七情”,是一种凡俗情志的自我损害损伤,六欲七情的非正常活动,都能产生毒素和干扰素,这些毒素和干扰素是直接作用和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内环境阴阳失衡,从而导致各种病变的发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曾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这就说明内伤七情是一个由内至外的病理变化过程,也是一种“自作自受”的病因。直接损伤内脏:七情致病可以直接损伤内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同情志的生发刺激,能够对各脏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症。
  现代医学界对情志活动的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最近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不久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他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温度是摄氏零度。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他呼吸时所收集的气水,在试管中是澄清透明,无色无杂质的。悲痛时收集的气水中有白色的沉淀,悔恨时有蛋白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人生气十分钟,会耗费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三千米的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映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很难长寿,很多人其实是“气死”的。
  这位美国科学家告诫人们: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时给孩子喂奶,否则孩子会中毒,轻者长疮生疖,重者生病。动物在被屠宰时是非常气愤的,体内也会生出毒素,加上来自饲料污染的毒素,吃肉多的人因此会“吃肉积毒”,医学上的一些难治的怪病,与此关系密切。
  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是气血生化的本源。所以情志所伤的病证,一般以心、肝、脾三脏以及气血失调较为多见。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能出现肝经气郁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或者气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或肿瘤等症。
  情志内伤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还可以化火,也称为“五志化火”,可因化火而导致阴虚火旺等症或者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4 、影响脏腑气机
  情志的变化可以影响内环境中气的正常活动和发挥功能。《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超常的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则可见其出现气逆而面红耳赤,或者呕血,甚至昏厥休克。《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逆于上,使人昏厥。”《素问·举痛论》中也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餮泄。”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这种“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以及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情志的紧张状态。从而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是《灵枢·本神》中说:“喜乐者,神涣散而不藏。”这也就是说如果暴喜过度,却又能阳极生阴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神而狂乱等症状。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的悲忧而导致气的消耗。《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心和纱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可见过度的悲能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而导致肾气不固,气泄而下。临床上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者因为恐惧不解而伤精,发生骨竣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到惊吓而出现气机的紊乱,以至神无所归,心无所倚,虑无所定,举止失措。炼内功中的惊功,就属于这类现象。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而导致神伤脾损的气机郁结。前贤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所以如果思虑过度没有节制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气结能导致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会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能导致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而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情志的剧烈异常波动,可以导致病情的突然加重,或者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总结,可以看出许多疾病的演变过程中,如果患者发生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明显加重,或急剧恶化。
  例如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如果因遇事恼怒,就会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脑血管血栓形成,脑溢血昏迷,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也可以因情志明显波动而导致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玄源阴性致病内因
  人体的生理基本组织结构分成三大部分,这就是物源生理组织结构、玄源生理组织结构、质源生理组织结构。这三大生理组织结构中又各自分阴分阳,成为独立不同的系统。玄源阴性生理组织主要是指形体中的基础全息性体,也可称之为本体全息性体。本体全息性体是生命的基本组织成分,是性命中的性,与命概念的形体躯壳共同维系生命的正常活动。本体全息体又由阴性本体全息体和阳性本体全息体共同组成。
  玄源阴性致病内因,是指本体阴性全息体中的元性、三魂、七魄的病理性变化,以及客居于形体内的外源性阴性全息体对生理正常活动的干扰破坏。研究全息体的致病机理,必需学习和掌握人体全息体系统的生理组织结构,人体内环境中的本体全息体是全息体学说中的基础部分,它们在人体内环境中既是分散而独立存在,又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传统中医学将元性、三魂、七魄的集合整体生理功能称为“神”或精神。这种“神”的概念就是对人体内全息体的一种总称,这一“神”的概念在修真界是低层次的,它只是内全息的一种生理功能的自然集合,并不具备修真界所研究的各类各层次神的质性,但对常人而言却是生命和健康的主宰。
  元性致病内因
  元性是内环境中人体生命的基本玄源元素之一,修真界在高维空间的微观中发现它的客观存在,传统上也将它称为:“一点灵光”。元性是在人出生时,才以一点灵光的物质运动方式,进入胎儿体内的。元性在时空中的存在转换和运动有三种方式,一类是逐层向下顺行运动,由高层次逐步向低层次进行进出生物形体的转换,这种转换将使灵光的能量逐步减少,活力下降。第二类是灵光在从高层高维时空一次性下落后,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逆返性完成进出生物形体的转换,这种运动方式的灵光,其能量和活力将逐步升质,直至复返高层次高维空间。第三类是反复升降式地进行进出生物形体的转换,这类灵光的质量存在着反复损耗又反复补充,时升时降的特点。
  元性在进入形体后,先居于人体天心一窍中,下丹田气穴内。继而很快经脐中这一窍,与从父母精血中所全息复制的阴性信息遗传密码相结合,生阴生阳组成人体内的全息信息:本体阴阳性体。
  这一过程是灵光的物质能量一部分散布在婴儿全身各脏腑器官中的过程,其余相当多的一部分则进入颅内的脑组织和脊髓腔内。师传丹经中所谓:“一点元阳落窍中,散在五行不相逢。”就是此意。
  ①遗传携带性:由于元性是先天本性,它在由隐合显,由合显分离又入隐的过程中,与生物的微观特性相同,具有信息物质的全息复制、遗传、携带的玄源物质生理特点。这一特点是遵循自然全息因果律的特性,善恶都是全息性携带,再由自然大道总规律所调控,完成自然因果律的一次运作过程。在完成自然因果律的人生过程中,这些全息性遗传“因性”全息信息,将会由于条件成熟而逐步释放,其中一部分就会转换成健康干扰素,引起机体器官组织的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这也就是所谓尝果受业报。
  ②能量损耗性:元性是以灵光这种物质形式进行转换运动的,这种特殊光质的元性既具有全息性,也是物质性的,物质的能量损耗和增加都因具体运动形式而定,逆向获能,顺向则耗能。能量损耗过多,能量过低则易引起发病。
  ③先天不足:灵光本身在进入躯体的运作过程中,就会有明显的损耗,如果原来本身能量不足,经此消耗后,进入躯壳的能量质量就更低,如果这一能量低于正常阈值,就是先天不足,先天不足将引起形体内整体性的主导性神运功能障碍,或者某些脏腑功能障碍。导致后天体质差,禀赋不足,或者精神性和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疾病。
  2 、三魂致病内因
  肝属木,肝藏魂。肝为脏属阴,魂属阳。这一对阴阳共同构成肝脏的隐显阴阳生理组织结构。
  这一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完成肝脏的生理功能。三魂是指三个全息的性体,既能分别独立地主持内脏的生理功能,也能集约地主持某一内脏的生理功能。
  ①残缺遗失:分为先天残缺和后天遗失,先天残缺包括元性的全息复制功能障碍和以父母为本的全息遗传功能障碍两大类,这种残缺将引起先天遗传性疾病和整体性或者局部性生理功能障碍。
  遗失,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内因或者外因,造成三魂中某一全息体或者全部逸出形体之外,形成丢失现象。由此而导致内脏生理功能紊乱,这种内部的神运缺如,将产生精神性病症,以及生理功能障碍。
  ②能量损耗:由于某些内因或者外因,造成三魂个体和全体能量的过量损耗,不能维系内脏中的阴阳平衡,从而导致功能性疾病。
  3 、七魄致病内因
  肺属金,肺藏魄。七魄是体内全息系统中的阴性神运全息体,与三魂互为阴阳,共同组成体内的全息信息系统,完成内环境中全息神运的主导功能。
  七魄,是指七个既独立存在又能集合发挥功能的阴性全息体。它们既藏于肺又能分布于腑内主持六腑的生理功能。
  ①残缺遗失:分为先天残缺和后天遗失,先天残缺包括元性的全息复制功能障碍和以父母为本的全息遗传功能障碍两大类,这种残缺将引起先天遗传性疾病和整体性或者局部性生理功能障碍。
  遗失,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内因或者外因,造成七魄中某一全息体或者全部逸出形体之外,形成丢失现象。由此而导致脏腑生理功能紊乱,这种内部的神运缺如,将产生精神性病症和功能障碍。
  ②能量损耗:由于某些内因或者外因,造成七魄个体和全体能量的过量损耗,不能维系内脏中的阴阳平衡,从而导致功能性疾病。
  4 、寄生性全息体致病内因
  寄生性全息体,是由于自然全息因果律的携带,或者后天不注重生态平衡产生新的业因,从而导致外界某种或者某些全息体客居于形体之内,干扰和破坏内环境的生理功能造成疾病。
  外界全息体在体内的寄生,其一是先天携带, 其二是乱杀乱伐, 其三是“病从口入”, 因贪口味而招致一些高低不同品位的全息体客居于形体之中。
  二、质源致病内因
  人体内的质性物质是气和血两大类,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质性物质,气为阳,血为阴,气是隐态的,血是显态的。这两大类质性物质共同构成阴阳,与物源性的组织器官、经络系统,玄源性的生理情志、全息系统共同维系着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气血失常,是概括气和血这两类质源性物质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人体的气和血循环于全身内环境,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到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但是,气和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因此,脏腑发生病变,不但可引起脏腑本身的气血失常,而且还会影响波及全身的气血,从而引起气或血的病理变化。所以,气血失常的病机,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变机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
  质源阳质性致病内因
  传统中医学以“气”高度概括隐显生命精华物质,《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产生的内在根本原因,中医的病因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能够卫外固内,病邪就难以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素问·评热病论》中说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性地虚弱时,不能卫外固内,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才可能乘虚而入,使人体的阴阳出现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导致发生疾病。《灵枢·百病始生》中曾说:“风主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由此可见在疾病的生成中,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主要原因。
  中医学认为邪气是发病的主要因素,用邪气一词高度概括疾病的内因和外因。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不排除邪气对疾病产生的特殊重要作用。邪气是发病的外部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邪气甚至可能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高电压、高温、低温、枪弹、毒剂、毒蛇虫咬伤等情况下,即使正气是旺盛的也难免被伤害而产生疾病。其次还有疫疠之邪,烈性传染病,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指出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说明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是一种能量较强大的邪气,对人体能产生强作用力,因而《内经》中指出应当“避其毒气”,趋吉避凶,进行预防。防止疫疠类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和大面积的传播。
  正气的盛衰,正邪相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产生和不产生。正邪相争,是指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的斗争,这种正邪的斗争不仅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否,而且还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在正邪的斗争过程中,如果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时,邪气胜于正气,就会使脏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经络阻滞,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正能胜邪就不会发病,当邪气侵袭时,正气能立即调动起来抗邪,如果正气强盛,抗邪能力强,那么病邪就难于侵入机体内,或者虽然被侵入,但是短时间内就被正气及时消除,未能产生病理反映,就不会发病。自然界中实际上广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邪气致病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的人都会发病,这就是正能胜邪的结果。修真养生具有强大的预防和治疗功能,正是前人洞察了正气在生命中的关键作用,以气为根本环节,重视精、气、神三元素的培生和转换,因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能较全面地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
  1 、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包括由于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导致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气的运动失常等。前两者多表现为气虚,后者则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气机失调病理变化。
  气虚,是指元气过量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防御抵抗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失养,或者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导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原因产生。例如:精神萎顿,倦怠,四肢无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都是气虚的具体表现。
  气和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在气虚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波及血和津液,导致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迟缓,或无故流失,从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性变化。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无不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如:
  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心肾的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以及肝主升和肺主降等等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平衡,都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的具体体现。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则能影响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方面功能的协调平衡。如果气机失调,可以涉及到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各方面的多种病变。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的流通障碍。气逆,气的上升运动过强或下降运动不及。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气闭,气的外出受阻。气脱,气不内守而外脱等。
  气滞,就是指气机郁滞不畅。主要由于情志内郁,神运无力,或者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障碍。如果气滞于某一局部,可以引起胀满、疼痛,典型时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滞不仅可见于肺气壅滞、肝郁气滞,或脾胃气滞。而且,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的障碍也能形成气滞。
  气逆,指气机的升降失常,脏腑气逆上的病理变化。多由情志所伤,或者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阻滞等原因所致。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如果在肺,则引起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而易怒。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窍而致昏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逆于上,使人晕厥”。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以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这都是因虚而气逆的病机。
  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机体内脏功能的相对恒定,全赖于气的正常升降出入运动。所以,在气虚而升举力量减弱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由于“人受气于谷”,气生化于脾,脾主升,而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胃气虚时,更易导致气陷,故气陷常称为中气下陷,中气是脾胃之气的合称。还可伴随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等症。
  气闭和气脱,都是以气的出入异常为主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多为厥、脱等重证。气闭,大都由于浊邪外阻,或因气郁极甚,甚至气的外出亦为所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例如,接触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闭厥,突然精神创伤所致的昏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受阻而导致气闭。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原因,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实际上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
  2 、体质与正气的关系
  《灵枢·五变》中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致病因素外邪的存在是疾病产生的重要先决条件,正气不足或相对不足是疾病产生的内在根据。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对于外邪也有强弱不同的易感性。一般来说,体质和精神状态决定着正气的强弱。《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出,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前圣已经认识到先天禀赋的不同决定着个体差异的存在。禀赋强者常体质比较壮实,因而脏腑功能旺盛,精、气、血、津液充足,其正气充足。体质虚弱者,大都伴有脏腑功能减退,精、血、津液不足,其正气也减弱。体质的强弱与先天禀赋,后天的饮食调养和身体锻炼有关。一般说来,禀赋充实的,体质多壮实,要注意后天的养护;禀赋不足的,体质大多较虚弱,但是还要看后天的弥补,结合后天饮食营养和养生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和必需的营养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饮食量的不足,缺少必要的营养,就会影响气血的化生,可以导致体质虚弱。但是如果暴饮暴食,也会损伤脾胃。饮食偏于某类嗜好,就会使体内某些物质偏盛过多,某些物质未能摄入而不足,从而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增强体质。养生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使人体的气血畅通,体质增强。但是过度的安逸,也可以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退,导致体质虚弱。
  3 、精神状态与正气的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过:“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疾病的生成,内在原因主要是人体内的各种精华和隐显之全息信息不能守于内,而是逸于外,纷扰外耗,内部气机则乱,病由此生。精气神的状态是受后天情志因素的直接影响的。情志舒畅,心无妄想,精神愉快,就会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如果情志不畅,心妄意乱,精神抑郁,就会导致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因此,平时要注意精神调摄,修心定意,保持思想上的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就能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所以,调摄精神,修心养性,除妄安内,就可以增强正气,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的说来,人体小宇宙中生理组织物源系统,生理组织质源系统,生理组织玄源系统,三位一体共同形成的正气,是正常生命机能的基础。正气的强弱则是疾病产生的内在根据。体质和先天后天的精、气、神状态,可以影响正气的强弱。体质壮实,情志舒畅,精气神旺盛,就能使正气充足,抗病力增强,邪气也就难于入侵,即使受邪气干扰,病邪也容易被祛除,病程将明显缩短。例如练内功者可能偶有感冒发生,但是与常人比较,则具有病程时间短、症状轻、用药少、易康复等特点。
  这就说明正气的强弱在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内在根据。
  质源阴质性内因
  质源阴质性物质,在人体生理中主要是指体液中的组织液和血液两大类质性物质,中医学以痰饮论组织液性病变,以瘀血论血液性病变。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这些病理性产物形成之后,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所以又属于致病因素中的内因之一。
  1 、血的失常
  包括血液的生成不足或因出血、久病等耗损血液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致血虚;由于血热而导致血行加速;血的循行迟缓而导致血瘀等病理变化。血虚,指血液不足或者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补充。或者因为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导致血液化生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导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因而,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都是血虚的临床征象。
  ①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邪热入血所致,它可以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度化火而导致。由于血得温则行,故在血热的情况下,血液运行就加速,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邪热又可煎熬血的津液。所以,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为其特征。
  ②瘀血:瘀血的概念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中断了循环运行,包括离开经脉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者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或者脏腑内和组织器官间隙中的血液,统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内在因素。
  ③血瘀:血瘀可导致瘀血。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行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熬血液等等,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则血液瘀结而成瘀血,所以,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形成血瘀一种原因。血瘀反过来又可加重气机的阻滞,从而形成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导致气滞的恶性循环。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类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发生凝滞。气行则血运,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者由于寒邪客入血脉中,使经脉挛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或者由于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都可以形成瘀血。二方面是由于内外伤损、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④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瘀塞不通,内脏发生淤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果瘀阻于心者,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者,则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胃肠者,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者,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者,可致发狂;瘀阻胞宫者,可见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者,可形成脱骨疽;瘀阻于肢体肌肤局部者,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斑块。
  瘀血的病证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临床的表现归纳起来则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点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可形成痞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瘀血的血色多呈紫暗色同并伴有块状。在望诊方面,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浅表微细血管曲张形成血丝,舌质暗紫,或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2 、津液失常
  定的基本条件。津液的代谢失常,是指津液的输布失常,津液的生成和排泄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津液的生成不足、耗散和排泄过多,以致体内的津液不足;或是输布失常、排泄障碍,以致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形成水液滞留、停积、泛滥等病理变化。
  津液的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由于多个脏腑的多种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平衡,简要地说: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功能。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津液的升降出入才能维持正常的平衡;气的气化功能健旺,津液才能正常地生成、输布和排泄。所以,气的运动和气化功能,实际上调节着全身的津液代谢。从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来说:津液的生成,离不开脾胃的运化,以及三焦的通调。这些脏腑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构成了津液代谢的调节机制,维持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气化功能失常,或是肺、脾、肾等有关脏腑和有关生理功能中,任何一脏或任何生理功能的异常,均能导致津液的代谢失常,形成体内的津液不足,或是津液在体内的滞留,从而内生水湿或痰饮。
  ①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其濡润滋养作用,因之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状态。多由燥热之邪或五志之火,或发热、多汗、呕吐、多尿、失血,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等引起津液耗伤所致。津和液,在性状、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津液不足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内则充盈血脉,润泽脏腑,外则达于皮毛和孔窍,易于耗散,也易于补充。如炎夏而多汗,或因高热而口渴引饮;气候干燥季节,常口、鼻、皮肤干燥;大吐、大泻、多尿时所出现的目陷、螺瘪,甚则转筋等,均属于伤津为主的临床表现。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是以濡养脏腑,充养骨髓、脑髓、脊髓,滑利关节为主,一般不易损耗,一旦缺损则亦不易迅速补充。如热病后期或热病伤阴,所见到的舌光无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引饮,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手足震颤蠕动等,均属于阴液枯涸以及动风的临床表现。但须指出,伤津和脱液,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虽然有所区别,但津和液本为一体,二者之间在生理上互生互用,因为病理上互有影响,一般说来,伤津时并不一定伤阴脱液,而在脱液时必兼有伤津。
  ②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津液代谢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功能障碍,虽然各有不同,但其结果都能导致津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成为内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根本原因。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输布,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痰成饮。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很多,涉及到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条达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利等各个方面。肺失宣散和肃降,则痰壅于肺;脾失健运,则运化水湿和散精功能减退,津液环流迟缓,而生湿酿痰;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而致津液停留,为痰为水;三焦的水道不利,不仅直接影响着津液的环流,而且也影响着津液的排泄。津液的输布障碍,虽然有上述多种成因,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潴留,上下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津液化为汗液,主要是肺的宣发功能;津液化为尿液,主要是肾的蒸腾气化功能。肺和肾的功能减弱,虽然均可引起水液潴留,发为水肿,但是肾的蒸腾气化则起着主宰排泄的作用。这是因为,在肺失宣发,腠理闭塞,汗液排泄障碍的情况下,津液经过代谢后的废液,仍可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不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反之,如果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减退,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障碍,则必致水湿泛滥而为水肿。
  故《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应当指出,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二者虽然有别,但亦常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其结果导致内生水湿,酿痰成饮,引起多种病变。
  ③痰饮:痰和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一般以较稠浓的称为痰,清稀的则称为饮。痰的概念不仅是单指咯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器官内和组织间隙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这种痰称之为“无形痰”,临床上是通过其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来确定是否属于痰。
  饮,是指水液停留于人体组织中的局部,由于所停留的部位以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例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各种命名的区分。
  ④痰饮的形成:痰饮的生成大都是由于外感六淫,或者内伤饮食及七情内伤等原因而形成。由于这些原因导致肺、脾、肾以及三焦等脏腑气化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发生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形成。由于肺、脾、肾以及三焦对水液的代谢过程关系密切。肺主宣降,能调水道,敷布水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的道路。所以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都可以聚湿而生成痰饮。当痰饮形成后,饮一般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可以随气机的升降而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
  ⑤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之后,由于所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就并不一样,阻滞于经络的,就影响气血的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的,就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痰的病症特点是:阻滞在肺者,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者,因心血不畅,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者,则可导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部者,可见眩晕、昏眩;痰气凝结于咽喉者,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类之症。
  ⑥饮的病证特点是:饮在肠间者,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者,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者,则见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者,则见于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中医判断痰饮病证,除了根据临床病证的特点之外,还要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体证全面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阴阳质性内因的相互病理
  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属于阳,血属于阴,两者之间的关系,犹如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波及血。修真养生贵在养气,营卫气、水谷气、肾气等真气保持充沛。如果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虚而统摄功能减弱,则血必因之外逸而出血;气滞出血必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血必随气上逆或下陷,甚则上为吐衄,下为便血、崩漏。同样,在血的虚衰和血的运行失常时,则必然影响及气。血虚,则气亦随之而衰少;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血脱,则气无所依而随血脱逸,临床上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方面。
  气滞和血瘀,常同时存在。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运的障碍,而形成气滞血瘀,也可由于闪挫外伤等因素,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在一般情况下,肝主疏泄而藏血,肝的疏泄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次,由于心主血脉而行血,故在心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则大多先出现血瘀而后导致气滞。气滞血瘀,在临床上多见胀满疼痛,瘀斑及积聚包块等病症。
  气不摄血,是指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其中,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导致血从下逸,则可见崩漏、便血、尿血等病症。
  气随血脱,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常由外伤失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所致。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的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在临床上,可同时见到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之症。
  气血不荣经脉,是指因气血虚衰或气血失和,以致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如肢体麻木或运动不便,甚则不用;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等,都是气血不荣经脉的具体表现。
  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如上所述,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和气的升降出入,而气之循行亦以津液为载体,通达上下内外遍布于全身。同时津液的充足,亦是保持血脉充盈、运行通畅的条件。因此,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协调,乃是保证人体生理活动正常的重要方面。一旦津液与气血失其协调的关系,则可出现病理变化。
  津停气阻,津停气阻主要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潴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心,阻遏心气,心阳被抑,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可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则可使经脉阻滞,表现为肢体沉重胀痛等临床表现。
  气随液脱,主要指津液丢失太过,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之外泄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呕吐耗伤津液等所致。《伤寒论·阳明病篇》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此即汗出过多津液外泄,阳气随之亡失的病理变化。又如《景岳全书·泄泻》说:“若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亦指出:“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此即说明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泄泻,亦可使正气随津液的耗伤而脱失。人体内无形的质元物质“气”与有形的质源物质是一对阴阳,相互依存,互根互作,损此必伤彼,此乃带共性的一般规律。
  津枯血燥,是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血又同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若因高热伤津,或烧伤引起津液损耗,或因失血脱液,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会导致津枯血燥,表现为心烦、鼻咽干燥,或五心烦热,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
  津枯血瘀,主要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多由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所致,津液大量损耗,则血容量减少,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可发生血瘀之病变。在原有津液不足的基础上,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疹显露等临床表现。故周学海《读医随笔·卷三》说:“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此即说明了热灼津枯导致血瘀的病理过程。
  三、物源性致病内因
  物源性是指人体的显态器官组织系统和隐态组织经络系统,显态器官组织系统包括全身解剖学范畴内的各系统。隐态组织经络系统,则是指全身非解剖可见的一类隐态存在的经络系统。这两大系统由于功能的失调、损伤而导致疾病产生,就称为物源性致病内因。
  阳性物源性内因
  阳性物源性内因,是以显隐关系而定阴阳属性,将可解剖类生理组织定为阳性物源。阳性物源性内因,以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为主进行探讨。
  脏腑病机是指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造成脏腑生理功能的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因此,脏腑失调的病机,在病机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
  五脏的阴阳失调
  五脏的阴阳、气血,是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脏的阴阳和气血之间的关系是,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脏腑组织及精神情志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但是,从阴阳、气血和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来说,阳和气,阴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一般说来,脏腑的阴阳,代表着各脏生理活动的功能状态,是兴奋还是抑制,是上升或发散还是下降或闭藏。脏腑的气血,是各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不仅具有推动和温煦各脏生理活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固摄作用。
  各脏之阴阳,皆以肾阴肾阳为根本,因此,各脏的阴阳失调,久必及肾;各脏之气血,又均化生于水谷精微,因此,各脏的气血虚亏,又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说,各脏的阴阳失调和气血之失调,并不完全相同,尚存在的一定的差异。
  还须指出,由于各脏的生理功能各有其特点,故在发生阴阳或气血失调的病变时,各脏亦不尽相同,而各有所侧重。兹将各脏阴阳、气血失调的主要病机,阐述如下:
  脏腑失调的病机学说,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月贲郁,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以及按照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释脏腑疾病传变的“顺”或“逆”。张仲景以此理论为依据,具体应用于防治脏腑疾病的传变,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点,为脏腑失调的病机理论奠定了基础。
  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前者在藏象学说中有所论及,后者则是本节论述的主要内容。
  1、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心在脏腑中是一个重要的内脏,有“君主之官”之称。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心的任何病变,均可见心脉的运行异常和精神情志改变等病理表现,这些病理表现的出现,均是心之阴或阳、气和血的失调所致,因此,心的阴阳、气血失调,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
  由于阴和阳、气和血对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等生理功能的作用不同,因而心的阴阳、气血失调等不同病机,即可出现不同的病理表现。
  (1 )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脏的阳气偏盛和心脏的阳气偏衰两方面。
  ①心的阳气偏盛
  心脏的阳气偏盛,即是心火。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多为实;由于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为虚;由于情志所伤,五志化火而致者,亦多属实。但心的虚火和实火之间,常可转化,实火可耗伤阴血,而致阴虚火旺;虚火亦挟杂痰热、邪热。虚火和实火的成因虽然有所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各异,但对于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还是比较近似的。
  心脏的阳气亢盛( 绝对的或相对的) 对其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是:
  躁扰心神:阳气主动、主升。心阳亢盛,则神明被扰躁动不安,从而使情志过于兴奋,而难以抑制,可见凡悸、心烦、失眠、多梦、言语过多,甚则狂言昏乱等病理表现。
  血热而脉流薄疾:阳盛则热,气有余便是火。阳气亢盛则血热而脉流薄疾,这是阳盛扰乱心主脉生理功能的主要病机。可见心悸、脉数,舌质红绛起刺等症;甚则可以导致血热妄行,而见各种出血等病理表现。
  心火上炎与下移:火性炎上,心开窍于舌,心火循经上炎,可出现品舌糜烂,舌尖碎痛,口鼻干燥等病理表现,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火不移,即是沿经脉而下移至小肠,可见小便黄赤、灼热疼痛等病理表现。
  ②心的阳气偏衰
  心脏的阳气偏衰,即是心脏的气虚的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逐步发展而成。常见者如宗气不足,贯心脉而行气血的功能减退;肾阳虚衰,水气凌心;脾虚气弱,痰浊内生,郁阻心脉,以及血瘀气滞等,均能累及于心,而致心脏的阳气偏衰。心脏的阳气虚损,还可在某些急性病的危重阶段出现,多因邪气炽盛,正不敌邪,阳气暴脱所致。
  心脏阳气虚衰,有心气虚和心阳虚之分,但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故常合并阐述。其对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有:
  心神不足:多由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失去阳气的鼓动的振奋,以致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减弱,易抑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疲乏萎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病理表现。
  血脉寒滞: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心之阳气不足,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寒从中生。血行不畅而致血瘀,甚则凝聚而阻遏心肪,形成心血瘀阻病证。可见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或晦滞青紫,心悸怔忡,胸口憋闷、刺痛,自汗,甚则大汗淋漓而亡阳虚脱,脉涩无力、或迟、或数、或结代等。
  此外,心脏阳气虚衰亦常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如心脏阳气虚,可由肺气不足所致;而心脏的阳气虚损,亦能影响肺气而使呼吸失常,故在心脏阳气不足时,则常同时伴有咳逆上气,甚则端坐呼吸而不得平卧等症。这是由于宗气不足,同呼吸功能减退或失调所致。肾阳是心阳之本,心肾阳虚常能互相影响而同时并见,故在肾阳虚水泛凌心时,可导致心阳虚;而心阳虚时亦能损及肾阳,从而出现尿少、水肿等病症。
  (2 )心阴、心血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阴不足、心血亏损和心血瘀阻等方面。
  ①心阴不足
  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于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等所致。心阴虚则阴不制阳,心阳偏亢,阴虚阳盛,则虚火内生,而见五心烦热;由于阴的宁表作用不能收敛阳气的浮动,影响心主神志,可见神志不宁,或虚烦不得眠。影响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则可见脉细数,舌赞同红。营阴不能内守,津随阳泄,则见盗汗等病理表现。
  ②心血亏损
  心血亏损,多由于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心血不足,则血脉空虚而心无所主,可见脉细无力;血虚不能滋养心神,则神识衰弱,可见神思难以集中专一,甚则神思恍惚;血虚不能涵敛心阳,阳不入阴,则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安,甚则惊恐;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等病理表现。
  ③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又称心脉痹阴,是指血液运行不利,痹阻心脉和病变。阳气不足,血脉寒滞,可导致心血瘀阻;痰浊凝聚,血脉郁阻不畅,亦可导致心血瘀阻;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阳气虚损,则无以温运血脉,故血液运行滞涩而不畅。瘀血痹阻于心脉,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心胸憋闷、疼痛等。若心脉为瘀血所阻,气血凝滞而不通,则可见心悸怔忡,惊恐万状,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脱厥等。
  2、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而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以助心之行血。因此,肺的阴阳、气血失调,均可出现呼吸的异常、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的障碍等病理表现,同时亦可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调。
  但是,肺在病理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肺阳的升散作用,概括于肺气的宣发功能,肺的阳气不足,即指肺气虚,而不再单论肺阳虚。肺具有朝百脉之功能,百脉之血,均朝会于肺,故肺之血虚极为罕见,多论及肺阴不足,而少涉及于血。所以,肺的阴阳、气血失调,主要侧重于肺气和肺阴失调两个方面。兹分述于后:
  (1 )肺气的失调
  由于肺主一身之气而同呼吸,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又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和水液代谢,因此,肺气的失调,主要表现在肺气宣发肃降失常及肺气虚损两方面。
  ①肺气宣发肃降失常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失常,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两个方面,二者虽有区别,但常互为影响。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等因素所形成。
  肺气失于宣发,又称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则肺主呼吸的生理功能受影响,造成气机不利,呼吸不畅,而见鼻塞、多嚏、喉痒而咳等症,也可致卫气郁滞,腠理闭塞而无汗。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则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易感冒;肺阴虚亏,则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见盗汗等症。
  肺气失于肃降,又称肺失清肃。肺失清肃是指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可见咳逆上气。痰多喘满等症。
  肺气失宣或肺失清肃,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则咳逆、气喘;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其进一步发展,亦均能损耗肺气和肺阴,而导致肺气虚损或肺阴不足。
  ②肺气虚损
  肺气虚损,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发展而成;因久病气虚,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所致。肺气不足,则呼吸机能减退,体内外气全交换出入不足,可出现呼吸气短等症。影响津液的输布代谢,则聚痰成饮,甚至产生水肿。或肺气虚损可导致卫阳虚弱,腠理疏松而不固,卫外功能减退,而致表虚自汗。
  ③肺阴的失调
  肺阴失调,是指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火旺。多由于燥热之邪灼肺,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以及久咳耗伤肺阴所致。肺燥失润,气机升降失司,或阴虚而内热自生,虚火灼伤肺络而出血,可出现一系列干燥失润及虚热见症,如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气短,潮热盗汗,颧红升火,五心烦热,甚则痰中带血等。肺脏阴虚津亏久延不复,常可损及于肾,而致肺肾阴虚。
  3、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主统血。脾的运化功能,是以脾的阳气为主,故脾的运化功能障碍,也就是由于脾的阳气虚损,失于升清,失于运化所致。而脾的阴血不足,对于运化功能的影响,则远逊于脾的阳气。此即是脾阴阳失调病机的特点。脾的统血功能,实际上是脾的阳气固摄作用的体现。因此本节主要阐述脾之阳气失调。
  (1 )脾阳、脾气的失调
  脾的阳气失调,多为脾的阳气虚损、健运无权,气血生化无源,或为水湿内生,损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脾之阳气不足,升举无力,中气下陷,而致内陷下脱;或气虚统血无权,而致失血。
  故脾的阳气失调就表现在脾气虚损、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等方面。兹分述如下:
  ①脾气虚损
  脾气虚,即中气不足。多由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因禀赋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损伤所致。脾气虚弱则运化无权,可见纳食不化,口淡无味;脾之升清作用减弱,影响胃的降浊,而致升清降浊失司,上可见头止眩晕,中可见脘腹胀闷,下可见便溏泄泻等病理表现;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足,生化气血无源,导致全身性的气血不足;脾气虚则统摄血液无权,脾不统血而失血;脾气虚,升举无力,甚至下陷,则中气下陷,可见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理表现。
  ②脾阳虚衰
  脾阳虚衰,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脾阳虚则寒从中生,可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虚寒征象。脾阳虚,则湿化水湿无权,水湿内聚,或生痰成饮,或水泛肌腠为肿。
  ③水湿中阻
  水湿中阻,是由于脾的阳气不足,运化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或津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司,水湿停滞于内所致。脾虚湿滞,或成痰饮,或为水肿。
  由于脾阳虚,运化水湿能力下降,又易于感受外湿,内外合邪,交阻中焦,形成虚实挟杂之症。水湿中阻,从寒化而会伤脾阳,以致湿盛而阳微;从热化而酿成湿热。中焦湿热,熏蒸肝胆,胆热液泄,可见面目俱黄之黄疸。
  (2 )脾阴的失调
  脾阴失调,是指脾的气阴两虚,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乏而形成。脾气虚,脾失健运可见腹胀、便溏、纳食不化等。津液不足可见口舌干燥,舌红少苔等症。脾阴不足,则胃阴亦虚,胃失脾助,和降失职,其气上逆,又可见干呕、呃逆之症。
  4、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动、主升而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为不足,这是肝的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兹分述如下:
  (1 )肝气、肝阳的失调
  肝气、肝阳的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而少见肝的气虚和阳虚。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相对亢盛所致,此内容放在肝阴、肝血失调之中阐述。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等方面。
  ①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多因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在气机郁滞的部位,可出现胀满疼痛等症;或痰气或气血互结,在其结滞的局部出现肿块:如气滞于肝,则两胁胀满或右胁疼痛;肝气阻滞,或痰气、或气血互结于肝之经络,则上可发为瘿瘤、梅核气;中可发为两乳胀痛或结块;下可发为少腹疼痛,或牵引睾丸坠胀,以及女子痛经,甚则经闭等。另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发嗳气吞酸,甚则脘痛;横逆犯脾,则痛泻交作。
  ②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火上冲;或因暴怒伤肝,肝气暴张,引发肝火上升;或因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心火亢盛,引动肝火所致。肝火上炎,为肝之阳气升发太过,故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或暴聋等病理表现。肝的阳气升动太过,郁火内灼,极易耗伤阴血,而致阴虚火旺;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则易出现咯血、吐血、衄血;气火上逆之极,则血菀于上,发为薄厥。
  (2 )肝阴、肝血的失调
  在肝的阴血失调病机中,均以不足为其特点。由于阴虚则阳亢,故阳气升动无制所致的肝风内动,亦多与肝之阴血不足有关。因此,本节着重于阐述肝血虚亏、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的病理机制。
  ①肝血虚亏
  肝血虚亏,多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或脾胃虚弱,化生气血的功能减退,以致肝血不足。
  由于肝为藏血之脏,一般说来,血虚则首先及肝。故肝血虚亏不能濡养筋脉,则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血虚不能上荣头目,则眩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不清;血虚又易化燥生风,而致虚风内动,可见皮肤瘙痒,或筋挛、肉目闰、疒契疒从等病理表现。
  ②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多由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因精神情志失调,气火上逆导致阳亢,肝阴耗伤而发展为阴虚阳亢。由于肝肾之阴相通,称为“乙癸同源”,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亦常导致肝阳上亢。肝的阳气亢逆,多见眩晕,耳鸣,面红升火,目赤目糊,情绪易于激动,脉弦而带数等上盛的病现表现;同时,由于肝肾之阴不足,故还可见腰酸、两足软弱无力等下虚的临床表现。
  ③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的范围很广,如邪热炽盛,则热盛动风;肝阳升腾无制,则阳化为风;肝的阴血耗损太过,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以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肝的阳气升动太过者为多见。可见手足震颤、抽搐,或为筋惕,肉目闰、或为手足蠕动等“风胜则动”的病理表现,甚则可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抽搐痉厥等。
  5、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肾中精气,内寓真阴真阳,称为“先天之本”。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和主水液。肾的阴阳气血失调,则必然影响及肾的藏精功能,或为失于闭藏,或为精气不充,皆可导致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不良。若影响肾的主水功能,则可导致全身的水液代谢障碍,出现尿少,或水肿,或多尿、小便清长等。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亦有其明显的特点。这是由于肾中精气是肾阴肾阳之本,肾阴肾阳又是全身阴阳之根。因此,在肾往往只言精气之不充,而无气血的失调。为了有别于肾的阴阳失调,故分别从肾的精气不足和肾的阴阳失调两个方面阐述。
  (1 )肾的精气不足
  以精气分阴阳,则精属于阴,气属于阳,但决不能与肾阴、肾阳等同。这是因为,肾中精气,是互生互化的,共同组成肾的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和肾气,并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肾阴与肾阳,则是肾的生理活动中两类相互制约的功能活动和状态,因而与肾精、肾气有所区别。
  肾的精气不足,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①肾精亏虚
  肾精亏虚,多见于老年精亏或先天不足,也可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肾精不足,在婴儿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在青年时可影响“天癸”的至,而阻碍性腺的发育成熟;在壮年时期,则可导致早衰,性机能减退,而见滑泄、阳萎等病理表现。肾精不足而致脑髓空虚时,可见智力减退,动作迟钝,两足痿弱等病理表现。
  ②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或因幼年精气未充,或因老年肾的精气衰退,或因早婚、性生活不节而耗伤肾气,或因久病肾虚失于固摄而致。肾气不固对肾的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是肾失封藏和对二便失于固摄、肾失封藏,则肾中精气易于流失,而见遗精、滑泄等病理表现;影响肾的纳气功能,可见气浮于上,动辄气急等病理表现。对二便失于固摄,则可见大便滑脱,小便清长,或遗尿,尿有余沥,或二便失禁等病理表现。
  )肾的阴阳失调
  肾阴和肾阳,是全身阴阳之根本。肾阴,即是真阴,又称元阴,亦即是命门之水;肾阳,即是真阳,又称元阳,亦即命门之火。肾阴和肾阳,分别代表肾的生理功能活动中的寒和热、静和动、降和升、入和出等对立的状态,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才能维持肾的生理功能,进行正常的活动。
  肾的阴阳失调,主要表现于肾阴亏虚与肾阳不足等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①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多由久病伤阴所致,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不仅可损耗各脏之阴,日久必耗肾阴而致肾阴亏虚。肾阴亏虚,则肾阳( 命门之火) 失制,相火亢盛,以至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也可由于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相火妄动,进而耗损肾阴,而致阴虚火旺。当阴虚内热和阴虚火旺时,可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以及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等病理表现。
  ②肾阳不足
  肾阳不足,实际上即是命门火衰,但在临床辨证中则有程度轻重之别。肾阳不足,多由心、脾阳虚及肾,损耗肾阳所致;亦可由房劳过度,肾阳损耗所致。阳虚则阴寒内生,因而有明显的寒象。
  肾阳虚损对肾的生理功能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殖机能的减退或水液代谢机能的减退,而见阳萎、精冷不育,或水肿等病理表现。阳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病理表现。
  (二)六腑的功能失调
  1 、胆的功能失调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运化功能。胆汁,生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可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直接引起;出多见于中焦湿热熏蒸,阻遏肝胆的气机所致。胆汁的排泄障碍,不但可进一步加剧肝郁气滞,阻碍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可导致胆汁外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
  此外,胆经郁热挟痰,痰热上扰,可影响心神,而出现心烦失眠等病理表现。
  2 、胃的功能失调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饮食和腐熟水谷,而以降为和。因此,胃的功能失调,主要是受纳障碍和腐熟水谷功能的异常,以及胃失和降而致脘腹胀满疼痛,进而可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呕逆等病理表现。
  胃的功能失调,主要有胃气虚、胃阴虚、胃寒和胃热( 胃火) 四个方面。分述如下:
  ①胃气虚,多因持久或反复地饮食换节,损伤胃气所致。因禀赋素虚,或久病元气不复等,也均能导致胃气虚。胃气虚,则受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退,可出现胃纳不佳、饮食无味,甚则不思饮食等病理表现;胃失和降,可出现脘腹胀满、隐痛等病理表现,甚至胃气上逆,可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病理表现。
  ②胃阴虚,主要是指胃的阴液枯涸而引起的胃的功能失调。胃阴的枯涸,多因热病后期,邪热久留;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胃阴虚时,胃的受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功能已极度衰退,可见不思饮食,舌质光红而干,甚则舌如镜面等病理表现;胃失和降,可见脘腹胀满之虚痞,频频泛恶、干呕等胃气上逆的病理表现;甚则胃气衰败,可出现口糜等病理表现。
  ③胃寒,多因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克伐药物,损伤胃之阳气。或素体中寒,均可导致胃寒。
  胃寒,则腐熟水谷的功能明显减退,多见食入不化的病理表现;胃寒,则气机不利而气滞,血行减缓而瘀滞,收引脉络而致脉络绌急,故多出现较剧烈的脘痛,痛得温而减等病理表现。
  ④胃热( 胃火) ,热和火同类。胃热炽盛,郁而化火上炎,即是胃火。胃热、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由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梁厚味,助火生热;或由气滞、瘀阻、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其它如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能引起胃热,胃火。胃热,胃火,均能引起胃的腐熟水谷功能过于亢进,而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病理表现。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喝引饮、大便秘结等病理表现;甚则伤阴耗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导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病理表现;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呕血。
  3、小肠的功能失调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因此,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则失于受盛,而见食下腹痛、泄泻,或是呕吐等病理表现;不能化物,则可见食入腹胀,完谷不化等病理表现;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司,清浊混淆,可见腹痛肠鸣,上吐下泻等病理表现。由于在藏象学说中,将小肠的生理功能分别隶属于脾之升清和胃的降浊,所以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也归属于脾胃的病变。此外,小便淋浊、刺痛等病理表现,多由湿热下注,或心火旺盛,循经下移小肠所致,在藏象学说中称作小肠火。
  4、大肠的功能失调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的功能失调表现为排便的异常。
  大肠的传化失司,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运、气虚而无力推动等因素而造成,可见大便干结、便秘等病理表现。亦可因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等因素,而见泄泻、便溏等病理表现。若积滞和大肠之气血相搏,则可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等病理表现。若因中气下陷、肾虚不固,则可见久泄、滑脱、脱肛和大便失禁等病理表现。
  5、膀胱的功能失调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所以膀胱的功能失调,是要是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尿有余沥、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排尿的异常。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和膀胱的气化,膀胱的功能失调,实际上也是由于气化失常所致。如因邪实,或肾的阳气不足,而致气化不利,即可出现排尿障碍、尿闭等病理现象;如因肾失封藏,气失固摄,则气化无权,即可出现遗尿、小便失禁等病理现象。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不癃,不约为遗尿”。
  6、三焦气化失司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三焦是气和津液的升降出入之道,故一般以三焦的气化来概括全身的气化功能。
  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的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从而导致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如心的行血;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脾和胃、肠的运化、升降;肝和胆的疏泄;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和泄浊等等生理功能,无一不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所以也可归结于三焦的气化功能。
  另一方面,由于三焦是气和津液的信道,又是气化活动的场所,因而三焦的气化功能,概括了肺、脾、肾等脏器调节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所以,将肺失通调,归结于上焦气化失司;将脾胃的运化水液、输布精微、升清降浊等功能失常,归结为中焦气化失司;将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升清泄浊,肠的传化糟粕等功能失调,归结为下焦气化失司。所以,三焦气化失司,概括了全身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机制。
  (三)奇恒之腑的功能失调
  1 、脑的功能失调
  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鼻、舌的视、听、嗅、味、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等,均是脑的生理功能。因此,脑的病变即可出现上述种种生理功能的障碍或失调。但是,脑是由髓汇集而成。所以,肾中精气亏虚,精不生髓,脑髓空虚,即可导致脑的功能失调,而见智力减退,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肢体活动不便,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心、肺、脾、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可见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的病理表现。由于脑位于人之首,全赖于阳气的升腾,所以阳气不升,可见头目眩晕,耳目失聪等病理现象。
  2 、髓和骨的功能失调
  髓居骨中,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骨为人体之支架。髓由精生,髓充于骨而养骨。髓和骨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和松脆易折。髓和骨的功能失调,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久留,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和骨的软弱、松脆等病变。
  3 、脉的功能失调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信道。脉道以通利为顺,若因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和寒凝瘀阻等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反之,气滞或血瘀,又可影响脉道的通利。脉道还能使营气和血,在脉中正常循行而不逸出于外,此功能,实际上即是气的固摄血液的功能,因此在脾虚气弱而不统血时,可见各种出血的病理表现。
  4 、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女子胞,又称胞宫,即是子宫。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
  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调的原因很多,其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气血不和,胞宫功能失调
  女子的月经来潮、胎孕、产育和授乳,均以血为用,故有“女子以血为本”之说。但血之为用,全赖于气。气血和调,血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气血不和,必然影响及胞宫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种种病理变化。
  如因于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均能导致胞宫行血过多,而见月经先期、月经的血量过多、行经期延长,甚则崩漏等病理表现。若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行吐衄,即是“倒经”。
  如因于气滞、血瘀;或因于气血不足;或因于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而胞宫虚冷,均可导致胞宫行血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或为痛经,或为闭经,或为疒征瘕等病表现。
  如因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而引起的胞宫生理功能失调,实质上也是破坏了气血的和调所致。
  (2) 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及胞宫功能失调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不仅可引起气血的失调,还可导致胞宫的功能失调。常因情志失常、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等因素使胞宫功能失常。如思虑伤心,心血暗耗;思虑伤脾,气血生化无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房劳伤肾,肾精亏损,“天癸”衰少等等,均可导致胞宫功能失常,均可见到月经、胎孕、产育失常等病理表现。
  (3) 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
  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为胞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影响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的因素很多,但因冲、任隶属于肝、肾,所以肝或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均足以导致冲、任二脉的气血不足,而致胞宫的生理功能失常。冲脉又隶属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所以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阳明脉衰少,冲、任二脉的气血难以充盈,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而致失常。
  总之,胞宫的生理功能,是全身生理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胞宫的功能失调,亦与全身生理功能的状况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失调,常是相互影响着的。特别是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在病理方面的相互影响亦是非常繁复的。
  阴性物源性内因
  经络病机经络,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九窍相互联系的信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内外,调节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等作用。经络病机,即是指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运行逆乱、经络的气血运行阻滞、经络的气血衰竭等方面。
  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
  正如《灵枢·经脉》在论述足阳明胃经的经气虚实时所说:“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又说:“足阳明之别..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此即足阳明胃经的经气或虚或实所引起的病变。因此,经络的气血盛衰,可直接影响着与其相络属脏腑的气血盛衰。
  2、经络的气血逆乱
  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陷下而致病;反之,气血的运行失常,亦必然导致经气的逆乱,二者常互为因果。经络的气血逆乱,多引起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发为厥逆。如《素问·厥论》说:“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目旬仆。”厥,即经气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厥逆,由于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于络脑,故足太阳经的经气逆乱,则气血循经上涌而致头重肿胀。足太阳经其下行之脉合月国中,贯月山而内,其经气逆上则下虚,故足不能行走,甚则发为眩晕跌仆,昏不知人。
  经络的气血逆乱,又可导致与其络属的脏腑生理功能紊乱。如《灵枢·经脉》在论述太阴之别的功能逆乱时说:“厥气上逆则霍乱”,即是说足太阴经的经气逆乱,可以导致脾胃功能的紊乱,以致清气不升,下为泄泻,浊气不降,上逆为呕,清浊混淆,发为霍乱吐泻。另外,经气的逆乱,又是导致出血的原因之一。如气火上逆所致的咯血、吐血、衄血,实质上也与经气上逆有关,如肝火犯肺所致的咯血,实际上即是通过肝经的火热引发经气逆乱,上犯于肺所致。阳明热盛时的鼻衄,也是阳明经的经气逆乱所致。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由于经气不利,影响及气血的运行。常可累及所络属之脏腑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例如:表证常有遍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就是由于外邪束表,机体浅表经络的经气不畅所致;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是形成胁痛、瘿瘤、梅核气、乳房结块的主要原因。此外,经气不利,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又是某一经络气滞、血瘀的主要原因。故《难经·二十二难》说:“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这就是说,在经络病变中,最早出现的是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然后才会导致血瘀等病变。
  4、经络的气血衰竭
  经络的气血衰竭,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象。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的功能各异,故各经的气血衰竭时所出现的证候亦各有特点。
  脉的功能失调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信道。脉道以通利为顺,若因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和寒凝瘀阻等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反之,气滞或血瘀,又可影响脉道的通利。脉道还能使营气和血,在脉中正常循行而不逸出于外,此功能,实际上即是气的固摄血液的功能,因此在脾虚气弱而不统血时,可见各种出血的病理表现。
  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见上节。
第四章 常见疾病的外因

  外环境与发病
  外环境学是修真学和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人体小宇宙与自然外环境息息相关,人体内环境是受自然外环境所制约和调控的,人体内环境对外环境具有自我调节适应性。但是外环境明显剧烈的变化,或者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超出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承受适应能力时,就会产生疾病。
  外环境致病的机理,从本源上进行分类,同样是物源、质源和玄源三大类。在此三大类中进行分阴分阳研究其机理。
  一、物源性致病外因
  (一)阳性物源性外因
  1 、地域环境:地域环境是外环境中的一个大的概念,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生活饮食居住条件各异,对人体内环境的影响不同,常有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例如西北高原地区,气候燥寒,经常处在风寒冰冽之中,吃的是肉食酥酪和牛羊乳汁,体质肥壮,卫外固内,则外邪不易侵犯而多发内伤病。东南地区大都是滨海傍水,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吃鱼而嗜咸,病多痈疡。有些地区因缺乏某些物质微量元素,就会产生地方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多见于远离海岸的内陆地区,最常见的原因是缺碘。
  2 、生活工作居住环境:如工业废气、废物多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毒物,若因工作生活居住关系经常处在这种环境中,接触到有害物质,则可以使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粉尘过多环境,高电压电磁区域,有害物理幅射环境,化学有毒物质的环境,都能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出现各种病理变化,产生急性或者慢性以及积蓄性病理改变。
  3 、气候因素:春天气候多风,因而常发生风温病征;夏天,特别是暑天,气候炎热,则常发生热病和中暑;秋天天气敛肃,气候干燥,则常发生燥病;冬天气候严寒,则易于外感寒邪为病。
  同样,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也与自然气候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反常,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更容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如麻诊、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多流行于冬春季节;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 ,则多流行于夏秋季节,因为那时的气候条件更适合于这些疾病的致病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4 、冻伤:环境气候致病之一,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是我国北方冬季常见病。温度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全身性冻伤,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寒过盛,阳气受损,失去温煦和推动血行作用,则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脉迟细。如不救治,易致死亡。局部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廓、鼻尖和面颊部位。发病初起,受冻部位因寒主收引,经脉挛急,气血凝滞不畅,影响爱冻局部的温煦和营养,致局部皮肤苍白、冷麻,继由肿胀青紫,痒痛灼热;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等,溃破后常易感染。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说:“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即冻,赤疼肿,便成冻疮。”
  5 、外伤:外伤是一类物理性化学性损伤,包括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等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筋伤骨折、脱臼。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可导致昏迷、抽搐、亡阳虚脱等严重病变。烧烫伤,多由高温物品、沸水,或滚热的油,或火等烧烫等引起。轻者损伤肌肤,在受伤部位红、肿、热、痛,皮肤干燥,或起水泡,崦痛;重度烧烫伤,可损伤肌肉筋骨,使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或蜡白、焦黄或炭化;严重烧烫伤,创面过大,除有局部症状外,常因剧烈疼痛,火毒内攻,体液蒸发或渗出,出现烦躁不安,发热、口干燥、尿少等,甚至死亡。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疯狗咬伤,或蝎、蜂螫伤等等。轻则局部损伤,出现肿痛、出血等;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死亡。
  毒蛇咬伤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常导致中毒死亡。疯狗咬伤,初起仅见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可出现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
  6 、饮食、劳逸:饮食、劳动和休息,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劳逸需要合理安排,否则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或正气损伤,产生疾病。
  ①饮食不节: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但是饮食失宜,饮食偏嗜,则又常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饮食物靠脾胃消化,故饮食不节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又可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它病。
  ②饥饱失常:饮食应以适量为宜,饥饱失常均可发生疾病。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之源缺乏,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之则气血衰少而为病。气血不足,则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也易继发其它病证。反之,暴食暴饮,过饮,则饮食摄入过量,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能力,可导致饮食物阴滞,脾胃损伤,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病证。《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种病证,小儿更为多见,因其脾胃较成人为弱。食滞日久,可郁而化热伤于生冷寒凉,又可以聚湿生痰;婴幼儿食滞日久,还可以酿成疳积,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肌瘦等证。经常饮食过量,不仅可导致消化不良,而且还可影响气血流通,筋脉郁滞,出现痢疾或痔疮。《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痔”。
  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病症。《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③饮食偏嗜:饮食要适当调节,不应有所偏嗜,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过寒过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则可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
  ④饮食偏寒偏热:人体的精神气血都是由五味所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该脏机能偏盛,久之可损伤内脏,发生多种病变。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当,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素问·五藏生成篇》又说:“多食咸,则脉凝注面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脉急而爪桔;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所以,饮食五味应当适宜,平时饮食不要偏嗜,病时更应注意饮食宜忌。饮食与病变相宜,能辅助治疗,促进疾病好转,反之,疾病就会加重。
  7 、劳逸损伤:
  ①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経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以及房劳的过度;或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都可以成为致病的因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②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劳疾,是指较长时期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劳力过度则伤气,久之则气少力衰,神疲消瘦。《素问·举痛论》所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即指此而言。
  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主志为思”,而心主血藏神,所以思虑劳神过度,则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以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而言。肾藏精,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过频,则肾精耗伤,临床常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或遗精、早泄,甚或阳痿等病症。
  ③过度安逸:是指过度安闲,不参加劳动,又不运动。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若长期不劳动,又不从事体育锻炼,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可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及汗出等;或继发其它病。《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卧伤气”,就是这个道理。
  (二)阴性物源性外因:
  1 、微观生物性外因: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记载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候论·卷十》说:
  “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古人在这里不仅指出了疠气之病邪有传染性,同时指出了疫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温疫论·原病》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这里又明确指出了疠气病邪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入人体。
  疠气致病,可以散在发生,也可以形成瘟疫流行。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等。实际包括了现代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
  疫疠中有的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有的疾病通过消化道传染,如痢疾、肝炎等。而蚊、蝇则是疾病传播的媒介,所以周围环境卫生差,蚊蝇孳生,空气、水源或食物等受到污染,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2 、饮食不洁:进食不洁,是病从口入,病从口入是指三类致病物质通过口腔进入体内:有害微生物、质性毒素、全息体。有害微生物可引起多种肠胃道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者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等。临床见腹痛,嗜食异特,面黄肌瘦等症。若蛔虫窜进胆道,还可出现上腹部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的蛔厥症。若进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常出现剧烈腹痛、吐泻等中毒症状,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误食毒物导致机体中毒。
  3 、地理气场性外因:地球如同人体具有经络一样,在大宇宙场的作用下,具有气场脉路。这种脉路气场,既有地域性区分,也有局部地理性分别;既有先天本来之气场,也有人为有意无意构成的气场。各种因素形成的不同气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体仍然产生着重要影响和作用。
  例如居住环境的房屋,如果建在旧坟地上,居住者常易患特殊性疾病。房屋与房屋之间的建筑格局,如果不符合自然场态格局,也将影响居住者的健康。有时房屋内的分置格局,都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质源性致病外因
  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是说人依靠天地之间的大气和水谷之气而生存,亦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发育。同时,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于使人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 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 ,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如过剧的暴冷暴热等) ,在人体内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导致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即太过和侵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外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炎邪为病等等。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为两种以上的邪气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六淫致病从今天的临床实践看,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 细菌、病毒等) 、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这种用六淫来概括病邪,把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起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尽管还不十分细致,但却是一个比较正确的途径。
  2 、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亦可发生。中医学认为,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从而产生外风病征,如《素问·风论》说:“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
  ②寒: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防寒保暖不够,则常易感受寒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
  寒邪为病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指寒邪外袭,其致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入内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内寒则是机体阳气不足,失却温煦的病理反映。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体,容易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机体,积久不散,又常能损及人体阳气,导致内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即所谓“阴盛则寒”。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阴寒所侮,故又说“阴胜则阳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气衰退的寒症。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就会见到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卧,手足厥冷,不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③暑: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邪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所以《素问·热论》又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状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
  ④湿: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伤于外湿,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则易形成湿浊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⑤燥: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为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感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湿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证;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亦见闵燥病症。
  ⑥火( 热) :火热为阳盛所生,故火热常可混称,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病邪;而火也有由内而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之类病变。
  火热为病亦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直接感受温热外邪气之侵袭;属内生者,则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而成。《素问·调经论》所说:“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又如朱丹溪所说“气有余便是火”等,都是指的这一类病症。另外,感受风、寒、暑、湿燥等各种外邪,或精神刺激,即所谓“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皆可以化火,故又有“五气化火”、“五志化火”之说。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亦升腾上炎,故属于阳邪。因此,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因其炎上,故火热阳邪常可以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的上部,如头面部位。
  三、玄源致病外因
  玄源致病外因,是发病机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也是修真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研究和探讨这一领域,无疑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整体理论是有益的。这一领域的探讨和揭密,对医疗、康复保健、养生修真,都具有深远意义。
  玄源致病外因的概念,是指隐态的、微观的、高维时空的、用目前科技技术暂时还无法揭示的,人体外环境中的致病因素。
  玄源致病外因,包括场性外因和全息体外因两大类型。关于气场性外因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这一节主要探讨全息体性致病外因。全息性致病外因,是从物质不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从全息论出发,研究探讨生物全息对人体内环境的致病作用。
  玄源致病外因,可以称为全息外邪。全息外邪中又分为场性外邪和全息性外邪。全息性外邪中分为同源性全息体、生物源性全息体。
  1 、同源性全息体致病外因
  同源性是指同类,人体的信息是全息性的,并不因躯壳的消亡而消失,它们仍以一种特殊物质形式存在于时空中,继续完成物质的顺性或逆性变化进程。
  同源性致病外因,以自然全息因果律所引发的最为常见。后天所谓偶遇、偶发性,一般都是在此自然因果律的宏观节律控制中。当环境、时间、空间各种条件具备时,就会释放产生病理性作用。
  同源全息致病外因中,以外环境中的游离性同源全息体对人体的干扰最为常见。游离性全息体,广泛存在于下三界人类生存的外环境中,生活、居住、工作等环境中,都可以相逢相遇,但是一般只对符合因果律释放条件者产生作用。
  发生同源全息体致病的原因,原则上是因果律宏观控制,后天原因大多是因人的行为所引起,也就是新造之因所引起。例如人为地损坏全息体居住环境,冲撞全息体本身,干扰全息体的正常活动等,都可能招致外界同源性全息体干扰人体内环境而致病。
  外界同源性全息体致病,小儿易发,也易被人重视。其主要症状是发热、吵闹不安。如果未能及时消除这一外因,就可能由此“虚态病”而合并成实症。成人的发病,如果不是典型和骤发性的,大都不被重视,不易发现这一类病因,而只是单纯以非玄源性疾病治疗。
  2 、生物源性致病外因
  生物源性,是指所有具备全息体特性的有生命力的动物以及植物。这其中又分为高能量类和低能量类两大类。高能量类常招致及时致病,低能量类一般多呈积蓄性,或者被元性全息记录储存。
  ①动物源性致病:动物源性致病的原因,大都是因为杀生和食用而引起。杀生所引起的致病外因,主要是其全息体作用于人体内环境致病;食用所引起的致病外因,又分为动物质源性致病外因和动物全息体致病外因。
  杀生属于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强行剥夺全息体完成自身生命的过程,其脱离形体的全息体失去存在的生态环境后,就进入杀生者本人或者杀生者亲属的机体内,客居于形体之中,干扰生理正常功能而致病。
  食用动物,分为质源性致病和全息体致病两类。质源性是指动物的生物节律与人体的生物节律极为相似。它们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所食用的物质,通过消化吸收而储存,有毒类有机物和无机物质,都被日积月累地积蓄储存在它们的机体之中。人通过食用之后,也就将这些有毒质性物质再吸收,而且是一种高浓度的吸收。特别是目前有毒无机物和有机物广泛使用,这些有毒物质在作用人体的同时,实际上也同样作用于所有生物。人通过食用这些生物而致病,严格地分析,实际上是一种多倍量再吸收。而且动物也存在着“情志”活动,死亡前的挣扎、仇恨、愤怒过程,也是其体内产生大量“毒素”和生物“干扰素”的过程。“病从口入”,是不能单纯以细菌微生物而论的,质源性致病,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②动物全息体致病:动物的整体性也是性命一体,当命丧失后,其性也就处在游离状态。这个性常常随着食用这一途径,由口腔或者其它途径进入人的机体内,客居于与其生物节律频率近似的,或者人体最薄弱的脏腑器官和各类组织中,引起病理变化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人体疾病中,如果严格地从这种微观和隐态中分析,大部分疾病都与这一原因相关。
  炼功者和修真者更要高度重视戒杀生和斋食。分析这其中的机理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的生理主要因素是:修炼者的生物场,场性较一般人更为开放,自身生物节律频率较常人更为活跃。
  随着炼功的深化,对外界生物的全息放大、频率共振和接收能力都会成倍提高,具有高敏感性。修真者如果未能进入高层次的阶段,没有具备“自然度化”、佛光普照的能力,就不能食用动物。前辈中虽有食肉饮酒的师父,但他们都是得道、了道的圣真,具有自然度化能力而“游戏人间”,才借假示真。
  修真中的某一阶段有破除斋戒的欲望出现,这是由于在修炼过程中,体内的阴性全息体也有一个获能自我完善的过程,它们的能量被提高和放大后,自然会出现对主观意识的潜在影响力,甚至幻化影象引人入瓮,因而出现食用荤腥的强烈欲望,这是一个必然的反应过程。如果食用,则正好满足了内环境中阴性全息体们的欲望,而给它们提供生存条件,使内阴更不易清除出体,从而导致修持者步入非正修的傍门之中。修真界少数人不能过好此关,反而以“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
  自褒,却不知自己还并未成道、成佛,岂能与佛境之僧的“济公”并肩相论?“佛坐心头”也人能,以盲导盲罪非轻。
  ③植物源性致病:植物源性,是指各类较高等的能够自我获得玄能的一类植物或者其它物质。
  这类致病也常是因为人为地破坏生态环境,乱砍乱伐而自我招致。
  在植物类中,虽然都具备全息性,但是又存在着层次的差别,获能等级的差别。自然生长的与人工栽培的获能能力是不同的;高龄植物与生存周期短的植物又不相同。所以它们各自的致病能力,致病效应也大不相同。例如砍伐高龄树木,或者破坏其它能够自我获得玄能的物质,都可能招致全息体性致病的发生。这类致病一般都是由于强行中止生物的性命以后,其中的性体失去依凭,而自然进入中止者或破坏者的血缘系内环境中,而导致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