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卢手机客户端2.3.5:中医养生话“药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3:40:02

中医养生话“药酒”

清风客

    药酒,古称“酒剂”。是将一些中草药浸泡在酒中,经过5~7天后,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系列药物。中药泡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就是治病的药酒。最古的药酒方与其他中药方剂一样是没有名称的,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所记载的药酒方,就没有具体的方名。这种情况在唐代方书中仍保留不少,如《干金要方·脾脏下》“治下痢绞痛肠滑不可差方。”《外台秘要》卷十五的“疗风痹瘾疹方”等。时至今日,药酒仍在广泛使用。

    酒本身就是一种药物,具有辛香走窜之性,行血活络之功,即易于吸收和发散,又可载药到达全身各处,故有“百药之长”的美誉。因此药酒通常用于风寒湿痹,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淤的功能,多供内服,少数作外用,也有些药酒内服与外用兼有效。常见的有舒筋活络酒、国公酒、风湿跌打药酒等等。此类药酒严禁孕妇服用,即便是外用,也严禁涂搽腹部,以免引起流产。此外,酒精是很好的溶媒,对药材可以提取出较高比例的成分,民间习惯用贵重药材浸泡药酒,用于滋阴补肾、养血固精。常见的有参茸酒、人参酒等等。其制作方法有冷浸、热浸、渗漉和回流热浸四种。民间通常采用冷浸法,即将药材与白酒共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室温下浸泡,定期搅拌,一般浸渍30天以上

  药酒虽是好药,但并非人人皆宜,多多益善,使用药酒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药酒并非人人皆宜:浸泡药酒所用白酒的酒精含量通常为50—60%。因为含有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消化道,加快血行速度,增加心脏负担,抑制甲状腺素分泌等,所以药酒不适合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肾炎、肾衰、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支气管炎、哮喘患者等应慎用或禁用药酒,否则会诱发或加重病情,也不适合儿童、孕妇服用。另外,服用其他药物的同时,也应该避免饮用药酒。

病除即止不可过服:所谓病除即止,就是疾病根除以后就立即停服,过服唯恐返利为害,损伤机体。

药酒也要辩证施治:如阳虚体质者选用温通性质的药物,如鹿茸、杜仲等;阴虚体质者选用滋补作用的药物,如首乌、枸杞子、麦冬等;瘀血阻滞者选用活血通络的药物,如丹参、当归等……各按所需,不要以为补酒无碍,逢人便用,以免适得其反引发新疾。

严格控制剂量:以免造成肝损害或损伤胃黏膜。因酒有辛辣之味,若过量服用,近可灼伤胃黏膜,引发急性胃黏膜病变,造成胃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远可直接毒害肝细胞,影响肝功能,甚至造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以致癌变危及生命。

当然,药酒也是酒,过量也可醉酒,正如李时珍所说:“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此物损益兼行。药酒亦然。”可见药酒虽好,但必须适度饮用,必要时将药酒兑入温开水中服用,切不可过量饮用,长期大量饮用还可导致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胰腺炎。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中药都可以调配药酒的,如毒性中药乌头、关木通等等配制的药酒,病人服用以后有可能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另:孙思邈说:“冬服药酒二三剂,立春即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其认为冬季是饮用药酒的最佳时节,此一家之言,暂且录之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