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遁螺旋手里剑ol视频:文物静思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5:18:37

阳春三月,我又来到位于古镇同里西边的静思园,参加吴江市收藏家协会的会议。全市百来号收藏家,大多孜孜于专题集藏,不乏财大气粗藏品累累者,但是同静思园主陈金根比肩一立,小巫、大巫之感顿生。一座静思园,是陈金根先生的收藏。

我在静思园蹓达了一圈,总体上可分为东宅西园两个组成部分,徐建总经理说目前静思园占地66亩,他们正规划第二期工程,到那时静思园将超过百亩,江南最大的私家园林。

苏州自古多园林,早在宋代,诗人苏子美营造沧浪亭,元代高僧天禅的弟子为师父建造狮子林。明清两代,留园、网师园、拙政园一一问世,那是退隐官僚的作品;西园、虎丘,僧侣与文人联手的创作,苏州园林跨入鼎盛,多达270余处。可是,鸦片战争的炮火一烧再烧,大清国运逐渐衰竭,民国肇造,军阀混战,中原板荡,150多年之间,苏州没有增添一个象样的园林。直到1993年,静思园问世,才重续中断了的苏州造园文脉。

苏州园林,素来是隐逸文化的产物。搏击宦海而下野的官僚,仕途失意的官员,乞骸骨的老吏,他们带着满身的疲惫,满船的财富,回到姑苏,营造起一座座园林,封闭自身,隐藏自己。苏州的读书人多,中举、中进士、做官的人多,回来营造的园林当然就多。苏州园林,是文人加官僚再加财富,无一例外。而静思园,掀开了划时代的一页,一位农民企业家,没有喝过多少墨水的玻璃钢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的杰作。盛世造园,新时代的又一文化特征。

漫步静思园,我感佩良多。最大的感佩,静思园吸纳了众多的文物。

历史的烟云飘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幢幢磁砖、马赛克封面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是建设,同时也在破坏,人们需要崭新的,扬弃古老的,中国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成批成批地被拆被毁。苏州干将路拓宽新建,那些陈旧的、破烂的建筑在一般人眼中纯粹是现代化的拦路虎。富有眼光的陈金根先生,将明清两代的古建筑,整幢整幢地拆迁移建到自家玻璃钢厂一侧,一座新兴而又古老的园林由此酝酿,产生!

陈金根吸纳的古建筑,只要听听它们的名字,看看它们出生的年代、坐落的位置,足以知晓它们的金贵。黄柏厅,移建自苏州市干将路,一座宏敞的乾隆时代的建筑,大件木构纯由黄柏浑成,梁架及斗拱一迭连的木雕,精美绝伦,苏式香山风格,兼融徽派印记。楠木厅,明代早期建筑,来自苏州太湖西山后布村,原属一位姓殷的大户人家,卷棚式四面厅,陈金根请人一一摄下建筑原貌,标明每个细部的序数,连带武康台阶逐一按原样移建。红木厅,成型于清朝道光,本名“天王殿”,原是“小刀会”聚义的正堂,坐落在上海老城厢人民路丹凤街。移建到静思园,不忘丹凤旧巢,特为从灵璧县凤凰山的一个老坑里,觅得一对凤凰。凰为秀石,体态婀娜,羽翼下呵护着一尾小巧幼凤,凤属文石,雄健的身姿,色黑如漆,深情回眸,注视着爱妻与幼子,一家三口,满溢天伦之乐。“天王殿”安家于静思园,易名“弘雅堂”,堂名一改,小刀会的杀气与霸气顿消,代之以其乐融融的祥和。拜石轩,建于清代道光,梁柱都用名贵的柚木。还有花篮厅,那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作品,也从干将路囫囫囵囵地搬来。其他厅堂、楼馆、轩榭、舫房、亭廊,多有红木、柚木、瘿木、黄花梨、铁梨木、黄杨木,好不名贵。凡简洁流畅,质朴和谐的,当是明代的遗存;雍容华贵,繁复厚重者,不消说是清代的工艺。算一算年纪,最大的超过400岁,接下来,300岁、200岁,次第年轻,也有刚刚出世的。静思园,新园林,老古董。

静思园里容留了各种古砖,最多的要数琴砖和金砖。琴砖上的雕刻,花卉、鸟兽、人物精彩纷呈,我用手指轻轻叩击,嗡嗡有声。遥想当年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芳心,这共鸣极好的琴砖可帮了他的大忙了。金砖,大号的二尺二寸,中号的二尺,小号的也有一尺七寸见方。从康熙到光绪,应有尽有,不下30方。安放在特制的方桌上,方桌有抽屉,假如放上毛笔、水盂,提笔醼水,可以在砖面上临摹二王书法,挥洒擘窠大字。

园里汇集了各种柱础,大小不一,高低不同。大者犹如磨盘,小者好似碗盆;高者几近一米,矮者平齐脚面。以石质看,有青石,有武康石,更有金山石。同一石质,色彩浓淡不一,光青石就有淡白色、青黑色、青灰色之别,武康石有杂黄色与铁红色之分。圆形柱础居多,也不乏方形。雕法和刻工各有千秋,苏州香山帮占据了主导地位,也有徽派、浙派的一席之地。小小一个石鼓墩,有技术,有艺术,有历史,还有文化。

在静思园,我观赏到了整体移建而至的七座砖雕门楼,品读了翁同龢、陆润庠等名人的匾额、楹联和题词。

静思园,一座划时代的园林,陈金根,堪称吴江第一收藏家,功垂后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