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英雄 元素之狼:陈学军:创业就是“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8:03:30
走进陈学军的办公室,一块黑板和一张大会议桌在仅20平米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夺目。在他看来,办公室就是工作的地方,装饰是多余的,只要有黑板和会议桌就足够了。

  和大多数与成功沾边的男人一样,陈学军也属于工作狂,一旦忙碌起来便不分昼夜。陈学军具备着新生代创业者的冲劲,有激情,语速快,目标感强。在他看来,创业就是“玩”,如果不是兴趣,他早该操心着上市、搞投资了,但陈学军清醒,那不是他想要的。

  十年的创业风雨,他经历了资金困难卖掉房子的窘境,也有过业绩暴增不差钱的风光。如今,他所创立的北京创想空间商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全时”),目前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远程会议服务公司,它由一个70人的小公司发展成现在超过500人的公司,业务范围已包括了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和200家中国500强企业。

  去年,全时在亚洲区的业务已全面拓展,香港和新加坡早已实现盈利。技术优势是让陈学军最为自信的,“过去的几年我们一直强调把技术做好,如今在全球算很不错了,所以可以去跟美国人挑战下,玩一玩了。”

  走出困境的唯一方式就是学习

  陈学军的创业始于2001年,大学毕业三年,他毅然辞去国企的优厚待遇,凭借“冲动的理想主义”,在没有太多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创业。

  最初,陈学军为电信运营商做VPN代理业务,技术含量不高,来钱快。但两年的时间让陈学军逐渐意识到,在电信行业如果永远做运营商的代理商将毫无出路。

  2006年的一次美国之行让陈学军找到了新的方向,“到了美国以后才知道什么是远程会议,他们的电话会议市场规模有80亿美元,而中国连1亿元都不到。”为了向WebEx(世界头号网络会议供应商,2007年被思科收购)、Citrix(世界领先的应用服务软件方案提供商)和微软等美国远程会议市场上领先的公司取经,了解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陈学军通过一切可以利用上的人脉关系约到其CEO和管理者,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我觉得人走出困境的唯一方式就是学习。”陈学军说。半年的时间里,他走访了11位在美国做网络会议的顶级公司CEO,经常会问对方两个问题:“你认为自己凭什么能成功?你认为你的公司最大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在陈学军看来,尽管当前的技术创新环境使得中国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去搞底层技术创新,但在开放的基本架构上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回国后,陈学军便开始将业 务 重心全部转向远程会议,并立志要把全时做成继WebEx、微软和Citrix之后第四家拥有全球电话会议核心技术的企业。

  2008年,陈学军首先做起SaaS(软件即服务)技术平台,而对这套技术完全不懂的他,首先开始大举纳贤,组建技术团队。他找到了当时在摩托罗拉负责3000人研发团队的职业经理人李彦涛,他是唯一一位得到摩托罗拉全球研发人员最高荣誉的中国员工。而为了把李彦涛挖到全时,陈学军花了9个月时间跟他吃了20次饭才说服对方。

  不仅如此,在全时的研发团队中60%以上的员工拥有5年以上的研发经验,更有40%以上的员工拥有跨国公司的研发背景。同时,专业技术团队按照业务流程被严格地划入产品设计、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系统测试、项目管理等九个功能模块,以保障每一款“全时会议”产品都全面符合客户的应用。

  2年后,陈学军不仅造就了全时团队,更赋予了它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时,全时的远程会议服务已经不是单纯的“电话会议、网络会议或是视频会议”,用陈学军的说法是“统一会议”,即通过整合不同的网络资源,使身处不同地区、场合的参会者既可以通过电话接入语音,也可以通过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

  设备共享视频与文件。而这一切,都通过全时自主研发的SaaS平台来实现。

  专注于技术和产品的理念也为全时赢得了在华经营的全球500强企业的300多家客户群,并能从思科、微软、AT&T等行业巨头手中抢走订单。“对外企来说,你的东西一定要好,东西不好不行,当你有一个好产品的时候,一切就都好谈了。”陈学军说。

  让陈学军印象较深的一个客户是GE公司,当时GE中国区针对远程会议系统进行招标,但几十家企业经过三轮的竞标,国际国内竟然没有一家企业中标。其中,GE中国区的负责人对全时的竞标方案,列出50余条缺陷。拿着这张写满意见的拒签单,陈学军非但没有放弃,反而更有斗志了。他果敢做出决定,让公司所有的研发力量都投入到这50多个缺陷的解决上。 陈学军不敢奢想太多,但更多的是不服输:“我只是想争取每一次机会,但觉得GE肯定会找大公司,怎么会选择我们。”一年之后,陈学军亲自拿着全时完善的方案找到GE的相关负责人,而GE的答案也给了陈学军力量:“我们愿意找小公司,我们会带着它一起成长。”

  未来十年人们怎么开会

  如果说一年前,陈学军还对外宣称“全时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国内懂会议的也没有人”的话,现在陈学军更多的是专注于未来10年全时还能做些什么。

  尽管全时处于领头羊地位,但陈学军依然觉得每天都有危机感,他把危机感归结为社会形态的变化,而非行业本身的竞争。

  未来人们如何工作是陈学军现在真正关心的问题,“每一代人的工作方式不同,再过10年,谁知道90后会怎样工作?就像微软,微软不是被另一个微软打败,而是被一些新的产品打败,它是被Facebook打败,因为Facebook做出了下一代人更喜欢的东西。所以我非常关心的是未来十年,我们还会像现在一样开会吗?我们为什么要开会?”

  带着这些思考,陈学军开始挑战一些更新的应用技术。全时下一步将从会议转到通信,这似乎背离了陈学军一直坚守只做会议,不碰其他的论断。他的目标很简单:“所有的工作就为一个目的——帮助人们更好地工作,会议是一方面,但其他途径未尝不可。”

  陈学军把大量精力花在技术和新产品上,他依旧野心勃勃,始终保持着创业的激情,移动和全球化目前是全时实施新战略的两大方向。

  首先是移动互联网。8月份全时开始推出移动互联网会议,不再需要打电话,只要3G手机就可以开会。“因为我们看到人们移动性的需求越来越多了,人们开会从会议室走向办公室,从办公室走向桌面,从桌面走向手机,总体来讲,开会越来越简单,更加方便了。”

  第二是全球化战略。把业务范围扩展到全球范围,陈学军早有这样的野心。“我希望客户能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开会。”陈学军说。

  实现这两个战略的载体是全时的“云会议”技术。早在2006年,陈学军下定决心做云会议时,全世界86%的市场是被Cisco、Citrix和微软所垄断,而中国,还没有一家成熟的云会议产品。当时,全时也主要是采用WebEx等公司的平台,必须向这些公司支付一笔不菲的初次使用费,并根据用户数量在后续的每年中支付一笔同样高昂的技术维护费用。

  2008年,陈学军意识到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云会议产品,“当时国内懂会议的人不多,所以我们就开始尝试开发自己的软件平台。”他希望将云计算的商务应用在中国变为现实。

  陈学军用了两年的时间投资1亿元人民币打造出具有多项国际专利,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时SaaS会议平台,推出多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会议形式,即使用者无需购买软、硬件设施,只需要通过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等界面,进行简单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与全球各地团队及客户同步分享语音、数据文件及视频,使得企业有效降低系统维护与员工差旅成本,加快了企业决策效率和协同效应。同时,这个系统采取第三方信息加密技术,抹去了客户的安全隐患。“如果把云计算作为目标一定会失败,云计算不是一种技术,只是一种模式,一种提供服务的手段。我们追求的方向永远是到底给客户创造了什么价值。”陈学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