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漫三部曲人物关系:资深记者:中国快速崛起的10年 不必感谢本·拉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2:13:33

2011年09月14日 10:21
来源:环球网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民众陷入恐慌。不到一个月,美国政府就开始了反恐“复仇”行动。

丁刚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9·11”事件10周年之际,一些媒体和专家将视线转向中国,认为这10年对美国来说,是麻烦接连不断、实力相对下降的10年,而对中国来说,则是蒸蒸日上的10年。

《环球时报》9月7日发表新加坡学者马凯硕的文章《“9·11”十年:拉登胜,美国败》,认为“是美国反恐给了中国发展机会”,还说“中国应当感谢本·拉登”。这样的关联显然是对中国崛起的误读。

“9·11”事件发生前,刚上台的布什政府一度出现要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的冲动。特别是在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华盛顿更是弥漫着急欲“遏制中国”的气氛。而“9·11”事件的发生,迫使美国政府把重点转向反恐。

中国这10年的发展不是钻了美国反恐的空子,而是因为战略对头创造了机遇。“9·11”之后,中美关系有了更稳定的发展。

双方在过去10年里,逐步深化合作,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机制。这些都是以往中美关系从未有过的,也无疑给中国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决定中美关系现状的主要因素,不只是华盛顿的战略家们的选择,更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战略。

在中美这对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变动中,中国已经从过去比较被动的一方,转变成更具主动性的一方。这是由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没有“9·11”,美国真的就会与中国为敌,就会采取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对华政策而一味“遏制中国”吗?相信华盛顿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9·11”事件。被撞毁的五角大楼一角。在伊拉克战场,美军七年造成美军4419名军人死亡,3.2万名军人受伤。在阿富汗战场,美军苦战十个年头,却陷入一场进退失据的泥潭。

因此,无论有没有“9·11”发生,中国都会选择和平发展,也一定会取得现在这样的成果。

即使小布什政府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那也顶多会给中国“制造”一段时间的麻烦,决不可能因此而改变中国发展的基本方向。

3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表明,中国的战略就如同一套非常善于避开锋芒的“太极拳”,让想发力的美国人眼花缭乱。

中国不断编织的与亚太和世界紧紧联系的坚韧纽带,也让一些试图伸出拳头的美国人感觉到,愿意观看他们表演的旁观者已经寥寥无几。

过去10年,中国崛起的速度是快了一些,它反衬出美国深受反恐战与金融风暴折磨的窘境。这样两个场景,的确会让一些人产生错觉,似乎二者是一种“你升我降”的零和游戏关系。

但用10年的时间来看中美关系,看中国崛起,太短。如果硬要把二者做比较的话,也只能说这10年是华盛顿战略决策出现失误的10年,而这10年是中国战略决策基本无误的10年。

下一个10年,华盛顿仍然少不了要与中国来一场拳击赛的人,而对中国来说,关键仍在于是否能坚守既定的战略。(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9·11”事件。世贸中心遗址。10年反恐,两场旷日持久战,不仅让美国付出了高昂代价,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轨迹。

2009年5月17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遗址举行大规模灾难演习,这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世贸中心遗址举行的最大规模演习,共有超过800人参与。参与演习的包括纽约警察、消防队员、港务局人员,以及新泽西州政府官员。

2001年10月3日美国发生令全世界恐慌的炭疽事件,5人在短时间内暴死,另有13人受到感染。图为2001年11月7日,民主党参议员汤姆•达施勒办公室一个炭疽邮件被发现后,消防人员关闭了该栋大楼。炭疽粉末邮件,让美国人见到不明邮包就心跳加速。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机场因采用全身透视扫描仪、人工搜身等方式检查乘客,引起了多方不满,乘客隐私被指遭到侵犯,其做法无异于“性侵犯”。而美国运输安全局局长皮斯托则表示,唯有这样才能降低恐怖袭击风险。

9•11后不久,恐怖分子理查德•里德在航班上企图引爆鞋底炸弹,被机上乘客制服,让美国人着实心惊。2001年12月,一名安检人员用X射线检查一双旅客的鞋子。

为报复“9.11”恐怖袭击,2001年10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展开“持久自由行动”进攻阿富汗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开始。

2003年3月20日,美国抛下阿富汗的乱局,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绕开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

图为2003年3月20日,英军士兵看着远处燃烧着的油井。

2003年4月9日,美军进入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随后的5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任务完成”,主要战事结束。图为2003年4月,一名美军士兵爬上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塑像,将美国国旗盖在塑像的脸上。

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附近被捕。直到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以反人类罪被执行绞刑。图为2005年12月,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巴格达出庭受审。

2005年7月21日,伊拉克巴格达的Amarayah地区,伊拉克学校保安基里尔-萨兰(倒地者)被一名不明身份的持枪人员击毙,死者的女儿目睹了整个过程后痛哭。

伊拉克战争爆发给了阿富汗塔利班喘息空间。塔利班武装分子喀布尔南部的赫尔曼德省控制了大部分农村地区,并大量种植罂粟,提炼成海洛因,罂粟成为支撑塔利班运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为攻击美军提供了大量资金。图为2004年4月,手捧罂粟果的塔利班武装分子。

从2006年开始,塔利班武装制造的暴力事件不断增多,致使阿安全局势不断恶化。2008年2月17日上午,阿富汗坎大哈省首府坎大哈市的一个露天斗狗场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00人死亡,另外还有数十人受伤。这也是自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于2001年被推翻以来,阿富汗境内发生的最惨重的袭击事件。

2008年11月11日,一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塔利班控制区作战中躲避一艘直升机刮起的尘土。

2007年4月27日,第51届 “荷赛”颁奖典礼上,最重要的奖项―年度照片大奖颁给《疲惫的驻阿富汗美军士兵》,荣获这个世界新闻摄影最高奖项的是英国摄影师蒂姆•赫瑟林顿(Tim Hetherington)。荷赛评审会主席加里•奈特(GaryKnight) 对《疲惫的驻阿富汗美军士兵》评价称:“图像表现了一个士兵的精疲力竭,以及一个国家的精疲力竭。”

2007年9月,美国老兵在华盛顿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要求立即停止伊战、让美军士兵回家、布什总统下台。

2008年3月24日,美军在伊战中的死亡人数已达到4000。图为美国加州莫妮卡海滩上数不清的十字架代表着美国为伊拉克战争付出的代价。

2007年3月23日,一名女子带着女儿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悼念在伊拉克战争中去世的丈夫。

2009年2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在未来18个月内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军队,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

2010年2月12日,驻阿富汗美军在当地军人的配合下,乘直升机向塔利班武装盘踞的马拉赫市发动猛攻。据美军估计,约二千多名塔利班武装成员躲藏在马拉赫市。

2009年12月,奥巴马宣布阿富汗制胜战略,内容包括在2010年夏季之前再向阿富汗增兵3.3万人,使得美国目前在阿富汗的驻军达到10万人。图为2009年,一名美国士兵在于阿富汗的孩子玩耍。

奥巴马正与高官一起观看击毙本•拉登行动的直播。

美国总统奥巴马1日晚突然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经死亡。在奥巴马发表演讲前后,许多美国民众已高举国旗聚集到白宫附近,他们高呼口号,庆祝拉登之死。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摄

2011年6月22日,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他从阿富汗撤离美军的“三步走”计划——7月将有1万名士兵返美;2012年夏天之前,3.3万名作战部队撤离阿富汗,驻阿美军的任务从作战专为提供支持;撤军行动将在2014年结束,阿富汗人民将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作为美国撤军计划的一部分,2011年7月13日首支即将撤离阿富汗的美军部队举行仪式准备撤离,仪式在一个篮球场举行。

2005年10月1日,一名戴着义肢的美国海军仍然在伊拉克参加战斗

8月5日深夜,塔利班武装击落美军直升机,导致31名美国特种兵阵亡,创下阿富汗战争10年来单次损失最惨痛纪录。8月7日,这一事件持续发酵,美国五角大楼证实,阵亡官兵中包含了美军海豹突击队的22名成员,该部正是今年5月成功猎杀拉登的美军最精锐部队。图为一名指挥官遗体被运送回国。 

相关新闻:

·中国的80、90后要准备必打的几场未来战争·利反对派向北京低头 把中国请回利比亚·时评:给北京一耳光,美对华再出狠招·评论:美国又要对台军售 中国反制手段其实颇多·十万火急:北京危机,美军狠招直插中国“心脏”·胡总忍无可忍:中国对日本最坏一种方案已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