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容桂街道政府网:结直肠癌9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5:03:32

 

 

1.什么是结直肠癌症?

  结肠(colon)和直肠(rectum)一般俗称大肠(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段,从小肠末端开始,延至肛门。其最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储存排泄物。

  结直肠癌症是结直肠内的细胞成长失控,发生癌变,导致癌细胞侵入身体其他部位。

  在新加坡,男性患癌者以患结直肠癌症为最多,女性则乳癌最多,其次才是结直肠癌。过去40年来,患直肠癌人数每年有增无减,据计每年大约有1000个新患者。虽然患者多是50岁以上,但是50岁以下的患者也为数不少。

2.为什么会导致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症是结直肠内的细胞成长失控,发生癌变,导致癌细胞侵入身体其他部位。(Istock photo)

  导致肠癌的因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是因为遗传基因的关系,我们目前了解的遗传性肠癌,只占肠癌总数大约1至5%,这些患者一般都有家族病历,而且也常在较年轻时发病。

  1.先天肠癌因素:

  遗传性肠癌可以分两种: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和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的遗传基因位于第五染色体,患者把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机率是50%,特色是,患者的大肠从青春期开始,就长出成百上千的息肉(polyp),这些息肉随着时间越长越大,逐渐会恶化,出现癌变。如果没有及早切除,患者40岁过后,几乎100%有癌变。

  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的患者,至少带有6个不同的遗传基因。患病者一般在45岁前就患上癌症,并且家庭其他成员多数也有人患上肠癌或其他癌症,如胃癌、卵巢癌、子宫癌、肾癌等。

  2.后天肠癌因素:

  一般认为与饮食习惯有关。吃太多红肉,纤维不够,导致肠癌的演变。但是,也有一些近期的科学报道否定饮食的影响。

  至于运动是否可以减低肠癌的发病率,则出现诸多争议。

3.结直肠癌是如何演变的?

  正常的肠粘膜层会不断新陈代谢,由于基因仿制出现差错,大肠内开始长出息肉。息肉随着时间增长,达到2公分长时,就有50%癌变的可能。

  一旦癌变,癌细胞就会渐渐侵入肠壁,然后蔓延到肠外的淋巴结,也可能转移到肝脏和其他器。

  从正常的肠粘膜层细胞到癌症的过程,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能在发现息肉时,及早将它们切除,就可以避免癌症发生。

4.结直肠癌有什么症状?

  初期的肠癌没有症状,等到癌肿比较大的时候,患者可能会发觉大便有血,也可能会发觉排便的习惯改变,排便的次数可能从平常的一次增加到三四次,或减少到两三天排便一次。

  粪便的形状可能变得细小,也可能会有几天便秘,然后跟着几天腹泻,接着又再便秘。

  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涨、腹部摸到硬块,有时会有排便不完整的感觉,即大便后过一阵子又有要再大便的感觉。

  有时候有患者体内流失血液而不自觉,最后导致贫血,感到疲劳、头晕和气喘。后期的肠癌患者的体重还会减轻。

  当癌症发展到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患者就会完全不能大便,整个腹部鼓起来,非常疼痛。如果这时候还不求医,肠就会穿孔破裂(perforation)。

  只有少部分位于直肠的中、下部肿瘤,可以在肛检时发现。因此,医生在检查病人身体时,不能只靠触摸诊出肠癌。一旦医生按摸到硬块时,那癌症已较严重了。

  不久前,我有一个病人经常有腹部疼痛,排便不顺畅,他的家庭医生检查时,没有按摸到肿瘤,但建议他找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他因为工作忙碌没找专科医生,过了4个月, 他因疼痛加剧来找我,检查时发现,癌症已经蔓延到了第四期。

5.我患上结直肠癌的可能性高吗?

  一般来说,过了50岁患上肠癌的可能性,比50岁以下者高。此外,家族病历影响很大,以新加坡华人来说,如果没有家庭成员患肠癌,患肠癌的可能性是2%。如果有直系亲人患上肠癌,可能性升到6%;如果那亲人是在45岁前患癌,危险性升到10%。两名亲人患上肠癌,危险性升到16%;三名亲人患上肠癌,危险性高至50%。

  如果以前患过结直肠癌或肠息肉病,有过慢性肠炎,以及乳癌、子宫癌或其他癌症,患上肠癌的风险又比一般人高。

6.结直肠癌能医好吗?

  很多人担心一旦被诊出有肠癌,就等于被判死刑。这是错误的观念,肠癌其实是可以痊愈的。

  肠癌治疗后的存活率:

  第一期:95%,

  第二期:80-85%,

  第三:50-60%,

  第四期:少过5%。

  很明显的,越早期的癌症,生存率越高。

7.如何诊断出结直肠癌?

  在检查结肠前,一定要做好肠道准备。医生会开些泻药,让求诊者先在家服药,经过多次轻泻,肠内的糞便全部排出来,这样才可以很清楚地检查肠内的情况。

  检查的方法有:

  1.结肠内窥镜(colonoscopy):

  这是目前最准确的检查方法,不但可以让医生直接看到结直肠,有必要时,更可以顺便把肠内的息肉切除(polypectomy),拿去做病理检验。

  内窥镜从肛门进入肠内,然后医生会在肠内注入空气,让肠稍微扩张,以便清楚检查。

  病人在检查时,可以要求注射镇定剂和止痛药。但亦有一些病人不要注射,他要在检查时要看到自己肠内的情况。

  一般来说,做结肠镜的风险及并发症是肠镜造成肠穿孔,那就得动手术去修补穿洞。肠穿孔的风险是少过0.1%,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做检查,并发症的出现微乎其微。

  2.切层电脑扫描(CT scan)结肠检查:

  这是一个比较新进检查方法,病人在做好肠道准备工作后,医生会在肛门插入一个小管子,然后注入大约1.5公升的空气大肠内。

  病人首先平躺在扫描机内,做第一次扫描,然后侧卧,再做一次的扫描。扫描过后,电脑软件会把肠道的影像编辑出来,由专科医生检验,作出诊断。做扫描时,由于注入空气,一般会腹部鼓胀的感觉。

  扫描检查是不可以注射镇定剂的。不过,电脑扫描造成肠孔穿的风险远比内窥镜检查低,但是扫描带有辐射,而且检查是发现肠内有息肉,还是需要通过结肠内窥镜把息肉切除。

  3.钡灌肠(barium enema):

  这是一种比较旧的肠检验方法。经过肠道准备后,医生在肛门插入一个小管子,然后把钡(一种白色的药水)灌入肠内,又把空气注入肠内,然后用X光拍摄肠的照片,在检查过程,病人一般需要转身,以便让肠内的钡流动分布,才可以清楚检验。

  上述的三种检验方法,以钡灌肠的准确性最低,但是辐射比电脑扫描低,同时,这也只能作为诊断工具。检查后发现肠内有息肉,还是须要通过结肠内窥镜把息肉切除。

  4.糞便隐血检查(fa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

  这是一种筛查法(screening),而不是诊断手段,适用于没有病状的大众。

  隐血检查的过程,是把大便的样本拿去化验,测验糞便内是否有肉眼看不到的血。如果肠内有肠癌或息肉,它会有出血的可能。

  一般上,这些少量的血液掺在糞便内,肉眼看不见,只能靠这种特别检验方法查出。

  糞便隐血检查的准确性大约80至90%, 因为如果检验当天,息肉或癌症没有出血,检验就呈阴性。此外,如果做检查时,肛门有损伤、痔疮、 月经,使到血液掺入粪便,检查报告就会呈(假)阳性(false positive)。这种检查方法,不需要什么特别准备步骤,所以方便用于大众。

  糞便隐血检查只是一个初步的检查,如果发现有隐血,就一定要做进一步的诊断,来确定出血的来源。

  5.癌胚抗元(CEA):

  这是一种血液检查,很多时候是在做全身检查时同时检验。这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大约70%。约有30%的肠癌患者,他的CEA是正常。同时,高CEA不一定是患上肠癌。肠发炎,其他肺或肝病也可以导致CEA提高。

  CEA一般是用于癌症治疗后随访,以提早测出癌症复发。不过,如果全身检查时发现提高,就需要做进一步的诊断。如果有肠癌的病征,就算CEA正常,也需要进一步检查肠道。

8.我的身体健康,饮食正常,又没有症状,需要检查吗?

  一般没有家庭病历的人,应该在50岁时做一次彻底的结直肠检查(结肠内窥镜、切层电脑扫描结肠检查或钡灌肠),然后每十年再做一次检查,其间每年做一次糞便隐血检查就可。

  如果家族有人患有肠癌,就要以家族中年纪最轻患者的发病年龄计算,提前十年做第一次彻底的结直肠检查,过后每3至5年再做检查。同样的,其间每年去做一次糞便隐血检查。

  要是本身曾经患肠癌,或是有慢性肠炎,或是家中有遗传性肠癌,就应该去找专科医生,听从指示做例常检查。

  按期检查,可以趁早发现息肉,把息肉切除,就可以避免它演变成肠癌。就算是发现肠癌,早期的癌症也可以治愈。

  三年前,一个病人在48岁时患上肠癌, 那时,我劝病人的兄弟姐妹去做结肠内窥镜检查,就发现其中有两人的大肠长了息肉,立即把息肉切除。但病人的一名弟弟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无需检查。

  今年中旬,这名弟弟大便时发现有血来找我,经过检查,发现患上直肠癌症,不但需要施手术切除,还要做一个暂时性人造口。他的肠癌已进入第三期,要做综合化疗和电疗,过后进行第二次的手术把造口封闭。  他非常懊悔当初没跟其他家人一起做肠镜检查,趁息肉还没有癌变时先把它们切除。

9.结直肠癌有什么治疗的方法?

  结直肠癌症的主要治疗是手术切除。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化疗)和放射性电疗(radiotherapy,放疗)都是辅助性的治疗。

  1.手术切除

  手术的目的,是把患癌的那一段肠与附近的淋巴结切除,然后将两端的肠接驳。

  许多人以为,一旦有肠癌,就必须要有个永久造口,粪便不再从肛门,而是从腹中的一个人工洞口排出袋子里。其实,大多数的肠癌手术并不需要造口,只有当癌症侵入肛门时,才有必要把肛门与癌肿一起切除, 需要做永久造口。

  有一些位置低的直肠癌肿瘤,可能需要一个暂时性的造口,等到肠的接口复合后,才把造口放回,恢复正常排便。

  随着科技进步,手术方法亦跟着改进。在90年代初以前,一般的肠手术需要一个大切口,90年代中旬,专科医生可以用较小的切口。从90年代开始,就使用微创手术法(minimal invasive surgery)切除肠癌。

  微创手术是用腹腔镜看到腹部内的器官,通过几个0.5至1公分的小洞,把肠癌肿瘤切除,然后开一个大约5公分的切口,将癌肿瘤取出,再把肠驳回。切口越小,手术后疼痛少,复原快。

  过去几年来,手术仪器有进一步的改进,在适合的情况下,肠癌肿瘤还可以用机器人协助腹腔镜手术,这种手术能让外科医生更清楚地看到腹部内的情况和盆腔内的神经线,可以减少意外损伤到其他器官。

  过去几个月,医疗又有新的进展。一种新仪器让外科医生用一个3至4公分的切口,放入3个不同的工具来进行手术,减少腹部其他的切口的手术时间(一般是1至2小时)。

  手术过后需要戒食1至2天,两天后先开始饮水,然后是流质食物。大多数的病人手术后的5至7天就可以出院。

  2.辅助性治疗

  肠癌切除后,由病理学家化验取出组织,评定癌症是第几期,才决定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辅助治疗。

  一般来说,第一和第二期肠癌,手术治疗就足够,不需进一步的辅助治疗。第三期结肠癌症,则需要辅助化疗;若是直肠第三期癌症,就需要化疗和放射性电疗,以减低癌症复发的可能性。第四期肠癌,已经扩散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很多时候不能完全治好,只能靠化疗,阻止癌症继续增长和转移。

  总结来说, 结直肠癌症是一种可以防治的癌症,早期发现的话,还可以痊愈。

  如果没有家庭成员患肠癌,患肠癌的可能性是2%。有直系亲人患上肠癌,可能性升到6%;亲人在45岁前患癌,危险性是10%。两名亲人患上肠癌,危险性是16%;三名亲人患上肠癌,危险性高至50%。

《联合早报》
(编辑:苏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