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容桂社保局:林彪毁誉40年 评价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7:23:55
从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到平型关蜚声中外;从隐匿行踪出国治病,到统帅百万雄师的无敌统帅;从显赫一时的“副统帅”,到声名狼藉的“林贼”,林彪的一生充满了大起大落,也充满了矛盾和争议。如何评价林彪,如何评价这位共和国元帅,成了过去四十年中不变的话题。抛开文革后期的狂热与误导,近些年来,对林彪的评价趋于理性。当人们重新审视林彪这一生的时候,不禁为他身上被贴满的标签而感慨,更好奇,关于林彪的种种评价,究竟是如何做出的?为何他曾经近乎于神?又为何迅速陨落?从关于林彪评判的变迁之中,我们能读出什么?【网友评论】
分享到  718

陈毅回忆录中的林彪早期形象:当过逃兵 作战不听指挥
陈毅元帅从南昌起义开始,就与朱德、林彪共事,亲眼看到了林彪从一位连长,逐渐成为红军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军长、军团长,算是对他了解甚深的人。但是,在林彪“9•13”自我毁灭后,陈毅元帅在回忆中却向人们展示出一个与宣传中迥然不同的林彪形象:当连长时候马虎大意丢了全连一个月的伙食费,在前往井冈山的路上因为吃不了苦而当过几天逃兵,甚至说,在承担后卫任务的时候,因为疏忽和任性,险些令包括朱德在内的整个指挥机关被敌人端掉。【详细】


林彪是如何发迹的

林彪成为朱毛之争最大获利者
后人眼中在井冈山时期的林彪是个怎样的人?
陈毅元帅是林彪同时代的人,对他作出那种评价,那么,在后人眼中,这位新中国排名第三的元帅,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何小文看来,林彪是个政治上挺幼稚的人,是个矜持的人,是个小心眼的人。这些缺点,在他的一生中都没能克服。从而使他的一生都充满矛盾。【详细】
如果林彪如此不堪 他是如何发迹的?
无论是陈毅还是后辈的眼中,林彪被形容的如此不堪,可是,如果他是如此人物,又怎么会成为解放军元帅,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考究林彪的早期生涯,我们发现,早在他还是个连长时候,就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指挥才华,并被当时的最高领导朱德发现并提拔,成为营长,团长。【详细】
井冈山上的朱毛之争 林彪成最大受益者
在这场明面是前委和军委的废立之争,实则是关于毛泽东的家长制作风的争论中,林彪旗帜鲜明的站在了弱势的毛泽东一边,直接与一手提拔他成为红军高级指挥员的朱德对立起来。这场争执最终以毛泽东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而林彪与毛泽东之间的关系,也从普通上下级成为近乎师生之谊。【详细】
调查
1.你了解林彪么?
了解
不了解
知道不多
2.你关心林彪哪一段人生事迹?
红军时期
抗战休养
解放战争横扫中国
建国后沉寂十年
文革时代
“九一三”折戟沉沙
3.你如何评价林彪?
建国有功,文革有罪
军人偶像,不屈楷模
民族英雄,卓越统帅
说不清

林彪长征中挽救红军

长征的红军

二渡赤水后,红军红军后尾有川军潘文华部,滇军孙渡部的紧急压迫,前方有黔军王家烈部和中央军薛岳部的迎头堵击,机动回旋的余地已经不是很大,再加上红军有土城新败,川滇边境又无法立足。红军五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占遵义城,尤其是消灭中央军吴奇伟部九十三师大部,五十九师一部,击溃黔军8个团,毙伤敌2400多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量枪枝弹药,取得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胜利。充分显示了人民军队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详细】
毛泽东在红军时代对林彪的评价:你是个娃娃,你懂什么?
在革命战争时期,林彪与毛泽东曾经多次出现分歧,两人都有对错,在处理两人之间分歧时,毛泽东展示出极大的耐心和肚量,尤其是在红军时代,林彪的直言不讳竟然经常质疑毛泽东的指挥和路线方针,到这个时候,毛泽东总是尽量去解释和说服,当然,林彪的思想也代表了红军之中很大一批指战员的想法,由不得毛泽东任性。但有的时候,毛泽东对林彪的指责也会很不客气的回复,只是,这种不客气不像是斥责,更像是老师对学生,长辈对晚辈的溺爱。【详细】



1936年林彪当上红军的“黄埔军校”校长 年仅28岁
红军到了陕北后,林彪等人很热心地向毛泽东提议办个培养红军干部的大学,并举出蒋介石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的先例。1936年,毛泽东会同周恩来、彭德怀签署了一份公告,宣布建立“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毛泽东亲自任政治委员。又任命林彪为校长,当时林彪只有28岁。这样一个位置上,众多比他年长的红军干部都要成为他的弟子,这是何等风光,可见林彪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可是,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对师生之间还在闹矛盾。【详细】

林彪在发展方向上:与毛泽东产生矛盾

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林彪提出带部队去陕南打游击,随后数次上书坚持这个提议,后经毛泽东近月劝说,林彪才打消这个想法。后来,毛泽东指出林彪“存在着对于革命形势估计不足的观点”。【详细】
平型关一战成名:伤亡之惨让老兵心悸

平型关伏击战,林彪带115师伏击日军辎重部队千人,让他一战成名。但是,此战的惨重伤亡,竟然达到1:1,这是面对日军辎重部队,如果是野战主力会如何?这种结果不禁令参加战斗的老兵一阵阵害怕。【详细】
林彪盛名:一条命换来百万发子弹

平型关之战后,林彪有多出名?他被晋绥军一枪打下马,阎锡山亲自带医官登门治伤,卫立煌来慰问,应林彪之请,出手就送了子弹百万发做礼物。国府大员如此看重林彪,会不会让毛泽东心里不舒服?【详细】
平型关大胜:确实“违背毛主席教导”
早在抗战爆发之初,毛泽东就明确的“教导”过自己的部队:必须坚持“山地游击战”,不要与日军正面硬拼。无论平型关战斗影响有多大,都是一次实质上的“犯上”行为,若是八路军其他部队效仿,对毛泽东的权威以及八路军的实力都将产生巨大的损害。此战之后不久,中共再次出台的八路军作战主要策略中,将山地游击战为主和适当发起运动战并列,同时,林彪因养病调离115师,后去苏联治疗,看似,林彪是被“雪藏”了,可是,事情真的如此简单么?【详细】

林彪归国受重视:毛泽东亲迎出门

林彪苏联养伤,回延安时毛泽东打破习惯亲迎出门,其中奥妙何在?谜底在林彪当众讲话:中国的党,应该团结在毛泽东同志的周围,以便建设起伟大的中国党。这话是转述共产国际领导人的话。【详细】
林彪在苏联:是被毛泽东“雪藏”?

林彪到苏联是被毛泽东“雪藏”么?考虑到同时期王明失势,可以想见,林彪在苏联,等于毛泽东多了一名代言人,这个地位何等重要,又何等微妙,也只有与毛泽东有师生之情的林彪才能领悟并处理好。【详细】
林彪归国:为何没能再走上前线?

考虑到1942年初,毛泽东在延安展开整风运动,彻底清算王明路线,林彪这个“共产国际大员”的身份,可为毛泽东威慑中央党校中的王明支持者,帮助毛泽东取得对王明一战最后胜利,彻底统一中共。【详细】
林彪参与对国民党谈判是毛泽东大材小用?
林彪成为抗大校长和中央党校副校长,如果是毛泽东量才使用的话,让林彪参与到“皖南事变”后对国民党的谈判,又是出于何种考虑?从国共谈判的双方来看,这是一场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较量,而林彪与蒋介石有师生之名,与毛泽东有师生之情,在两人中间充当传声筒简直再合适不过。况且,林彪以前一直被毛泽东批评为“革命形势估计不足”,现在被派到重庆,彻底对蒋介石和何应钦失望,以至于到抗战后,成为党内坚持认为和平无望必须与国民党决战的少数派。【详细】

毛泽东与林彪的九次矛盾冲突(一)

历史上毛泽东与林彪的九次矛盾冲突

1928年,井冈山根据地遭“八月失败”后,时为二十八团团长的林彪常发牢骚说:“天天吃南瓜,能打得天下吗?”一个井冈山,十个井冈山也是空的。进而,他提出了“井冈山红旗到底打得多久?”当时,毛泽东没过多理会林彪的这些表现,曾对何长工说过:“林彪的说法是小孩之见。”但过了两个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系统地回答了包括林彪在内的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详细】
第二次:林彪支持“短促突击”
林彪作为毛泽东培养起来的军事干部,在实战中一直坚持毛泽东的战法,同“左”倾路线的瞎指挥进行斗争。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从1934年2月5日初,林彪连续6次上书中央军委,明确反对博古、李德的教条主义,瞎指挥以及阵地战、堡垒战和“短促出击”战术原则,力主从实际出发,用机动灵活的诱敌深入、运动战的战法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以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这是难能可贵的。
不久,“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到红一军团作报告,讲了一天阵地战和“短促出击”,林彪的态度和观点从此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6月17日,他在《战争与革命》第4期上发表《论短促出击》的文章,一改往态,大赞“短促出击”战法,说它“不仅能取得战术上的胜利,而且能取得战役上的胜利”。【详细】
第三次:林彪要求撤换毛泽东
身为红一军团长的林彪认为“尽走弓背路”,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所以,在会理地区休整时,他给彭德怀打电话:“现在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了。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彭德怀在电话里拒绝了林彪的要求。林彪随后又向中央写信,再次提出他的主张。信的大意是:“毛、朱、周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汇合。”【详细】
第四次:林彪要到陕南打游击
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央在向各军团首长征求对战略问题的意见时,林彪正式向中央提出了到陕南打游击的意见。12月9日,林彪给毛泽东写信说:“我对脱离现任职务改作游击战争已具有不移之心,一周来虽然数次向军委请求,而卒未获准,致我非常不安。目前实为脱离部队之惟一良机,故决不因任何故障而改变决心。且准备于不得已时,宁可忍受处分。我很盼望你最后仍赞助我的建议,则不胜欣慰。”【详细】
第五次:林彪指挥平型关战役获胜
据聂荣臻的回忆,林彪的意见与毛泽东是不同的:“林彪不同意打游击战。他在会上说,要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那套经验上,觉得内战时我们已经可以整师整团地消灭国民党军队了,日本侵略军有什么了不起!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估计太低。”
9月14日,率部到山西平型关前线的林彪,电告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提出以一个多旅之兵力在平型关袭击日军。【详细】

蒋介石早就注意林彪 夸赞其为“当代韩信”
早在黄埔时期,蒋介石就已经注意到林彪这个不大爱说话的学员,两人之间的一次谈话,十多年后蒋介石仍记住每一个细节,这林彪看似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娃,却是城府森严,惜语如金。在以往与人的谈话中,蒋介石一向是多问少答,始终掌握着主动。但与林彪则难进行,对方从不多答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谋熟虑,却是极得体,极中听。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起了汉代名将韩信,此人才华若此,心术若此。当然,这种感觉也是随着以后对林彪的认识逐渐加深的。【详细】

林彪在东北之初:手下参谋称其“逃跑将军”

然而,在蒋介石眼中的“当代韩信”,毛泽东的左膀右臂,在解放战争之初的东北,却是一战失山海关,再战失四平,甚至准备退到中苏边境打游击战,连林彪手下参谋都在说怪话,叫他“逃跑将军”。【详细】
争夺东北之初:林彪与毛泽东的两次争论

林彪确实憋气,因为毛泽东一开始给他的指令是独占东北,为此,他不得不在山海关布下重兵,与国军接收东北部队开战,后来,毛泽东又要他坚守四平,迫使他不得不直面士气正旺的国军部队。【详细】
毛泽东的谋局:为何要林彪全力坚守四平?

1945年初的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准备廿、三十个旅,十五万人到廿万人脱离军区,将来开到满洲去”,认为只要得到苏联援助,中共可以全占东北,甚至,他已经将长春预想为未来的中共首都。【详细】
如何挽回威名:在东北击败国军所有名将

自1947年5月起,已经退到哈尔滨的林彪突然发威,突然连续发动“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消灭国军二十余万,击败蒋介石手下所有名将,迫卫立煌将兵力龟缩在几个城市内。【详细】
获胜原因之一:从苏军手中接收大批武器

当林彪退守哈尔滨时,距离百里的国军突然停下脚步,原来,由马歇尔中介的第二次停火时间到了,乘着这段时间,中共加紧从苏军手中接收武器,不仅有利的扩充了部队,更腾出手去支援山东战场。【详细】
获胜原因之二:军委二局成东北战场明灯

除去武器因素,中共中央派去了手里的看家法宝:军委二局。说起中央军委二局,是从上海时代就大显身手的侦听部门。在东北也显示出其实力,令林彪赞扬道:与其说等我下命令,不如说等二局下命令。【详细】
并非常胜将军:四野进军关内后也曾遭遇挫败
辽沈战役歼灭东北国军,平津战役迫降傅作义,渡江战役中,四野虽然未能担负攻打江南的重任,一路向南挺进,好似秋风扫落叶般的进军中,偏偏生出些许波折,令林彪无敌的赞誉被打上折扣。而这次给林彪一点点教训的,是桂系名将白崇禧:在青树坪被白崇禧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手下悍将钟伟损失惨重。这一下打醒了骄横的四野。随即,林彪紧张布置,化败局为转机,在随后的战役中歼灭白崇禧统帅的桂系主力。【详细】

毛泽东与林彪的九次矛盾冲突(二)

历史上毛泽东与林彪的九次矛盾冲突

中央和毛泽东对东北的战略方针是御敌于关门之内,抢先独占东北。1945年10月19日,毛泽东和中央致东北局的电报指出:“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于庄河、安东之线,坚决阻止蒋军登陆及歼灭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改变过去分散的方针。”【详细】
第七次:争夺四平的战役
1946年1月13日,国共在关内实现停战以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估计,东北地区经过谈判也有实现停战的可能。为了争取在谈判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毛泽东要求东北民主联军(原称东北人民自治军)集中兵力“在我完全防御有利条件下(退避三舍后)给进攻之顽军坚决彻底歼灭之打击”,并指出“这是历史新阶段中的最后一战,将会决定东北今后大局”,“要不怕最大牺牲求得这一作战胜利”。
林彪对东北实现和平的前景以及“最后一战”的提法,是有不同看法的。1月5日,他曾致电中央并东北局,提出“国内和平是否完全可靠,如完全可靠,则我东北部队目前集中力量作最后一战;如不可靠则分散建立根据地,准备应付敌人之明攻”。1月15日,林彪再次致电中央并东北局,指出“此次和平协定的实质,实为蒋之一大阴谋”。林彪的基本思路仍然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详细】
第八次:辽沈战役从那里打起
林彪担心主力从北满南下,远道攻打锦州,如攻不下,敌援军一到,将陷我军于被动地位。他再三提议先打长春。毛泽东复电表示同意。5月下旬,东北野战军以两个纵队试攻长春,发现长春并不像预期那样容易攻下,遂改用围困之策。7月20日,林彪、罗荣桓报告军委说:“我军仍以南下作战为好,不宜勉强和被动地攻长春。”毛泽东当即回电表示同意,并指示他们加紧政治动员和准备军粮,以使战役在8月打响。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作战,毛泽东于8月3日在西柏坡召见聂荣臻和杨成武,组建华北第三兵团,命其完成“东北打,华北牵”的任务。【详细】
第九次:决策抗美援朝
10月2日,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希望摆一摆出兵的有利和不利的条件,作出冷静的决策。当然,毛泽东期望的是与会者能够支持他出兵的意见。会议开始时,几乎所有领导人都对现在出兵援朝持怀疑或反对态度,尤其是军队领导人几乎一致对同美军作战表示没有报握。林彪的发言及态度,则更便他失望。【详细】

毛泽东大骂林彪:你不想介入运动是假的
1966年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林彪在大连休养,是毛泽东让秘书打电话并由空军司令员吴法宪陪同,才在8月6日回到北京。从表面看,林不愿出山,是毛一再要求,林才出山的。但毛看得很清楚,林彪几年来的行为并不是“老僧入定,四大皆空”。林彪住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见毛泽东就作揖,托称身体有病,不愿接任新职。毛泽东大怒,骂林彪:“你想当明世宗!”严斥林彪:“你不想介入运动是假的!”建国后17年,林彪究竟做了什么,会让毛泽东产生这种判断?【详细】


林彪隐居是因“功高震主”?

1959年的林彪身上仍有耿直一面
建国初林彪隐居中南养病是为“日后出山”?
建国后不久林彪就因病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专心养病,甚至用养病作借口推掉了去指挥朝鲜战争。在养病这些年,他专心读了一些书,注意观察政治风潮,对党内的不少事件都有所分析并在笔记中加以抨击。同时,叶群等人不断对外透露林彪身体健康消息,被分析是为日后出山做舆论准备。【详细】
林彪隐居的目的是因“功高震主”而主动投闲置散?
关于林彪隐居的,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毕竟林彪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一手包打了大半国军精锐,四野百万大军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就任中南军区司令期间,四野陈兵中南六省,保卫中央的南大门,林彪本人则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南王”。以林彪的聪明不难看出这种荣耀背后的危机,是以主动隐居不出。【详细】
1959年的林彪:身上仍有军人的耿直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上,当毛泽东提出要老账新账一起清算的时候,林彪突然站出来,澄清了当年长征路上写信给中央要求撤换毛泽东的旧事,这时的他,身上还有军人的耿直。【详细】
初入政坛:扩大毛泽东在军中影响

既然加入政治是非圈,想保持耿直显然多余。林彪初涉这个圈子,就显示出他的积极一面:比如在成为军委副主席后,立刻炮轰军队批判“军事教条主义”,抓住“突出政治”,以扩大毛泽东在军中影响。【详细】
“犯错交学费”:七千人大会上力挺毛泽东

三年困难时期,是大跃进的左倾冒进思想引发的恶果。其后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提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论断。孰料,林彪却提出“犯错交学费”的说法力挺毛泽东,在毛泽东心中留下重重一笔。【详细】
编写《毛主席语录》:扩大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编写《毛主席语录》非林彪想法,当林彪决定将这本小册子下发到全军每一个战士的时候,这种影响不可避免的扩大到全国范围,推动了新一波造神运动。当然,毛泽东本人对这种行为还是很赞赏的。【详细】
林彪叛逃带给毛泽东怎样的身心重创

毛泽东已经发觉,揭批查到最后,暴露出了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文化革命是不是“左倾”路线的产物? ……他在精神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详细】
毛泽东老了
毛泽东因为身体的缘故,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不要说进人民大会堂主持会议了。此时与中南海新华门一步之遥的人民大会堂在毛泽东政治生涯中已成为“遥远的地方”。从1971年9月林彪叛逃到1973年10月,两年多后,他才走进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当他步履蹒跚地出现在全国党员代表的视线里时,几乎所有代表的脸上都闪过惊诧的表情,大家内心顿时沉重起来。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毛泽东老了!【详细】
为“二月逆流”正名
毛泽东从一九七一年秋冬开始,不断在小范围内吹风,为“二月逆流”正名,把”文革”中几位老帅挨整的账全部算在林彪的头上。他说:“不要再讲“二月逆流”了,它的性质是老帅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关、戚。”“大闹怀仁堂,缺点是有的。你们吵一下也是可以的。同我讲就好了。”【详细】
林彪是反对我的,陈毅是支持我的
毛泽东告诉西哈努克:“今天向你通报一件事,我那位‘亲密战友’林彪,去年9月13日,坐一架飞机要跑到苏联去,但在温都尔汗摔死。林彪是反对我的,陈毅是支持我的。”【详细】
邓小平成敌我矛盾不符主席意思
邓小平立即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揭批林彪、陈伯达等人的罪行,同时也表示:“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虽然已68岁了,还可以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例如调查研究工作,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做七八年的工作。”【详细】

文革之初“朱毛会师”变“毛林会师”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一段时期,林彪被定为“副统帅”、“接班人”,其“威望”达到空前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歌颂林彪的“丰功伟绩”,井冈山的革命历史被歪曲篡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贡献并不突出的林彪被有意地放大和美化,“朱毛会师”被篡改成“毛林会师”。在1967、1968年出版的关于林彪的生平传记中,出现了“毛林会师”的说法,如“一九二八年四月由林彪、陈毅等同志率领的革命军到达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详细】

林彪的精明:不让祝他身体“永远健康”

林彪写信的契机非常偶然,仅因毛泽东看戏时一句“笑谈”,立刻被精明而且紧张的他掌握,然后飞速动员起来铲除这些影响。看得出,林彪就仿佛是古代战战兢兢的太子,随时随地防范自己地位被剥夺。【详细】
悬崖边的辉煌:提议将林彪名字写入党章

中共九大上,江青提议将林彪的名字写入党章,“让全国人民放心”。至于这句话是否还要让其他人放心就不清楚了。到这一刻,林彪达到了人生中最辉煌的顶点,可是,谁能看到这辉煌背后的危机?【详细】
隐隐出现的危机:“九大”后毛泽东想换马?

由于张春桥在文革中的出色表现,毛泽东在“九大”后流露过将其培养为接班人的想法,引起林彪警觉,展开对张春桥的攻击。这种攻击被毛泽东压制下去。可对林彪来说,这并非结束,才刚刚开始。【详细】
毛泽东的隐忧:林彪得到军内老将的支持

在“九大”二中全会,针对林彪攻击当时大红大紫的中央文革成员张春桥,许世友和韩先楚曾明确表态:对“鳝鱼眼”补一枪。他们这一枪,恐怕让毛泽东心中感到害怕:这些大军区老将还在支持林彪。【详细】
林彪与江青合作基础:女人不能当政 当政国家必乱

毛家湾的服务人员曾经回忆,在“九大”前夕,林彪曾和叶群提到:“女人不能当政,女人当政,国家就要乱。”这句话表现出他对江青的态度,也隐含了他未来的政治主张,虽然有些单纯或者说幼稚。【详细】
叶群跪求林彪:你跟江青斗没有好果子吃

江青与林彪争吵后,一下摔门离去。叶群竟跪在地上对林彪规劝:你跟她斗,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林彪是个有个性的人,会长期容忍这种情况么?如果他打破平衡试图压倒江青,毛泽东又会如何选择?【详细】
最后的和睦假象:毛林二人五一节天安门合影

第三次庐山会议上遭打压,让林彪看清楚,毛泽东再不容许出现第二个“刘少奇”,他这个接班人的地位岌岌可危,应该如何去应对?1971年五一节庆典上对毛泽东的失陪,正是他骨子里军人一面的反映。【详细】
偶然还是缓兵计:“9•13”前江青给林彪照相

就在毛泽东斟酌着如何压服林彪,而林彪思索出路如何的时候,江青突然上门,要为林彪照一张学习毛选的标准照。这个举动,究竟是受毛泽东暗示的缓兵计,还是说,仅仅是江青的一次突发奇想?【详细】
走向毁灭:“副统帅”为何叛逃苏联?

身为中国“副统帅”,中共写入党章的继承人,林彪终于走出最后一步,用一个异常刚硬的举动,回应毛泽东一直以来的压迫,宁死不肯写检讨屈服的军人式回应。从此,“林副统帅”变成了“林贼”。【详细】
“9.13”当天林彪的四大金刚在干什么

1971年9月12日,是个平静的星期天。不要说一般老百姓没有想到,就是被卷进“九一三”漩涡中的黄吴李邱也没有想到,第二天即将发生震动新中国历史的大事件。更没有想到,这是他们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天——从9月13日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控了,接着是10年铁窗生涯。1980年开始审理“两案”时基本搞清:没有证据表明黄吴李邱与林彪的出逃有关系。那么,1971年9月12日,黄吴李邱都在干什么呢?【详细】
黄永胜理了发
9月12 日,星期天,黄永胜上午先到理发室理发,然后大儿子黄春光陪他散步聊天,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回来,接着就是看孙子。孙子1971年5月出生,已经4个月了,正是好玩的时候。很快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饭后午睡,起床看文件。
9月12日下午,毛泽东突然回到北京,黄吴李邱并不知道。周恩来通知黄永胜晚上到人民大会堂讨论政府工作报告。那时政治局照顾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一般上午睡觉,中午起来吃早饭,下午三点开会或办公,晚上到人民大会堂吃午饭,开会到夜里两三点,然后回去睡觉。那个晚上黄永胜就滞留在人民大会堂。【详细】
邱家有家宴
9月12日,邱会作的孙女12天了,邱家十分热闹。按老百姓的说法,婴儿出生第10天要好好庆祝一番。但大家都忙,就挪到了星期天。邱会作虽然按规定每天读马列的六本书,但心里老是忐忑不安,不知命运如何。他上午在总后召开国防工办会议,下午在京西宾馆开会,会后约吴法宪在京西宾馆见面。得到毛泽东南巡的消息后,几个人都没和吴法宪通气,怕他再捅娄子。家人吃完晚饭已是傍晚六七点钟,邱会作回来了,和大儿子邱路光说了会儿话,就送客人走。【详细】
李作鹏忙着“种自留地”
军委办事组没有集体活动,各自回去“种自留地”。黄吴李邱除军委办事组的职务外,还都兼着各大单位的第一把手。李作鹏8月陪江青到青岛去了段时间,8月底到连云港处理两派的问题。回到北京,又陪朝鲜人民军代表团的吴振宇到长沙、武汉等地,9月7日、8日还在武汉。“文革”中的事情很多很乱,几天不在家,就会堆积山一样高的公文。好不容易碰上“空闲”的星期天,正是大种“自留地”的好时光。【详细】
吴法宪吓得魂飞魄散
9月12日晚8点,吴法宪约空军政委王辉球、副司令员薛少卿找开会的八航校校长政委谈话。约定的谈话结束后,还有一些时间,吴法宪和王辉球就与空军文工团从部队调来的6个指导员谈话,解决派性问题。谈话结束已是9月12日晚上11点多,红机子响了,让吴法宪魂飞魄散的“事件”开始了……【详细】

人民日报: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
《人民日报》1974年2月2日社论《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批判林彪宣扬的孔孟之道,才能进一步批深批透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林彪这个政治骗子,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是个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党阀、大军阀。”【详细】


人民日报:叛徒、卖国贼

江青:林彪是大盗窃犯大贪污犯

毛泽东:林彪与国民党一样
江青:林彪是大盗窃犯大贪污犯 要学宋江架空晁盖
林彪就是大盗窃犯、大贪污犯。说他怎么艰苦啦,睡硬板床啦,烧煤球炉啦;什么一块馍馍一次吃不完留着下次吃啦,才见鬼哟!我去看了他那个床头上有一块很宽很大的木板,上头尽写吃什么有营养价值。主席对学马列的讲话,有人胆敢删掉。现在我们批《水浒》,就是要看清宋江是如何排斥晁盖、架空晁盖的。他把那些土豪劣绅,武将文吏请到梁山上去,把重要的岗位统统都占领了。【详细】
毛泽东“同意转发”的江青批林彪“八宗罪”
《“焚书坑儒”辩》、《右倾机会主义和孔子思想》……一连串的“大块文章”,从那一个个“江记写作组”里炮制出来。江青的“重点工程”,是指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汇编了《林彪与孔孟之道》。1974年1月12日,王洪文、江青致函毛泽东,附上《林彪与孔孟之道》,建议以中共中央名义转发全党,以在全国掀起“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批示:“同意转发”。【详细】
毛泽东谈老干部“挨整”:我不知这么多同志受罪
1973年3月初,在他的住处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浙江、湖南等地及海军批林整风运动情况的汇报。毛泽东在会上强调:现在要“安定团结”,要“稳定”。散会后,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还有很多挨整的老干部没有“解放”、没有工作的情况。毛泽东说:“我并不知道这么多老同志受罪,我的目的是想烧一烧官僚主义,但不要烧煳了。”【详细】
批林批孔中毛泽东称林彪和国民党一样
我正式劝同志们读一点书,免得受知识分子的骗。什么郭老、范老、任继愈、杨柳桥之类的争论。郭老又说孔子是奴隶主义的圣人。郭老在《十批判书》里头自称是人本主义,即人民本位主义。孔夫子也是人本主义,跟他一样。郭老不仅是尊孔,而且还反法。国民党也是一样啊!林彪也是啊!【详细】
点评:林彪之死是中国当代史的转折点

1965年开始,林彪支持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并在全局范围神化毛泽东。1969年4月,中共九大选举林彪为中央副主席,并由党章确定林彪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但此时,林与毛在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分歧越来越严重,毛泽东担心林彪强班夺权,林彪则担心自己被清算。【详细】
“林学”热的兴起
中国内地对林彪的评价从90年代后期开始渐趋客观,官方对林彪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功勋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林彪是中共党史、中国当代历史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海外学者对林彪研究的兴趣越来越大。内地历史爱好者与军事爱好者对林彪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有人预言对林彪的研究正成为“林学”。【详细】
林彪之死中国当代史的转折点
“九一三”事件是中国当代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一个转折点。因为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到了1971年,五年之后,很明显的文化大革命已经推行不下去了,而毛泽东和林彪之间的矛盾也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林彪事件,就是“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从精神到身体,已经接近崩溃了。因为很明显,全中国的人民,包括国际社会都看到了,毛泽东自己选定的接班人,为什么会背叛他?为什么会跟他发生你死我活的斗争?文化大革命实际上再也搞不下去了。之后,就有了1976年逮捕四人帮,就有了1978年中国彻底改变自己的这个国策,对外开放这样的一种进程。【详细】


黄克诚谈林彪

杨尚昆谈林彪

官方对林彪提法有变
1984年:黄克诚谈林彪“把他写成一无是处不符事实”
九一三之后,整个文革一夜之间颠倒过来,以前还是“永远健康”的林副统帅,一下成了“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林贼,无数人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早就看出“林贼”不是好人。直到1980年代这种思想还是记录林彪的主流。但是,黄克诚发出不平的声音:国内外都知道林彪是我们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把他写成既不会打仗又一无是处,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也很难令人置信。【详细】
1991年:电影《大决战》中林彪以正面形象出现
林彪这个人物在戏中的分量可想而知。当时有人担心片中反映林彪这个人会有麻烦,主张剧中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如果写林彪的话就把他写成反面人物。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特别就林彪角色问题作了重要表态。他说:“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详细】
2007年:“失踪”30年的林彪影像重回10大元帅之列
今年(2007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上,林彪等一批在历史上曾经犯有罪行的开国元勋,以真实客观的历史形象出现于展览之中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在2004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内的中国蜡像馆开张,林彪元帅蜡像作为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蜡像之一也被放置其中。林帅蜡像的造型十分严肃,与真人酷肖。【详细】
2008年:新华社首提“林彪集团”说法 未谈“反革命”
前中共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去世之后,新华社播发了华国锋生平。新华社对四人帮的提法没有变化,而对林彪事件的提法与过去不同,第一次使用了“林彪集团”的中性说法。新华社通稿中有这样一段:“1971年1月,华国锋同志调国务院工作,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之后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九一三事件中,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他参与处理林彪集团问题的工作【详细】
被误传的林彪

权延赤的《龙困》一书中说:“当年延安发生的那一场‘剧’,以林彪赶回延安拉下了大幕。林彪将马鞭子摔在办公桌上,高声叫骂:‘他妈的,老子在前线流血打仗,你们在后方搞我老婆……’于是,……赶紧放人,给叶群作出了政治历史清白的结论。”【详细】
林彪吸毒成瘾?
专家们检查并没发现什么要害的病症,一致的意见是,林彪的病症都同精神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和他吸毒有密切关系。【详细】
美国人解读林彪事件:死于北京?
林彪暂时搁置了下达攻击苏联的命令,有些无奈地赴宴去了。正是林彪出门途中,其座驾突遭火箭攻击,他和他老婆双双死去。林彪儿子知道这事后,匆忙搭上飞机,朝苏联方向逃跑。结果在边境,飞机被击落。【详细】

关于林彪的评判之词众多,抛却某些狂热和特定条件下作出的不得已举动,其精彩让人眼花缭乱。为何会有这种情况?这些评价究竟哪些是可信的?只有当我们将这些只言片语重新还原,放回到原本的历史背景下,才能作出相对公允的判断。但是,仅就本专题而言,我们的材料依然显得单薄,过于只言片语。相信,随着官方对林彪评价的逐渐改变,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料展现在我们面前,帮助我们更好的评价这位共和国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