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一周天气预报查询:舞 者 说 歌 ——2011永安杯歌舞大赛(声乐)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1:20:13

     

——2011永安杯歌舞大赛(声乐)有感

作为一名舞蹈专业的群众文化干部,有幸全程参加了2011“永安杯” 第二届天津市中老年歌舞大赛海选和复赛的评委工作,期间撰写了“大赛海选(舞蹈)印象”一文。但声乐部分的精彩赛况,以及张同龙、吴锦艳、黄佩萍等声乐老师的专业点评总又充盈于耳时时冲击着我,由不得想来一番“舞者说歌”的“门外”“习调”,也算一种收获与总结,好在艺术有相通之理,应不会有大谬。

过去常听人说某某某、某某某歌唱家是天津人,说天津走出去的著名歌唱家多了去了……因为隔着专业,便也未曾在意,只是知道天津喜欢唱歌的人不少,至于演唱水平确有无知的“不敢恭维”之瑕情。这些天下来彻底改变了我的这一感觉,不由得不说:天津没走出去的,还扎根在本土的“草根歌手”更多,其中绝不乏专业水准。记得海选时的武清赛区和北辰赛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到复赛时,演员一张嘴,一个赛过一个地“漂亮”,难怪张同龙老师调侃地说“坏了,这分数下不来了”。这中间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流行,乃至通俗、原生态唱法,发声地道,音色纯正,台风大气……于是突发了一种感慨:喝海河水、品运河情、聚九河灵秀之“水气儿”,天津人的嗓音焉能不豁亮?不峻秀?不畅美?天津人的嗓子真好!怎么练的?偶听身后两位老大姐说笑:“我是喂猪的,天天喽、喽、喽的喊,觉得声音还挺好听,这不也来唱一首”,等到登台一唱,还行,哈哈!原来如此,生活与艺术竟如此紧密相连。同时它还说明了一个真理:“声音也是靠日常练出来”!,

天津人的歌唱得好“在练”,在不断地“琢磨”。一曲男声二重唱“真像一对亲兄弟”,据说两位老者已经唱了好几年了,复赛时两人声音协调,配合默契,声情并茂,这就值了。听说很多人都有此等经历,为了唱好一支歌终年苦练不缀,我想其中当然应有细心的咀嚼品味,而非一味地重复唱练,否则怎么会有进步?怎么会有小李双江、赛帕瓦罗蒂的美称呢?

因为参与大赛的尽是中老年同志,因为其中很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而缺乏专业知识,因为很多人甚至是首次登台初次亮相,因为他们大都抱着参与参与的尝试心态……作为多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干部,似也不能不从艺术的一般规律,或从一个普通欣赏者的角度谈几点个人感受。特别是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即使是个别现象,似也有必要提出来供中老年歌唱爱好者参考。

1、紧张问题:

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讲,演员的紧张情绪是一种正常的身体应激性表现,它可以使身心处于积极反应的临界状态,有益于艺术形态(歌、舞)的最佳创造。但与此同时它又会造成表演者身心运动形态的失控,成为艺术创造的最大障碍,甚至对演员身心造成伤害。

从此次大赛活动中老年歌手的现场表现看,主要的是情绪(心理)上的过度紧张,并由此产生身体上的紧张(乃至浑身颤抖),它直接导致了演员表情僵滞、声带发紧、气息不畅、声音发抖、节奏不稳、音准失衡等问题,这自然与日常训练不足和缺乏舞台表演经验有关。但也不是不可克服的。一般地讲克服舞台紧张情绪的方法有三:一是深呼吸,平抑情绪。二是简单活动身体,放松肌肉。三是尽快进入艺术情境,独享其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歌唱家上场之前,也要挺挺胸,深呼吸一下,甚至扩扩胸,活动活动身体,这就是简单的调节紧张心态和调动积极情绪的有效方法。而默默地寻一僻静处,提早进入即将表演(演唱)剧目的情境、意境——所谓进入角色,并做到音乐一响,心应、眼应、身应,自然声情并茂,这乃是克服紧张情绪的高境界和重要方法之一,值得我们借鉴。

2、表情问题:

“情到真处意方浓”,于是艺术的真谛就在于“真情实意、真情实感”。唱歌,唱什么?无非一个情字。情从何来?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于是我们知道诗歌、咏唱、舞蹈,无不关乎于一个“情”字。有了真情,还要说出来、喊出来、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创造。而从艺术表演的角度讲,情有己之情和他之情之分。学演、学唱,学的是他之情,在学他之情的过程中,熔炼的是己之情,表达的是己之情,这就叫做“陶冶、修炼”,是借他人之意,陶己之情、炼己之意。

从此次大赛歌手的表演情况看,似乎主要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情感游离于歌曲内容之外,不知道这首歌为谁而唱,或者不知道为什么要唱这首歌,于是也就无从谈起歌曲的“情境塑造”和美感表达,也就无法引起观众的美感共鸣。二是表情的游移不定,特别是眼睛不知看什么地方,不知道看谁,东瞧瞧、西望望……在表演学中称之为“散神”。三是只注意追求发声技巧,而忽略了情感表达,甚至产生面部肌肉的极度扭曲变形,让人看了难受。这大概就是张同龙老师反复强调的“笑肌”训练的问题。我们说:如何才能够做到演唱的声情并茂呢?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唱山,情满于山,唱海,情溢于海,唱明月,情冲高空星斗,唱五星红旗,红旗呼啦啦飘飞,唱亲人,亲人就在身边面前……这就叫做心中有物,眼中有神,便也自然做到声(歌)中有情了。虽然说我们是非职业歌手,不过逞一时之兴起,玩儿一玩儿。当知,兴情即至,玩儿也要玩儿出个名堂,方不负玩儿了一场。

3、技术问题:

纵览赛事,歌手们还暴露出一些声乐技术上的问题,如选歌的问题、气息运用问题、音准问题、节奏感的问题、歌词的断句(或称气口)问题、吃字、咬字、音韵处理的问题、音响(话筒、伴奏)运用的问题等等,这便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了。简而言之:选歌,要选适合于自己声音特点和个性所向的歌曲,以利于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学唱,也不要忘了抒发自我之情;气息(气力),不可不足,也不可用之过度,关键在于控制,在于适情宣泄,淋漓尽致,在于适可而止,委婉修饰,在于清楚自己的毛病,要练,要体会,要用心、动脑,不可一味地托大;节奏感,问题比较多,有的抓不住节奏,轻重拍错位,有的不听音乐,只一味地自己唱自己的,把伴奏音乐丢到了“九霄云外”令人不知道听谁的,好不烦心。更有3/4拍圆舞曲,唱成2/4节奏的,虽是极个别,但同属对节奏的认识问题。另外还有拖拍不足的问题,本应当拖4拍的,3拍子就打住了,就像是一口气没喘透,突然憋了回去,太让人难受了,这就影响了歌曲的“韵律”或称“韵味”。这里仅能提醒一句话,音乐一响,就要马上寻找到它的节奏和音准,要听音乐,要把乐句唱完整了;歌词断句本不应当成为问题,谁不知逗号、句号,不可肆意停顿,绝无一句话分成两半来说的道理,那么唱歌更讲究此理。至于咬文嚼字,实是为要别人听明白你的心声,否则唱它何来。在此,天津话中的齿音字不能不注意,若是纯以方言演唱又另当别论。

总之,艺术的魅力在于细节,在于用心体悟。

在此,舞者说歌,门外论调,难免谬误,隔靴搔痒,不知痒在何处,权当自慰之举。说得对,吃我的“药”,说的不对,博您一耻笑,更喜抛砖引玉,聆取众位金石之声,也可算求进一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