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雯雯资料:怎样理解《道德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3:04:27

新老子道德经前言(怎样理解《道德经》)

(2009-01-10 13:42:49)转载 标签:

老子道德经

分类: 理论探索

    本文是已在香港出版的拙作<<老子<道德经>白话详解>>总论

    怎样理解《道德经》?

  普天之下自古以来似乎没有另外一本书象《道德经》一样——从它面世以来至今注解者几百上千种之多,但各家注解又有很大的分岐。对于这本《道德经》的注解,现在简单地分一下类,我们大体可以把它们分为以治世解者,以养生解者,以兵家解者,以玄理解者,韩非子《解老》、《喻老》当属以治世解者。道家修道之士以《道德经》的论述为修行指南,当属以养生修道解者。《孙子兵法》极具《道德经》的思想根柢,则孙子当为对于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兵家思想方面进行发挥的典范。而以王弼为代表的注家及魏晋玄谈之士则为将《道德经》以玄理来解的代表。

    如此不同的注解方向,固然说明《道德经》极具思想涵盖性,内蕴了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但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却很容易产生思想的迷感,会让初读《道德经》的人抓不到《道德经》的思想根柢和要领。所以,我们必须找到《道德经》的根本思想取向和基本思路,以便读者把握《道德经》的思想要谛,并方便读者在阅读《道德经》时,将诸章节及具体思想贯通一体。

    对于生活在现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谈道修道似乎是很玄很邈远的事。在当今流行的时尚文化之中,国产的原汁原味的近道的文化似乎很难找到。反而是现在风行一时的原产自印度的瑜伽更能让我们做为一个切入点来聊一聊人生的两种基本态度、两种文化取向、两种世界观人生观。

    大众的或者说世俗的人生观是以肉身情欲为基础的,是有欲求的。因为有肉身之欲,所以,我们就想有:美食之可吃,华服之可穿,高屋之可居,靓车之可乘,当然还有色欲之可求。所以,看上去世界纷纷纭纭,万千之象,但无论目之所见,耳之所听,口之所尝,鼻之所嗅,身之所感,意识之所思,无不是欲望。

欲望的作用从宏观上说,现在我们看到和享用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对欲望的追求所带来的,没有欲望这个动力,现在的文明成就是不可想象的。

    从微观上说我们要活出七彩的人生也得有欲望这个动力,没有欲望对俗人来说,就意味着没有目标、没有追求。而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的人生对世人来说还有什么内容呢?还有什么价值和精彩呢?

    但欲望的负面效应也非常明显,有欲望就有争斗,人类很难把握欲望的分寸,私欲膨胀,争斗过度,就有政治纷争,就有武力相向,就有很多过度的不文明现象。

    对个人来说,欲望过度除了是非纷争以外,就是欲望对生命的损耗,古代圣人认为七情六欲之所发在人体都有五脏之所主,七情六欲过度则必有五脏六腑之所伤。

    七情六欲过度怎样伤人呢?比如,肾与恐惧这种情动有关,而大恐伤肾水;心与喜悦这种情动有关,而过喜伤心火;肺与悲伤这种情动有关,而悲愁伤肺金;肝与愤怒这种情动有关,而大怒伤肝木;脾与思智之发有关,而多思伤脾土。总之,情志之所发,过度皆有伤脏腑,而人对物欲的追求,怎么可能不动情欲呢?所以说,我们平常人这种世俗的欲望追求,在圣人看来是愚昧不得道的。那怎样算得道呢?在古代修道的圣人看来,就是不要被七情六欲缠在这个世界上,不要成为情欲的奴隶。当然,这就要从根本上去除欲望,弱化情志。

    《道德经》五千言归结起来,基本思想就是要修道的人去欲、虚心、弱志,使得思想心态保持中和虚静的状态,这样身体就无伤无损了,长期那样修下去,就可以有不同层次的感悟和身心变化,甚至古人说可以得道成仙。

    成不成仙我们先把它放一边,现在我们先确定一个要点,那就是人类的文化思想思路有两条:一个是世俗有欲的,一个是出世无欲的。我们大多数人在有欲的世俗之中。我们每天忙于追逐满足我们的欲望,使用思智,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获取钱财地位,以使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获得快感和享受,我们美之名曰快乐、幸福!然而不知不觉中我们耗尽了我们的生命力,使我们过早地出现了早衰的生命现象,甚至过早地结束了生命。所以,这个文化取向发展到今天,看上去繁荣灿烂,但它是消耗生命远离大道的文化。而这个文化取向,由于与我们生命的表层需求和通常的理性思维相一致,所以对这一文化取向的所有文化现象,我们易于理解,易于接受,难以认识到它的局限,难以认识到它的肤浅,甚至危害,所以,我们大多数人乐在其中,不能自拔。

    然而,天道阴阳同一而相互转化,事物运动到极点必然向反方向运动。在人类的部分个体当中,或由于其天性的敏悟,直觉思维发达,或由于特殊的因缘,或由于世俗文化这个取向在其个体生命中走到了极点,于是有一部分人抛弃了追求世俗之欲的文化取向,而向反方向求索生命乃至宇宙天地的真谛。更何况,在远古的时候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物质文明的原始状态,人们的原始本能可能更容易得到发挥,个体修行、直觉感悟的探求取向更容易得到发掘。所以,在两千多年前,以无欲取静返观内照为取向的文化思想成系统地在两个地域形成了。一个是在古印度,以婆罗门、瑜伽、佛教等为代表。另一个就是古中华大地,以道家思想、易经文化、《黄帝内经》等为代表。所以我们说瑜伽是当下时髦的文化中少有的合于圣人之道的东西,是我们谈道论道的一个文化切入点。瑜伽看上去很多动作,很多招式,但修习瑜伽是要讲心静的,是要弱化世俗欲望的,是要多行善的,甚至要尽量素食,这一切说明,瑜伽与中国道家思想同途,它是一种较无欲的文化,所以它对养生很有益,是无欲返观文化在印度这个地域的一个代表。而《道德经》当然就是古代中华修道之士无欲无为返照内照达到极高层次对这种文化探求的最高理论总结,是修道悟道的文化经典。

    无欲返观说起来简单,但从古代探求的文化成果看,其丰富、繁杂绝不下于世俗文化外在的繁华灿烂,而其深刻和真理性却为时至今日的世俗文化所不可比拟。只不过世俗文化的繁荣灿烂是外在的、表象的、易于认识的,而无欲返观的文化是内在的、个体的、难以认识的,也是难于修至高层次的。

    以无欲无为返观内照为取向的文化,其对生命的浅显的益处和价值,首先自然是健身养生,这一点你练气功也好,练瑜伽也好,练上一个月、两个月,就能体会得到,且练一种静坐方法加上一两个有动作的功法就可以。

   但是,这个文化取向的价值决不仅在于这一浅显表面的作用。从现在还可见的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和可以读到的资料分析,这一文化取向修到深层次,可以对生命的本质有一个透彻的洞悉。可以对天地万物的总则有一个深刻的彻悟。

    简单归纳一下,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文化成果和影响。

    一是对生命内在系统的深层探索。在这方面《黄帝内经》这部中医的经典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你很难想象《黄帝内经》对人体的内在描述及与天地四时的运动关系是理性思维总结出来的,而经络系统这个内在的气的运行通道你就更不可能在两千年前通过理性思维把它分析归纳出来。在瑜伽修练中同样提到了生命之气和人体的渠道网——即经络,这就又印证了瑜伽与中国道家文化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二是对生命层次的追求和提升,对生命潜能的充分开发。我们的世俗社会有社会制度的进化,有个人道德文化修养的提高,有社会地位的上升,这一切都是以有欲为基础、以理性追求为方法带来的。那么以无欲为基础、返观静修为手段对人体内环境的调训和修养自然也应该有一个逐步提高的层次,并且也应该有一个至高的境界,且在这个提高的过程中还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在变化和深刻的体悟,相应也应该有某种特殊能力的产生。所以,道家有做真人得道成仙的说法,佛家有罗汉、菩萨、成佛这样的修行果位。至于史料上记载的仙道的特殊能力,佛门修行者的神奇故事,舍利子、坚固子等遗物都非常令人深思。

    三是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深刻感悟。以理性思维为基本方法的科学探索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己相当发达了。但是这种认识很显然是从表层、从外部入手的,是把宇宙万物看作外在于我的对象来辨析的,是“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它固然有用,长期发展文明成果也十分灿烂,但是这个取向无论科学探索还是哲学思维,与传统文化比较起来在很多方面至今还显得肤浅可笑。而无欲返观是要达到与天地同一的境界,在那个境界状态下,庄子说可“同于大通”而后“至道集于怀”(郭象)。也就是说整个宇宙与“我”已无分别,“我”已经返本归源,宇宙天地的本质信息直接在“我”的心中反应出来。这对于我们这些用惯了理性思维的人来说似乎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但很多传统文化成果,比如《易经》,比如传统命理、奇门……比如佛经上的很多认识,还比如这本《道德经》的思想,都让人不得不深思理性思维的局限。再说宇宙万物确应同出一源,这是理性思维的哲学成果也认同的。那么,上述至今让人难以理解的文化成果,如非无欲返观“同于大通”而来,还能是怎样得来的呢?

    正因为这种无欲返观可以直接洞悉宇宙万物的本质,所以传统文化的很多精深的思想才具有深刻的辨证认识,才具有本质的全面的指导意义。所以《易经》才称为群经之首,这本《道德经》也才能在诸多领域得到发挥,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何以有以治世解者,有以养生解者,有以兵家解者,有以玄理解者……

    四,诸家如何解《道德经》,这已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无欲返观的深刻体悟本质认识对世俗文化的影响和指导意义。我们理性思维研究哲学,提炼对世界的根本认识,也是要指导各领域的实践的,但由于理性认识的局限,其哲学思想就显得浅显和变幻不定,所以至今西方哲学思想莫衰一是。但《道德经》、《易经》这种文化成果不然,它对宇宙天地的认识具有某种永恒的本质性、真理性,“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其思想不仅可以指导人们无欲返观近道修道,其有普适性的思想成果也可以指导世俗文化的发挥创造,所以在这种精神成果影响下的世俗文化也异常地精深。所以,在儒家领域的孔、孟之道,在法家领域的《韩非子》,在兵家领域的《孙子兵法》都可为各领域的思想精髓,其著作堪为百代的思想经典。至于艺术领域的书法、绘画,世用领域的技术工巧,中华先人在这种思想文化指导下也在长达两千年左右的时间里世界领先。

    五、创造了特殊的象数文化体系,可以精准地演示和预测自然、社会、人生的运动变化。以有欲为基础的世俗文化到目前为止对世界的解析和模型演示还都局限在特定领域,没有可以演示一切运动,更没有可以演示人生运动变化的模型和方法。但是中国的易经文化创造了诸多演示社会人生运动变化的方法,如八卦、八字、奇门、太乙术、大六壬等等,这些象数方法超越时空,至今适用。你不惊叹这种文化探索的成果吗?当然,《道德经》没有直接言及象数,但我们绝对可以相信它与易经象数文化是一源相通的。

    既然以无欲无为返观内照为取向的文化成果如此丰富灿烂,如此精深博大,甚至如此玄妙难测,而《道德经》为这一文化取向的大成之作、经典之作,那么它受到后人的推崇,并为诸家在诸领域注解和发挥,这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注解归注解,发挥归发挥,而《道德经》从根本上在说什么,这很重要!笔者以为很多注解和发挥很显然支流的性质更强了一些,比如将《道德经》作为同西方哲学一样的哲学书来看待,比如在世俗领域的发挥运用……以笔者看来只有将《道德经》理解为以无欲无为返观修道为取向的文化经典,以“同于大通”为追求目的的求道最高理论总结,才更符合《道德经》的思想主旨,才是本源性的理解。

    不过,以无欲无为返观修道的文化经典来理解《道德经》,目前看还有两种略有不同的具体解说思路。一种是纯以修道过程中应把握的思想方法和内在运动及注意事项来解说。这样一种理解很内在、很个体,可以说是一种人体小宇宙型的解说。1990年内地出版过一本《道德经探玄》就是这样来解说《道德经》的。这样解说从根本取向和思想旨归上说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但这种解说把整个一部《道德经》经文都看作一种比喻,把其中的民众理解为意识,天、大邦、候王理解为心神,地理解为身体,天下理解为人体,百姓理解为脏腑百骸,万物理解为元气,六亲理解为眼、耳、鼻、舌、身、心,邦家、大国理解为元精,兵理解为以意引气……这似乎让人难以接受。自古以比喻的手法来阐述问题自然不少见,但整个一本书都是比喻,又没有明言比喻的是什么,却从来没有这样一本书。如果老子真的是这样的本意,那么老子把一部思想本来就很深很玄的书,再以某种语言形式掩盖起来,那真不知道老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再说,当时对人体的认识已经很深入了,稍晚面世的《黄帝内经》对人体脏腑的机理的描述己非常具体而深刻,老子何以不用这套语言形式而要在全书中都用比喻呢?而且,如果这样理解《道德经》,那么,首先《道德经》的价值和地位很难及得上《黄帝内经》,其次,它的认识价值、哲学价值就相对降低了。所以这个理解解说思路还值得深思!值得商量!

    另一种解说思路虽也认为《道德经》是以无欲无为返观修道为取向的,是无欲无为返观修道的思想精华和经典。但却不是把它完全理解为内在的修道,不是把它仅仅理解为人体小宇宙的内在养生的修持方法和内环境的修持运动的总结。而是把它理解为以无欲无为返观修道为基础,在修道的层次和境界中深刻洞悉了宇宙天地万物运动的更根本的规律,并以这个参悟修持的眼光对世象万千的修道角度的理解、认识和解构。所以,它是对世俗主要领域的道的理解、道的阐述,是对万物的哲思,它包含了从道体到道用的万物的运动法则。它主要选取的分析对象,或者说标的是天下国家政治、军事运动和社会人生的运动,这个分析对象很显然为大众所知,且关系家国,为更多的人所关心,并有充分的系统性、代表性,对这一系统的道的认识和解构完全可以推及其它万事万物,自然也可以推及人体小宇宙这个小无下小系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才能说老子阐述的是大道,“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们这样理解的理由在于:

    首先,老子在《道德经》中解构、破除了很多为世俗社会所崇尚的东西,如对美和善的辨证二元认识,如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等的劝导;如“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等超出寻常,甚至与寻常世俗认识相反的思想;如“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等非常反常的主张……可以说大凡为世俗所推崇所贵的东西,在《道德经》看来都成了没有价值的、应破除的东西,那么,这很显然标示着老子的思想取向是逆世俗而动的,是去欲无欲的。破了一切为世俗所推崇的东西,那么要建什么,要立什么呢?一切世俗有形有欲有为的东西都不要,要建要立的自然只有无欲无为、真朴自然、浑一虚心、归道得道,甚至连这个无欲无为、真朴自然、浑一虚心、归道得道的心念也没有,因为凡所有建有立都是世俗取向的,都是有欲有为的。因此,我们首先应确定《道德经》的无欲无为返观修道的文化取向和思想性质。

    《道德经》破世俗之所贵的这部分内容可以让我们联系佛家最高经典之一《金刚经》来加深认识。

    《金刚经》的主要思想内容就是通过重重否定指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虚幻不实的本质。在《金刚经》中,佛祖通过对佛家修行的四级果位,于佛法是否有得,恒河沙般数量的珍宝,佛祖的三十二种好相等等,直至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分析和相状的破除,告诉求佛求法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求佛求无为法必须破相去执,破到连佛法也不执著,连不着相的道理也不执著,最后“若见诸相非相即名诸佛”。所以《金刚经》最后有诗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破了有为的相状,破了有为法做什么呢?当然要归于无为,证得佛果。所以佛祖也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稍做一下比较,我们就不难认识到《金刚经》与《道德经》的某些基本思想的相类之处,首先是它们都破除了为世俗、为常人所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只是《道德经》在中华文化背景下,破的是有欲的世俗生活都要接触的事物,破的是为世俗社会所贵的文化现象。而《金刚经》在印度佛教文化背景下破的甚至是为佛教本身所崇尚的东西,是极而言之,同时也破得非常彻底。其次,这两部经典都是以无为法为追求的,《道德经》明确阐述了其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主旨。《金刚经》则提到了“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差有差别”。所以我们说《道德经》和《金刚经》的思想有相类相通的地方,所以历史上有见地的思想者才会说佛道一理。

    但是,《道德经》毕竟是《道德经》,它是中华古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无论阐述形式内容还是思想都有它中华文化背景下特有的东西。就形式上的特点而言,当然是它每一段独立成章,简短凝炼,全文又连成一体,思想完整系统性强,文字则像诗歌一样富有韵律和美感。而更重要的当然是它内容、思想上的特色。

    第一是它的主要内容是从具体的世象分析入手的,而不是象《金刚经》一样通过极端的假设及宗教上的一些事例来破相去执。从具体的世象分析入手其好处是可以让我们对生活中常接触的事物有一个道的认识,让我们认识到万千世象与道的关系,万千世象都有道的存在,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在世用中体道悟道,那么,我们对世俗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事物怎样理解、怎样对待、怎样把持就都可以作为悟道体道的体现,在世俗生活中,甚至于经世致用中都可以随时随地灵活体道,以去欲、去骄、去奢、去泰,甚至尽量去体悟“担水劈柴无非妙道”的境界。正因为世象万千都有道的存在,都有得道不得道的问题,所以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到生,候王得一以天下贞”。

    第二《道德经》的阐述有更强的系统性。

    这种系统性首先表现在从道体到道用的全面论述,有关道体的论述如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等等,至于道用,内容更多更丰富,有关的方法论、政治论、军事论、人生论等等几乎论述到了从社会、政治到人生的各个层面。

    其次这种系统性还表现在与修道的主体直接相关的丰富的富有层次的内容,如第十二章有关感官之欲的内容,如第十三章有关宠辱心理的内容,如第三章、第五章有关调训思想认识的内容,如第二十章有关绝学的内容,四十八章有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内容,如三十三章有关自知自胜的内容,如第八章第十五章有关修道有成者的境界、容态的内容等等。总起来这些丰富而富有层次的内容就是要修道者达致虚心实腹无欲无为的修养,直至修得大成、大盈、大直、大巧的道果。

    再次这种系统性更表现在有关国家、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全方位的道的认识、道的阐述。修道绝不是只修一种内在的健身功法,得道也不仅是个体小宇宙内在的气的运行。它更应该是对天地万物的更根本的思想认识——有道的思想认识,它更应该是全方位的有道的生活状态,这种道存在于治国安邦、政治、军事,存在于修身、齐家,存在于百姓日用。我们平时为情欲所牵,为感官所迷,为理性的思维杂学所惑,在世俗有欲有为的生活中不能明见不能自拔。所以我们需要对天地万物在道的层面重新认识、重新解构,这样对于天地万物都有了道的认识,作为修道的主体也才能全身心地体道悟道,内在的修持也才更有根抵、更是大道,而不是一时健身的小门小术,这样,修道就既是一种内在的修身养性的运动,又是一种外在的生活,既是人生的长生之道,又是政治社会的长久之道。所以说修道包含了内外诸方面,它是对人生的更根本的把握,是参悟天地万物运动的总规律,是全身心的天人合一的一种修行。

    第三,从《道德经》丰富的内容和系统性的阐述看,让我们推想老子在写下《道德经》的时候大概注意到了它的全息性。老子选取的主要阐述对象是社会、政治、军事到人生这一个全方位的系统。这个系统为众人所见,易于感知认识,又关系众生的世用。但是我们不能把老子的这种阐述理解得象西方哲学一样,是理性思维的直发议论。老子阐述《道德经》有两个背景是与西方哲学不同的,一个是中华古文化的易学思维背景,一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修悟道背景。内修悟道背景决定了老子的阐述包括了内在的感悟,包括了人体内在系统运动的规律。《易经·系辞下》说古人作易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得来的。在同样的文化背景下《道德经》的思想来源大抵也应这样理解。老子自己不是也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吗?所以老子的阐述根柢更深,对内外世界的涵盖性更全面。易学思维背景则让我们想到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所谓对象应该有易学取象的性质。对象和取象有什么不同呢?对象是就一物论一物,阐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而取象则是把一物做为一类物的典型代表,这个取象阐述清楚了,可以比类而推及万事万物,就像《易经》的六十四个卦象,就象十干十二支的类象,就象以马象乾健、以牛象坤顺一样。中华古文化思维背景是类似的,《易经》的文化影响在当时也己非常广泛,而老子的思想又有“易道同源”的性质,所以,笔者认为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问题,看上去似乎是阐述国家、政治、军事、人生这个系统,但它可能是一个取象思维的表述,它实则是通过外在的这些人所共知人所共见的象阐述天地万物的统一规律。而这个统一规律,当然也包含修道时人体内在的运动变化。

    第四,老子《道德经》的思想有极强的统一性、一贯性,这种统一性、一贯性表现在对外在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有关不尚贤、绝仁弃义、绝圣弃智、小国寡民、其政闷闷、不以智治国等论述;表现在对主体内在不仁、宠辱不惊、无常心、自知自胜、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等论述;还表现在对于世俗人来说某些令人吃惊、不易理解、悖于常理的思想观点,如绝学无忧、绝圣弃智、小国寡民、“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直至无欲无为等论述。这种思想的统一性、一贯性,加之老子阐述内容的广泛性内外涵盖性,所以使《道德经》具有了极强的普适性,也就是普遍的思想指导意义。当然也引起了后世解说的百家纷呈。

    第五、《道德经》具有一般经典难以企及的全面的文化影响。一提传统文化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儒家,想到孔子。但其实儒家的思想深度和层次不如道家,只不过儒家关注的主要是政治、伦理方面的问题,在世俗文化方面有最高的层次,被统治者推崇了两千余年,所以影响较大,为显学,为众人所知。但实际上,道家思想尤其这本《道德经》阐述的是更根本的关乎万物运动总法则的大道,更具有哲学性,所以可以说道家为本,儒家为末。由于其思想的根本性,论述的系统性,所以道家思想虽看上去在官方的地位不如儒学,但实际的文化影响却比儒学深、比儒学广,它不仅指导了出世的人修道悟道,指导了有文化的入世之人的人生修养、把握世用,更影响了政治的运作,影响了战争、军事思想,还影响了艺术创作,甚至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诸方面文化影响,正是《道德经》普遍思想指导意义的体现。至于这些文化影响的有关论述见于很多研究道家思想的文章和著作,读者可以参阅,此文篇幅有限,不多繁述。

    我们这样理解《道德经》的通达性怎样呢?除了前边行文中的论述理据和思想逻辑以外,笔者认为在以下诸方面使我们这样理解它显得思想通达。

    一是我们这样理解真真正正使《道德经》阐述的思想显出了其大道的特质。《道德经》中有深刻的有关道体的阐述,是难得的有关本体论的思想,有深刻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有普遍的方法论指导意义。不这样理解《道德经》这一切思想就都得不到很好的解释。

    二是这样理解使历史上“佛道一理”的观点有了根据,解释了历史上何以佛教借道家思想得以在中国很快得到传播,且广为人们,尤其社会上层所接受,并终得大盛于中华。

    三是这样理解使《道德经》在后世被诸家注释和解说显得不再难以理解。诸家解说都有道理,因为它是系统全息的大道,只不过解说有些本末区别罢了。

    四是这样理解也使得人体小宇宙型的解说显得可以理解,显得有合理性。《道德经》阐述的既是大道,而万物一理,小宇宙这个系统的运动和外在社会、政治、军事、人生这一大系统的运动从根本上有共通的规律,所以小宇宙的修炼也要遵从这一规律,也要悟这同一个道理。这样看来《道德经探玄》一书把《道德经》的行文看做比喻应该说既有一定道理,又是有些编差的,它不是比喻,是取象相类。那样比喻来写书中外皆无,也不太合情理,但取象比类的思维很有当时的文化背景。

    五是这样理解也使历史上“易道同源”的说法有了着落。无论在根本思想的相通性上,还是在思维的基本模式上,易道之间应该是一理相通的,只不过《道德经》没有卦画罢了,它是理论形式的易,而易是有卦画体现的道。

    六是这样理解也很好地说明了何以中华文化有出世这一教门,但却不是一个典型的出世的民族和社会。而是一个更重入世于入世中行道的民族和社会。佛家思想以彻底出世、涅磐寂静为追求,所以不谈社会、政治、军事之道。但《道德经》虽以无欲无为返观修道为取向,但它又没有完全离开世用,而是可以在世用中修道悟道,它贯通了出世入世,可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其无欲无为既可以作为一种追求,又可以作为一种入世的思想基点,则于世用如何发挥,发挥到什么程度,就有了一个空间,最终使得有修行的人可以在世用中体道,并做到为而不恃,功成身退。当然,相对说来,就出世性而言,道家思想似乎就不如佛家更彻底,不如佛家走得更远。其实,一接触到世间法,一接触到经世致用就要接触到有形有欲的东西,就要讲仁义礼,就要为学用智,就要尚贤能,就要有欲有为,就难以彻底破相去执,这大概就是出家人都远离尘世都在山深林密之地的道理吧!

    对文化思想的有欲无欲有为无为的划分,我想有一点特别的思想意义。我们上学时接受的哲学教育总是把唯物、唯心的划分看成哲学的一个首要问题,然后告诉你唯物的多么正确,唯心的如何荒谬,其实这种划分可以说都是理性思维性质的,也都着了相而有欲有为,且在这个思路上怕永远也争论不出个结果,唯物唯心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实际上你没有办法在理性思维这个范围将本体拿给人看。更何况就实际思想意义而言,唯物唯心并不能将人的生活状态判为有根本区别的两种,持唯物论的、持唯心论的都可能满怀着世俗的欲望,都可能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只不过持唯心论的相对有一个并不怎么实在的精神依托,而持唯物论的则更不容易找到精神的家园。所以,持唯物论的人当其现实的理想破灭以后更容易人欲横流、腐败堕落。当今中国官场的腐败及世俗社会的过度欲望的张驰,甚至放纵,与精神上没有了理想和追求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已经不知道在现实中去寻找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了,所以就极力地甚至不择手段地去满足这个肉身之欲!

    而把文化思想区分为有欲无欲有为无为则不同,这个区分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了世欲文化有欲文化这个取向,对其价值、地位重新进行了判定,指出了人类生存、追求、体悟的另外一个方向,另外一种文化取向,使人类的文化真正显得富有空间和阴阳完备。而这个取向由于追求无欲无为,追求天人合一,追求归道这个本,所以它必然要求修这个道的人要有万物一体的观念,更要有人类一体的观念。有了这个观念人就能爱他人,甚至爱众生爱天下万物,这样人就能尽善道,就不会取天下之利、他人之利而为己有。由于以无欲无为虚心弱志求道这个本,求天人合一,所以很显然道这个本、天人合一这个境界就是人的无限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家园,且这个精神追求、精神家园不是无法考证的绝对精神,也不是看不到影子无法感知的上帝,他是在修炼的过程中有不同层次感悟和身心变化的过程,实实在在!所以道之为教、佛之为教完全可以不要任何偶像崇拜而使人过一种精神充实、提升智慧、富有修养的生活。所以佛家有在家修行的居士,道家有大隐隐于世的高人。且修至最高层次的境界,真如老、庄那样悟得大道同于大通,那么在那个境界上心物的争论怕没什么意义了,道体就是感悟到的那个难以言传的东西。

    内地有过一种思维框框,就是把古代的思想家及其作品都做一个阶级的划分和判定。甚至于这种思维框框至今存在于某些学者、教授的作品之中。如2006年出版的一本《老子》,其著名学者作的序还在辨析老子思想的阶级属性,并称老子的思想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这种分析真有些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当然一般而言,人受限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状况使得一个人会有他特定的立场和思想主张,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错的,这种情况用存在决定意识这种思维把人的思想进行阶级的判定应该是适用的。但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确定的是,这种思维的层次是很低的,它明显也是世俗的有欲有为的这种文化的一种思想表现和思想局限,它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思维,这种思维决定了一个人有怎样的生活状态就要有相应的思想主张以维护和追求他自己的、他所属阶级的利益,这是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不能超越的东西,它在社会生存和斗争这个范围里挺适用。且只要有肉身之欲,有欲有为,我们就很容易掉到这种意识形态的思维局限里。人类如果不能超越这种思维,人类就相互争斗永无宁日!但是难道人类都是就这样一种有局限的低层次的追求吗?我们能不能超越一些,超越了自己的社会阶级地位,超越了族群的身份,超越了所谓的时代局限,甚至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自我意识呢?如果人类都能超越当然人类就都成了圣人,以现实状况来看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人类都不能超越,甚至最伟大的思想者都不能超越,那人类就太渺小太可悲了!说春秋时有一个楚人在楚国丢失了一张弓,但这个楚人挺豁达,并没有去寻找它,人问他为什么不寻找,他说:楚人得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赞扬了这个楚人,但又进一步补充道:人得之就可以了。老子听说了以后则说:何必言得失,本自天地,归之天地,不是很自然的事吗?那个楚人超越了个人得失,挺了不起。而孔子是个圣人,超越了族群。老子言天地之道,则超越了人类本身。同样,佛家言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讲爱众生,而不仅仅讲爱人类,这都是超越了人类的局限而追求的终极关怀,是世间大爱呀!所以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绝不是那种有阶级性的思想,而是超越了时空局限,能透析天地万物根本道理的思想。这种思想不局限于社会政治之理,而求天地万物之一理,不求一群一族之利益,而追求生命的终极关怀,追求生命最根本的东西。这种思想,这种道不只为某一族群某一阶级接受,而为所有关心生命根柢的人所接受。所以王子可以弃王位不坐而求之,皇帝可以弃皇冠不要而修之,平民百姓、山野村民,乃至于獦獠人也都可以修之、行之、参之、悟之。这个道绝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地位不同而远离你,只要你追求生命的根柢,穷究天地万物之理,能够无欲无为,虑心弱志,知足不争。那么大道就会与你同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