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不客气怎么说: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6:09:02
历史与现实引发我们思考,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何在?力量之源何在?科学的回答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是共产党的力量之源。正如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要求我们党必须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无产阶级政党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就价值目标而言,无产阶级政党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就必须在研究与尊重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反映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目标与蓝图,实现人民的解放、追求人民的幸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就发展动力而言,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切实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与奉献精神,激发群众的热情与活力,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其事业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并得到真正的发展。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群众的权利与幸福而奋斗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矢志不渝的目标与任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真正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作为我们党的伟力之源,不仅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
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基础与动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正是因为建立起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骨肉亲情,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我们党才带领全国人民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开辟出中华民族光明灿烂的前途与未来。
其一,只有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着眼于人民现实的权利主张、利益需求与普遍愿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真正“大众性”的理论成果,并为大众所接受与认同。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具有科学性,这种理论就必须对现实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准确的把握、科学的分析与合理的解答。而要发现现实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与措施,党就必须深入群众进行调研,明确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与重大问题是什么、人民群众的权利主张与利益需要是什么,等等。换言之,党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只有直面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切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的权利主张与利益需要出发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容和合理目标。也就是说,只有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并抓住了问题本身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理论成果才能真正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其二,只有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尊重人民现实的权利主张、利益需求与普遍愿望,思想解放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党的工作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讨论思想解放首先应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要思想解放?从思想领域本身来看,当然针对的是意识形态与思想观点本身的僵化与教条倾向,但这种意识形态与思想观点本身的僵化与教条所阻碍的是什么?所阻碍的是我们党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时俱进,而我们党工作的与时俱进与有效开展又是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我们所要解放的正是阻碍人民实现利益、保障权利、追求幸福的思想观念与体制机制。从这个意义上,只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主张、利益要求与理想愿望,并根据不断发展的群众的要求与愿望而变革我们的观念与制度,我们的思想就不会僵化。如果不管不顾群众的真实需要,不“唯实”,而只是“唯书”、“唯上”,就必定会思想僵化。
其三,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完善对党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已经62年,这样一种执政地位既为党联系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有可能带来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现代社会中,完善权力本身的运行监控机制、健全权力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对于惩治与预防腐败固然也极为重要,但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将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相比于“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社会制约权力”,这是更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方式。广大人民群众是权力监督制约的最普遍、最直接、最有效的主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有效预防与惩治腐败,就必须通过民主制度的健全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参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公权力。
其四,只有以人民的权利与幸福为本,才能充分激发民众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热情,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才会充满活力。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要想卓有成效地持续发展,其国民就必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具有蓬勃的创造精神。而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必须有外界环境的作用和引导,必须有和谐、宽松、民主法治的环境条件和氛围。而维护与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充分调动与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是我们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经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民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权利,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从而发挥出巨大的创造能量。这是中国奇迹的真谛与奥秘所在。正是基于此,胡总书记才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在维护人民权利、实现人民幸福中开创伟大事业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发展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腐败问题等都需要我们清醒地对待和认真地解决。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与攻坚阶段,人民权利与幸福理念的牢固确立对于改革的深入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定向意义。
在现阶段,只有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推进人民的发展与幸福,改革开放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进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对于发展与幸福的追求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层次也越来越高,而人民群众对于内涵不断丰富、层次愈益提高的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新格局、开辟新境界的根本动力所在。与之相应,我们党的事业也必将取得更大胜利与更为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