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庚姚星彤:【隆重推出】卫俊秀诞辰九十九年周年、逝世五周年纪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6:44:39

注册 登录
  • 论坛
  • 默认风格
  • jeans
  • 私人消息 (0)
  • 公共消息 (0)
  • 系统消息 (0)
  • 好友消息 (0)
  • 帖子消息 (0)
中国书法网论坛 » 【 当代书坛品鉴 】 » 【隆重推出】卫俊秀诞辰九十九年周年、逝世五周年纪念 悟秀阁主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悟秀阁主人 当前离线

UID
19587 
帖子
110 
精华
积分
179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10-15-2007 
最后登录
7-25-2011 

书道四段

91# 跳转到 » 发表于 10-22-2007 1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伏苓秋桃 于 10-22-2007 12:47 发表 2 F' e, ]4 w  i2 E6 S) q) P
悟秀阁主人:您好!首先向你致歉,因为近期忙于教育移交,很少上网,您的荐帖我是今天才看到的,罪当不赦!其次,您发的几篇文章很有学术性,值得学习与品读!

: E9 z7 D6 Y* L) S问伏苓老师好!
$ B1 e) ~. H6 o9 z% ~3 k今年是卫俊秀先生逝世五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在现代书法史上卓有建树的书法大师.也为了让更多的书法同仁更加清晰的认识卫先生和研究卫先生的书法成果.特发此帖于贵版当代书坛品鉴.自发帖以来得到了各位版主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X, s8 ^" a$ D4 ]. G2 q/ t
同时也希望各位同仁能用心去感悟卫先生书法的真缔所在!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情怀!这也是发帖者的本意~~~~~~~~~~~~ 你希望你所在城市的书法网由谁来掌握?

TOP

悟秀阁主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悟秀阁主人 当前离线

UID
19587 
帖子
110 
精华
积分
179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10-15-2007 
最后登录
7-25-2011 

书道四段

92# 发表于 10-23-2007 09:19 | 只看该作者 卫俊秀先生作品欣赏:
1 `. A+ j: v; G7 u* j* ~* b7 @ 下载 (145.46 KB)
10-23-2007 09:19 你希望你所在城市的书法网由谁来掌握?

TOP

悟秀阁主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悟秀阁主人 当前离线

UID
19587 
帖子
110 
精华
积分
179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10-15-2007 
最后登录
7-25-2011 

书道四段

93# 发表于 10-23-2007 20:10 | 只看该作者 书法需要个性,卫老之长者,在乎其得天然本旨,揭示大本大源,卫老首先是哲人,唯以书示道耳,其深悟宇宙人生之妙谛,见诸笔端,率性而书,其天然独绝处,非浅学所能识者。
" Y" F7 g( S+ T      儒家谓: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道家谓:天人合一。佛家亦称:真空妙有。此皆宇宙真如之本,其真如之本化为体用便可化万物为我有(这便是真正的和谐)。2 m$ l) Z: _" Q9 G. k
      梁漱溟说“学问是解决问题的,而且真正的学问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一味以前人书法为揩则,是善学但不能用耳,然学以为用是目的,而卫老深知此理,真解人也。
# I& }: h/ |0 T" R. l (网友寒塘睡客评语) 你希望你所在城市的书法网由谁来掌握?

TOP

悟秀阁主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悟秀阁主人 当前离线

UID
19587 
帖子
110 
精华
积分
179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10-15-2007 
最后登录
7-25-2011 

书道四段

94# 发表于 10-26-2007 08:07 | 只看该作者

堂堂灏文见斯翁

——序《灏文堂藏卫俊秀书法作品集》
% n8 I; s; r) ?/ Q" }" \% d: Q5 [% t, q
杨吉平- Z2 C& C2 V" Q1 Y/ [

& l) \0 s: m( a% c5 F5 S: v/ u2 A
8 ~3 i3 x% M  s5 X# S2 n, K2 X9 R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经受了数千年从未有过的大挑战,也遭受了亘古未有的大破坏,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的文化精英们对她的忠诚与热爱。卫俊秀先生便是一位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在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当中,他是悲剧的象征,也是时代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 F0 F: ?# J% i4 D    公元二○○五年七月十六日,在卫先生去世三年之后,几次未能如愿的我终于来到他的墓前。面对眼前的一切,我只能紧闭双唇,一动不动,任烈日曝晒——我知道,一张嘴我便会泣不成声,于是,我噙着眼泪,看着老师的学生李殿清先生给卫老擦拭着墓碑,深深地鞠了三躬。在卫老墓前,有一棵小小的柳树,在炎热的日光下摇曳着,艰难而顽强地昭示着她绿色的身躯。. C) r4 v' r: W2 K
    卫俊秀先生在《卫俊秀书法》(作品集)后记《我与书法》一文中尝言:“‘作人’和‘活人’也绝不相同。大概会作人的人,必不会‘活人’。会活人的人,也难以会‘作人’。”这是卫先生历经痛苦磨难之后的甘苦之言,也是他人生历程的自我写照。卫俊秀在“活人”一着上是一个失败者,但他会作人,他在“作人”上是一个杰出的成功者。这是卫先生书法取得成功的要诀。不是有许多书法青年在寻找书法成功的秘诀吗?这个“秘诀”就是“作人”。傅山先生云:“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林鹏先生引用《诗经·烝民》描写仲山甫的诗句“柔则茹之,刚则吐之,唯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来描述卫先生,以为卫先生是一位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圣贤,此说似乎再恰当不过。卫先生一生最崇仰傅山和鲁迅,而原因无过于傅山先生和鲁迅先生的民族气节及铮铮铁骨。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卫俊秀亦然。唯其如此,卫先生才能下笔如风云雷电,气势雄大,豁人耳目,启人心胸。真是非其人不能作其字,非其字其人不能作,字如其人,孰曰非然!
2 v! k) v+ O! i8 A1 @/ G    卫先生书法,是儒家精神的物化,是古代士文化精神在二十世纪的延续;他充满苦涩,充满奋争的笔墨,是我们这个时代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碑帖兼容的全新草书面貌,又是碑派书法的发扬光大,是傅山一路连绵草书的继续和发展。
# E! ?' u  E; A) D7 e4 a    二十世纪之初,帖学书法以其种种原因而趋于衰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渐渐将目光投向北碑,最终酿成了世纪之初的碑学浪潮,出现了一批写碑大家。卫俊秀先生恰恰出生于碑学鼎盛的时代,他不可避免地选择了魏碑。但自碑学兴盛之日起,很长时间里,碑派书家无法跳出碑刻书法的局限,无法将帖的灵动与碑的凝重结合起来,最初甚至无法用魏碑书写行书。这种探索经过几十年,逐渐出现了赵之谦、康有为、于右任直至现代的胡小石、沈延毅、陆维钊等写碑的大家,魏碑行书以至于碑体小草书渐趋成熟,但北碑与连绵草书之间仍然横亘着一条极难逾越的鸿沟。于右任只写到小草,王蘧常只写到章草,这两种草书都是字字孤立、不相连属。陆维钊偶尔写出一些颇具碑意的大草作品,然偶尔而已。他的多数作品方圆争斗,碑帖的结合还很不自然。卫俊秀先生一出,这种局面出现了改观。卫先生不仅钟爱魏碑,作为山西人,他更对傅山先生的人品学问推崇备至,对傅山先生的书法艺术更是刻苦研习、心摹手追。在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日记中,卫先生写道:“傅山走笔运转銛利非常,有如行云,自然极矣。……拗笔、狂笔,奇中有正,正中有奇,恣肆古朴。高漫愤俗,绝世独立,横空出世,气势磅礴,不可一世。笔墨浓重,支离杈枒,如粗枝大柴,左支右撑,横压斜绞,倒折在一堆者。时有藤络缠绕,高挂其间,一片神态,难见其端倪,气力足断王柱,书中之画也。汪洋辟合,仪态万千,如长川绕梁,瀑布飞倒。”此先生状写傅山书法,实亦先生自己书法的写照。卫先生又曾在《傅山书法》上批注(陕西师大出版社将此类批语结集出版了《卫俊秀碑帖札记》)曰:“鲁公体态,右军高韵,放翁胸次,文山节义,庄生超逸,李白狂气,全部纳入笔底,此其所以为大也。”此亦论傅山书法,实在也可以看作夫子自道。卫俊秀书法,含碑融帖,包罗万象,在碑帖结合方面,卫先生尤其表现出他卓越的天才。他将王铎、傅山一路连绵大草与魏碑的生拙方折水乳交融地、不着痕迹地、恰如其分地、前无古人地、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使草书奔放的线条增加了许多凝重,使魏碑凝重的点画变得生气勃勃,奔放处让人激动,凝重处让人流连,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所谓刚健含婀娜,所谓痛快兼沉着、沉着复痛快!现代书家,还没有哪一位能够像卫俊秀先生这样将方笔硬折的魏碑写到如此生龙活虎的程度,也没有哪一位书家将更多飘逸的连绵大草写得如此沉着凝重、笔力千钧!笔者曾将卫先生的作品与古代草书大师的作品(均为照片)一同置诸案头比较分析,竟惊奇地发现:在笔力上,几乎没有几位书家可以和卫俊秀相提并论。傅山的茂密故在卫先生之上,而笔力不如;王铎笔力雄健,而生涩稍逊;至如怀素狂草,一味娴熟,“不过只在笔墨间舞弄才华”(《卫俊秀碑帖札记》),狂则狂矣,而凝重则显然不足。由此可知,卫俊秀书法之过人处,不止今人。先生境界之高,已足与古人争短长,与古人相提并论而无愧色。; \0 B) l# u  i1 I! Q
    当然,卫先生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魏碑与草书的结合。事实上,卫先生对传统书法研究之深,涉猎之广,也是一般书家所不及的。在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六日的日记中列出了他的日常应酬书体,计有:(1)田师体(指先生的老师民国书家田羽翔);(2)王体(指王铎);(3)山体(指傅山);(4)康体(指康有为);(5)石门体(指《石门铭》);(6)隶体;(7)金刻篆(指汉篆);(8)瘗鹤体(指《瘗鹤铭》);(9)章体(指章草);(10)黄体(指黄庭坚);(11)于体(指于右任);(12)赵体(指民国书家赵铁山);(13)吴体(指吴昌硕)。卫先生书法受当时的山西名家常赞春、田羽翔影响较大,在太原国民师范读书时,常常得到这两位先生的教诲,此时先后研习何绍基、钱南园、康有为、傅山、汉隶魏碑等。流亡西安后,受刘茵侬先生影响,又研习《瘗鹤铭》等名碑。一九七九年平反返校,卫先生一度在图书馆整理古碑帖,经手的碑刻墓志数量达千余种,其中许多都被他临习数遍。先生研习之刻苦,于此可见一斑。这些是我们可以说出的东西,而实际上,先生书法吸收之广泛,甚至连他自己都未必还能清楚地一一说清。
2 k5 ^$ y6 B. q9 `  u    另一面,先生书法又同许多大师一样,除了师法古人外,更能取法造化。先生在多种场合提到他从大自然得到的启发。一次是一九四三年,先生乘火车去重庆,车驶出西秦第一关,但见迎面一座圆头大山横空出世,当车行至山脚,回首仰望,见大山巍峨雄壮,生一种气势压人之威严感,先生由此悟得颜体字气象博大之妙境。在铜川劳教时,先生曾在原始森林中看见一株野葡萄藤,或曲屈缠绕,旋拧纠结,或直垂而下,不见端倪,面对此景,他顿时悟出狂草之奥妙。观先生草书,果然有大山巍峨之气象,又有枯藤纠结之神奇景象,可谓妙造自然。" w. {0 |5 j9 t  B; D
    卫俊秀书法的成就,又不能仅仅归结为他对书法的研究与研习。先生作书,每每大笔直放,竖画常如千斤铁杖拄地,又如强弩射千里,有势不可遏之势,而先生则自谓他每写一竖,辄当作刺向日本鬼子的一把尖刀,故能坚强有力,所向披靡。现代书家中没有第二个如卫俊秀先生这样明确提出过书法是战斗的武器的口号,这几乎会让那些徒知卖弄笔墨技巧的所谓“书法家”惊倒。这其实也不是卫先生的发明,而是有史以来中国文人志士的优秀传统,是卫先生爱国热情的真诚流露。三百年前,傅山先生就有“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的诗句,其实也同样是一句战斗的口号。正因为胸有英雄之气,才能下笔刚健,雄视古今。
' B4 u9 L7 N( ~& r8 V% S    然卫先生书法虽笔力千钧,奔放洒脱,豪迈不羁,但并未因此失于狂野。这一方面缘于先生严谨恭敬的治学态度,另一面则缘于先生深厚的学养。先生一生的追求目标是教书治学,有所著述,然生活的磨炼最终使他成为一名书家,一个战士。尽管如此,先生还是出版了前文所述《傅山论书法》等著作及未及出版的手稿等。可见,不管你怎么剥夺、怎么迫害,学者毕竟是学者!所以,有人说卫先生的书法好,学问更好。尤称难能者,先生读古圣贤书,更做圣贤事,与一些满腹学问,一身秽行者其别何止霄壤!他读傅山书,学会了怎样“作人”;读《庄子》,学会了庄生的豁达;读鲁迅著作,从中读出了坚强,读得一身傲骨、一身正气。先生读书多,其书作便充盈着学问气;先生阅世深,其书则饱含沧桑。于是,我们又绕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先生关于“活人”和“作人”的谈话上……总而言之,真读书人,假读书人,愚人,圣贤,其区别固然一言难尽,但有一点最重要,就是你是否做到了“躬行”二字,卫俊秀先生做到了!所以,我们说,卫俊秀就是当代的傅山。; F+ X; i8 a1 Q( r. E
    灏文堂所藏卫先生书作多大幅巨制,世人所见,仅一鳞半爪,人皆欲知全豹而不能也,此亦余耿耿于怀不能释然者。幸有今日,王勇超先生悉出所藏,结集梓行,一饱世人眼福,岂今人之幸,亦中华民族之大幸也!是为序。
- C0 d/ o1 b1 o' o& M5 k% W3 Q1 x& U2 b                                                                 二○○六年三月于山西师大

TOP

悟秀阁主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悟秀阁主人 当前离线

UID
19587 
帖子
110 
精华
积分
179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10-15-2007 
最后登录
7-25-2011 

书道四段

95# 发表于 10-26-2007 08:31 | 只看该作者 卫先生病中绝笔:
" u6 h7 M+ Q/ M% \ 下载 (38.9 KB)
10-26-2007 08:31

TOP

悟秀阁主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悟秀阁主人 当前离线

UID
19587 
帖子
110 
精华
积分
179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10-15-2007 
最后登录
7-25-2011 

书道四段

96# 发表于 10-26-2007 20:51 | 只看该作者 抱道不屈,拥书自雄。; D, G9 z4 A% C0 L
3 y' Y" y, @/ i5 L

( L0 f& b8 c/ V7 f; n- V5 X研究卫俊秀书法现象成因的学者们都不无遗憾地指出,卫先生“出山”实在太迟了,他的出名也实在太晚了。这是那段可悲的历史造成的。我们无法改变历史。当他 1978年以一件以陈毅《咏松》诗为内容的条幅之作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展览时,还是带罪之身;虽然字写得十分精美,但由于不敢直署姓名而以笔名“景迅”落款(卫先生在蒙难时期为人作字多署笔名“若鲁”或“景迅”,是为了避免给别人带来麻烦),连展览的举办者都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这幅字是作为山西的作品送到北京的。由于省书协得到这幅作品时山西的入展作品已经选定,这幅字就只能作“备选品”。不出省书协负责同志的预料,这幅作品入选展出了。之后各地书法家纷纷给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徐文达先生写信、打电话,询问“景迅”是何许人,徐先生只知道作者是一位晋南乡下的农民,其他就不知道了。1982年河南郑州老书法家张绍文先生来临汾,就问过笔者“景迅”是谁。我向他介绍了卫先生的遭遇后,张先生十分感慨,认为卫先生长期被埋没,是新社会不应该有的悲剧。这是卫先生第一次参加展览,而且是一个蜗居山隅、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农民书法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就在当时,启功、沙孟海、费新我诸人早已在书法界名声大起,家喻户晓了。1983、1984年方磊先生与笔者曾先后在陕西汉中市及山西临汾市为他举办过个人展览,由于地方偏僻,规模较小,并未能产生多大的影响。1986年,山西省教育工作者书法学会联合几家书法团体在太原为他举办展览,近百件各种形式的精美作品悬挂在敞亮的展厅里,深深地打动了参观者的心,山西省城的书法家们也才第一次目睹了这位“景迅”先生的丰采。老书法家徐文达先生站在一副八条屏面前,庄重而又激动地向大家说:“卫先生书法是傅山之后第一人,他的书法是山西的骄傲!”并说:“我学傅山几十年,仅得其皮毛而已;卫先生才是傅山先生的真正传人!”卫先生的真正“出山”,应该说是从这时开始的。1988年笔者与李晋林同志撰写《作字作人老更鲜》一文在《中国教育报》发表,这是第一次在国家级报刊上介绍卫先生。他的书法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则是1992年9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之后。那次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用书法理论家王景芬先生的话说,是“震动了北京书法界的一次展览”。梅墨生同志则说:“卫老的书法雄浑、清逸,可以说是字字心出,字字品出”,他的书展“为北京的书法界带来一股强劲的东风”。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为他举办了书法研讨会,与会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对他的书法个性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欧阳中石先生参观展览后非常激动,但他因有外事活动不能参加研讨会,就热情洋溢地写了一件长幅横披,让笔者在会上宣读:
" Q7 n4 k" }6 _  c. i  [8 k- D/ Z( D$ {3 q. p
卫夫子俊秀先生道德文章,余仰慕有年,于耄耋之际,尤行此举,更令人肃然起敬。诚然,卫老人书俱老,而翰墨犹新,钦敬之甚。为冗务所系,不能亲自参加座谈,只得以笔代言。敬贺展出成功,恭祝长寿颐年。后学欧阳中石再拜。
) t# o+ u9 }6 ]) i/ f' W8 I! Z4 D% z/ ^7 q2 n
著名老书画家许麟庐站在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书毛主席词《沁园春·雪》八条大屏面前,向参观者朗声说道:“卫先生学的是王铎和傅山,但已经超过了王铎和傅山,真可谓炉火纯青,及于化境!”(这副作品被某领导人取走,说是北京毛主席纪念堂要收藏,但后经查询,毛主席纪念堂并未收到,现已不知落于何人之手了。)9 n. V8 E5 B2 p7 B

" z; f: u) u8 v3 w/ n% K. j展览的同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展览做了隆重的报道。《光明日报》并刊发了卫先生的书法作品。第二年 ——1993年,《中国书法》第一期在“现代名家”栏内刊出了笔者重新撰写的《作人作字老更鲜》一文,同时选发了卫先生几件展出的作品。这是卫先生的作品第一次在国家级书法专业刊物上发表。拙文和卫先生的作品当然很快在书法界产生了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朱仁夫《中国现代书法史》中关于卫先生的评论便是多处引用了拙文。可以说在92、93年之前,卫先生的影响还多在秦晋二省;而在此之后,他才在全国逐渐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7 i9 A6 [) r$ `, v1 ]: d

" p$ P" y) ]0 L9 v8 H! E/ l9 }卫先生与启功、沙孟海、费新我、陆维钊诸先生不同,这些先生没有像卫先生那样,受过长达二十四年的牢狱之苦和驱逐回乡劳动改造的悲惨经历。由于他多年被剥夺了教学的资格,他也没有那么多的门弟子对他进行宣传。近见一篇文章,说是卫先生只是近些年才被一些“近俗的雅人”发现,宣传开来,这是事实。(只是“近俗的雅人”不好理解,不知世界上有没有“不近俗”的“雅人”?)我们可以为卫先生在书法界出名太晚感到惋惜,但这却是无法挽回的事。但卫先生毕竟在他的晚年以一位书法大师的形象屹立于中国书坛之上了,这一块被掩埋了几十年的金子终于发出了灿烂夺目的光辉。这又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庆幸的事。这既是他个人之幸,也是书法界之幸,国家之幸啊!
! m% \1 N& |7 _8 l7 }4 r. q8 Y! p
6 A7 z0 t$ u, E/ F; g9 j1 G卫先生在短短十多年里就作为一位书法大师而被社会所认可,这实在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奇迹。但这一奇迹的出现也正有着它的必然性,那就是卫先生的伟大人格和他在书法上的深厚造诣。我们相信,他的作品不但为今天的人们所珍爱,也必将为后世的人们所珍爱,就象像我们今天无比珍爱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王铎、傅山们的作品一样。
) ]" \* m. }, n& L! C, E% L4 J
' C( o+ ^8 R4 i卫先生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他依靠的是什么呢?5 `! P# P$ f# B% ^/ c7 s* ^

( v1 l7 k: i0 y4 o9 e. Q$ c6 P' D& x他依靠的是自己过人的勤奋和智慧,
' X; I8 H* N1 T9 A. p
2 a# b9 Z' o8 Q# j' @/ P! n4 k) T# H他依靠的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切的体验,( S0 t4 u% L7 s; x1 G* u. {( O

! x2 _( N4 Q4 Z他依靠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学养,
2 L/ e5 J7 c/ c+ M5 l
3 l( f* U* e% P1 e  _他依靠的是对历代大师们法帖名碑的熔冶与含汇。
; K' z$ U$ ~1 `" n# ^/ t
% \. R  h) F# q$ _/ n卫先生这近十年的日记,也是他这些年学习和研究书法的实践的记录。这里凝聚着他对书法艺术的思考和探索。讨论书法的内容在日记里随处可见,占的篇幅是最多的,几乎关于书法的所有方面都涉及到了。我们没有统计过他论述书法的文字有多少,但如果把这些内容分门别类排比成书,我们相信一定是一本不亚于历代任何一家语录体书论的书法著作。读着这些富含哲理而又优美隽永的文字,我们不难体会到,书法已经成为他整个生命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对书法的酷爱和追求,是他能够战胜逆境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 j* o  D! H' J& b

" M9 Y: {( f+ c书法是卫先生自幼年起就非常酷爱的一门艺术。他六岁开始习字,十四岁入高等小学,在师维铎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何绍基书法,所以起点就比较高。他自小就把书法作为自己的“日课”。笔者藏有他十四岁时读过的小学国文课本,上面有他的小字批注,就已能见出何体的规模。小学毕业时,师先生对他说:“写字是你的一点长处,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丢掉。”在太原就学于国民师范和山西大学时,他又受教于山西书法名家田润霖(雨翔)、常赞春(子襄)、陈守中(乙和)诸先生。这一时期以及以后的多年里,他广习二王、颜真卿、傅山、王铎、黄庭坚、何绍基、康有为、于右任诸家书法以及篆隶、魏碑的著名石刻,其中尤以对傅山书法及魏碑用功最勤,造诣也最为深到。还在大学时,他就常和田、常诸先生被人请去挥毫作书。1947年他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傅山书法的著作《傅山论书法》,由大公报社西安分社出版(1987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已经再版)。1955年以后,他被剥夺了从事学术研究的权利,从小与笔砚相伴的他,就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书法研究和创作上。笔者曾对卫先生说:“二十多年的不幸遭遇中断了你的学术研究,但却在书法上使你获得了更大成功。”听了这句话,卫先生苦涩地笑了;这笑容里包含着什么,他自己心里最明白,读者朋友们也会明白。他在1973年3月17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还须在笔墨上有一番抱负,非欲成名,实因无其他能为也。”“实因无其他能为”,他的心里是多么痛苦啊!既然不能从事学术研究,他也就只能在书法上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二十多年之后,“非欲成名”反成名,他的抱负终于得到了实现,这也许是天赐机缘吧。" g, V! x4 O4 L/ W' c
(斯木)

TOP

悟秀阁主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悟秀阁主人 当前离线

UID
19587 
帖子
110 
精华
积分
179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10-15-2007 
最后登录
7-25-2011 

书道四段

97# 发表于 10-30-2007 11:45 | 只看该作者 下载 (72.2 KB)
10-30-2007 11:45

TOP

积墨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积墨 当前离线

UID
19691 
帖子
精华
积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10-17-2007 
最后登录
10-31-2007 

书道业余一段

98# 发表于 10-31-2007 12:21 | 只看该作者 大师也!

TOP

悟秀阁主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悟秀阁主人 当前离线

UID
19587 
帖子
110 
精华
积分
179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10-15-2007 
最后登录
7-25-2011 

书道四段

99# 发表于 11-4-2007 1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8# 的帖子

TOP

悟秀阁主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悟秀阁主人 当前离线

UID
19587 
帖子
110 
精华
积分
179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注册时间
10-15-2007 
最后登录
7-25-2011 

书道四段

100# 发表于 11-15-2007 16:33 | 只看该作者 卫先生书法欣赏 下载 (47.04 KB)
11-15-2007 16:33

TOP

#v_urllink {text-align:center;}#v_urllink a {color:#000000; text-decoration:none;}#v_urllink a:hover {text-decoration:underline;}#block {color:#999; text-decoration:none;}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中国书法网 ( 鲁ICP备06004066号)|联系我们 |Archiver|WAP|

站长统计网站统计

 

GMT+8, 9-12-2011 20:47.

Powered by Discuz!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