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作品:滞胀预期导致股市下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3:34:48
编辑怡爽文/叶檀
滞胀预期导致股市下行
2011/9/8 新民周刊
宽松货币政策的麻醉期已过,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痛苦之中。这不是第二次金融危机,而是第一次危机的延续。从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主要央行集体降息,实行或明或暗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货币兴奋剂刺激之下的市场,开始狂欢。欧美股市大幅反弹,美国道琼斯指数从2009年2月的6000多点反弹到今年上半年的12000多点,同期标普从700点左右反弹到1400点左右。但好景不长,从8月份开始,全球各大股市纷纷下挫,截至9月2日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到11240.25点,标普500下跌到1173.97点,9月5日,上证综指终于跌落到2500点以下,报收于2478.74点。
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镇痛剂,没有治疗经济之效。去年年底经济数据让人看到希望的曙光,而今年的数据让投资者再次陷入悲观。货币政策使用过度还会出现一系列负作用,市场无法去腐存新,出现滞胀,经济下滑通胀压力上升。
全球制造业滑向低谷。9月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受出口订单减少影响,8月份印度PMI由上月的53.6降至52.6,连续第四个月下滑,到达29个月以来的最低值。9月1日,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公布,8月份供应管理学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7月份的50.9小幅降至50.6,虽然好于预期,但生产指数、就业指数等分类指数非常疲软;同一天公布的欧元区8月份制造业PMI降至49,跌破50的荣衰分界线,预示欧洲制造业两年来首度萎缩;同期中国制造业PMI也在近29个月低点徘徊,与美国一样,略有反弹但分类指数疲软。
各个不同的经济体,滞胀预期及表现略有不同。以美国为例,非就业复苏是经济另类疲软的同义语。
根据美国劳工部9月2日公布的数据,8月份非农就业人数持平,为近一年来首次停止增长,当月失业率维持在9.1%,低于市场预期。美国的非就业复苏是此前几个周期货币刺激下恶性复苏的结果,根据今年7月《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过去10年美国经济的商品和服务产出增长19%;非金融企业利润增长85%;劳动力人口增长1,010万;但私营部门就业岗位数量下降接近200万;美国在岗成年人比例降至58.2%,为1983年以来最低。
非就业复苏也许要花费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好转。从1990年到1991年、2001年以及从2008年开始的经济衰退期,共同的特点是低就业现象,雇主裁员、减工时的速度比以往衰退时期更快,招聘的速度比以往更慢。以服务业为主、致力于压缩成本的雇主们,希望用更加灵活的用工政策。今年年初,咨询公司麦肯锡旗下智库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调查了2,000家企业,发现58%的雇主希望在未来五年雇佣更多兼职、临时或合同工,21.5%的雇主希望利用更多外包或海外工人。只有美国制造业逐步恢复,制造基地从海外逐步回到美国本土,美国企业才能增加长期雇佣者。
许多人在等待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推出QE3将是市场的强心针,可以预计,全球股市将出现反弹,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上升,但强心针的代价是巨大的,美元购买力继续下降,通胀预期继续上升,反过来制约了央行放宽货币的空间。
美国最新通胀数据折合成年率达到3.6%,去除能源与食品的核心通胀率高达1.8%;欧元区8月通胀率为2.5%,与上月持平,虽然低于4月份曾达到的30个月高点2.8%,仍然在警戒线之上。新兴经济体深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之苦,截止8月20日的一周,印度食品通胀率达到10.05%;截至7月份,巴西12个月通胀率达到6.87%,但经济增速下滑,6月、7月、8月这三个月的PMI值分别为49%、47.8%和46%,连续三个月低于50%的枯荣线。对经济下滑的担心压倒了控制通胀的愿望,8月31日,在巴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委员会作出了降息的决定,决定将银行基准利率从原来的12.5%下降至12%。事实上,一贯坚持原则的欧洲央行也停止了加息的步伐,以缓解迫在眉睫的欧债危机。
滞胀预期越来越高,全球投资者惊慌失措,信用不佳的美债价格大幅上升,创出60年来的高位,作为宏观经济的敏感晴雨表,全球股市在震荡中下滑。本轮金融危机已经出现可怕的阴跌态势,无论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刺激经济的财税举措,都无法减轻企业与投资者的痛苦。股市低位震荡还将持续,除非滞胀预期消失,而大牛市则需要实体经济、紧缩与货币适度增长的配合。
过了太久宽松货币政策下的好日子,现在,还债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