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线上娱乐:水皮杂谈:冬天里的一把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14:11:23



   龚方雄在金融危机之前名不见经传,但是金融危机之后,这位摩根大通的首席经济学家却一鸣惊人,从此确定了在中国股市的江湖地位,而其本人也学而优则仕,成为大通在中国的资产管理的负责人。
    龚方雄的一鸣就在准确地预测了中国政府的救市计划,尽管他在当初给客户的信中分析的救市计划只有三四千亿的规模,远远低于后来温家宝宣布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但是能有这种预测已属相当的不容易,一方面在于时间,另一方面在于胆略,因为中国并没有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此前实施的甚至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从收紧到刺激是一个超出一般人常识的判断,这需要积累,这种积累既源于对中国经济规律的认识,也源于政经人脉的资源。
    无独有偶,摩根大通的董事总经理、大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李晶最近的言论也相当的“惊艳”。路透社的报道说,投行摩根大通预测,随着中国通胀开始降温,中国或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来支持经济表现。李晶作此判断的依据在于8月份是今年以来,中国既无加息也没有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月份,显示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由收紧调至中性,而随着8月份CPI的涨幅回落,未来数月外部经济的不利因素如拖累中国经济表现,中国就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李晶的预测让人惊喜不是没有原因的。8月份的CPI的确已经回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6.2%和大家的分析是一致的,通胀压力减轻是不争的事实,但是GDP回落的趋势没有逆转也是事实,美国QE3蠢蠢欲动和巴西抢先降息更是事实,在这么多的事实面前,货币政策即便不放松也不会更加严厉。如果是这样,央行为什么要扩大准备金的覆盖范围呢?把保证金一并纳入存款准备金的上缴范围相当于提了2-3次的准备金率,这不是变相紧缩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已经对温总理发表在《求是》杂志的文章进行了解读,也注意到了温总理对货币政策滞后和累加效应的重视,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文章对于提高政策针对性的描述,合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和平衡,强化表外业务监管,保证金显然就是银行的表外业务,存款准备金的基数扩大了,上缴的比例是不是就可以适当下调呢?否则又如何达到平衡呢?再者,针对中小企业的定向宽松政策已经提出一个多月了,信贷规模上如何落实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不下调就无钱可贷,定向宽松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但和扩大存款准备金基数不矛盾,不冲突,相反是一种对冲和平衡,体现的恰好是政策的针对性。换句话讲,不扩大基数还没有下调比例的可能,恰恰是扩大了基数给政策腾出了空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中国股市的低迷和银行股的萎靡有极大的关系,从紧的货币政策本身已经对银行构成压力,而过度监管又构成雪上加霜,为了满足新巴塞尔协议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三大行去年再融资超过二千亿,今年股份制商业银行又步后尘,股市贫血还要抽血,银行股市值一低再低,估值已经低于1664点,管理层就不想想这不是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又是什么?A股比H股倒挂那么多,定价权不是白白送人又是什么?行业增长超过30%的板块市盈率不到10倍是正常还是不正常?令人欣慰的是,温家宝总理对此心知肚明,在文章相关货币政策的最后一段,以“此外”的方式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处理好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体系风险防范与资本市场稳定的关系,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此外”告诉我们,银行股的利空从此可以画个句号了,当然“此外”还不足以成为点燃银行股这堆干柴的烈火,那么谁会成为火把呢,下调存款准备金吗?
    应该是。
    让我们等待冬天里的那把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