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女演员列表511:尼克尔D头与G头的主要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3:28:22

博主注释:今天QQ群里聊了一个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话题,特地总结整理了一下,拿来分享给大家。注意:本文虽然不完全是博主原创的,但转载本文须事先征求博主的同意,并注明原帖链接,且图片水印必须保留,不可做任何修改。

 

很多朋友问起尼康公司出品的尼克尔D型镜头与G型镜头有什么区别,在这里简要说一下。

尼克尔镜头名称中的D,指的是Distance,中文意思是距离,也就是说该镜头可以传递距离信息,此外还可以实现尼康的3D矩阵测光和3D TTL闪光灯控制。这种镜头的普遍特征为:镜头内无马达,镜身上有光圈环。

而尼克尔G型镜头,指的是没有光圈调节环的镜头,这种镜头的普遍特征为:镜头内置超声波马达,镜身上无光圈环。这类镜头大部分都是尼康公司近几年新发布的。

当然,上述说法是对尼克尔镜头群共性的总结,也有个别镜头例外——比如“大钢炮”AF-S Nikkor 80-200/2.8D,该镜头有光圈环、也有马达;再比如鱼眼镜头AF Nikkor 10.5/2.8G Fisheye DX,该镜头无光圈环、也无马达。

既然D头由机身马达驱动来实现AF,就会衍生出一些隐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只要是马达,就有功率指标。为了区分机身档次,高端机身的马达功率相对较高,低端机身反之。这样一来,高端机身配合D头,其自动对焦速度会很快(比如D300s以上),而低端机身则相对慢一些(比如D90、D80)。

第二个问题:机身马达是通过传动杆将动力传送到镜头内部的,那么就会产生两个新问题,一个是传动距离越远,中间损耗就越大,末端剩余力量就越小。另一个是对焦镜片组移动时,需要的力不同——需要的力越小,则传动机构的剩余动力就越大,对焦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同理。

因此,镜头的重量和对焦速度有关,而镜头的大小、长短也与对焦速度有关。

 

下面再仔细说说G头:

尼克尔G头相对于D头来说,除了镜头本身结构更新以外,比较重要的变化是——取消了光圈调节环;内置了超声波马达;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上涨;然后有选择地加入了VR防手震功能(我比较喜欢台湾同胞的这个叫法),有个别镜头还加了Nano纳米结晶涂层;之后价格继续上涨……

G头名称前面一般都标有AF-S,其中AF指的是自动对焦(Auto Focus),S就是所谓的“超声波马达”(Silent Wave Motor)。

超声波马达的优点是:对焦时没有马达和传动系统的声音(你只能听到对焦镜组前后移动时发出的摩擦声),对焦速度普遍较快(但费电,而且带VR的更费电,呵呵)。另外,内置马达还避免了由于传动距离远造成的马达功率损耗问题。

不过,AF-S镜头也不是完美的。这种镜头出故障的几率要比传统AF镜头高一些,因为结构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出故障——任何事物逃脱不了这个规律。因此,老式纯机械手动镜头就更不容易坏了,比如完全由金属和玻璃构成的徕卡、蔡司镜头,里面没有任何电子器件,相当结实耐用,只要外界没有破坏性动作,应该说几乎没有用坏的可能。

当然,Cosina制造的蔡头有一部分内置了电子器件,比如ZE、ZF.2。有人说了,索尼的ZA镜头呢?我引用某群主说过的一句话:索尼没有Zeiss,只有Minolta。

最后一点,据说超声波马达用久了,功率下降相对比较明显(这是一位器材店师傅说的,应该是得到实践验证的结论吧)。

注:本文主要素材均来自视觉联盟QQ群聊天记录,博主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的此文。感谢ID为鱼鹰的朋友分享。

论坛也有朋友总结并发帖:http://sjlm.muxingchina.com/viewthread.php?tid=294&extra=page%3D1

Nikkor G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