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就业到底有多难:解密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署名“郑青原”观点来自中央政治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1:04:22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人民日报》连续刊登署名"郑青原"的文章,其中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文章在人民网以大字头条推广24小时以上,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广大读者纷纷猜测,此人是谁?忽然占据各大网站头条,必定背景不凡。其实,“郑青原”并不是特定的某个人,而是一个写作小组。但其“背景”确实不凡:新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写作组,一直都存在。 

写作组之今生 

人民日报郑青原是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人民日报-人民网,一个署名郑青原的文章横空出世,这是一个以前从未出现的新署名,人民日报-人民网连发了三篇他署名的文章,分别是《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篇比一篇有分量,尤其是第三篇涉及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问题文章,在人民网以大字头条挂了24小时以上,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这些都说明了以郑青原署名的文章的重要性,也暗示了郑青原这个署名的不一般,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好奇。

郑青原级别更高?

阅读人民日报-人民网的读者都知道,评论是人民日报-人民网作为中央媒体绝对的优势,以往一些重要评论除了一些署名评论员文章外,以任仲平仲祖文署名的最有来头,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集体评论的化称,国庆60年的一系列重要有影响的评论文章,都署名任仲平,他擅长对一些重大时事问题进行评论,具体执笔是人民日报的一对帅哥靓女。这类文章不仅逻辑严密,而且文采飞扬,深受读者喜爱。

《人民日报》的另外一个署名是仲祖文,据说是以中组部名义发的文章的代称,这是有些道理的,大凡涉及到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一些问题的论述,皆是署名仲祖文,比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优争先,以及以前的一些活动的重要言论都是署名仲祖文,他没有一定的作者,只看重文章的重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以及观点的指导性,甚至一般网友作者的文章也有可能是署名仲祖文发表的。

可以看出这两个署名的政治地位后者比前者高,前者毕竟是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后者的发文可能要经中组部审稿。

郑青原:正本清源?

《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文,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决议公报以后,一些人在会前高度期盼的政治体制改革有落差的情况下发表的。文章言简意赅,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澄清,文中明确了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回顾了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未停歇,而是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推进,并取得了瞩目成就;反击了一些国外媒体指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论调,再一次提出了邓小平说过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衡量标准;强调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四个坚持,特别强调西方模式不可在中国复制,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更不能华而不实、空喊口号,坚定了循序渐进走自己的路的决心。

这些重大观点的提出和强调,显然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能达到的,而且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显要位置,也表明这篇文章既是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文章,更是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定方向、定基调的作用号角文章,显示了其不一般的政治意义,大有对外界、对人们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进行正本清源之势,因此有网民根据《人民日报》的以往做法,把郑青原理解为正本清源的意思,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也有道理。

但是从上述所列文章的观点内容分析来看,这种理解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笔者认为这是比仲祖文任仲平更高级别的化名或谐音,这只能解释为,这个郑青原系列文章是政治局级别的舆论导向,是中央政治局形成的观点,以适应媒体形式和其他的需要,化名署名,对全党进行的思想意识的澄清,统一意志的强调的鸿篇巨制。(据《北京晨报》)

写作组之前世

曾经一篇雄文动天下

20世纪70年代,写作组在大陆曾经领导舆论。影响最大的是以梁效为主要笔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和曾用罗思鼎等笔名的上海市委写作组。其次还有以初澜为笔名的文化部写作组、以唐晓文为笔名的中央党校写作组、以洪广思为笔名的北京市委写作组等。当时的中国,普遍实行政治学习的制度,一般每周学习至少半天,而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报一刊的重要文章。因此,写作组在当时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当时,写作组的政治影响力非常之大,比如初澜一篇批判晋剧《三上桃峰》的文章,将桃峰与王光美下乡蹲点的桃园经验联系在一起,给这出戏扣上了为刘少奇鸣冤叫屈的大帽子。这使数以千百计的官员挨了整,下了台,有的还被关起来隔离审查,山西省委的领导机构也因此改组。

写作组盛于文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经济上大跃进的开始,文艺的大跃进也被提出,运动中提出集体创作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所谓三结合创作法。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争和分歧,中共起草和发表反修文章,特别是九评苏共的发表,让人们对集体写作班子的力量刮目相看。写作班子多为中央领导机构临时筹集,无固定人员。

到了文革,写作组就成了发动文革的鼓手与号角。一些知名的写作组以后几乎成了常设机构。遇有重大事件,必有写作组指导性的文章出现,写作组成了中央文革小组及相应组织的代言人。

盛于文革,却并非始于文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经济上大跃进的开始,文艺的大跃进也被提出,运动中提出集体创作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所谓三结合创作法。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争和分歧,中共起草和发表反修文章,特别是九评苏共的发表,让人们对集体写作班子的力量刮目相看。写作班子多为中央领导机构临时筹集,无固定人员。

 

写作组的老前辈:任仲平和仲祖文

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仲祖文,即以中组部名义所发文章的代称。阅读人民日报的读者对这两个署名一定不陌生。评论是党报作为中央媒体绝对的优势,其中以任仲平仲祖文署名的最有来头。任仲平擅长对一些重大时事问题进行评论,而大凡涉及到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一些问题的论述,皆署名仲祖文,他们是写作小组。

 

北有梁效南有罗思鼎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主要笔名。罗思鼎,谐音螺丝钉,是文革期间上海市委写作组的主要笔名。梁效名义上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大批判组,实际是毛泽东借助于江青组织起来的御用写作班子。而罗思鼎则是张春桥、姚文元直接控制的写作班子。梁效和罗思鼎这两个写作组是文革中声势最大的两个写作班子,形成了北有梁效、南有罗思鼎的格局。

写作组的文章,通常以化名出现,取其谐音的居多,也有一些不取谐音而取某种含义的。除了最最著名的梁效罗思鼎,还有下面这些:

唐晓文  中央党校写作组化名,谐音党校文

    文化部写作组化名,初澜取义于青出于蓝,乃出蓝之谐音。

方泽生  取意刚开始做毛泽东的学生,就起一个叫方泽生吧!

石一歌  专写鲁迅作品评论的十一个人(余秋雨为该组成员)

方岩梁  取自毛泽东诗词风物长宜放眼量后三字。

丁学雷  上海市委写作组化名,寓丁香花园学习雷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