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女团mv前十:2011热钱地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2:01:20

  外来热钱汹涌。2010年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创出30个月以来的单月新高,高达22万亿的总量,是GDP的三分之二,M2的31%。

  内部信贷猛增。过去10年中,信贷规模年均增长15.6%。

  内外叠加,兴风作浪,从楼市到商品,自民生至国计,CPI一路高企,全面通胀之势一触即发。

  热钱地图,绘出热钱流动的背后逻辑;跑赢通胀,股市、楼市、期市、PE、艺术品,一个都不能少。

  单独开进水管12小时放满,单独开排水管15个小时排空,如果同时打开进水管和排水管,池子灌满水需要多长时间?

  虽非奥数,但还是会让不少人感到为难。对央行行长周小川而言,摆在面前的,是类似的难题,如何才能让流动的货币保持在合适的水位?哪个池子能够成为“热钱”的栖身之所?

  等式?不等式?

  货币理论知识告诉我们,“M2增长率=GDP增长率+CPI”是一个基础的等式,所涵盖的内容,涉及货币投放、经济增长、通胀三大因数。

  有必要来验证一下,等式在中国究竟是否成立。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2010年3年时间内,M2的新增量达31万亿,相当于2007年余额的75%,是1949年~2006年共计57年的总和,且如继续保持此速度,到2011年年底将有可能增加到80万亿,果真如此,相当于M2用4年的时间翻了一倍。

  将M2与GDP做一个对比不难发现,以2009年年底的数据核算,33.54万亿的GDP规模是1978年的92倍,但60.62万亿元的M2是1978年的705倍,M2增长率大大超过GDP的增长率。

  横向的比较同样令人吃惊。70万亿元的M2余额,折合美元约为10.5万亿,而美国的M2同期为8.7万亿美元,中国超出美国近2万亿美元,但美国的GDP总量,是中国的三倍多,人均GDP是中国的14倍。

  2009年,27.62%的M2增速远大于8.7%的GDP与-0.7%的CPI之和,高出近20个百分点,显然等式在中国并不成立。

  货币供应一直远大于经济增长,成为“中国货币之谜”。如何既“保增长”(以GDP来反映),同时又“控通胀”(以CPI来反映),保持等式基本平衡,亟待破解。

  时隔一个多月后,周小川首次正面解读“池子”,外汇储备成为其所指出的典型池子,同时,他否认货币超发。
     如何让流动的货币保持在合适的水位,是摆在央行行长周小川面前的难题。

  滚烫的外钱

  以2010年的实际表现来看,试图让等式保持成立仍显得很难。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曾试着来解答这道货币等式。在李迅雷看来,造成M2超常增长的原因一共有四个,其中,外汇占款不断增加被列在首位。

  海外资金究竟有多看好中国内地,从正在积极寻求以规范渠道进军内地业务的惠理集团有限公司(806.HK)身上,或可见一斑。

  “我们看好中国内地市场,未来十年中国内地将是我们的主要市场。”惠理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陈尚礼表示。此时,正是上海2010年的年末,窗外天气阴冷,但并不能挡住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资产管理公司进军内地的热情。

  作为先期准备,一年多前,惠理就已经在上海开设了研究办事处,眼下正忙于寻找有潜质的内地合作伙伴,并积极与监管机构进行磋商。

  惠理和内地监管机构积极磋商的最主要内容,就是申请QFII资格,陈尚礼承认,这项工作有相当的难度。“据我们了解,获批的额度越来越小,最新的批复只有7500万美元,甚至只有5000万美元。”这和几年前动辄就是2个亿相差甚远。

  不仅仅是规模缩减,时间周期也拖得比以往要久,从证监会获批资格到外管局审批额度,间隔时间甚至会长达一年。

  但惠理打定主意要拿到QFII的批复,原因很简单,因为客户有需求。“我前不久才从美国回来,客户对亚太地区,尤其是对中国很有兴趣,愿意提高对中国的投资比例。”陈尚礼介绍。

  作为市值达140亿港币,管理资产近75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惠理着眼的是长远打算,规范运作,但并非所有的资金都会这样,比如一直存有争议的“热钱”。

  2010年1月底,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对“6400亿港元热钱囤积香港”的说法给出释疑。疑问虽得以澄清,但资金泛滥确是事实。数据显示,10月份香港金管局共投入922亿港元基础货币,11月份上半月向市场投入383亿港元,而2009年前9个月月均投入资金量为320亿港元。

  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在香港成立的香港对冲基金公司已达300多个,在过去18个月内增加了50%,无论持牌对冲基金公司,或者个人注册数目均创出新高,其中不乏类似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这样大名鼎鼎的重量级人物。

  不难理解为何外管局审发QFII额度时会如此谨慎,通胀大背景下,必须尽量防止叠加效应带来的冲击。

  来自中国央行11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为5190.47亿元,为2008年4月份以来的单月新增之最。“积极应对和打击‘热钱’”成为外管局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主要内容。

  “外钱进入中国,即便什么都不做,都有可能享受到每年5%左右的升值收益。”前高盛部门主管申毅分析,数据显示,2010年前11月中,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值接近3%。

  开直升机撒钱的做法,让曾经坚挺的美元犹如被抽去脊梁。2010年11月份,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正式出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甚至表态,不排除推出第三波量化宽松措施的可能。

  显然,让“Dollar(美元)”从同样是以“D”开头的“Depression(萧条)”中走出来仍尚需时日。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预计,至2011年底,估计二次量化宽松的数量可能积累到1万亿美元,整个过程可能持续三年左右。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情况

  汹涌的内币

  外钱凶猛,内钱亦不甘示弱。

  信贷规模增加较快,是李迅雷认为造成M2超常增长的第二个原因。

  为刺激经济,4万亿计划于2009年年初出台,当年,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9.59万亿,2010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预计将达7.6万亿。

  李迅雷指出,过去十年中,信贷规模年均增长15.6%,并派生出存款、企业盈利大幅上升所新增的存款、政府财政收入和土地拍卖收入等,信贷成为流动性创造的主要源泉。

  此外,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对M2规模的膨胀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城乡居民住宅总市值已达到90万亿元,相比于十年前上涨了5倍。
     从目前国内可行的投资渠道来看,主渠道仍离不开股市、楼市、期市,以及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和追捧的PE市场和艺术品市场。

  池子论出台的背后原因

  内外叠加,造就M2高企,着实让周小川为难,想保持等式成立,只能在GDP和CPI中找平衡,方法不外乎两条,或GDP提高,或CPI赶上。

  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正在变成现实的是第二条。2010年12月14日,发改委公布2011年目标,“8%、4%”分别成为来年的GDP和CPI预定目标。

  通胀目标从3%提至4%,认可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势头,表明控制通胀的压力依然严重。

  数据显示,每当M2增速处于高位时,必定带来通胀。历史上,只要M2出现20%以上增速,随后6个月皆有高通胀相伴随:如1985~1987年和1992年~1996年。2009年高企的M2终于在2010年年底体现,并将持续到2011年。

  尽管CPI提至4%,但即便按照最最保守的经济学家给出的15%的M2增速测算,2011年保持等式成立依旧很难,何况,15%不过是理想值,实际数字有可能远超。

  2009年即是例子,有几人能预料到,年初“18%”的预测竟会以大大超出预估的“27.62%”收场。

  面对超出预期的M2,发行央票、提高存准金率、加息“老三招”成为常规应对动作,可问题在于,即便是这样的常规动作,实施也不易。

  紧缩预期下,央票需求被进一步抑制。2010年4月份以来,三年期央票曾先后三次退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不具吸引力的发行利率,让成交频现地量,央票回收流动性能力减弱。

  利息则永远处在加与不加的两难选择之中,面对存款利率远低于CPI的实际负利率,加息手段仍是不轻易使用,担心热钱流入,担心影响“保8”。

  最常用的存准金率一个劲儿的提高显然也不是办法。经济学家许小年曾发问,假如准备金率调到50%,银行还怎么经营?一半的储蓄资金不能用,但利息一个子儿都不能欠。准备金率若调到100%,银行就只好歇业了,或者改为基金、彩票销售点,赚些钱发工资,付利息。

  不止一个的水龙头不停地向池子里灌水,用于排水的水龙头不仅数量少,而且还不敢开到最大,防止水漫金山的做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多找几个池子——这或许就是池子论出台的背后原因。

  但细心的人可以观察到,周小川给出的解释,和此前央行副行长马德伦给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并不完全一致。

  民间给出的解读更为直接。在财经评论员叶檀看来,池子就是股市,但她同时强调,想做到与能否做到是两回事。

  哪个池子水最深?

  “尽管我老了,但还是一条鳄鱼,小心我吃了你。”2010年11月16日,已经80岁的索罗斯在一场演讲中如是而言。

  对索罗斯这样的金融大鳄来说,深水区才是最喜欢的地方,更便于潜伏,更能捕获到可心的猎物。

  生就一双透明的眼皮儿,是鳄鱼能够在浑浊的水下称霸的优势所在。对投资者而言,同样需要保持敏锐的眼光,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2011年水最深的池子在哪里?机会又是什么?申毅给出的答案是,楼市第一,股市第二,周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机会也可以关注,因为使用人民币结算,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李迅雷认为,未来十年中,A股市场很有可能跑赢M2,,黄金、玉器、艺术品等稀缺品将跑赢M2。

  惠理集团研究副总监、高级基金经理王焱东则对大宗商品、资源股表示乐观,尤其看好黄金、石油,原因在于2011年全球或出现高通胀率。至于A股、B股,王焱东认为2011年差不多也会有20%的上升空间,可以看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尤其是高端消费品,建材和医药相关行业也值得关注。

  事实上,从目前国内可行的投资渠道来看,主渠道仍离不开股市、楼市、期市,以及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和追捧的PE市场和艺术品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各市场并非互不相干,连通器效应下,资金会在各池子之间相互流动,2011年通胀形势可能呈前高后低表现下,轮动现象有望出现。

  例如在2010年,当4月份房地产调控新规出台后,部分资金就转投股市,介入此前主力不太看好的周期性个股,并在6个月后上演一出好戏。

  对于各市场潜在的“新”机会,如A股市上的国际板,期市铅和焦炭等新品种的上市,投资者不妨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