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气歌谣bigbang:严谨无需言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2:20:40
上中学时读到课本里《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段,有一句樊哙的形象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当时就觉得樊哙真若如此,那还不得流一脸血、头发得喷一瓶发胶?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在诸多史籍中是知名度最高、被阅读量最大的“正史”。而在这部正史中,有大量类似“樊哙吃生肉”时这种明显夸张、戏剧化的描写手法,而且书中大量的人物间私密对话或通信,也没有注明何人见证或文献出处,更像是小说中想象出的情节。这样一部史书如果是今人所写,可能早就被学术界斥为“野史”,作者肯定要带上“治学不严谨”、“误导青少年”的大帽子——你看见樊哙头发竖起来了?算命的对卫青说“贵人也,官至封侯。”(《卫将军骠骑列传》)有旁证吗?刘邦斩蛇(《高祖本纪》)的描述是不是宣扬宿命论和封建迷信?司马迁在今天闹不好就要成为“学术打假”的对象,《史记》很可能就是“伪科学”的典型。

谁都明白,我们不能用今天已经高度科学化、系统化的学术标准,去要求两千多年前的一本历史著作。但是引人深思的是:这样一部用今天的标准看来不严谨、欠规范、考据不清的著作,不仅没有误导两千多年来的华夏青少年、造成文化传承上的损失和灾难,反而成为西汉之后全体中国人的文化经典和精神食粮。而我们今天留下的那些数以十万计的观点严谨、形式规范、考据细致、仅参考文献附录就上百页的学术著作,其中是否有可能出一两部能够像《史记》这样,对后世带来如此影响力的经典文献?在《史记》问世三百多年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经典音乐论文。而这样一篇文章如果以现今学术论文标准来衡量:没有引述、没有参考文献、没有引论和结语、不分章节,还竟然在严肃的学术论文中虚构出秦客、东野主人两个没有原型出处的人物,想必连开题报告都通不过。但是在音乐院校年产数以千计的硕士、博士论文中,是否有一篇达到《声无哀乐论》的美学创见和学术高度,或者仅就阅读快感上,能够达到近似的流畅和精彩?有趣的是,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论文,是来研究这篇“不规范”的论文,这就像我们天天都在研究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但是在创作的时候,这些作品却立即变成具体技法上的“反面教材”——时代变了,我们不可能再从具体创作手法上重复历史的经典,但是从独创性、审美个性、可欣赏性等方面,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司马迁、嵇康的创作理念又怎么会过时呢?多年前很多学者对影视界“戏说”的风潮痛心疾首,甚至对文学名著的些许改动都会招致非议。其实《三国演义》本来就是《三国志》的“戏说”;《西游记》就是对《大唐西域记》的搞笑解构;《水浒传》本来就是对历史事件和传闻捕风捉影的放大再创造……如果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误导了几十代青少年对后汉三国、北宋历史的认识,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因此遭受损失和灾难了吗?会有人因为玄奘法师的历史形象受到《西游记》的歪曲贬低,而痛心疾首吗?

相比起文学创作,学术文章当然不能那么天马行空,肆意想象。在学术上严谨规范、注重考据无疑是正确的,而且在专业学术领域是必须的。但是这些学术规范的前提,是学问本身是“鲜活”、有独立创见的,而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权威文献汇编”。学者必须有畅所欲言的勇气,也必须有让学者畅所欲言的环境和氛围: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说错了也可以修正,而不是观点不同就必须“战斗”到你死我活、一次说错了就再没有说话的权利。否则,严谨就变成了“言紧”,谁都不敢冒险轻易说话,那说废话就成了最安全的“治学之道”了。对学术研究发展最大的伤害,并非是学术观点不深入、有漏洞——只要这个观点有新意、有现实意义,自然会有人把它继续深入下去,从各个方面对它进行完善、提高:比如“进化论”,就是几代人“接力”研究至今,尚未最终“完善”,但意义非凡的学术研究。最可怕的,是“宁要完美死人,不要缺陷活人”:陶醉于制造出无数完美的木乃伊,却见不得一个活人长六指。“文章写出来可以没人看,但必须让人挑不出毛病。”这种学术价值观不能说不对,但长此下去学问只能越做越“言紧”,没有人看,“严谨”又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