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很会恋爱:职场规律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0:58:26

天才是怎样被埋没掉的(职场规律总结,20万字)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3&id=6952577
——职场达人必须熟知的100个铁律

(001)


 铁律之一:将更多时间浪费在抱怨当中,而没有用在实际能力的锻炼、提高和结构优化方面,这会影响到自己专业素养的持续和稳定提高。即使某天机会突然降临到头上,往往也会由于水平不够,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从身边溜走,酿成无边遗憾。

 在人的生命长河中,有着太多不如意。从小家里经济拮据,上不了重点学校,没考上喜欢的专业,有情人难成眷属,工作机械单调且收入不理想,在就业、买房、婚姻等方面的拼爹游戏中没有任何可资利用的资源,升职机会老被别人抢去,……。这一切也许就是职场当中绝大多数小人物典型的素描。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无奈,有人彷徨,有人压抑,也有人以苦为乐将此看作上苍对自己的考验和磨炼。
    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一种精英主义的倾向。从孩提时代,大家的理想就是长大当一个官员、将军、富翁、明星、科学家、教授、经理和专家,也只有具备这样的理想,别人才会瞧得起。倘若有人从小立志做一名清洁工、服务生或者保安员,甚至是城管,大伙肯定一直认为此君胸无大志、形同朽木。然而,目标定的越高,实现起来的难度也就越大,尤其当这种目标缺乏必要的方法和步骤加以保证的时候更是如此。希望越高,失望也会越大,当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落差,感觉实现起来日趋渺茫,很多人就给自己贴上怀才不遇的标签,不加甄别地将问题归结到环境身上,有关人等带有恭维性质的一些安慰,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这种自我认识,于是没有太多去反思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而是将问题统统归结于外界。体制不合理,江湖太险恶,同事嫉贤妒能,世道人心叵测,环境病态,游戏规则缺乏公平,等等,都是十分常见的抱怨内容。
    人在任何一方面投入精力太多,都会变得专业起来,水平日有所长。抱怨也不例外,经过循环往复的实战演练,一个非常独特和严密的理论系统就逐渐成型,以至于很难听进不同意见,甚至会强大到谁都难以驳倒的地步,非常专业的愤青也就从此炼成了。做到自成体系和自圆其说,在大多数人眼里不是什么坏事,但关键是看用在了什么方面。如果能够在行业把控、专业技能、资源储备领域达到这种程度,并且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你在职场当中的竞争力自然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这样一来就可以努力在现有平台上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内部发展受限,也可以在外部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常言道沙不埋金,但前提是你的确属于货真价实的金子,而非貌似金子的废铜。
     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当你在某一方面投入过多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投入。在抱怨方面花的精力多了,一方面的危害是还真以为自己是怀才不遇,越来越难意识到自身能力缺陷、努力程度不够、资源积累欠缺,另一方面的危害是时间都被抱怨所挤占,能够用在实战历练以及结构优化方面的精力少之又少。时间一长,这些都无可避免地会转化成恶性循环。上帝是非常公正的,绝不会偏向任何人,无论你在干什么,她赋予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好钢应当用在刀刃上。
     我们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曾经遇到过一些非常好的机会,但由于自己能力结构上存在瑕疵,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从身边溜走。书到用时方恨少,能力和资源的储备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我们能够将更多时间用在脚踏实的历练之上,注重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的把握,并使之不断系统化和去升级,日久天长自己的储备就会具备相当的质感和厚重感,把握一些机会的能力也自然会强很多,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也许有人会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在职场当中,社会背景、裙带关系、经济实力、办公室政治,越来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真正靠自身实力,很难脱颖而出,自己是十分典型的草根,无论怎么努力,现实中的前途都非常渺茫。非常公允地说,在任何社会和时代,上面提到的各种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存在着,但在任何社会和时代,我们都能找到很多草根出身的耿直之辈,靠着自己不懈努力获得成功的案例。明清的官场一片乌烟瘴气,黑暗基本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还是有王阳明、海瑞、左宗棠这样的性情中人,靠着自身奋斗,最终身居高位。他们都曾有过长期不得志之经历。晚清重臣左宗棠,年少时曾屡试不第,但没有仰天长叹,虚耗光阴,而是转为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竭尽才华储备之能事。正是这样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与结构优化,使得他在出佐湘幕之后,能够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最终建立了平定太平天国,兴办洋务运动,靖平陕甘回变,成功收复新疆的不世功业。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们还是可以设想一下。当年类似于左宗棠这样,少年就立下大志,年轻屡试不第,后又改投幕僚,总感觉怀才不遇的,肯定不在少数,但能做到像左公一样建功立业、位极人臣的,却凤毛麟角。这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左宗棠在数考不中的情况下,并没有太多怨天尤人,而是将精力更多投入到经世致用之学的研习上,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这些储备无疑对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机会永远属于准备充分之人。无论现在状况如何,都应当多一份踏踏实实的锻炼,多一份结构合理的储备,少一些于事无补的抱怨。只有这样,你才能极大提高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顺势而为,脱颖而出,出人头地。

(002)

 铁律之二: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我们都应当将方法论的掌握放在首位。解决了方法论的问题,你的行动才会更加富有成效,职业之路才能更为顺畅。当然,这里的方法论更多指的是解决各类具体问题过程中所用的手段、思路和模式。

 我们做任何事情,正确的目标与方向当然重要,但如果缺乏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方式和方法,失败的概率会成倍提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甚至注定只要失败的。缺乏可行方法保证的理想,容易导致志大才疏,缺乏必要方法保证的目标,容易变成空洞口号。方法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本书中所提到的方法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的“渔”。
     非常遗憾的是,职场中占相当比例的人,理想和目标一大堆,如果被问及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就很难说出个甲乙丙丁,基本上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和顺势而为的态度,即使有人能够说出一点,在可行性和系统性方面都强差人意。如果将事情分成各种类型去关注,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又可以用一系列方式和方法来加以保证。即令貌似神妙的创新,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某方面掌握了较为系统的方法,不但做事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职业发展之路也会更加顺畅。
     虽然近一百多年来,儒家在我国经历了非常曲折的风雨历程,绝大多数人对其一些经典著作已经非常陌生,但整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依旧深深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比如我们的婚丧嫁娶、社交礼仪、学习方法、做事模式等等。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之时,正值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尽管开口三代,闭口圣王,实际更大程度上是要恢复西周初年特别是周公所确定的一些规范。作为周公封地的鲁国,远在东方,受到政治动荡的冲击较小,周初典籍制度保存的最为完善,当时诸侯各国要想学习正宗的周朝礼仪,必须向鲁国取经。这也给儒家学说在鲁国产生及其一些基本框架的形成,提供了逻辑基础。在这种条件下,儒家学说虽然具有大批泽被万代的精华,但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崇古、模仿和注重知识而非方法论传授的倾向。自汉武帝将儒学尊为主流意识形态之后,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强化,儒家的一些理念和做事方式已经内化到我们民族的灵魂深处。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人仍按其中的一些逻辑做事,却未必能意识到这竟跟儒家有关。
     不少人认为,我国现在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但本人认为最大的弊端是方法论教育的缺失。从幼儿园一直到博士教育,大家注重的是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传授,方法论特别是可行性较强的创新方法,相对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忽视。在汉语体系中,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更多采用“学富五车”、“强闻博记”、“博学多才”、“知识渊博”、“宏儒硕学”之类的词语。也许我们早就习以为常,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倘若认真细看,就不难发现这些词语基本都指向知识和记忆力,而非方法论与创新。
     毋庸置疑,我们是非常注重教育的一个民族,并常常将好学和上进联系在一起。不过国人似乎更擅长学习已有的知识,而不太注重方法论的学习,并利用这些方法去创新。学来学去,往往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形似而神非。可能太多的抄袭和山寨版现象跟这个有很大关系。然而真正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成名成家,靠的是实践与创新。只要是实践,就很容易发现知识根本就不够用,或者发现以前的知识压根就用不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己已有思维模式,构建出一整套针对性很强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换而言之,方法论的学习和创新,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我们的未知领域永远大于已经领域,“生也有涯,而知也有涯”,只有创新无边无际,而方法论则是连接已知和未知的桥梁与纽带。
     无论学习某类专长,还是运作具体项目,抑或实现人生抱负,在目标确定之后,就应该将方法论放在首位,将这些目标细化成一个接一个可行的步骤,形成一个又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最终编制成拥有一定弹性的日程安排。至此,也许有的朋友会感觉,你说的不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系统而且可行性很强的方案吗?!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可以这样理解。譬如,你要从海淀到香河去买家具,你最起码需要想明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开车、租车、还是乘公交,选择什么样的线路去,如果乘公交,应该如何去换乘。如果你想搞定某个客户,起码应该了解他的联系方式、工作权限、价值倾向、个人爱好和隐蔽性需求,需要考虑靠什么样的方式及关系才能跟对方搭上话,怎样去做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跟人家综合需求的匹配程度。假如你想当一名大公司的市场总监,你就应当明确需要哪些方面的历练、须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如何得到业界精英们的认同,这些都需要通过怎样途径去积累。如果能够在逻辑上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你的行动就会富有成效,目标达成的概率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方法论在创新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在学说上有所创新,能够对后世造成巨大影响,大致上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选择材料比较丰富的领域去钻研,比如研究四书五经,或者是明清宫廷政治;其二是走差异化路线,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领域去努力,比如针对当年晋商在海内外数十家分支机构的管理运作、与现代欧美跨国公司运营的比较、及其对当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发展开专项研究。前者倾毕生之力,未必能有多大突破,后者则相对容易取得成果,而且极具现实和历史意义,还是一件利国利民、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的好事。与此同时,从其难度和所需付出的时间与辛苦来看,前者往往会数倍于后者。其实,创新并不是深不可测的事情,如果选对了方向,只要坚持下去,成就还是很容易出来的。这就涉及到了努力方向的细分和差异化定位,如果创新策划和管理工作做得很好,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003)

 铁律之三:在社会认同模式当中,你做过什么,效果如何,远比你能做什么重要。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积累和完善自己的成功案例体系,并做到扬长避短,是每一个力求上进的职场中人,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们经常能够见到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学历、经验、成功案例都只是一种形式,拥有这些东西并不能代表能力,只有真才实学才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东西,其他的并不重要。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一再抱怨社会浮躁,只认形式不认实质,人才评价体系被严重异化,价值观念本末倒置。
 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学历、经验、职称、成功案例从本质上来讲,并不能够替代才能本身,人才的评价应该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现在社会上“带汁诸葛亮”都多的不得了,不少人虽然拥有大批华丽的标签,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在实践中自然能见分晓,是骡是马,一遛便知。而且人才通过一系列测评手段,是可以鉴别出来的。
     但您别忘了,能相千里马的,必须是伯乐,绝大多数人还不具备这么高的水平,现实当中遛马的成本也非常高,有多少企业能够承受得了?!几次短短的见面,并不足以鉴定一个人才,必须借助于相应的一些硬性的辅助条件。更何况,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以成功论英雄的“结果导向型”评价体系,仍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正是因为如此,注重你的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的评估体系,必将长期存在。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才拿来主义,而不愿花大力气去培养人才的用人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倾向。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年龄越大,进入社会时间越长,经验和成功案例在别人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也就越大。
     主流认同模式一旦成型,无论是否合理,也不管有多少不足,我们只有去适应它,而不要幻想它因你而改变,对于能量极其有限的普罗大众而言,更是这样。在现有注重标签、经验和成功案例社会认同模式下,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成为职场达人,必须想方设法构筑丰富而且结构合理的经验体系,甚至将其用书面材料的形式梳理出来。与口头描述相比,书面材料在系统性、持久性、备忘性和可查性方面,毕竟有着非常突出和难以替代的优势。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很多时候即使对方没有要求我们提供这些东西,但只要你能拿出来,成功的天平也肯定会向你倾斜。
 记得当年有一次我出去面试,同去的一个应聘者除了带着学位证、职称、培训证明这些常规性证件外,还准备了厚厚的一摞其成功案例的总结性材料,显然这是他平时注重总结的结果,绝非零时拼凑。他不但会口头告诉面试官做过什么、效果如何、还有一大堆详尽的文字材料来辅助证明,实际上相当于为自己制作了几个更有说服力的个性化“证件”。这种应聘方式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也许有的朋友根本没有经验,更谈不上什么成功案例。其实这样也不要着急,我们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勤劳和智慧可以弥补很多东西,只要开动脑筋、脚踏实地去做一些事情,成功案例总会有一些的,当这些越来越厚重的时候,你的身价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此坚持下去,儿时的宏伟理想,亦将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还有很多人,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很难有机会积累到高含金量的经验与成功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扬长避短、突破限制,为自己积累到能被社会所认可的成功案例,使能力得以证明,并突破职业生涯方面的瓶颈,争得远大而又广阔的前程。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蛇有蛇道、猫有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这里介绍一种方式,以供大家参考。譬如你处于销售助理位置,从岗位职责上,基本上不太可能拥有区域销售和中高层管理的实战经验。但如果用心的话,还是能够观察到许许多多非常鲜活的案例和细节,在此基础上你可以一点一滴地去思考和消化,找出其中的原理、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当然不要忘记将此转化成文字材料。日久天长,终于所得。几年之后,你凭着这些沉淀去应聘销售经理或者行政经理的位置,尽管缺乏直接相关的历练,还是有较强竞争力的,成功转型的可能也就大大提高。
     这里还派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已经在A部门有了很好的历练和积累,倘若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势必要B部门和C部门的相关工作经验,但老板和管理者,出于管理安全性或者消除潜在威胁的考虑,根本就不给你轮岗机会。遇到此类情况怎么办?!其实这也照样可以采取“暗中关注”、“偷师学艺”、“提炼深挖”的12字方针,来加以化解。通过这些方式,使得自己经验和成功案例体系得到一次又一次升级,结构得到一次又一次优化,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笑傲职场江湖。
     也许这个道理还可以翻译成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在社会主流的人才评价体系当中,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过什么,取得什么样的成效,用什么能够证明。这是一个比较残酷,但又非常现实的规则。有太多的原本才华横溢之士,由于未能很好适应这一规则,逐渐泯然众人矣,给自己人生留下无边遗憾。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难以适应这种模式,如果你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并非常自觉地去按照此种方式去积累和沉淀,且不断优化其中的结构,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月有所进,较为容易形成良性循环,脱颖而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最终也能为自己和社会提交一份浓墨重彩的职场答卷。

(004)

 铁律之四:勤奋与进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将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老板给限定的二亩三分地中,而不去关注相邻领域,即使你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也很难换来升职机会,甚至组织内部一有风吹草动,你还会被淘汰出局。

 成功是靠勤奋换来的,但勤奋并不会直接导致成功。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组织规模越大分工也就越细,每个岗位的职责相对而言也就越简单,而基层岗位更是如此。譬如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制鞋厂工人,有人专门沾鞋垫,有人专门装拉链,有人专门钉鞋跟,即使你在这些岗位上再努力、再专业、生产效率再高,也顶多比别人多拿些奖金或者计件费,最终还是不能独立造出一只完整的鞋。再如,在很多企业的市场部当中,分工也特别细,有人专门写软文,有人专门联系媒介,有人专门负责活动执行,有人专门搜集市场信息,有人专门制作企业内刊,而且工作往往还都非常饱和。
     H君,在某家国内非常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市场部任职,已经有8年多的时间了。他一直负责新闻稿撰写、内刊制作和对外媒介联系的工作。在他刚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月薪只有1500元,加班赶稿更是家常便饭。我看过他很多稿件和所制作的杂志,其质量即使放在一些专门的平面媒体当中,也可算得上中上水平。这位朋友属于典型的老实人,这么多年来领导经常给他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但从未让他涉足市场部的其他工作,他个人也希望在现有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工作,从而得到公司认可,换取涨薪和升职机会。但直到2007年,他的待遇水平都没有丝毫改变,2008年月薪才勉强超过2000元,年终发10000多元的奖金。2009年,公司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为了安慰他,将H君“提拔”成了媒介主管,全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但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完全的光杆司令。
     2010年,公司市场部进行重大调整,不但大幅扩编,新增了不少管理岗位,还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其中就有媒介经理一职,岗位职责完全和H现有情况相同,在他自己看来,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的坚持,没有白费,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公司的计划是将他扫地出门,通过猎头公司出年薪15~20万的待遇从同行空降高手担当此职,前前后后找了大半年的时间。但人算不如天算,千寻万选,没有一个人比H更为合适,空降之事只好作罢。尽管这位朋友最终得以留任,但职位和待遇原封不动。
 我接触过H君好多次,很多事情也就慢慢了解了,既为他可惜又为他可悲。从岗位的专业化程度来讲,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许多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专业水准上还是很有收获的。但他在大公司的市场部呆了8年多的时间,竟然除了企业新闻通稿和办杂志之外,价格、促销、品牌、渠道、终端、路演、广告,以及媒体和本行业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少到令人大跌眼镜的地步。当然在很多时候,站在公司的角度,希望大多数员工能够这样,专业的人专注专业的事,不要牵涉太多东西,你所有的一切都纳入公司的战略轨道,老板或领导很有安全感。但站在个人发展角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这么多年下来,公司没有给过你任何轮岗锻炼的机会,自己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领导给划定的那很狭窄的一块儿,对市场部其他一些模块的东西缺乏基本性了解。如此一来,无论在公司市场部之内,还是在社会上市场类相关岗位,由于相关储备严重不足,结构十分不合理,他都很难有效适应要求,个人发展前途受到极大限制。事实上,他除了能够从事现有事务,以及可以做媒介经理之外,在组织内外都难以应聘到职位和待遇都比较不错的工作。这也是多年以来他不得不在一线城市忍受低薪,难以跳槽,难以在内部获得好的发展机会之原因。尽管在现有岗位上几乎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希望借忠孝来获得高薪和升职机会,令人愤然的是,他的努力非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连现有岗位都差点没有保住。出现这种情况,这家企业对员工缺乏责任心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H还是要为自己的遭遇负主要责任。
 “将人用残废”,是时下很多企业秘而不宣的一个用人策略。在公司设定的岗位上,老板给你配备了匹配程度很高的拐杖和轮椅,自己可以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旦离开现有平台,失去义具,你将什么都不是,基本是废人一个。倘若变成“废人”,你的发展前途就完全掌握在老板手里。他让你发展到很高的位置,就会不断辅导和提醒你,给你其他方面的很多锻炼机会。如果他只把你定位在“螺丝钉”的角色上,而你又非常配合地只关注自己那二亩三分地,你再勤奋也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从企业管理的纯技术角度来讲,采取“打断一条腿”用人的方式,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具有安全感,非常符合公司理性。对于个人而言,一旦遭遇这种情况,问题就相当严重,必须想方设法打破此类束缚,使自己在某一领域全面发展,以确保将职业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受制于某个公司或个人。
     在职业生涯当中,有相当多的人才就是这样被埋没掉的,而自己还浑然不觉。当然,出现“将人用残废”的情况要区别对待,有的确实是企业有目的有意识的这么做,有的在主观上并不存在此种意图,只是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结果。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讲,无论企业在主观上的意图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在社会运行体系当中,很多事情也不要太多的用道德准则来评判。在不涉及利害关系之时,大多数人还都能做到公平公正,一旦涉及到利害关系,人总会不同程度倾向于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行事,而公司在本质上也只是一种人格化的组织而已。在职场当中,关键的还是自己要为自己负责,自己的利益要自己去争取。

(005)

 铁律之五:在实践性较强的领域,能否获得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的练手机会,对于能力发展和专业素养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倘若这样的机会争取不到、一再错过或者被封锁,即使你再有潜力,三五年下来,自己的前途也基本被废掉。

 不少人非常羡慕医生这类职业,靠技术吃饭,收入高,受社会尊重,越老越香,特别是外科手术大夫。事实上,医生是非常典型、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职业,在一些大医院,很多声名斐然的医生,年龄也并不是很大,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密集的临床实践机会。如果缺乏数以百计的锻炼机会,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其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从总体来说,乡镇医生的水平难以比上县城医院,县城医院的水平难以比上省级医院。重点医科大学毕业的同班同学,学生时代水平不相上下,一个在县城医院,一个省级医院,十年之后,医术上的差异就会凸现出来,往往是省级医院的技术要高很多,可能早已成为专家,原因就在于后者见多识广,动手机会丰富。
     动手、见识和交流机会的多少,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医生能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最为关键是能否获得数量众多和结构合理的锻炼机会。医院的规模和等级对这个因素有着巨大的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譬如,虽然医院平台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但你个人却许多年来一直被安排在工作内容简单、而且重复性很强的岗位上,本来拥有很好的潜质,还是缺乏必要的锻炼机会,最终也难以成长为专家,达到理想的高度。这其中当然也不排除遭遇到某些人士故意封锁之可能。类似的情况在律师、会计、咨询、管理、广告、研发、销售、创意等行当,都普遍存在,希望能给人在囧途的朋友们一些启发。
     C女士,典型的“80后”,2005年从北京某名牌大学毕业,顺利应聘到了一家非常有实力的行业媒体,从事采编一体化工作。行业媒体和大众媒体非常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行业专注性非常强,可以利凭借此类平台,见多识广,在十多年时间里成长为具有一定实力的行业专家。小姑娘刚刚进入社会,意气风发,颇有大干一番的冲动,想利用自己的才智与汗水,实现出人头地之梦想。然而没想到的是,她的顶头上司,某版面主编,始终不给他参加行业会议、到企业出差、接触有关专家的机会,五年多来将其束缚在办公室里。某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会议,由于时间急迫,再加上C自己非常想去,又担心上司还不给机会,就先斩后奏,买了飞机票,准备飞往沿海城市。在打车去往机场的路上,她给领导打电话通报了情况,还说了很多好话。那个主编非常生气,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勒令小姑娘立马返回。
     那个主编不光对这个小姑娘如此,对其他下属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对于比较好的机会和资源,完全自己掌握。搞得C女士非常郁闷,数年下来,基本没有机会深入了解行业,专家和广告资源没有多少积累,自己完全被限制在一个螺丝钉的角色上。很多时候她也打算换一份工作,但一方面所在媒体的待遇还比较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没有多少积累,出去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来来回回面试了好多次,后来只好作罢。
     现实当中,在实践性非常强的领域,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于现有的框架下,难以获得很好的锻炼机会。倘若真的不幸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寻求突破。第一、暗下苦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想方设法增加目击机会,提高自己的见识和能力,犹如《天龙八部》当中的扫帚僧,和清华大学的馒头僧。第二、通过同学、亲友、媒体、网络等各种途径,最大限度搜集自己所属领域的专业图书、论文、音像材料和研讨会资料,并采用现代通讯手段,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先从知识上充实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再争取相应的实战机会。第三、通过跳槽,更换一个平台,寻求更多的锻炼机会,或者借以优化自己的历练结构,最后实现惊人一跃。当年韩信从项羽集团跳槽到刘邦集团,寻求更好的锻炼和成长机会是至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人挪活,树挪死”,很大程度上说的就是这个理。第四、毛遂自荐,主动找关键人物沟通,增进了解,深化感情,努力从现有平台上争取到更多、更好的机会。第五、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走自建平台的路子,以兼职和创业的方式,大大提升历练机会,向自己的理想状态挺进。
     当然,无论选择哪条道路,事先都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策划思路。比如,你大致上要从哪个方向发展;要成为此领域的优秀人才,都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结构和积累;要采取怎样较为现实的渠道和方法,才能接触到这些方面的机会;如果短期缺乏直接接触之可能,通过何种方式能够起到替代性效果,或者可以暂时迂回。一旦将上述诸多框架性问题都考虑清楚了,执行力就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了,一点一滴去落实,也不用太着急,坚持上几年,局面就慢慢打开了。
     人才的迅速成长,风云际会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更多需要个人努力争取,想方设法寻求突破。在现实当中,确实存在个人缺乏自主意识,稀里糊涂地获得大量锻炼机会,得以快速成长,年龄虽然并不算大,就已经成为专家的情况。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机会非经自己积极主动努力争取,而不能获得。对于另外一些人,即使努力争取,人家也未必会给你机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要想真正出人头地,个人目标明确,排除万难争取,努力优化结构,是极其重要的,甚至还需要具备一点狼性。否则,你的潜质永远只能是潜质,转化不成真真切切的现实。

(006)

 铁律之六:婚姻不仅是两个人感情的结合,同时也意味着两家社会资源的整合。与社会资源状况良好的伴侣结婚,无疑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大契机。虽然一个人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但扩充和优化人脉资源毕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不少朋友拥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希望人生价值之实现,完全建立在自己努力奋斗的基础上,不想掺杂太多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之类的因素,特别不愿意通过婚姻关系来提升自己社会和经济地位,或者赢得更好职业发展机会。其实,二者在逻辑上并不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如果通过婚姻,在得到自己心爱之人的同时,也得了对方良好的社会资源网络,能够大大促进自己事业发展,何乐而不为?!
 有一种并不被人们所广泛认可的提法。说人的一生中有四大改变命运的机会,分别是出身、升学、就业、婚姻。换一个角度来说,能不能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这四个因素都极为重要。出身是和“拼爹游戏”联系在一起的,你父母自身积累了非常好的资源,或者七大姑八大姨有钱有势,愿意帮你,个人发展自然锦上添花。比较典型的就有康熙和小布什,康熙大帝所缔造的丰功伟绩,最主要还是来源于个人努力,但倘若出身贫寒农家,在当时那个年代,靠自身能力能够做到都统和巡抚,已经相当不易,不世英主想都甭想。而小布什最终能够当上美国总统,跟显赫的家族背景,以及老布什的影响力,不能不说有着很大关系。尽管本人并不赞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血统论观点,但也不能不承认一个非常基本的事实,古今中外,家庭背景良好之人,最终成为社会精英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或者说,在社会精英当中,出身在富足、官宦之家和书香门第的比例相当高。
     升学和就业,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更是毋庸置疑,也得到了主流社会普遍认可。省级重点高中考入一流院校的比例,无疑远高于普通学校。哈佛、牛津、清华、北大、科大的毕业生,日后发展状况整体上肯定好于师专类院校的毕业生。与此同时,从重点学校毕业,还可以为自己积累质量较高的人脉资源。“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同样为就业影响命运做了很好的注脚。
     在很多人意识当中,女性通过婚姻改变命运,无可厚非,如果男人将婚姻或者裙带关系作为改变命运的筹码,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是没有本事的一种表现。实际上,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建立彪炳千秋功业的卫青和霍去病,就是由于卫子夫受宠于汉武帝刘彻而开始发迹的。诸葛亮娶丑女黄月英,除了佩服其是才女之外,看中黄家在荆州的绝佳社会资源,也是至为重要的因素。诗仙李白,前后两任妻子,其祖父都担任过大唐宰相,我们很难排除李大诗人有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的想法。
     古往今来,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家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婚姻上门当户对式的“强强联合”。通过显贵之间的相互通婚,使家族的人脉资源不断得到扩充和优化。山西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称为“宰相村”。闻喜裴家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一直兴隆到五代时期。据《裴氏世谱》统计,该家族在我国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爵11人,子18人,男13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裴家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其家族久盛不衰的秘诀由此可见一斑。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把婚姻当作工具是不道德的,男人攀高枝,凤凰男遭遇到孔雀女,会处处受气。但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谁说草根男子和出身富贵之家的女性之间就不会产生感情呢,另外绝大多数爱情还不是日久生情,慢慢培养起来的结果?!难道优秀男子,娶一个出身和其他方面都非常普通的老婆,就一定不会受气吗?!
     在我们现实生活耳闻目见的案例中,就有很多山沟里出来的穷小子,通过攀龙附凤,使事业发展搭上了顺风车,最终达到令人仰慕的高度。本人家乡深山沟里的一个农家子弟,基本上是九代穷,他自己脑瓜聪明,很善于读书,父母虽然目不识丁,但有着十分强烈的翻身愿望,将改变家族命运的希望寄托在这位老哥身上。他在19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某著名煤炭生产基地矿务局工作。由于仪表堂堂,为人踏实,聪明能干,且那个时代本科毕业生炙手可热,备受局领导青睐,私下往来的次数也大大增加。正好该领导有个女儿,与老哥年龄相仿,两人日久生情,终成眷属。自此,这位老乡不但一下获得了质量上乘、结构合理的人脉资源,还能不时受到老丈人悉心指点,再加上自己聪明能干,在职场上的发展也就突飞猛进。那位局领导集上司、岳父、导师三重身份于一身,成为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贵人。2000年前后,这位当年山沟里的穷小子就成功发展成为某央企在当地分公司的常务副总,前几年又调往总部担任副总。
     职业生涯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最基础最重要还是要靠能力和奋斗去换取。倘若缺乏这些东西,光靠婚姻结盟,可能会活得舒服一些,发展顺利一点,但往往很难发展到比较理想的高度。通过婚姻关系,与背景良好的家族结盟,对于你职业发展,既可以雪中送炭,又可以锦上添花。
     社会上有种说法,没有结婚的女人都前途无量,意思大抵就是,丑小鸭都存在与豪门结亲而得以一步登天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男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名女老乡,有句非常经典的口头禅,“嫁的晚,未必嫁的差”。各方面都非常普通,成为剩女的她,多少年一直不找对象,以特立独行的姿态践行着自己的名言,最后终于嫁给某位钻石王老五,成功跻身于上流社会。如果你是一名少年才俊,想让自己发展到令人艳羡的高度,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婚姻结盟途径,站在比别人更高的起点上,朝着魂牵梦绕的珠峰挺进。

(007)

 铁律之七:不管由于何种原因,垃圾和陷阱工作做多了,你在别人眼里也会渐渐地垃圾起来,自身价值也会被严重低估。在职场当中,要尽量不要被人利用去做这些事情,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避免,可能离开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绝大多数公司,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垃圾工作和陷阱工作。它们或者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干得再多再久也积累不到任何经验和客户资源,与职业发展没有多少益处;或者是期间存在着不少陷阱,无论你干好干坏,都对自己非常不利,要不你能力再强,干好的可能性都非常低。前一类工作,比如发放传单、送餐饮外卖、家政保洁,还包括公司里各种打杂性质的岗位。后一类工作,诸如领导表面上重用你,实际是安排你充当办公室斗争的炮灰,或者是让你扮演处理棘手问题探路石的角色,一般情况肯定是九死一生。
     薛仁贵,是民间评书演义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唐太宗东征高丽的过程中,由于张士贵嫉贤妒能,就一度扮演过火头军的角色,后又被安排探地穴,这就是两项比较典型的垃圾和陷阱工作。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薛仁贵一直充当火头军,哪里会有效命沙场和建功立业的机会,所谓的探地穴根本就是有人想置他于死地。
     经常有不少公司表面上求贤若渴,高薪空降销售总监,实际上其职责也就是改造销售组织,大面积清洗部门老员工。这种情况往往有两种结果,其一是清洗目的没有达到,激起了太强烈的反应,部门团队有随时彻底崩溃之可能,公司为了整体利益,把“罪状”全部推到空降兵身上,说其能力不足,名不副实,勒令走人;其二是清洗目的虽然达到了,空降者也得罪了太多人,侵犯了一些派系的利益,公司为了安抚派系中的核心人物,最终也会被牺牲掉,就如武则天手下那些“酷吏”。
     站在公司或者领导角度来讲,也许并不是特别跟某个人过不去,组织里确实有很多垃圾和陷阱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差别只在于由谁来担当其中的角色,谁更适合当枪使。因此一旦遭遇这种情况,不要太多抱怨,不要把责任推到领导身上,认为人家太不厚道,而更需要从自身认真进行反省,为什么不是别人,偏偏是自己。
     人们从事垃圾和陷阱工作,往往有很多种原因。其一是没心没肺,缺乏相关意识;其二是能力严重欠缺,不敢接受挑战;其三是缺乏必要经验,误判形势,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误导,一些职场新人往往会犯此错误;其四是虽然自己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但受制于人,身不由己,比如你刚到新的环境,被领导安排去碰某些敏感关系。一旦你经手了不少垃圾和陷阱工作,不但不会为自己积累到什么经验和资源,还可能在履历上增添很多失败案例。事后你可以找一万种理由来解释当时的情况,但是又有多少人会顾及和相信呢?!只要此类事情做得多了,大家只会由果推因,直接断定你能力有缺陷,华而不实,实践能力太差劲。长此以往,无论你之前有多优秀,潜质如何好,都慢慢会被人贴上“垃圾”的标签,打入另册。在相关领导的评判体系中,价值非但体现不出来,甚至还会被列为负值。你可以四处喊冤,然而现实非常残酷,又能有多少人能像包文正与狄仁杰那样明察秋毫?!即便是人家有那个能耐,也懒得理你。
     也许由于种种原因,你不幸从事了垃圾和陷阱工作。这时就要明确一点,此类工作不是长久之计,可能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尚可作为一种过渡和体验。但时间一长,肯定会成为影响自己职业发展的硬伤,甚至导致前途尽毁,必须想办法加以改变。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规避和破解垃圾与陷阱工作带来的危害,逐步摆脱被边缘化的境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增强自信,树立远大志向,在选择工作过程中,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积累经验附加值较高、且可以积累相关资源的岗位,为自己获得进一步发展准备条件。比如,在一个商贸企业中,送货人员要比内勤助理更容易沉淀资源,客服人员比发单员更方便积累经验。工业品领域公司的销售人员,日后自立门户并获得成功的概率更高。在中小企业有3~5年良好工作经验的人士,更加适合创业。
     在选择新的岗位或者跳槽之前,一定要对意向平台,做一个全面与系统的评估。比如行业发展前景,现有竞争格局,项目自身可行性和发展阶段,平台以往运行状态及所存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经营思路和管理风格,该职位在整个组织中所要扮演的角色,等等。譬如享有盛誉的某特大企业正在上马一个新项目,正在四处招兵买马,开出的条件都很优厚,对于处于职业瓶颈期的一些精英来说,无论从职位还是待遇考虑,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你去之前起码应该对项目负责人的框架性经营思路,以及他们的资源匹配条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判断其发展前景。如果其中存在非常明显的硬伤,真正运行起来肯定会异常艰难曲折,你跳过去恐怕也呆不了多久,白白的为自己增添了失败案例。
     那些已经深陷其中的人士,也一定要冷静。首先明确自己要从什么方向寻求突破,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优势、不足和差距都在哪里,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怎样的方式和路径来弥补缺憾,当各种准备工作已经相对停当的情况,就要毫无犹豫地选择快速离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特别是对于陷阱工作而言,更应该如此。比如你现在是一家中等规模民营企业的行政助理,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干了整整三年时间,由于个人以外的原因没有任何升职之可能,就应该为自己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规划,利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做准备,选择快速离开。当然,假如三年来时间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那你随时都可以离开。

(008)

 铁律之八:要敢于接受适度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挑战。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将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处理,你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能力和职位才有可能快速成长,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真正做到年轻有为,并实现财富梦想。

 在职场当中,无论你如何计划、积累和储备,总会有很多事情超出你现有的经验和能力范围。遇到这种情况,是勇于接受挑战,还是直接选择放弃,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造成伤害。倘若你接受挑战之后,连续做砸了三件事情,别人就会认为你不太稳重、非常浮躁,承担不了重任。假如你四平八稳,不愿接受挑战,连续推辞了三四次,也会给人留下过分保守、不敢承担责任的印象,以后的锻炼机会可能再也没有你的份儿了。假使你老是存在这种的心态,不敢接受任何挑战,此生注定是非常平庸的,不但难有发展空间,而且可能随时丢掉饭碗。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面对挑战的征途,只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越在风险中磨炼,生命才越可能精彩。

(回帖人:血凝月  2011/3/11 10:15:12  人才是被人埋没掉的,既然是人才,起码不能放在人堆里就真也找不出来.)

回复楼上
     人才是分年龄段的,比如大学时代,成绩好、社会活动广泛、在学生会里担任各种职务,可以算上人才;在刚入社会之时,有闯劲、好学、适应新工作能力强,可以算人才;工作五年之后,在某一专业领域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自己经验总结出一套模式,并能胜任主管和经理的职位,或者在专业领域独当一面,拥有较为合理的社会资源,可以算是人才;工作十年之后,无论是实践能力、经验体系,还是人脉资源,都已经较为系统和独到,并拥有丰富的成功案例,或者能够开始初步掌控全局,也可以算是人才。如果年龄超过三十多岁,能力、经验、人脉还跟刚出校门时候差不多,天天将学习励志性的东西作为上进的,无论之前多么优秀,我们都不能不非常遗憾的说,此人是过时的人才,除非奇迹出现,基本上被埋没掉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找不出来,而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机遇、平台的质量、领导给你的定位等等,你潜在的很多才能发挥不出来,日久天长,你的能力和贡献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明显进步,你慢慢的就被埋没掉了。才能的成长是需要很多结构比较合理的锻炼机会的,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一个潜质很好的人士都能遇到和把握住的。现实往往比小说和影视作品更为残酷。
     面对摆在面前的挑战,我们要视具体情况而决定自己态度。假使虽然超出自己现有能力范围,但通过努力,多想一些办法,还是有可能做成的,就应该接受这个挑战,这对于增加锻炼机会、丰富经历和提高能力,有着非常大帮助。如果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无论怎样都是以卵击石,毫无成功可能,就应该想方设法避开,不要为自己平白增加失败案例。
     朋友J,多年前曾在一家行业报社工作。有一回,部门领导让他以行业协会秘书长的名义,对某重大问题发表评论,说白了就是给专家代笔。这位朋友刚到报社不久,虽然有很强的写作能力,但毕竟对行业的了解不够深入。现在要站在行业制高点上行文,不但要符合秘书长身份,还得顾及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内部各方利益,其难度和挑战性显而易见。J仔仔细细想了想,担心这件事情会办砸,就面带难色向领导推辞,并解释了心中一大堆顾虑。领导先是一声不吭,听J将话讲完,然后语重心长地对这位朋友说,此事挑战肯定是有的,但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在社会上混,好的锻炼机会都不是很多,如果连续拒绝几次,以后人家再有好的锻炼机会,可能都不会考虑你。如果一直这种心态,无论走到哪里,最后你都会非常被动地处于边缘化位置。很多机会别人想争都争不来,如果你直接放弃将来会非常遗憾。这位朋友在沉思中点了点头,紧咬了一下牙,硬着头皮,把这个任务接了下来,在一个星期内,四处搜寻资料恶补相关知识,终于交差。部门领导看了之后,就把稿子留下,没有说什么。搞得这位朋友心中没底,忐忑不安,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协会秘书长审稿之后相当满意,只改了两个字,就直接全文刊发。
 J后来遇到我,将这个事例分享之后,总结到,他从中受到两个很重要的启发。一个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平时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关注圈子内的各种情况,如果将自己职业生涯定位于某个行业,对很多情况的日常性积累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避免在一些挑战面前惊慌失措,“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少东西短期也许很难用得上,但从长期来看,肯定对你的发展有利,而且这种好处显现出来的周期很长,大致上是三到五年的时间。另一个是必须敢于接受适度超出能力范围的挑战,只要这样你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优化能力结构,实现快速成长,与竞争对手建立有效区隔,将陪练者不断甩在身后。许多年过去了,这位朋友也慢慢地由当年的菜鸟成长为专家,他在内心中还是非常感激那个领导的,能遇到那样的好顶头上司也确实不易。
     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描述了很多职场中人的理想,“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个说法虽然有些调侃,但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反应出了许多上班族的心声。别的暂且不说,在任何平台上,待遇和级别可能远离责任,身居高位、担任闲职并拿着很优厚俸禄的,并不难见。但权跟责永远都是对应的,只是对应程度稍微有些差别而已。权力越大,也意味着自由度越大,所承受的风险越大,也就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倘若职位赋予的权力很大,但由于你害怕风险,在重要问题上老是不作为,逐渐地或者失去了权重的意义,或者导致大权旁落,最后沦为一种摆设,表面上职位和待遇都非常好,但根本算不上什么“权重”。退一步来讲,即使你长期逃避风险、不作为,并没有导致权力旁落,能力也会因为缺乏相应的锻炼,而没有提高或者出现倒退,当你想认真行使权力的时候,会发现应对能力明显不足,当你没有退路必须做某些事情之时,摆在面前的已经不再是风险,而是万丈悬崖。
     作为普通人,我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能够万事如意、顺风顺水和波澜不惊度过自己的人生。也正是因为在现实当中,总会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而且并不是每一次都能顺利过关,这样的愿望才显得弥足珍贵。如果事情真如你所愿,当一份没有风险、没有压力、没有挫折的工作呈现在眼前之时,你会接受吗?!也许有人说会,并急切地问这样的工作在哪里。实际上,这种相对“三无”的工作真的到处都是。几乎所有单位都有辅助部门和辅助岗位,辅助部门当中的辅助岗位,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工作。比如长年累月端茶倒水,大公司文印室复印材料,出版社校对文稿,监控室盯显示器屏幕。如果让你一辈子从事这样的工作,你愿意吗,我估计绝大多数人还是不太愿意的。然而,终其一生干类似工作的人非常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未能接受风险与挑战,哪怕是适度超出能力范围的,最终在职业生涯中丧失了大量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009)

 铁律之九:很多企业的领导都比较好学,在他们的思维当中,有些方面落后,有些方面超前,而且还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你比他们超前,会受到批评,你跟不上思路,同样会受批。这就需要下属储备很多思路,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表达。

 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这些年管理层的变化都非常大,注重学习和与时俱进,已经内化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品质。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关注和擅长的方向都不相同。在领导们的思维结构中,某些方面落后,某些方面超前,某些方面的意识今天还较为落后,明天就突然超前,出现这种情况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且这种结构实际上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当在某方面的理念比领导超前,他不太认同之时,你受批评是很自然的事情;当领导的很多思路一再超前,而你又跟不上去的时候,领导当然也会对你大发脾气,认为你工作敷衍了事,不太上进,甚至可能是愚不可教。
     G先生,2000年前后从北京某重点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现在某央企执掌企划部工作。这位朋友基本算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在校期间曾任学生会主席,参加工作之后,先是在一个省级区域做销售代表,仅仅两年时间,就升任为大区经理,一年之后又开始全面负责公司新成立的企划部。也许是由于发展太顺利的缘故,个性也显得比较张扬,他在公司调度会上,对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总是跟公司领导据理力争,很多时候甚至会到了面红耳赤的地步。他们部门经常负责起草一些重要的方案,由于公司缺乏相应模板,所以G先生自行创造,选用市场营销策划领域常用的一些范式,并根据行业和公司实际情况相应做了一些改良。公司老总对他们所起草的不少方案明显不太满意,很多次在调度会上指责方案写的太死板、书呆子气、是在抄教科书。这位朋友事后也在反思,前前后后又找了一些名企的策划方案看,仔细琢磨、深刻领悟,还是觉得自己跟抄书不搭界,虽然不乏诸多细节性问题,整体上仍属于合理的规范性范围,事实上这些东西比同行业全球老大的模板更为切合实际,之所以会屡受指责,是由大领导规范化、模板化的意识不强造成的。
     他所在公司的老总,长G先生20多岁,技术专家出身,也相当好学,对很多问题有自己非常独到的看法,在他的带领下,这些年来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经营业绩得到了业界一致认可。上世纪90年代初,还在他担任部门经理的时候,就一直利用晚上和星期天的时间,骑着自行车到一些高校去听专家和教授们的讲座,还自修了财务、营销、管理、品牌和战略等方面的很多课程,有一段时间还专门去研习演讲技巧。时至今日,这位老总还依旧保留着睡觉之前必看一个小时书的习惯,持续跟踪一些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动态。但再好学再优秀的老总也是人,尤其是这种坚持思维独立,不迷信、不盲从的领导,难免会有某些方面由于自己的理解与领悟跟别人不同,固执己见。这位老总很多时候都会毫不客气去批评下属,甚至争来吵去,但总的来说还是很有雅量,多数事情仅限于工作层面,事后不会太多计较。因此,尽管在调度会上G先生与其争吵过好多次,但许多年来G还是一直牢固地保留着自己的位置,这种现象放在很多外企都难以想象。
     受教育和工作背景影响,G先生的思维重点放在了渠道市场上,对大客户市场认同度不高,认为只有渠道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竞争力,而大客户是靠国家赋予的资源去争取,与企业竞争力无关。但实际上,即使能够利用国家赋予的资源,圈子内央企也不光你一家,还有很多财大气粗的外企成天虎视眈眈,如果不去下一番苦功,市场份额还是与你无缘,优质的销量结构更是想都不用想。
     他们公司老总恰恰相反,是一位企业战略高手,不但在企业重组和品牌整合方面留下了大手笔,而且于大客户开发方面奇招迭出,并充分利用了国家经济政策、有关行业迅猛发展结构升级、中资企业集中走向海外所带来的机会,从横向上最大限度扩充客户数量,在纵向上努力挖掘现有客户潜力。数年下来,他们公司在国内大型客户开发领域,由原来的不愠不火,迅速做到了傲视群雄的地步,就连那些国际大佬们都私下连连佩服。其独创的一些合作模式,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更多的国有企业当中进行推广。而同行的跨国公司为了应付这种强大的攻势,也不得不放下傲慢的姿态,在中国市场加强大客户营销和技术服务团队的建设力度,并将其策略当作新型模式来重点研究。
 由    于企业老总在大客户开发领域思路的绝对超前,搞得下属们只有当学生的份儿,被他拉着往前跑。G先生当然也不例外,每次开会说到大客户开发领域的事情,思路总是要比老总慢几拍,方案上的思路整体上老是被老总拖着跑,因而在此领域也受了领导不少批评。G先生后来也不断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但他更是倾向于从老总在国家面前搞政绩工程,削尖脑袋想到政府部门任职的角度去理解此事。站在独立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能排除他们公司老总的确有此想法。但无论主观意图如何,我们都难以抹煞其在大客户开发模式及市场拓展上创造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不能完全归结于只是靠央企的独特地位而获得的。
     实际上,对于现在公司当中的一些下属而言,你平时不断学习和思考一些问题,进行相应储备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所属专业领域内,你根本难以预料到领导会在哪些方面思路超前,在哪些方面思维滞后,无论你思路总是超前,或者老是滞后于领导,对你自己的发展都不是很有利。要想在职场上混得可以,我们需要储备大量的资料、思路和人脉,选择紧随领导思路或者适度超前的时候进行表达,领导会发现你的思路切合实际,并且悟性很高。通过类似与领导之间思维的“零距离对接”,你才可能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010)

 铁律之十:对于职业发展而言,跳槽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在面试过程中,一定要对老板和管理团队做一个反向面试,对其项目状况、商业模式、管理风格、经营思路和发展前景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估,以最大限度规避职业风险。

 现有市场经济环境下,跳槽是在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假如被问及新东家什么东西最吸引你之时,答案往往会千差万别,比较常见的就有企业规模、品牌实力、业绩地位、技术含量、行业特性、薪酬待遇、发展机会、职业体面等原因。其实,以上因素固然重要,但站在个人角度,更为关键的却是能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倘若表面看起来非常光鲜的一份工作,过去之后不到一年就得走人,肯定并不是你自己所要的结果。为了有效提高跳槽质量,并出于职业生涯发展安全方面的考虑,在面试过程中一定要对新平台老板和管理团队进行反向面试,对项目运行情况、发展前景和岗位角色做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估,防止自己掉入陷阱当中,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F先生,刚毕业之时在某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由于缺乏必要的职场经验和意识,发展不太顺利,内心压抑茫然,前途上看不到什么光明。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正好有家在国内声名斐然的企业上马了新项目,大肆招兵买马,特别是营销人员。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实力、品牌、待遇、职位、发展空间都很好,各种光环耀眼夺目,F当年属于“相信品牌的力量”之菜鸟,也没有想太多问题,就踌躇满志跳了过去,想象中自己仿佛就是当年朱元璋麾下开疆拓土的大将。
     随着时间延续,隐藏在光环背后的真实情况慢慢显露了出来。F所去的企业,在核心业务方面,确实牛气冲天,但班子中人缺乏新项目运作经验,按照成熟品牌的思路经营,框架当中想当然的成份太多,造成产品在市场上曲高和寡。原来数十号销售人员,天天在市场上拼命开拓,一年下来都未见多少效果。大伙遇到的情况差不多,招商之时过程中,由于公司名头很响,对方一般都很感兴趣,但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往往再无音信。F先生在那里呆了十个多月的时间,自始至终努力去跑,希望能用自己的勤劳与汗水换来奇迹,前前后后接触了几百个客户,最终情况都大同小异。几个主要领导天天逼着要业绩要销量,最初说话还稍微客气一些,慢慢什么极端话都讲。F和他部门的同事,每天早晨起来都斗志昂扬地去争取客户,到了晚上就情绪低落,受批挨骂更是家常便饭。
     日子一长,从市场中反馈回来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了几个问题上,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产品定位出现了重大失误。F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与主要领导进行过多次沟通,并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合理化建议。虽然领导有些时候也表示认可,但木已成舟,短期内进行大幅调整也不太现实,所能做到的也只有向员工施加压力。F先生到了最后,还是远未完成任务,懊悔、沮丧、愤恨、茫然、不服,在千般情绪、万般感触当中,在还未找好下家,且囊中十分羞涩的情况下,被迫离开。那时候,F到了人生中的一个低谷,像大海里的枯叶,不知道会漂向何方,不知道前方还会什么更糟的事情在等着自己。
     但这个经历也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从那以后,经过一系列非常痛苦的反思,职场意识慢慢地系统和成熟了起来。之后无论到哪里去面试,都要尽通过各种渠道尽最大努力对项目以及岗位做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评估,甚至按照自己设定的框架对有关负责人员、管理人员或者老板做一个反向面试。几年下来,尽管他的职业经历还发生了很多曲折,但也规避掉了不少大的陷阱,后续发展情况也往往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mr_linzi 2011/3/13 18:12:29   跟帖回复: 第 93 楼楼主这种帖子,给刚毕业的人看看还凑合;举得例子都很浅显,并且不靠谱;职场发展没那么多的窍门,我总结如下:
1.听领导的话,领导或公司发达了,一起鸡犬升天;
2.或者离核心岗位和领导远远的,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
 你说的这两条只是你社会体验的一种结果,也代表相当大数量的事实。但社会真实情况往往要比这个复杂的多。这里有极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当你个人发展需要跟公司或者领导的安排不太匹配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领导没有把你列入他重点培养的对象,或者公司在成长方面的表现太平庸,你就不去发展自己了吗?!在你描述的两种情况之间,存在太多的中间地带。即使你非常听领导的话,领导发达了,也不见得带你玩。如果将自身发展太多寄托在领导和某一公司身上,你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无疑会大大降低。换句话说,就是将自己的命运过分交给别人掌握。很多组织当中,愚忠愚孝的人都很多,一些人最终是什么结果。想必这样的例子你也观察到不少。

 (银纹 2011/3/13 17:58:15 的原帖:少自我安慰了,整个社会缺乏公平公正,你靠什么翻身?你有才比得上开后门的吗?你当了公务员还能升上去吗?这种书生意气的话说出来,只能显示你没头脑的人,或者刚出社会。)
-------------
     社会公正永远都是一个相对性概念,任何社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拼爹游戏,但都有白手起家、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例子。如果将自身发展不顺,简单归结于环境不公平,而放弃自身的努力,才是最大的失误。个人发展能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有很多影响因素,你说的环境自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变量,但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变量的作用。
     朋友M,在一家明星级企业担任销售代表,每年都能上公司销售龙虎榜,期间也换过几个区域,都干得相当不错。数年时间下来,能力自然突飞猛进,专业结构也大为优化,实际上基本上已经达到胜任大区经理的水平。遗憾的是,公司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能够提供的上升空间非常有限。这位朋友又属于上进之人,对此不甚满意,转而从外面寻找适合自己的平台。正好深圳相关行业的一家公司刚刚起步,求贤若渴,从社会上空降营销副总。他跟对方接触之后,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在一片美好的憧憬中决定走马上任。他去之前还就此事征询过本人。详细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我劝他最好不要去,去了之后顶多一年就得走人,所答应的各种待遇根本兑不了现,因为照行业当时状况,还有公司可供动用的资源,没有任何操作起来之可能。M以前发展较顺,又具有典型的销售人员思维,认为靠自己能力,完全没有问题。
     经过半年多时间身临其境的体验,才感觉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其一、大公司的操作模式很难拓展到小企业身上,自己原有经验难以派上用场;其二、公司提供不了太多的配套资源,在粮草弹药缺乏的情况下,只能靠销售人员饿着肚子去肉搏,在此基础上所谓的销售其实就是一种冒险;其三、所属行业的产品,市场认可度很低,在效用上存在巨大争议,需要一个漫长的消费者教育过程,但公司实际上只追求短平快的销量,对其他一切都不太感兴趣;其四、老板在市场运作上不愿投入,只求产出,寄希望于一些不花钱的奇招妙计。在这家企业呆了一年多的时间,M郁闷的不得了,想想自己也曾是行业内的销售精英人物,现在竟沦到这般地位,毫无作为,老板十分不满,还得卷铺盖走人。这一番折腾,什么都没得到,还平白无故添了个失败案例。最后经过系统反思,他又找到以前的同事们,上下左右疏通,回到原单位继续做销售代表了。
     在事实上,如果一个项目,特别是新项目,存在着明显的框架性缺陷,或者老板和管理层的思维与市场环境严重脱节,项目遭受重大挫折,基本上没有任何悬念。假如其它类型岗位,你可能还要好一些,最起码具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倘若你在这种平台上担当商务运营类职务,充当烈士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而且还可能很快牺牲掉,会给自己职业生涯带来大的硬伤。我们之所以跳槽,基本上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如果做不到这点,神马一切都是浮云,公司的品牌、实力、知名度,甚至所提供的职位和待遇,皆是迷你心智的幻象。当然幻象很多时候也能反映本质,注意这里的前提为“有时”。这个道理不但适用于公司平台评估领域,同样适用于对企业特定部门和岗位的评估。
 
(011)

 铁律之十一:职场上的学习,很多时候无老师、无教材、无标准答案,甚至连方向都没有。能否有效突破“三无”的限制,使自己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是职场中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受竞争压力驱使,重视学习早已成为国人的一种常态,学习型社会已经由口号转变为现实。然而人们普遍迷惑的是,从大方向上来讲,学习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我究竟需要学什么呢,如何有助提升竞争力,自己努力方向对不对,其效果如何去测评?!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社会不同于学校,职场当中的我们,如何才能有效进行学习,进而能够发展的更好。
     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学校当中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以老师、教材、答案、考试为4大核心要素,最起码还是有比较明确方向的。尽管职场上某些东西的学习,仍可以通过此类模式进行,但更多的东西没有办法这样获得。即使你不断寻求有关材料去学习,但最终还是发现如此得来的东西有限,与自己需求匹配程度不高,对于自身发展的帮助不太理想。换而言之,社会上绝大多数学习必须建立在“三无”基础之上,谁能在这方面获得突破,谁就更有可能比别人发展的更快更好。
     要解决“三无”情况下的学习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你所要努力的方向。比如,你在行业上是要关注钢铁、汽车还是机械,在专业上偏重于人力资源、财务运营还是企业战略,在职业上侧重于管理路线还是专家路线。大方向确定了之后,你也许感觉还是满头雾水,莫衷一是,这是因为方向缺乏进一步细化,实施起来的可操作性差。假如你决定此生就是要在钢铁行业发展,并成为对行业整体运行情况熟悉的专家。那接下来就应该了解各大企业的产能产量、产品结构、市场需求、过去二十多年的演变历程、全球行业格局,甚至还应该包括技术方面的动态情况。
     当然,这么多的细分点,你一下子也不太可能关注过来。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每个点都按照专题的方式,尽可能挖掘这方面的材料,并尝试找出其中隐藏的逻辑关系。在相对系统和全面之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进入下一个专题。这样持续坚持下来,三到五年之后就能对行业有个比较深入的把握,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系统性方面,都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在系统和子系统都比较完善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系统进行查漏补缺,针对相关领域进展动态,对各子系做必要更新和维护,使之更为精确和严密。
     也许很多人在此依旧会有疑问,你这样做不是闭门造车吗,如何才能确保学习质量,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偏差。由于缺乏标准答案,似乎学习效果难以评估,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解决。第一、自己根据独立的系统对其中一些趋势进行判断,并与个案动态情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经验和不足,找出原因并对系统进行修正。对某一行业的深度把握,可以走这个路线。第二、对自己能够见证的一手案例,进行必要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类案例做深度研究,以便找出背后隐藏的原理、规律和趋势,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予以验证、完善和提高。这类方式在传统中医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常见,也可应用在管理、营销和品牌领域。第三、积累和领悟到一定程度之后,努力寻找各种机会,当面或者利用其他信息手段,与更多人展开交流,以打擂方式推动自身水平提升。比如,当你对某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之时,肯定会有一大批人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是无理责难,在回应、辩解和说服的过程中,无疑会对不少问题想的更为透彻和严谨一些,对方无论水平高还是低,对你学习效果的深化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倘若我们对社会上“三无”学习模式做一个总结,第一招可以概括为“无中生有,化繁为简”。当我们大方向都不太明朗,或者面对目标不知如何下手之时,可以先按照专题的方式,将自己学习方向聚焦在方便操作的一个点上,慢慢以这种方式向更多选题点拓展。譬如你学习职场技巧,可以先从应聘技巧方向入手,然后再向办公室政治、面谈方式、跳槽管理等领域拓展。刚开始可能感觉非常简单,不成系统,当你专题积累到上百个之多时,系统和精密性就很自然逐步得到了解决。切忌望见太多的问题而没有头绪,仿佛脸前一片汪洋,不知道该到哪里立足,实际上你可以先就近找个岛礁栖息下来,日后再行开拓,也许几年下来群岛都成了你的势力范围。
     第二招可以概括为“枝繁叶茂,锦上添花”。这个阶段上,你可以根据沿着自己的嵌入点,在深度挖潜的基础上,向着更多的领域或者专题点拓展。犹如种子发芽,小树抽枝,日见其盛。还能够查漏补缺,继续在严密性和系统性上面下工夫。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你在几个专题方向上的看法或者具备的能力更加显得成熟,渐渐不被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所迷惑,能够触及到一些深邃的东西,向着专家方向快速进步。而第三招则可以提炼成“聚木成林,蔚为大观”。经过前两招的铺垫,到了这个时候,你不但很好解决了系统性和深入化的问题,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可以通过访遍群山和四处打擂,使自己的一些东西得到补充和验证,学习效果进入了集中爆发阶段,并能够迅速向相关领域深入拓展,最终发展成大家。
     职场上的学习,说白了,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此时,我们学习的对象不再是老师和书本,而是环境与实践,依靠的不再是阅读和记忆,而是归纳、交流、实证,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悟性。这是一种向“未知”领域挺进的方式,同时也可以有效打破别人在知识上对你的封锁,做到无师自通。
     欢迎点评,《钱是怎么样被“烧”掉的——创业者必须熟知的100个铁律》一书将于2011年四月份出版上架,敬请朋友们关注

(012)

 铁律之十二:要想出人头地,最忌讳的就是任何方面都比较平庸,必须在某方面拥有超常的能力和表现,或者具备独特资源,只有这样你才能进入伯乐们的法眼,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在现实当中,我们可以将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努力放大,直至形成强大竞争力。

 无论在什么国度,什么社会,什么时代,机遇总是一种稀缺资源。在芸芸众生中,为什么是他,而不是他成为幸运者,为什么总是有人能够实现成功一跃,背后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抛开众多迷雾,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强势者手中,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第一步应该能引起这些人的注意,否则你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此处又涉及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成千上万的人中,你靠什么才能做到这步。倘若对众多的幸运者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他们原本在某方面就拥有比较突出与超出常人的条件,而这些条件既可能是体力、相貌、智商、学识、人脉、财富、背景等常规因素,又可能是一些诸如马屁和赌技之类所谓的旁门左道。
     在我国民间文化中,高俅可谓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宋史》虽然没有专门给高俅立传,但《水浒》却较为详细描述了他的发迹过程。高俅早年混迹市井,几经辗转到了驸马都太尉王诜府上当下人。有次奉命到端王那里办事,正好赵佶和一帮人在花园里踢球,高俅本来就是蹴鞠高手,就乘兴与他们玩了起来,并将水平发挥到淋漓尽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高同志当下就得到了蹴鞠王爷的认同,便就此留在王府里当差。高俅除了擅长蹴鞠之外,在书画写作方面同样有些造诣,这又在赵佶面前为自己增加了砝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端王赵佶后来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宋徽宗,高俅自然水涨船高,官至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在这里顺便提一下,赵佶潜邸之时受封于端州,因此称作端王,他登基之后,感觉是端州给自己带来了祥瑞,就将端州改名为肇庆,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很多人看完水浒之后,往往感叹高球此等小人,竟然能够青云直上,官至太尉,真是天道不公。如果我们琢磨其中的一些细节,就会很容易明白,高俅富贵得来并不简单,其偶然当中有不少必然因素。结合其他史料,我们可以获知,高球并非普通的市井混混,早年曾在任苏轼手下担任小秘书,擅长书画行文,苏轼调任外地之后,就将小高介绍给了王诜,然后才得以有此奇遇。实际上,高俅的成功,并不能简单地拿狗屎运来解释,跟他书画行文和蹴鞠运动方面的过人之处有很大关系。

 (第 109 楼 96916387 2011/3/17 10:01:41 的原帖:我们公司08年新来一领导,对跟他一样秃顶的人情有独钟,一个原来不被大家喜欢的秃顶青年被领导看中,几年来连升4级。这又怎么说?)
----------------------
 这种情况毕竟非常态,发生的概率低之又低,不能因为这种事情否定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如果你对这样的环境感觉非常压抑绝望,自己可以换个平台,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样不靠谱的事情。另外也不排除秃顶青年确实有他过人之处的可能。
---------------------------------
 (嘟嘟附拙文一篇,顶作者。以抛砖引玉。

高俅

  高俅的成功之路始于足下。小高年轻时候,每天在街上混流氓,可是他这个流氓混得很一般,我们知道不管整那一行当,这个业务熟练是第一位的。业务不精熟,你在这一行就不吃香。那流氓的业务是那些,打架喝酒混女人。把这三件事做的最好的就是绝佳流氓,我们知道历史上混流氓最好的就是汉高祖刘邦。人家对这三项绝技那是玩的炉火纯青,臻于至境。所以开创了大汉四百年基业。宋太祖赵匡胤也混江湖,可是不会耍流氓,所以小宋朝很快玩完。
  小高这三项绝技也一般,打架吧武艺不高,喝酒吧容量不大,搞女人吧不会潘驴邓小闲。所以很不如意,谁见谁欺负。可是人在江湖漂,哪能没有艺。小高绝技有两项,一是唱歌,二是踢足球。哎呀,要是赶上当今社会,那该是个什么光景啊。横跨体育演艺两界,既是球星又是歌星。可是手艺再高,也要有机会显摆,没有这个机会,那就不如没有。就如王小波先生文章写得夺天地造化之功,可是没地发,自己印了五百本每天驮自行车后座,满北京的小书摊兜售,哥们先卖着,卖完来收钱。过几天来了人家说你这整了些啥玩意,赶紧拿回家擦屁股去。这就叫明珠暗投。要是赶上现在的网络时代,天涯一发即可,马上红遍全国,哪能让英才早逝。
  小高没办法,只好去赌场帮闲,而且一帮就是三年。三年期满想跳槽,赌场柳老板就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到药店董老板那里工作。其实这个惯例现在还有,大家看杜拉拉升职记就有记述,这样有两个好处,从公司而言,显得自己量大能容,海纳百川,唯才是举,有德有礼:你在我这儿干了这么多年,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其实他推荐的都是和自己没有竞争的行业,比如你是卖纸盒子的,他就推荐你卖碗。人情有了,名声有了,有百利无一害。对员工而言也好,起码能暂时找到个吃饭的地儿。所以赌场柳老板推荐小高到药店董老板那里谋事,除非赌场有人砸场子打架破头去药店买点创可贴之外,没有任何利益纠葛。
  所以董老板很生气,靠,一个赌场看场子的,没有一点医学知识,来我药店能干啥你说。有心让高俅当个家教,教教孩子们唱歌,搞点艺术吧,又怕跟着这样的流氓老师学坏。我们知道流氓本身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所以董老板就想把这个小高给打发了。可是打发人需要有借口,还要给人家找出路,否则就会得罪柳老板。这叫不看僧面看佛面。小高一个小流氓没啥,跟柳老板这条线还得接。董老板想了十天,主意来了。说小高,我这里庙小容不下大神,怕耽误了你前程,关键是你专业不对口。你是搞艺术的,艺术家,我是卖药的,商人。这个不搭界啊。我这里世俗气太重,怕把你熏坏。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我给你找个好地方发挥一下你的特长,就是到小苏学士处露一手。
  小苏学士是谁,大名鼎鼎,东坡居士的弟弟苏辙的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啊。高俅一听大喜,不喜不行,当时三苏的名头已经如日中天,相当于现在的,哎,我不知道该举谁,姑且就韩寒大师吧,据言韩大师一个微博一句话就有上百万点击,羡煞人了。反正每个文学青年都心向往之而不能亲见一面。现在小高能见到这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而且在人家手下做事,幸何如之。于是屁颠屁颠的去了。没想到这个小苏也是看不上小高,为啥,小高江湖气太重。就是说,在老柳看来,小高太文,在老董看来,小高太酸,在小苏看来,小高太俗。于是小苏也学老董,给小高找了个地儿,就是驸马府。这个驸马府庙大,什么人都能用上。换言之,人家这里养得起闲人。小高没事就给跑个腿啦,唱个歌啦。混得也算滋润。本来如果照这样下去,小高最多混到焦大的地位,估计只能是赖大。在此终老一生。
  可是人生于世,运气来了挡不住。一日,驸马生日,请端王捧场。小高去给端王送礼,无意间露了一手踢足球绝技。一下子技压全场,到什么地步,一似鳔胶粘在身上。我对足球明星不了解,也从来不看足球比赛,不知道当代那位巨星能到这个节点。端王于是大喜,端王自己有一支足球队,叫齐云社。这个球队还有个外号,叫天下圆。就如现在某球队叫 ,外号叫战车之类。把小高弄成球队的头牌,足球界叫什么先生之类。恕在下孤陋寡闻,总之,很牛逼。小高这个球队队长没当多久,机会又来,哲宗晏驾,端王即位,是为徽宗。
  徽宗说,你跟了我两个月,不能老是让你踢足球,踢足球是贱役,是戏子的干活,不仅没地位,而且没前途。得给你找个正经工作干。于是乎太尉,军职人员。现在人都对徽宗任命高俅这个职务口诛笔伐。说徽宗用人无术,高俅鹊巢鸠占,其实这还是胜者为王的说法。因为徽宗亡国了,所以他就一无是处。我们看用一个人是否得当,主要看他在任上干了点啥,干到什么地步。不能因为他不是专业人员,文凭不高学历不深,就说该人不可用。美国总统里根是唱戏的,卡特是种花生的,人家照样干的有声有色。高俅太尉期间,招安梁山好汉,西御强戎,南征方腊,成效卓著。一时全国无战事。这就是成绩。这个成绩是不能忽略不计的。
  总结高俅的成功之路,一是身怀绝技,不管这个技术是不是热门,用不用得上。关键是这个技术你要全国第一。如果只是半瓶子醋晃荡,那就无话可说。再是要有机会,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没有手艺,机会就会擦肩而过。用道家的话说,这叫无用之用。别看踢足球没用,可是踢好了就可以当太尉。
----------------------------------------
     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高俅五大三粗,只会喝酒打架收保护费,集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于一身的苏轼,自然很难看得上他,更不会发生收其当秘书和推荐给驸马都太尉这样的事情了。这足以说明高俅在书画行文方面确实有些造诣,苏轼还是很喜欢他的。而宋徽宗赵佶更是一个艺术迷,几乎到了痴狂地步。尽管高俅是因“球缘”进入他法眼的,但倘若小高没有书画方面的艺术细胞,日后也未必能在书画皇帝面前深受宠信。假使高俅不会蹴鞠,或者球技稀松,即使照样发生了园中偶遇,这个机会也不太可能成为其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与此同时,我们退一万步来进行假设,即便上苍并没有给高俅遭遇赵佶的机会,就凭他的书画和蹴鞠水平,在艺术细胞同样发达的王诜手下也不会混的太差。结交贵为王爷的端王,对于小王都太尉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派遣之人之所以会选择高俅而非别人,足见小高在原主人面前的受重视程度。
 人生成功,有的属于误打误撞,有的属于有意为之。但无论误打误撞还是有意为之,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个人资源或能力结构与环境有着比较理想的匹配程度。高俅发迹历程,正是匹配程度较高的结果。如果他没有遇到赵佶,或者遇到之时人家没有踢球,或者端王踢球并未给他表演机会,估计小高球技再高,对改变人生际遇也难以有多大帮助。纵观高俅的人生历程,几乎完全可以肯定的是,他高超的球技纯属个人业余爱好,一方面跟他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说他苦练球技就是为了能够进入端王法眼。然而无论怎么说,高俅确确实实是靠自己非同一般的球技而迈出人生最为关键一步的。
     从个人职业生涯角度来看,尽管社会上靠误打误撞而实现良好发展的案例非常多,但这种靠撞大运的方式来获取很大成功的概率不是太高,更高比例的成功是建立在正规职业技能超群基础之上的,比如说技术实力、营销能力、策划水平等等。蹴鞠运动在我国古代风行两千多年,球艺超群的也大有人在,而靠这种业余爱好获得平步青云发展机会的,也只高俅一人。为了有效提高成功概率,我们的某方面的超常能力,应该建立在正规职业技能之上,并且有意去培养。
     也许有的朋友会这样问,我在任何一个方面都非常普通,也不知道该朝哪一个方向去发展,但又想出人头地,该怎么办好呢?其实,现实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情况,在每一方面都缺乏较为明显的优势,并且面朝大海一脸茫然。同时,有一个我们必须承认的基本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和相对擅长的领域,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也最容易获得突破。说到这里,答案已经显而易见。只要你喜欢或者相对擅长的,属于正规领域而非歪门邪道,就应当朝这些方向去努力,首先将其转化为自身优势,并进一步将其放大,直至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有混得好的,行行都有混得不好的。不管哪一行,只要你能力超群,都比较容易进入某个贵人的法眼,进而让你出人头地,甚至可以使你平步青云。只要做到某方面能力或者资源超常,即使这个贵人看不上你,前面还有另外的贵人。在江湖上混,始终要记住一点,机会总是与她匹配程度最高之人结缘的。
 (第 121 楼 云随风散 2011/3/18 17:48:18 的原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醒楼主,别忘了你生活的国度——中国,在这个有特色的国度,你的理论是否行得通?你的理论是否你成功躬行的体会,否则难免有误人子弟之嫌哦。)
--------------------------------------
 社会公正永远都是一个相对性概念,任何社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拼爹游戏,但都有白手起家、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例子。如果将自身发展不顺,简单归结于环境不公平,而放弃自身的努力,才是最大的失误。自己的责任归自己,上帝的责任归上帝,该自己的责任自己一定要承担,不能讲自己没有尽到的责任简单推给别人。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我写的内容都是所能接触到人血泪经验的总结,其中包括自己多年职场酸甜苦辣。当然,这些东西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待问题应该以更为系统的视角去看,当我本书全部写完之后,我想这位朋友也自然明白本人是不是在误人子弟。在没有看到更多东西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反正这是我一直坚持的。
-----------------------------
 (回帖人:xuzhao1614   2011/3/18 20:06:27    跟帖回复: 第 123 楼力
 闻老师说   做一个负责的人。
 春节以来,我会见了各个层次的朋友,官员、大学教授、公务员、大学生、中小学生、职员和农民,双方进行了或深入或礼节性交谈。我发现,每个层次的每个人,富得、穷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混的好的、混的背的,所有人都不太高兴,眉宇间都带着矛盾和忧郁。尽管在场面上大家都基本快乐,但隐约中的焦虑还是让我尽收眼底。
   仔细谈起来,敞开心扉后,每个人确有不开心的事情:官员想升迁,又抱怨干部提拔制度不公平;教授想搞科研,心又静不下来,因为科研累难出成果,寂寞又不挣钱;大学生找不着工作,看着别人爸是李刚,自己爸没背景,可又不愿下苦;中小学生被家长老师逼疯了,根子在择校制度;职员担心挣钱少,在西安买不起房,准丈母娘坚决不让转正,女朋友冷嘲热讽,眼看过去的海誓山盟就要作废,过去把生米做成熟饭后一般还能留住人,现在女娃们“坚决以不是处女为荣”,眼看饭熟了,照样跑了;农民朋友就更有可说的烦恼了:底层困惑啊,法制不公啊,种粮食收入低啊。所有人都说的入情入理,催人泪下。我心情沉重的只能学小沈阳说:为什么呢?
   政府和学者给出了很多答案,我不重复了。我想说说他们没说过的。
   西方把这些矛盾都转嫁给政府,认为这是政策问题。我们国家这些年也老有些名气很大的学者到处讲“普世价值”,讲“尊重人性”,讲“以人为本”。对不对?对了一半!社会学理论讲,人是复合体,即“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意思是人性的组成是“人性+兽性”,人性指团结啊、理智啊、自信啊、爱心啊等等,兽性指食欲、性欲、贪婪、自私等等。如果一味的讲尊重,岂不是连这些兽性也宽容了吗?原来我只是认为他们这些专家就是这么看的,属于学术争论而已。
   我想说的是,不仅要尊重人性中“善”的一面,且要大力扶持。最近解密的史料记载:1958年大跃进时,毛主席根本不相信“亩产10万斤”,但没有制止。原因是他坚持认为“6亿5人民的气可鼓不可泄!”。所以,尽管他也吃亏在自己的局限性上,但他确实有超越历史的巨大能力,看得深远啊!
   当前,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脑子生活,问题万事万物都有,很正常,一个一个解决,社会本来就是靠解决矛盾推进的。你的不快和不幸,不完全怪别人和政府,出了事你自己的责任你要抗,就像你闹离婚,你总不能说温总理应该管吧,你自己选的媳妇,没看准,管我们别人屁事啊。你找不着工作,有结构问题,但你学的水平如何你自己清楚,也别都怪社会,成天搞出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来。
   社会当然存在问题,而且很大。但社会也是我们大家组成的,你我都有份。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啥事说啥事、办啥事,简单一些,反而解决的快些。
  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是成年人的基本素质。)
-------------------------------------------------------
 职场如战场,最惨莫过于心死,如果你在激战中认为自己死定了,最终就真的死定的。
------------------------------------
 (yahoo618 | 2011/3/19 20:57:47    跟帖回复: 第 129 楼浮躁的社会,浮躁的工作。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明择保身也,危邦不入耳,鸟尽无藏弓地。职场发展没那么多的窍门,我总结如下:
1.听领导的话,领导或公司发达了,一起鸡犬升天;
领会直接领导意图,摸清上层路线,最后能不落下走狗下场。俗话,一将攻成。

2.或者离核心岗位和领导远远的,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螺丝就是螺丝,既无关紧要,又能一语道破,无可限量也。

以上基本靠谱。
高度的政治性民族,懂的政治就懂得的工作。)
-----------------------------------------

(013)

 铁律之十三:职业生涯更多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在与企业、同事和客户的关系上,没有永远的知己,也没有永远的对手,永远不变的就是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不断排列组合。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使自己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利益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在企业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没有太大的突破,与人性研究禁区太多,未能建立深刻和精细的体系有很大关系。无论你以前接受的是什么教育,对人性持什么样的观点,要想在职场上混得顺风顺水,就必须认识到利益是人性当中非常核心的一个要素,而且必须对利益有个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如果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获得突破,我们在实践当中就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每个人拥有的生命、时间、精力和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利用这些禀赋为自己最大限度争取好处,既符合人类的天性,又是一项基本人权。正是因为这样,在社会当中,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事务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挑剔和指责的。我们主张职业生涯应当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是一个非常中性的提法和客观存在的现实,没有任何褒贬的意思。利益对于一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在现实之中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努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无论是企业、同事、朋友还是客户,之所以愿意跟你接触,并最终发展成为良好的人脉,看重的是你在某方面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还可以是思想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未来的,或者是想象中的。就拿经验交流这类事情来讲,其实越是高手,越喜欢跟别人切磋,以不断扫除盲区,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但如果他感觉并不能从你这里得到任何启发,而只是单向度地帮你扫盲,他就缺乏一种内在驱动的积极性,懒得理你。当然,你花钱请人家讲课,或者以其他利益形式交换是另一码事情了。
     你在对方那里利用价值的持续性、重要程度和不可替代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的职业生涯。企业经营本来就是高风险事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好的时候,有坏的时候,出现严重困难之时,裁员是非常正常的。你被列入解聘对象,也不能怪企业和老板薄情寡义,利益使然。但只要企业能够支撑下去,总是需要员工的,总会有人留下。因经营困难而开展的裁员活动,一般都会将注意力放在那些不再需要、可有可无、可以替代的岗位和人员身上。那些岗位重要,且难以替代的人员,基本都会被留下。如果你在公司那里的价值不断增强,并且无可替代,除非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企业是不会裁掉你的,甚至还会有重用和提拔的可能。倘若你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即使有人不太喜欢你,或者犯了很多小错误,出于利益权衡上的考虑,他也奈何不了你。韩信一直不被刘邦喜欢,还多次出现过尾大不掉的事情,但在楚汉之争、天下未定的档口,韩信能力强超,无可替代,刘邦在很多问题上也不得不迁就他。
     在职场中注重利益,还意味着必须通过出让利用价值为自己换取相应的利益。实施利益对等原则,自己不吃亏,也不要让别人吃亏。我们努力提升利用价值,为的就是能够给自己生存发展换取更好的资源,或者说利用价值就是为自己争取利益的资本。一般情况下,对方在利用你之时,也会相应地给你一些好处。但在现实当中,对方只求索取不舍给予的例子特别多,如果自己不去争取,人家是很难痛痛快快主动给你报酬的,这就需要依靠自己的资本促使对方给你合理的回报。红遍神州的《杜拉拉升职记》当中主人公同李斯特之间的斗争就很好说明,尽管有资本和付出才会有回报,但很多时候回报必须靠自己去争取。否则受苦受累、默默无闻不说,别人还瞧不起,认为你脑子有问题。
     要想在职场当中获得长久发展,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保证别人的合理利益,不要让对方明显吃亏。人际关系在相当大程度上都是以利益为基础的,职场上发展,与企业和同事、客户之间的交往,都应当建立在互惠互利、双赢共赢基础之上的,否则这种关系难以长期持续下去,至于怎样才算合理,社会上都有大致的行情。别人老是让你吃亏,你肯定不干,将心比心,你老是让别人吃亏,人家也肯定不干。要想在职场上发展的如鱼得水,应当将确保别人利益和追求自己利益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之上,在这方面对人家有所亏欠,其他方面要的想方设法补偿。在我们周围,总是存在那么一类人,自己很有能力,能说会道,他们也不是存心算计别人,但总是想多获取一些好处,虽然大家一般也不会说他什么,但关系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关键时候很难帮他,事业发展肯定会受到很大限制。
     出于共同利益的考虑,在某些具体问题和事情上,完全可以化敌为友,变疏为密。职场当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真正的敌人,大家充其量只不过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竞争对手而已。一旦竞争因素消除,彼此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合作的可能,特别是存在利益交集或者互补性较强的情况下。无论在影视作品当中,还是在我们周围,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真正做大事之人,都是站在现实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的,哪怕双方今后依旧是对手,但此时此地大家还是可以进行精诚合作的。站在情感上来讲,要做到这一步,确实很难,但站在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上,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时至今日,情商早已成为路人皆知的一个概念了,很多人将此谈得云苫雾罩,仿佛玄妙的很,其实更多站在利益而非情绪角度考虑问题,是情商当中最为基本的一个元素。

(014)

 铁律之十四:交易心态过于严重,处处强调付出与所得对等,是影响年轻人职业发展的毒药。因为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能力和经验的积累,而这两项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前景来说非常关键,也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历练才能获得。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类非常典型的现象,那就是不少人在做事情过程中,交易心态比较严重,几乎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权衡成本和收益,如果感觉某件事情收益较差,就不太乐意去做。倘若老板让做这做那,心里就会想,你才给我多少钱,天天这么多事儿。或者是存在着将付出和收入对等,你给多少钱我干多少事,你给的多我就好好干,你给的少我就简单应付应付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比重最大的群体,一类是接受过中高等教育、出身社会没几年的年轻人,另一类则是年龄超过四十多岁、经历过很多风雨的老油子。
     虽然这两类人群在心理状态上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但形成的原因却有很大不同。刚出道的年轻人之所以会有这种心理,是因为在学校中普通接受过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教育,并将这种观念扭曲为你给多少钱我办多少事的对等交易。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假如之前没有多少积累和铺垫,人生基本上已经定型,难以有更多的发展和上升机会,加之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糊口的生存压力很大,活得非常现实,做事情绝大多数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更为看重能看得见的短期利益。对于后一类人群,他们持对等交易心态,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年龄已大,寻求其他方面的一些东西已经不太现实,出于方方面面的压力必须这么做,没得选择。而前一类人,如果持这种心态,则会对自己的职业前景造成巨大伤害。
     F君,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典型的农家子弟。七八年前大学毕业后,选择北漂生涯,到一家民营咨询公司工作,担任信息专员。当时这家公司成立没有几年,给他提供的月薪只有1400元,每天工作量还比较大,没有任何社保。后来老板由于人手短缺,让F根据调研情况撰写报告,但待遇还按原来的走。这位朋友支吾了半天,说之前也没做过,担心自己能力不够,砸了公司的牌子,就将此事推掉了。后来他跟我讲,推掉此事的原因是感觉老板太抠门,给自己信息专员的工资,让干分析人员的活,他才不愿意被这样压榨呢,给什么样的钱就干什么样的活儿,这才是真正公平,老板也未免想得太美了。小企业本来人员就少,特别是当一些员工突然辞职之后,很多事情难以应付,就只能让留下的人干本职岗位之外的很多其他事情。后来他由于跟老板在无偿承担更多职责方面的冲突越来越多,最终以“被辞职”的形式走人。尽管早已失去直接联系,多年以来我还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这位朋友的一些状况。他后来又陆陆续续换过很多工作,但月薪一直没有突破2000元,年届三十有余,生活还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和F工作的一个同事,小他两岁,看上去人有些傻呵呵的,没心没肺,也曾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但这位小哥在一阵犹豫之后,还是迫于老板压力,忐忑不安地将撰写报告的事情接了下来,还诚惶诚恐地尽最大努力把这个事情办好。没有想到的是,此后两年多时间内,他就一直拿着不到2000元的工资充当分析师的角色,不少认识他的人都为其叫冤叫屈。当这位小哥跳槽离开的时候,很多人才大跌眼镜,月薪一下子飙升到7000元。三年之后又经过一次跳槽,他顺利到了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常驻深圳,到2011年为止,他的年薪已经达到20万,公司还给了他一定的股份。在去年的一次聊天中,这位朋友对我讲,当年自己内心也愤愤不平,感觉老板也太那个了,其后找对方谈了几次加薪的事儿,都被拒绝。后来左思右想,感觉这还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当然可以选择赌气离开,不过那时候跳槽积累不够,也找不到什么好东家,所以就忍辱负重,踏踏实实地呆了两年,为的就是积蓄能量,将来一跳冲天。
     在一个人的职场生涯中,每个阶段上所面临的问题、困惑和需要重点积累的资源,都不太一样。对于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直接面对的就是没有经验、待遇很低、找工作难和心理落差大,还可能不时掉入一些陷阱。天天看着就在身边的巨大薪酬和贫富差距,心理很不平衡,尤其看不惯老板们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再加上人生来就应该平等、交易应当对等进行等方面的朴素认识,很容易导致过分看重短期经济收益现象的出现。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职场新鲜人类,无论你如何折腾,都不太可能赚到很多钱。薪酬总是和具体职位、从业经验、手中资源、专业水平呈正相关性的。刚出道的菜鸟,在这些方面基本上都处于劣势地位。如何得到结构比较合理的历练机会,使自己变成蓝筹股,在五六年之后身价倍增,是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所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既能锻炼人,待遇又比较优厚的机会,自然更好。假使运气没那么好,就应当寻找和把握能为自己将来发展做良好铺垫的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年纪轻轻,遭受一些不公正待遇,也是值得的。上述案例提到的第二位朋友,后来之所以能获得较好的发展,就跟他能够忍辱负重、拼命积累有关。
     有位专门做人力资源外包的朋友,跟我讲了他总结的“三级跳”理论。他说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很多人找工作都很不容易,应当先就业再择业,找一个吃饭的地儿。为了日后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跳槽是必须的。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第一跳”,而是“第二跳”或者“第三跳”。在“第一跳”或“第二跳”之时,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新东家给你提供的岗位,能不能给你带来丰富的经验、资源和锻炼机会,这些东西是支撑日后职场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这些方面的积累比较到位之后,你再次跳槽,就能到一个职位和待遇都比较理想的平台。现实当中,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招收没有多少经验的,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他们的待遇一般也都不会好到哪里去;而能够提供较高待遇的好公司,对岗位经验要求很高。他的看法未必完全正确,但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015)

 铁律之十五:无论是社会还是组织,都存在着核心部门、非核心部门,核心岗位、非核心岗位,我们可以将这些向度变型成一个坐标系。事业上发展空间的大小,人生中获得资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处于哪一象限,以及象限中的具体位置。

 有一种调侃的说法,在中国人的事业发展观念中,最为核心的是“站队文化”。其大致意思是,虽然个人能力对职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你处于啥样的平台,居于何种部门,追随哪个领导当小弟,显得更为关键;个人努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影响不大,紧紧跟随单位和领导的发展步伐与节奏,平台竞争力提升了,老大飞黄腾达了,你自己自然会水涨船高。持这种说法的人,还能给你举出一大堆具体的例子,穿越历史,扫描身边,如数家珍,不一而足。说一千道一万,反正在社会上混,最重要的是“站好队,跟对人”。
     其实在任何时代和环境,“站队现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都会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产生巨大影响。“站队文化”不是什么笑谈,也不要过度夸大,它只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职场现象而已。而我们这里要讲的却是“象限站队法”。如果将社会或者组织看成一个系统,下面自然会有很多子系和部门,尽管都是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其地位和作用却有很大的差异,处于不同部门的人员,前途肯定大相径庭。比如,同样一个你,在跨国公司工作,没出意外的话,肯定要比给个体户打工发展的好,在省直机关基本上要比事业单位有出路。
     我们可以按照“核心部门——非核心部门”、“核心岗位——非核心岗位”两个向度,对社会上的行业、公司内的部门与岗位进行分类,将其粗略地分为四大象限。第一象限为“核心部门——核心岗位”,第二象限为“核心部门——非核心岗位”,第三象限为“非核心部门——非核心岗位”,第四象限为“非核心部门——核心岗位”。一般来说,在公司内部,生产、研发、市场、销售、采购属于核心业务部门,而行政、财会、法务、人力资源则属于辅助部门。在市场部门,战略、创意、媒介、策划等属于核心岗位,而文员属于非核心岗位;在销售部门,销售属于核心岗位,助理属于辅助岗位。
     同一单位,居于不同象限的员工,无论待遇水平还是发展机会,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社会上很多人,一听某人在IBM、中石油、华为、丰田工作,就连连赞叹好单位有前途。实际上,即使在IBM这样公司的内部,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的基层员工,待遇相差3~10倍都是非常正常的,比如销售人员一般月薪8000-15000元,行政助理月薪2500-4000元。无论在什么单位,第一象限员工的发展机会基本都要优于其他象限特别是第三象限。从统计学结果来看,大多数单位的高管,都有着较好的核心部门工作背景,而辅助部门出身的高管,有倒是有,但比例要比核心部门低得多。在绝大多数环境,特别是在当今中国企业界,企业的一二把手,通常都是由熟悉核心业务的人员来担任,这基本已是一项潜规则。
     对于很多刚刚走入社会年轻人来说,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如果自己有可能到社会核心行业或产业部门,比如机关、国企、外企、大型民营企业,或者银行和证券、保险、煤炭、电力、化工等大中企业,就尽量争取这样的机会。如果能去一个单位的核心业务部门,比如研发、销售、市场、生产,就一定要去。很多时候,选择工作不光要看单位的名头,还要看去什么样的部门,你进去之后具体是做什么事情,所在岗位的发展前景如何。再牛的企业,照样存在非核心部门的非核心岗位,此种位置不但薪酬待遇低、职业前景差,将来还有被解散、外包和裁员的可能。当然,也有很多从第三象限成功转型到第一象限的案例,但难度要大得多,甚至会超乎想象,而且你干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转型。
     我有一次和朋友在外面吃饭,邻桌坐着一位中国科技大学工科类专业刚毕业的女生,正在和她朋友聊就业的事情。小姑娘气质很好,人也精干,说为了在北京呆下来,想到世界500强企业做前台,起薪3500元,已经面试好几家,现在正在考虑要接受哪家的Offer。我听了之后不禁心中叹息,这个女生肯定是来自寻常之家,父母不能在职业上给她指导,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将来的职业生涯,很有可能要比她的校友和同学差很多,甚至还会被边缘化。按照她的条件,完全可以给中等规模以上的对口企业做研发、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有五六年工作经验之后,年薪15~20万问题不大,还有良好的持续发展空间。而前台属于典型的第三象限工作,待遇和前景都难以与核心部门同日而语。
------------------------
 (5418花粉過敏   2011/3/27 15:32:14    第 168 楼弄堂模子   混圈子,找靠山,被利用。 )
---------------------------
 這位是高人!哈!关键词抓的很好,但需要展开解释,要不很多受众会误入歧途的
------------------------------------------
 连续剧《蜗居》中有一个隐含情节,海萍199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工专业。受当年就业热衷于“北上广”和“外企”时代大潮的影响,她放弃回到家乡从事对口工作的机会,留在了上海,在一家日企担任普通文员。十年时间一晃而过,海萍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是一个普文员,面临方方面面的经济压力,已经无法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此时她的处境大致可以描述成这样,月薪4000多元,部门同事很多都是二十多岁刚出校门的年轻人,租住棚户区,面临购房压力,小孩快要上学,心理不平衡、工作怠慢,涨薪升迁无望,专业已经荒废,职场社会竞争力差,随时都可能丢掉工作,为了补贴家用还不得不当中文家教,很多同学在对口企业的年薪早已超过十万、回到家乡的不少已经担任领导职务。
 原著作者六六擅长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对社会把握洞若观火。剧中的海萍,是非常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在现实当中也具有很大代表性。在此我们可以假使,如果海萍当年毕业没有留在上海,而是回到家乡,凭复旦这块金字招牌,也不难进入一家不算太差的单位,赶上2000年前后的领导干部年轻化,说不定还能或大或小混个领导职位。如果她不是铁了心非要进沪上外企,而是变通一下,在上海找一家实力还算不错的本土企业,从事技术或销售类工作,抑或在长三角其他城市寻找一家专业对口的外企,十年之后肯定不至于如此困窘。然而假设毕竟是假设,剧中的她在非核心部门的非核心岗位上干了整整十年,早已把自己废掉了,给人留下的只有感叹。
----------------------
 (回帖人:弄堂模子2011/3/27 23:22:54    跟帖回复: 第 174 楼楼主讲的是正道,但是在非人见里,这类正道只能起到‘骑驴找马’的作用。不然就会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之叹矣。
 就说海萍吧,大上海机会多,没有裙带关系,凭文凭年纪勤奋还是有进阶的机会的。特别是外企多,比较认实力,相对还公平些。海萍会老家发展,没有裙带关系。没有这么多外企。风险也不小啊。
 海萍从事技术或销售类工作?这两样工作都可以凭‘实力’吃饭的。而且还都是‘核心部门核心岗位’。
 女的搞技术当然可以的,说不好。我看到几个搞技术的都挺辛苦的。不过混套房子没问题。女的搞销售,肯定有钱途!这点她就得先向海藻学习,干个10年岂止混套房子。
 正道归正道讲,人生苦短,人心浮骚爱走‘捷径’。‘捷径’也反映规律啊。
 楼主是‘教育工作者’吧,人家都毕业了,咋还追着别人的屁股后头‘教育’人家呢?你们若能把人家教育好了,人家能毕业就失业吗?忽忽)
-----------------------------------
 也许教育的成份大了点,但我没有丝毫教育别人的本意,只是想把自己从酸甜苦辣中得出的一些感悟写出来,给自己看,也希望高人能够指正

(016)

 铁律之十六:所谓工作经验,其实更多的就是一些细节性技巧,可能这些东西别人一说你就明白,做过以后都觉得非常简单,但是这些细节性技巧的数量如此之大,非有人指点或者经历过,没有三五年耐得住寂寞的积累,是难以形成系统的。

 有人对某一细分领域的经验过分看重,认为任何事情都得深入其中才能体会,对此方面没有太深经历的人很看不上眼,大有非经历不能言的倾向。有人则对细分领域的经验不屑一顾,一句大同小异,足以扫平某些行业实践和经验的独特性。当然,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程度的正确成份,但相对来说又都是比较极端的看法。
     对某个领域的把握,的确需要一定程度的实践和深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际上就是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的。但也不是说非得在每一个环境都得亲身实践几年,才能有发言权,如果真是这样,德鲁克和科特勒即使活到1000岁,也未必能成得了大师。我们也不能否认,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同一专业,比如销售,确实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但每个行业都还有些自己的独特性,你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或者必要周期的过渡,是难以适应要求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企业在招聘销售或管理人员的时候,要求相关行业从业经验,即使一些世界500强企业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把工作经验看作是一个系统,其大致可以分为框架和细节两大部分。如果单从框架来看,只要是专业相同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太大差异,可以采用大而化之的方式加以掌握。你做过饮料行业的企划,到了数码产品行业,并不是完全不能胜任。倘若从细节上来看,即使专业相同,不同行业之间还是有较大的一些差异,你将这个行业的经验照搬到那个行业,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你没有直接相关的经验,又不认真去对待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没有过渡周期的心理准备,遭受挫折基本上是必然的。
     在现实当中,很多工作经验说起来并不复杂,基本都是由一些非常具体和易懂的东西组成。但倘若你没有经历过,也没人给你系统讲解过,完全靠你从头领悟,这个周期会十分漫长。即使有人给你专门培训,你也会觉得其中的很多关键点都非常简单,稍加记忆就可以完全掌握。其实这里头是有误区的。这些关键点和模式相当于化学当中的元素,以及数学因式分解中的公式,尽管元素和公式本身非常简单和容易掌握,但如果将他们排列组合起来,就足以组成纷繁复杂的世界,你想利用这些东西来熟练解决问题,还是需要不断去实践和练习的。汉语当中最常用的字,也就800多个,但经常写作之人和很少写东西的,即使对最简单事情的记录,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
     现实中的工作经验,更多是一些细节性技巧。而任何一个领域的经验,都是由成百上千个细节性技巧组成的,如果我们要想把这些东西系统掌握,并得心应手,还是应该耐得住寂寞,用时间、勤奋和智慧去换取。目前,用谷歌和百度搜索网络资源已经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了,在很多人看来,无非就是输入关键词,点击一下搜索按钮,没有什么经验和技术含量可言。但这对于专业人员来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要最大限度找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选择什么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怎样组合,如何挖掘在搜索结果中没有直接显示出来的资源。这里面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方法,没有几个月时间锻炼,是难以很好掌握的。
     很多人职业发展受挫,吃亏就吃在过分藐视经验的专属性,强调大同而忽略小异。朋友C,十多年来一直从事销售工作,但最长一份也仅仅干了一年半时间,大多数时间都不满一年,而且还是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跳。他本人倒是能说会道,很有激情和鼓动性,很多时候倒不是老板炒他,而是他把老板炒掉,理由不是嫌工作太辛苦,就是抱怨拿的少。这么多年下来,他老处于动荡不安的境地之中,收入也不太理想,别人薪水早已实现了5~15倍的增长,而他只是2~3倍的样子,如果考虑靠物价因素,大致上也就原地踏步。他对财富的追求也基本到了痴迷的程度。
     我不止一次劝过他,这样跳来跳去,不但专业技能无法持续提升到更高境界,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更为严重的是难以沉淀到客户资源,永远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轮回之中,而且每一次都是新领域,基本都是新手,经验用得上的不多。他对我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做销售和做技术不一样,技术领域专属性很强,而销售任何行业都是相通的,大同小异,不存在什么适应不适应的,拿起来都能干。
-----------------------------
 (弄堂模子2011-3-28 23:23:46    跟帖回复: 第 187 楼楼主说的有理(第 186 楼),不宜跳来跳去。不要此山看着那山高,跳来跳去风险更高!另外,要注意在公司‘内部’发展。其实,无论怎么动。就是个风险问题,没风险是不可能的。择其轻者可也。哈哈,不过,有些‘当’自己不‘上’自己是不知道的。有些‘当’是一定要自己‘上’地。这就是人生啊。
 有人成功的,除了运气外主要看谁输得起。输得起是成功最最重要的条件。输不起者,必须认命!因为比较风险低些。
 不知楼主以为然否?嘿嘿。)
--------------------------------------
     呵呵,您谈的有很多合理成分,最关键的还是你有没有积累到可以胜任更高位置和薪酬待遇的经验、能力和资源,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也许换个平台会好一些,如果做不到,其实你到哪里都一样,不会为自己带来多少改观,还凭空浪费了深入沉淀的机会。
     这种说法自然有很大合理成分,但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十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周期上完全可以支撑一位销售人员从菜鸟成长为经理甚至是总监,年收入也会从不到2万元,上升到15万左右甚至四五十万的水平,专业导向上也足以支撑一位专家的炼成。回过头再看这位朋友,虽然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一直处于销售人员最基本的位阶上,年收入5~6的样子,专业上貌似经验丰富,其实大多数东西似是而非,谈不到点子上。大框架讲的头头是道,涉及到非常具体的一些细节上,就开始露陷了。而在他现有思维框架中,是看不起这些事实上同样非常重要之细节的。
     任何职业和岗位上的经验都绝非深不可测,只要你努力锻炼并用心领悟,在绝大多数位置上,聪明之人三年,普通之人五年,经验基本上可以初步实现系统化和细致化。只不过是在职场环境中,大家都希望人才拿过来就能用,不太愿意培养,最终为别人甚至是竞争对手做嫁衣。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多少力量可以同环境抗衡,能够做的只有顺应其中规则,为自己谋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017)

 铁律之十七:大多数人做事情,都不太符合规范,甚至还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毛病,有悖于你自己的价值准则。在不影响核心利益之情况下,如果能够容忍对方的不足,习惯和适应其行为方式,我们就有可能从他们那里获得丰厚的利益。

 尽管社会上每件事情都有相应的规范,但非常真实的一个情况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做事情,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太符合规范的,甚至还存在一些令人厌恶之处,比如约会迟到、办事拖拉、随地吐痰、说话粗口等等。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实际上大多数人除了小节上存在一些毛病外,其他方面还是挺好的,在你需要的核心要素方面存在着价值。
-----------------------------
 (弄堂模子 2011-3-29 19:01:43    跟帖回复: 第 194 楼 写文章俺特不擅长。为了防止有人误入黑社会,俺就展开一下下。
 所谓混圈子嘛,就是武将跟武将交朋友,谋士与谋士交朋友。管他哪一国的。以后跳槽也好有个引荐的人。同时,还可以获得各种情报掌握行业动态。特别是竞争对手企业,相对单位有朋友的话,哈哈,你更能抓住工作重点,明晰工作思路。朋友未必是用来出卖的,老板肯定是用来出卖滴!忠?忠是很贵的!愚忠就是人格被贱卖了的。这些朋友的来源,有大学同学,有最初几次工作的单位同事。
干了几年大家就会知道,在某个行业,圈子其实很小。你本人在行业中的实力、地位大致应该了解。你也会找到自己在本行业的偶像,树立起你人生的目标。你也有发展的动力了嘛。如果你较早地就知道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你他妈的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跳槽?对一条虾米来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啊。所以要想好干什么。其实干啥都差不多的。切忌老是跨行业发展。因为时间精力是年轻人唯一的本钱。基本来说,大多数职业都是‘熟练工’而已。当然喽,基本素质是必需滴,用心啊、勤奋啊...就这些吧,有空再补充。哈哈。)
-------------------------------------
     我们在职场上发展,对自己的确需要严格要求,尽力使每一件事情都按规范去做,特别是涉及到一些细节的地方,但对别人应该有一颗宽厚的心,能包容他们很多方面的不足,只有这样,你才能拉近和周围很多人的距离,人际关系才会更加顺畅。如果你存在规范上的洁癖,对这个也鸡蛋里面挑骨头,对那个也吹毛求疵,即使你在言语上不表现出来,但时间一长,别人都能感觉的到。
     从事销售职业的人,在这方面最有深刻体会。你需要大量去接触客户,也就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这些人当中或者这方面存在问题,或者那方面存在问题。无论你内心中是不是喜欢,出于商业利益,或者业绩压力,都需要去不断接触,甚至还需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他们的行为方式。如果你连这关都过不了,不善于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你不太适合从事销售这个职业。
     其实,如果你将自己设想成一个公司,将职业生涯当作一种事业,成功无非就是如何将自己推销出去,卖一个好价钱。因此,如果我们真正想获得成功的话,就不得不面临与销售人员同样的问题。而职场当中你所打交道的每个人,也都是你独特销售过程中的关键人,他们或大或小都会影响你命运走向。人生何处不营销,无论是我们上学、就业、婚姻,还是职场发展,实质上都是为了将自己“卖”给别人,最大限度为自己换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你的一生本来就是一个经营实体。
     古代圣贤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你可以将其看成是纯粹的道德教条,也可以看成是亘古不变的人际关系秘诀,还可以看成是功利职场中的隐性规则。微言大义,其中的很多奥妙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而且年龄阶段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对此的态度和领悟程度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当然,宽容对方是有一定前提和限度的,就是在我们核心利益不受损害。我们在一些细枝末节和非关键领域,出于大局考虑,没有什么不可以容忍和让步的。倘若有些人得寸进尺,不但在非核心的细节上不太符合规范,而且在核心利益的达成方面也强差人意,我们就没有必要容忍他和接纳他。譬如一个木工师傅,他有迟到早退,随地吐痰,说话粗口,进门不带鞋套等毛病,我们都可以忍受,但如果做出来的活连底限都到不了,就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他了。再比如,我们容忍客户的不足,习惯和适应他们的行为方式,入乡随俗,作客随主,是为了达成生意,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如果我们其他方面的迁就不能为自己换来这种结果甚至还是损失,我们又何苦要这样呢。
     在很多武侠剧和传奇故事当中,往往有很多绝世高手,有着非常诡异的行为和脾气,令常人难以容忍。上门求见或者拜师者,无不受尽怠慢抑或凌辱。但总有人能够忍受他们的怪癖,经受得住考验,最终如愿以偿。比较典型的就有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发生的三顾茅庐,朱丹溪到杭州向罗知悌学医的经历。尽管这些都成了求贤若渴,诚心求学的千古佳话。但这里面隐藏着三个极为关键的问题,一个是刘备和朱丹溪这样成就大事的人,都具有容忍和适应别人奇特行为习惯的良好品质,一个是他们两人都能为了核心利益去迁就对方,另一个则是诸葛亮和罗知悌的确是不世出的高手,值得刘备和朱丹溪那么做。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典籍史料,抑或我们生活周围,都不乏容忍别人不足,或者主动适应其行为而获利颇丰的案例。类似的事情在全球商业往来中显得更多。譬如,在欧美企业眼中,中国人办事拖拉、不太守时、习惯在酒桌上谈重要事情、做事更依赖于私人关系、诚信度较差、决策更加倚重感觉,此外还有很多比较独特的行政管理制度,很多方面都不太符合他们的价值准则。面对这种情况,能够变通和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都赚得盆满钵满,而那些所谓固守原则的,大多都铩羽而归。

(018)

铁律之十八:职场当中,决定你能拿多少钱,并不在于你的学历,也并不在于你的背景,而在于你处于什么位置,你能做什么,你做了什么,你为谁做什么。能做什么,代表的是能力;你做了什么,代表的是方向和业绩;你为谁做什么,代表的是你的选择与机遇。

 工作五六年之后,很多人在社会上的发展差距特别是收入,逐渐显露了出来。大学同学中,有人年薪可能已经飙升到四五十万,有人月薪可能还不到2000元。随着发展差距的逐渐扩大,一些人心理就很不平衡,不太愿意和大家相聚和联系,“恐聚族”和“拒联族”慢慢也就多了起来,好像在玩无线电静默。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对自己进行必要的反思,为什么别人能够越走越顺,地位或收入不断上升,而自己停滞不前,还在边缘地带轮回?为什么有人能力不如自己,又没有学历,综合素质跟自己还差一大截,现在反而要比自己混得好的多?自己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从哪些方向作出努力,才能突破目前的困境?
     反思结果大致上会有这么几种情况。其一、别人或者是出身好,有这样那样的靠山,自己也得想方设法搭上一些贵人,甚至不惜给对方当马仔和奴才。其二、有人这些年的运气比自己好,而自个虽然一直寻求突破,奈何运气太差,需要求算命神拜佛弄风水,开开运。其三、学历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金字招牌,于是很多人又去读硕读博,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甚至直接出国留学。其四、人脉资源有很大局限,所处的圈子质量较低,结构不合理,于是削尖脑袋去拓展和优化自己的人脉。其五、感觉现在的平台不好,对自己的发展局限太大,跳槽去一家好的单位是最为现实的选择。其六、自己在能力上有欠缺,应该努力寻求更多的锻炼和提高机会。
     其实上,上面的反思结果或多或少都有些道理,但不是最直接和根本的。君不见,在一线城市,月薪2000~3000元之间的硕士、博士、海归,不在少数。君不见,学历只有初中水平,年入数十万的也大有人在。看病要号对脉,否则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于事无补。一个人在职场上薪酬高低和发展前景,除了你所处的位置之外,最为直接的决定因素是“你能做什么”,“你做了什么”,“你为谁做什么”。职位对于薪酬待遇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性,前面的篇章已经有所涉及,这里就不再赘述,而重点讲的是后面三句话。
     无论其他方面的条件如何,你在职场上发展,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基本意味着你大致上的能力倾向和所能适应的领域。如果你能够做创意,自然要比文案赚得多;如果你能销售大型机械设备,自然要比超市导购赚得多;如果你能做项目整体构架,自然要比程序员赚得多;如果你能管理一家大企业,基本上要比给小企业打工赚得多;如果你协调能力强,自然要比那些不善协调的赚得多。社会是非常直接和现实的,一般来说,工作难度越大、操作程度越复杂、越有开创性,你的薪酬水平也就越高。即使你学历很高,人脉资源很好,家庭背景不错,四处巴结权贵,如果直接能干的事情都非常初级和简单,待遇也恐怕高不到哪里去。无论谁用人,总需要找个起码还能干得了的,这在任何环境中基本都是一个底限。尽管封建王朝最讲究血统论,但帝王们选择继承人,还是要找一个能干的。当然有人会认为,在职场上善于巴结领导才能混的好。其实,能当上领导的,大多不傻,更何况巴结他的不止你一个,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竞争的,他会抬举谁,肯定会从多个角度综合权衡的,不是你想当然那种样子。
     在职场上发展,业绩和成功案例无疑也是极为重要的。相同岗位,贡献不同,基本上也会在收入上显现出来。单纯的计件工自不待言,就拿销售这类职业来说,虽然很多公司实行的是比例奖金薪酬制,但业绩上卓有成效的,还是要比普通人员拿的多得多。成功案例可能对你当下的岗位待遇帮助非常有限,但对你的职位升迁和跳槽质量有着巨大影响。如果你寻求内部升迁,成功案例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要素。倘若由于种种原因,虽然你拥有非常强大的成功案例体系,但该得到的职位没有得到,你还可以将这作为筹码,跳槽到更好的平台,为自己换取理想的职位和薪酬待遇。怕就怕现在单位已经给你够多了,你跳出去连现有的数目都拿不上。
 (回帖人:帝国骄阳  2011-4-2 0:52:18 
     这个确实是对,看你的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了。和个人对自己的定位是否准确。这个是比较复杂。可以这样说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所做的努力只是增大成功的概率,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但是要有所改变一定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初中就辍学的周杰伦,能有现在的地位........上面对这个也有说明。我就不多说了。当然这个属于剑走偏锋的方法,你要想成功必须一开始就是这个行业的顶级至少是次顶级已经多少潜在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在此之前你没有太多的资本可以炫耀。
 歌唱界里面,姑且这样说吧。能自己作曲填词的有多少?屈指可数,不幸周杰伦就是其一。他具备了在此圈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大家还记得《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演唱者雪村了吗?没有人给他写歌,或是没有合适的歌。他就销声匿迹了。另注:包括所谓4大天王4大天后什么的,谁能在作词作曲或其音律乐曲方面独有一手的?没有?你受制于人的地方就会更多。
     无论其他方面的条件如何,你在职场上发展,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基本意味着你大致上的能力倾向和所能适应的领域。如果你能够做创意,自然要比文案赚得多;如果你能销售大型机械设备,自然要比超市导购赚得多;如果你能做项目整体构架,自然要比程序员赚得多;如果你能管理一家大企业,基本上要比给小企业打工赚得多;如果你协调能力强,自然要比那些不善协调的赚得多。社会是非常直接和现实的,一般来说,工作难度越大、操作程度越复杂、越有开创性,你的薪酬水平也就越高。即使你学历很高,人脉资源很好,家庭背景不错,四处巴结权贵,如果直接能干的事情都非常初级和简单,待遇也恐怕高不到哪里去。无论谁用人,总需要找个起码还能干得了的,这在任何环境中基本都是一个底限。尽管封建王朝最讲究血统论,但帝王们选择继承人,还是要找一个能干的。当然有人会认为,在职场上善于巴结领导才能混的好。其实,能当上领导的,大多不傻,更何况巴结他的不止你一个,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竞争的,他会抬举谁,肯定会从多个角度综合权衡的,不是你想当然那种样子。)
     这位朋友说的很对,上帝的责任归上帝,自己的责任归自己,自己努力不到位,把责任简单归结给别人,是对自己很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就那我认识的很多在北京的老乡,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普通的不再普通的家庭,别说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个个都是“九代穷”。在北京经过8、9年时间的奋斗,绝大多数都已经有房有车,个别发展好的,房子都两三套了,还拥有自己的公司。按照笔者说的方式去做不能确保必定成功,但无疑会大大提高成功的概率。
 (城市中的乡绅 2011/4/2 15:13:17 比较实用,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成功学书籍)
      有利必有弊,人们往往都有暴发、暴富、快速成名的潜在心理需求,因此成功学、穿越剧、遇美得宝、天降秘笈之类的作品看起来非常爽,像我这类东西,不少人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甚至非常纠结和痛苦。但相对而言,更为贴近现实。说实在的,写这类东西是存在风险的,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是为了写给自己看,另外也是为了跟更多的朋友分享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让高手来斧正。作品一旦公开出来,注定是要打擂的。
 (秀儿1 2011-4-2 16:13:12 在职场上善于巴结领导才能混的好。其实,能当上领导的,大多不傻,更何况巴结他的不止你一个,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竞争的,他会抬举谁,肯定会从多个角度综合权衡的,不是你想当然那种样子。---当然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了,抬举对自己最有利的人,打击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人。)
     说的不错,这个里面还会涉及到很多微妙的因素。不是单单你巴结他,或者你有背景,就对他最有利。
     即使你的能力、经验和成功案例相同,岗位也非常接近,只要所处平台不同,你的收入水平也会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其他方面相同,平台不同,差别只在于你在为谁做事情。单位不同,首先会影响你的业绩。在现代职场上,无论你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实际上都是团队集体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归功于自己。譬如图书运作,稿子和策划人完全一样,在博集天卷和磨铁这样平台出来的发行量,往往要高于刚成立的图书公司,前者的推广资源和发行渠道明显要优于后者。当然,你的基础条件和业绩都基本一样,只是你任职平台或服务对象不同,待遇上也会产生很大差距。比如你从事的同样是销售助理工作,在中小民营企业当中的月薪基本是1000~1500元,而在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可能是4000~6000元。
     一个人的职业前景,和薪酬水平,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在于“你处于什么位置”、“你能做什么”、“你做了什么”和“你为谁做什么”。但这4种要素并不是孤立和不变的,而是个动态性过程,这些核心变量没有一个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要任一要素发生变化,我们的命运就会发生改变。面对发展和收入上的差距,我们不要茫然、不要彷徨、不要抱怨,更不要悟错原因吃错药,而应当紧紧围绕这4个要素,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自己职业发展赢得一线曙光。
 (第 222 楼 zhb884 2011/4/2 16:07:02 的原帖:深有感触,工作10年了,仍然一事无成,什么都没有。以前只知道本本分分工作,坚信工作做好了就什么都会有的,思想被工作麻痹了,变成了工作机器。)
     其实,很多本来潜质很好的人才就是这样稀里糊涂被埋没掉的,本书的一个写作宗旨就是根据自己多年来的酸甜苦辣和所见所闻,写一本能够对草根职场发展有所帮助的作品。

 (019)

铁律之十九:一个人的发展,固然自身能力和素质非常重要,但相关利害方特别是部分关键人对你的感知与评价更为重要。也许他们的印象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既不客观又不公正,甚至带有明显偏见,然而这足以影响到你职业前景。
     从终极意义上来讲,人都是为自己活着,但不少人在理解上有一些偏差,认为人为自己或者就是我行我素。众所周知,人的最大属性就是社会性,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各种群体之中,别人对你的感知和评价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也许有人看来,一个人越强势、地位越高,也就越不用考虑别人的看法,太多注重他人看法,会令你活得不真实,越是不成功的人越关注这些东西。其实,别人的感知和评价,对于任何人都同样重要,只是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注重的程度、角度、层次不一样罢了。世界上最强势的莫过于古代帝王,尤其是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最为典型,但即便是他们,也不能不去考虑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那些功臣良将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第 230 楼 userone123 2011/4/4 12:08:33 的原帖:哈哈,我倒认为小姑娘的选择没有错。既然她漂亮、气质好,往前台一站,500强公司的优秀男士谁能扛得住美女诱惑啊,钓个钻石王老五后还需要职场打拼吗?)
     呵呵,这只是存在的一种可能,如果到一个好一点的部门和岗位,同样也能钓到钻石王老五,而且人总有到人来珠黄的时候,如果只将自己的命运绑定在“金龟婿”身上,如果你的如意郎君以后不再要你怎么办?在大都市,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白领们的离婚率一般要高于其他群体。自己的未来更多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命运更多掌握在其他人的看法当中。从面试到考核到升迁,我们哪一个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不是少数人口中讨公道。你事后完全可以抱怨他们的看法不太客观和公正,非常肤浅,甚至还存在公报私仇的成份。但无论你服气也好不服气也好,无论他们的判断正确也罢错误也罢,现实总是无法更改,这些人的逻辑就是标准,他们的结论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命运。职场如江湖,数年下来,也许类似的事情我们都遇到过。
 (第 89 楼 maturedpeach 2011/3/13 12:43:08 的原帖:正确的废话,一派政委的风采。)
     政委是站在领导角度给员工洗脑,本文是立足员工角度考虑如何更好发展,很多领导和老板是不喜欢本文的。
     你一贯办事认真、不善变通,时间长了,难免会冒犯一些人。其实也可能没有什么大事情,也就是言语上一些不得体,或者是表情僵硬。但敏感的人就会认为你瞧不起人家,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人了,对方一有机会就会给你穿小鞋。另外,几乎每个人都一种倾向,就是做事情总是偏向于自己熟悉或者跟自己关系好的人,如果你平时跟大伙的距离都比较远,而你的竞争伙伴跟他们走得比较近,在测评打分竞聘之时对手自然会分值高于你。
     自身的能力、素质和业绩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你职业发展的基础,绝非全部,单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将自己情况让大家特别是决定你命运的那些关键人感知。很少有人会主动深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因为这本身就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会给人家带来额外的负担。这就需要你以各种方式,或者通过工作报告和会议,或者在“不经意”间,向更多的人提起你工作的一些细节,让他们更深入地去了解你。从岗位职责上讲,管理部门和人员确实有责任去主动了解和把握你的工作状况。但这里存在着几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其一是他们面对的人员很多,主动性的了解不可能太深入,其二是全面深刻的认识都需要过程,没有很多铺垫,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即使非常正直而且能够洞若观火的领导,也不能完全突破这种局限。我一位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朋友就讲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要想得到组织提拔,就得先进入组织视野,让组织对你了解和认可。这就如同再好的公司、再好的产品,要想发展地更加顺畅,都必须注重品牌传播和公关沟通工作。也许你只是寻求职场中的发展,但这方面的道理和可口可乐做品牌传播,贝拉克·奥巴马竞选总统是相通的。
     在承认人们对你感知和评价,往往同实际情况存在不同程度出入的基础上,我们就应当努力引导别人尤其是关键人对你形成正面和积极的看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上发展得比较顺利。我国历史上,能力、素质和业绩都不错,又善于传播造势,最终和领导达到良好沟通效果的,可能要数曾国藩了。曾文正出身布衣,以科举走上仕途,又靠团练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而建功立业,而且手握重兵,一直没有被朝廷猜忌,是相当不容易的。观其人生的几个关键点,我们就能得到很多启发。曾国藩丁忧在家,之所以能够获得受命平乱的机会,靠的就是之前朝廷对他能力和素质较为客观的评价。领兵在外,四处征战,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施展拳脚,表面上这直接得益于慈禧太后的信任,但隔三差五写“家书”,间接向朝廷汇报思想动态和表忠心,才是其中的关键。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请求朝廷解散湘军,事实上也是为了变相向朝廷表明没有任何政治野心。
     将实际情况准确无误,甚至加以美化地变成关键人对你的印象,其本质还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在此过程中,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主动向特定人或者不特定人输出各种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和印象;当然,利用决定你命运之人主动对你的感知和认知的机会,来赢得他们对你的积极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职场当中,你直接和关键人发生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并不多,更多信息传递是通过一些中间环节实现的,比如领导秘书,上级单位派出来的督导等等,关键人对你的看法,很多时候就以他们对你的评价作为依据。如果他们对你印象不好,或者你得罪了他们,不给你说好话,我们的职业前景同样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换而言之,信息的发送端、接收端和中间传递环节同样重要,只有将这三个要素都搞定了,你的职场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第 162 楼 ygkk2010 2011/3/26 12:32:33 的原帖:其实楼主也没有逃过成为精英这样的传统怪圈!人太多了,谁不想比别人更好一点呢?)
     中国一直是金字塔社会结构,精英和非精英的境遇差别太大,因此我们的教育传统是精英主义的,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欧美反精英主义是建立在纺锤形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在他们那里大学教授和园艺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要小于我们,在收入差距较小的情况,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更喜欢的领域和方式去发展,不用非得把自己变成精英。

 (020)

铁律之二十:事业上的成功,像是在酿造绝世美酒,一是需要平凡而又实际的点点滴滴,二是需要长年累月的升华和酝酿,三是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去默默地等待。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铁三角,成功永远属于耐得住平淡和琐碎并不断修炼之人。
     当你问到一些明星、专家和老板成功秘诀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在某一方面用心去做,时间长了,也就这样了。也许你会认为他们不太诚实,不愿意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拿出来分享。其实,他们绝大多数人说的都是真实情况。大道至简,即使的确存在着方法和技巧,也需要用定力与时间来换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观察的到,没有一定耐得住寂寞的沉淀,就算直接把一些很好的模式或窍门告诉你,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实际效果。这就如同人体健康,固然蔬菜与水果非常重要,假如很少吃主食,缺乏大量的蛋白质补充,还是于事无补。
     在很多传奇故事当中,主人公奋斗历程往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不断有高潮和变化出现,显得非常抓人,富有情趣。而现实当中的奋斗历程,往往平淡地再也不能平淡,犹如你每天在喝白开水,时间长了肯定会腻味,但仍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的确有不少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玩过一些大手笔,但也只是几个关键点,更多时间是在平淡无奇中度过的。刘邦从起兵到平定天下,时间跨度长达七年,然而关键的也就那么几仗,平常也就是苦练内功和积蓄力量。
     W前辈,钢铁行业资深专家,从大学一毕业就从事钢铁产业钢铁和信息和数据分析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是重要顶级行业会议必请的对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很多人眼里,信息和数据工作比较琐碎、枯燥无味、又无钱无权,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并没有多大帮助,干个两三年还可以,时间一长,就有被打入冷宫的感觉。我们不能排除这位前辈当年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这么多年来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断挖掘数据背后更深层次、更为系统的东西的过程中,他的专业水准一直在突飞猛进,而且将上进好学和勤于思考的精神内化到了自己灵魂深处。近十五六年来,他都是某些国家重点课题的参与者或主持人。一般到了四五十岁的年龄,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已经不太容易,更不要说达到非常娴熟的地步。这位前辈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学习互联网和常用办公软件,不但当时的效果要优于他们的同龄人,而且在后来的应用中很多方面都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就以PPT课件为例,除了专业内容信息量大之外,在色彩、框架、图片、布局、饱满度都远远超过了年轻人,并且所有的这些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如果我们尝试了解更多的领域,也很容易发现其实大多数表面风光的职业,即使属于典型开创性的工作,都有很多平淡、繁琐且重复性很强的日常工作。比如大牌培训师经常乘飞机飞来飞去,高层管理人员天天在酒桌上忙于应酬,工程师日复一日地看着那些图纸,猎头们一天到晚收集信息和拨打电话,咨询师经常翻来覆去为客户解释近乎常识的道理。到大家真正感觉到在玩大手笔之时,事实上已经练习了太多的基本功,经历了太多的平淡。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现实当中,几乎所有的经验、技巧和模式,都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点滴中提炼出来的,就连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都是在浴盆中发现的。尽管脚踏实地做好细节,并不一定会带来事业上真正成功,但如果缺乏这一环节,成功就会离你十万八千里。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富二代”和“官二代”莫过于历史上那些王子皇孙,如果缺乏底蕴,即使成功继承大统,也避免不了覆灭的命运。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成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譬如你要成为某一方面权威专家,要在某个模块上首先实现突破,然后向更多的模块去拓展。当拥有成百上千个模块之时,框架基本已经搭建完毕,你也有所小成,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每一个模块的广度和深度上继续下功夫,直至大成。一般来说,小成需要的时间为3~5年,而大成的周期为7~10年。我认识的很有朋友都有一个大致上的体验,钻研某一领域进入第七个年头之时,你才逐渐不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所迷惑,感觉豁然开朗,成就到了一个质变的关键点。
     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去干,肯吃苦(真正的吃苦,而不是表态层面的吃苦),并努力积累、提炼和领悟,有所成就是迟早的事情。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也许你心急火燎,做梦都早日成功,但很多东西是急不来的,如果还欠一些火候,急也没用。我的一位朋友在QQ签名上写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世界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有梦想,却不知道实现他的具体日期”。这样的心情每一个上进的人都曾有过,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心态,然而当这种情绪变得过于急切,就会走向浮躁、幻想或者绝望。在更多的现实中,你除了将前两步努力做好之外,在相当大程度上也只能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等待。也许这就是佛教徒悟道过程中常说的那个“缘”字,缘分是用来追求的,倘若时刻未到,你着急来着急去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在不少人看来是很笨的一个办法,实际上成功者就是这样炼成的。我们当然可以为成功添加很多方法和技巧,倘若深度解析,还是脱离不了这个基本框架的,日常功课仍然是基础中的基础,否则所谓的成功要不是海市蜃楼,要不是空中楼阁。就拿上面提到的老前辈来说,个人潜质和良好平台,对其专业水准到达巅峰,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如果没有长达数十年之久“铁三角”般的努力,目前成就是很难想象的。
 
(021)

铁律之二十一:年轻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给自己不断充电,是非常必要的。很多青年俊杰为了眼前的高薪,不惜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几乎成了工作机器,连必要的休息都成了问题,结果透支了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过早遇到职业玻璃顶。
     个人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同企业运营一样,除了需要眼下多赚一些钱之外,还必须立足长远,为自己谋取更好的发展前景。人性的一个重要弱点,就是更加热衷于触手可及的眼前利益,特别是这个利益具有足够诱惑力的时候,很难去考虑那些看似飘渺、遥不可及和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的长远利益。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年我们所认识的某位朋友,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待遇就是大家的三四倍,当然工作量也非常饱和,令大家羡慕不已,甚至心生嫉妒。但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很多人的身价都十多倍往上翻,而以往被大伙羡慕的人,薪水并没有多少增长,职业发展也似乎过早遇到了天花板,裹足不前,别人对他的看法似乎又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这些朋友潜质不好,也不是他们工作不努力,恰恰是由于他们潜质很好,才能一入社会就能拿令人羡慕的高薪,正是由于工作太努力,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所以没有时间充电、总结和提高,能力结构优化和升级过慢,导致所能胜任的面过于狭窄,最终发展瓶颈期过早到来,现有平台上前进无望,跳槽也找不到更好的下家。其实说白了,他们的发展空间已经被“高薪酬”、“高强度”、“低充电”的工作模式透支掉了。
     在这种“两高一低”模式下,即使你之前确实才华横溢,五六年下来恐怕也只能成为江淹和方仲永了。我曾经和朋友私下开过一个玩笑,说如果我是开发商,肯定不会组织那么多人跟“房地产三剑客”论战,这样只能帮助他们大红大紫,成就了大侠们的江湖地位,换成是我,通过一定层面的运作,给时寒冰和曹建海更好的平台,赋予他们非常体面的职位,薪酬待遇翻两番,工作量翻一番,到时本职工作都可能疲于应付,那会再有时间去对“房事”评头论足,短短两三年,就足以消除他们的影响力。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奇才就是在“被重用”的过程中泯然众人的。
 我的一位朋友,当年是学哲学的,进入社会已经有十多年,毕业之后遭遇就业困难,先到了一家摩托车零售商那里做导购。后来老板感觉在未来五年内汽车会快速替代摩托,消费升级过程中蕴藏着巨大商机,于是开始转为经销汽车。尽管领导对他还是非常重视,但毕竟平台实力有限,成长较慢,难以给他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另外女朋友在北京,因此开始选择“北漂”生涯,这时距离他毕业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到了北京之后,先屈就在某汽车信息机构做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待遇不足2000元,后又辗转到了一家专门面向汽车行业服务的咨询公司,从事策划、调研和媒介事务,薪水一下子翻了四倍,飙升到8000元。五六年之前,这个薪酬水平在北京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我当年曾在公交车上,听到过一位北京城区老太的择婿标准,硕士学历,大企业白领,月薪不低于7000元。当然这个令人羡慕的薪水也不是很好拿的,不但要求熟悉行业,而且还必须是写作高手和快手,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通宵达旦也并不少见。几年下来,随着公司快速发展,以及他所承担工作重要性和复杂程度的持续提升,他的薪酬也一直在增长,2010年全年下来收入为15万左右。
     刚开始的几年,他还非常自豪,毕竟出身农家,无钱无势,职业起点又低,完全依靠自己努力,能达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易,基本在同学中算是走到了前列。然而,北京不同于寻常城市,用藏龙卧虎、高手如云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两者加起来,接近2000万之巨,就按百里挑一的标准来寻找精英,高手绝对数量就多达20多万,这大致相当于中西部一个县的所有户籍人口,如果再考虑北京人口整体职业化程度要远高于其他省份水平的因素,实际上在这里即使你年薪上百万、拥有上千万资产,都算不了什么。慢慢的,这位朋友的自豪感开始消退,陷入现实的发展困境之中。
     他本人属于非常上进那种类型的,又迫于非常现实的经济压力,他开始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但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就发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从内部来看,基本上已经到了瓶颈期,公司给他的发展定位是高级专业人员层面上,以往的安排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培养,把他局限在很狭窄的一块儿,虽然这个岗位越来越难替代,但让他干其他方面的事情也存在着经历和能力结构匹配程度不高的问题。就算在公司外部寻求发展机会,也存在着类似情况。这么多年来,他自己的时间基本都被工作挤占,高度饱和,根本就没有余力去充电、修炼和提高,被彻底“捆绑式”纳入了公司的发展轨道。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慢慢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已经无力改变这种局面。
     我数年之前的一篇文章《一流人才缘何多出自体制内》,虽然争议颇多,但有一个说法还是被广泛认可的。一般来说,体制内单位,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可用来充电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多,如果利用得当的话,自身能力结构可以得到很好的优化和升级,更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而一些民企和外企,在“两高一低”的用人模式下,除非公司出于战略需要有意培养,你基本没有多少自主选择充电和升级的可能。更何况,不少朋友还被眼前的“胡萝卜”所陶醉,远未意识到这个问题。若干年之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其中的一些门道,但可能早过不惑之年,为时已晚,只能在茶余饭后在晚辈面前故弄玄虚。
 
(022)

铁律之二十二: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从实践中抽象和提炼出来的,并不能呈现更多细节,要想真正读懂,必须拥有相关实践经验,否则很难掌握深层次的东西,领悟也只能停留在表层,不但会给人留下夸夸其谈的印象,也很容易被别人忽悠。
     能在书本上出现,或者能在口头上说出来的东西,我们通常称之为知识。但相对于实践而言,知识无论如何系统详尽,都无可避免的是一种抽象和概括,与客观情况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从理论上讲,知识可以不断接近真相,但永远不会等于真相。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否定知识,特别是反应在书本之上知识的价值。书本知识的最大价值在于弥补个人实践经验的不足,并有利于人类共同非物质财富的传播和沉淀。
 (第 276 楼 sooz 2011/4/10 23:53:56 的原帖:我就是贴主前面说的那种,专心做自己事但疏于与领导同事沟通的那种人,并不是不屑,而是性格即是如此(我其实挺奇怪,其他同事也和我一样工作,别人在和领导什么沟通的时候,为什么能说出那种我使半天劲也肯定说不出来的话,呵呵),自己本就不是一个圆通的人。年终总结会上,看到各个部门领导围着公司老总那个态势,我就知道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过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喜欢手上的工作,不求职场腾达,但求能积累自己的实力,做到没法继续的时候,干脆的走人,呵呵。)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你换过一些工作,就会知道,无论国企、外企还是民企,这种情况都非常普遍,或者是当你自己创业的时候,沟通、协调和吹牛的事情都少不了。
     也许很多东西说出来,人们感觉都非常简单,基本上近乎常识,当你真正应用起来的时候,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对很多知识、理论和模型的掌握程度,跟你的相关实践经验状况有很大关系。如果你之前那方面经验非常丰富,很多东西就会一点就透,而且还能做到精准把握。倘若你之前缺乏相关经验,即使你把它背的滚瓜烂熟,但你的理解毕竟还会有些很多肤浅的成份,真正在工作中应用起来,还是难以得心应手,只能通过不断实践来解决这个问题。譬如游泳,如果你之前没有经验,连狗刨都不会,学了再多再好的理论,一到水中还是要呛水的,那些东西还需要在不断练习中去领悟和吸收。
     我自己的一个感觉,也听很多朋友讲过。SWOT、4P、4C等经典理论模式,几乎所有的商科类高职高专一年级学生都说的出来。像SWOT,理解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但你真正利用它来分析问题,没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是掌握不好的。4P和4C的真正掌握,没有十多年的市场营销和策划实战经验也是难以想象的。
     我本人这么多年下来,体会最为深刻的三句话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种状态代表你对知识掌握的三个阶段,过程的演变是和时间联系在一起的,但其关键作用的还是实践。非常遗憾,很多人往往把“知”误当成是“悟”,其实“知”只不过是做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做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悟”。“知”不易,“悟”更难,只有“悟”对我们才更有意义。
     第一个阶段,可能你感觉已经将很多东西掌握了,其实也只能说你知道了这些概念。“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离真正吸收掌握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在这个阶段,即使你学习的再多,也只是一个“知道主义者”。七八岁的小孩,就完全可以将《三字经》和《弟子规》倒背如流,甚至还能说出其中隐藏的所有典故和伦常,但也不能就此认为孩子已经掌握这两部著作的精髓。只有对人性和世道人情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认识之后,你才可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而要达到这种程度,最起码在年龄上需要超过30岁。
     我们每一个人周围都存在着太多的“知道主义者”。无论你谈论什么,似乎都没有他不知道的,倘若让他们陈述,实际上对绝大多数内容不甚了了、似是而非,真正应用起来,还不知道会搞出多少事情。最为要命的是,在他们那里,对很多东西的价值判断正好相反,深刻的东西被当作浮浅,浮浅的东西被当作深刻,接受不了任何不同意见,主动放弃了反思的机会,其实也就相当于放弃了进步的可能。
     第二个阶段,很多人已经开始对自己原来接受的知识体系进行反思,对原有或传统的价值观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个时候,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逐渐发现那些知识和自己的亲身体会相背离。在这个阶段上,会有很多本来可以走向真正成功的人才误入歧途,走火入魔,也许反思的结果可能连不去反思都赶不上。
     举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常见的例子,在对个人努力和事业成功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我们成年之前,都接受的是非常正统的教育,认为个人努力会导致事业成功,有所付出就会有所收获。当我们上了大学并开始进入社会之后,我们亲身接触和体验了太多的社会不平。譬如某位资质非常一般的同学靠家族的能量某到一份非常令人羡慕的工作,毕业不到两年就被提拔当了领导。随着类似的案例逐渐增多,心中原有的价值体系,可能就开始轰然倒塌,认为个人努力根本没有什么用,有一个好脑子不如一个好老子,学的好不如生得好,投胎也是个技术活儿。
     到此为止,很多人跟看破了红尘似的,感觉神马都是浮云,如果有人再提个人努力什么的,就一脸不屑的样子,可能还暗暗骂道,傻×,都什么年代了,还扯这些没用的东西,真TMD迂腐。其实,如果将事业成功看成一个公式的话,变量至少有几十个,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有个人努力、家庭出身、教育背景、人脉资源、机遇命运等几大要素。个人努力虽然不是惟一的变量,但无疑占着非常大的权重。如果你在其他变量方面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放弃个人努力,就相当于自毁长城。
 (第 286 楼 5418花粉過敏 2011/4/12 14:15:10 的原帖:不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而是在這個大環境下所謂的個人奮斗已經沒有了意義!無論做哪行,你總是逃脫不了體制內部對你的盤剝和利用!除非你本身就是體制內頂尖的食肉者,或者是心甘情愿地給它們玩弄戲耍,否則你根本無法真正得到內心的安定和強大!錢賺得再多也可能因為買通的后臺倒掉而身陷囹圄(如黃光裕),官做得再大也不可能超越部隊大院里長大的紅二代們!比如您本人,書寫得再好也不過是啟發了幾個不諳世事的有能力依附于體制或者是與其共生的青年!除了增加有限的GDP外又能有多大的社會價值呢?哈!)
     在认识的人当中,通过个人努力从社会底层、九代穷发展成为中产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相比我们每一个人周围都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不少人年龄30多岁,在北京有车有房,年薪在10-20万之间,个别人甚至房子还有好几套。他们并不是什么富二代、官二代,甚至还不是正规院校毕业的,来自贫穷不能再贫穷的山村。我们承认纯粹白手起家的人奋斗要比别人艰辛很多,可能需要10-15年时间的打拼,才能在城市当中站稳脚跟,但也还不至于所有的奋斗都是白费。别人可能还或多或少有些可以凭借的发展资源,社会底层出身的除了靠自己去奋斗之外,还能靠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奋斗,只是为了活得更好一些,我想通过奋斗还是能做到这一点的。至于“剪羊毛”和“割韭菜”的事情,越是高度组织会的社会越正常,就拿现在而言,天下好像还没有那个不课重税的国度。“闯王来了不纳粮”,也只是更多的存在口号当中。我们可以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欧美那么多富可敌国的资本家、政治家,财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
 (花粉過敏 2011/4/12 16:04:10 的原帖:我們究竟要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僅僅衣食無憂和有車有房嗎?難道就沒有一點精神上和道德上的追求嗎?哈!)
     这个好象并不矛盾,书中笔者说的成就,内涵包括但不仅仅限于物质层面。另外衣食无忧和有车有房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却是一个坎儿,年龄越大,社会中的人越非常现实,如果你物质上条件一般,可能讨老婆都是问题。也许不同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人,观念会存在很大差异,但对于大多数社会底层的人来说,优先保证物质上的条件是第一位的。然而这样并不代表他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精神和道德上的追求,只不过是优先级不同而已。我举得身边那些例子,人家可都是靠清清白白奋斗来实现的,财富的取得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瑕疵。
     第三个阶段,只有比例很低的人才能够达到,因为很多人才在前两个阶段已经被埋没掉了。能到达这个阶段的人,已经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而且基本都是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或者更多维度进行反思的群体。他们不但从灵魂深处,真正认同传统的知识和价值,并能够应用自如,而且还能领悟到原来接受到的知识,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前提与细节,还知道遇到不同具体情况之时如何去变通。每种知识都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前提和细节,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太方便直接讲出来,或者无法有效描述出来,可能只有靠自己不断实践和领悟才能获得。“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表面上看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没有太大不同,实质上却有质的差异。

(023)

铁律之二十三:以一种投资组合的心态去拓展自己的人脉。有的付出会有回报,有的付出可能不会有回报,有的付出回报快,有的付出回报慢,有的付出回报大,有的付出回报小。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广泛付出,只要整体上的回报大于付出即可。

 常言道,在职场上发展,三十岁之前靠的是个人能力,三十岁之后靠的是人脉资源。这种说法之所以能在白领当中得到广泛流转,自然说明了它在实践当中的非凡价值。无可否认的是,每个人在拓展人脉资源方面,都具有非常强的功利性,希望通过此举来改变自己的发展状况。但不少人在人脉资源拓展问题上,存在着非常明确的投入产出核算,并将该指标推广到几乎每一个人脉身上,向每一笔投入要效益。
     这些人刚开始可能还会雄心勃勃,意图通过人脉资源的整合,为自己赢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几年下来,热情往往会大为消退,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么一个基本事实,尽管自己苦心经营,确实多多少少认识了一些人,然而除了吃喝玩乐吹牛之外,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帮助。或者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的确已经在此方面投入了不少金钱和精力,但并没有见到什么产出,可能发展了几十个人脉,只有一两个还有点产出,却也微不足道。
     到了这个时候,有人就会开始动摇。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值不值得,有些关系是否还应当维持下去,如果维持吧,势必会需要一定的成本,牵涉一定的精力,而且依旧不会有什么产出,如果不维持吧,就意味着中断联系,前功尽弃。有些新的人脉资源是否需要去继续拓展,结交某人在短期内能不能给我带来回报。有人说人脉投资是世界上少有的奇货可居、一本万利的买卖,但为什么自己却见不到效益呢;一直坚持下去会不会得到预想当中的巨额回报呢;这种投资是不是风险太大,最终颗粒无收;有些人虽然潜力很好,但在短期内不太可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拓展还是不拓展?
     其实,人脉投资跟其他任何投资行为一样,都是存在风险的,但不能因为其中的风险就不去投资。吕不韦当年可谓是削尖脑袋结识尚在赵国当人质的异人,虽然其后证明是非常明智的一个选择,然而从最初的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相当大风险的,日后能否有所回报,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人家还是照投不误,最终做成了风险投资的经典案例。
     我的一个朋友,在北京某知名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他就认为,人脉投资是典型的长线投资,人脉资源的价值在于储备,如果从五年的时间看,可能很多人确实用不上,倘若用10年、20年的时间去看,你认识的那些人,或多或少都会给你带来一些帮助,真正一点帮助都没有的很少。你认识的100个人当中,可能只有那么两三个对你的发展有较大帮助,其他大多数人只能在偶尔的具体问题上对你有一些帮助,比如帮忙订个飞机票或者咨询一些急迫问题等不时之需。很多时候,你寄予厚望之人,未必能给你带来多大的益处,而那些你期望值本来不高的对象,却很有可能成为你的幸运之神。
     这位朋友的观点,可以带给我们更多启发。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风险投资的理念,来看待人脉资源的拓展问题。专业的风险投资商,当然也会考虑每一项具体投资的投入产出比和风险程度,但不会因为一些项目风险大而不投,他们更重视的是项目的奇货可居程度,在整体组合上的安全性,以及投资总体上的回报水平。
     如果我们将每个拓展的人脉都看成是一个独立经营项目的话,人脉资源拓展就玩钱可以看成是风险投资。在这种模式下,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经营自己的人脉。按照不同的功能拓展自己的网络,比如你可以将很多朋友赋予不同的功能,张三是用来聊天的,李四是用来深度交流的,王五是用来逛街的,赵六是用来搞项目的。在此基础上,功能在组合层面还应当不断优化,而且重点功能上的人脉要优先拓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此看作是长期的战略性投资,不要过分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将眼光放在整盘棋上。很多时候我们丢车丢马,或者吃马吃炮都算不了什么,关键是能够赢得全局的胜利,赢得盘满钵满。
     人与人之间毕竟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要求你认识的每一个人在大致相同的时段都能给你带来相差不大的帮助,有人可能对你的帮助大,有人可能对你的帮助小,有些人的帮助来得早,有些人的帮助来的晚,有的人三年不开壶,开壶顶三年,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正如很多风投项目,连续五年亏损额都可能很大,导入期一旦结束,回报也很有可能是几何级数的。
 (第 309 楼 youarereal 2011/4/15 23:46:27 的原帖:
    人,是多样化的。有的人喜欢跳舞,有的人喜欢钓鱼,有的人喜欢举重。。。。把所有的人都往一条道上赶,还指责别人心态不对。即使所有的人都去追求权力,最终还是只有极少数人能拿到权力。况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权力感兴趣。所有的人,只对一件事情有着共同的兴趣--生存。除此之外,人们的想法就是多样化了,包括繁殖这种生物本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种想法。
     说的很好,在“金字塔”的社会结构里,对于绝大多数人,也只有事业上较好的发展才能生存,否则生存问题就会如影相随,像梦魇一样缠绕着你。
     要长期经营。每个人都如同项目,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成长性,并且周期和幅度都有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你从不同人那里不断获得益处,自己的事业也自然能够水涨船高。就如你手中持了100支优质长线股票,随着时间的延续,你不断会有惊喜出现,甚至某一天,你手中的资产还会出现爆炸式地增长。
 万变不离其宗,逐末不能舍本。自身实力增长和资源掌控程度的提高,是利用和整合人脉资源的基础,除却如此,其他一切就如无源之水、无花之果,皆依靠不住。在我们周围的现实当中,有太多的人因忽视自身实力的提升,单纯为了人脉而人脉,最终在职业发展上陷入非常被动境地的例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强者才会得到强者的尊重,只有英雄才会得到英雄的爱惜。你想积累到什么样的人脉,你就首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024)

铁律之二十四:人性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别人对自己好。只要你积极主动,并且次数足够多,绝大多数人都会产生不好意思的感觉,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回报你。这是社会资源拓展的一大法宝,以一颗善心去认真实施,终会凯歌高奏、大有所获。

 不少朋友认为人性最大的弱点在于自私和惰性,其实经不起别人对自己好才是人性中最大的弱点。投其所好之所以会成为攻心秘笈,就是以此为前提的。无论是看文学作品,还是经典史迹,抑或我们自己身边,从来都不乏通过积极主动持续“对别人好”而达到目标的案例。而且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皇帝,权臣,美女,学者,将军,平民,也无论什么样的性格和年龄,也无论本质好坏,无论意志有多么坚定,无论什么肤色和种族,几乎无一例外会被这种方式搞定。也许有人不太认可本人的这种说法,那你就可以自己反问一下自己,看看能不能完全杜绝这一弱点。
     只要你持续不断主动给别人带来好处,对方往往就会很不好意思,感觉到他已经欠你很多,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基本上都会得到满足。在这里举一个十分常见的例子,某个男孩追求某个女孩,本来女孩并不喜欢他,但最终还是追到手,倘若日后女孩被问及原因的话,十有八九的回答是,感觉那个男孩对她最好,自己被感动了。在谍战片当中,那么多机要部门被渗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某些关键人员,在形形色色的攻势下,成为了谍报人员的俘虏。还有那么多腐败案件的发生,从案发后披露出来的细节的来看,不一定是某些人原本有多坏,而是败在了人性的这一弱点之上。而普通人之所以会上当受骗,很大程度上也跟此有关。
     虽然经不起别人对自己好是人性中最大的弱点,但每一个人的易攻方向和强度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譬如,你在职场当中同样拉拢别人,有人你需要经常和他吃饭吹牛,有人你需要和他多进行业务交流,有人需要你多关注他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人需要你花半年时间搞定,有人需要你花一年时间搞定,个别极端的可能需要你花上两三年时间;有人能够不断给你回报,但累计起来也并没有多少,有人给你的回报时多时少,总体下来还算可以,有人可能三年都没有回报,你给他的好处却照纳不误,等到某天他给你回报之时,大的非常惊人,可能你做梦都没有想到。
     当然,这里并不是教您学坏,而是告诉大家应当在遵守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善于应用人性的这一特点,为自己拓展更为广阔的社会资源,进而实现个人在职业生涯方面的理想。也许有人在这里会说,帮助人也是需要成本的,不断付出,老是没有回报,时间一长恐怕时间、精力和资金上都受不了。其实,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别人好这种事情也是可以分类的,如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有的可能费时费力,会挤占其他资源,譬如帮别人写策划方案,最简单的都可能需要花你1-2天的时间,甚至1个月的时间也未必能打的住;有的对你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对于对方来说却如雪中送炭,比如为他人提供一个信息或者窍门,完全是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如果稍做统计,我们就会发现后者所占的比重其实并不低。
     对别人好此类事情上,我们也可以引入管理机制。先将攻关对象大致上分为A、B、C、D四类,并引入阶段和过程化管理理念,先后分为甲、乙、丙、丁4大阶段,这样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个管理矩阵,16大类型化管理模块。优先级越靠前,阶段越靠后的对象,越值得大力投入。比如,A类是重点攻关对象,而A-丁最应当投入的,而D-甲只能做一般性主动进攻。对待A-丁,如果某类投入确有必要,即使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等方面的成本,都应在所不惜。对待D-甲,对其示好最好还是用举手之劳的方式,不要挤占太多资源。当然,像举手之劳的事情,可以实施在这16个类型当中的任何一种对象的身上,也可以大面积集中地去应用。
     如果非要从人世间找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那一定就是“主动对别人好”。为了避免产生可能存在的误导,我们在此还要特别强调一个前提,此项策略的实施,必须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而且在某些方面必须发扬,在某些方面必须舍弃,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好钢一定要用在最为需要的地方。我们自然需要某种“博爱”精神,但也必须注意其实施的领域,以及爱之所及的结构与动态变化情况,即应行之有效,又要避免给自己带来沉重的负担。
     你可以将利用人性的这种弱点的方式,看成是阴谋诡计,也可以看成是江湖当中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技巧。实际上,这根本就算不了什么阴谋,可以算作一种谋略,或者说是一种阳谋。你一个劲地对某人好,他当然知道你有某种企图,然而人毕竟不是机器和程序,人是有感情的,心中有自生而来的“一杆秤”。只要他不拒绝你对他好,或者是没有办法做到拒绝,或者是拒绝没有产生效果,到了一定程度就必然会感动,感觉已经欠你很多很多。
     在此基础上,当你请求他帮助时,只要不是太过分,已经能够产生近乎命令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心理强制力,由不得他不做。或许他确实有些苦衷,暂时帮不了你,或者这件事情之上帮不了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也会在别的方面想方设法补偿你。从整体上看,你在人际关系上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我们要想在职场当中打开更大的局面,可以去尝试一下这个方法,或许你此后的职场就能顺风顺水。
     本人创业方面的图书《钱是怎么样被“烧”掉的》,书名最后确定为《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创业者必须熟知的100条铁律》,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周印刷,5月1号前后上市,谢谢朋友们长久以来的支持,现在已经预订出去17000册。
 
(025)

铁律之二十五:很多人在职场上存在遇明主、靠大侠的思想,过分依赖于“他救”而不是“自救”,结果造就了自己碌碌无为和怀才不遇。自救者天救,才是真正的天道,努力靠提高素质、优化能力、业绩表现,和维护自己应有权利来获得发展,成功概率才会更大。

 在国人传统的意识当中,找伯乐、遇明主、靠大侠等思想还非常厉害,总是希望生命中能够出现某个贵人,自己的命运顷刻间发生改变。于是很多人天天幻想着奇迹能降临到自己身上。我们古往今来的很多文学作品也一再宣扬这样的情节,以至于人们一旦遇到困境,就期待伯乐、明主、大侠等“救世主”类型的人物出现,能够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他救主义”想法,这种思维一旦盛行,无疑增加了伯乐、明主和大侠们的需求程度,也加重了他们的包袱。即便是尧舜再世,看到这么多他救主义者,也会深深地感到失望。人的生命因奋斗而精彩,人的灵魂因不屈而高贵。自己的前程永远是自己争来的,当然这里的“争”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需要靠自己不断努力奋斗,作出成绩和贡献来换取,另一层是你的待遇要靠你自己去争取,成绩和贡献并不能自动换来待遇,老实人永远是要吃亏的。在《杜拉拉升职记》当中,主人公的升职机会就是通过跟李斯特的斗争争取来的,而之前尽管拉拉做了很多很多,而老李只是把她当作磨驴对待,并没有打算给她多少升职和加薪机会。
     Z先生,现在有四十多岁的样子,多年下来早已跻身于技术精英的行列,所供职过的公司都是他们圈子内的主流企业。他也感觉奇怪,无论自己到什么平台,领导都把他当骨干去看,但职务提拔的事情总是跟他无关,考评他总是得分不高,本该他拿的奖金总被七扣八扣。这位老兄笃信业绩和报酬都应该用努力工作去换取,感觉那些职场技巧及办公室政治都是在搞厚黑学的东西,是见不得光的阴谋诡计。他这么多年来,总是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的领导来真正赏识他,给他一个公正的待遇,但接近二十年的时间一直未能如愿。他自己感觉老受领导欺负,被鞭打快牛了,还不好好给草料吃。
 (第 331 楼 TYOUKOU 2011/4/21 17:01:00 的原帖:
 谢谢楼主的好文,基本全看了。。。。但写道人际交往上这些段落,就有些下乘了。我认为可千万不要把管理机制搞进来。当然,这样的思路也不能算完全不对。。。别人不是笨蛋,别人即使确是个笨蛋你也不能当别人是个笨蛋。切记。
     呵呵,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人的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将自己的人生看成是一个项目的话,人际交往对象就都是你的客户或者供应商,我们任何的努力和投入,都是要为自己换来回报的。企业对待客户是分级的,会引入过程管理机制,只有这样,企业经营才会更有效率,其实个人也一样。不管你如何否认,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管理机制,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别人不是傻瓜,自己就更不应该是傻瓜了。也许您不太同意我的看法,但这是人性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特点,只不过是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写出来而已。
     随着沟通的深入,我逐渐了解了其中的缘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无可否认,这位老哥属于典型的做事认真、踏实肯干和酷爱钻研那种类型的,身上具有那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精神。但在他身上,你也能明显感觉到道德洁癖的影子,缺乏职场阶级斗争意识不说,就连正常的人情往来,都看作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对《杜拉拉升职记》这类红得发紫的职场小说,连内容看都不看,直接断定是在搞歪门邪道,还不让他认识的朋友去阅读,说是怕精神受到污染。
     我在和他交流了几次之后,跟他说站在领导角度人家完全没有错,而所有的责任都在他自己。其一、作为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沟通和协调,虽然制度和流程会赋予你各种各样的权力,所有的沟通和协调都应该在制度的框架下进行,但这毕竟会牵涉到很多其他人员,这些人素质和秉性肯定是良莠不齐的,不可避免需要一些灰色的方法和技巧来搞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往私处说就是你不会搞关系,往公处将就是你能力不行,不适合当领导。其二、任何一个管理者,手中所掌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都希望能够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像他这样不需要激励就能干得很好的,为什么要给你激励呢,完全可以在他身上将资源省下来,用在能产生激励效果之人的身上。其三、全天下人都爱吃软柿子,该你得到的利益,也完全够资格去争取,而你不争取,说明职场阶级斗争意识太差,连自己的合理利益都保证不了的人,如何能够保证领导和公司的利益,这样的人,即使貌似道德楷模,谁又敢真正去用你呢?!其四、人在本性上都是逐利的,你平时不能给同事和领导带来个人利益,在晋职和加薪等关键时刻,谁又会去帮你呢。
     自救者天救,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太多的寄托在外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救急不救穷”的说法。倘若你将命运的改善一直寄希望于“伯乐”、“明主”、“大侠”和“神明”等抽象的符号之上,慢慢就会消磨掉自己奋勇拼搏、力争上游和维护利益的精神,如果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则很容易出现事实上的碌碌无为,和自我认知上的怀才不遇。在职场上发展,我们应该将命运更多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努力靠提高素质、优化能力、做出业绩,来为自己赢得发展的资本,另一方面也靠努力争取和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来谋求更好的发展。在优质资源面前,永远是狼多肉少,不努力争取,那会有你的份儿。尽管Z先生的例子有些极端,但职场上受欺负的老实人并不鲜见,领导一句“好好干,不要有什么想法,下一次会优先考虑你的”,就算是把你打发了。
     其实在现实当中,即使真的遇上伯乐、明主和大侠,他们的责任也只是平衡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帮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使做出成绩的人能够得到公正对待,维护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而不是简单的“劫富济贫”,亦不是利用自己的能量来“养懒汉”。“自救者天救”,如果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别人去帮助你,实际上也是违背天道的。从概率角度来讲,你能够碰上伯乐、明主和大侠们的几率本身就很低。就算你有幸能碰得上,他们一般都奉行的是“救急不救穷”原则,如果他们感觉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也不会向你恩施什么惠泽。
     与此同时,伯乐、明主和大侠们更加信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也许他们真的会帮你,但会更加侧重方法论层面,给你一些思维模式和具体方法上的指导,但绝不会包办代替,反而帮你承担了本来应该属于你自己的责任。

 (026)

铁律之二十六:职场生涯中,绝大多数人的苦恼和困惑惊人相似。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与亲友同学们进行沟通,分享彼此心得体会,就可以横向拓展自己的人生阅历,少走很多弯路,事业发展也会像上了高速公路一样,前途自然能够光明和远大一些。

 倘若将人们在职场当中的苦恼和困惑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话,我们往往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都惊人的相似,特别是同龄人之间更是如此。如果将一些人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提炼,对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帮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与亲朋好友们能够相互分享各自酸甜苦辣和心得体会,借以横向拓展人生阅历,进而使自己的职业发展更为顺畅。
     但在现实当中,很多人对于此类话题讳莫如深。见面之后,吃吃喝喝,吹牛唱歌,调侃扯淡的事情多,彼此之间进行职业交流的少。由于实用功能差,聚会变得越来越没意思,次数也会越来越少,直至越来越难组织。最终彼此之间除了一个简单的问候之外,好像不再有什么共同话题。本来应该分享的经验,到了此时变成了信息相互封闭,每一个人只能靠着自己的悟性和运气去发展,更多的人也只能靠吃一堑长一智,甚至是吃十堑长一智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成长。在这种信息和经验“孤岛”状态下,个人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除了运气成分外,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会太过沉重。
     也许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经历具有独特性,别人的经历和经验都不足为凭。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人类社会上的一些元素,不同于物质世界,自有文字可靠的几千年历史以来,物质文明的丰富程度真可谓是日新月异,古今大不相同。但世道人情及其间隐藏的规律,却具有强超的稳定性。如果我们从中抽象出来一些重要元素和变量,其排列组合是有一个定数的,而且在出现概率上还会呈现正态分布,亦即某些类别的排列组合,尽管数量不多,但在发生的概率上相当集中。如果我们再考虑上所处时代、家庭出身、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年龄阶段等因素的相似性,其实这种集中化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换而言之,不管你承认与否,无论从现实当中的直观角度,还是从科学性很强的数理分析角度来看,周围之人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跟我们自己都有着非常大的相似性,他们的发展经历和经验教训,对我们有着非常好的借鉴价值,没有必要非得自己吃苦受累亲身体验和感悟一番。牛顿曾说自己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由于他站在了科学前贤们肩膀之上的缘故。很多人认为这是牛顿非常谦虚的一种说法。其实不然,牛顿的伟大不但是因为他在科学上的划时代贡献,还在于说话非常诚实中肯。知识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最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传承和发展。如果没有前贤们的积累和铺垫,即使牛顿本人再聪明,也不太可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同样道理,如果能够在职业发展上从别人的经历中吸收更多的东西,我们也就相当于站在了别人的肩膀之上,会发展的更有高度,整体上会发展的更好。在这种分享模式中,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经验的提供者,又是经验的接收者,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真正做到了“多赢”。
     事实上,显望家族当中的成员在整体上的发展,之所以能够优于普通家族,除了良好的家庭背景和严密的社会关系之外,内部相互分享各种社会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一些更为特殊的案例中,家族内部的各种经验能够进行系统的代际传承,甚至还会变成秘而不宣的教程。尽管不少人持不认同态度,但现实一再证明,很多模式确实是可以复制的,就跟特警可以批量培养一样。
     或许有人会认为,没有必要将自己的这些东西同亲朋好友讲出来,这样会给他们提供茶余饭后的笑料,类似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各类图书以及网络资源来补充。这就出现了又一个误区,以上渠道的东西,可能会非常系统和全面,但终究属于公开的东西,出于各种因素考虑,会对一些问题进行技术化处理,跟原生态状况还是存在很大差别。同时他们要照顾到太多的受众,某些问题点可能也会涉及到,但针对性不强,很难深入细致展开去阐述。同时,很多内容还会出于商业化的考虑,过分迎合受众心理,而对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做了一些扭曲,就如为了迎合客户瘦肉率的需求,部分生猪养殖户大量使用瘦肉精一样。更何况,不少创作人本身的水平就存在瑕疵,很多作品是胡编乱造串出来的。
     只有私下相互交流的东西,才更有针对性,最真实和最有价值。遗憾的是,很多人天天哭着喊着要学习,与自身利益最为密切相关的东西,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对象,却被无情的抛弃。也许你感觉这是笑话,而我每每想到这类事情的时候,怎么也笑不起来。这是一个很严肃,又不能不令人悲哀的现象。尤其是当你由于无人指导经历过很多曲折,而又有所领悟之后,这种感觉会更为强烈。
     实际上,如果你能信任对方,将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主动讲出来,绝大多数人还是尊重你隐私的,而且还会答疑解惑,针对性地给你建议。退一步来讲,即使你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讲出来分享,也可以将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或者你观察到别人身上的一些现象,与亲朋好友,特别是经历丰富的年长者进行探讨。通过这些方式,再结合自身实践去领悟,就相当于大大拓宽了自身的社会阅历,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少走很多弯路。在职场上发展,怕的不是起步晚、起步慢,最忌讳的是弯路走得多,如果少走弯路,就算三年上一个小台阶,十五年之后,就已经发展的相当好了。
 (转至第352楼第 352 楼 zm二当家的 2011/4/25 15:26:50 的原帖:明清宫廷政治
 被管理者必须懂得的“厚黑学”、“君主论”和“商君书”。

 (027)

铁律之二十七: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高校、科研院所和藏书机构垄断知识的局面,正被日益打破。这就使得人们突破时空限制来获得自己所需的各种知识,成为一种可能。在新的形势下,对知识的检索、整合及挖潜能力,远比上研究生继续深造重要。

 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议,但信息资源还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爆炸式扩散。主要你用些心,实际上就完全可以获得大量的免费公共资源。在目前的信息传播模式下,电视专题节目视频在互联网上可以供你随时随地进行观摩,互动百科是一个在线动态更新的强大知识库,社区和文档分享网站为你感受一流企业的培训材料提供了便利,各大门户网站的公开课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分享世界顶级名校的课程,空前发达的出版业使得最前沿的理念和模式传播周期越来越短,各种虚拟圈子使五湖四海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志向的人聚在了一起。换而言之,信息传播越来越扁平化,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
     但这一切在十五六年之前,都还完全不可想象。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衡量一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实力,图书馆藏书数量、结构和更新速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另外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触到更大的信息量,和更为前沿的知识。譬如当年的清华和北大,在这些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他们不但在各个学科上拥有国内数量最为庞大、结构最为合理、更新速度最快的图书资源,还可以隔三差五将国内各个领域的前沿专家请过来做讲座。同属“211工程”的重点大学,能在这两方面与清华、北大匹敌的,少之又少。能够在清华、北大上学,或者能到首都北京读书,成为当年国内数以万计的学子们孜孜以求的一大梦想。因为能到这些地方读书,就意味着你有机会掌握更大的和更为前沿的信息量,这些对于你的就业和日后发展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事实上,当年知识更多地被高校、科研院所和藏书机构所垄断。在那个时代,文化中心并不简单是一个形象说法,这里面隐藏着前互联网时代,知识和信息相对封闭的一种传播模式。回溯到十五六年之前,你要想系统接触某一方面的东西,必须得去高校或者研究所去深造,一流院校和三流院校的毕业生在水平上基本具有天地之差。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年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一些拥有MBA学位的人生,在职场上是那么的炙手可热,而他们当时所学的很多东西,在现在看来可能是一种常识。
     互联网来了,更多的公共资源来了,信息传播从发出者到接收者的周期越来越短,甚至是即时性的。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以惊人的速度被颠覆。譬如世纪大讲堂节目,基本都被传到了网上,无论你在北京大学校园内,还是在西部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只要你能够接通宽带,这些前沿的讲座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听去看,甚至是反复玩味。除了传统的电视专题节目上传之外,大量的前沿培训课程、网络视频深度访谈、一些高手们的最新成果、热点疑难问题的深度专题,都可以比较方便地在互联网上找到。
     在现有的扁平化信息传播模式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这样讲,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的话,即使身处三流高校,几年下来专业方面的水平未必比北大的学生弱;假使你没有去读硕士博士和上研究所,某方面的造诣也未必比科班生差。也正是这十五六年来信息传播模式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一批又一次的草根专家脱颖而出,不断挑战着体制内专家们的权威。换成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倘若你在偏远的县城,能把“二十五史”凑齐,已经绝非易事,能借鉴近百年来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自成一说,更是难上加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
     我的一位同学,在县城某事业单位上班,基本上是年纪轻轻,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一张报,一杯茶,一整天,就把时光打发掉了。由于沉闷得实在发慌,就开始利用互联网公共资源,潜心研究二十五史、四大名著、金庸武侠,四五年下来,竟自成体系,将现实、历史和小说等元素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处处折射出对千秋以来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的深刻把握,诙谐幽默,发人深省。前前后后有一百多万字,在天涯上做了一下测试,基本篇篇都受欢迎,被斑竹推荐到首页位置。这当然与他个人努力和悟性有着直接关系,但倘若没有互联网这个平台的话,他的这个成就也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需要的很多东西,其实就“躲”在某个不为人们所重视的角落,它是一种公共资源,但不同人寻找和整合起来,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和领悟方面。实际上,这往往又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检索、整合及挖潜能力之上的。或者说,当我们面对同样的公共资源之时,谁比别人更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谁有能力挖掘到更系统的知识,谁能这些东西很好消化并提炼和整合出全新的体系,谁就是真正的时代骄子。也许有人认为思维框架是最重要的东西,但思维框架一旦成型之后,对原料的把控程度就成了竞争的制高点。这就如同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可能完全一样,员工素质也相差不大,但由于原料的不同,生产出来的东西在品质上照样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目前,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变仍未彻底完成,因此通过互联网和出版物获取知识还存在着系统性较差的问题,而高校、科研院所和藏书机构无疑在这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从近十多年来的情况看,这个系统性问题,正不断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整体上已经成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时间持续推移,通过新兴渠道获取相关知识的系统性也会越来越强,其程度亦是更加逼近传统方式。

(028)

铁律之二十八:某领域取得很大成就之人,一般来说都对该领域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对特定领域痴迷,即使表现的再懒,他在这方面实际上付出的努力要比其他人多好多倍,而且关注效率和领悟能力往往也要比别人高好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某方面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你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成名成家的概率也会大为提升。这一现象基本被社会所广泛认可,但却很少有人分析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事实上,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存在非常大的兴趣,因此在关注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心情非常愉悦,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消化和领悟的效果自然不同于你不太喜欢的领域。第二、当你一旦对某个领域产生巨大兴趣,你会不厌其烦地琢磨很多东西,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要数倍于其他领域,而产出数倍于其他领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第三、因为感兴趣,这个方向你更容易积极地坚持下去,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时间、精力和智慧汇集在一起,终将酿就事业上的造诣。因此某领域取得很大成就之人,一般来说都对该领域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或者也可以说,当你对某个领域产生一种痴迷,你在这方面就比较容易出成就。
     说到这里,又派生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人认为会说,自己对任何领域都不是太感兴趣,而又想有所发展,怎么办?!这是十分常见的一个问题,然而我们如何面对和破解呢?其实,这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没有兴趣可以培养兴趣,没有爱好可以培养爱好。我们每个人原本对很多东西都不存在爱好和兴趣,譬如网游、文学、诗歌、舞蹈、绘画、数学、机械,这些东西都不是与生俱来,无一例外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进入其中的状态之后,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痴迷的感觉。倘若在事业上有了这种感觉,他可以带领你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过关斩将,甚至助你到达事业的巅峰。
     无论你之前的基础如何,进入痴迷状态之后水平都会突飞猛进,并自然能领悟到其中的很多技巧和窍门。武侠小说当中那些盖世奇功的痴迷者自不待言,我们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年“熊猫烧香”病毒的制造者李俊,学历只是一个水泥厂自办技校毕业的中专生,但就是“兴趣”和“痴迷”这两个魔鬼,使得他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阅读了近千本电脑编程、计算机英语、网络技术方面的书。我当年就此事跟一些朋友开玩笑说,什么叫人才,这才叫人才,无论是什么行业和领域,倘若一个人能潜下心来,认真阅读1000多本专业方面的图书,几年下来,不是高手那才叫奇怪呢。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锲而不舍、废寝忘食的精神。说白了,就是要将玩网游和打麻将的状态用在事业上。我曾经跟很多朋友分享过一个观点,就是人的懒与不懒不能抽象的去谈,应该分领域和方向去看待。譬如牛顿这样的科学巨人,在力学、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在科学方面无疑勤奋到了极点。但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经常领带不结,鞋带不系好,马裤也不扣好,衣冠不整,有些邋遢,在生活方面可以说不是一般的懒惰。我们身边还有不少人,几乎天天不梳头、不洗脸,衣服脏了也不换,你可以说他惰性非常强,但一打起麻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通宵达旦,勤快的不得了。现实中也有很多人,天天在梳洗打扮方面非常勤劳,但工作上的事情却往往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总而言之,人更容易在自己感兴趣甚至是痴迷的领域表现出勤快的状态。
     很多人休闲方式都不太一样,有人喜欢逛公园,有人喜欢商场购物,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听歌,有人喜欢找别人聊天,有人喜欢下象棋,林林种种,不一而足。倘若把休闲娱乐同某种学习结合起来,实际上更加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比如,你是从事社科文化创意类工作的,就可以将观看“百家讲坛”、“文化中国”、“世纪大讲堂”、“头脑风暴”等类似的视频节目作为重要的休闲方式。你是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就可以将观看电影大片以及时尚杂志,逛大型商场当作一种休闲方式。你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可以用阅读图书、与朋友交流和观看网络深度访谈等方式打发你的业余时间。
     利用休闲的方式来关注跟自己工作相关的一些东西,存在着很多好处。其一、利用休闲的方式关注这些东西,虽然带有一定目的性,但基本上可以率性而为,没有什么压力,在一种比较轻松和淡定的状态下,更容易吸收和领悟其中的很多东西。其二、一般而言,工作当中时间安排都比较紧,很难找来相关的一些东西来充电,但这些东西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加以弥补。其三、知识最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储备,你在休闲时间积累和沉淀的东西,也许一下子用不上,但经过日积月累的酝酿,还是容易结出沉甸甸果实的。其四、至为关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慢慢培养与工作相关内容的兴趣,人与人之间能够日久生情,其实人与很多事情也一样,特别是在休闲放松状态下接触这些东西的时候更是如此,一旦对工作相关东西的关注进入痴迷状态,取得成就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也许我们身边经常有朋友会问,成功有秘诀吗?而实际上,这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是没有。如果说是有的话,就是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是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努力培养出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永不满足,变成一个高潜能人士。这是因为,只有你的兴趣和所从事的工作合二为一,你工作起来才会乐此不疲,富有激情,在这个方向上付出的努力要远远高于别人,而且关注效率和领悟能力也会大大优于那些竞争伙伴,倘若再加上永不满足这一特征的话,达到很高水平的概率也会千百上千倍的增长。

(029)

铁律之二十九:随着年轮的不断变化,你会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越来越专业,同时也会变成偏才,变得“残废”,除此之外什么都干不了。这个时候,应该去反思一下,看看需要补充一些什么营养,如何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以确保职业生涯上的安全。

 人才和产品一样,尽管“细分”是非常必要的,但“细分过度”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你的专业程度局限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而不是某一相对宽泛的领域,就存在很大问题了。在内部发展,将你换到同级岗位,或者进行职位提拔,都会因为难以胜任不予考虑。即使在外部寻求机会,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而且组织结构一旦发生战略变革,你很有可能就是下岗对象。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每天都在我们周围环境中上演的真是事情。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还发生在某些行业技术精英身上。
     工作年限与职场竞争力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工作年限的延伸并不直接带来职场竞争力的提升。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朋友,表面看上去,十多年来一直绑定在某一岗位之上,工作也非常敬业,似乎应该有很强的职场竞争力。然而,无论他们对内还是对外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结果都是铩羽而归,胸中往往会很郁闷,感觉老天真是对人不公,自己这样的老好人,竟然如此遭际。说到这里,老天还真是非常公正的,他只对客观规律负责,无论你主观态度如何,不管你在道德上是好人还是坏人,主要犯规,同样受到惩罚。也并不是老天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而是他要严格确保规则的“火炉效应”。自救者天救,遵循“真正的规律”就是顺应天道。
     本人创业方面的图书《钱是怎么样被“烧”掉的》,书名最后确定为《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创业者必须熟知的100条铁律》,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近期上市,谢谢关注。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你太注重工作岗位本身,基本忽略了相邻岗位和专业领域的关注,其中又包括职位横向、职位纵向、行业内部、专业导向等几个方面的忽略。第二、对尽职敬业和脚踏实地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误以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达到了职场规范,靠勤奋努力就可以换来公司和社会上的认可,其实这包涵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可能没有人会对你讲,必须靠自己去观察和领悟。第三、对专业化概念有所误解,认为就某一点上钻得越深越专业,实际上,专业在内涵上相对宽泛,更侧重于某一领域,在下面还会分为很多模块,专业大致上可以与部门对应,而岗位对应的是模块。如果不熟悉更多的相邻模块,即使干上一万年,也很难说明你专业。第四、专业中有核心模块和非核心模块之分,如果你只掌握非核心部分,可能关注程度还非常高,你的职场竞争力整体上还是要偏低。第五、专业聚焦程度越高,岗位专属性和个性化程度也就越高,这无疑降低了适应其他岗位的能力。
     企业经营要考虑安全性,个人在社会上发展也应当牢固树立职业生涯安全的理念。假如您已经在某一岗位上呆了五年左右的时间了,就应该对自己的状况做一个全面评估。诸如五年来自己在岗位上积累了多少资源,倘若在公司内部转岗都能胜任哪些工作,能胜任哪些更高级别的岗位,如果选择跳槽能够到达什么平台和拿到何种岗位和薪酬,能力结构优化和升级已经达到了怎样程度。
     如果除了对本职工作娴熟以外,其他方面都没有多少成长,这时候即使你感觉这些年来自己还是有很大的进步,实际上也是正在逐渐变成偏才,或者说正在变得越来越残废。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体系当中,很多高级人才,由于专业细分性极强,尽管工作非常稳定,但是一旦失业后同样非常难找工作,某些“结构性失业”也是这么造成的。比如原来在北方广大农村地区,活跃着一批技艺高超的皮匠和毡匠,本来活得非常滋润,但在八九十年代大工业生产模式的巨大冲击下,被迫放弃了苦练了几十年的手艺。再如,有一帮专注于喷墨打印机油墨的技术人员,现在面对激光打印机的飞速发展,面临着非常大的困惑。与此同时,一旦各类电动汽车成为市场消费主流,以前专注于汽车发动机技术的那些专家们,也可能会面临结构性失业的困境。
     评估后的结果,先跟自己的理想状态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对系统和细致的报告。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优势,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优化和升级,应该采取何种计划和进度,心里基本上就有数了。当然,类似的自我诊断在五年当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并适时作出调整,以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占相当比例的普通中国人,在职业发展上存在这么三种非常典型的态度。一种是“从一而终”,一旦进入单位,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只求把本职工作干好,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其他的并不关心。另一种是“无为而治”,认为自然和随意就是最好的,并不去刻意追求什么,也不去做什么特别的规划。还有一种是“率性而为”,就是人生一世,说到底还是为自己活着,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图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三种心态,第一种是受传统儒家教育影响,是非常传统的一种主流心态;第二种有黄老思想的底蕴,更多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所信奉;而第三种则是来源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在女性和年轻人当中很有市场。
     持这三种心态的群体,也会由于一种误打误撞的巧合因素,有很多人发展的不错,但整体的发展状况肯定要差很多。只有导入职业发展安全概念,并实施职业发展安全管理,才能更好提高职业生涯的含金量。职场上的成功,既是一个结果,又是一个动态过程,而职业安全,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也许你前五年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并不代表后五年还不存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人会去教你,也许有人会善意提醒,但也只是点一下而已,很难做到系统和深入。

 (030)
 
铁律之三十:任何领域都有自己的江湖规则,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可能十分不合理,也为世人所诟病,甚至还会给你带来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只要捅破那张若有若无的纸,犯了江湖中的规矩,你本人再也难以在这个圈子当中混下去了。

 不管表面的规则如何,任何行业和领域都有着比较独特的潜规则,也许这些东西跟正式的规则相左,也非常不公平与不合理,然而你一旦违背他就会付出沉痛的代价。比如,有的企业,尽管在字面上的企业文化中讲的很好,任人唯贤什么的,但在实质上却是典型的论资排辈,你作为新鲜人,如果非要挑战这种秩序,最终肯定只能是自己灰溜溜走人。还有同工同酬、解聘补偿等这些问题,从法律和道义角度来讲,我们确实应该主张自己应有的合法利益。但现在社会上管理不规范的公司太多了,如果你较真起来,恐怕非但问题解决不掉,纷争旷日持久,还会给自己留下“不良”记录,导致后来的一些公司不敢用你。再如,向有关部门检举公司或者领导的一些灰色情况,或者带头造老板的“反”,即使公司和老板存在着大的过错,也是犯职场大忌的。人在江湖上混,该受欺负的时候就得受欺负,该吃亏的时候就得吃亏,遭受一些不公平待遇之时,该忍气吞声就得忍气吞声,否则前面会有更大的挫折等着你。
 
 (第 386 楼 hongliangzm 2011/5/3 9:53:58 的原帖:
 蒙楼主错爱,让俺谈谈自己的看法,
 俺就将就说两句:中华文明本质是不文明,是错误,但是人只有用实践经验来否定它,完善它,所以在中国,学习好的反而要因为教育的弯路而不成功,学历低的人,比如韩寒、赖昌星,反而更成功更真实更值得我们尊重。)          不太认同,任何文明都有一些好的特质和不好的特征,如果完全是错误,就不可能延续四五千年,呵呵
 
     K先生,我的一位朋友,当年曾经在一家企业化程度很高的事业单位工作。有一次单位组织到某沿海城市旅游,带队的吩咐大家次日上午八点在宾馆楼下集合。由于他去这家单位时间不算太长,心里想道,按中国人的普遍习惯,安排八点钟集合,一般差不多需要八点半人们才能聚全,自己八点之前下去就是了,不用搞得太早。第二天上午七点四十五分,他在正往楼下走,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打了过来,都问你怎么回事儿,大家都到齐了,就差你一个人,车快要开了。他看看表,离八点还早着呢,心里还纳闷,这怎么可能呢。这位朋友就边走边想,三步做两步赶到了大巴旁边,没曾想到,确实大家都到了,就差他自己,再一看表七点五十分。一看见他,带队的老同志劈头盖脸就批评了一顿。K先生本来要争辩什么,看了看当时的情况,感觉众怒难犯,也只好作罢。
     然而,此事到此还没有结束,他们还没有回去,就有人将这个事件通报给了在单位留守的部门领导,说这位朋友组织性、纪律性差,散漫没有时间观念,拖大家后腿。回到北京之后,他们的部门领导还就此事在一次会议上特别提了一下,K先生心中有万分委屈,也没有地方去申辩,只能承认自己错了,向领导保证以后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后来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位朋友总是保证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到,宁可让自己等大家,也决不会让大家等自己。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年之后单位又组织年轻人到南方旅游,K先生时时小心、处处在意,特别在约定时间之上,更是尽可能早到。结果还是没等到回去,有人又向留守的部门领导作了通报,说K先生这次表现非常好。
     还有另外一个朋友,H先生,当年35岁左右,空降到一家集团公司投资的创业型企业当副总,业务能力特别强,思路清晰到位,深得董事长的赏识。而总经理是位女性,原来担任集团公司的行政总监,在公司有长达十五年的资历,历经很多风雨,是不可多得的一员干将,这个新项目就是她一手筹建起来的,但对新领域并不是太熟悉。H仰仗着董事长对他的青睐,和自己对这一领域深入细致的把握,与总经理先是就一些具体事项发生争执,在自己暂时占上风的基础上,又动了取代女上司的念头,最后竟然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只能请董事长出面解决。
 (第 399 楼 wjedxy 2011/5/4 12:23:42 的原帖:
 我以前是一个专业的潜水员,一直在跟楼主,很想说两句又怕影响了帖子的连续性,个人感觉楼主这些对干技术的一类人特别有帮助,因为从事这类工作的人的特征往往就是埋头苦干,很少会去关注一些技术以外的东西,和楼主说的一样,以为把技术搞好了就OK了,实际上纵观公司那些领导有几个又是真正潜心于技术的呢?所以,希望那些和我一样还懵懵懂懂的年轻人们好好看看,真的会让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事实上不光技术人员,所有专业性很强岗位的员工都是这样,也算是一个普遍现象

 实,这场斗争的结果不难想象,肯定是以H的下课来做收场。因为H虽然专业能力很强,很多东西也证明他是正确的,但毕竟是初来乍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想把总经理干掉,自己取而代之,未免操之过急。与此同时,那位女老总无论年资、还是能力、威望、贡献,在整体上无疑要远远大于H,尽管她对新领域的业务不太熟悉,但毕竟集团公司内部的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她去协调,H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还难以承担起这个责任。如果非得让董事长在总经理和副总之间做一个取舍的话,他也只能选择女老总,而对H先生也只能壮士断腕、忍痛割爱。

 H实际上是犯了职场上的大忌,如果以后有人继续利用他这次经历说事儿的话,他的职业生涯还是难以平静和顺畅。也许H的初衷,有着很大的就事论事、坚持真理和为公司利益着想的成份,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职场上遭受挫折。年轻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豪气冲天,事业心太强,死认理,结果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搅屎棒”的角色,当然也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晦气。
     们的世界非常奇妙,明明正式规则让你这么做,但你真的那么做了,肯定会触犯江湖规矩,给自己惹来巨大的麻烦。从终极意义上讲,我们追求真理、公平和公正,并没有什么错,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否则可能还没有起步,就已经牺牲掉好几次了。譬如,很多时候老板和领导们并不在乎事情本身的对与错,而更在乎自己的权威、面子和控制力,如果你能照顾到这些东西,他们也没有必要非得反对明眼人一看就是正确的事情。当你感觉到领导们很傻、思维僵化、不可理喻的时候,其实是我们自身存在问题,没有明白江湖规矩,违背了潜规则。如果领悟不到这一点,即使你二十个平台换下来,还是不可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最后可能演化成为彻头彻尾的愤青和悲观主义者。

 铁律之三十一:世界上最困难的两件事情就是改变自己和说服别人。任何人对观念的理解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基础与过程。即使你说的确实是真理,也别奢求对方能够很快接受,以一颗平常心继续和他们进行沟通,慢慢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铁律之三十二:缺乏知识和能力储备先行的意识,认为以后还不一定会干啥,现在学的东西将来可能用不上,会做很多无用功,倒不如用的时候再去学习,这样才会更具针对性和效果性。事实上,倘若没有必要的提前储备,好机会基本跟你无缘,前途自然受限。

 铁律之三十三:与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抱怨和批评,倒不如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予以严格执行。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往往并不在于是否对问题本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在于能不能拿出切实的方案并转化为强大的执行力。

 铁律之三十四:很多时候,领导向你示好只是出于礼貌和管理技巧之需要,并不代表着着真的看好你,也不意味着他将你列入同一战线。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防错判形势,使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进而给职业生涯带来伤害。

 铁律之三十五: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总应该为自己沉淀一些东西,这可以是人脉关系,可以是工作经验,可以是资金储备,可以是自己的切身感悟。有了这些沉淀,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将其转化为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的财富。

 铁律之三十六: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才,就必须做到“顶天立地”,即一方面要把握所处环境的整体格局、发展状况以及走势,另一方面要具备踏踏实实做具体细致工作的专业能力,并在实践中逐步领悟其中的精要。只有这样,才可以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铁律之三十七:职业生涯规划,最好是在准确把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量身订制,切不可盲目跟风,追赶时髦。要不轻则浪费时间、遭受重创,重则一蹶不振、前途尽毁。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眼下看似前景辉煌之路。

 铁律之三十八: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帮助身边同事和朋友们共同发展、集体成才,不失为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成就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成长氛围,另一方面又可以大幅提升和优化你的人脉资源结构,进而形成强大的势力。

 铁律之三十九:职场当中,别把事情做得太完美,不要和别人一点冲突也不发生。如果你表现得近乎完美,大家会对你敬而远之,相互之间永远会有隔阂。假如你故意留点瑕疵,并适当和别人发生一些冲突,大家就会感觉你属于性情中人,关系反而会亲近很多。

 铁律之四十:一个人的阅历光靠工作本身给你提供的机会是很难丰富的。要取得良好的历练,还需要把自己的八小时以外经营好,并大力拓展和优化人脉资源。当我们业余时间做的事情越多,认识的朋友越广,阅历和悟性与别人相比也自然会成倍增加。

 铁律之四十一:职业生涯宛如一场接力赛,这一棒占先了,并不意味着下一棒一定占先,这一棒落后了,也并不意味着下一棒肯定没有机会,其考量的标准是最后所能达到的高度。奋斗的征程每一阶段同样重要,都需要你付出勤劳和汗水。

 铁律之四十二: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永远的稳定只是一个神话,未雨绸缪、暗练苦功非常必要。我们习得一技之长而不是半技之长,才能在江湖当中闯出一条血路。安于貌似平稳的现状,充当温水之蛙,是职业发展当中的大忌。

 铁律之四十三:一定要逼迫自己养成善于观察和敏锐思考的习惯,并随时随地将你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以此为素材定期进行梳理及提炼,进而不断系统化,这对你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法。

 铁律之四十四:要想在职业生涯中取得真正成功,脚踏实地积累丰富经验,培养过硬专业能力,以及拥有娴熟的人际关系技巧,都必不可少。但人际关系细胞开发过早,大多会影响到经验和能力的沉淀,与历练的质量,最终与理想状态俞行俞远。

 铁律之四十五:在现实当中的任何环境,永远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共治天下,这是职场当中的一条潜规则,只有二者取得某种均衡,整个组织才可能正常运作下去,其中任何一方想独霸天下都不现实,容易引起大的混乱。

 铁律之四十六: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第一份工作,其突破的难度相当大。无论你是出于什么原因进入那个领域,都会慢慢地形成路径依赖。面对这种情况,也许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努力在这个方向上积累经验和资源。

 铁律之四十七:将自己定位于某一行业,而不是定位于某个企业,注重在行业内部竞争力的培养,才可能在职场当中进退有据。基于以上原因,不论你所处平台如何,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了解这个行业,见证其风雨历程,若干年以后自己身价自然会倍增。

 铁律之四十八:信息本身就有交互这层意思,如果从书本、网络或者其他渠道单向获取信息,得到再多的东西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缺乏交互,你对信息的把握和领悟程度肯定会跟实际存在巨大偏差,得到的“信息”其实算不上真正的信息,还可能误入歧途。

 铁律之四十九:职场当中,在某一行业的积累比在某个专业的积累更为重要,同一专业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并不比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小多少。如果过分强调专业方向上的积累,而忽视行业沉淀,就如同只强调灵魂而忽视肉体一样。

 铁律之五十:职场上的一些人士,做事情往往过分强调目标,而忽视或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才能一步一步加以实现。缺乏一个详细且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保证的理想,常常就像一个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事情从刚开始的时候就注定是要失败。

 铁律之五十一:绝大多数人对事情的认识,并不系统和全面,他们常常是根据自己捕捉到的一些片段,对故事情节进行剪辑,在此过程中还会加入很多个人好恶的因素。我们没有必要对别人求全责备,人家没有责任关注那么细致,但你却有责任披露更多细节。

 铁律之五十二:所读大学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与实体行业的对应程度,对毕业生日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这两个方面的程度都比较高,他们就非常便于就业、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圈内人脉,否则就相当于没有专业,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脱胎换骨。

 铁律之五十三:如果你在体制外,无论是外企、民企,抑或是自由职业,都注定与稳定无缘,为了生存必须追求专业上的制高点,或者是最终选择去创业。与体制内不同,在体制外选择平庸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毁掉自己的人生。

 铁律之五十四:在任何社会和平台,个人的发展都呈纺锤或者金字塔型结构,更高的职位总是稀缺资源。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单位,绝大多数人只能处于较低的层级上。要想实现个人价值,只能选择一个细分的角度,去另辟蹊径,做一些创造性的事情。

 铁律之五十五:一个人如果在某个阶段上发展的太顺太快,如果不对自己的能力结构及其存在的一些短板进行反思与改进,就非常容易导致后劲不足,难以取得很高成就。人总是需要磨练的,只有经过艰难困苦、千锤百炼,才更有能力把握机会和掌控局面。

 铁律之五十六:想法不等于思路,想法只不过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创意,它只有在经过梳理并系统化之后,成为可执行的东西,才算真正变成了思路。思路是连接想法和执行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有想法没思路,又浑然不觉,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铁律之五十七: 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间的占用都不是均衡分布的,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很多碎片。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关注几个不同领域,让其思维相互启发,不但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还可能在这些方向皆能取得巨大成就,事实上不少杰出人才都是如此。

 铁律之五十八:人们对待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极为容易走向偏见和固执。当别人谈论自己熟悉领域之时,不妨当一个虚心的听众,尽可能少发表言论。如此一来,每次肯定都会有许多收获,你在这一领域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变得更加专业。

 铁律之五十九: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搜索和点播等方式来获取所需资讯,这确实带来了效率和便捷,你可在较短时间对某个问题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重要信息会就此遗漏,需要传统媒体来弥补这种缺陷。

 铁律之六十:无论在能力结构优化方面如何努力,人们还总是倾向于做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对关联领域的投入不是很够。这是一种典型的路径惯性,尽管这种现象无法彻底消除,但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还是要尽可能去扭转这种倾向,以免形成硬伤。

 铁律之六十一:职场上的任何经历,都是既有利又有弊,只不过是这种利或弊来得早或来得晚,来的大或来的小而已。道理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如果细细考量、认真总结和因势利导,我们不难使以往曲折的经历转化成人生的一大宝藏。

 铁律之六十二: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即使是垃圾和粪便,也有发酵生肥的好处。个人良好的职业发展,自己的努力程度固然重要,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匹配更为关键。最好的平台不一定最适合自己,切记要找对池塘钓对鱼。

 铁律之六十三:事业发展,可以抽象成一个模型,其主要变量就有十多个,包括所在行业、人脉积累、能力结构、个人努力、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人们总是根据个人体验,强调某些要素,而否定另一些,最终给自己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危害。

 铁律之六十四:在不同年龄阶段,人该做的事情都各不相同,过早过晚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到你发展的职业路径、质量和高度。令人遗憾的是,有人为了虚荣心而偃苗助长,吃了夹生饭,有人不得要领依旧原地踏步,竟浑然不觉,还以为自己上进。

 铁律之六十五:在职场当中,如果对手执掌权力,一定记住别把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轻易地全部释放出来,不然只能帮别人做嫁衣,但也要适当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放放水。乱放水,不放水,或者把握不好其中的度,都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造成伤害。

 铁律之六十六:你给别人带来帮助,其价值大小并不在于你做出了多少努力,而在于对方对这种帮助的需求程度。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价值,往往会有天地之差。倘若能够做到急他人之所急,这不光是一种美德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技巧,更是一种奇货可居的投资。

 铁律之六十七: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专业不对口都是常态。不要太多抱怨专业,在职场当中发展,独立学习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良好的悟性,远比你原来的专业重要,而文科生更是如此。

 铁律之六十八:很多人看待问题总是强调感觉一词,而不提出具体的标准。但感觉既不精确,又飘忽不定,会带来不少麻烦。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将标准固化和量化,否则事情往往会越办越糊涂,效果难以保证,事业发展也会非常缓慢。

 铁律之六十九: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总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得一些资源,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资源的获得又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花钱购买和资源互换。在更多情况下,资源互换更容易被各方所接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系要比金钱交易更为牢固。
 
 铁律之七十:事业上要广结善缘。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意外收获,这似乎是某种运气使然。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这种“意外”和“运气”,就不难发现以前所做的某些事情已经为他们提供了发生条件,意外之“果”正是由以前偶种之“因”所导致的。

 铁律之七十一: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无论你喜欢也好讨厌也好,很多时候在环境面前都是弱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应该真实面对,又不能怨天尤人。改变自己的难度相对要小得多,无法改变环境之时就要改变自己,通过优化能力结构和资源储备来静候时机。

 铁律之七十二:一个人在某个环境当中呆得太长,就很容易将自己的经验扩大化。有所体验和感悟固然很好,但如果太相信自身经验,则不是好事情,然而很多人都有此种倾向。这类问题的破解方法就是多读一些著作,并与邻近领域的人士交流。

 铁律之七十三:对于某些事情,真相并不难看清楚,有此能力的人也不在少数。能够看清真相是一回事,言论上如何表述则是另一回事。看待一些人的观点,必须结合他们目前所处环境、牵涉的利害关系和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进行综合判断。

 铁律之七十四:人们常说做事情要有激情,职场上很多人也常常是激情澎湃。其实要想拥有激情并不难,关键还是要将在某方面的激情长久保持下去,并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这种境界并不是靠拍胸脯拍出来的,而应源于波澜曲折中的千锤百炼。

 铁律之七十五:洗脑远比争论重要。真正的高手,不会逞一时之快,把对方驳得无言以对,他们最擅长还是洗脑。把别人驳得哑口无言,很难让别人口服心服,还有可能会起反作用。较为理想的状态,是让对方大脑按照你设定的“程序”去运行。

 铁律之七十六:在这个世界上,演戏和现实很大程度上已经融为一体。有些时候,你都分不清楚哪些是演戏,哪些是现实,因为戏演的太真实了就变成了现实,现实中的人太虚情假意就成了演戏。我们在职场混,很多事情不能不认真,也不能太认真。

 铁律之七十七:我们常常会遇到非常难缠的客户和非常棘手的问题,很多人对此颇感头疼,甚至退避三舍。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高兴才是。越严酷的环境,越难缠的客户,越难解决的问题,也越锻炼人,坚持下来以后,自己的能力和情商也会非同一般。

 铁律之七十八:成功人士不一定方方面面都是高手,而在现有可资利用资源整合方面绝对是一流的高手。人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资源,然而资源恰恰就在你身边,如果把你身边的各种现有资源整合好,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关键看你如何把握。

 铁律之七十九:人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一面,倘若你跟他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对方就会非常无私地,将自己掌握的一些经验和感悟与你分享。只要时机选择得当,并对他恭敬有加,你就可以系统得到他的指点,从而相当于横向拓展了人生历练,更早走向成功。

 铁律之八十:不要太多沉湎于过去,也不要太多幻想未来,好好地把握现有各种机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你的贵人和天命,都存在于现实当中,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是由无数个“现在”组成的。相信明天会更美好,但不要放弃对“今天”最大程度的把握。

 铁律之八十一:职场如同江湖,要想发展的顺风顺水,你需要遵从“三个有利于”原则,即做事情要“有利于公司”、“有利于上司”和“有利于自己”。这三者很多时候是存在冲突的,如何平衡其中关系,使自己职场利益最大化,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必修课。

 铁律之八十二:任何历史时期,都是最好的一个时代,又是最坏的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我们不要去抱怨生不逢时,而应该努力使自己的能力结构与这个时代进行匹配,以便能够顺应潮流脱颖而出,成为不世出的英才。

 铁律之八十三:职场当中所有事情,最终都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对接的,岗位赋予的职责与权力固然重要,但要想真正达到自己的目标,你还必须在平台上拥有良好的内部人脉,如果缺乏这个要素,你职位权力再大,也不过是空头支票而已。

 铁律之八十四:在现实的职场中,灵感和独立思维很容易被繁忙的工作所吞噬掉,非常遗憾的是自己往往还浑然不觉。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避免江郎才尽,我们每天必须留下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任让自己的大脑“天马行空”般的去“幻想”。

 铁律之八十五:一份理想的工作,应该具有三大功能,即薪水理想,能学到东西,发展空间良好。但并非所有工作同时具备这三项功能。我们在不同发展阶段,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你对现有平台价值评估,以及跳槽节点选择,都可以由此来综合确定。

 铁律之八十六:出于自身职业安全和发展角度之考虑,您每年都应当对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作一个评估,以便能够作出针对性调整。为实现此种目的,我们可以通过投放简历来投石问路,也可以有意多认识几个资深猎头,同时还可以考虑能力结构方面的对标挖潜。

 铁律之八十七:针对重要的沟通活动,准备面谈腹稿固然重要,但还是要携带配套性较强的相关书面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你很难将一些内容说全说透,充其量也只是把要点表述清楚而已,因此必须通过配套材料,来发挥备忘、补充和延伸的作用。

 铁律之八十八:在现代社会中,不少人都具有多重人格,甚至还会存在截然相反的两个方面。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其中某一侧面。如果你就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而轻易下结论,没有侦查到另一面,很多事情日后非常有可能会后悔莫及。

 铁律之八十九:理性也是一个相对概念,“非常理性”其实可以简化一下,那就是“非理性”。物极必反,过犹不及。“非常理性”会让大家耗费青春,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一般人们往往认为的“非常不理性”行为,其结果反而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铁律之九十:在职场当中,我们思维模式需要有意识地朝着“点——线——面——网”这个方向发展,点思维、线思维、面思维和立体网状思维是四个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发展阶段。他们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切记不要以其中一种模式去否定其他几种模式。

 铁律之九十一:即使出于职业安全考虑,我们也只是要选择合适时机释放能量,而非一味留一手。这种做法看似聪明,实则危害巨大。倘若在每个阶段,都未能将你的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这势必会影响到你能力的长足进步,以及优质成功案例体系之构建。

 铁律之九十二:高手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师承关系。人虽然可以通过自我修炼达到相当水平,但由于受历练、经验和悟性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会存在很多盲区,迅速成长的概率很低。高师指点,可以使你快速扫除盲区,消除误区,较早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专业体系。

 铁律之九十三:在具体工作中,要努力防止两种倾向。不要用统计学上的结果来否定现实中的特例,也不要为因为现实中的特例来否定统计学上的结果。至于如何做到准确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艺术和直觉,当然也是需要建立在大量观察和揣摩基础之上的。

 铁律之九十四:要想实现良性循环,结构优化的人脉资源都必不可少。你发展的越不好,越不能封死自己的人脉。自我封闭,信息鸿沟,是通往成功道路上最大的敌人。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发展不太理想之人,出于自尊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基本与亲友隔绝关系。

 铁律之九十五:很多成功学的内容,都是通过“造神”和“造梦”两个环节,即树立典型和塑造理想,来向你注入激情的。成功学只是解决了心态、理想和激情问题,如果缺乏必要的资源储备,和系统可行的成套方法,距离真正的成功依旧非常遥远。

 铁律之九十六:尽管大道理说起来谁都明白,但如未能从更加系统和精巧的角度去理解与把握,就容易产生大的偏差,非但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帮助,你甚至还可能就此误入歧途。要想在职场上获得长足发展,在一些道理的理解上,就要杜绝大而化之的方式。

 铁律之九十七:在职场当中,“悟”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仅如此远远不够,还要引入管理,一是“悟”就要“悟”出成果,注重质量,二是这种成果还要有数量上的保证,三是一定要把“悟”的结果以文字形式固化下来,以便进一步归纳总结,并将其系统化。

 铁律之九十八:人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但你其实知道自己最不适合做什么。你究竟最适合做什么,很多时候不明显,但潜在适合的方向并不少,而且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领域,在哪个子方向上投入最多,这个子方向就会越来越突出。

 铁律之九十九:要善于发现自己需求背后的需求,你以为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未必是真正想做的事情,不要去犯“自己误导自己”的错误。终极需求,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也可能被某种表象所异化。但只有切合实际的表现形式,才有助于你这种需求的实现。

 铁律之一百:要想在事业上获得真正成功,就必须建立一个比较理想的配套体系。其中最为关键的几个要素,就是要有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培养平和积极的心态,掌握可行性较强方法论体系,不断积累与优化资源结构,并能够对人性进行精细化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