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nm技术是真的吗?:菩萨六和敬、四摄法——做人处事最圆融的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24:24

菩萨六和敬、四摄法——做人处事最圆融的标准


    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即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因他能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现四摄法门略述于后。
    一、布施摄:
    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摄化他人,必须自有方法。你将财力、学力、体力帮助他人,对方受了你的恩惠,对你自然发生好感,信仰你所说的话,听从你的指挥。就是不大合情理的话,他都会迁就,何况你说的是合情理的正法。人是感情的动物,帮助他人是最能联络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顺利,举办义务教育,以及福利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属于布施摄众生的法子。发菩萨心学佛的人,于此不可不注意及之。
    二、爱语摄:
    就是用极和爱的话与人谈论,使人听之入神,引之入胜,和爱的话,可以包括三种:
    (一)慰喻语
    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灾难,受到恐怖,绝不可幸灾乐祸,须要用慈爱和悦的颜色和话语去劝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虽然没有多大的力量帮忙他,但这温柔的言语,同情的态度,也可以使他感激你,和你发生好的感情。
  (二)庆悦语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就是坏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地方,我们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使之欢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地方发展。就是坏的人,也会因此走上好的途径。
  (三)胜益语
    是使听了你的话,可以辗转增胜增益。如得少为足的人,你可以勉励他,使他再进一步地求胜。能布施的引之再持戒;学小乘的开导他再学大乘。这些话,都属于胜而益善的。有时不但以柔语劝勉,亦可以硬语呵责,使之感悟,励精图治,只要态度诚恳,都可以摄化他,使他能接受你好意的教导。
    三、利行摄:
    是自己做的事情,使人得到好处,便是有利于行。父母教养子女,注意子女的身心利益,自能获得子女的孝顺;老师教导学生,如处处为学生的利益著想,也必能得到学生的信仰;长官能顾到部下的利益,也会得到部下的拥戴;菩萨能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做诸善事,自然也会得到众生的感荷,而来服从他的化导。
  从前欧洲有个特长于养野兽的人,整天与狮虎为伍,野兽也不害他。有人问他的缘故,为何不被狮虎所伤?他说:这有什么奇怪,你待它好,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它自然也会服从你的指导,不会伤害你了。野蛮的兽群,亦可以感化服从,何况说是人类?所以菩萨要摄化众生,就不可不注意利行的工作。
    四、同事摄:
    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担任工作,共同生活,共同甘苦。譬如说:你没有过商人生活,你说的话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没有过农夫生活,你说的话,农夫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萨为了方便度人,示现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共同任事,潜移默化,得到成功。观音大士三十二应身,地藏大士和弥勒大士的化身千百亿,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模样。 
    六和敬  
    人们喜欢拿和尚说团队,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寺庙中是如何看待团队精神的。例如,对于被奉为团队合作典范的“唐僧团队”,就存在误解。很多人将“西天取经”作为这个团队的目标。实际上,西天取经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他的目的在于把印度佛经取回来,翻译、整理,之后再寻找到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取经只是整个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就好比企业当中有生产部、市场部、销售部之分,各个部门需要互相合作。如果产品只是生产出来了,而没有最后销售出去、回收货款,这能算是实现目标了吗?我想,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甚至冲突的情况,原因大概都与此有关。
  在寺庙中,为了维护长远的共住与和谐,组织要有一个机制来做两件事:一、宣扬核心,保持组织的核心凝聚力;二、捋顺管理关系,以保持管理的畅通。这两件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佛教的世界观、共住的道德规范以及“六和敬”思想。
  “六和敬”思想,是世界三大语系——巴利语、汉语、藏语系佛教的共同依止依止:佛教术语,其本意是“依存而止住”,或以某种事物为所而止住。在佛教寺院里,新学沙弥必须依止于教授师和羯磨(行为规范)师,系统学习教诫和教理。,也是团结与合作的基础。
  要真正地了解“六和敬”的实质内涵,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和敬”的概念。“和敬”是之于自己和他人两个方面来说的。所谓“和”,就是“外同他善”;而所谓“敬”,则是“内自谦卑”。
  “六和敬”思想具体说来:
  第一和:身和同住
  丛林清规是僧团的生活规约,是当代三大语系佛教的所有寺院僧团所共同遵守的。僧伽制度通过《寺院规约》,使“六和思想”制度化。制度规定,置身寺院僧团中,大众同住,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首先要杜绝的行为,就是肢体上的直接冲突。
  “身和同住”原则地要求僧团内的每一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责(岗位和职责)。也只有如此,寺院管理的运作才能顺利无碍。当然,企业行为也绝不能例外。在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要把这个因工作需求而必然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视作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进而把由此而导致的私愤携带到日后的工作,甚至是生活中,那么,人身的攻击就难以避免了。
  我们要时时提醒存在着这样的想法的人,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矛盾和冲突是必然的事情,而且是因为工作而起的,如果大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冲突。所以,不在岗位的时候,要即时消解因工作而带来的冲突和不快,做好及时沟通与交流。而在企业、组织内部,更要建立这样的机制,时时宣传这样的理念,先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来,不要把工作的不快带到日常的生活中。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工作当中的冲突,工作安排尽可能合理化,从制度和岗位设置上减少冲突的可能——减少因推诿和制约带来的结果。
  第二和:口和无诤
  古人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佛教认为这还不够。所谓“口和无诤”不是讲不要争论,而是说不要做无益的辩论。20世纪中期,著名的藏学家更敦群培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赞同某一个观点,你会寻找到成千上万个论据支持它;如果你反对一个观点,你也同样可以找出成千上万个论据来佐证它。”
  如果僧团无法做到口和无诤,而且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找出若干条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否定他人的看法,进而导致无益的争辩。如此,大家也就无法在语言上寻找到共同的方式。除了不做无意义的争论之外,口和无诤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利而去争讼。
  林则徐将“慎独”挂在书房里作为自我警策的座右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修正口业、修行语言行为的重要。在佛教丛林规约里,为了避免常住的是非和纷争,在“六和思想”里将“口和无诤”放在第二位,要求大众同住,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在说话时,语气要谦和礼貌,要和颜悦色,不要因恶口粗声而引人不快;更不能因此而发生激烈的争吵,以至于肢体的冲突。口和无诤的理念来源和注解是四摄当中的“爱语摄”,在佛制戒律中的规定则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要说爱语、柔软语、正语、真实语、实义语。
  这样的语言标准,大致包含有六个原则:
  (1)仔细聆听,三思而后言;
  (2)语音清楚,言辞得体;
  (3)语气温和,出言诚恳;
  (4)精练有度,避免晦涩;
  (5)善巧方便,讲究方法;
  (6)不扬他过,严守秘密。
  第三和:意和同悦
  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精神和心理的清净,要用意善良、胸怀坦白,一致行为和认识。要记住“与人乐”而避免“独乐”的做法,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共同庆祝,绝不要为了获得个人的快意而不顾大众,更不能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意和同悦还要求寺庙住众遵守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思想上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全体住众就能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讨论问题,达成认识上、行动上的一致,和睦相处,为共同的目标与成就而喜悦。如果我们将意和同悦用在企业团队建设上的话,同样适用。
  第四和:戒和同修
  中国人喜欢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寺庙中“规矩”就是戒,是所有僧人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所谓“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在共同组织框架、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行为、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
  《西游记》里有一个“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为避免师徒遇袭圈地化界。如果把这个圈定移植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上也划出一个“界”,那么,其结果又将如何呢?这个无形的“界”能保证我们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安全吗?
  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们选择这个抽象的“圈定”,进而能够以此而“非礼勿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思”。那么,完成个人修养的神圣化过程也就开始了——我们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修正”程序。于是,这个非具象的圈定就成了遵行者的道德行为规范。
  宗教意义上的“戒律”也是一种“界”,就像孙悟空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画出来的,具有保障能力限制。
  佛教制订戒律,在寺院管理上的目的、用意和作用,与现代企业管理制订规章制度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保证组织的良性运作。只是,在根本原则上,佛教除了保证寺院管理的有效性之外,还在于保障生活在其间的人员的自我修正。于此,现代企业可能既不屑,也无能为力;因为,企业觉得: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很多企业并不缺规章制度,缺的是对规章制度的共同遵守,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觉得冯玉祥值得学习。冯玉祥为了把他统帅的西北军练成一支有教养的军队,制定了许多军令,其中有一条就是“戒烟”。有次他当众宣布全军戒烟,如有违纪者,就罚其吃烟头。后来,在惩罚一位吸烟士兵时,士兵顶撞说他也吸烟了。原来冯玉祥与友邻部队长官会面时偶尔吸了几口烟。冯玉祥猛地摔下军帽,大声说:“我冯玉祥上梁不正下梁歪。我是吸烟了!”说着从士兵手里抢过烟头,塞进自己嘴里。我个人觉得,这个故事,比我们说“上下同欲者胜”要更具有说服力。
  第五和:见和同解
  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认识事情的方法上,寻求同样的见解;对一套思想、理念,寻求一致的解答方式。
  僧团共住,僧众能够和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所有住众在见解上、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只有所有住众成员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僧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成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想法,大家各执己见,自以为是,那么,这个团体也就难有安宁、不能清净,也必将导致整体的精神涣散,不能有所作为。
  如果出现不同见解的情况,有时候宁可另外再建立一个僧团,而不要在一起共修。因为,见解不统一的人住在一起共修,彼此就有可能互相妨碍。做企业的道理也是如此,既然大家同在一个公司工作,就应该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一个企业就等于一条船。如果大家不协调,就无法保证船只顺利前行。
  第六和:利和同均
  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者是知识上、宗教实践上的佛法之利,必须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识,决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会使寺院内部发生利害冲突,更会因营私肥己的恶习而导致争权夺利的纠纷,最终会影响到僧团的根本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冲突大半是由于对资源的争夺。而“六和思想”中的“利和同均”则强调利益的共同分享。这是一个慈悲的、智慧的、和平的、共同繁荣的理念。
  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是不能缺少的,但是,如果缺乏了共同分享意识,那么,使集团趋于分化或崩溃的致命伤就难以治愈。
  这里的同均也并非是平均分配,而是指共同分享——分享经历和艰难,分享成就和希望。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叫做六和敬。就是六种规则,能使大家过的生活是清一色的,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

    一、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不发生磨擦,打架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二、语和无诤: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说话的语气,要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三、意和同悦: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和悦,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各有戒律,但在每一家中都有著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如以比丘僧团为例,比丘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十条的戒法。应该大家怎么做,就该怎么做,才显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发生利害冲突,或养成营私肥己的恶习,不能使教财成为公产,致引起争权夺利的纠纷,会影响到教团的破产。

    六、见和同解: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大家同为教徒,在见解思想上,必须要相同统一,教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份子思想多、意见多,各持成见,自以为胜,那么这个团体一定不能清净,也必精神散漫,不能振作有作为了。

    这六和虽有六种,亦可摄为两种,即理和与事和。如见和同解,即指大家所证悟的真如理性,也就是对宇宙人生所认识的真理,是只有一个,没有两样的,故在思想方面,不消说自然能趋于一致;其他的五和都是属于事相方面的。思想既然统一,行动自然也趋于一律,这也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佛教徒的六和生活,不但可为佛教团体的生活准则,也可为普通社会一切团体的生活准则。

    六和僧团的最大好处,是佛陀在前四和重视法治精神外,还在后二和重视经济平均与思想统一。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不能缺少的,但如不重视经济的平均分配和思想的统一,便是这个集团趋于分化或崩溃的致命伤。因小而团体的斗争,大至世界的斗争,其发生的原因,多在经济失其平衡的支配,和主要的思想不能统一。可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拟出团体共同生活的原则,和平共处的要素,使后世一切团体生活的原则,都不能越此六和敬的范围,他的智慧和才力,不可谓不空前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