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19进禁电影排行:教育技术领域新界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9:24:2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新定义的翻译过程,与AECT‘94定义的区别,以及新定义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为人们对教育技术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AECT,教育技术,新界定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1553(2005)01-0039-06

教育技术的定义一直是我国教育技术界讨论不休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教育技术界有坂元昂1971年设定的研究领域,米切尔1978年提出的研究内容,AECT1971定义,1972定义,1977年定义,1994年定义;在我国,有萧树滋,南国农,李克东等教授提出的定义。但由于教育技术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从萌芽到发展,从发展到初步成熟,其内涵和外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教育技术的定义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修订。
最近,由于巴巴拉?西尔斯(Barbara?Seels)在"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的《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及在线课程的设计》报告中,首次介绍了AECT的"定义与术语委员会"(Commission on 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关于教育技术领域研究中的新界定(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以下简称新界定);我国教育技术学者彭绍东教授在《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7日第六版发表了《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在《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上发表了《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两篇文章。我们注意到,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教学系统技术系(Instructional Systems Technology)副教授Michael?Molenda的个人网页上提供了"AECT 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Committee document #MM4.0"的pdf文件可供下载。因此,各大高校的论坛以及教育技术研究机构的人员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又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最为关注是如何准确翻译和理解AECT05年5月将新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新定义与AECT‘94定义有什么区别,新定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等问题。
由于AECT新定义要到2005年5月份才公开正式发表,因此,彭绍东教授在解读新界定时,只是根据巴巴拉?西尔斯(Barbara?Seels)报告中提到的内容进行解读,因而有些内容可能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根据Michael?Molenda个人网站上的"AECT 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Committee document #MM4.0"所提供的内容,结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全体师生的讨论以及理解,尝试对新界定作一比较准确的阐释,从而为人们对教育技术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新界定只是一个草案,还有可能修改和完善,而且,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草案中的第一章,因此,本文仅就AECT05定义的第一章进行讨论,欢迎同仁批评指正。
一、 AECT新界定的基本内容及翻译
在Michael?Molenda等人起草的《AECT 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Committee document #MM4.0》中,起草者把教育技术界定为: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对于该界定的翻译,彭绍东教授把其翻译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老师、同学讨论后,建议把其翻译为: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在翻译这一定义时,主要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    ethical
对这一词组的翻译,笔者同意彭绍东教授的翻译的合理成分,但认为从词语的本意上讲,ethical指的是"与伦理有关, 民族的, 民族特有的",因此,我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翻译为"伦理道德"显得更恰当一些。因为原界定中并没有与"规范"相对应的词语,因此,与彭绍东教授的翻译相比,少了"规范"一词。
2、    facilitating
在AECT‘94定义中与此相关的概念是"for learning",我国的教育技术学者张祖忻教授建议把"for learning"翻译为"促进"。我们经过讨论认为,AECT‘94定义中把"for learning"翻译为"促进"是比较准确的,由于新界定是AECT‘94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把"facilitating"翻译为"促进"是比较恰当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促进是"起引导(guiding)而不是控制(controlling)或预先决定(predetermining)的作用"。
3、    Improving
应该翻译为改善还是提高?在原文中,与Improving搭配的是performance。起草者把performance界定为" the learner‘s ability to use and apply the new capabilities gained."从中可以看出绩效指的是使用新习得的技能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随着学习的进展而不断发展的。我们认为,改善强调进行内部的重组和完善;提高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增长。因此,我们建议把Improving翻译为"提高"。
4、    Creating
对于creating的翻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分作创造、创建、创设三种情况:
(1)、建议翻译为"创造"的理由:
l           创造更能体现时代精神。
l           创造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l           创造更突出一个创新的过程。
(2)建议翻译为"创建"的理由:
l           创建内容更具体,有更明确的实际意义。
l           从与"过程和资源"的搭配上来说,用创建比创设,创造好。
l           创建更具体,更通俗。
(3)、建议翻译为"创设"的理由:
l           新界定是从AECT‘94定义发展过来的,AECT‘94定义中有设计和开发,新界定用"创设"包含了设计和创建。
l           "创设"含创建、设计等含义,对教育资源要先设计才能使用。
l           在教育技术的核心课程"教学设计"中,设计用得比较多。
考虑到新界定时代特征,我们认为,这三种翻译方法各有特点和道理。执笔者倾向于翻译为"创造"更恰当。
5、    technological
对于这一短语的翻译,同学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要是以下几种意见:。
l           翻译为"技术性的"。这样既体现了technological是定语,又解决了通顺问题,而且使人们对技术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硬"技术上。这种"技术性的"既包括"硬"的方面也包括"软"的方面。
l           翻译为"技术"。把形容词翻译为名词,这样整个短语就是"适合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朗读起来比较通顺,并认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 译作"教育技术"也是把educational 翻译为名词的。
l           翻译为"技术的"。体现technological是修饰processes and resources的,这样整个短语就是"适当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
l           翻译为"与技术相关的"。既体现了technological是修饰processes and resources的,又突出了起草者的意图,而且通俗易懂,不易产生误解。
l           还有翻译为"富含技术的","技术化"等。
在草案中,起草者指出,使用"technological"是为了与其它学科相区别开来,也就是说过程和资源有些是"technological"的,有些是" non-technological"的。考虑到这一界定"要容易被非专业人士所理解"、通顺以及准确等,笔者建议把其翻译为"技术性的"。

二、 新界定与AECT‘94定义的比较
在草案中,起草者指出,新界定是AECT‘94定义的改善和更新。那么新界定的改善和更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把其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      提出的背景不同
l           理论基础不同。十年前,教育大厦是建构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特别是认知主义为主体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十年后,认知主义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果说AECT‘94定义是无意识中建构在建构主义上,那新界定是完全有意识地建构在建构主义之上。
l           技术基础不同。十年前,网络教育才初见端倪,3W,FTP,Email,MSN,QQ,BBS等是网络发烧友的专利;十年后,网络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3W,FTP,Email,BBS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里。除此之外,Blog,Wiki等社会软件正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新界定是处于这样的时代的产物,必然要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l           面对的问题不同。十年前,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将给教育带来的美好情景充满了憧憬。十年后,花费上千万甚至上亿的校园网,城域网已经建立,但是教育信息化的"大手笔"投入并没有带来教育质量的高回报。
2、内容表述上有了变化
在内容表述上,AECT‘94定义是这样界定教育技术的定义的: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与新界定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       instructional 改为了educational
在AECT‘94定义中,教育技术的表述用的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在新界定中,用的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起草者在说明中指出了"instructional" 与"educational"的区别。 起草者认为"‘教育‘指的是支持学习的各类活动和资源,‘教学‘指由学习者以外的人组织的、指向特定目的的活动。教育技术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教学技术是这个广义概念的一个子集。"
可以看出,教育的范围更广、更大,作为一门学科或者领域的定义更适合实际情况,更为全面。
(2)       study替代了theory
在AECT‘94定义中,用的是"theory",而在AECT新界定中,起草者用的是"study"。为什么用study替代了theory?也就是说为什么不提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而只提教育技术的研究?理论依据何在?在草案中,起草者只对现今的"研究"与传统的"研究"作了比较,认为"study"指的是传统的研究以及反思。换言之,"研究"指的是超越传统研究(research)意义上的知识收集和分析,它包括量的研究、质的研究以及其它形式的研究,如理论性、哲学性的分析、历史调查、项目设计、错误分析、系统分析和各类评价。在草案中,起草者没有阐述为什么用"study"替代了"theory",但起草者认为"作为一个可以称之为专业的领域,它的理论必须建议在一个理论体系上,这个理论体系可以通过研究和反思不断的扩展。没有这些,它不能称之为一个专业(profession),而只是一个基于习惯行为的,通过个体在不断试错中得到改善的职业(avocation)。" 在原文的后半部分,起草者有对教育技术是一个学科进行了讨论,但没明确指出教育技术是否是一个学科。笔者认为用study替代theory表明,在美国,教育技术更多只是作为一个领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在教育技术的新界定中,不提theory,只提study。这与我国竭力使其学科化的思想是相背的,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反思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是很少的,正是这种研究的薄弱导致了理论基础薄弱,没有研究,何来理论体系?因此,新界定用研究替代了理论,笔者认为这对中国教育技术是有借鉴意义的。
(3)       新界定在"practice"前面加了限定词"ethical"
为什么要在"practice"前面加了限定词"ethical"?为什么要把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放在定义里?在原文中,起草者申明,"我们的定义将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视为本专业成功的核心,如果缺乏伦理道德的考虑,教育技术是不可能成功的。(Our definition considers ethical practice as essential to our professional success, for without the ethical considerations being addressed, success is not possible.)"。为什么在教育技术的定义中要如此强调伦理道德,有什么意义?在原文中,起草者没有对这一背景作详细解释,但我们是否可以作如下推论:
l           美国在教育技术上的高投入没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使美国开始反思教育技术的价值。
l           教育技术领域还存在很多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特别强调。
在草案中,起草者把伦理道德分为三个方面:对个人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对行业的承诺。并认为"伦理道德规范不只是‘规范‘、‘期待‘或‘新的规范‘,而是实践的基础,是工作的方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且在三个原则领域中,每个都列出了一系列的承诺,来帮助教育技术专业人士知晓应采取的恰当行为,从而为教育技术的从业者提供了需要考虑的事项,帮助他们形成教育技术行业道德规范。
(4)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替代了for learning
在AECT‘94定义中,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在新界定中,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近年来,企业培训以及终身学习成了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因此新界定把提高绩效也作为了教育技术的目的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绩效"一词并不意味教育技术包含所有提高绩效的形式。起草者指出,"有各种各样干预的手法可以提高绩效,(如工具、动机、组织变化、认知支持、工作设计,以及教学等),绩效技术包括所有的干预手段,它是一个比教育技术更广义的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绩效的领域都是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
(5)           教育技术的范畴从"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evaluation"转化为"creating, using,  managing"
从表述上我们可以看出,AECT‘94定义与新界定有以下几点不同:
l         Creating不仅替代了design, development这两个范畴,而且内涵还包括创建学习材料,创建学习环境,创建档案评价袋等。
l         将AECT‘94定义中的"利用"(utilization)范畴改成了"使用"(using)。在原文中,起草者指出,"使用"包括利用、推广革新、整合、制度化等,因此范围也变广了,只是这样的分类方式是否合理,值得探讨。
l         将AECT‘94定义中的"管理"(management)转化为"管理"(managing)。在原文中,起草者认为"在系统方法中,要求采用质量控制措施,以监督结果,采用质量保证措施,使管理过程不断得到优化",从中可以看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起草者使用了动名词的形式。
l         将evaluation整合在creating, using,  managing三个范畴中。起草者认为每一个范畴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上都包含有评价,因此没有单独列出。
(6)       在processes and resources前加了限定词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在AECT‘94定义中,由于对过程和资源没有任何限制,导致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过宽过泛,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新界定中,起草者企图在过程和资源前添加"technological(技术性的)"来界定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在原文中,起草者指出"‘technological(技术性的)‘既修饰过程,又修饰资源。首先,它修饰过程。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有‘技术性‘的过程,如教师每天的决策过程,如果没有‘technological(技术性的)‘这个修饰词,任何类型的模型、协议和公式都可以包括在教育技术的范围内,这就模糊了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或教育之间的界限。其次,‘technological(技术性的)‘也修饰资源。这种与技术有关的资源包括教学中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如图片、视频、录音带、卫星线路、计算机程序、DVD光盘和播放器等等)。"起草者把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界定在与技术有关的过程和资源上,将与技术性无关的过程和资源排除在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之外,从而将本领域的核心强调出来。
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appropriate?是否美国存在着很多教育技术的极端乐观者,夸大了教育技术的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到教育技术的作用与局限?或者是存在着对教育技术不适当的应用?在草案中,起草者指出"领域中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应当是‘适当的‘。起草者在草案中指出,"适当的技术应与当地的用户、当地的文化相联系,并可在当地的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

三、         新界定存在的不足
1、  为什么只有规定性定义?
在草稿中,起草者指出,这是"一个应当能被非专业人士理解的普通定义,而不是一个用精确的科技术语描述某种现象的科学性定义。它主要是一个规定性定义,用典型的术语规定或描述了概念的元素和界限,而不是基于对特定群体的实践行为的观察。"一直以来,AECT为什么不从教育技术的本质上来下一个科学性定义,而总是作规定性定义?
2、    如何对新界定中的"绩效"作出进一步界定?
在草案中,起草者指出,教育技术只是绩效技术中的一部分,但是哪部分,起草者没详细进行界定。这是新界定急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又将进一步陷入如其他学科的领域之争的境地。
3、    为什么用study替代theory ?
在草案中,起草者对这一变化没有进行介绍和说明。

四、         新界定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
(一)         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
1、  教育技术的本质
对于什么是教育技术的本质这个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见解和说法:
l           手段、工具说。认为教育技术是辅助教师讲授的一种重要手段或工具。
l           教育方式说。认为教育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所涉及的是教育的某几个部分,而不是教育的全体,它没有自己的特殊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只是采用特殊的教育器材,教材形态、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育设施来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
l           新教育说。认为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是教育的延伸与发展,是教育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另外,有些学者把当前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讨论归纳为以下几种:
l           教育媒体说。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使教育效果最优化。
l           过程和资源说。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是研究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
l           系统方法说。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一种系统方法,运用系统方法的思想来审视教育,从而使教育效果最优化。
上述几种说法,每一种在教育技术界都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似乎每一种说法都有着广大的支持者,那么新界定中,教育技术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在新界定中,起草者企图克服AECT‘94定义过泛的问题,把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为"适当的与技术相关的过程和资源",强调教育技术研究的是"过程和资源",但这种过程和资源是"适当的与技术相关的过程和资源"。这比起AECT‘94定义来说,这种对本质的界定更具体也更符合实际,对我国的教育技术也更有启发意义。
2、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新界定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技术相关的过程和资源。其中技术包括硬和软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与技能。过程指的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过程和活动。这些过程有些是与技术相关的,有些是与技术不相关的,与技术相关的部分成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与技术不相关的被排除在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之外。资源指的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一切要素,同样,这些要素有些与技术有关,有些与技术无关,与技术有关的成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与技术无关的资源排除在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之外。这样一来,就清楚界定了教育技术与教学论、课程论以及其它学科研究对象的区别。
3、    教育技术研究的范畴
新界定中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包括创建、使用、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含义如下图所示:
图1 教育技术的三个研究范畴

创建:创建指的是在各种不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环境中,创建学习情境所涉及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创建包括设计、开发过程,创建学习材料,创建学习环境,创建知识管理数据库,创建在线探索数据库,创建自动帮助系统和创建评价档案袋等领域。由于教育技术中所用的是系统方法,因而每一步中还包含评价。
使用:使用指的是将学习者带入学习环境,接触学习资源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主要包括学习材料的利用,推广革新,整合,制度化等四个子领域。同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含有评价的过程。
管理;教育技术领域工作者最早的职责之一就是管理。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人事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范畴。同样,管理的过程也内含有评价。

4、  教育技术研究的领域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在哪里?包括哪些内容?存在一个所谓的教育技术领域吗? 在学科发展的历史中,教育技术的研究主体曾经不止一次追问这样一些问题。AECT‘94定义把教育技术的范畴界定为对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这一界定范围过泛,涉及了很多学科的领域,没突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领域的独特性,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新界定把研究的领域改为创建,使用,管理适当的与技术相关的过程和资源。表面上看,似乎改变不大,实际是有了质的改变。新界定强调教育技术研究的是与技术相关的过程和资源,不包含非技术的过程和资源,这样就把一些不属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属于课程论和教学论研究的领域分清楚了。根据这一界定,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应该是哪些呢?张建伟博士把教育技术研究的领域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图1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框架(图片来源: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教育技术学在做什么?》,《教育研究》2002)
从图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性探索,包括教学设计研究(学习环境设计研究)、创新性技术研究,和哲学文化研究。另一方面是应用性探索,包括面向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关于IT整合于学校教育的研究、面向企业培训所进行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
我国的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基础性探索相对薄弱,引进较多,原创较少;对企业培训、绩效技术以及远程培训的研究严重不足。

(二)   在研究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研究重心的转变
在AECT‘94定义公布后的10年后,教育技术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是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在后现代主义中,教师的权威不再存在,学生通过学习技术支撑的行动和交互与教师一起探索。在探索中,传统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作用减弱;权威不再是超越性的,外在的,而成为共有的、对话性的。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到个人转变的通道。与现代主义相比较,后现代主义侧重于跑步的过程和跑步的人,而较少重视跑道本身。简而言之,教育技术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教师做什么转到了学习者学什么甚至已经到了学习者学的效果怎么样上来。
2、  加强行业伦理道德规范建设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如果正确使用,会极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有可能会给人类造成无法弥补损失。教育技术也是双刃剑,利用得当,可以极大地推动教育改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极大贡献;利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劳民伤财,甚至可能成为犯罪的工具。我国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教育技术的"技术至上者"追求技术至上主义,求新求时髦,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不反映教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真实情况,只报"好"消息,不报"坏"消息,给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是到了考虑加强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时候了。
3、      加强创新研究
教育技术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专业,应该说现在还处在准学科阶段,如果要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就必须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有自己学科独特的贡献。而要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都必须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形成独特的学科特色。

笔者注: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是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03级04级全体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讨论中形成的,笔者受黎加厚教授的委托担任了这次讨论活动的会议记录,本文集中了全体研究生的讨论记要,得到了黎加厚教授的指导,在此特向黎加厚老师和参与学习讨论的研究生同学致谢。(张仙)

参考文献:
[1] 彭绍东,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7日(6).
[2] 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
[3] Michael?Molenda,The Meaning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Z],
http://www.indiana.edu/~molpage/publications.html (2004年9月26)。
[4]黎加厚,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5]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教育技术学在做什么[J],《教育研究》,2002年(4)
[6] 黎加厚,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DB/OL],东行记,http://www.jeast.net/jiahou/archives/001694.html,2004年06月30日。
[7]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3年第9期。
[8]顾清红,祝智庭,教育技术的后现代观[J]《电化教育研究》 2001年第7期。
[9]对教育技术若干基本问题的认识——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祖忻教授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9期。
[10]何克抗,李文光 编著,教育技术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P4-P9。
[11]黎加厚,该发明的都已经发明了[DB/OL],东行记,
http://www.jeast.net/jiahou/archives/000152.html,2003年10月19日。
[12] 张祖忻,教育技术的定义[R]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报告,2004年10月13日。
[13]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