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 三级 心在跳三邦:好风景遭遇“白内障”(金台论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4:21:15

好风景遭遇“白内障”(金台论道)

杨雪梅

《 人民日报 》( 2011年09月09日   17 版)

  《修补匠》是美国人保罗·哈丁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自2009年1月问世后大约只卖出了一万五千本,然而它却以“黑马”的姿态获得了2010年的普利策小说奖。

  据说这是1981年以来,第一本由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能够问鼎普利策奖,也许你不相信,这本书从出版到获奖的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媒体的参与,也没有Twitter、Facebook等新兴媒体的呐喊助威,靠的只是编辑、出版人、书评人和书商之间口口相传——《修补匠》的手稿在保罗·哈丁的抽屉里被冷落了三年,几经曲折转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出版社的一位普通编辑手中。这位编辑很喜欢这本小说,决意出版,并答应预付给作者一千美元报酬。

  《修补匠》出版后,该编辑又把这本小说交给《出版人周刊》的一位编辑,这位编辑认为这是一本可以得到星级书评的小说。然后旧金山北部一家独立书店的购书主管把这本小说给了一位书评人和兰登书屋的一位编辑。由于书评人的推荐,《修补匠》被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评为年度最佳图书之一,而兰登书屋与哈丁签下了两本书约。然后普利策年度小说奖又垂青了这部小说。 

  我想强调的是,在这个信息爆炸、广告无孔不入、推销无所不用其极的时代,真正有独立的、有鉴赏能力的、口口相传的推荐正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海洋》是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继享誉世界的《迁徙的鸟》之后的又一部心血之作,全片投资7500万美元,拍摄耗时7年半,动用了世界最专业的水下拍摄团队,最终将绚烂多姿的海底世界呈现在大银幕上。虽然影片在结构上有些杂乱,主题有些虚弱,但当一些小朋友们面对《海洋》所呈现出的曼妙世界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俨然成了影片最好的“旁白”。当那刚出生的小海龟还没有爬到海里就在岸上被海鸟猎食时,孩子们都哭了。这形成了影片最好的口碑。

  《海洋》在中国上映以来,虽然也有一些宣传,但毕竟是观众规模相对较少的纪录片,因而一开始并未得到院线的足够重视。然而凭着大家的口口相传,一些院线增加了它的放映场次,一些院线延长了它的放映周期,其上座率也持续逆势上扬。

  还有一部中国年轻导演拍摄的低成本电影《碧罗雪山》,演员全是本地的群众演员,几乎全是本色演出,但其所呈现出的一个少数民族在面对现代化大潮时的困顿与无奈,却暗含了一个世界性的主流课题,因而非常具有当代性。仅仅依靠一些小众的口碑,这部并没有进入主要院线的电影在北京的艺术影院百老汇已经连续放映几个月,依然一票难求。虽然并没有可观的票房可以炫耀,但换来的是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据说《修补匠》因为包含了许多对时间与生命的个人性的哲学冥想,而增加了阅读的难度,需要很耐心地体会。如果没有普利策奖,它极有可能成为文坛又一颗无声无息的遗珠,被束之高阁。但现在,即便只是因为奖项效应让它一时成为大热,即使有部分读者是冲着获奖作品而去读最后失望而归,但引导大众领略文学的多样性,不正是文学奖项存在的意义之一?

  用一个或几个奖项、用票房的多少或书籍的销售量来衡量一个时期的文学艺术的高低是片面的。毕竟任何的奖项,任何的经济收益,都只是创作的副产品,真正重要的还是创作本身。如果没有多元丰富且充沛的创作总量,很难想象会有怎样令人信服的奖项。

  中国所处的时代波澜壮阔,中国人的生活跌宕起伏,可以说处处皆是风景,但有了好的风景并不见得必然就会有好的作品出现。因为好的风景也会遭遇白内障,好的风景也会因为聚焦和取景的偏差,变得稀松平常。而仅有的一些好作品也许又会因为激进的角度和超前的观察而被忽略,被错过。

  因为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缺少包容的心态,甚至缺少敏感,缺少感动,最终好的风景与我们擦肩而过。与其感慨这个伟大的时代总是没有相应的呈现,不如每个人都试着走出白内障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