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怎么做筋道:中医10大名方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1:51:33
中医名方介绍
六味地黄丸逍遥散补中益气汤大承气汤大/小青龙汤归脾汤
血府逐瘀汤温胆汤五苓散小柴胡汤痛泄要方白虎汤
史载,宋徽宗患头晕症,太医以六味地黄丸治疗,徽宗服后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出现腹中冷痛,大便稀溏,幸得六味地黄丸发明人钱乙关赶到,解释说:“熟地由生地炮制而来,熟地以滋补肾阴见长,生地性寒凉,能清热凉血,不能滋补肾阴。熟地炮制不好,寒凉之性不去除,不能滋阴,反而重伤脾胃。因此,圣上才出现腹中冷痛,大便稀溏。但熟地也不能长时间蒸制,这样湿气太重,会影响脾胃。必须反复蒸制日晒,除掉蒸的水气方可既去寒凉,又不加湿。”果然,徽宗服用九蒸九制六味地黄丸后,眩晕症很快痊愈,并把九蒸九制作为六味地黄丸的御用标准。
到元、明、清时代,九蒸九制六味地黄丸因为耗工费时,数量有限,一直被称为极品。民国时期,九蒸九制之法流落民间。但因其卓越疗效,历经纷纭战火终能绵延流传。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广州白云山中药厂获此秘法。
白云山为让这一古代君王专用的好药服务大众,决心将这一祖国传统医学中精髓发扬光大。传统方法是将生地洗净入木甄蒸制,耗费燃料,费时间,污染机会也多,白云山利用TQ系列多功能提取罐“压热密闭”对药物,反复九次蒸制熟地黄,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使熟地达到了传统的“黑如漆、亮如油、甜如饴”的标准。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熟地中的关键成分还原糖从一蒸一制到九蒸九制依次升高,而九次后含量反而下降。九蒸九制使白云山牌六味地黄丸中的各种营养素全部析出,同时也保证了用药安全,从而成为真正的“中药维他命”。
返回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
组成: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15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用法:酌定用量,作汤剂煎服。
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返回
770年前的那个春天,在我国金元史上是段最为寒冷的日子。史载开封五月“大寒如冬”。百年之间,这里发生过3次夺走几百万人生命的大疫。第一次在公元1127年,“金人围汴,城中疫病死者几半”,导致辽国的灭亡;中间一次是公元1213年,蒙古元兵南下围城,宣宗皇后目睹城中大疫,百姓死者百余万,事见《金史·宣宗皇后传》。最后一次是1232年三月下旬,元兵南下围汴,半月后城中疫起,死者近百万,金朝由此灭亡。同在宋辽金元时期的河南开封,三次大疫并未引起更多医学家的足够重视。多难兴帮,疫病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却为中医造就了河间易水等一代又一代名医,著名的脾气虚学说得以确立,也促成了千古名方补中益气汤的传世。也当是“寒凝大地发春华”吧!`KTc?=   处于衰微破败的大金王朝不断受到来自北部邻邦蒙古骁勇骑兵的侵扰,领地不断缩小,他们不得不把国都由中都(今北京)迁往汴梁(今河南开封)。造成大批王室贵族、兵员、富豪聚居开封,城中人口密度激增。3月下旬,元兵来围,半个多月以后,城中疫情暴发,不久元兵撤围而去。1215年前后济源失守,李杲来到汴梁,以行医、讲学、交游于士大夫之间。他当时正在城里,目睹疫病爆发的这一切。解围后他北渡黄河,寄居山东东平,医药自给。李杲目睹当时病证惨状,随后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将平生所学编著成《内外伤辨惑论》。补中益气汤是书中第一名方,附有随证加减方法达30余则。该方由黄芪、人参、甘草、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组成。是张药性温和,结构严谨合理的良方。它有升阳散热,益气扶中,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是治疗疫病内热的主方。对于当时那些开始就见气高喘促,发热烦躁、脉大头痛、口渴怕冷,身发寒热的怪病,李杲认为是脾胃气虚,肺气先绝所致,如果兼有心陶,烦乱不止,还可加用朱砂安神丸。现在看来,补中益气汤中参、芪、草、术等补气药都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升麻、柴胡有消炎退热功能,升麻能治疫病,当归活血,能防治鼠疫菌中毒常见的循环衰竭,预防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朱砂安神丸中黄连等药不仅加强了制菌功效因而也治本,朱砂镇惊安神可以治标。据《内外伤辨》“四时用药加减法”记载,疫病初起肌表发热,“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就可“得微汗则已”,效果之好,令人叹服。汴京大疫开始就有“气高喘促,发热烦躁”等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结合发病率死亡率等综合考察,范行准先生断为鼠疫(肺型)是对的。但事过境迁,元明以后的一批著名医家对李东垣的立方本意,几乎都不理解,这可能与他们未能遭遇鼠疫有关。后来,该方只是在内、外、妇、儿等各科慢性杂病和虚证中应用,甚至很少有人提起它是在与急性疫病的博杀中诞生的经历。今天,当人们按照传统“升阳举陷”的理念,用于脏器下垂,如胃、肾、子宫下垂、脱肛等病都有良效之时,人们已经淡忘了当年的一切。连同李杲在亲自实践的基础上,开创了鼠疫防治史上一个奇迹。
返回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制了行之有效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这三个方,为什么都用“承气”二字?笔者小议如下。  “承气”,即承顺其气之意。从古至今,凡解释“承气”者,都作如是观。如《伤寒来苏集》说:“诸病皆生于气,秽物之不去,由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乃“承气”之所由名。又去病而元气不伤,亦“承气”之义。
返回
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等诸药组成。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兼有里热证者。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 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等诸药组成。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诸证者。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 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成方便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返回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主要由白术、茯苓、黄芪、党参、木香、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是补益心脾法的代表方剂。凡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记忆力下降,发热,体倦食少,舌苔薄白,脉象细弱,以及脾虚不能摄血,致血妄行及妇女月经失调等方面都可应用。历代医家据己所见,将此方广泛运用于临床,疗效满意,说明这一古方历经500余年风雨,其精深的医理和满意的疗效,深为后世业医者推崇。笔者根据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儿科疾病,如小儿反复呼吸遭感染、病毒性心肌炎、过敏性紫癜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返回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返回
温胆汤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组成:半夏(汤洗去滑) 麦门冬(去心)各45克 茯苓60克 酸枣仁90克(炒) 炙甘草 桂心 远志(去心,姜汁炒) 黄芩 萆薢 人参各30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长流水1升,加糯米适量,煮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300毫升,再入药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功用:化痰和胃,养心安神。
主治:痰饮内阻,心神失养,惊恐失眠,头目眩晕。
返回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证。
返回
来源:《伤寒论》。
组成:柴胡12克 黄芩9克 人参6克 半夏(洗)9克 甘草(炙)5克 生姜(切)9克 大枣(擘)4枚
用法: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方论: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返回
腹痛泄泻的常用方剂之一,因其治疗腹痛泄泻效果较好而又得名“痛泻要方”。 出处:《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丹溪心法》。
方药: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
用法:可作散剂,或丸剂。
功能:健脾止泻,柔肝止痛。
主治:脾虚肝旺而致的慢性腹痛泄泻。
本方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4味中药组成,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临床表现为: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仍腹痛,痛泻不止,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而缓,右手脉象盛于左手。
返回
白虎汤是中药的一个处方,源于汉末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白虎汤的主要成分是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功能清气热、泻胃火。适用于高热、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及胃火引起的头痛、齿痛、牙龈出血等症。记得几年前,在杂志上看到一篇题目叫《白虎汤的故事》,故事主要内容是﹕有一个名满杏林,活人无数的大国手。在他事业最高峰的时候,他的母亲不幸得了重病,由于病者是自己的母亲,令为人子的大国手感到十分苦恼,用药方面往往举棋不定,他心想自己母亲年纪老迈,平常又体弱多病,这次所得的病又非一般,如果用不寒不燥的药,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下重药的话,又怕母亲身体承受不了,令他左右为难,迟迟不敢下重药,在左右为难之际,只好以不寒不燥的药为母亲治病,日子有功,母亲的病况不但没有起色,反而更严重。 有一天,他出诊回家,看到母亲可以下床走动了,惊讶地问家中的小徒弟﹕「我母亲的病情怎么转眼间好了起来?到底是什么缘故?」小徒弟回答说﹕「刚才太婆病得很严重,我帮她把把脉,觉得应该服用白虎汤,就熬了白虎汤给太婆喝下,之后她就可以下床走动了。」 医生听后感叹﹕「医者父母心,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没想到当至亲生病,自己却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唉!我应该把母亲当作一个普通病人看待!」从此《白虎汤的故事》成为杏林佳话,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