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的英文:印度教(资料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5:41:39

印  度  教(资料篇) 

什么是印度教? 

    印度教[1]是一个西方词汇,它是指源自韦达经──印度古代梵文著作──的众多各不相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追随者们经常更愿意用“萨纳坦达玛[2]”(永恒的宗教)这个词,以表明这一信仰是全宇宙通用并且是永恒的。然而,虽然学者们将其追溯至五千多年前,这一传统并没有一个可明确定义的开始。“印度教”并不是指某一特定宗教,而是,更确切的说,是源自印度的一大类宗教的统称。这些宗教有某些共通的基本教导,而且都植根于印度。印度教也没有单个的创始人,也没有一套共同的信条和修习方法。 

    “印度[3]”这个词是波斯的入侵者发明的,是指生活在印度河周围及以南地区的人民所持有的的多种多样的信仰和修习,当时那条河流被称做“辛度[4]”。随着穆斯林统治的兴起,逐渐这个词就特指不是穆斯林的印度人。 

    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印度”基本上是追随韦达经,或韦达文献的,尽管“印度”这个词从来没有在这些典籍里出现。“印度”与“印度教”这两个词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并使用,用以代表植根于印度古代典籍——韦达经——的众多文化和宗教传统。 

历史 

    大部分基于上世纪20年代在摩亨佐-达罗[5]和哈拉帕[6]的考古挖掘发现,那个年代的学者认为印度教发源于印度流域文明,他们声称这一文明繁荣于公元前3000年至1800年之间。 

    根据该理论,印度流域文明衰落后一百年,一支游牧的印欧部落迁居到北印度,他们带来了韦达文献以及基于这些文献的宗教传统。结合当时本土的信仰和修习,印度教逐渐汇聚演变成今天在印度看到的宗教。 

    然而,这一印度教起源的理论现在正受到学术圈内的质疑和讨论。有些学者认为雅利安[7]人的侵入从未发生过,韦达时代,以及相应的韦达文献远比原来认为的更古老,而且是来自印度本土的。 

教导 

    有趣的是,印度教容纳了许多理论观点,包括一神论、多神论以及泛神论等等。也因此,印度教突出的特征就是它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和修习方法,无法以一种信条来界定。 

    在众多不同的印度宗教信仰和修习中,最主要的是外士纳瓦宗、希瓦宗和性力派[8]。外士纳瓦宗从其观点看是一神教,将维施努/奎师那作为至尊首神崇拜。希瓦宗,崇拜通常被认为是毁灭之神的希瓦。性力派,尊崇被视为宇宙之母的女神。 

    所有印度教的分枝都有某些共通的特性,大体上来说,一个宗教如果可以称为印度教的一种,一定具备以下特点,或者核心信条: 

    1、相信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韦达经的神圣,也相信印度教中的主要圣书如“第五韦达经”或印度史诗。 

    2、相信存在一个遍存万有的至尊实体,同时既展示为被称为“布茹阿曼”的非人格力量,又展示为人格神(根据追随的某种特定传统而有多种不同的名字)。 

    3、相信时间循环轮转的本性——世间的年代像四季一样不断重复。 

    4、相信业报,即因果定律,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命运。 

    5、相信轮回,灵魂经历许多生世,直到所有过往业报都得以消除,从而最终脱离物质世界。 

    6、相信另外一种更高存在的现实——神及其众多展示--他们可以通过庙宇崇拜、宗教仪式、圣礼以及祈祷而得以接近。 

    7、相信觉悟的导师,或古茹--即完全奉献于神,并且将其他人与神相连接的典范灵魂。 

    8、相信不侵犯和非暴力[9]为爱惜众生的方式。这包括终身的圣洁,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怜悯。 

    9、相信所有的启示宗教作为最终的绝对实体(绝对的真实存在)实质上是正确的,相信宗教的包容是真正智慧的标志。 

    10、相信生物首先也是首要的是灵性的个体,是躯体中的灵魂,因此灵性的追求是生命的本质和真正目标。 

    11、相信一种有机社会制度(即传统的“瓦尔纳施茹阿玛[10]”)对于人类正确有效地行使功能是必要的,而这一制度应该基于内在的品质和天性,而不是出生门第。 

    并不是每种印度教形式都总以相同的程度和方式追随这些原则。比如说瓦尔纳施茹阿玛社会制度,它既受到某些印度教传统严格追随,同时又被其它传统激烈反对。再举一例,维施努的崇拜者通常都严格支持对有知觉生物的非暴力,直至提倡素食主义。另一方面,沙克塔(既女神的崇拜者),则并不强调这一原则,有时还会从事动物献祭并吃肉,但他们总会避免牛肉,因为奶牛是所有印度教公认的神圣动物。但总的来说,以上11条原则是受到所有自称印度教徒的宗教的一致承认的,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公认的的印度教传统。 

神祗 

    尽管大多数印度教徒相信只有一个至尊(无论本性上是人格的还是非人格的),他们仍然赞成存在很多次要的神祗,或者说“半神人”。半神人相当于——尽管是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上——政府众多部门中的主管,比如水利部门、电力部门、财政部门、国防部门等等。因此,半神人被称做是掌管宇宙各功能的神明。下面给出的就是一些相对重要的半神人: 

    杜尔嘎(Durga,物质自然女神)

    因铎(Indra,雨神)

    苏尔亚(Surya,太阳神)

    禅铎(Chandra,月亮神)

    甘奈什(Ganesh,清除障碍者)

    亚玛(Yama,死神)

    萨茹阿斯瓦缇(Saraswati,学问女神)

    拉珂施蜜(Lakshmi,财富女神)

    卡尔提凯亚(Karttikeya,战争之神) 

印度社会 

    印度的社会体系以“瓦尔纳阿施茹阿玛”而闻名。现今,这一体系已经基本上根据家族血统和社会等级来化分人群,以“种姓制度”而臭名昭著。然而,经典中描述,原本一个人是根据他的个人品质、天性和行为而被置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而不是出身。瓦尔纳阿施茹阿玛制度对社会体制来说,是一种宗教社会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在社会中得到最合适的位置,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灵性层面。

    四瓦尔纳(varna)依据个人天性和品质来决定并因此获得相应的职业。四瓦尔纳如下:

    (a)布茹阿玛纳(祭司,导师和学者。旧译:婆罗门。)

    (b)查锤亚(管理者,领导者。旧译:刹帝利)

    (c)外夏(农场主和商人。旧译:吠舍)

    (d)庶铎(手工业者和工人。旧译:首陀罗)

    根据韦达社会传统,一生中有四个灵性阶段,被称为阿施茹阿玛(asrama)。正如“瓦尔纳”指的是一个人的职业身份,“阿施茹阿玛”指的是他的灵性/宗教情况。

    (a)布茹阿玛查瑞(贞守生生活)

    (b)贵哈斯塔(婚后生活)

    (c)瓦纳帕斯塔(退休生活)

    (d)桑尼亚斯(弃绝生活)

    瓦尔纳与阿施茹阿玛制度并不互相排斥,应该说,两者组成了社会与个人有机结合的完整制度,指导着物质跟灵性的共同成长。

宗教仪式、圣礼和崇拜

    印度教徒无论身在何方,在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时刻,都会从事某些标明他们典型身份的仪式和典礼。一个印度教徒一生共有多达16个这样的重要仪式,虽然并不是每个印度教徒都会全部举行。这些仪式有时候就相当于基督教徒的圣礼,梵文称之为samskara,或过渡仪式。这些明显公式化的仪式意味着帮助一个人在灵性上不断前进,标志着一个印度教徒一生中的不同阶段。

    这些圣礼中有孩子的命名仪式;第一次喂谷物仪式(出生后3到6个月间举行);穿耳洞仪式(儿童3或5岁时进行);完成学业仪式。印度教徒的婚礼是最重要的仪式之一,而且会精心地操办以至要一周才能完成。葬礼是最后的一项,一般是为死者举行火葬。随后骨灰会被撒入一条圣河。这象征着躯体又还原成它原本的构成元素。

    很多仪式是在每日崇拜中举行的。这种崇拜发生在三个场所:在家,在庙宇以及在路边的神龛。在印度,路边的神龛随处可见,但大部分宗教生活都是在家进行,同时还包括定期拜访庙宇。大部分印度家庭都会有一个房间或者住所中特定的一部分作崇拜用。这种崇拜称为“普佳”。崇拜对象主要是神(他或她的任何展示)的肖像或照片,以及他们古茹或灵性导师的照片。

    经典中描述的崇拜程序分为五个类型的活动,或五部分的活动。这五个类别都是相互联系并相互依赖的。家庭崇拜是非常简单的,而庙宇崇拜就会更正式更复杂,并且严格遵守崇拜程序的五个部分。这五部分是:

    1)进入庙宇前要沐浴,换上干净衣服,在身体上装饰上神圣的标记——提拉克,清洁庙宇、或者做神像崇拜的地方,清洁崇拜所需物品。

    2)准备好崇拜所需物品,包括供奉物品,比如鲜花、圣叶、花环还有崇拜的器具等等。

    3)稳定心绪,心灵上做好准备将自己的精神专注于神像崇拜。这包括通过啜饮水和念诵曼陀罗来净化,崇拜灵性导师,念诵祷文使人忆起自身的灵性本质。

    4)正式开始崇拜沐浴过、穿好并装饰好的神像,或者肖像。供奉食物,然后接着是叫做阿尔提的仪式。最常举行的崇拜仪式是阿尔提,其流程在下面会简要给出。 

阿尔提/崇拜仪式

    a) 清洁自身,如果可能的话就沐浴,或者最起码要洗手、嘴和双足。

    b) 举行阿查玛那——净化,既啜饮水和念诵曼陀罗。

    c) 准备阿尔提物品。

    d) 向灵性导师顶礼,并向他请求允许崇拜神像。

    e) 请求神像允许开始崇拜。

    f) 举行阿尔提仪式。

    g) 举行之后,要向神像和灵性导师顶礼,请求神像的原谅,感谢灵性导师允许自己做这一服务。

    h) 清洁阿尔提物品。 

    一个完整的阿尔提需要一张盘子,上面包括七件物品,通过在神像前划圈来供奉他们。这一仪式以吹响大海螺为开始和结束。海螺的声音据说会带来吉祥,并宣布仪式的开始和结束。供奉的七件物品按照顺序为1)香,2)灯,3)小海螺,用来供奉圣水,4)手帕,5)盛在盘子里的花,6)拂尘,7)孔雀羽毛扇。 

    5)第五项也是最后一项崇拜的内容是培养奉爱服务,这一部分贯穿全天以及整个生命。因此,崇拜并不是和日常生活割裂开来的单独表演,而是生活整体──包括灵修和物质责任──的一部分。 

ISKCON——国际奎师那意识协会

    1965年9月17日,当圣恩A.C.巴克提韦丹塔·斯瓦米·圣帕布帕德步入纽约港的时候,没有几个美国人注意到他,当时他已经年逾69岁,除了相当于7美金的印度卢比和几套他翻译的古代梵文典籍,他几乎一无所有。然而,他并不仅仅是另一个普通移民。他肩负着重任,那就是要将一门起源于印度的古老宗教介绍到美国主流,再随后推广到全世界。

    带着他对古代梵文典籍的翻译,圣帕布帕德开始传授奎师那意识的永恒智慧。他所传达的和平、友善、发展对神的爱的信息,引起许多年轻人的共鸣。在1966年7月11日,他在纽约官方注册了他的组织,正式成立国际奎师那意识协会(ISKCON),也就是广为人知的哈瑞奎师那运动。

    ISKCON追溯它的灵性传承一直到博伽梵歌(一部基础的印度典籍)的讲述者——被尊崇为至尊人格首神的主奎师那。这篇典籍教导生命的目标是发展对神的爱,或对奎师那的爱。而对神的爱要通过修习奉爱瑜伽[11]——奉爱服务的科学——而获得。

    在15世纪后半叶,一位叫柴坦亚·玛哈帕布的圣人复兴了奉爱瑜伽的传统,他发起了一项浩大的灵性运动席卷了整个印度。这项复兴的核心,也是柴坦亚强调的重点就是吟诵吟唱奎师那的圣名。在这样简单的修习方法下面是广泛而深奥的神学。哈瑞奎师那奉献者将主柴坦亚当作奎师那在这个年代的化身来崇拜,并且ISKCON是柴坦亚发起的运动充满生机的延续。

    在1966年ISKCON创立后的11年间,圣帕布帕德14次环球旅行,将主奎师那的教导带给六大洲成千上万的人们。在他的鼓舞下,奎师那奉献者创办了庙宇、乡村社团、教育机构和遍及全世界各大城市的灵性餐馆。他还开启了后来成为世界最大的素食援助计划。而在他的故乡,印度,他率先展开外士纳瓦传统上的竞争,开设了许多大型庙宇,并且在全国广泛地教导。从此,ISKCON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员超过一百万的全球性联盟,每位成员都来自不同的背景。今天,六大洲上的哈瑞奎师那庙宇超过四百座。

    也许,圣帕布帕德最突出的贡献是他的著作。他撰写有关奎师那传统的著作超过70卷,这些书籍因其权威性、深度、忠于传统以及清楚明晰而受到学者们高度重视。部分他的著作被数所大学作为教科书。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76种文字。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博伽梵歌原义》、30卷的《圣典博伽瓦谭》以及17卷的《永恒的柴坦亚经》。 

参考网站:
http://www.wikipedia.org/wiki/Hare_Krishna

http://www.iskcon.com/media/index.html

http://www.krishna.com/main.php?id=457


[1] Hinduism

[2] Sanatan Dharma

[3] Hindu

[4] Sindu

[5] Mohenjo-daro,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拉尔卡纳县,靠近印度河右岸。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巴基斯坦所在地区最早的文明,是在肥沃的印度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到约公元前2500年时,这里已出现规模较大的城市,其中之一就是摩亨佐·达罗。详情查阅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91041.htm

[6] Harappa,南亚次大陆的青铜时代文明。从公元前2350年或更早,到前1750年。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而得名。由于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又称哈拉帕文化。详情查阅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81464.htm

[7] Aryan,源自梵文,高尚的

[8] Shaktism,性力派,印度教三大流派之一, 该派认为女神的性力是宇宙万有创造的根源

[9] ahimsa

[10] Varnashrama,社会四阶层和灵性四阶段

[11] bhakti-yo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