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的生活 电影:杨再思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0:06:52

杨再思权偏湘、桂,黔边界,恩泽百姓,被喻为神灵,救世主。
    杨氏人湖南、广西、贵州等省有多个支派,而湖南的靖州杨氏却是其中较大的一支。这一支的发展,横跨湘、桂、黔三省边界,并融侗家、苗家、土家为一体,人丁以万千计。他的始祖,据史志和家谱记载,是唐末"十峒首领"的杨再思。《渠阳府志》说再思是从父居忠(杨杼40世孙)自淮南迁徙入叙州(今湖南黔阳县境内)的。居忠为唐昭宗(889至904年在位)时司空,奉命守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境内),以功封镇国大将军。昭宗光化元年戊午(898年),家被火烧,烧掉了他家先祖自隋朝以来的玉牒史料。于公元899年,"兄弟自淮南徙于叙州居焉"。
    杨再思,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869年),卒于后周显德四年丁巳(957年),享年89岁。当时正逢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军复过"蛮界"(泛指湘桂黔交界处)的少数民族地区。再思受命守沅州(今湖南黔阳县境内),授江淮湖广都钤辖使。五代后梁高祖开平四年庚午(910年),"叙州蛮"首领潘金盛据飞山,扰武岗,再思擒之就戮,以功授银青光禄大夫、辰州(今湖南沅陵县境内)刺史。后梁末帝均王(朱友贞)贞明四年戊寅(918年),以功授左仆射尚书,食邑12000户。
    靖州,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唐时系羁糜州峒,朝廷没有在这里建立基层政权。在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封马殷为楚王。楚王出于怀柔少数民族的需要,割靖州地给再思掌管,并把再思封为少数民族的新首领。其管辖区域,在渠河、飞山之阳:包括东通百胜都、西通二合都、黄疆都、应显都;南界杨梅邑;西粤义宁县、横山武安都、石井走胜都、武宁大安、大荣、梅口、长滩、下黎平、木渣寨、水清溪、武德大竹坪、扶丛等地。并在这一区域内设有古州、龙里、漳溪、洪州、八角、湖耳、中林、亮寨、其欧、新化等十峒,因此再思就被誉称为"十峒首领"。据《靖州乡土志》记载,在再思管辖的范围内,"即以部属吴、石、龙、潘各大姓为僚属峒官,抚驭峒民(今侗族同胞),教以耕织、贸易,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历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诚州(指今贵州黎平县西北)独赖以安全。"由于再思能团结各郡县峒寨的兄弟民族归顺朝廷,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定有显著功效。在他逝世后的204年,即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追封为威远侯,继后淳熙十五年(1185年)又改封为英济侯,嘉定十一年(1218年)封广惠侯,淳祐九年(1249年)又加封为创远英惠侯。再思娶马氏,生十二子:长子正隆,授知州,与其子通蕴,恩授少保,据守武冈;次子正韬,授知郡,据守罗蒙湖耳(今通道县);三子正修,官刺史,授官禄大夫,据守真良赤水(今绥宁县);四子正约,授知州,据守辰州府;五子正啖,无官,居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正绾,授知州,据守西宁东山白竹坪(今绥宁县西南境);七子正岩,授国公,据守黎平府湖耳(今黎平县),并镇渠江;八子正嵩,授都司,据守黄疆(在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正权,授太尉,后住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正钦,都统,据守罗土(今黎平县西南境);十一子正洪,居青州,总兵;十二子正萼,居沅州六里总兵府。封国公的正岩,则率兄弟保障封土,以十峒为徽、诚二州。   
    此后,再思长子正隆袭父爵,数十代镇守武冈一带。除次子正韬外,其他十子的子孙也在原来封地上活动,也就成了后来至如今杨姓在靖州各地之播迁始祖。他们都统称之曰"靖州杨"。正滔,字怀玉,子孙相继为贵州铜仁、省溪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大小两江、乌罗以及川东之平荣邑、梅客溪各司之祖。正滔于宋开宝八年(975年)分住湖耳,以"平蛮"授功大夫,湖耳等处都总管防御使,生通声,于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正月立功,加授龙虎衔上将军,台广两界、渠河等处都元帅。通声生子光宾,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九月内,袭封父爵。宾生昌,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九月"征蛮"有功,授广武将军,任古州(今贵州榕江县)等军民宣抚使,开化教谕诸少数民族,守疆益靖。昌以长子胜隆袭父职。次子胜聪,于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正月内,以军功授武景将军,任都匀、定云等处安抚使司。胜聪生秀都,居颇洞,生秀裘,居青洞,生秀初,袭艾职。继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五月,秀初以功授金吾卫将军,思州(治所今贵州务川县)、边沿等处万户都总管。秀初生子再西,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九月内,袭父职。淳熙八年(1181年),再西奉命率长子正疆开创扛口县、省溪、铜仁大小两江,次及川东安彝等处地方。随奏请分茅,并令次子正迁授万户都总管,分授铜仁大小两江勒畲千户职。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二月,以抚"蛮"功,加授思州边沿溪洞军民总管,后改授镇远知府。正迁生子通诚,诚生光祖,祖生昌懋,懋生胜奎,奎生秀纪,纪生再本,本生正缨,其弟正琪生通达,达生光熙,熙生昌绪,绪生胜德。……如此生生不息地经历了唐末、五代、宋代、元代到明朝中期,近600年,以再、正、通、光、昌、胜、秀的字派重复了三转,寻根至淮南始祖杨傥(再思的祖父),总计为22代。子孙繁衍在湘西南地区和黔东南及黔北地区,尤以黔北为盛。如黔北石阡县的杨姓,就是再思的19世孙杨九龙的后裔,他们分居在花桥乡、万安乡、汪河乡、石固乡、中魁乡、高塘乡、北塔乡、平地场乡、北坪乡、川岩坝乡、五德乡、晏明乡等地。据石阡县陈绍尧1991年统计,约3800户,人丁21000多口:若加上外县迁入的"播州杨"的杨姓,共有人丁23000多口,居全县各姓人口之冠。杨再思,湖南靖州人,生于唐咸通十年(869)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享年88岁。 杨是唐末五代靖州“飞山”峒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 唐代末期,王室衰徵,天下纷争,满镇割剧,其时叙州(治所在今黔阳县西南黔城)南部一带苗、瑶、侗各民族在潘金盛、杨再思的领导下,逐渐兴旺繁盛,形成一个以飞山(距靖州县城5公里)为中心的民族集团--“飞山蛮”,后梁时期,马殷战友据湖南,称盐王。

  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互为声援,以拒马殷。梁开平五年(911年)马殷遣吕师周经飞袭斩金盛。迫于形势,杨率领"飞山蛮"余部,附于楚,被封为诚州刺史,屯 不仅挽救了处于灭亡边缘的"飞山蛮",而且使其取得合法地位。为以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附楚后,杨励精图治,设立10峒,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并以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从此“飞山蛮”进行兴盛时期。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城州兵民屯集,商贾出入,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马楚政权灭亡后,杨之七子正岩将"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黔阳、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县)。杨再思团结各州的兄弟民族归顺朝廷,因治国安邦功勋卓著,被宋王朝先后追封为威远侯,芙济侯,广惠存侯和芙党侯。 

  殁后,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或其思德,或奉为神灵,或尊为祖先,普建飞山庙祀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杨的生辰)和十月二十六日(杨的忌辰)当地群众常去飞山庙祭奠,经久不衰。

杨再思生于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农历六月初六,卒于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寿88岁,葬于贵州省黎平县长岭岗,是唐未、五代“飞山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唐朝未年,藩镇割据,王室衰微,天下纷争。其时叙州(治所在今洪江市黔城)南部一带苗、侗各民族在首领潘金盛、杨再思的领导下逐渐兴旺、形成一个以靖州飞山为中心的民族集团——“飞山蛮”。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马殷初据湖南,僭称楚王,派兵侵诚州。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辰州(今沅陵)蛮酋宋邺、叙州蛮酋潘成盛,互为声援,宋率部攻打湘潭,潘率部攻打武冈。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马殷遣昭州(今广西平乐县)刺史吕师周带领衡山之兵五千讨之。吕师周引兵从城步径间道至飞山,攀藤石而上,分军布栅,至峒前斩潘之部将杨永磊,擒潘金盛至武冈杀害,杀害潘之部卒3000人,尽毁其营寨。 [1]

  迫于这种形势,为保全实力,不致被马殷部将斩尽杀绝,杨再思统帅“飞山蛮”余部,以其地附于楚,被封为诚州刺史。这不仅挽救了处于死亡边缘的“飞山蛮”,而且使其取得合法地位,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杨再思服楚后,设立古州(今贵州榕江县)、龙里、潭溪、洪州、八角、湖耳、中林、亮寨欧阳、新化(以上均为贵州省黎平县属)等十峒,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其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炎,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同时杨氏还以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和加速了境内各民族的融洽。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聚、商贾出入,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此皆杨氏之功也。

  马楚政权灭亡后,杨氏子孙相继弘扬祖业,据《宋史·蛮夷二·诚徽州》载:“诚徽州,唐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首领杨蕴始内附。五年,杨通宝始入贡,命为诚州刺史。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其刺史杨正岩复来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等县)。

  杨再思由于能团结各地兄弟民族归顺朝廷,治国安邦,功威卓著,宋开宝中(公元968-976年)被追封为英惠侯;绍兴三十年(公元1161年)封为威远侯;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改封英济侯;嘉定十一年(公元1219年)封广惠侯;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封创远英惠侯。历代以来,散居在湘、桂、黔、川、鄂及东南亚各国的杨氏后裔,广思其德,祀为神灵,尊为祖先,先后建飞山庙或飞山宫上万处。其中最早兴建的靖州飞山庙,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3年始建于飞山绝顶之上。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6年)置于绝顶下方广寺之左侧,后迁建于靖州县城西一里许原作新书院左侧至今,系纪念杨再思的总庙。每年生辰六月初六和忌日十月二十六日各地杨姓群众均要举行大型庙会活动。

  杨再思(860—954),叙州(今黔城)人,唐咸通元年(869)六月初六日生,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十月二十六日卒,享年九十四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叙州长史。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六月初六日,杨再思出生叙州。

  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杨再思随父亲杨居本守叙州。后江陵节度使举杨再思为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杨再思赴任后,在五溪地区建立峒制,管辖十五峒,亦称五溪长史。

  唐龙纪元年(889),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保境卫国。

  唐昭宣帝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保境护唐,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朱晃废昭宣帝,自称皇帝。杨再思发誓不奉梁,亦不附楚,仍使用唐昭宣帝“天佑”年号,众奉为诚州刺史,威名日盛,被称为令公。杨再思坚持奉唐正朔,改叙州为诚州,诚心固守,自封“诚州牧”。使用唐哀帝“天佑”年号,村寨使用唐规、唐款,在西南腹地创建忠于唐室的藩镇,以功受唐诰封为“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梁乾化二年(912),杨再思私改叙州为诚州,以示“诚心固守”之意,并自封“诚州牧”。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并以字派“再、政、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峒瑶苗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从此叙州蛮进行兴盛时期。

  后唐清泰元年(935)七月十二日,杨再思第一夫人韩氏逝世,诰封一品夫人。生子三:杨政隆、杨政滔、杨政修。唐末帝李从珂表彰杨再思丰功伟绩,授银青光禄大夫、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晋天福年间(937—944),杨再思领导征西、平南两大战役,将来犯界之部族在黔粤交界击退,凯旋而归。与西部诸峒酋长在平南一战,使诸峒酋长部属威服,不敢冒犯诚州。

  后晋天福九年(944),杨再思年迈,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自感心力不济,遂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后周显德元年(954)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逝世,享年九十四岁。葬於黎平县长岭岗。杨再思生前娶有五氏,依次生十子。

  原配韩氏(892—936),唐仆射司马韩至之女。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八月十七日诞生,诰封一品夫人。后唐清泰元年(935)七月十二日逝世,享年四十四岁。韩氏生子三:长子杨政隆、次子杨政滔、三子杨政修;

  续配蒙氏(893—957),唐左拾遗蒙正言之女。唐昭宗景福二年(893)九月初九日诞生,诰封二品夫人。后周显德四年(957)七月十二日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蒙氏生子二:四子杨政约、五子杨政款;

  继配马氏(904—975),安武节度使马殷之女。唐昭宣帝天佑二年(904)八月十四日诞生,敕封端庄夫人。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七月初三日逝世,享年七十一岁。马氏生子三:生六子杨政绾、七子杨政岩、八子杨政嵩;

  侧室潘氏(914—975),潘金盛之妹。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六月十八日诞生,敕封端庄夫人。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七月十八日逝世,享年六十一岁。潘氏生九子杨政权;

  侧室郑氏(918—976),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八月二十日诞生,敕封随阵夫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十月十四日逝世,享年五十九岁。郑氏生十子杨政俭,又名杨政钦。

  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集,商贾出入,社会安定,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杨再思团结各州的兄弟民族归顺朝廷,因治国安邦功勋卓著,被宋王朝先后追封为威远将军,英惠公,英惠侯。殁后,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或其思德,或奉为神灵,或尊为祖先,普建飞山庙祀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杨的生辰)和十月二十六日(杨的忌辰),当地群众常去飞山庙祭奠,经久不衰。

  后周显德四年(957)七月十二日,杨再思第二夫人蒙氏逝世,诰封二品夫人。生子二:杨政约、杨政款。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七月初三日,杨再思第三夫人马氏逝世,敕封端庄夫人。马氏生子三:杨政绾、杨政岩、杨政绾。七月十八日,杨再思第四夫人潘氏逝世,敕封端正夫人。潘氏生子一:杨政权。

  杨再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英惠侯。杨政隆兄弟自从父亲杨再思辞世以后,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

对杨再思评价之我见  / 渠阳布衣

杨再思是一个生于唐末,死于五代将终时的历史人物。《资治通鉴》、《五代史》和《宋史》中,均未见记其事,更未见有其名。可以说杨再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如今却在靖州这个古蛮溪之地,有人把杨再思鼓吹得发红发紫,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争论得如铁如钢。这场争论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本文将对下面几个问题,阐述作者的意见。

一、关于杨再思附楚之争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靖州“禹贡荆州之域,秦为黔中地,汉属武陵、牂牁二郡,后代皆为蛮地,唐为溪洞诚州(州境在唐时为叙州之境),五代时为马氏有其地。”可知古诚州已早为唐地,属叙州所辖。叙州境内的“飞山蛮”,据说,包括潘金盛以飞山峒为中心的东南八峒;杨承磊以锦屏峒为中心的西南五峒;昌师益据东北三峒;杨再思以朗溪峒为中心,据西北四峒共二十峒。后梁乾化元年(911)马殷“袭折金盛”而据之。第二年辰州蛮酋宋邺、昌师益帅众降于楚,楚王殷以邺为辰州刺史,师益为叙州刺史(见《通鉴》)。又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马氏盛时,南逾岭,西有黔中(辰、叙诸州是也),北据长江,东包洞庭(谓岳州),皆其境内。”从而印证了叙州(包括“飞山蛮”地)已全部为马殷所占有。这是为正史所证实了的历史事实,已无庸置疑。

据《靖州乡土志》以及杨氏著文称:杨再思在唐末为叙州地方官吏,并为朗溪蛮酋,又与潘金盛、杨承磊和昌师益“义结金兰”,“结营飞山,扼要以拒马殷”。后梁乾化元年,潘金盛遭马殷袭斩,杨承磊战死,第二年昌师益降楚后,这拒马“四蛮首”就只剩下朗溪的杨再思,其下落正史没有任何交待。这便为后人对杨再思的评价留下了诸多疑难,且令古今争论不休。

“飞山蛮”地区为马殷夺取后,拒马的杨再思为何能在马氏占有地之内与马楚政权并存,且据有比其朗溪四峒更宽阔的地域,从叙州析出,自设诚州并自署刺史?此乃杨再思以其地附于楚故也。其事实依据是:

1、古诚州“飞山蛮”(今靖州),非等闲之地。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靖州“州南连粤右,西接黔陬,障蔽湖南,隔碍蛮服,山川险阻,南服要区也。”因此,靖州乃兵家必争之地,马殷能不争吗,必争。由于破飞山峒,马殷实际上已取得了这块要地。马殷明知飞山蛮的“四蛮首”潘、杨已死,师益已降,独剩下“结营飞山以拒马殷”的杨再思尚未“归案”,杨再思如不死不降,马殷能将飞山蛮之地拱手相让于他吗?不可能!只有杨已降附,马殷才可放心,才有可能能“移兵宋邺”。

2、杨再思盘踞“飞山蛮”有二十余峒之多,几乎占叙州大部。据湘西、城步等地杨氏家谱记载:“时马殷为楚王,割地与杨再思掌管,遂镇渠河飞山之阳,东道百胜都,南道二合都、黄疆都、横冲都,西至乐土都天口都……皆思公掌管之地。”杨再思不附楚,马殷会割地与他吗?那叙州刺史昌师益如果未得马殷认可,会“碍于结拜情谊”轻易让其割去叙州的大部地域吗?绝对不可能。杨再思出卖“飞山蛮”的“功劳”可大啰,“割地”实际就是马殷对杨再思附楚的回报。由此可见杨再思已降楚无疑。

3、有诸多的地方志、碑记和飞山庙内由杨氏书写的“杨再思生平简介”中,都有“杨再思率‘飞山蛮’余部,以其地附于楚”“杨再思附楚后,设立十峒 ,以其十子受土分镇”的记载。笔者认为:杨氏族人敢于把杨再思附楚一事记录在册,并张贴在自己的宗庙内,这绝对是他们事实求是的判断结果,让人毫无虚假之感,且对杨氏顿生几分敬意。正是这些记录,让我们解开了拒马的杨再思,为什么又能与敌对的马氏和平共处之迷。

4、据《湖南通志》引自《通鉴》云:吕师周破飞山峒后,“承磊族人再兴等以其地附于楚。”有人著文以此为据,说“杨再思以其地附楚”,是有一些地方志及近年专著或文章“误改”以致以讹传讹。并辨解说,“杨再兴既是杨承磊的族人,就不是杨再思之胞弟。”又说:“杨再思原属汉族……杨承磊及其族人杨再兴是叙州土著苗蛮,自然非再思胞弟。”把杨再兴与杨再思的兄弟关系否定得干干净净,并无根据的说再兴是“飞山蛮的另一首领”,以证明“再兴等以其地附于楚”与再思无关。笔者查证,《通鉴》中并无这段话,显然为清人所加,冒充《通鉴》内容,故难以为据。但清人在省志中居然敢加上这句话,也许不是空穴来风。问题是再兴究竟为何许人?查多部杨氏族谱,都说杨再思有兄弟二人,曰再兴、再韬。“承磊族人再兴”此话说明再兴与承磊同姓。“族人”不是指家族,而是指宗族,指同姓人。另外,“族人”更不是指汉族或某土著民族,不是指同一民族的人。因此,推断再兴姓杨,叫杨再兴是合理的。

有人在同一文章中又说:“再思与各峒杨姓土著峒民,特别是与杨承磊一族联宗,并使用‘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统一班辈”。据著名谱牒研究专家何光岳先生说,湘西古代土著民族是无谱的,也没有字派,唐宋时只有汉族有谱有字派。这就说明,杨承磊一族土著杨姓,是没有“再”字派的,只有来自淮南汉族杨再思有此字派(属轮环字派),此时杨再思的子孙尚未超过七代。据此推断:杨再兴不是别人,就是杨再思的胞弟。正当马殷破飞山峒灭潘、杨之际,马殷强兵压境之时,便派出代表再兴以其地附楚,这是杨再思为了保全脑袋的稳妥之举,也是杨再思最佳最可靠的选择。

5、有人著文说“楚王马殷素闻再思英勇善战,精通韬略,从不无理犯人,故不敢向杨再思挑衅。”好大的口气!须知,那马殷可不是胆小鬼,也非无勇无谋之辈。吴国的杨行密比杨再思也比马殷的势力强大多了,马殷都敢于对抗,与之为敌,对付这杨再思还在话下吗?马殷在称霸为王的过程,他在湖湘先后夺取十余州郡,除吉州、澧州、辰州、叙州降附外,其余州郡的邓处纳、蒋勋、杨师远、唐世旻、陈彦谦、刘存、陈知新、蔡结、李业、李饶、可璠和曾景仁等,无一不被马殷擒斩或坑埋或自杀。这些人又有谁无理触犯过马殷?杨再思若不降附,难道杨再思的脖子是铁铸的,马殷刀砍不下?笔者认为不是马殷怕再思,而是再思惧马殷,贪生怕死,出卖了“飞山蛮”大众,才让再思这个降奴存活下来,并割叙州之大部地域与其掌管。这样,也就和史载“五代时为马氏有其地”,“靖州‘飞山蛮’有杨再思盘踞”相吻合,这也才是历史的真实。

6、有杨氏著文说:在后梁龙德年间,杨再思与马殷联姻,马殷将其小女嫁配再思为三夫人。如果杨再思在朱封楚王的既得之地,表示不服后梁、不附马楚,马殷能将小女嫁给他吗?这当作为再思以其地附楚后,忠诚降附,取得了马殷高度信任的可靠史料。

上述这不胜枚举的历史事实,雄辨地说明了“杨再思以其地附楚”,决不是“误改”某句话以讹传讹的结果,而是任何人都开脱不了的杨再思背叛飞山蛮,背叛李唐,分裂国家,降附乱臣贼子马殷的历史事实。

二、关于杨再思平蛮之争

杨再思降楚后,他无需动一枪一刀,出一招一势,便拥有了比此前更多的土地和部曲,并设置诚州,自暑诚州刺史,同时成为飞山蛮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和最大的封建领主。用今天的话来说,杨再思成了飞山蛮最大的官僚地主。飞山蛮的广大蛮民都成为杨再思的封建农奴,“且分其地为十峒,以其子分领其地”,牢牢地盘踞着靖州这块苗蛮之地,开始了杨再思残酷压迫、剥削苗蛮的历史。

阶级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杨再思的封建统治也不例外。杨再思从后梁乾化元年至后周显德元年间,他野蛮地剥削苗蛮农奴的血汗,残酷地镇压苗蛮的起义反抗。据多地杨氏族谱记载,杨再思“平复靖州,剿贼有功”,“志伏群蛮,威镇南国”。这不是一句空话,有“飞山庙”为证。在庙内一副副赞扬杨再思平蛮征苗有功的对联背后,我们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群蛮起义反抗的烽火烟云。今天,当我们走进“飞山庙”时,还能深深地感受到那浓浓的火药味,那魔鬼般的威严,让人们窒息。走出“飞山庙”就会感到空气清新,让人轻松自由。“飞山庙”就是杨再思统治“飞山蛮”的真实历史写照,就是杨再思血腥镇压蛮民的历史铁证。

然而,杨再思的这段罪恶历史,已远远地成为过去。苗蛮先民的子孙们——靖州苗、侗、瑶等各少数民族大众,已成为今日社会的主人,有了代表自己利益的自治政府。他们在共产党和靖州苗、侗族自治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央深得民心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正在信心百倍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团结进步和生活美满幸福的社会而奋斗。不幸的是,就在此刻,却有人硬要抱着杨再思这具殭尸不放,借着保护重点文物和开发经济建设的机会,又把那早已丢进历史垃圾堆的杨再思——一个大节已亏,分裂国家,平蛮征苗的角色,重新塑像摆进“飞山庙”,重新挂上具有歧视和侮辱内容的对联匾额,雕以巨型石像,竖立在新开发的“飞山新城”的广场上,并把杨再思称之为“靖州各少数民族的首领”,甚至有人大肆吹捧杨再思是“峒民的父母官”,“少数民族的‘民族英雄’”。这是对靖州苗、侗、瑶等各少数民族莫大的侮辱与歧视,是靖州各民族人民所不能接受而且要坚决反对的,杨再思的历史时代不应重演,也决不可能重演!鉴于此,人们必然会团结奋起反击这股歪风,决不能让它损害我们民族政府的形像,抵制中央民族政策的落实,影响民族团结,这是靖州各族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的。

三、关于“首领”之争

前已谈到,杨再思附楚后,便成为五代时他自设诚州的自暑刺史和大封建领主——一个大官僚地主,广大苗蛮则成为杨再思统治下的农奴。杨再思是五代时“飞山蛮”的残暴统治者,土地和部曲的占有者和最大的剥削者,绝不是“靖州各少数民族的首领。”有人却说,历史上早就对杨再思有“十峒首领”之称,那还有错?据查,“十峒首领”之说仅见于《宋史》。《宋史•诚徽州传》云:“诚徽州,唐溪洞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这就是“十峒首领”最早的出处。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与杨再思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这段话的含义。它是讲:“诚徽州这个地方,是唐朝时的溪峒州。宋朝初期,姓杨的人在这里当官,名义上叫“十峒首领”,实际上是以姓杨的人来分散掌管控制这十个州峒。”笔者认为:首先,宋初杨氏“号十峒首领”非指五代的杨再思是“十峒首领”,也不是说十个峒的杨姓当官的都是“首领”。其次,“诚徽州”非杨再思所设,乃杨再思七子杨正岩设置的,宋初,杨再思已死多年了,可说这与杨再思毫无关系。杨姓在十峒当官是“号称首领”,其实,不过是为了分散掌管控制这十个峒而已。“首领”应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而“杨姓居之”十峒不个过是为了控制其分裂割据局面的一种手段,那当然也就只能是“号十峒首领”了。这就是这段话的实质内容。由是可知,把《宋史》的这一记载,作为杨再思是“靖州各少数民族的首领”的史料依据,实在是一个错误。

还有人说杨再思是“受飞山蛮推举、拥戴为十峒首领”,这有何史料为证?还有人把杨再思说成是“我国五代十国时西南少数民族著名首领”,这更是出奇的杜撰。如果说“五溪蛮”还真有什么“首领”的话,也绝对说不上是靖州的杨氏,那溪州的彭氏,倒还称得上是一时的“首领”,他曾发起过反对封建统治和剥削的“溪州之战”,并有“溪州铜柱”为证。而杨再思只有一座“飞山庙”证实其为“飞山蛮”的叛徒、平蛮征苗的刽子手外,还有什么实物能证明其为“十峒首领”呢?有人还说杨的首领地位“已为全国所公认”,其实靖州各民族人民就不承认,还说什么全国!

四、关于分裂及反分裂之争

据《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传》载:“唐置锦州、溪州、巫州、叙州、皆其地也。唐季之乱,蛮酋分据其地,自暑为刺史。”“飞山蛮”乃唐叙州之地,杨再思既为叙州地方官吏,又是朗溪蛮酋。五代时迫于楚的压力,再思降附马殷。由于唐末五代政局混乱,唐朝为各藩镇分裂割据,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削弱,蛮溪之地又被蛮酋和外来大姓豪族乘机拥兵割据。这时杨再思所盘踞的飞山蛮,就是蛮溪之地乘机拥兵割据的分裂政权之一,他自置诚州,自暑刺史。后又分其地为十峒,以十子分领其地。再思从此便踏上叛唐分裂之路,成为五代乱世分裂国家的一个小贼子。据近年编修的《杨再思氏族通志》并有杨氏著文称:杨再思“立志不从梁叛,不附楚王,居中自立,忠实于唐。”这段文字不仅是毫无根据的杜撰,而且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从上述不少事实说明,说杨再思“立志不从梁叛,不附楚王” ,完全是虚伪的褒奖,不反梁叛而“居中自立”又如何能说明是忠实于唐?杨“立志”要“居中自立”,正好说明杨再思早就有分裂叛唐,在“飞山蛮”搞独立王国的野心。降楚以后,杨再思的野心正好得以实现。

什么叫忠?司马光说:“忠臣忧公如家,见危致命,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据《通鉴纪事本末》载,马殷遣秦彦晖攻岳州时,“生擒刘存及陈知新,杀死裨将一百多人,死的士兵以万计……于是夺取了岳州。马殷解开捆绑刘存及陈知新的绳索,安慰劝解他们。二人大骂说:‘大丈夫以死报答君主,岂肯事奉贼子!’于是马殷便把他们斩了。”刘、陈死不叛唐降楚,这就叫以死效忠。杨再思怕死而降,搞分裂而“居中自立”,这能叫忠实于唐吗?有人说杨再思“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杨再思本身就是在飞山蛮搞分裂割据,搞独立王国的人,这怎叫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呢?

五、该是平息这场争论的时侯了

在五溪蛮地区,对杨再思这个人物的不同看法,由来已久,并非始自今日,清朝人邓显鹤“怒斥”“附楚之谬”,杨氏岚峰埋怨“后世作史者,乃以蛮囚视之”,“吁,史氏之昧于顺逆,而谬于褒贬如此,此不可不辨也。”可见争论远在清朝就开始了,民国时继续。笔者解放前在靖城读中学时,曾寄宿于西街远房姑母家,常听有人议论杨再思。问姑母杨再思为何许人,姑母说,杨再思是马王打飞山寨时,下山招安的。可见杨再思招安之说,民间早已流传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对杨再思的争议已经消失,杨再思也根本无人提及,飞山庙已残破不堪,已无人上香祭祀。湖南省人民政府于1996年公布飞山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文件本是将飞山庙作“古建筑”以重点保护的,然而就在保修这座古建筑的同时,有人就趁机把杨再思的神像也塑造起来了,本早已毁掉了的对少数民族带有歧视与侮辱内容的对联匾额,也都恢复了,标示飞山庙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把杨再思写成是“靖州各少数民族的首领”,这样便引发了人们的纷纷议论。去年在“飞山新城”又新建一座巨型杨再思石像,这就进一步引发了目前这场更激烈的争论。
  
争论既已几百年了,争论能否平息?很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杨再思名不见经传,史无对证,要对其作出一生客观的历史评价,是不可能的。比如本文对杨再思的评价,根据可靠史料,只谈了他致命性的不好的一面,而没有见到有史可证的好的一面,这就必然有人要出来争论。解放后五十多年来并没有争论,在成立自治政府之后,倒把杨再思捧出来了,这难道不是一件怪事?能无争论吗?还是司马光说得好:“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何则?大节已亏故也。”“大节如此,虽有小善,庸足称乎。”我们只要认识到了杨再思降楚叛唐,平蛮征苗,拥兵割据,分裂国家,大节已亏,毫不足贵,还有甚麽理由要千方百计为其评功摆好呢,对落实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究竟有什麽好处呢。


五代乱世诚州为何不乱?

——试论“飞山蛮”十峒首领杨再思的历史功绩

杨非然

内容摘要:唐末杨再思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传奇人物。虽生于汉族官宦家庭,却融合于苗蛮少数民族,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飞山蛮”十峒首领,使广大武陵五溪地区摆脱“五代十国”战乱,实行多民族自治,被百姓尊为“飞山太公”,奉为“诚州刺史”,创造了五代乱世唯一不乱且稳定发展的“世外桃源”诚州。本文通过对杨再思大量史料的辨析和考证,论述了杨再思的历史功绩,论证了武陵五溪地区每寨都建“飞山庙”世代祭祀“飞山太公”杨再思的奇特现象。
关键词:五代 诚州 飞山蛮 飞山太公 杨再思 十峒首领 历史功绩 飞山庙
作者简介:杨非然(1932-),男,侗族,湖南靖州首任律师,中学退休教师,怀化市文联会员,怀化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住(418400)靖州二中81号,宅电0745-2407081

在湘黔桂渝鄂边区相连的百多个县市,夏商时期属荆州,春秋战国属楚国,秦置黔中郡,汉改武陵郡,从古至今都是我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南宋末年朱辅著《溪蛮丛笑》区分五种少数民族(苗、瑶、僚、仡伶、仡佬)之前的古代文献里,对西南各少数民族统称为“蛮”、“峒蛮”(不限于现代的侗族)、“苗蛮”(不限于现代的苗族)、“荆蛮”或“南蛮”。虽然这些称谓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带侮辱性、蔑视性的称谓,但已成历史,我们权当中华民族中少数民族的历史名称吧。为了区分各地之蛮族起见,在“蛮”字前面冠以地名,如“武陵蛮”、“五溪蛮”、“飞山蛮”等等。因“武陵蛮”大多数聚居在沅江上游的五大支水(即古称雄溪、樠溪、无溪、辰溪、酉溪)流域,故又称“五溪蛮”。“飞山蛮”则专指唐末五代乱世时期,以座落今湖南靖州城西的神奇“飞山”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各溪峒苗蛮民族集团。本文专析飞山蛮极盛时期的社会形态及其首领杨再思的历史功绩。
(一)
《资治通鉴·唐纪》曰:“唐昭宗乾宁二年(895)……蒋勋与邓继崇起兵,连飞山蛮、梅山蛮寇湘潭,据邵州。”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飞山蛮”在正史中最早的记载。其早期的首领名叫潘金盛(有些地方志误刊为潘全盛),因地处叙州,史称“叙州蛮酋”。因他“恃其所居深险,数扰楚边”,楚王马殷遂于后梁乾化元年(911)“遣邵州刺史吕师周将衡山兵五千讨之”。“吕师周引兵攀藤缘崖入飞山峒袭潘金盛,擒至武冈斩之。”当时死难的从众多达三千人。至此,飞山蛮大丧元气。为了避免斩尽杀绝,挽救民族危亡,飞山蛮的另一蛮酋“杨承磊之族人杨再兴等以其地附于楚”。次年(912),楚以降酋昌师益为叙州刺史,民族矛盾暂趋缓和(引自《资治通鉴》及《湖南通志》)。
当时叙州(辖龙标、朗溪、潭阳三县。辖地大致含今洪江市、洪江区及中方、芷江、会同、靖州、通道、天柱、锦屏、黎平等县)境内有四大蛮酋(亦称“款首”):一是潘金盛,人称潘大虎,据东南八峒,以飞山峒为中心;二是杨承磊,人称杨神勇,据西南五峒,以锦屏峒为中心;三是昌师益(音误为姜士奇、姜师奇),据东北三峒;四是杨再思,人尊杨太公,据西北四峒,以朗溪峒为中心。他们曾义结金兰,互相支援。但各自为政,互不隶属。潘金盛、杨承磊起兵攻楚,昌师益降楚,杨再思均未参与,故新旧《五代史》及《资治通鉴》在记录叙州蛮酋扰楚寇楚、附楚降楚时,均未涉及杨再思。只有部分地方志及当代著述,将“杨承磊族人杨再兴等以其地附于楚”,误改为“杨再思附楚”。实际上,“杨再兴等以其地附于楚”,也只是当时权宜之计,一句空诺而已,不久其地大部分归杨再思统掌。
当杨再思据探马报知楚兵进犯飞山峒时,立即亲自率朗溪峒苗蛮援救。怎奈吕师周到达飞山东麓,仅花一天时间就筑好营寨(即今马王坪),采取避开防御哨所、走捷径攀藤缘崖而上的偷袭战术,速战速决,当救兵赶到时,飞山蛮另一蛮酋杨承磊已经阵亡,死难近三千人,潘金盛已被俘往武冈(即今城步县),飞山峒被捣毁不堪。于是,杨再思在安葬杨承磊等死难兄弟之后,着手重建飞山峒,“结营飞山”,以飞山为“寨”(古代军事行政单位)。“飞山寨”从此得名。同时,派人往武冈营救潘金盛。已斩,遂收回尸首进行礼葬,并捐银安抚三千死难者遗属。金盛和承磊的13峒苗蛮,素闻再思德治盛名,又感恩安抚,遂一致拥戴再思为其共同首领,服从他的统一治理。于是,再思与各峒杨姓土著峒民,特别是与杨承磊一族联宗,并使用“再政(正)通光昌胜(晟盛顺)秀”七字派(后又在秀前加俊或进成为八字派)统一班辈,密切宗族关系,形成了杨氏雄厚势力,遂“以族姓散掌州峒”。从此,叙州的朗溪县辖区全归杨再思统领。昌师益虽然当了叙州刺史,碍于结拜情谊,从不干预杨再思的统领。后梁龙德元年(921),昌师益的子孙和辰州蛮复叛侵楚失败后,与杨再思辖地相连较近的峒蛮也投靠了杨再思。至此,杨再思控制了大部分叙州。遂改叙州为诚州。楚王马殷素闻再思英勇善战,精通韬略,为人忠厚贤达,从不无理犯人。自己也惟愿楚西南相安无事,故不敢向再思挑衅。经过十多年的观察,见再思治理诚州有方,民富州强,从不侵扰楚边,是一位难得的贤邻,值得信赖。遂主动于后梁龙德年间(921-923)和再思联姻,将小女嫁配再思为三夫人,从此亲情相处,更加稳定楚西南诸蛮,永保边宁。历代封建王朝对边远蛮夷地区,历来实行“以蛮夷治蛮夷”的羁縻政策,以笼络和利用当地土著豪酋统治其辖区内的土著民族。特别是唐末,由于唐室腐败衰颓,引起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几无净土,民不聊生,史称“五代十国”时期。斯时,“走马灯”式的“朝廷”(中央政权)更顾不上叙州的变幻了。因此,杨再思为首领的飞山蛮,得以实现独立的多民族自治。但杨再思反对国家分裂,自己坚持不建国,不称王,等待恢复统一。实际上诚州成了飞山蛮没有国王的“独立王国”。
(二)

杨再思系东汉太尉杨震24代裔孙。原籍淮南(今江苏江都市),其父杨居本官居淮南丞,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因功授辅国大将军,并调叙州戍边,举家徙居叙州朗溪县(治所即今会同县朗江镇东城,辖地大致为今怀化市洪江区、会同、靖州、通道等县,以及贵州黎平东南部和锦屏、天柱东部等地)。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六月六日,杨再思出生于朗溪县,其生活习俗、服饰、语言皆学当地苗蛮子弟,和苗蛮子弟无二,互相称兄道弟,亲密无间,加之父母为人宽厚善良,继承远祖清白遗风,爱民如子,父子、兄弟皆与当地苗蛮十分融洽,和睦相处,建立了鱼水深情。再思自幼聪颖清秀,勤奋好学,与弟再韬在父亲业余传授下,既熟读四书五经及兵法,又苦练刀枪剑戟与阵法。及长,身材魁伟,文武兼备,尤精韬略,处事严谨,常代父击退来犯之敌;且人才英俊,眉清目秀,又有一副菩萨心肠,乐于助人,深受苗蛮尊重和信赖,尤其惹苗蛮姑娘喜爱,故除官宦争相许婚外,还娶了两个苗蛮姑娘为妾,先后共配五位夫人,生育十个儿子,个个成才。其父谢世后,遂袭父职,并被周围苗蛮拥戴为酋长(首领),逐渐拥有以朗溪峒为中心的西北四峒,并且治理有方,保境安民,威名日盛。其弟再韬则分镇珍州(治所在今贵州桐梓县东),世袭土官。
杨再思虽受广大飞山蛮拥戴,上升为土著酋豪,但仍坚持清白家风及孔孟之道,主张以德兴仁;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坚持君轻民重,爱护百姓;坚持汉蛮民族和睦,反对互相歧视。他对当时的藩镇割据、天下纷争、酿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极为不满。当他接受潘金盛、杨承磊的13峒拥戴为共同首领后,决心施展他的抱负,励精图治,解民于倒悬,在他管辖的范围内,实行以人为本的改良。
首先,将直隶飞山峒以外的各峒,按地利、人和调整为十峒(古州、湖耳、中林、亮寨、龙里、新化、欧阳、八舟、潭溪、洪洲),各峒设“长史”(亦称“款首”),由有威望的大姓吴、石、龙、潘、向等头人担任;建立“峒制”、“款约”,严明组织号令。当时,唐室江山已被佞臣朱温(更名朱晃)篡夺,改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但再思祖上世代为唐官吏,不服后梁,也不附楚,为示忠诚于唐,将叙州改名为“诚州”。后在飞山寨附近的渠水东岸(即今靖州江东)建筑州城,后人称“杨氏城”。后来又有武冈西南境(今绥宁及城步大部和新宁小部)的苗蛮投靠诚州,复置为徽州,故史称“诚徽州”。改州名后, “奉唐正朔”,继续使用唐昭宣帝天佑年号。于是,十峒苗蛮共尊再思为“十峒首领”,并奉为“诚州刺史”。
其次,加强军事防御。如前所述,时值乱世,十多个藩镇争战不息,诚州自然四面受敌:东面、北面是楚国,西面是前、后蜀国,南面是南汉国,西北角上还有荆南国,随时都有寇侵的可能。因此,再思逐渐将训练有素的十个儿子(政隆、政滔、政修、政约、政款、政绾、政岩、政嵩、政权、政俭)分镇各峒要塞,组织各峒青壮年编队习武,定期训练,实行全“蛮”皆兵,严密边防警戒,有战上阵,无战生产。再思主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克人”。后晋期间(936—946),都匀、罗甸蛮酋尹怀昌、牂牁蛮酋张万浚,见诚州富庶,先后兴兵进犯诚州,都被再思父子率飞山蛮击溃逃遁。两年后,尹、张二蛮酋复联合西南八姓番帅围攻诚州。再思父子都身先士卒,既分兵严守,又利用敌人弱点,使用反间计,加剧其内部矛盾,削弱其战斗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进攻,各个击破,最后设埋伏于黔粤夹界,将首恶都匀、罗甸逃敌歼灭,并设防于夹界及所有边防要塞,永镇边患。从此,全州峒民无不赞扬再思父子为“无敌杨家将”;西南诸番则畏再思父子为天兵神将,再也不敢觊觎诚州,纷纷修好。在这三次保卫战中,不但保卫了诚州百姓的家园和生产,增强了全州峒民的凝聚力,而且扩大了诚州范围,不愿忍受西南诸蛮封建领主残酷压迫的农奴,相继投靠诚州,臣服再思的德治,使诚州在原十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金融、金达、京堡、邛水、三江、三朗等峒,以及东道百姓都、西道三合都、南道武占都、北道竹溪都等36都寨。根据《杨再思氏族通志》考查记载:诚州除原叙州大部分地盘外,东到湖南辰溪、中方、新宁一带,南抵广西义宁(即今临桂、龙胜、三江)及贵州从江、榕江,西至贵州的石阡、黄平,北达重庆的秀山、酉阳。比原版图增加了两倍以上。
第三,发展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提高生产力。古诚州本是我国上古“楚之南”的“炎人国”主要辖地之一,农耕鼻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一带以木制耒耜教人耕种五谷,属稻作文化发祥地范围,农耕生产条件较好。再思父子积极推广中原汉族先进生产技术,普遍推行牛耕,兴修水利,改良品种,精耕细作,摒弃刀耕火种,提倡轮作,奖励种棉、纺织,并择集镇开辟市场,促进商贸,繁荣经济,逐步提高峒民生活水平。
第四,实行轻徭薄赋,革除苛捐杂税,抑制豪强势力,扶助老弱贫困,减轻峒民负担。
第五,废除苛政,建立宽简法制,明法慎刑,严正曲直、赏罚;惩恶护善,稳定社会秩序;宣仁布义,和睦邻里,全州峒蛮一体,人人和谐相处。
再思父子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终使诚州军、政、财、民各方面都显著改观,峒民安居乐业,衣食有了保障,虽处乱世,却安享太平,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即和谐社会),有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五代乱世,诚州为何不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上述所体现的

——杨再思摒弃世俗,与世无争,力敌外扰,保境安民;发扬祖德,以“民为贵”,厉行德治,造福于民。使诚州摆脱战乱,开创和谐社会。从而,赢得了诚州百姓(飞山蛮)的无限感激和崇敬,一致尊称杨再思为“飞山太公”或“杨太公”。

其实,根据杨再思的历史作用和不朽功绩,不仅是值得纪念的少数民族历史名酋,而且还应当定位于“民族英雄”。侗族文化研究专家杨进铨教授说得好,“过去把‘民族英雄’只理解为英勇率众抵御外敌者,是片面的。凡对民族有历史性、里程碑式贡献者,都可称为‘民族英雄’”。象杨再思这样了不起的少数民族首领,历史上还有谁呢?难道还不能算少数民族的“民族英雄”吗?
(三)

自朱温篡唐后,杨再思父子耻于与乱臣贼子为伍,不和任何分裂政权往来,闭关开化诚州。因此,诚州信息闭塞,当唐庄宗李存勖复从后梁夺回政权后多年,也未知道杨再思开化诚州忠于唐室之事迹,直到后唐清泰二年(935),信息才传到洛阳,末帝李从珂深慕其德,才遣使臣赍诏莅飞山寨,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授“银青光禄大夫”,加“尚书左仆射”衔,食邑一万二千户,以励其志、偿其功、彰其德。
后周显德二年(955),再思65岁寿诞后,见诸子都已老成持重,且具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堪负重任,遂主动退位,颐养天年,将所有大权按各子特长分别交给诸子。打破不论德才的立长传统,将政权交给七子政岩,袭爵位,任诚州刺史;军权付与政滔,任防御都总管;政修知徽州,其余分镇各峒要塞。之后,十兄弟分别为各峒峒主,在各峒长史的忠心辅佐下,精诚团结,勤政爱民,将诚、徽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富州强,不负众望。后周显德四年(957)十月二十六日,再思在幸慰中仙逝,举州戴孝,享年68岁,葬于山青水秀的渠水上游长岭冈(今属黎平县中潮镇佳所村),南宋景定年间以后立墓碑曰:“杨英惠侯墓”。清光绪五年(1879)立有《宋追封英惠侯唐末诚州刺史杨公墓表》及神道碑。
古谚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五代分裂,乱了50多年,人心思统一。赵匡胤顺应民心,于公元960年取代后周称帝,建立了北宋政权,接着相继灭了荆南(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等国,最后于公元979年招降北汉,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此时,已是北宋太平兴国四年。据《宋史·诚徽州传》和《湖南通志》记载,杨政岩喜闻全国重归统一,遂遵从先父遗志,派政隆之子杨蕴(通蕴)为使者,赴汴京上表祝贺,表示内附,服从统一,受到宋太宗的赞誉。次年(980),遵照唐宋对蛮夷的羁縻制度,杨政岩又派儿子杨通宝首次献方物(即土特产)入贡,太宗大喜,遂封杨通宝为诚州刺史。十年后,杨政岩于淳化二年(991)亲赍方物进京朝贡。当年返州后病逝,葬于今靖州排牙山牛角湾仙鹅抱蛋。以次子杨通继知州事。庆历元年(1041),再思之孙、知徽州杨通汉向仁宗贡方物。嘉佑五年(1060),再思之重孙光僭继其父通汉知徽州,暮年又任皇城使、诚州刺史。“乃与其子日(昌)俨请于其侧建学舍,求名士教子孙。诏潭州长史朴成为徽、诚等州教授。”遂开飞山蛮文教之先河。至神宗熙宁八年(1075),再思之重孙光富代表族姓及二十三州峒贡附。其后,子子孙孙相继袭职,例如,其五世孙昌运、昌衔、昌达、昌策及六世孙晟情等四十余人奉诏受职。哲宗元佑二年(1087)因朝廷改诚州为渠阳军,罢两州兵马及防御兵丁而逼反蛮酋杨晟台后,再思六世孙晟臻复于徽宗崇宁二年(1103)代表二千余人纳土归附。这说明再思子孙始终遵从祖训,维护国家统一。为了表示诚州永远秩序安定,没有动乱,遂请诏改名“靖州”。至此,将近二百年历史的诚州及其杨氏政权,逐渐由羁縻州向经制州过渡。总之,杨再思开化诚州,创造诚州文明及和谐社会的历史功绩,为靖州和五溪地区千年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杨再思所繁衍于湘、黔、桂、鄂、渝、滇、赣、川的后裔,迄今已逾五百万之众,对建设现代化祖国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四)

我们在回顾“五代乱世诚州为何不乱”的历史时,还有三个很奇特的历史现象值得重视。一是具有上述卓越历史功绩的少数民族著名首领杨再思,国家正史居然没有记载;二是千多年来,朝朝代代五溪人民都将杨再思奉之为神,广建飞山庙祭祀;三是宋元两代封建王朝都多次追封杨再思为侯为王。这是为什么?
一、国家正史无杨再思的记载,这倒好理解。如前所述,因为五代长达50多年里,整个中国都是藩镇割据,互相征伐,除了杨再思统率的诚、徽州以外,都是兵荒马乱,交通受阻,信息闭塞;加之杨再思不耻与分裂政权往来,故五代、两宋的太史官无从知道诚徽州的史料。所以造成了“史无杨再思记载”的历史空白。不过,幸亏省、县地方志和杨氏谱牒、碑刻还有些简略记载及百姓口碑,通过搜集、挖掘、考证、整理,还是基本可以填补这个空白,使杨再思精神重放光彩。本文就出于这个目的而作。
二、据碑文记载,杨再思逝世后第三年起,诚徽州百姓出自感恩怀德,各峒、都、寨开始建庙祭祀,名曰“飞山庙”,奉飞山太公为神,每逢再思生辰、忌辰,均入庙隆重朝拜,有的地方还抬着飞山太公神像到各家各户作祈福或求雨祭祀,名曰“抬太公”活动。据清光绪《靖州乡土志》记载:“各寨皆立飞山庙”。《中国苗族通史》也载:“武陵五溪地区每寨都有飞山庙一座”。不过其解释被歪曲为凶神,飞山太公是吉神、和神,不是凶神。误释凶神,可能是因年代久远,口传有误造成的。因为一般的飞山庙只书庙名,无庙神事迹碑,只靠口传,故也。最典型的飞山庙,要算飞山蛮的圣山——飞山寨上的飞山庙,位置最高。据《威远侯志》记载,北宗建隆年间(960-963)建于峰顶(头宝鼎),海拔744.2米。后来几经移址扩建,越建规模越大越雄伟。现存靖州城西飞山大道西侧的飞山庙(宫),共有四进,始建于南宋淳熙九年(1182),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还为庙赠联云:“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日月,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壮河山”。明正德三年(1508),参将黄焘还在庙前竖立了“惠此南国”、“威镇渠阳”的石匾牌坊,使飞山庙更加雄伟壮观。1996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庙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锦屏县城东北的飞山庙,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也是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绥宁县东山的飞山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和城步县杉坊岭的飞山庙,以及贵州铜仁、镇远的飞山庙等,均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志部门统计,湖北宣恩县曾建有78座飞山庙。可惜各地都有很多具有科学、艺术、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飞山庙毁于“文革”浩劫。近年,怀化市、洪江市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都在新建广场为杨再思雕塑了石像,以示永远纪念。千多年来各地飞山庙香火不断,百姓祭祀不衰,这说明杨再思一直活在五溪各族人民心中。
寻根溯源,靖州飞山乃是西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苗、侗、壮、瑶、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圣山。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当年的苗蛮或峒蛮或荆蛮中分支繁衍而来。特别是侗族,还曾发祥于靖州飞山。1986年6月各级民委联合在靖州举办全国侗族历史及文化学术研讨会,参会的湘黔桂鄂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一致认定靖州飞山是侗族的发祥地。杨再思则是这些民族共同的历史名酋。据悉,靖州飞山寨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为了加强民族团结,认识各少数民族同根共源,将在近几年内修复飞山寨的“飞山太公庙”、“飞山蛮军营”及“飞山蛮教场”等等名胜古迹,以供全国特别是武陵五溪各少数民族报本追源,祭祖、朝圣。
三、北宋统一全国后,再思子孙及时拥护统一,纳土归附。朝廷了解再思的高尚人品及开化诚州的历史功绩后,历代君王都深慕其德,先后六次追封为侯,两次追封为王。据杨维森《弘农杨氏族史》考证记载:绍兴三年(1133),宋高宗为感怀飞山神显灵救驾南渡而追谥阴助侯;绍兴三十年(1160),宋高宗感于再思维护统一,开化诚州的功绩显赫,威名远播,又追谥威远侯,因此,飞山庙又曰“威远侯庙”;淳熙十一年(1184),宋孝宗诏谥英济侯;嘉定五年(1212),宋宁宗诏谥广惠侯;淳佑二年(1242),宋理宗诏谥灵佑侯;景定元年(1260),宋理宗又诏谥英惠侯,因此,有的飞山庙又称“英惠侯祠”,其坟墓曰“杨英惠侯墓”。元代王朝系少数民族首领称帝,更加钦佩南蛮名酋杨再思的人品和功绩,两次追封他为王:至元十九年(1282),元世祖诏封宣明助顺王;延佑六年(1319),元仁宗诏封飞山威远广惠王,其封诰圣旨录存明清杨氏谱谍为证,故有的飞山庙又名“飞山威远广惠王庙”。
我国历史名人为后世立庙祭祀最多最广的,只有文圣孔子(名丘字仲尼)和武圣关公(名羽字云长),分别曰文庙、武庙。但他俩也只追封过三、四次,每县一庙。然而,杨再思却追封八次,每寨一庙,只是建庙范围不及孔、关而已。足见杨再思在武陵五溪地区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历史地位,仅次于文圣和武圣。杨再思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五代乱世里,能将诚州治理成“和谐社会”(即太平盛世),并影响其后几百年相对稳定的发展,实乃一方历史奇迹。难怪宋元两代八次追封。《礼》云:“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五溪地区的各族人民世世代代把他当作保卫和平、开创和谐社会之“和圣”、“和神”敬奉,合情合理呀!今天我们缅怀和回顾杨再思的历史功绩,研究飞山庙文化,开发飞山蛮古迹,有什么意义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邓敏文先生来靖州演讲时,正确解答了这一问题,他说:“我们虽然不能重复历史,但可以借鉴历史。从杨再思由人变神的历史演化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精神和公德却能流芳百世,古今都是如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杨再思的精神和公德将永远激励我们去建设更加美好的太平盛世!”
附录:杨再思史料辨析
附录:

杨再思史料辨析

杨再思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著名首领,已为全国所公认,特别是杨姓公民,多数确认杨再思是湘黔桂边区的杨氏开基始祖。但是,有关杨再思的基本情况、历史作用、功绩和职爵,由于国史、正史都无记载,各县地方志及众多的杨氏谱谍虽有简略记载,但说法很不一致,十分混乱,因而误导现代专著、报刊文章及入网资料,以讹传讹,造成重重矛盾,严重损害了这位历史伟人的形象,很有必要组织研究,去伪存真,求得基本统一。我所发现的差异问题较多,仅择主要归纳之。在点述差异问题中,为尊重作者起见,恕不点明出处(即现代专著书名或文章标题及其作者)。

一、身家方面

(1)杨再思之父有杨居本、杨居忠、杨朝等三种记载。到底谁是其父呢?

持“杨朝”一说的,仅会同县部分村组的《杨氏族谱》,光绪《靖州乡土志》称此谱为《祠堂谱》。查阅该谱,杨朝无生卒年代,只说“宋封老君”,可断定为宋代人。杨朝的父、祖辈在1987年重修谱中只记有九代,其辈份最高的一代是杨万福,称为由江西迁会同的开基始祖,为宋神宗(1068-1085)进士,官升御史,熙宁六年(1073)平蛮至托口(今属洪江市)、东城(今属会同县),遂徙居会同。杨万福以下九代均无生卒年可考。据杨万福为“宋神宗进士,熙宁六年平蛮”的记载推算,假设他“三十而立”,其生年当在北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从杨万福至杨朝,共有十代,按平均20年一代计算,最少当相距180年。杨朝最早也只可能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至十三年(1220)。杨再思的卒年,一般都认定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和杨朝最早的可能性生年嘉定十一年(1218),相距261年。可见南宋后期的杨朝,说是五代诚州刺史杨再思的父亲,岂不成了相声《张飞(三国)战岳飞(南宋)》,“杀得满天飞”的大笑话了?荒唐至极。这必定是不懂历史知识的清朝修谱人为了攀龙附凤而移花接木所杜撰出来的,早已被光绪《靖州乡土志》批为“实误”。时至今日,若再坚持杨朝是五代诚州刺史杨再思的父亲之说,恐怕难逃杨再思数百万裔孙的唾骂呀!
至于居本、居忠是胞兄弟,很难断明谁是再思的生身父亲。靖州县有一部“三公合谱”,索性在居本、居忠名下都刻印有次子再思之名,这就更加令人费猜了。在找不到五代、北宋可靠资料或出土文物证实的情况下,只好少数服从多数,认定杨居本为杨再思之父。
(2)杨再思之生年有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咸通十年(869)、唐昭宗大顺元年(890)等三种记载。其卒年也有后周显德元年(954)、显德四年(957)二种记载。到底真正出生何年?卒于何年?如果联系其录自多部杨氏谱谍的五位夫人之年庚推理,并综合其被拥戴为“十峒首领”,奉为“诚州刺史”的合理年代,则认定大顺元年(890)出生最为合理。据三种版本的《三公合谱》、《湘黔总谱》及《杨再思氏族通志》记载,其正室韩夫人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比公元890年生的再思小2岁;二夫人蒙氏生于景福二年(893),小3岁;三夫人马氏生于昭宣帝天佑二年(905),小15岁;四夫人潘氏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小24岁;五夫人郑氏生于后梁贞明四年(918),小28岁。如果再思按咸通元年(860)出生计算,则韩夫人小32岁,蒙夫人小33岁,马夫人小45岁,潘夫人小54岁,郑夫人小58岁。按女性18岁结婚计算,那么杨再思最早结婚时已有50岁了,最后结婚已是古稀老人(74)了!可能吗?合情理吗?因此,只要再思五位夫人的年庚属实,他的生辰则应该是大顺元年,何况《威远侯志》及三种《三公合谱》、《湘黔总谱》均记载“杨再思生于唐昭宗大顺元年六月初六日”,当为可信。这与他在潘金盛罹难后被拥戴为“十峒首领”的时间(912年)和岁数(22岁)也较吻合,值得认定。

(3)杨再思之出生地有淮南(今江苏江都市)、叙州、朗溪、靖州、黔城等五种记载。孰对孰错?也只能靠推理判断。再思能受飞山蛮推举、拥戴为十峒首领,必定是生于蛮地,和峒蛮密切而有威望的能人,不可能拥戴一个中原汉族流官为峒蛮首领,正如一个家庭不会由一个外人当家长一样。因此,再思生于蛮地无疑,“淮南说”可以排除。但后四说皆为蛮地,当属何处?据传说,再思最早是朗溪峒酋长。因此,认定他生于朗溪较为合理。据《舆地志》、《湖南省志》及《朗溪县治考》记载,朗溪县是唐贞观八年(634),析龙标县置,治所今会同县朗江镇东城,辖地为今怀化市洪江区、会同、靖州、通道等县及贵州黎平、锦屏、天柱之东部。因此,不可能生于黔城。但具体生于朗溪县何地,尚待查考。

(4)杨再思之葬地有贵州黎平县中潮镇佳所村长岭岗、湖南靖州县飞山庙神台下及艮山口夏乡、城步县大竹坪竹枝坡(说是悬棺)及上官村等五种记载。长岭岗坟前有“杨英惠侯墓”碑及清光绪五年(1879)立的“宋追封英惠侯唐末诚州刺史杨公墓表”及神道碑佐证;竹枝坡的悬棺早已不见棺或坟,只有城步县政府1986年的普查档案及公布“杨再思墓地”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件可证。其他三处无证。但有证的两处也不可能都是真坟,其证分别是922年、1029年以后的后裔制作的。长岭岗的三块石碑比竹枝坡的悬棺调查档案早107年。因此,“长岭岗说”较为可信。

(5)杨再思之胞兄弟也有三种记载:一说再思只有胞弟再韬1人;二说有胞兄再韬、胞弟再兴2人;三说其胞弟名再兴、再忠。后一说系杨朝之子。如前所述,杨朝既非再思之父,再兴、再忠也当非再思之弟。《湖南通志》引自《通鉴》记载:“……承磊族人杨再兴等以其地附于楚。”已证明杨再兴既是杨承磊的族人,就不是杨再思之胞弟。因为杨再思之父来自淮南,原属汉族,只是因他生长于叙州朗溪县蛮地,才与峒蛮融合;杨承磊及其族人杨再兴是叙州土著苗蛮,自然非再思胞弟。应当认定第一说。
二、史实方面

千多年来,杨再思一直受西南武陵五溪人民尊崇,奉为地方神祭祀不衰,就说明他在开化古诚州的政绩辉煌;特别是他以汉民族血缘能受诸蛮族衷心拥戴为“十峒首领”,历史上独一无二,其历史作用和功绩,应当得到充分肯定。但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超越时代限制去夸张,特别是对他执政的时间、地域及官职,则必须与国史、正史中相关历史事件的记载相吻合,否则就会视为捏造,必定受人指责或怀疑,影响这位历史伟人的形象。其相关的历史事件在国史、正史中的记载,我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查到了11则,现集中抄录原文于下,以备研究和对照。
司马光《资治通鉴》(岳麓版)记载:


①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十一月,蒋勋与邓继崇起兵,连飞山蛮、梅山蛮寇湘潭,据邵州。
②后梁开平四年(910)十二月,辰州蛮酋宋邺,溆州蛮酋潘金盛,恃其所居深险,数扰楚边。至是,邺寇湘乡,金盛寇武冈,楚王马殷遣昭(邵)州刺史吕师周将衡山兵五千讨之。
③后梁乾化元年(911)正月,吕师周引兵攀藤缘崖入飞山峒袭潘金盛,擒送武冈,斩之。移兵宋邺。【清光绪十一年重修的《湖南通志》引自《通鉴》补充曰:“……师周得平地数处,趣军分布立栅,一日而毕。全(金)盛大骇曰:‘此兵从天降也。’命杨承磊率千人出战。师周为散星炮破其军,缚降者为乡导,直入峒前,杀承磊,遂袭飞山,禽全盛送武冈斩之,并斩三千人,尽毁其巢穴。承磊族人再兴等以其地附于楚。】
④后梁乾化二年(912)二月,辰州蛮酋宋邺、昌师益皆帅众降于楚,楚王殷以邺为辰州刺史,师益为溆州刺史。
⑤后梁龙德元年(921),辰、溆蛮侵楚,楚宁远节度副使姚彦章讨平之。
《宋史·诚徽州传》记载:

⑥诚徽州,唐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

⑦太平兴国四年(979),首领杨蕴始来内附。五年(980),杨通宝始入贡,命为诚州刺史。淳化二年(991),其刺史杨政岩复来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继知州事。
⑧庆历元年(1041),知徽州杨通汉贡方物。
⑨嘉佑五年(1060)以杨光僭知徽州。
⑩熙宁八年(1075),有杨光富者,率其族姓二十三州峒归附,诏以光富为右班殿值,昌运五人补三班奉职,晟情等十六人补三司军将。继有昌衔者,亦愿罢进奉,出租赋为汉民,诏补为右班殿直,子弟侄十八人补授有差。独光僭颇负固不从命,诏湖南转运使朱初平羁縻之,未几亦降,乃与其子日(昌)俨请于其侧建学舍,求名士教子孙。诏潭州长史朴成为徽、诚等州教授;光僭皇城使、诚州刺史致仕,官为建宅;置飞山一带道路巡检。光僭未几拜而卒,遂以赠之,录其子六人。
11元佑二年(1087),改诚州为渠阳军,……后以渠阳为诚州,命光僭之子供备库使昌达、供备库副使杨昌等(策)同知州事。
从目前所见到的五本有关杨再思史迹的专著和报刊文章,以及网站资料,我发现有九大问题与上述国史正史的记载相矛盾,有必要加以纠正。
(1)称杨再思之父杨居本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调任叙州长史,安抚侗民。至咸通元年(860),其长子杨再思生于叙州……十四岁(873)任叙州知州。
同一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却又写其父居本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由淮南丞授金吾将军,边叙州。咸通元年(860)六月六日,再思生于叙州侗乡。……青年时期随父平叛,屡建奇功,朝廷准江陵节度使举荐,令知叙州事,被尊为“飞山酋长”。
细心的读者不禁提问:①杨居本到底是开成四年调叙州任长史,还是大中年间调叙州当武官?两者时间相差8-20年。②按前者说,杨居本当是40岁以后才生长子再思,这合情理吗?③公元873年,十四岁的杨再思就当了叙州知州,并被尊为飞山酋长,就该常住飞山,或住叙州治所龙标(今黔城),为何飞山又是叙州蛮酋潘金盛驻扎呢?乾化二年(912)楚王马殷派降酋昌师益任叙州刺史,杨再思又干什么去了?是被调任,还是被撤职或免职?特别是潘金盛在飞山被吕师周袭斩,部下三千遇难,杨再思既是飞山酋长,难道没有任何作为?该文又说:昭宣帝天佑元年(904),杨再思已晋爵“江淮湖广都钤辖使,左仆射尚书”,都统兵马守沅州(今湖南芷江)去了。言下之意,他不在叙州,不能怪他。但是,当时只有叙州,没有沅州。《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叙州,本巫州,贞观八年(634)以辰州之龙标县置。天授二年(691)曰沅州。开元十三年(725)以沅原声相近复为巫州。大历五年(770)更名叙州。”这就说明唐朝的巫州、沅州、叙州本是同一地域,只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命名不同而已,并非三个并存的州名。因此,天佑元年晋爵守沅州之说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同时,晋爵“左仆射尚书”一职也用词颠倒。查唐宋职官文献,只有“尚书左仆射”之职,没有“左仆射尚书”之职,不可任意颠倒。

(2)有一些州县级地方志及近年专著或文章,以讹传讹,说杨再思以其他附楚,受梁官职,甚至还有一位老先生,以此为据,诬杨再思为“投降派”、“叛徒”,多次要求有关领导下令毁掉杨再思的石雕纪念像。这显然是违背史实的。对此,早在清光绪五年(1879),就有一位新化贤达邓显鹤先生怒斥过:“……据此可破宋史杨承磊族人以地附楚之谬。何以言之?梁之稔恶极矣,天下恶之。唐祚虽绝,当时列镇犹有用天佑纪年,以号召其国者,独马殷父子甘心臣附。曾谓杨氏之强,再思公之贤,而肯以其地附,不耻臣之马氏乎?”认定杨再思“誓不降梁,也不附楚,居中自立”者,惟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支持出版的《杨再思氏族通志》一书,受到广大苗、侗、壮、瑶、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的赞赏。

(3)杨再思和飞山蛮的民族成分问题,是当今西南各少数民族公民及学者们极为关注的问题。有的说,杨再思是汉族,有的说是侗族,有的说是苗族……我以为均无不可。他原是汉族,但生长于飞山蛮地,与飞山蛮子弟融合以后,当然也可以算蛮族。只要符合该民族的鉴别条件,不一定坚持血统论。但关键问题是当时没有谁划分苗族、侗族、壮族、瑶族等单一的民族,我们不能违背历史,用现代的民族称呼去套改古代的称呼。根据古代历朝文献记载,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在炎黄时代称“九黎”;尧舜时代称“三苗”或“有苗”;商周时代称“荆蛮”、“蛮荆”或泛称“南蛮”;秦汉至五代一般都称“蛮”或“峒蛮”、或苗蛮、或“峒民”,有时也称“苗”或“瑶”,但其含义决非限于今日之侗族或苗族或瑶族,例如,武陵蛮或武陵苗,五溪蛮或五溪苗。其实,以上称谓,都非指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包含着几种少数民族。只是在北宋以前,因当时的朝廷和官府没有组织具体研究、划分民族成分,而只能对中原华夏(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笼统地按方位泛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只有到了南宋末年,朱辅著《溪蛮丛笑》,才将五溪蛮区分为苗、瑶、僚、仡伶、仡佬五种民族。对此,我们也只能尊重历史,不能超越历史,按各自的需要将现代经过科学研究、划分的民族称谓强加于古人,特别是强加于广受尊崇的飞山太公杨再思。例如,说什么杨再思生于侗乡,说侗话,习侗俗,着侗装等等,使人看后顿生一种超越历史的别扭感。很多学者根据分析、推理,都认为当今西南的苗、侗、壮、瑶、土家、布依、仡佬等民族,多数是从五代飞山蛮或武陵蛮、五溪蛮民族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分支繁衍而来。据《杨再思氏族通志》记载,杨再思繁衍到现在的五百万后裔中,不但有侗族、苗族,而且有汉族、土家族、瑶族、布依族和水族等多种民族成分,就是明证。五代诚州飞山十峒诸蛮都尊杨再思为共同首领,今天,五溪地区的各个民族也就都可以而且应该尊崇杨再思为本民族的历史名酋和民族英雄。
(4)还有将唐玄宗朝开始发生的安史之乱和杨再思扯到一起的大失误。说什么“至昭宣帝天佑年间(904-906),安史之乱,西南诸州割据自立,边境临危,再思授命守沅州……”。“安史之乱”始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止于代宗宝应二年(763)史朝义自杀。昭宣帝的天佑年间相距安史之乱足有143-149年,怎么能扯到一起呢?
(5)有几本专著说杨再思和李克用同受昭宗衣带诏或绢诏,曾引起不少学者非议。这不但史无记载,而且不合情理。这显然是某些《杨氏族谱》效汉献帝授衣带诏给董承、刘备之典故,美化祖先而虚拟的。杨再思虽有几个官衔,但主要是诚州刺史,系地方军政长官,从未做过京官。后唐末帝虽加封“银青光禄大夫”及“尚书左仆射”之职,但非实职,乃荣誉虚衔,即古代之“散官”。一个边僻州级地方官不可能有接受皇帝密诏的资格和机会。有人可能说,当时再思已晋爵“江淮湖广都钤辖使”,有资格和机会接受密诏。经查阅唐宋文献,唐朝未设此官职,宋徽宗崇宁间才在州刺史之下设置“钤辖”一职,专管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政令;也无“都钤辖使”之职。退一万步讲,即使唐昭宗朝有“都铃辖使”武官,也决不会有统管“江淮湖广”、几乎大半个江南的“都钤辖使”。再退一万步说,即使真有,那岂不比当时的“节度使”(郡王)的管辖范围还大?有这样大的武官,国史岂能无记载?可以断定,此职肯定是某些谱谍主修为美化祖先而任意虚构的,故尔漏洞百出。
(6)本文之前,几乎所有关于杨再思的史料,都是记述杨再思以流官充任飞山蛮十峒首领的,即先当叙州知州、辰州刺史、江淮湖广都钤辖使等流官,后兼飞山蛮酋。我认为这违背常理。特别是有的资料还说杨再思参与吕师周袭飞山峒,斩杨承磊,擒潘金盛,有的甚至说潘金盛是“杨再思擒之就戮”的,这就必然与飞山蛮结下深仇大恨。飞山蛮怎么会容忍自己的仇敌来当自己的首领(酋长)呢?历史上的蛮夷都很强悍,非懦弱之群。他们的酋长,一般是该部落中德高望重的款首或能人,才受群众拥护,决不会接纳外来人当酋长,犹如一个家庭,决不会让一个外来人当家长一样。尽管杨再思为官清廉,爱护百姓,深受苗蛮欢迎,广大峒民也只能拥戴他做父母官,没有必要请他来兼所有峒蛮的“总家长”(十峒首领)。杨再思也没有必要以叙州刺史或诚州刺史身份去争兼十峒首领。如果真是先当流官,后兼十峒首领,除非他用武力镇压夺来。用武力夺取的“十峒首领”,必然充满仇恨,还能世世代代受峒蛮感恩怀德、每寨立庙祭祀吗?根据唐高宗对西南地区推行的《铨注法》,州郡分成了“经制州”和“羁縻州”两类,由吏部委任刺史或知州(称流官)治理,百姓按章缴纳赋税的为经制州;由各都督府推荐当地土著首领任刺史或知州(称土官)自治,只要求奉正朔,贡方物,以示归附的为羁縻州。当时的叙州是经制州,自从叙州蛮酋昌师益于后梁乾化二年(912)降楚被封为叙州刺史后,降为羁縻州。不久,飞山蛮十峒首领杨再思改叙州为“诚州”,更是独立的羁縻州了。杨再思之所以能受飞山蛮十峒峒蛮拥戴为共同首领,显然不是因为他已是叙州刺史或诚州刺史,而是因为他已是飞山蛮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能人和中小款首(酋长),他任诚州刺史也是广大峒蛮推举拥戴的,是为土官,不是后梁或楚王封的。这样认定,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否则,无法讲得通。

(7)《宋史·诚徽州传》明确记载:“太平兴国四年(979)首领杨蕴始来内附。五年(980),杨通宝始入贡,命为诚州刺史。”这说明杨再思的子孙开始归附宋朝统一政权的年代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而北宋最后招降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割据分裂局面,重新实现全国统一也正是这一年。这符合杨再思维护国家统一,在实现统一之日归附统一政权的遗愿。可是,有的专著或文章明知国史有此记载,却偏要写北宋开宝八年(975),其子政岩、政滔向宋太祖纳地称臣,得封荫十子,并追封再思为“诚州刺史”、“英惠侯王”、赐立“杨英惠侯墓”碑。这种明显违背国史记载的新著应当纠正。
(8)再思十子的排行顺序,也明显存在难以令人置信的问题。再思五个夫人,不可能要等正室生完三个儿子(隆、滔、修)后,才让二夫人生二子(约、款),然后再准三夫人生三子(绾、岩、嵩)……必然是前三夫人交叉生育。十房顺序应当根据十子生年重排。
(9)有的文章将飞山蛮之政治、军事、经济中心飞山寨,误认为在城步县境内。经查阅城步县地图及其县志档案,都没有“飞山”及有关“潘金盛”的记载。因此,飞山蛮中心只可能在今湖南靖州城西那座上平下险、雄伟、神奇的飞山。
上述现代专著、报刊文章及网站资料的讹误,其实都来自杨氏谱谍。可见,谱谍虽不可不信,但不可全信。在使用谱谍时,必须注意去伪存真,切忌盲信盲从!
由于上述系列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千多年来五溪人民世代崇敬的少数民族杰出首领杨再思的形象,很有必要对一切有关杨再思的资料加以研究整理,去伪存真,排除史料中的种种矛盾,编纂好正确的、统一的《飞山太公杨再思传》,弥补国史中无杨再思记载的历史空白,以启迪后人,弘扬杨再思精神,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并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
上述拙议,旨在抛砖引玉,若有不当,欢迎各地朋友赐教!

侗人网声明:转载者需征得作者和楼主同意,并注明侗人网来源。欢迎转载,欢迎争鸣,发表者请提供样刊和稿酬。作者简介:杨非然(1932-),男,侗族,湖南靖州首任律师,中学退休教师,怀化市文联会员,怀化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侗族军事史》编写组成员。住(418400)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二中81号,宅电0745-2407081。【2006年6月25日修正稿】


从杨再思的族属看湘黔桂边界的民族关系

邓敏文

 

    杨再思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历史人物。《通鉴》“ 后梁开平三年(909)……叙洲蛮酋洛全盛恃其所居深险, 数扰楚边。……楚王马殷遣邵州刺史吕师周将衡山兵五千讨之,乾化元年(911)正月, 吕师周扳藤缘崖人飞山洞袭全盛。师周得平地数处趣(趋)军人, 布立栅一日而毕。全盛大骇日‘ 此兵从天而降也’ 命杨承磊率兵千人出战。师周为散星炮破其军, 缚降者为向导, 直至洞前, 杀承磊……擒全盛, 送武冈斩之, 并斩三千人, 尽毁其巢穴, 承磊族人杨再兴杨再思之误以其地附于楚”。

    《读史方舆纪要· 湖广八》载“ 五代梁开平五年(911), 飞山洞酋潘金盛遣其党杨承磊略武冈, 马殷遣吕师周讨之, 攀藤悬岩, 直抵飞山分军布栅, 全盛大骇, 承磊来战, 师周破其军缚降者为向导, 袭斩金盛, 平其巢穴。”

    光绪《黎平府志》载后梁初年, “ 杨承磊据十洞, 内有五开洞,楚王剿灭之其族人杨再思据潭阳、郎溪自称诚州牧, 附于楚王马殷。历后唐、晋、汉皆楚马地, 再思子孙相继焉”

    《十国春秋· 武穆王世家》载:后梁开平四年(910)十二月, “叙州蛮潘金盛寇武冈, 王马殷命昭州刺史吕师周将衡州兵讨之”

《九国志· 吕师周传》载师周“ 领兵破飞山蛮, 斩其帅潘金盛,诸蛮悉归款。”

潘金盛即潘全盛, 其所据叙州本名巫州, 唐贞观八年(634)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 天授初年改称沉州, 开元中期又改为巫州, 大历五年(770)始称叙州, 领潭泊、郎溪、龙标三县。潭阳在今芷江县地,郎溪在今黔阳县地,龙标在今靖州(亦说黔阳)县地,其中包括今湖南黔阳、芷江、新晃、会同、靖州、绥宁、通道, 贵州黎平、从江、锦屏、天柱以及广万三江部分地区。

“ 飞山洞’ 位于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境内, 今仍名“ 飞山” ,山下住有侗族、苗族和汉族群众, “今环山壕堑, 遗址犹存”。

杨再思所据的“ 十洞” , 大概包括今湖南靖州、通道, 贵州黎平、从江和广西三江部分地区。

    杨再思所据的“ 潭阳” 和“ 郎溪” , 大概包括今湖南黔阳、芷江、新晃、会同和贵州锦屏、天柱一带。

    潘全盛和杨承磊战死之后, 杨再思“ 以其地附楚” , 并接替杨承磊和潘全盛掌管‘ 干洞” 和, 飞山洞” , 且子孙相继。楚马氏势力衰弱之后, 杨再思之子杨正岩(亦作杨正崖)复称“ 十洞首领, 以其族姓散掌州洞” , 并“ 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自此, 杨氏家族便成了湘、黔、桂边界的豪门望族杨氏家族的“ 开洞之祖” 杨再思也成了这一地区最有影响的人物, 人们不仅称他为“ 十洞首领” , 而且尊他为“ 飞山洞主” 、“ 飞山主公” 或“ 杨太公’ , 杨再思去世之后, 人们又进一步尊他从杨再思的族属看湘黔桂边界民关系为“ 飞山神” 、“ 飞山大王” 如今遍布于湘、黔、桂边界地区的“ 飞山庙” 、“ 飞山宫” 、“ 六郎庙”等就是用来祭祀杨再思这位历史人物的。

    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拢络人心, 以达到固土安边的目的, 也借用杨再思的余威大作文章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宋神宗追封杨再思为“ 威远侯’ 南宋淳熙年间(1241~1252), 宋理宗又加封杨再思为“ 英惠侯”;1795年, 清乾隆皇帝弘历给“ 飞山庙”救赐“宣威助顺” 匾额。

    由于统治阶级的推祟和渲染, 湘、黔、桂边界的人民群众对“ 飞山神’ 的崇拜也日盛一日, 直至今天, 这种影响仍尚未消逝。1991年春节期间, 笔者在湘、黔、桂边界“ 三省坡”周围进行考察, 发现这一地区各村各寨都建有规模不等的“ 飞山庙” 、“ 飞山宫”或“ 六郎庙” 。有的雄伟壮观, 雕梁画栋有的简易古朴, 仅用几块石头拼凑而成有的建在林木葱笼、风光秀美的山坡上有的则搭在村头寨脚的道路旁无论规模大小、位居远近, 都香火很旺,来进香者, 既有侗族群众, 也有苗族和汉族群众。

    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洞乡巴团寨附近的“ 六郎庙” , 乃是众多“ 飞山庙” 中的一座该庙建在离巴团寨约半华里的山坡上, 它掩映在葱笼的古树之中, 山下是猛江河, 河上建有独具特色的人蓄分道双层风雨桥, 此桥修建于1918年,“ 六郎庙”始建于何年何代, 当地老百姓已记不清楚,因旧庙破朽, 1985年当地群众重新集资修缮, 庙中有“ 飞山大王” 神位。

除此之外, 湘、黔、桂边界各族群众还为笔者讲述了许多关于“ 飞山神显灵” 的离奇故事, 其中一则是这样的:

1991年春节前夕, 在由贵州省黎平县洪州区草坪乡通往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公路边的一个寨子里, 有一位姓吴的民办教师的独生儿子上山放牛至天黑牛回来了, 可放牛娃没有回来, 其父母到处寻找, 也没有找到儿子的下落过了三天三夜, 还是不见儿子的踪影, 他们非常着急于是有人给这位民办教师出主意“ 去请‘飞山神’杨太公帮帮忙’这位吴老师寻子心切, 只好来到公路旁边的“ 飞山宫” 上香求神果然, 求神的当天晚上儿子就回到了家父亲问儿子“ 你到哪里去了” 儿子说“ 我也不知道, 就是找不到家”父亲又问“那你是怎样回来的尹儿子说“ 是一位白胡子老公公送我来的, 他把我送到村口我约他一起回家, 他就不见了” 在坐的亲戚朋友听了以后, 都大为吃惊他们认为, 那位白胡子老公公就是“ 飞山神”杨再思于是, 这位吴老师买来了一块红布, 并在红布上亲笔书写“ 感谢飞山大王救吾儿于水火” , 然后挂在“ 飞山宫” 里这件事是真是假, 笔者未能作深人调查, 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 杨再思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是很有威望的。

 

    关于杨再思的族属, 民间有多种说法, 学术界也有多种看法, 总括起来, 大约有:

    1、汉族说----杨芳在其所叙《杨氏家谱》中称“ 杨氏系出汉太尉伯起公震, 世居关西。再思公以唐豁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9)生, 至昭宗朝(889~904)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 公先由淮南承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 湘、黔、桂边界的许多姓杨的汉族群众, 也认为杨再思是他们的祖先。

    2、侗族说----湘、黔、桂边界姓杨的侗族人民, 多半认为自己是杨再思的子孙已故学者廖耀南先生认为“ 杨承磊、杨再思与全盛同时分据叙州, 应无疑义, 他们也是“蛮、僚,怀化师专学报年月的首领“ 蛮、僚’都是当时汉族统治阶级对西南少数民族的“ 蔑称” , 其中包括侗族;证以今黔、湘、桂, 侗族中的杨姓多半自称是杨再思的后代, 初步把杨再思定为侗族, 不能认为是主观想象吧。”(《杨再思的史实及其族别初探》, 载《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侗族学术界也多持这种意见。

    3、苗族说----湘、黔、桂边界有许多姓杨的苗族, 也自认是“ 飞山大王” 杨再思的后裔。

    4、土家族杨氏与侗族同源说----居住在川南和黔东北的一些姓杨的土家族, 也认为杨再思是他们的老祖宗,如清光绪《秀山县志· 土官志》卷13称“ 于时种落豪长杨、田、彭、向称大姓, 而杨氏尤强其先盖唐诚州刺史杨再思之苗裔”,秀山县《平茶杨氏族谱· 杨氏派系始源》卷也说“ 第一世, 再思, 居忠次子, 仕唐守沉州, 授江淮湖广都铃辖使, 五代后梁高祖开平四年叙洲蛮酋潘金胜(即潘全盛)据飞山, 寇武冈, 公擒戮之, 以功授银青光禄大夫辰州刺史, 末帝均王四年戊寅以功授仆射尚书, 食邑二千户” 因此, 李绍明先生认为“ 杨再思是侗人, 川黔边杨氏既为杨再思后裔, 无疑应源于侗族但杨氏源于侗族, 并不排斥其为现今的土家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川黔边杨氏来源看侗族与土家族的历史关系》, 载《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5、巴族说----有的学者根据《杨氏族谱》上的记载:杨再思的父亲杨居忠“ 以随宋室避唐隐于播州, 即古黔中夜郎故地” , 因此认为杨氏出自古代巴族。(杨通惠《秀山县土家族、苗族族源初探》, 载《秀山县文史资料》第1辑, 1986年12月编印)

6、侗母汉父说----1991年3月, 笔者到贵州省黎平县中潮区佳所村长岗岭拜渴杨再思墓, 佳所寨上的几位老人为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杨再思的父新杨居本(可能是“ 杨居忠” 之误)原来是汉族人, 唐末来到叙州一带当官地有一位姓吴的侗族款首, 他有一位年轻貌美的独生女儿杨居本看上了这位侗族姑娘, 遂与之结为夫妇, 生下了杨再思杨再思自幼聪明伶俐, 很得外祖父的喜爱外祖父把杨再思接到自己身边, 教他练功习武。再思长大成人, 对生他养他的侗族人民很有感情, 并结交了很多侗族朋友, 由于杨再思知书达理,武艺高强, 后来就成了当地的著名款首。所以说, 杨再思是侗、汉两族人民的后代。

 

关于杨再思的族属, 之所以会出这样多的不同意见, 与湘、黔、桂边界历史上的民族分布情况有关。

先秦两汉时期, 这一地区既有“ 衣裳斑斓” 、‘ 语言侏离” 的盘瓤族种, 又有“ 以竹为姓” 、“ 大逆不道” 的夜郎子孙, 如:

《水经注· 沉水》载武溪源出武山, “ 水源石上盘瓤(遗)迹犹存矣” 又载“ 五陵有五溪, 谓雄溪、满溪、无(舞)溪、辰溪其一焉夹岸悉是蛮左所居, 故谓此蛮五溪蛮”。

    “五溪蛮” 中, 既有“ 盘瓤”族种, 又有“ 夜郎” 子孙, 如:

    《水经注· 温水》“ 楚将庄矫溯玩伐夜郎, 经祥柯系船, 因名且兰为样柯矣”。

    《水经注· 沉水》“ 沉水出拜柯且兰县为旁沟水, 又东至谭成县为玩水”。

    《汉书· 地理志》“ 无舞水首受故且兰, 南人沉”。

    《楚庭稗珠录》卷上“ 按《水经注》庄矫溯沉伐夜郎, 经准柯系船, 以名且兰拜柯。而汉武开夜郎, 立初郡, 今思南、平越、遵义、镇远、黎平、靖州、都匀皆拜柯旧履而时伐南越, 发夜郎兵, 下样柯江, 会同番禺。盖江以郡名, 即今之盘江也”。

    《寰宇通志》载“ 黎平府在夜郎之旁, 属汉之样柯郡”。

    由此可知, “ 样柯旧履”应在沉水上游, 也就是今日湘、黔、桂边界一带。这里既是‘ 五溪之地” , 也是“ 夜郎之旁”。

    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五代时期, 盘瓤族种及夜郎子孙仍在湘、黔、桂边界一带活动, 只是由手支系不同、活动的地域不同, 又有不同的名称, 如:

    《元和郡县图志· 江南道六》载叙洲有“舞无溪僚, “ 沉溪水, 西南自撩界流人”。

    《荆州记》载“ 无阳乌浒(浒)万家皆咬地鼠之肉, 能鼻饮” 无阳即今芷江侗族自治县一带,《荆州记》成书于晋代, 可见当时今芷江一带有“ 乌浒人”。

    《太平寰宇记· 岭南道六》(卷一百六十二)载“今宁州始兴三狼乌浒即竹王之遗裔, 故有竹王三郎祠于此地” 由此可知, “ 乌浒人” 与“ 夜郎竹王”有亲缘关系。

    1991年3月, 笔者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河里南寨考察, 位于该寨附近的“ 三王庙”(即竹王三郎祠)今日还在, 当地老百姓还为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 有一位女子到河边挑水, 突然从河的上游漂下来一节竹筒, 正好漂进她的桶里她把竹筒倒出去再次打水, 竹筒又漂人她的桶中, 再倒出去, 再漂进来, 这位女子只好把竹筒挑回家中她把竹筒破开, 从里边跳出一只青蛙青蛙把皮脱掉, 又变成一个男孩男孩跑到这位女子怀中, 一个劲地呼唤“ 妈妈” 于是这位女子就把男孩养大成人, 取名蛙郎。蛙郎成亲之后, 又有三个男孩, 而且个个武艺高强, 勇为民除害, 所以被人称为“ 三王” 三王死后, 人们就立庙祭祀他们起初, 人们也为三王的父亲蛙郎立庙, 称为父庙即祖庙, 后来由于父庙没有子庙即三王庙灵验, 所以父庙也就渐渐地断了香火,而三王庙却有求必应, 十分灵验, 所以至今仍香火不断。

    从河里一带的侗族民间传说使我们得知:所谓三王之父, 并非竹王, 而是蛙郎。所谓三王, 其实就是蛙郎的三个儿子,从三王庙中所供之物来看, 也不是竹神, 而是蛙神, 是用生铁铸成的三只青蛙的模型,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华阳国志》所说的竹王, 其实就是蛙郎。

    那么, “ 蛙郎” 和“ 夜郎” 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先看看南朝宋人范哗所著《后汉书》中的一段记载“ 夜郎者, 初有女子烷于豚水, 有大竹节流人足间, 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 得一男儿, 归而养之及长, 有才武, 自主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 平南夷, 为拜柯郡, 夜郎侯迎降, 天子赐其王印缓后遂杀之夷僚咸怨竹王非血气所生, 甚重之, 求为主后准柯太守吴霸以闻, 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 配食其父今夜郎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范哗不仅将传说变成了历史, 而且指出“ 竹王” 就是“ 夜郎侯” , 所谓“竹王三郎” , 其实就是“ 夜郎侯’ 的三个儿子。

    如果将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我们就会得出这样一种结论“ 竹王”就是“ 蛙郎” , “ 蛙郎”也就是“ 夜郎’ 那么“ 蛙郎” 怎么会变成“ 夜郎” 呢?这是史学家们不能解答的一个难题,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如今侗族人民仍将青蛙统称为“夜” , 按照侗语的语法关系, “ 蛙郎”应当说成“ 郎夜” 。“夜郎” 则是一种半侗半汉的语言结构据我们了解, 壮侗语族中的许多民族都称青蛙为“夜’ 而壮侗语族诸民族又都是从古代“ 百越”族群中发展而来,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 夜”是古代越人对青蛙的一种称呼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 所谓“ 夜郎” , 其实就是古越语的“ 郎夜” , 也就是“ 蛙郎”之意。

    由此可知所谓“ 夜郎” , 实际就是“ 蛙郎” , 所谓“ 竹王三郎” , 实际就是“ 蛙郎” 的三个儿子, 也可以理解为崇拜青蛙族种的后裔。根据其它一些有关民俗事象, 笔者认为“ 乌浒’ 族群, 可能是“ 百越”族群的一支, 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迁, 或称“ 蛮” , 或称“ 夷’ , 或称“僚” ,或称“ 濮” , 或“ 夷僚’ 、“ 夷濮” 、“濮僚”并称。

    杨再思的母亲, 大概是属于“ 乌浒人” 的后裔, 也是“ 夜郎”族的后代。其父亲是不是属于莽族, 还有待进一步深人探讨。笔者认为“ 侗母汉父说”有一定道理, 因为自秦代始, 汉文化已逐步渗透到杨再思所据的叙州一带秦始皇灭楚之后, 即在这里置黔中郡, 并发“ 一军塞谭城之岭” , “ 以与越人战”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 在今芷江地设无阳县;三国后期为吴所据, 改立舞阳县;东晋中期, 舞阳县治所迁往谭城(今黔城镇西南);南北朝时, 改舞阳县为抚阳县, 又改抚阳县为龙缥爵, 直至隋代;唐代改龙缥县为龙标县, 先天二年(713)

, 分龙标县设潭阳县, 先后隶属玩州、巫州、潭阳郡和叙州。唐末五代时期, 才为杨再思等“ 蛮酋”所据自秦到唐, 中央封建王朝在今芷江一带经营一千余年, 其中必有许多汉族人至业此做官讲学, 著名诗人王昌龄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说, 杨再思的父亲是汉族人不是没有可能他们当中的一些人, 由于“ 久居蛮地” , “ 学其语, 易其服, 从其俗” , 最后也变成“ 蛮酋”或者“ 蛮民” , 因而成为今日一些侗族、苗族或土家族的共同祖先。杨再思的父亲是不是也是这样, 还有待进一步深人探讨。

 

    回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氏族和宗族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没有万古不变的民族, 也没有万古不变的氏族和宗族, 它们都会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发生变化。侗族来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中的一支, 而后又吸收了一些兄弟民族的成员, 其中也包括汉族中的一些成员,侗族的一些成员,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也加人到其它一些兄弟民族行列, 如汉族、苗族、土家族等等。

    各民族在相互演变过程中, 婚姻关系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也就是说, 一个民族的成员要演变成另外一个民族的成员, 必须打破传统的婚姻关系笔者的家乡—贵州省黎平县竹坪村是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 有两户汉族人分别从黎平所和黎平县城迁来竹坪定居, 其中一户姓黄, 一户姓曾姓黄的这户人家虽然迁来的时间较早, 但由于他们坚持“ 不与侗族开亲” 的原则, 所以至今仍保持着汉族的文化传统, 如语言、服饰、称谓以及其它生活习惯等等而姓曾的这户人家, 由于放弃了传统的婚姻习惯, 其子女全部与当地的侗族青年成婚, 所以现在已全部丧失了固有的汉族文化传统, 其所有成员与当地侗族

群众已毫无差别,杨再思及其子孙的演变, 很可能是类似于这种情况。

人类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社会文化的保存者人以群分, 不同的人类群体必然会创造出和保存着不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由于湘、黔桂边界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即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结合部, 地形复杂, 地貌多变, 所以这一地区既有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 又有珠江流域的原始住户,既有“ 三苗’ 族种或“ 盘瓤’族种的遗裔子孙, 又有“百越”族群或“ 夜郎”族群的后代儿女,既是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的分水岭, 又是“荆楚” 文化与百越文化的结合部。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 它正期待着我们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和手段去考察, 去认识, 去研究, 去发掘。

----《怀化师专学报》1994年1月

    《杨再思氏族通志》概述 


    再思远祖系上古黄帝,居姬水,以姬为姓,生二子,长玄嚣即吾祖,传至后稷,迁居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其后历唐、虞、夏,商,由此派发。至公刘迁居邠(今陕西彬县)。至古公亶文,定都于周(今陕西岐山),至姬昌迁都于丰(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昌子发伐商,建立周朝(迁丰水东岸)称武王,分封诸侯国。武王子成王封弟叔虞于唐(今山西太原北)称唐侯,子燮父迁都于晋(今山西太原)立晋因,至武公子伯侨即嫡祖,封于杨国,以国为氏,由晋迁居翼城县白鹤桥。嫡祖伯侨生子文,文生突,食采于羊舌邑,史称羊舌大夫。突生职、职生赤、肸。肸字叔向,晋太傅,食采于"杨氏县"。民国《辞海》载“《左传》襄二十九年:“虞、锐、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至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最后灭齐,统一六国,置郡县时,嫡祖杨章居华阴(今陕西潼关西华山北),功至征东大将军。至二世秦乱,章子杨款不仕秦而从汉,高祖封为太史。至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设弘农郡,辖华阴,治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东北)。
    西汉昭帝元凤五年(前76) ,弘农一世杨敞为相,弘农为"全国望郡,杨氏望族"。至五世杨震学识渊博,人称"关西孔子",身为太守,拒贿千金,史称“四知”,不置产业,是著名的“清白传家”。震五子奉,奉孙众于长安护驾(汉献帝)还洛阳有功,建安二年追封蓩亭侯,效忠汉室。晋朝建立,弘农十二世孙杨珧、杨骏、杨济兄弟位居三公,总理朝廷军政要务;一门两后,权倾宫廷,终因势重导致灭门之祸。幸有杨珧预卜玄机,先得武帝恩准隐退,使独子杨结外逃五胡,至杨氏灭门惨案时,幸免其祸。后为前燕中山(今陕西泾县北中山)相。其子孙在北朝归魏仕齐,裔孙文臣武将蝉联。至杨坚受北周蝉让为帝,建立隋朝,嫡祖十七世文伟晋爵公侯。李渊兴唐后,从二十三世志元至二十九世再思父居本,均授职朝廷内外,居京都(陕西)长安。

 
    再思之父居本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 ,由淮南(江苏扬州)丞调守叙州(今湖南黔阳、会同一带) ,治龙标(今黔城) ,开拓今湘黔五溪( 舞阳河、清水江、渠阳河、辰水、巫水)侗寨。懿宗咸通元年(860),再思生于五溪侗乡,自少有勇,智谋韬略。十四年 (873)随父居本守叙州,后因功知叙州事,守沅州(今芷江) ,创建五溪十洞,设洞长,定洞制,众尊再思为十洞长史。至昭宗初年 (889)与李克用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保境卫国。在五代时期,原思、播等州割地自立,悖于朝廷。惟再思坚持奉唐正朔,改叙州为"诚州",诚心固守,使用唐昭宣帝"天佑"年号,使用唐规、唐款,在西南腹地创建忠于唐室的藩镇,以功受后唐诰封为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斯时梁、唐、晋、汉、周争夺中原,无暇顾及边郡。天下分裂,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再思制下的诚州则得休养生息,社会稳定,侗苗各民族安居乐业,农牧发展,商贸兴旺。西部酋长常来犯界,被再思率十子及诸洞武装一一击退。平南一战使诸酋部威服,不敢冒犯诚州。凯旋归来时己84岁,把政权交付七子政岩,军事付予次子政滔,自己颐养天年,于后周显德元年 (954)仙逝于诚州,葬今黎平佳所长岭岗。
    再思生前娶五氏,依序生十子,韩氏生长政隆、次政滔、三政修;蒙氏生四政约、五政款;马氏生六政绾、七政岩、八政嵩;潘氏生九政权;郑氏生十政俭(钦)。政隆兄弟自从父亲辞世后,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顺应潮流,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晋京面圣,称臣纳贡,献诚州版图。龙心喜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封政岩为诚州剌史,政隆为临州知府,治洞口;政滔为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都总管防御使,治湖耳;政修为刺史,治城步;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洪州;政绾为播州知州,居绥宁;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政权为太尉,治潭溪;;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并追封其父再思为诚州刺史,赐爵英惠公,立杨英惠侯墓碑,嘉奖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从二世起,随官任职,散居十地。子孙开始与土著侗苗民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思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镇远军民府、邛水万户总管府,都匀定匀总管府及思州五溪洞等处军民万户府,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朝廷思念杨氏治世之德,九次褒封先祖再思为王侯,弘扬德范,赐庙供奉。竖“主庙”于靖州飞山,赐名“飞山庙”、”令公庙”,立“行庙”于湘黔川边州县,供各地官民及子孙致祭。宋代诗人陆游至靖州飞山庙观感时曾题联赞云:"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曰月,开辟王化宣仁布义壮河山。"飞山庙建立后,百姓奉若神灵,凡消灾、求雨、祈嗣等心愿亦得顺意偿还,香火愈盛,后人曾有联赞云:"唐宋受褒封一室尽昭英武,楚黔宗祀典春秋不冷月烟。"现位于湖南靖州飞山、绥宁东山及贵州锦屏、镇远城关的飞山庙、令公庙受历代地方州府重视,民众集资修建扩建,规模宏敞,殿宁轩昂,风景秀丽,至今还被当地人民政府修葺为旅游圣地,分别列为省、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受民众烧香祈祷,再思爱民救人的光辉形象亦在发扬光大。建国后,已被破坏的飞山庙,改革开放以来亦有修复及新建的。
    元朝(1280)初年,改民族地方的土府为"土司",直宣慰司及长官司。杨氏受职思州、思南宣慰司副使,黄平、凯里、都匀、定云安抚使及十余长官司正副长官世袭。至明朝洪武沿袭元制,再思裔孙受职者有古州、三郎、湖耳、曹滴、隆里、邛水、省溪、坝场、提溪、万山、苏葛办、岑松、金容金达、白岩、偏桥左副、偏桥右副、 瑶洞、石阡、安夷溶溪、芝麻坪、水德江、平头著可、乌罗、九里江、横坡、石耶、邑梅、平茶、赤溪湳洞等处正副长官。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初二日,开始"改土归流".,成立贵州行省,废思州、思南宣慰司设府,置流官知府、吏目治理斯地,府设土通判、土推宫,杨氏世袭府中土职。诸司长官秉承先祖垂训,以顺应朝廷为天职,以勤政爱氏为要务,守土安氏,从俗风化,历时八百余载。为祖国的长治久安,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随清末的封建制度破灭而废。
 

    再思裔孙不惟尚武,亦善习文,在历代的科举制度中,举人进士科甲蝉联。明代杨逢春、杨瑶曾佐朝纲,杨如泉、杨乔然擢升监察御使,为官激浊扬清,名垂青史。杨洪、杨英从永乐朝镇守西北雁门边塞,其后子孙世守边防,杨廉尽忠于辽界,功昭日月。杨氏以忠厚传家,热爱疆土,紧跟时代潮流,外抗强权,内反压迫。在清代朝政腐败时期,果勇侯杨芳于道光二十一年( 1841 ) ,受命为讨逆参赞,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率部赴广州抵抗英军入侵,亲临海防重创敌军, 取得多次胜利,因主帅奕山无能主和,芳忧郁挫马重伤,不愈而逝。 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统领杨昌魁身先士卒,率兵六营击退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昌魁奉命固守山东海防,抵御日寇,日军闻风而退,保卫了海防安全,因功升任总兵。自道光起,朝廷对外屈辱,对内压迫,各民族齐起反抗,杨日焕等晓明大义,追随天柱侗民首领姜映芳起义反清,担任国师,出谋划策,壮大起义队伍,在天柱保卫战中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光绪宣统时杨荩诚响应孙中山推翻帝制,创建民国的创举,赴日本学习军事,加入同盟会,回贵州发动革命。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十月十日武昌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响应,率领贵州新军反正,创建大汉贵州军政府,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为贵州首任都督,功劳卓绝。民国初年,广州国民政府与北洋政权南北对峙之时,国民革命处于危难之际,参加光复贵州的杨胜治,一边倒向共和,拥护革命,参加讨袁护法,讨逆平叛,该部出奇制胜,累立战功,升任革命军第一军二十九师师长。北伐第十军军长王天培被害后,蒋介石以“黔人治黔军”,调胜治任第十军上将军长,继为北伐前锋,节节胜利,至十七年 (1928)北伐平定。十八年(1929)接着率部平息桂军反叛,终因驰骋疆场,积劳成疾而早逝。南北统一后,抗日战争爆发,杨继辰率师至华北战场抗日,为国捐躯。经过黄埔军校训练,在北伐战争中成长的杨鼐昌,以八十九师上校参谋主任身份,受命参加台儿庄战役,打击日寇,在夹击、追击日军中歼敌万余,功劳卓著,连升至第三军副军长。十八军十一师师长杨伯涛,率部在华中、西南战场湖南雪峰山打击日军,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孙中山逝世后,时在黄埔军校的杨至成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找到了"惟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珞,紧跟周恩来、朱德等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同上井岗山投入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紧跟毛主席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战争,后赴苏联养伤和学习。1955年被领袖毛泽东授予上将军衔和 "八一"、"独立"及"解放"三枚勋章。其族历代裔孙在为祖国的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为民族争光的同时亦发扬光大了杨氏门第。
 

 
    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 "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仅过两百。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亦有少数子孙以古代氏族的形式,聚族而居,形成杨家寨、杨家山、杨家沟等多处。原位于天柱县岩寨的"杨氏千家寨",房舍座落于两座山岭,层层密布,错落有序,形若山城,四周花阶大道,卵石砌成,风景别致。湖南会同高椅,从明至清为杨氏一家,寨内建有民宅、庵堂、宗祠、学馆、凉亭、宝塔共 300余处,创造了中国农村的文化典型。解放初被错贬为封建堡垒,文化大革命又加重破坏,尚存古建筑104栋至今。高椅的"文明人创造了文明村,文明村哺育了文明人。"从谱牒统计,明清两代高中科场的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193人;建国后出过大中专毕业生 80多个。改革开放后被怀化地区发现,重视研究,树立为"文明村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上中央莹屏展示,誉称"江南第一村。"绥宁政修后裔仅在清代出过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进士、 太学160人。天柱长坡头杨氏,自清末就才提是倡“普及家族教育”,设立学馆,女子读书,在民国已普及教育,今全族120多人中,有毕业于本科17人,专科11人,中专8人,其中有女性"秀才" 13人,显出一枝独秀。历代士子对政治社会呈现着炽热与淡漠两种势态,多数怀着治国安邦的宏图壮志,外出为仕,服务于党政军及教育各界,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反之则有不恋仕途,安分守己,诗书传家者。如通道罗岩杨氏,世代耕读传家,不问政治,以“世外桃源”为模式建设家园,但不乏文人墨士,常作诗填词自勉云:“居住罗岩乐信天,逍遥垄畔自安然。匡君事业哪知道,胼胝维勤裕后贤。”又云:“又当夏日临,树影层层,秋来江上晚风清,水国山村宾客至,美酒樽樽。”学子不图功名,树立了杨氏的桃源精神,亦堪称可贵。
 

 
    杨氏子孙信守着中国的传统道德精神,礼俗文化,迁徙之地为始祖择地建造佳城,形成墓群,供来孙追宗报本,笃亲宗之风,叙睦族之乐。墓地经历代进葬修整,有黎平佳所再思墓,城步政修墓,绥宁东山政绾墓,天柱联山铁山墓,锦屏光玉墓,镇远政天墓,施秉通赛墓,江口政德墓,三穗昌魁墓,松桃杨芳墓等历史悠久,浩气长存,墓貌壮观,俱有考古价值,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明代起,住汉、侗、土家地区的各支择地建祠,融合于苗族地区的建“桥”,为后人侨居托迹之所,以彰明祖德,报本追宗。至清未全族建造总祠及分祠20多处,虽经苍桑及兵燹荼毒,子孙总心存孝意,筹资扩建或修复。至解放初期仍多数保存完好,被政府利用为机关、学校、仓库、商店,多数损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措资修复,具有历史价值的城步大竹坪杨氏官厅被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江口省溪、万山敖寨,城步大燕头及杜马、靖州陡坡街、江口坝盘、天柱云潭湾、锦屏八洋大寨、新化展金、娄江地娄、贡村及平略等宗祠尚存,曾作部分修理,亟待完善。
再思裔孙尤重在家乘谱牒,以序昭穆明世系。自祖国修谱盛世的南宋孝宗兴隆元年(1163)起,八世孙再西在思州万户总管任内联合省溪、镇远、岑松、青溪及大定五土司族众首修省溪族谱。同期有翰林院编修杨步云和吏部尚书杨浩然主修丰城族谱。是全族最早的谱牒,两谱出自名人名家,时代亦近,史料真实。元(前)至元二十八年(1291),15世再清等续修省溪坪地及思州家谱,至正十九年 (1359), 16世政仁主修城步族谱,同期有13世朝宗解甲归田后,创修丰城续谱,从地域上拓宽了范围。明代永乐十三年,14世秀琳主修第十房政俭裔族谱。至十六年及正统十三年(1448),省溪、铜仁、万山、江口、松桃、天柱坪地联合续谱,谱本增多,资料丰富。进入神宗万历朝社会稳定,二年(1574),七房岩裔通南支始修族谱。四十三年(1615),24世文凤三修城步谱。次年城步大竹坪七房首修族谱,监察御使杨乔然为该谱作序,宋元明三朝主修族谱作序的均系本房裔孙,体现了他们作官不忘本的高贵品质。进入清代的顺治时期,朝政稳定,岩裔通南支房,及滔裔玉屏南宁祠乘机续谱。清代族谱均请地方州县知事及厅府大员作序,亦有名士、客亲赠序的。在至康熙乾隆盛世及嘉庆、道光年间,除上述各房续谱外,新修的有滔裔的锦屏、黎平、三稳、天柱,岩裔的晃州、天柱,有苗籍翰林宋仁溥赠云潭湾谱序,及果勇侯杨芳为家谱作序,并参订家规家法,使后人有礼教可道,有家训可从,为弘扬家声作了贡献。在清代的两百多年中再思家族出现了修谱盛况。但由于时代交通地域等条件限制,新谱多失考证,把历代杨氏帝王将相而串接为直系祖宗;把唐代再思误认是北宋杨家将的杨文广而错接,有的主编对“七字派”的转代连代不清,造成缺代断代,出现了错误。虽有元代城步杨家山谱与清代道光省溪谱的两次辩伪,但当年族谱属于秘传秘藏,没有公开讨论,新谱仍以讹传讹,未得存真。至咸丰、同治时期,黔东湘西地带受清江、台拱苗民起义影响,多数谱牒及手抄草本在战乱中被毁。至光绪十七年南宁祠第四次修谱流传至今。宣统间,虽然外患频繁,政事不宁,为弥补损失,隆裔云潭房,滔裔南宁房,岩裔楚轩房,俭裔芷江房仍抓紧续谱。近至民国二年(1913)国事稍宁,城步、绥宁修、款、绾裔联合修谱,仍以杨杼为受姓始祖,至再思之祖辈复多次串宗,只修正再思之后世系。至民国初中期修裔白洋坪房,岩裔新寨中寨房及隆裔云潭房相继续修,续谱取得了重大发展。建国之初在反霸运动中没收族谱焚烧,剑河白番杨氏之媳吴氏及麻江下司安炳之母陈氏却将老谱视做家宝,经过密藏保留下来,其后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族续修时的联系根据。在改革开放中,绾、款、修裔再次联合修谱,至是再思十房谱牒全了。
    从史书证明再思之前无字辈,再思生前思虑后世子孙乱伦,始亲订“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班次轮转,以世数排列班次,嘱咐后人在修谱刻碑依顺载明。在后世取名中,个别宗支不守先例,一轮即有改“光昌胜”为“千付钧”的,有改“胜”为“顺”“晟”两字的,有改“秀”为"进"字的,有在胜字下加一"俊"字的。二轮有改正为"政"字的。宋至今仍用"再政通光昌胜秀"轮转的占全族之多数。首先是俭裔通灵支秀朝房觉得转派不清,只用了一轮,七世秀朝子首改"督"字为派。至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俭裔14世秀琳房(第二次)改字派为"再政通光昌,廷秀宗永明,思仁志学全,必重(定)能有成"。至清代康熙年间出现第三次续派,五十七年(1718),省溪续谱,老字派己用四轮,族众觉得七字太约,乃续新派为"懋绩承宗建,弘猷启盛昭,微声征远大,英敏振天朝" 。用了五字,族众均不顺遂,复议停止,恢复老派。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岩裔远南房增派为"腾蛟起凤,丕振家声,永福祚胤,奕祀钟灵。"五十三年(1788), 嵩裔光维房改字为"再政通千,付钧俊秀。"同期,城步大竹坪新立字派"通光昌胜进再政,远大宗支开文运,志立才全守先公,永世兴荣家传定。"嘉庆十八年(1813),岩裔天应房在七字下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天保房光盛、光运支增派"思成克绍焕文明,钟毓蔚起承先泽,世守宏仁士俊英。"道光十四年(1804),南宁堡祠新议二世滔子四房字派:通声房为"明文应世,万国长荣,仕崇正大,圣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金";通胜房为“承先宗序,顺后天长,世代常存,宏作远方,文章华国,推绍书香”;通温房为 “登承金相,文武纲常,国清才子,必识有方,龙飞凤献,和宗宁康”;通威房为"必大德先,仁方永加,齐世泽长,启培值日,以德秀灵,仕庆从玉。"咸丰九年(1859)岩裔尧宗房增派为:"云汉仪彰,家规孝友,世守贤良,鸿儒继起,名振大邦,克承先绪,治泽全安,延年吉庆,福禄寿康,荣华富贵,长世永繁,崇德尚道,源远流长。"约裔黎平坝寨、高场支改为:“再正承宗建,通光启茂昭,昌隆芳胜杰,秀士振天朝。"住佳所的一支增加"文章华国绍书香" 14字 轮转。绾裔全支千余年来仍用"再正远光昌反进"轮回。迁入贵州剑河、台江、凯里等县市的少数裔孙,丧失统序,久习成俗,有同苗族用子父祖连着起名的。民国及建国后续谱,最多的取104字,采用律诗和绝句为体,顾了音韵,忽略了个别字不好取名。自有清以还,派出多门,同宗相逢,形如路人,名为昭穆,实则乱伦。应效法国中“孔、颜、曾、孟”全国同派,本届修志建议统一字辈为:“再正通光昌胜秀, 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建国后,再思家族一如既往,保持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崇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在各条战线上人才辈出。或服务于党政军及科教文卫领域,或从事农工商各界,或为宗邦,均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诚然,再思氏族不可能十全十美,在每个历史时期中有革命英雄,也有家族败类;在每个事件中,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在工作中有成绩,也有缺点,兹与众共勉之。
 
 


粤港澳台论坛http://bbs.rednet.cn/b/b.asp?B=211
-------------------------
洪江古商城网http://hongjiang.org 

不良信息举报 
 
 
找工作招人才首选芙蓉人才网   令人毛骨悚然的民俗"翻刺床"  想不想知道高薪就业的秘密?  长沙雷人催缴电费提醒单(图)  八旬老人为家乡耗巨资建防火道 
泥土变黄金,陶瓷首饰稳赚钱 湖南古刹半夜的神秘脚步声 史上最爽的游戏玩家 09年长沙房子要涨价了?  IT职业培训首选 
 

洪江小蚂蚁 
 

  

 
细毛朵 



职务 论坛版主
等级 二级网督
威望 +1
魅力 896
红网币 88376
经验 151584
文章 14490
链接:个人文集
   我的秀客
注册 07-07-03 05:09
 
 发表 2009-05-30 23:49:26 第2楼  

百度

杨再思  杨再思,靖州人(原籍江西),生于唐咸通十年(869)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享年88岁。
  杨是唐末五代靖州“飞山”“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
  唐代末期,王室衰徵,天下纷争,满镇割剧,其时叙州(治所在今黔阳县西南黔城)南部一带苗、瑶、侗各民族在潘金盛、杨再思的领导下,逐渐兴旺繁盛,形成一个以飞山(距靖州县城5公里)为中心的民族集团--“飞山蛮”,后梁时期,马殷战友据湖南,称盐王。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互为声援,以拒马殷。梁开平五年(911年)马殷遣吕师周经飞?quot;袭斩金盛。迫于形势,杨率领"飞山蛮"余部,附于楚,被封为诚州刺史,屯 不仅挽救了处于灭亡边缘的"飞山蛮",而且使其取得合法地位。为以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附楚后,杨励精图治,设立10峒,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并以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从此“飞山蛮”进行兴盛时期。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城州兵民屯集,商贾出入,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马楚政权灭亡后,杨之七子正岩将"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黔阳、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县)。杨再思团结各州的兄弟民族归顺朝廷,因治国安邦功勋卓著,被宋王朝先后追封为威远侯,芙济侯,广惠存侯和芙党侯。
  殁后,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或其思德,或奉为神灵,或尊为祖先,普建飞山庙祀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杨的生辰)和十月二十六日(杨的忌辰)当地群众常去飞山庙祭奠,经久不衰。
  杨再思年表
  杨再思(860—954),叙州(今黔城)人,唐咸通元年(869)六月初六日生,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十月二十六日卒,享年九十四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叙州长史。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六月初六日,杨再思出生叙州。
  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杨再思随父亲杨居本守叙州。后江陵节度使举杨再思为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杨再思赴任后,在五溪地区建立峒制,管辖十五峒,亦称五溪长史。
  唐龙纪元年(889),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保境卫国。
  唐昭宣帝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保境护唐,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朱晃废昭宣帝,自称皇帝。杨再思发誓不奉梁,亦不附楚,仍使用唐昭宣帝“天佑”年号,众奉为诚州刺史,威名日盛,被称为令公。杨再思坚持奉唐正朔,改叙州为诚州,诚心固守,自封“诚州牧”。使用唐哀帝“天佑”年号,村寨使用唐规、唐款,在西南腹地创建忠于唐室的藩镇,以功受唐诰封为“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梁乾化二年(912),杨再思私改叙州为诚州,以示“诚心固守”之意,并自封“诚州牧”。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并以字派“再、政、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峒瑶苗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从此叙州蛮进行兴盛时期。
  后唐清泰元年(935)七月十二日,杨再思第一夫人韩氏逝世,诰封一品夫人。生子三:杨政隆、杨政滔、杨政修。唐末帝李从珂表彰杨再思丰功伟绩,授银青光禄大夫、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晋天福年间(937—944),杨再思领导征西、平南两大战役,将来犯界之部族在黔粤交界击退,凯旋而归。与西部诸峒酋长在平南一战,使诸峒酋长部属威服,不敢冒犯诚州。
  后晋天福九年(944),杨再思年迈,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自感心力不济,遂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后周显德元年(954)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逝世,享年九十四岁。葬於黎平县长岭岗。杨再思生前娶有五氏,依次生十子。
  原配韩氏(892—936),唐仆射司马韩至之女。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八月十七日诞生,诰封一品夫人。后唐清泰元年(935)七月十二日逝世,享年四十四岁。韩氏生子三:长子杨政隆、次子杨政滔、三子杨政修;
  续配蒙氏(893—957),唐左拾遗蒙正言之女。唐昭宗景福二年(893)九月初九日诞生,诰封二品夫人。后周显德四年(957)七月十二日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蒙氏生子二:四子杨政约、五子杨政款;
  继配马氏(904—975),安武节度使马殷之女。唐昭宣帝天佑二年(904)八月十四日诞生,敕封端庄夫人。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七月初三日逝世,享年七十一岁。马氏生子三:生六子杨政绾、七子杨政岩、八子杨政嵩;
  侧室潘氏(914—975),潘金盛之妹。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六月十八日诞生,敕封端庄夫人。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七月十八日逝世,享年六十一岁。潘氏生九子杨政权;
  侧室郑氏(918—976),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八月二十日诞生,敕封随阵夫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十月十四日逝世,享年五十九岁。郑氏生十子杨政俭,又名杨政钦。
  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集,商贾出入,社会安定,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杨再思团结各州的兄弟民族归顺朝廷,因治国安邦功勋卓著,被宋王朝先后追封为威远将军,英惠公,英惠侯。殁后,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或其思德,或奉为神灵,或尊为祖先,普建飞山庙祀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杨的生辰)和十月二十六日(杨的忌辰),当地群众常去飞山庙祭奠,经久不衰。
  后周显德四年(957)七月十二日,杨再思第二夫人蒙氏逝世,诰封二品夫人。生子二:杨政约、杨政款。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七月初三日,杨再思第三夫人马氏逝世,敕封端庄夫人。马氏生子三:杨政绾、杨政岩、杨政绾。七月十八日,杨再思第四夫人潘氏逝世,敕封端正夫人。潘氏生子一:杨政权。
  杨再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英惠侯。杨政隆兄弟自从父亲杨再思辞世以后,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
  封杨政岩为诚州刺史,世袭父职,治诚州;杨政岩将“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
  封杨政隆为临州知州,治洞口。后授江西丰城都练使,治丰城。
  封杨政滔为正二品资政大夫,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防御使,龙虎卫大将军,都元帅,军民宣抚使等职,治湖耳。
  封杨政修为刺史,治城步,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飞山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封杨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古州。
  封杨政款为洪州刺史,治洪州。
  封杨政绾为播州知州,居绥宁。
  封杨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
  封杨政权为太尉,治潭溪。
  封杨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并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赐爵英惠公、英惠侯,立杨英惠侯墓碑,嘉奖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从二世起,随官任职,散居十地。子孙开始与土著峒苗各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杨再思后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等,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朝廷思念杨氏治世之德,九次褒封杨再思为王侯,弘扬德范,赐庙供养。五溪地区各民族人们也纷纷建立庙宇,祭祀杨再思。至今仍然香火不断。宋诗人陆游题杨再思庙对联云:“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日月;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壮山河”。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十月十四日,杨再思第五夫人郑氏逝世,敕封随阵夫人。生子一:杨政钦,亦名杨政俭。
  杨再思是唐未五代时期靖州“飞山”“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
  唐代末期,王室衰徵,天下纷争,满镇割剧,其时叙州(治所在今黔阳县西南黔城)南部一带苗、瑶、侗各民族在潘金盛、杨再思的领导下,逐渐兴旺繁盛,形成一个以飞山(距靖州县城五公里)为中心的民族集团——“飞山蛮”。
  后梁时期,马殷据湖南,称楚王。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互为声援,以拒马殷。
  梁开平五年(911)马殷遣吕师周经飞山袭斩金盛。迫于形势,杨率领“飞山蛮”余部,附于楚,被封为诚州刺史,不仅挽救了处于灭亡边缘的“飞山蛮”,而且使其取得合法地位。为以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附楚后,杨励精图治,设立10峒,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并以字派“再、政、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从此“飞山蛮”进行兴盛时期。
  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集,商贾出入,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马楚政权灭亡后,杨之七子正岩将“飞山蛮”的统治范围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黔阳、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县)。
  杨再思团结各州的兄弟民族归顺朝廷,因治国安邦功勋卓著,被宋王朝先后追封为威远侯,芙济侯,广惠存侯和芙党侯。殁后,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或其思德,或奉为神灵,或尊为祖先,普建飞山庙祀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杨的生辰)和十月二十六日(杨的忌辰)当地群众常去飞山庙祭奠,经久不衰。
  “赤水峒主”杨政修
  唐末宋初,在今邵阳、怀化两个地区的南部,有一个当时被称为“飞山蛮”的少数民族政权,其首领名叫杨再思,号称“飞山令公”。他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后晋天福九年(944),杨再思年迈,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自感心力不济,遂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政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杨政修款附赵宋王朝。第二年,杨政修经魁进士,敕差韶州都统,并授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杨政修殁。葬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土桥农场狗崽石,为城步杨姓苗族始祖。杨政修后裔繁衍于湘西南、桂西北、黔东南一带,全国闻名的许多苗族将领,史称“杨氏世勋”,与山西太原“杨氏世将”齐名。杨政修墓至今保存完整。已列为城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峒首领”杨政岩
  杨再思是唐未五代靖州“飞山”“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杨再思励精图治,设立10峒,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并以字派“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
  后晋天福九年(944),杨再思年迈,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自感心力不济,遂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宋建隆三年(962),周行逢死,其子周保权继位。部将不服,湖南再次卷入战乱。叙州刺史钟志存奔武阳徽州蛮酋长杨政岩。杨政岩遂以十峒称王,惟留徽、诚二州,诸县皆废。杨政岩将“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黔阳、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县)。 
  有宋以来,再思裔孙即为湘西、黔东等地之土著士家大族、当地首领,后为各地世袭土官,对当地社会之稳定,生产之振兴,文化之发展,不无贡献。  
   

杨氏源流-------杨再思的史实及族别初探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1月2日    廖耀南

         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的乡村城市, 解放前一般都建有“ 飞山庙” (有些地区名“飞山宫”)祀杨再思, 特别是侗族村寨极为普遍侗族中的杨姓多半自称是他的裔孙杨再思是唐末, 五代时人, 北宋追封“ 威远侯” , 南宋又追封“ 英惠侯” , 声名传播在侗、苗、汉族社会中已有几百年之久。但是, 再思的事迹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均不载笔者仅从杂史、方志搜集的资料, 结合正史中和他有关的记载, 以及人们祠祀他的由来, 探讨他的历史、族别, 以就正于读者。

一、
杨再思的事迹, 以通鉴和光绪《黎平府志》记载较详。《通鉴》称“ 后梁开平三年(907)? ?叙州蛮酋播全盛恃其所居深险, 数扰楚边。? ?楚王马殷遣邵州刺史吕师周将衡山兵五千讨之。乾化元年(911)正月, 吕师周扳藤缘崖入飞山洞袭全盛师周得平地数处趣军入, 布立栅一日而毕。全盛大骇曰‘ 此兵从天而降也’ 命杨承磊率兵千人出战, 师周为散星炮破其军, 缚降者为乡导, 直至洞前, 杀承磊? ?擒全盛, 送武冈斩之, 并斩三千人, 尽毁其巢穴承磊族人杨再兴(杨再思之误)①以其地附于楚。” 光绪《黎平府志》称后梁初年‘ 杨承磊据十洞, 内有五开洞, 楚王剿灭之。其族人杨再思据潭阳、郎溪自称诚州牧, 附于楚王马殷历后唐、晋、汉皆楚马氏地, 再思子孙相继焉。”
“ 十洞” 、“ 诚州”, 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均不载。考《新唐书》地理志, “ 叙州潭阳郡” 本巫州,继改称沉州, 大历五年(725)始改名叙州, 领潭阳, 朗溪, 龙标三县。嘉庆《湖南通志》“ 建置沿革表” 定叙州治所为潭阳, 今芷江县地朗溪, 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 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说, 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隶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 则唐末、五代初潘全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 十洞” 、“ 诚州” , 均在“ 叙州潭阳郡” 境。
考《通鉴》所载的“ 飞山洞” , 在今湖南靖县城西十里, 今仍名“ 飞山” 。位于广阔丘陵之间, 突兀矗立, 半山为波状式平地, 广百余亩, 中有所谓“ 马王城”(一名“ 马王坪”)光绪《靖州直隶州志》称, 即楚将吕师周袭飞山润时驻兵处, “ 今环山壕堑, 遗址犹存” 平地之上突起两峰, 一峰形如笔立, 高约五百米, 绝壁晓崖, 势极险峻。山下村寨罗列, 居民有侗、苗、汉族, 一九五八年, 合组为‘ 飞山人民公社“ 。光绪《黎平府志》所载的“ 五开洞,即今贵州黎平(侗族最多的县分), 元代于此设“ 长官司” , 明代设“ 卫” , 均以“ 五开”命名“ 五开” , 是由侗语“ 我快” 译义、译音②而来的名称, 至今侗族人民仍称黎平为“ 我快” , 《府志》确定它属于“ 十洞“ 是有由来的。
“ 十洞” 可能是唐末(也许还要早一些)以潘、杨两大族姓为主体组织的部落联盟, 是否为十个单位, 无考但从“ 飞山洞” 和“ 五开洞” 的地理位置看, 它的范围包括今湖南靖县、通道和贵州黎平县东南、西南一带地区。
唐末, 中原汉族农民大起义, 李唐王朝已不能控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几, “ 蛮酋分据其地,自署为刺史” ⑧ 其时, 叙州潭阳郡为潘全盛、杨承磊、杨再思等分别割据全盛、承磊据今靖县、通道、黎平一带, 号“ 十洞” 杨再思据今芷江、黔阳、会同一带, 称“ 诚州”后梁初年, 潘全盛、杨承磊为马殷“ 剿灭” , 杨再思以地附楚。自是, 史籍已不再见潘氏族姓的活动事迹了。杨再思附楚后, 马殷把原限平壤、交通便利的芷江、黔阳、会同一带派员直接管理④ 地居深险的靖县、通道、黎平一带仍给杨再思管辖, 报请后梁王朝任命他为诚州刺史⑤ 从此, 杨氏族姓以杨再思为首, 独据“ 十洞” 地区, 子孙相继。
公元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后周), 马氏复亡长沙为周行逢占据, 杨再思的后代杨政岩(即杨正崖, 杨再思之子)复称“ 十洞首领, 以其族姓散贵州洞” , “ 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光绪《黎平府志》称“ 徽州, 今绥阳(绥宁之误)县地诚州, 今黎(平)、靖(州)地” 。据此, 则五代末、北宋初的“ 十洞诚徽州” 是同一地区, 其范围东起今湖南绥宁县, 西迄贵州黎平县, 渔通包括靖县、通道从尔后杨晨台反宋的活动地区看, 还延伸到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区。
综如上述, 唐末、五代初的“ 十洞” , “ 诚州” 以及五代末、北宋初的“ 十洞诚徽州” ,其地域、名称之演变, 潘氏, 杨氏两大族姓的消长, 杨再思的历史, 等等, 已大致了然。

二、
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2)杨芳⑥自叙的《杨氏家谱》以下简称《家谱》关于杨再思的事迹, 类多出自心裁, 与《通鉴》、方志不相符合。
《家谱》称“ 杨氏系出汉太尉伯起公震, 世居关西。再思公以唐鼓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9)生, 至昭宗朝(889~904)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公先由淮南垂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曰著, 称令公焉。“ 历五代” , 天下多遭涂炭, 独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四年丁巳(957), 寿八十九。葬今黎平府长岭冈, 亥山巳向, 民思其德为之立庙曰‘ 飞山宫’ 祀之“ 溯自伯起公至再思公二十四世。宋开宝八年(975), 继世入贡, 追封‘英惠侯’ 。生子十二, 受土分镇镇、黔, 派衍日繁, 各就家焉《家谱》把杨再思的籍贯、经历、生年、段年、葬所? ?叙述的井井有条, 对阅者是有吸引力的但是, 所谓“ 结营靖州飞山” 拒马殷, 以及唐亡后再思犹“ 奉唐正朔” 等等, 不仅史无可考, 并与当时实际情况不符。
考《新五代史》“ 马殷世家” , 唐昭宗时, 马殷任潭州(治所长沙)刺史, 并末叛唐, 昭宗何由要派遣杨再思去结营靖州飞山防堵其侵入云、贵如所周知, 唐王朝在极盛时期, 势力虽巳伸入今湘、黔、桂、并设置了不少的“ 经制” 或“ 辐糜” 州, 但是, 鞭长莫及, 多数都不能设“ 流官” 统治至于远在南激的云、贵腹地只令其族姓“ 酋长” 奉正朔、纳土贡以示“ 归化” , 地域则遥领之而已昭宗朝, 李氏政权摇摇将坠, 在自顾不暇的时会, 即使马殷此时已有西向扩地野心, 也没有力量(也无必要)派兵去进行防堵即使《家谱》说的是
事实, 昭宗派遣区区一辰州长史前往, 所率兵卒有几何, 以之敌雄据一州之地的马殷, 不音以蟆臂挡车辕, 以鸡卵击坚石, 胜败不待智者而后知而《家谱》竞谓再思“ 屡战屡捷” 岂非咄咄怪怪事。
哀帝天枯四年(907)唐亡, 马殷受后梁封号称“ 楚王”。历传马希声, 希范、希广、希曹、希崇(均马殷子), 垂五十余年, 为“五代十国” 中的一国, 马氏称楚王后, 即大举西进, 席卷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属的南宁、百色、柳州……, 深入贵州南部罗甸、患水一带,马氏力能远征千余里, 而舍近在靖州飞山的杨再思于不问, 任其“ 奉唐正朔”, 称诚州刺史, 又岂非咄咄怪事。
由此可知, 杨再思是以地附楚, 而非“ 结营靖州飞山” 拒楚。《家谱》云云, 都是虚构的《家谱》刊行后, 识者非不知杨再思的事迹是虚构, 但由于作者杨芳官封“ 果勇侯” 、以“ 文武全才” 见重子清仁宗顺瑛、宣宗昊宁加以早在乾隆六十年(1795)清高宗弘历救赐“ 宣威助顺” 匾额⑦悬于杨再思的庙宇----‘ 飞山庙” , 再思已被推崇为“ 护国神” 因此, 明知其伪者, 也只好随声附和如湖南新化人邓显鹤撰文为之捧杨, 文中有“ 据此《家谱可破《宋史》杨承磊族人以地附楚之谬” 的词句。光绪五年(1879), 黎平胡辰新⑧为杨再思撰“ 墓表” 全文载光绪《黎平府志》, 首先叙述清高宗救赐匾额的由来, 次叙杨蕴、杨通宝附宋的年代对杨再思的事迹则照录《家谱》原文, 仅赘数言说‘ 是虽私家谱碟, 然果勇侯当代大人, 谈书博恰, 能文章, 其言当可信” , 名重当时的胡长新氏, 也只好屈从。由于文人学士的附和, 人们便怀疑《通鉴》、方志记载失真, 民间流传也不可靠从而涉及杨再思的族别问题, 并引起争论有按照杨芳忠的基调, 认为他是关西的汉族有认为杨再思本人是汉族, 年渊代远, 其子孙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和有依据《通鉴》认为他是今湘西南侗族地区的土著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 杨芳确定杨再思为关西杨震的第二十四代裔孙, 是沿袭我国各姓氏修族谱的故套, 岂足为凭。至于民族融和论者, 在理论上虽然不可非议, ’但必须有文献可考, 或令人信服的民间流传, 否则徒托空言, 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考嘉庆《湖南通志》, 叙州潭阳郡, 唐代被称为“ 蛮地” 或“ 南僚’ 地区, 因此《通鉴》称潘全盛为“ 叙州蛮酋” 杨承磊、杨再思与全盛同时分据叙州, 应无疑义, 他们也是“ 蛮、僚” 的首领“ 蛮、僚” , 都是当时汉族统治阶级对西南少数民族的“ 蔑称” , 其中包括侗族证以今黔湘、桂侗族中的杨姓多半自称是杨再思的后代, 初步把杨再思定为侗族, 不能认为是主观想像吧。
杨姓侗族自称是杨再思裔孙, 不仅是口头的流传, 还有实际行动, 如黎平县佳所各寨的杨姓侗族, 每年清明都集体到长岭冈为杨再思扫墓, 胡长新在其所撰“ 杨再思墓表’ 中描述“ 其子孙在黎郡者, 岁清明祭拜, 香褚各林” 。笔者是黎平人, 家距长岭冈仅十里解放前多次参加佳所大寨、上平坝、下平坝、占寨, 小佳所、皮困等寨杨家集体为杨再思扫墓, 情景比“ 墓表” 中擂述的还要盛大, 据大寨杨华祖老先生清末“寡贡生” , 侗族说“ 再思公是我们杨家入黎的鼻祖光绪五年立碑前, 还有人不知道他老人家的名讳, ‘ 只晓得这里葬的是‘杨令公’ 是杨家的老祖宗魄” 又说我们杨家清明节阁族来此地扫墓,据老辈说, 已有几百年了”
我国习惯, 以清明为祭祖的盛大节日, 如果佳所各寨侗族杨姓与杨再思无血缘关系, 不可能如此虔诚恭敬而持之以恒。我们不能仅凭杨芳的片言支字, 就把侗族人民杨姓公认的祖先颓预地说成是汉族吧。


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记》“ 土司、土官世传” 中说“ 黎平府” 属“ 曹滴、古州、中林, 翔耳、龙里、欧阳、赤溪” 七个长宫司皆杨姓, 再思裔孙也朱梁时, 再思据有徽诚州称解史‘ 孙通蕴即杨蕴、通宝、通楹当宋盛时相继入款, 始授宫, 杨氏之盛自此始“《象谱》称杨再恩“ 生子十二, , 附宋后均” 受土分镇滇、黔、派衍日繁各就家马, , 可能是基于《黔记》, 但是, 杨芳把区域扩大到云南, 一不知其据何经典。
贵州黎平县是‘ 十洞的领域, 也是“ 十洞诚州璐的领域, 从厉史规点着, 五代以前巳是潘、杨两大族姓分布地区, 必然早有杨民族姓居住但是, 一“ 十洞” 的中心是靖县“ 飞山洞” , 杨再恩和他的嫡系子孙不可能在太平兴国四年(979(附宋前即进入“ 五开洞” (黎平)定居《宋史》“ 西南溪洞诸蛮传” 载, 杨再思的后代纳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杨通宝、通楹先后任诚州刺史。诚州治所即靖县, 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北宋经营诚、徽州九十余带扩散掌州洞的杨氏族姓首领犹时叛时服。直到神宗熙宁五年(1072)。往派遣章悼率重兵“ 经制蛮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 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上述推测, 虽无文献可考, 但与实际情况可能不致于相径庭
由于杨再恩在杨氏族姓中有崇高威望, 宋王朝为了羁糜杨氏, 安定人心, 曾于神宗元丰年(1075~1085)追封杨再思为“ 威远侯” 南宋理宗淳熙年间(1241~1252)又封“ 英惠侯” ⑧‘ 光绪《靖州直隶州志》载, 今靖县城西有“ 威远侯庙” 光绪《黎平府志》载, 今黎平县城北有“ 英惠侯祠” , 可能是建于追封杨再思之后。庙、祠均早已倾纪, 方志中仅存其名。
解放前见存的杨再思庙宇均名“ 飞山庙” 也有名“ 飞山宫” 的, 改名年代无考。据光绪《黎平府志》,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以前, 黎平府城和府属的洪州司已有“ 飞山庙”⑩。他如绥宁、会同、通道? ?的“ 飞山庙” 创建年代方志失载, 也许比黎平还要早一些清代, 贵__________州自省会—贵阳以下一般都建有“ 飞山庙据目前出刊的《贵州文物》第一期记叙, 贵阳的“ 飞山庙” 建于乾隆六年(1741)以前。其他地区无论是侗族或其他兄弟民族分布的府、厅、州、县城内都建有“ 飞山庙” 或“ 飞山宫” , 特别是侗族聚居区, 几乎是寨寨都有杨再思的庙宇胡长新在其所撰“ 杨再思墓表” 中说“ 庙之在城市乡村者, 水旱疾疫祷之辄应岁时生忌, 歌舞祀之。民有争, 胜负未决者, 相率质于神, 无情者辄这巡不放入” 此外, 人们还把杨再思的生辰定为六月初六日忌辰定为十月二十六日(注11), 届期往“ 飞庙” 敬祭者络绎不绝。这样看来, 杨再思的名声传播的区域是比较广泛的, 在侗、苗、汉族社会中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家谱》称, 杨再思因拒楚(马殷)“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 死后, “ 民思其德为之立庙” 与史实不符。但是, 杨再思生前可能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 从而博得人民的爱戴加以乾隆六十年清高宗弘历的推崇, 声名就更加昭著了。
杨再思的墓葬有二处一即《家谱” 中确定的长岭冈, 光绪《黎平府志》表为“ 宋追封美惠侯唐末诚制史杨再思墓” 一在今湖南靖县城西十五里的下乡, 光绪《靖州直隶州志表为“ 宋威远侯墓” 光绪五年前, 两墓均无碑光绪三年(1877), 黎平府知府袁开第亲往长岭冈渴墓, 光绪五年黎平府城乡人士始为立神道碑于墓前约五十米的大道旁碑高约三米, 宽一米有奇, 砷文楷书直行, 阴刻全文为“ 宋追封英惠侯唐末诚州刺史杨公再思神道碑二长岭冈, 一名“ 两路口” , 在黎平县东南三十里。由墓地南行里许即上、下平坝, 渔迹为大寨、占寨约七、八百家, 均侗族据杨华祖老先生说再思公病故靖州(靖州),先葬下乡, 后移膺长岭冈下乡是衣冠墓, 此地是真墓” 等语笔者怀疑两处差葬可能都是假的。不然, 官封侯爵鼎鼎大名的杨再思, 何以葬后几百年无人封墓立碑, 殊难理解。两墓孰真孰赓, 抑或都是假的, 只有等待出土后落实了。
杨再思与侗族密切效关, 笔者不揣固陋写作此文, 以供研究侗族历史参考由于史料不足, 笔者学术水平有限, 错谬在所不免, 尚希读者指正。
——————————————————————————————————
注释
①考新旧《唐书》和新旧《五代史》, 均无杨再兴其人《宋史》所载的杨再兴是南宋人, 相距杨再思生活年代一百余年, 《通鉴》显然是错简。
② “我快”侗语称五(数目字)为“我” , 汉语义译为“五”, “ 快”与“开”, 同音, 音译为“开”。
③《宋史》“西南溪洞诸蛮传”。
④光绪《黎平府志》卷二上:“ 太祖乾德二年(964), 舒光雾逐叙州刺史钟承志奔武阳, 遂据其地” 又称“ 杨氏自五代以来, 虽相继据地, 大致得其半耳, 故叙州至宋尚存”。
⑤见湖南城步县《杨氏族谱》私家谱碟, 不无虚构但是, 杨再思附楚后, 马殷报请后梁王朝封受他词为诚州刺史, 是近情理的, 故采用。
⑥杨芳, 贵州松桃县人, 汉族清嘉庆年间以生俘张噶尔功封‘ 果勇侯” , 道光三年任湖南提督“胡长新所撰‘ 杨再思墓表“ 说‘ 高宗纯皇帝乾隆六十年, 楚苗攻扑松桃厅城, 焚烧关厢惟飞山庙烈焰四起而完好如故军民负神像入城。战守两月, 未伤一人当时大帅上其灵应, 救赐“宣威助顺”匾于祠。
⑧胡长新, 字子和, 黎平府城人, 汉族清末中“ 进土, , 以文名重一时, 著有《摘经堂》诗文集, 曾师事遵义郑珍, 与独山莫友之为友。
⑨(注11)据光绪《黎平府志》卷二下。
⑩光绪《黎平府志》卷二下载明万历二十八年, 参将邓子龙奉命镇压皮林(今从江、黎平交界的侗族大村寨)吴国佑等起义, 由洪州进黎平宿曹“ 飞山庙’ , 子龙假托梦寐谓杨再思前来助战, 因“捐金属材官胡朝文兴其庙宇”。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试论杨再思其人及其信仰的形成

推荐本文 


□ 谢国先


  在湘、黔、桂、渝、鄂相连地带侗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的部分群体中,杨再思被当作杨姓祖先加以崇奉,称为飞山圣公。本文考查和对比有关资料,论证以十峒首领和诚州刺史形象出现的杨再思史无其人,他只是宋代以来飞山地区杨氏在家族传说中首先创造出来的精神领袖和宗教形象,这个形象后来又被历代地方官员加以利用并不断粉饰,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知道的飞山圣公。
  关键词:多民族地区 杨再思 传说 精神领袖
  
  五代以来的历史记录将活动于诚州地区(今湖南靖州)的少数民族群体称为飞山蛮。飞山蛮因靖州城外的飞山而得名。在侗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部分群体的民间传说(包括口头传说和谱牒文字)和明清时期的一些地方志记录中,飞山蛮首领中最著名者是杨再思。人们相信,杨再思唐末五代时期在飞山所属诚州地区号称十峒首领,充当刺史,颇有惠政,死后被奉为神,称为飞山圣公,宋代被朝廷封为威远侯,等等。直到今天,在湘、黔、桂、渝、鄂连接地带还普遍建有纪念和崇奉杨再思的飞山宫、飞山庙、威远侯庙等。当代研究民族史、地方史的学者,多以杨再思为历史上实有的地方首领,吴万源、李绍明等还撰文论证杨再思的侗族身份。但也有学者在有关著作中并不提及杨再思,显示出审慎的存疑态度。
  经过考查和对比有关资料,笔者得到的结论是:湖南、贵州、广西、重庆、湖北相邻地带众多民族所崇奉的飞山圣公(威远侯)杨再思并非历史人物,而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精神领袖。
  
  一、“十峒首领”、“诚州刺史”杨再思于史无征
  
  今湖南靖州城边飞山宫有署名飞山宫建设管理委员会2004年所刻碑记云:“杨再思,生于咸通十年,五代初为飞山蛮酋长,结营飞山,号十峒首领,众举为诚州刺史,称曰飞山太公。宋开宝中被追封为英惠侯。绍兴三年封威远侯,淳熙十五年改封英济侯。嘉定十年封广惠侯,淳韦占九年封创远英惠侯。历代以来,湘、桂、滇、黔四省各族人民奉为神灵,普建飞山庙、飞山宫,成立太公会,设太公田。自宋初祭祀活动即已开始。清同治七年奉旨列入祀典。靖州飞山庙,宋元封[丰]年间始建于飞山绝顶之上。绍兴二十五年置于绝顶之下,方广寺之左侧。”这基本可代表当代湘、黔、桂、渝、鄂边区侗、土家、苗等民族对飞山圣公信仰的由来的解释。
  但是,我们在相关记载中未查到飞山蛮首领杨再思。《旧唐书》、《新唐书》有杨再思传记,但这个杨再思与“十峒首领”无关。唐末之飞山蛮首领未见于记录。五代时期飞山蛮首领见于记录者,有如下数人:潘金盛。潘金盛或记为潘金胜,是溆州少数民族首领,飞山是其大本营。乾化元年(911),潘金盛被楚王马殷部将吕师周擒斩。杨承磊。杨承磊是潘金盛部将,乾化元年被吕师周擒斩于飞山。杨再兴。潘金盛、杨承磊被斩之后,“承磊族人再兴以其地附于楚”。飞山蛮活动的主要地方被称为“十峒”,是以“峒”为名的十个地区。“峒”也记为“洞”、“岗”等,同音同义。五代末至宋初,杨氏数人被称为十峒首领:有杨正岩、杨蕴(《舆地纪胜》记为杨通蕴)、杨通宝、杨通(王盈_等。固宋代诚州(靖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杨氏首领还有:邵州蛮杨光倩,嘉祐五年(1060)知徽州。杨光潜熙宁中(1068—1077)据飞山。杨光富、杨昌运、杨晟情、杨昌街等熙宁八年归附。杨晟台元祐(1086—1093)初在飞山起义。活动于靖州西道的杨再立崇宁(1102)以后愿意纳土输贡赋。杨再兴绍兴元年(1131)、绍兴二十四年两次在武冈军新宁县(今名同)起义。宋代以后,这个地区的杨氏见于记录而最有影响者,应该是元末的杨通贯,汉文献记录写作杨完者。
  
  
  相关地方志和杨氏家谱都说杨再思得到多个封号,但这些封号即使可以证明杨再思实有其人,也不能证明杨再思实有十峒首领、诚州刺史之职位,因为宋代地方官员奏请朝廷为自己辖区的祠庙赐予封号并非难事。如《宋史》卷105《礼志八》便载:“诸祠庙。自开宝、皇祐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增入祀典。熙宁复诏应祠庙祈祷灵验,而未有爵号,并以名闻。于是太常博士王古请:‘自今诸神祠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额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者从其本封。……故凡祠庙赐额、封号,多在熙宁、元祐、崇宁、宣和之时。……’其他州县岳渎、城隍、仙佛、山神、龙神、水泉江河之神及诸小祠,皆由祷祈感应,而封赐之多,不能尽录云。”宋人周密所述一则故事或可为例证:“嘉熙庚子岁,先子为闽漕干官时,方公大琮为计使,特加礼敬,一台之事悉委之。先是,郡中有富沙太尉祠,颇为乡民所信,至是投牒乞保奏丐封额。时方久旱,先子遂书牒云:‘本路正兹闵雨,神能三日内为霖,当与保奏。’方公笑语吏魁曰:‘汝可以运干所拟,白之于神。’吏敬录其语,往祠所焚之。次日大雨,连雨昼夜,境内沾足。遂从其请,竟获封侯。”祠庙封号,重在感应,民众迷信,官员奏请,于是侯王遍布,御额高悬。故杨再思得到多个封号并非偶然现象。

祭祀杨再思的祠庙,在名称、建立时间、杨再思的身份和所属时代等方面都不相同。表1显示了这些方面的差异。在地方志、杨氏家谱中,杨再思所得封号和同一封号的受封时间都有所不同。见表2。
  除了上述例子之外,靖州的研究者杨非然先生指出,关于杨再思的谱牒记录,至少在下述方面多本家谱互不统一,生父有三种记录:杨居本,杨居忠,杨朝;生年有三种记录:咸通元年(860),咸通十年,大顺元年(890);出生地有五种记录:淮南(江苏江都),叙州,郎溪,靖州,黔城;葬地有五种记录:贵州黎平,湖南靖州(二处),湖南城步(二处)。杨非然对这些矛盾进行了解释,并做出了推论。
  以上所列事项涉及杨再思出生时间、出生地点、任职朝代、封号名称、受封时间、父亲姓名、埋葬地点等方面。它们所显示出来的矛盾都不能简单地看作记录的错误或者传抄的笔误。如果把杨再思当作一个历史人物来看待,那么,关于他的研究所得出的任何结论都会产生出更多疑问,捉襟见肘,破绽百出。
  宋初诚州杨氏纳土求封,杨正岩、杨通宝等先后为诚州刺史,赫赫有名。宋人著述如《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东轩笔录》等,提到杨氏其他首领的名字,但不见杨再思。元人著述谈诚、徽州杨氏者,以《宋史·蛮夷传》为最详尽,但其追述仅始于宋初,而且也找不到杨再思的名字。明万历初曾任靖州知州的秘心传,有《靖州题名碑记》,认为:“靖之为郡与郡之有守,皆自宋始也。”题名始于宋太平兴国年间的杨通蕴,前后均无杨再思名字。明姚履素《游飞山记》载:“……至玄天观,为山之平顶,以岗脊视之,则其平麓也。额曰‘渠阳撷秀’。相传五代时杨承磊旧砦。元末土人丁伸仔据之,为我兵破灭。……”于飞山之平旷可驻兵处,只说是五代时杨承磊旧寨、元末丁伸仔占据,仍未提及杨再思。
  最先断言杨再思为杨通宝之祖者,是康熙《靖州志》卷3《坛庙》:“(靖州)飞山庙,城西关外作新书院左,祀宋诚州刺史杨通宝之祖讳再思者,尝有功于郡。宋绍兴二十一年封威远侯,淳熙十五年号英济侯,嘉定十年加广应侯,淳韦占九年仍加英惠侯。正统十年郡守苏态重建,正德 戊辰年参将黄公涛竖石坊于庙前,岁时旱潦及疫疠祷之辄应。每六月六日侯生辰、十月二十六日侯忌辰,有司具太牢祀之。庙宇因岁久倾圮。康熙二十三年郡守祝钟贤重修。”这里的叙述方式值得注意,不说杨通宝是杨再思的后人,而说杨再思是杨通宝的祖先。原因在于人们也许知道杨通宝,却不一定知道杨再思。而且康熙《靖州志》仅说杨再思是杨通宝的祖先,却不说杨再思生活于何朝何代。
  但是,同治《沅州府志》已就杨再思身份提出疑问。此书认为,《读史方舆纪要》所叙述杨晟臻纳土、朝廷置靖州,“前后无(杨)再思名”,似欲说明杨再思未必是杨晟臻的祖先;该书进而推论说,杨正岩与杨通宝在宋太宗时先后人贡,“则其祖当在五代以前唐末人,或亦溪峝首领也”。
  历史上实际存在的某个人不可能在唐、五代、宋三个时代为官,因为生年有限,成年更短,但表1显示杨再思可以做到这一点。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就是:他本来就是传说中的人物。传说是一定时期的一定群体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此群体据此论,彼群体据彼论。不同传说在不同群体中分别流传,自无抵牾;把不同群体中流传的关于同一主题的传说并立比较,不同说法自然出现矛盾。但作为传说,它们仍有意义。民间文学研究中把关于同一主题的不同说法称作异文。某种主题影响越大,分布越广,异文也就越多。
  人们所谈论的杨再思不是历史上实有的某个人。杨氏祖先中或有杨再思其人,惜年代久远,记录缺失,其事迹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十峒首领或诚州刺史的杨再思其实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文学形象,是民间信仰中的一个保护神,是侗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中一些群体的精神领袖。
  
  二、杨再思信仰的形成过程
  
  湘、黔、桂、渝、鄂相连地区多民族崇奉杨再思,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考察杨再思信仰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民间信仰的本质。
  宋淳熙间(1174—1189)曾在靖州任职的谢繇有《飞山神祠碑记》(以下简称谢繇《碑记》),对于我们理解飞山神的起源意义重大,全文照录于后:“飞山之神自有靖州以来已著灵迹。元丰六年赐庙显灵,囗囗三十年封威远侯。按《志》:‘宋淳佑[祐]间已加为英惠公。此祀作于前,故只称侯’。特为表之,血食此土,福庇一方,于今八十余年。岁时水旱祈求,验如影响。正庙在飞山绝顶。一州之民凡有祷祀,皆登陟于高峰之上。旧有行祠,建于刀弩营前,绍兴二十五年崔守移置于方广寺门之左。乾道六年詹守复移置于寺侧之西。然皆一时草创。淳熙三年来盛中洞姚民敖作过,朝廷调发江陵驻搭统制率逢源提兵收捕,密祷于神。既与贼战,觉空中飞沙飘石,奔风急雨。贼皆股栗,望风而退,由此获捷。率乃答神之贻,增修行祠,易以竹瓦,添置?白水,覆以茆茨。日月逾迈,风雨飘摇,上漏下湿,神像几暴露矣。九年正月,淦阳孙公国传来守是邦,下车之初,百废具举。始修学宫,备器械,整官舍。至于仓库场务犴狱之属,修葺一百余间,悉覆以瓦。其勤可谓至矣。公尝语于众曰:‘备员于兹,雨晹时若,年谷屡丰,赖神之力居多。兹及瓜不远,而神祠弊漏如此,倘不能有以报之,是谁之责?’乃出己俸,鸠工市材,取新去故,易小以大,重建堂殿、泊水,增置厨房一间,易茆以瓦,口之以墙,涂以丹雘,匪雕匪斲,不侈不陋。尺椽片瓦,不扰于民。庙貌尊严,栋宇轮奂,结始于次年口口之朔,告成于季冬既望,乃举酹而祀之曰:‘飞山之神,功德兼隆。福庇一州,庙食侯封。八十余年,远迩钦崇。自惟不才,符分虎铜。二年于兹,自春徂冬。所祈必应,有感必通。雨晹应候,时和岁丰。民安盗息,皆神之功。何以论报,第竭恪恭,修神之祠,与国无穹。’祀事既毕,连日弄晴。鸟鹊噪野,瑞气郁蒸。若神之降格焉。噫,以公之莅官,行己正直,不欺此心,默有合于神者,故依人而行也。太守公家世磁州,名显祖,字昭卿。妙龄以武举魁天下,为修武郎,阉门秪侯,知延安府,极有政治。淳熙甲辰上元日迪功郎靖州录事参军兼司法福唐谢繇记。奉敕分守靖州等处地方右参将清平金章重刻。时嘉靖丁酉夏五月端。”谢繇见证靖州太守孙传国主持维修飞山神祠,碑记所述应该可信。碑文记飞山神信仰和神祠创建及维修情况,说飞山神功德,但没有述及飞山神的姓名。民间崇奉飞山之神,政府官员推波助澜。求神保佑的心理,官民无异。

v\:* {behavior:url(#default#VML);}o\:* {behavior:url(#default#VML);}w\:* {behavior:url(#default#VML);}.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到了明代,才有飞山之神姓杨的说法,但这个说法很不可靠。明嘉靖十六年倪镇《重修飞山神祠碑记》(以下简称倪镇《碑记》)记述:“按礼有功勤民御灾捍患者,祀之;不然,为淫祠也。吾郡之飞山神,生以威德服溪峒苗夷而民受其福,终则精爽不昧,民立祠以祀。凡水旱灾厉,有祷克应。虽深山穷谷中,莫不有庙。事皆载古志及谢繇碑文中。是谓有功勤民捍灾御患者,非歔?正德戊辰,前参戎麦轩黄公慨其朽坏,为增修之。越嘉靖丙申,实今清平云崖金公分守之。明年一夜,梦神素服白马相谒。问其姓,答日木姓也。及谒庙,宛如所梦。因悟杨从木从易,是为神姓。见其倾圮,捐俸修之。益石坊于祠门内,扁以封额。工讫,神事迹无所于考。访之民间,得古志焉,并载谢繇文。从而叹曰:‘文献若此,碑乃沦没,非缺典乎?’为磨石而重刻之。……皇明嘉靖十六年岁次丁酉夏五月吉日立石。”碑文中梦见飞山神的金公,即清平卫指挥金章,嘉靖十二年(1533)任靖州参将。金章于梦中见到飞山神素服白马,与随后在庙中所见塑像相同;神且于梦中自言姓“木”,因“杨”从“木”从“易”,故金章知神姓“杨”。碑文所谓“神事迹无所于考”,似乎在说神事迹因年代久远湮没无闻,其实是神的形象尚不丰满、神格尚未完善。金章在民间寻访,得古志所载谢繇《碑记》。将谢繇《碑记》与倪镇《碑记》对照,后者增加飞山神“生以威德服溪峒苗夷而民受其福”及神自述姓“木”等内容。我们于此可见飞山神的神格正在逐渐完善。朝廷钦赐庙额、恩赠封号,官员维修祠庙、膜拜神像,不仅显示了官方意识形态对民间信仰的吸收和利用,而且也在不断强化和提高飞山神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
  尽管倪镇《碑记》说飞山神姓杨,但究竟为谁,直到清代乾隆年间仍有不同传说。乾隆时张开东《花女墓歌》有这样一句:“飞山讹传杨令公,铜锣浪说宜娘子。”“讹传”与“浪说”都是指所述事件为民间传说而非事实。虽然现在有人认为杨再思也被称为“杨令公”,但此诗所谓“杨令公”指宋时抗金的杨业,有下句“铜锣”典故与之照应。“铜锣”指杨业之孙女宜娘子随其兄杨文广征侬智高途经靖州失铜锣于渠江的故事。贵州铜仁飞山庙也有祭祀杨业之说(见前文表1)。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认为:“(诚州城)五代时蛮酋杨氏所置,亦日杨氏城。宋熙宁中亦为诚州治,元丰中始移治渠阳。”但是,清代中期的靖州地方文人杨应乾撰《杨氏城考》,使我们得知另一种说法:(杨氏城)旧传为杨文广之妹宜娘子征侬智高过此一夜所筑,故俗又呼为宜娘城。杨应乾考证“宜娘城非宜娘城,乃渠阳城相传之讹也。渠阳城者,州之旧城也”,却未说明“杨氏城”之称的由来,更没有像顾祖禹那样推测它是“五代时蛮酋杨氏所置”。诚州城因杨家将故事而得名为杨氏城的说法固然与史实不符,但却是“旧传”、“俗呼”,是由来已久的民间传说。
  清代吕公路《登飞山》诗转述靖州当地人的传说,肯定了倪镇《碑记》“生以威德服溪峒苗夷而民受其福”的说法:“仆夫为我道,此为古将营。横槊赋军功,挥剑安边城。百蛮服其威,至今有精灵。”虽未提及飞山神的姓名,但这位神生时保境、死后为神的基调再次出现。
  
  三、杨再思信仰的起源
  
  杨再思作为传说形象和宗教神灵,在湘、黔、桂、渝、鄂相连地带非常有名。这种状况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宋初诚州杨氏首领为美化家族历史,需要创造一个英雄祖先。杨通宝等人被朝廷任命为诚州刺史,但杨氏“叛酋”也不少。元韦占初杨晟台作过幸免追讨,绍兴年间杨再兴、杨正修、杨正拱均被擒斩。少数民族“叛乱”固有正义理由,但在当时,反叛政府的行为无论如何难以得到政府容忍,百姓也难免受政府舆论影响。除了起义者之外,其他人恐怕难以公开表示对起义的赞赏。虽然杨氏群体中不时有人反叛政府,但杨氏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通过美化家族祖先来重塑群体形象。说当代易于被考究和证伪,说远古则现实意义不强,于是杨氏在朝廷无力、地方割据的五代时期为自己的祖先找到了足够的活动空间。靖州飞山庙由民间草创时间不详,宋元丰六年(1083)已经“赐庙显灵”,当时徽州知州是杨光倩,诚州则杨光潜曾被任命为刺史。杨氏首领奏请为“祖先”封号并立庙祭祀,以光大群体形象,顺理成章。明清时期谱学兴盛,杨氏在家谱中为传说中的祖先杨再思补充行状,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忠于唐廷、保境为民、励精图治、造福一方的大英雄。他不仅生前自任刺史,爱民如子、鞠躬尽瘁,就是在死后也勇为神灵,眷顾百姓,有求必应。飞山杨氏由宋至清的多次“叛乱”也因为杨再思的存在而增添了合理性:杨氏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先祖杨再思即为榜样。可以认为,杨再思作为精神领袖的社会意义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已经不愿意繁琐考证他作为历史人物而存在所需要的种种细节。宋初诚州杨氏纳土求官,元末武冈完者应招“讨贼”,都是效忠朝廷的典型。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使人们相信杨再思事迹的真实性。

 



其次,湘、黔、桂、渝、鄂连接地带多民族的地方观念与国家观念的矛盾产生出调和这一矛盾的精神领袖。杨氏祖先是否为来自江苏的汉族,尚待进一步研究。宋初杨氏已可视为诚州土著,则是确定无疑的。中国(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各民族体质特征差异较小,民族认同的主要标志是文化认同。杨氏在诚州居住既久,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并且成为群体首领。诚州杨氏应该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吸收当地侗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等民族的文化成分而形成的,是多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这片地区秦汉以来即人中央王朝版图,上千年的“王化”过程已经使各少数民族接受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飞山地区在唐代为羁縻州,五代时或自立,或附楚。宋崇宁二年(1103)改为靖州,即已实行流官统治,因为此后再也没有见到杨氏普遍担任知州、刺史之类记载,却能频繁看到杨氏后裔世袭某地长官司长官或副长官的记录。宋朝在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改土归流,固然因为这片地方的生产方式已经与内地比较接近,但另一方面,也应该是由于飞山地区土酋众多而无恩威卓著,可赖之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者。然而,封建中央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旧的管理方式(通过土官进行的间接统治)与新的管理方式(通过流官进行的直接统治)之间有很大不同。流官统治下地方政府的苛政容易激发带有民族情绪的反抗,而对这些反抗的镇压又会刺激更为高昂的民族情绪。于是,忠于朝廷和反抗压迫看似矛盾,实则合理。忠于朝廷,是各少数民族国家观念的集中体现;反抗压迫,是各少数民族关注自身利益的正当表现。既不能因为标榜忠于朝廷就逆来顺受,也不能因为倡导反抗压迫就自认叛逆无常。于是,一个能够解决这个表面难题、展现各少数民族真实意愿的英雄形象就需要被创造出来。诚州杨氏所颂扬的家族祖先杨再思不仅在杨氏所属的民族群体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整个飞山地区都具有典型意义。于是,杨再思成为湘、黔、桂、渝、鄂连接地带各民族共同的英雄。对杨再思的崇拜首先在湘、黔交界的飞山地区产生,后来又随着人口流动而散布到渝东南、鄂西、桂北,甚至东南亚等广大地区。
  再次,农业民族的山岳崇拜与英雄崇拜相结合,是形成飞山圣公信仰的思想基础。祭祀杨再思的祠庙,或以侯名,如威远侯庙、威远侯祠,或以山名,如飞山庙、飞山宫,等等。对此,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认为:“其曰威远侯庙者,据封爵为言;曰飞山庙者,原所驻兵之地而名之也。”威远侯庙之称确实来自封爵,但飞山庙之称却不仅仅因为飞山是传说中杨再思驻兵之地。
  山岳崇拜观念起源极为古老,与人们的宇宙知识融为一体。离人较远的甚或想象中的崇山峻岭或为通天之处,或为神灵居所,中外皆然。在农业为本的古代中国,城镇、村落所依附的名山秀峰则被当作风云际会的雨雪渊薮,少有例外。靖州农业历史悠久,山地多,水田少,对自然降雨依赖性较强。清道光六年(1826)任靖州知州的魏德畹《夏日喜雨》一诗云:“渠阳古诚州,山多少田地。兼之乏水源,禾苗惧烟炽。今春雨泽匀,插秧渐葱翠。仲夏稍愆期,农人急望岁。低田水颇充,高田难沾被。桔槔无从施,水车何处置。周行历郊垌,关心烦长吏。不祷虑禾枯,祷雨愁米贵。忽殷南山雷,甘霖空中至。自卯迄申时,陇间滋灌溉。如云稼愈荣,惮暑人争慰。良由帝泽深,故尔天心契。喜雨昔名亭,古今无二致。触景发长谣,留作官游记。”普通农民和地方官员干旱时向飞山祷雨,故在清代靖州地方志中有“飞山应雨”之说,但飞山应祷而雨这个说法的起源当远在传说中杨氏祖先杨再思受封之前。《舆地纪胜》记靖州古迹,有唐铜钟:“延寿寺在飞山之阳,盖唐之寺故基也。寺有废钟,夷人取之归潭溪洞宝之,今尚存。”延寿寺应为佛寺,并非为纪念杨再思。熙宁五年(1072)章悖派遣张裕、李资、明夷中、僧愿成等人辰州招徕,“裕等至洞而秽乱蛮妇,酋田元猛者不胜其愤,尽缚来使,斩刳于柱。次至成,成抟颊求哀,元猛素佛事,乃不杀,押而遣之”。因为田元猛信佛,所以杀俗人而赦和尚。我们推测佛教传人辰州为时已久。靖州与辰州境土相连,靖州人于唐代在飞山建立佛寺,于理可通。虽然此寺名“延寿”,但求神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平安自为延寿前提。人们相信雨可应祷而至,汤王故事可称久远。因此,祠庙宣称祭祀杨再思而以飞山得名,正是宋代以前历史悠久的飞山应雨济民观念与宋代以来宣扬的杨再思平蛮征苗、保境护民的英雄壮举相结合的产物。也可以说,为了塑造传说中的祖先形象和善政代表,人们就把飞山应雨的功能附会到杨再思身上。于是,旨在祭祀杨再思的祠庙以封号和飞山而得名均可成立。
  
  四、结语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不能断言杨氏祖先中不存在杨再思其人,但可以认为以十峒首领或诚州刺史形象而出现的杨氏祖先杨再思于史无征。史书、碑刻、笔记小说等多种记录对杨再思一致性地“失载”,是一个有力的证据。飞山庙建筑由官员多次重建的事实也说明杨再思作为官方认定的忠臣良吏而非杨氏家族祖先受到崇拜。
  集“杨氏家族祖先”和“诚州刺史”这两个身份于一身的杨再思是宋代以来杨氏群体在家族传说中首先创造出来的精神领袖和宗教形象,这个形象后来又被历代地方官员加以利用并不断粉饰,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知道的飞山圣公。从民间兴起祭祀活动,到宋元丰六年“赐庙显灵”,再到清同治七年“奉旨列入祀典”,飞山神由民间信仰的保护神发展为朝廷认可的祭祀对象杨再思,这一造神过程持续800余年才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