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萝五转:古代埃及(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0:33:16

古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一段时间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前4千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前343年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历史”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 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又称为法老时代法老埃及。古埃及的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时,尼罗河几乎每年都泛滥,淹没农田,但同时也使被淹没的土地成为肥沃的耕地。尼罗河还为古埃及人提供了交通的便利,使人们比较容易的来往于河畔的各个城市之间。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绵延数千年而不间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对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地理环境,古埃及北面和东面分别是地中海和红海,而西面则是沙漠,南面是一系列大瀑布,只有东北部有一个通道通过西奈半岛通往西亚。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外族不容易进入埃及,从而保证了古埃及文明的延续。相比较起来,周围相对开放的同时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则经常被不同民族所主宰。

埃及学家一般将古埃及历史和历代法老王朝分为前王朝时期(前31世纪之前)、早王朝时期(约前3100年—前2686年),古王国时期(约前2686年—前2181 年),第一中间期(约前2181年—前2040年),中王国时期(约前2040年—前1786年),第二中间期(约前1786年—前1567年),新王国时期(约前1567年—前1085年),第三中间期(约前1085年—前667年),后王朝时期(约前667年—前332年),其中年代均有争议。

距今9000多年前,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在尼罗河上游河谷地区和尼罗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分别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文明地区,象形文字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并沿用了3500余年。公元前3188年左右,传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开罗西郊),成为古埃及第一个法老,古埃及从此开始了王朝时期。此时的埃及已经具备了文明的几个基本特征,比如有行政官员、士兵、宗教、文字等。

古埃及统一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稳定的,这段时间经历了从第一王朝到第六王朝共六个王朝,时间大约为前3188年到前2270年。古埃及历史学家曼涅托将其称为“古王国时期”。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确立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并且出现了金字塔。第六王朝以后,王权衰落,法老失去了对国家各地区的控制,国家开始分裂,史称“第一中间时期”(前2270年-前2060年)。这种分裂形式到十一王朝重新统一。[5]

之后埃及进入第二个政治稳定期即中王国时期(前2060年-前1785年)。埃及在十二王朝时迁都底比斯(今埃及卢克索),开始使用青铜器。此时期埃及与叙利亚、克里特的交往扩大。十四王朝时政权又开始瓦解,“第二中间时期”开始,此时期埃及第一次遭到外族的侵略,侵略者为驾车作战的喜克索斯人,他们占领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长达100多年的“太阳神不在的统治”(前1720年到前1570年)。埃及人在这期间学习了喜克索人的战术和武器,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于前1570年将喜克索人逐出国境,重新统一埃及,开始了十八王朝,这之后被称为新王国时期(前1570年-前1070年)。十八王朝国力强盛,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十九王朝时埃及与赫梯帝国发生了卡叠石战役,经过16年之久的战争,最后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哈杜西勒签订和约告终。此时的埃及成为了一个大帝国,极盛时的统治范围:北起叙利亚,南到尼罗河第六瀑布,横跨北非和西亚。

埃及到了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其间经历了被利比亚人、努比亚人和亚述人的统治;这是跨越5个王朝的第三中间时期(前1070年-前664年),期间的王朝有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王朝。埃及自第二十六王朝进入古埃及后期,最终在前525年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所灭,古埃及时代结束了。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和第三十一王朝,埃及二十六王朝后裔反抗波斯人成功和内战,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王朝。前332年埃及又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托勒密占领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也被称为法老,但当时的埃及已经是彻底在外族人的统治下了。随后,古罗马崛起,成为地中海世界大国,埃及也被其占领。之后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再次入侵埃及,古埃及原有的文明在这一过程中被阿拉伯文明所取代,而逐渐消失。

前王朝时期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北非的气候变得愈加干热,迫使这一地区的人们集中居住在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成为了埃及的生命线,游牧民族在约180万年前的更新世开始生活在这一地区。 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和完善的中央集权社会创造了条件,构成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块基石。

约在公元前5500年,一些小部落开始生活在尼罗河流域,发展成一系列牢固控制了农业和畜牧业的文化。最早的文明开始于下埃及的奥玛里(el-Omari)、莫林达(Merimda),和法尤姆(Faiyum)。由于处在撒哈拉沙漠、尼罗河流域和近东的十字路口上,法尤姆的新石器文化显示出各自的特征,因先进的石器而闻名,发展成为埃及史前的石器工艺(Lithic Technology)。 莫林达(Merimda)是北方最大的部落之一,拥有独一无二的精巧的花瓶、陶环架、勺子,以及古王国时期流行的石制权杖。[11]

埃及南方最早的文明,巴达里(Badari)文化的出现比北方晚了几个世纪。与北方的马底(Maadi)、布陀(Buto)、赫利奥波利斯(Heliopolis)文明同时代。 巴达里文化以它高超的制陶业、石器和铜的使用而闻名于世。 巴达里墓葬,带有社会阶级痕迹的简易墓坑,显示出文明已经在有权势的首领的控制下。

在北方,马底人的陶器有时装饰有鸟和标记法老荷鲁斯名的serekh(意为“王宫门面”,为古埃及方形王徽),这是文化融合的标志。马底也是黑陶器皿的主要来源,当北方落入上埃及统治者之手后它在南方的分布更加广泛。

在南方,约公元前4000年,涅伽达文化(Naqada culture)逐渐发展成尼罗河沿岸的文明。它的政治中心有奈赫恩(Nekhen)和阿拜多斯(Abydos),并开始扩张它在埃及北方的势力。 当时的人懂得制造彩陶,精美的装饰的石制花瓶,化妆用调色板,以及金子、青金石、象牙制成的珠宝。他们也从事与努比亚和黎凡特的贸易。涅伽达人制造了一种被称为埃及彩陶(Egyptian faience)的彩色釉制陶器,被广泛用于饰杯、护身符和小雕像,直至罗马时代。 前王朝时期最后一位法老的统治时期,涅伽达文化开始使用符号进行书写,后来发展成为一套完善的埃及象形文字系统,以记录埃及语言。

早王朝时期

古埃及人以名为“米尼”(希腊语为米尼斯)的国王作为他们历史的正式开始,他们认为是这位国王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 向统一王朝的过渡实际上比古代埃及作家让我们认为的更加渐进。而且也没有与米尼斯同时代的记录。尽管如此,学者们现在认为,这位传说中的米尼斯也许是那尔迈。在那尔迈调色板(Narmer Palette)上,描绘他在仪式上身着皇家盛装,成为埃及统一的象征。 公元前3世纪埃及牧师曼涅托将米尼斯到曼涅托自身所处时代的埃及法老分组,将其分为30个王朝,这一体系沿用至今。

在早王国时期的约公元前3150年,第一位法老巩固了他在下埃及的统治,定都孟斐斯。在那里他们可以控制富庶的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和劳动力,以及利益丰厚的通往黎凡特的商路。法老们不断膨胀的权力和财富反映在他们精心制作的石室坟墓和考究的埋葬仪式,这些用于歌颂死后被神化了的法老。 法老们建立了强大的王权以使他们对国家土地、劳动力、资源的控制合法化,而这些对古代埃及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