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碎txt下载网盘:俄刊:歼轰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5:55:33
俄刊:歼轰-7研制很成功 改型匹敌幻影2000
2011-9-05 08:59  来源:环球网  评论 1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军方1976年提出了新型超音速增程攻击机研发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中一项是首先能够替代空军和海军装备的轰-5轰炸机。沈阳、南昌和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团队随即先后提出了各自的方案。沈飞率先提出的歼轰-8方案实质上是歼-8ii歼击截击机的攻击版,能保证统一性和通用性,大幅降低空中歼击和攻击平台的生产成本,最初得到了国防部和国防科工委的支持。但是当时歼-8ii的研制尚未完成,原型机直到1984年6月12日才顺利首飞。另外,当时对能否成功研制出同时满足多种要求的统一作战平台还有很多疑虑。因此军方对通用机型的兴趣很快就开始消退,沈飞的工作重点随即集中到歼-8ii项目上。

-

  俄刊称,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提出的强-6方案显然是未来歼轰-7的主要竞争对手,它在中国军用飞机研制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初计划使强-6成为苏制米格-23bn歼轰机的现代化中国版。当时中国得到了数架米格-23bn,又从埃及进口了一批米格-23s前线歼击机。此前负责强-5研制工作的陆孝彭被任命为强-6飞机总设计师,在他的领导下新飞机面貌定型工作于1979年2月完成,实际上是米格-23bn和米格-23s的合成品,特别借鉴了设有机载雷达舱的米格-23s机首部分,充分使用中国当时熟悉和理解的苏联技术和设计方法,以便多快好省地研制出符合要求的新型战斗轰炸机。但是研制人员很快就发现,中国空军和海军要求新飞机不仅要有米格-23bn配备的激光测距仪,还要有确保飞机对地面、水面、空中目标全天候攻击能力以及地形规避能力的多功能雷达,而这种要求却无法通过简单仿制米格-23s使用的rp-22机载雷达的方式得到满足。结果当时做出了一项相当大胆的决定,创造性地仿制从越南战场上得到的美国f-111a飞机上的雷达系统,包括一套an/apq-113环视扫描雷达和两套an/apq-110地形规避雷达,将其改装到强-6飞机上。

  但是中国工业在技术上难以胜任仿制当时最现代化且最复杂的无线电电子系统的任务,而且缺少必要的先进元件基础,被迫重新使用电子管,结果导致机载雷达设备的尺寸和重量进一步增大。另外,3套美国抛物线天线雷达的整体尺寸远远大于苏联rp-22雷达,这要求强-6机身尺寸必须增大,整体布局被迫调整。结果最初惯用的与米格-23类似的侧进气道改成了和f-16相同的机腹进气道,飞机尺寸和重量显著增加,达到了“狂风”战斗轰炸机的水平。最终无论是飞机,还是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的重量和尺寸都大幅增加,未能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导致解放军领导层逐渐失去了对强-6项目的兴趣。

  公正地说,强-6项目努力尝试了当时最先进的其他技术成果,比如电传操纵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可变后掠翼系统等。在电传操纵系统方面,陆孝彭领导设计人员紧张工作,努力攻关,用了9年时间(1980-1988),类似设备还在其他稍晚一些的中国飞机上使用;an/ajq-20惯性导航系统的命运基本类似,中国专家努力将其从f-111a移植到强-6上,其中国版产品直到90年代强-6项目停止时还在研制之中;在可变后掠翼系统方面,中国产品的重量比米格-23使用的俄制系统增加了12%。由于其他方向的重量同样明显增加,导致飞机战斗载荷降低,作战半径缩短,最初打算安装的一台最大推力9.3吨的ws-6发动机无法保证飞机达到应有的设计性能。为挽救被动局面,1983年开始研制ws-6g改进型发动机,其最大推力应当提高到14吨,推重比达到7,并计划装配到歼-13新型歼击截击上。由于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作战效能本应比改进型强-5增加2倍的强-6项目在1989年被迫停止。之前已制造了3架强-6原型机,第一架用于静态试验,第二架用于航电设备地面试验,第三架用于可变后掠翼飞行试验,但最后也未能升空。尽管强-6项目最终未能圆满实现,但其研发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和技术后来都在其他更为成功的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