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好烦:感谢摄像头挽救了人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5:06:32

 阅读原文

江苏南通又发生一起“彭宇案”,一辆大巴的司机在立交桥上发现了一位骑三轮车的老太太倒在路上,司机前去搀扶后,却被老太诬为肇事者。幸而大巴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录像还原了司机的清白。近日,老人称当时一时糊涂... 全文↓

江苏南通又发生一起“彭宇案”,一辆大巴的司机在立交桥上发现了一位骑三轮车的老太太倒在路上,司机前去搀扶后,却被老太诬为肇事者。幸而大巴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录像还原了司机的清白。近日,老人称当时一时糊涂现深表歉意,让儿子专程送锦旗致谢。(《扬子晚报》8月30日)

拿什么填平“老太”们挖就的恻隐陷阱

很显然,之所以老人诬赖事件频频出现,更多的时候是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异变出来的讹诈心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景尚未出现,老人们任何伤痛很可能都会成为子女的沉重负担。谁的父母不疼惜自己的子女?老太们诬赖耍泼,无非是想把这种负担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但他们可曾想过,那些被诬赖的好心人背后或许也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这种把责任转移到无辜者身上的自保心理,正是生活高风险时代孕育的怪胎。

但是,弱者并没有天然的正义,更不能倚仗弱势颠覆基本的道德底线和蓄意伤害社会正义。利用民众的善意来转嫁自身的负担,利用社会的恻隐来进行讹诈勒索,伤害的不只是一个人,更是整个社会。同情弱者,并不是纵容弱者无止境地出卖道德正义,否则谁都免不了成为受害者。因而,要避免老太诬陷好人的事件不再出现,善众不再战战兢兢见义勇为,装摄像头自保不是终极的解决方案。司机可以在车上装摄像头,个人不可能变成二郎神,在头上装“第三只眼”。真正的解决之道,除了舆论和法律维持公正立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社会要将民众从生活的高压中解放出来,提高福利和完善保障。只有这样,老人们才不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和累赘,受到伤害时才不会逾越道德边界,企图转移家庭和子女的风险与压力。□时言平

“彭宇”案不能总靠录像自证清白

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出现这样的老太太?这里并不是偶然的。在这些非典型老太太心里,现实告诉她或者逼迫她,第一,她不相信能把真正的肇事者给抓回来;第二,要是肇事者无力承担医药费,她不相信会有制度来保障她的治疗;第三,她对自己的子女也不一定就十分相信,不相信他们会倾尽全力来治疗和照顾自己。在这三种因素的制约下,老太太的良心底线就瞬间下滑,就像一个落水的人,她选择了抓住自己所能抓住的最现实的东西来拯救自己。

于是,一桩令人啼笑皆非、足以击穿公民道德底线的公案瞬间炼成。一件是巧合,我们传续了几千年的道德底线还可以自己愈合,但是当这样的无头公案接二连三出现的时候,这个底线上的溃坝口就会越冲越大,直到人们在某一种具体的事情上选择了集体“明哲保身”或者集体沉默和冷酷。

在这个时候,法律不该成为道德底线溃坝的帮凶,如何判决不仅仅是关涉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纠结,还可能在广大的社会和历史范围内产生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人们下一次遇到类似事情时候的瞬间抉择。□张军瑜

面对恶意“碰瓷”的老太,需要“仁慈的撒玛利亚”

或许换个角度让我们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对恶意“碰瓷”的厌恶心情就会豁然开朗了,这个建国只有200多年,没有什么悠久历史,更谈不上什么礼仪之邦的国家,却普遍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互助的社会风气。究其原因,是因为公共道德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权威在作支撑,美国的法律体系里普遍有所谓“仁慈的撒玛利亚”法律原则,即救助者行为对被救助者造成的民事伤害具有免除法律责任的权利。而几乎每个州都根据这一原则制定了《无偿施救者保护法》,其核心就是鼓励或者保护人们在紧急时刻救助他人,而免除无偿救助者的后顾之忧。

说到底,依靠监控录像来洗清碰瓷被诬只能是个案,没有人相信这个“个案”能让下一个扶起老人者不再重演“彭宇案”的悲剧。当传统的助人为乐行为越来越经不起现实考验,社会道德在金钱的困惑下日渐沦丧之时,如何避免类似恶意“碰瓷”老太案的上演,依靠的不能仅是监控设备,而是对法律的纠偏,对无偿助人的施救者给予“仁慈的撒玛利亚”法则的保护。□崔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