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时代网盘:美国在建构未来“金融三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22:23:57
不要仅凭价格变化误读美债风波,谭雅玲指出要分析石油、黄金、美元三者关系,

美国在建构未来“金融三足”


日期:2011-09-02 作者: 来源:文汇报

①谭雅玲以鲜明的立场解读美国债务背后的国际金融市场,并指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图片作者:

②对话环节,黄仁伟(右)从中美经济依存的角度提出了“中国人应该帮助美国”的观点。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8月27日下午,具有“汇神”之称的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做客第44期文汇讲堂,与对话嘉宾、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从国际政治多角度解读《“标普”风波后中美经济的走向》,吸引了诸多金融界、企业界人士参与。
    
    很高兴有机会梳理一下目前市场的焦点问题,我将从是否存在“危机”来阐述自己对欧债、美债、美元地位、黄金价格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系列看法。
    
    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金融局势,舆论炒作已将事件焦点转移到短期关注,而严重忽略长期趋势和格局,致使我们在判断上出现思维混乱。当前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能有效地识别风险,所以简单谈论风险防范与应对就会缺乏效率和成果。对美债问题的严重误读,主要就在于对“危机”定性过于简单。表面上看市场纷乱:全球股市尤其是美国股市暴跌,石油价格下挫,但同时黄金价格暴涨,人民币快速升值。两跌两涨说明市场其实极有控制力、配置性和组合性规律。因此我们不能简单依据价格变化产生市场恐慌预期。频繁使用“危机”会对事件真相失去有效判断。
    
从发达与发展的概念及国家资质论证,欧债有“危机”之名,却无危机之实
    
    1999年欧元启动,同年3月科索沃战争爆发,欧洲债务问题、财政赤字开始出现,但欧元至今存活,主要在于多数欧元区国家属发达国家。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国家经济界定线的论证,发达国家为自由市场经济及高收入群体,经济模式效率高,有很强的承受力。而所有发展中国家则正从行政经济或政府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处于中等或低收入水平。例如日本地震后灾民临时救助房两室一厅,附带冰箱、彩电等家具,是享受型的品质。而中国地震灾民临时救助房则是一间屋子,内有桌子、板凳、床,仅为生存型品质。由此可见,中国与日本、美国有所差异,中国只是发展中的大国,绝非强国。过度渲染中国超日越美只能令发达国家紧张恐慌,发展中国家嫉妒,这将不具备强国实力的中国推到了发达国家地位且承担相应国际义务。所以讨论欧债时,须看到欧洲国家资质,这决定了它的承受力及耐力都很强。因此,欧债虽有危机之名,结局却与当年亚洲毁灭性、破坏性的恶果不同,欧债尚未达到危机程度。
    
与传统金融危机中海外资本撤离不同,“危机”中大量境外资本涌入美国市场
    
    美债问题算不算金融危机?我坚决反对。因为它跟所有传统金融危机表现截然不同。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当时市场价格全部失控,大量外国资本撤离,国家也全面失控。当年的“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在金融危机中消失。而现在的美国、欧洲、日本却并非如此,汇率和股票总是此起彼伏,一跌一涨。例如美国股市暴跌,美元汇率就横盘盘稳在74、73,甚至有小幅上涨。这么做当然是为了维持美元的信心。2008年美国经历金融危机时,大量资本反而涌入美国市场。2008年9月资本流入前所未有地高达1480亿美元,10月份增长到2800亿美元。没有金融危机概念时,美国渲染双赤字压力,有了金融危机,美国炒作的是财政赤字。最大的转变就在于美国每月资本流入不可弥补贸易逆差的局面已经改观为可以弥补,与常态资本流入百亿美元相差悬殊。
    
美国在经历“新型危机”:金融市场价格仍有控制力,金融机构跨入高级阶段,美联储出台新型货币政策
    
    就业不佳、制造业不景气、房地产低迷、汽车业停滞……大量美国问题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但是,作为高端经济尤其是新型经济时代,这些传统产业并非美国经济的焦点或核心,尤其是美国金融市场价格仍有控制力,各行业价格有节制地下跌且搭配前行。因此,美国金融危机是一种新型危机。以房地产为例,美国人利用它不断向全世界渲染国内经济衰退没有终止。但论证发现,其房价下跌与所有经历传统金融危机的国家不同,泰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国房价在半年内下跌40%,有的甚至下跌70%。而美国从2006年6月最高点到2009年12月最低点,总共下跌32.9%。
    
    其次,就金融机构状况而言,美国已进入跨国公司高级阶段。通过对亚洲传统金融危机中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概念的揣摩,美国制定了新策略,它向世界宣告五家著名投资银行四家出现问题。但至今为止,雷曼兄弟仅在本土申请破产,实际上它的跨国公司正在全世界赚钱。雷曼已进入“架构在本土,主板在海外”的跨国公司高级阶段。1992年推出全球化,2002年推行美元贬值,这种战略组合可以让美国跨国公司以最小的价格代价赢得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份额。
    
    最后,当美国面对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时,由于美元作为自由货币境外供应量高达60%,美联储可大量印制货币,调动全世界资源为己所用。但美联储刚召开的央行行长联席会议上声明:未来要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并举面对市场,因此第三轮量化宽松是否会出台还带有问号。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将持续,但基于价格型工具的要求,未来美联储很可能通过技术、经验和高级、高端和高效的产品,将财富与资源回流美国,解决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
    
美国国家利益核心是美元霸权,未来国际资产价值体系将以美元为核心,并与黄金、石油构成三足鼎立格局
    
    美国两党关于国债的博弈必定以相互妥协告终,因为无论谁上台执政都必须遵循美国国家利益,它不以党派、总统为转移,而国家利益的核心就是美元霸权。因此金价上涨,金本位要回归的舆论太过简单。黄金是世界性的,美元则代表美国,因此,美国人必定选择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推行。而金价之所以上涨,是因为黄金储备占全球70%至80%的美国试图保护美元,打跨最大的竞争对手欧元。金价上升目的在于诱惑欧洲人出售,如果趁着金价上涨将黄金抛售,那欧洲将失去最后的救命稻草。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对金融框架的关注还停留在货币时,美国已通过黄金来架构全球未来金融新框架。它以美元为核心,黄金为筹码,石油为工具,建构未来金融世界三足鼎立格局。因此,美元霸权实际上在全面并有效地规划回归。
    
    12年前国际货币体制中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如今美元、欧元、英镑成为新的三足组合,且国际货币体制格局继续回归美元独霸的地位和影响。市场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误将短期价格变化代替长期价值的认知和识别。美元虽然在贬值,但它占据世界经济四分之一,价值非常强悍,在市场上拥有唯一特权和霸权,分别体现在美元报价和美元份额,其中外汇市场占比超过80%,股票、石油、黄金、商品、劳务、金融衍生产品占70%-90%。因此,从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份额下降3个百分点至60%就断定美元要崩溃太过粗糙,实际上它依然占据全球最大和绝对的市场份额。当然,这和舆论认定极端有关。全球媒体呈现的事实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只有1%-2%;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低4%,最高14%。因此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剧变。但它忽略了市场占比,美国、欧洲、日本等7个国家经济增长总和虽然只有1%-2%,经济总量却占世界经济的60-70%,而19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占大约30%。
    
欧元是不健康的货币合作体,欧债风波焦点集中于冰岛、希腊、爱尔兰,是美国在验证欧元的市场承受力
    
    欧债问题的关键在于,欧元是不健康和不健全的货币合作体,创立初就有问题。欧债风波炒作停留在冰岛、希腊、爱尔兰三国,背后有美国的筹谋。冰岛不是欧元区,希腊则是欧元区表现最差的国家,爱尔兰却是欧元区12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美国作为欧元的货币竞争对手,希望通过这三类国家验证欧元的承受力。同时有计划地实施战略,击跨欧元竞争者的首个成功之举是刺激和鼓动英国不加入欧元区。英国曾在1999年积极表态,未来一两年进入欧元区;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表态虽然变味,但英国人仍宣称未来五六年将进入欧元区。而2010年英国新政府上台后,十项新政府工作中已没有加入欧元区的安排。民意调查显示,过去50%的欧洲人支持欧元,2003年至今尤其是金融危机出现,60%至80%的欧元区公民不支持欧元。德国百姓就曾要求德国退出欧元区,而德国政府则主张,将欧元区分为一线国家和二线国家,即发达国家和东欧、北欧、南欧国家两类。这就是美国正在进行的筹谋:不断炒作欧元区问题,企图从民间削弱欧元区合力,抖散欧元区的向心力,最终造成欧元自行消失、退出国际货币体制的格局。
    
欧元区已出现分化,可能自行退出货币舞台,但美国和全世界尚未做好欧元消失的准备,因此它还有升值机会
    
    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作为欧元区国家,债务也有问题,但都没有成为舆论焦点。事实上,西班牙的问题远比希腊严重,失业率高达40%,经济增长为负。但因西班牙经济占欧元区总量的12.6%,一旦出现问题,欧元将面临急剧崩溃的风险。尽管作为竞争对手,美国想击垮欧元,但当下美国和全世界并未做好准备,因此美国不会允许西班牙快速出现问题。此外,拉美国家1990年代进行银行私有化,西班牙是最大股东,股权达76%。如果西班牙动荡,将马上引爆拉美银行业,进而波及美国。因此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出现问题,美国会首先援助,并带动所有发达国家出手。拉美作为美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可见,美国对于与欧元的竞争格局和走势有自己的规划和战略。其推进的设想或许是使欧元区不出现双币并行,随后平稳过渡,欧元终将出现问题并自行退出货币舞台。因此面对欧元货币体应警惕风险,但从收益投资的角度来看欧元也有机会。因为依据美国的规划,货币升值将影响竞争力,打击经济增长。本周末(8月26日),欧洲经济发展态势并不良好,但欧元却上跃1.45美元。因此欧元不会突然崩盘,它还有升值空间,投资者还会有投资机会和收益。
    
人民币升值必须从国家利益出发,警惕受国外利益集团鼓吹而盲目跟风
    
    人民币汇率是所有经济问题的主线。虽然汇率是双边甚至多边的价格组合,但基本要素应该以本国利益为主,人民币汇率应体现中国国家利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建设好自己就是对世界的贡献。1997年我们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虽然没有实力,但我们有信用。因此被世界认可,人民币的魅力也由此而来。但当前舆论热烈吹捧人民币升值必须警惕。外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基于自身产品发展态势,成为人民币升值主要的既得利益集团。而国内出口企业利润却因人民币升值受损。作为出口大国,中国的制造业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现在世界工厂第一级已让位于墨西哥。我们唯一的优势——规模和速度效应因人民币升值受到巨大冲击,美国在华企业2010年则快速高盈利。人民币升值套走汇差和利差,外企双赢,中国双输。
    
在消费走向投资、商品走向金融、生产走向资本的时代,应让财富价值落在国内市场,而非刺激国外消费
    
    随着人民币升值,最近几年我国投资海外渐成高潮,舆论焦点停留在海外消费,如旅游、读书、购物等。但我认为,海外投资太过超前,实际上中国国内也急需大量投资,比如西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因此,国内海外投资并行是当务之急。尤其是投资海外过度,反而在用我们的财富价值刺激别国的消费复苏,这样的舆论缺少立足点和利益追求,需要理性论证甚至抵制。我们正处于一个消费走向投资、商品走向金融、生产走向资本的时代,面临融合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想象力和财富满足感去经营我们的价值。美元未来走势如何对全世界都有影响,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可知,美元以贬值为主。那么全世界都将面临货币升值,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中国内在的通胀将无法消停,而外需输入也会高涨。因此认识要以市场为主,要有充分的投资来源和收益,将我们创造的财富价值落在国内市场,而非急匆匆地到海外展示能量,让别人掠夺走我们的财富。
    
    虽然国际舆论和网络很发达,但它背后有国家利益的指引,因此我们不能仅靠舆论、网络去认识中国、美国,而应通过积累和观察去识别市场风险,有效地保护自己。懂投资永远是最大的收益,而不懂投资则是最大的风险。当下中国只是金融海洋中的大船,而非航空母舰,金融知识的普及和提高,金融经验的积累和经历,是中国强大并在世界市场上形成航空母舰的威慑力的必由之路。
    
    希望我的观点能为大家提供深入思考的契机。
    
    (本版内容根据8月27日文汇讲堂现场速记整理而成,实习生郭彩虹、见习记者赵芳来亦有贡献。本版摄影均本报记者叶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