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同安路小学现状:俄罗斯未来难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9:04:51

俄罗斯人有时会说,在他们的国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预测——就连过去都迷雾重重。一个时代的英雄,会被下一个时代的英雄所抹杀。一位领袖的大胆创举,会被他的继任者斥之为莽撞的计划。正如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Boris Pasternak)曾经写道的那样,成功和失败常常是难以分辨的。

这一个不断变幻的历史万花筒,同样适用于强硬的共产党在1991年8月发动的失败政变,此次政变导致苏联在几个月后迅速解体。过去20年里,那些具有瓦解效用的事件——导致了一个帝国、一国经济、一种意识形态乃至一个政体解体的事件——引发了无休止的争论。在俄罗斯内部,对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并不断进行新的解读,或是将其作为庆祝的理由,或是当成失望、愤怒、觉醒乃至耻辱的借口。

对一些俄罗斯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俄罗斯第一位后共产主义领导人鲍里斯•叶利钦(Boris Yeltsin)——而言,苏联垮台对俄罗斯人民是一场解放,对于从苏联帝国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其他14个国家的人民来说同样如此。共产党74年统治的瓦解,为建立一个更加自由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系——也为叶利钦自己巩固政权——扫清了道路。

但他的继任者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受克格勃(KGB)的世界观影响更大,对这些事件及后续的骚乱作出了不同的结论。普京认为,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使曾经与美国针锋相对的超级大国,变成俄罗斯这个羞辱而赤贫的残余力量。难怪他担任总统期间,如此努力地重建克里姆林宫(Kremlin)的权力,并重新树立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俄罗斯现任总统、45岁的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对1991年剧变的评价则更为微妙。6月份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他对普京的评价提出了异议,认为十月革命后1917-23年的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俄罗斯历史上远为严重的灾难,夺走了数千万生命。

梅德韦杰夫进而将自己这一代人描述为俄罗斯“最幸福的”一代,因为他们经历了苏联时期的物资匮乏,但又足够年轻,得以享受后共产主义时代带来的机遇。“我非常高兴经历了这两个时代,”他表示。“我认为已经发生的一切,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是无可辩驳的进步。”

西方关于苏联解体的观点则简单得多。对大部分人来说,“邪恶帝国”的消失是绝对的福音,它降低了世界毁在一场疯狂核战的风险,并带来了和平红利。

但美国主要意识形态对手的垮台也产生了余震。它刺激了“历史的终结”这种获胜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自由市场和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终点。这种意识形态上的自大,助长了市场原教旨主义,后者则招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报复。

西方历史学家也开始重新解读1991年的剧变。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斯蒂芬•科特金(Stephen Kotkin)的观点,他在《幸免的大战》(Armageddon Averted)一书中认为,苏联解体在1991年并未完结,而是持续了整整十年,扰乱了改革,也使得人们对改革失去了信心。

苏联的一些残留制度继续维持了数年时间,使得叶利钦缔造类似自由市场或民主政治的几次间歇性尝试都未获成功。苏联庞大的军工业无视工业逻辑到了荒谬的地步,事实上也成为经济的巨大负担。  

鉴于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混乱的规模,科特金教授指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动荡虽然在当时看起来非常严重,但实际上并没有无限恶化。一场大战的确得以避免。但引发争议的并不仅仅是1991年剧变的结果;它的起因也仍广受争论。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是,既然事后看起来是那样不可避免,为什么苏联解体在事前没有被更广泛地预见到呢?

作为苏联政治专业的研究生,我记得1986年在伦敦参加过一次会议,与会的有许多顶尖的苏联政体学家。一位与会者提问,苏联是否会在我们有生之年解体。我还记得大家当时爆发出了不可置信的哄堂大笑:共产党太有凝聚力了;克格勃的掌控太牢固了;苏联人民太唯命是从了。正如资深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在1995年写道的:“我发现,很难想出一个比原来的俄罗斯帝国,后来的苏联,突然、彻底地解体并从国际舞台上消失更奇怪、更令人吃惊、第一眼看上去更令人费解的事情了。”

我们在预测俄罗斯事件时的反复失败,应该让我们懂得:在想象这个国家的未来时,应表现出更多的谦卑。认为俄罗斯的未来将是现状的简单推演,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人常常哀叹,他们的国家需要在混乱无序中度过40年,才能摆脱苏联的奴性思想。眼下我们才走过一半路程。谁又知道这个国家将如何演变呢?

不可预测的,并非只有过去。

 英国《金融时报》驻莫斯科前首席记者 约翰•桑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