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医疗器械公司:韩嗣煌先生论意拳之发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2:50:28
 意拳拳勁的運用
              
                                  (一)發力

一.拳術鍛煉者朝夕以求的「拳勁」的運用之一,就是「發力」。就拳術行鍛煉者本身來說,「發力」就是其基本功訓練的綜合體現,是運動諧調與力量諧調統一的高級表現形式。因而「發力」可以說是關係到拳勁基本訓練的各個方面的總成,而不是一個孤立的方法。
 
從廣義的拳術角度來看,「發力」包括兩大類型,即「放」與「擊」。所謂「放」是指將對方整體打出去,要求破壞對方整體的穩定與平衡。所謂「擊」是指在對方的某一局部形成穿透力或是震動,而不是顧及對方穩定狀態能否得以繼續維持。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上述分析是從研究「拳勁」的角度來加以區別的,而不是討論戰鬥的效果。在實際戰鬥中,二者兼而有之,隨着練拳者訓練程度的不同,才能夠逐漸清楚加以區別。但在訓練過程中,有必要使練拳者具有明確的概念,以便能在較短的時期內獲得較大的提高。事實證明,沒有區別就無從深入。這個問題也是我國拳術從感性到理性飛躍的關健性「台階」之一。

二.不管是是「放」或「擊」,他們所需要的共同性的力量基礎有下列幾點:

1.連通:這一點特別明顯地表現在能否將「後足蹬地」力量傳達到梢節。引號的意思是說:要把力量的來源貫穿到應用的部位,不是非限定後足不可。[連通或稱連動,簡要言之,也就是一動無有不動的整體勁,進一步或者說是由下到上節貫串的整體力][整理本文者佟國藻謹識]

2.慣性力:[佟按:或惰性力量]實際上是體重的動盪。在初級階段,這一點往往表現在「上步」。由於步的移動,自然形成體重的動盪。[佟按:由於上步使身體重量向前冲激,同時這既是移動也是向下踩,如同汽車踩剎車而形成剎車力一樣,這一剎車力也就是惰性力量]。

上述1、2兩點,即使不經過拳術訓練,只要在具體條件下稍加說明,也可做到的。因此可以打破「發力」的神秘觀點。

3.彈性呼應:要鍛練成篤實渾厚的力量,不僅要求能夠利用「蹬力」,更要廣泛應用各個關節韌帶的力量。這種要求通常必須經過較為嚴格的訓練才可以做到。

4.鼓盪:這是練拳術者特有的鬆緊所形成的力量的衝擊,是拳術訓練的高級境界之所在。能够擁有這種「勁」的拳種已經數不多了,意拳可以說絕無僅有的,而「鼓盪」這一詞也是由薌齋先生所創的。
                            

三.由於「放」或「擊」在力量效果上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必然存在着下列的不同點:

1.放:側重於體重的動盪及彈性呼應;

2.擊:側重於接觸點有一定的相對速度。

試以力學說明以上兩點:設若兩球在一水平面上,假定兩球重量相等,一球靜止狀態,另一球彈擊靜止之球,則靜止之球必被擊出,而彈擊之球必然取其位而代之。反之,以一個重量輕的小球去撞擊一個重量大的大球,則輕的小球反被彈回,雖然大球也有緩慢的位移。

從物理學上來研究,必是動量為物體質量與速度的乘積,即是M.V。在動量相等的條件時,如果被擊者的質量有懸殊的差別,則其打擊之效果顯著不同。再以另一角度來研判,如果小球的速度很高,被擊的大球雖然位置移動很小,但被擊的部位的局部受到力的撞擊,傷害性很大,甚至於形成局部的破裂,其原因即在於速度。(註一)

回說到拳術問題上,甲放擊乙,即使乙本人身體非常瘦小,但也有一定的體重存在,所以甲的體重動盪是必須的,這就是常言道「全憑腳打人」。腳是發動本身體重動盪的根源,在擊拳時,通常在接觸點上有一定相對的速度,則穿透力強,有時接觸點速度不大,但使用了本身體重的動盪,這時就會出現了「震拳」的效果,也就是意拳所獨有渾元力的發揮,使身體的鼓盪帶動形成一個震幅。
 
至於彈性呼應,不僅是關節韌帶發揮威力的簡單問題,同時隱藏着體重動盪(包括螺旋力、三角力、槓桿力、擰裹力、兜墜躦翻之力)。因此經過相當訓練的拳手,即使步子沒有明顯的位移,實際上已經增加了體重的動盪,只不過是形式上較高的一個層次罷了。

然而這並不是說擊拳時不要求彈性呼應,只是從力量的基點出發,求速求銳,不像「放」的依賴程度而已。必然的如果在「擊」的力量中,加入了彈性呼應,其威力必然更能顯著增加,這是自不待言的。

3.放:應用力量作用過程是允許的;

4.擊:應用力量作用過程是不允許的。

上面所說的力量過程是指力量接觸後延續,也就是作用力的延長程度。從理論上講,任何力量的作用,必然有其延長力量的作用過程,則「放」仍會取得相對滿意的效果。「擊」則不然,必須力爭作用力過程短促。如果在主觀上保留力量作用過程,則「擊」效果必將受到嚴重削弱。有的拳術的擊打原則要求「一沾就完」這個說法,統而言之,或者可行,因為在雙方接觸點硬化狀態下形成了「擊」,這時在打擊上使出「一沾就完」是可行的,有效的,但是有時被擊者的接觸部位具有彈性或遒勁,則「一擊就完」會有無效力的結果,因此應該用「透」字來說明,如「力透敵背」,而且是否能對人體產生「穿透」力的打擊效果,在雙方都有明顯的感覺。

5.放:接觸面積較大或作用點具有彈生;

6.擊:接觸面積較小,作用點必須強化。

面積較大,會使對方整體承受力量,作用點彈性可以使對方感受力量的過程,發放者意在對方的整體,而不在放局部,因此放與擊在接觸部份上的差別是明顯的。

7.放:放時彈性呼應及力的鼓盪作用可以在力量發放過程中發揮作用;

8.擊:「擊」時的彈性呼應及鼓盪作用,特別是鼓盪作用必須在力量作用前發揮作用,而且要求鼓盪的衝擊點與打擊時時間重合。
 
(註一:物理學與人體物理學有着質量的不同,更大的不同在於意與氣力。同時人體的肌肉收縮骨格曲伸,在形與結構的變化上更能發揮力量。) 
 
                                      

四.發力的核心:三種拳勁的綜和
 
發力是基本功的綜合應用,但是該如何正確的綜合應用呢?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問題。
 
發力的核心是體重的動盪所產生的惰性力量以及周身大小關節韌帶屈伸的彈性呼應,再加上周身爭力而得出的鼓盪。三種拳勁技術的綜合,換句話說是將三種拳勁的衝擊點重合,也就是將惰性力量所帶出的終止點要與彈性呼應的轉折點及鼓盪勁的冲擊點重合在同一時間空間裏。
 
姚宗勛先生曾經在論拳勁中精闢說明:「放」的動作好比汽車的剎車,在一剎那之間,本身的惰性力量冲撞形成了剎車力一般威猛的冲擊力。由這一形象中,我們可以體會出體重動盪在「放」中佔有多麼重要的作用。
 
王薌老先生也曾說:發力主要是指「放和擊」,而這力量的發出是要在「身上」一「臌涌」。這「身上」一「臌涌」是一句形容詞,也就指的是體重動盪所產生的惰性力量。
 
在《意拳》一書中第76頁提到,發力之前的假借是設想身體如槌楔釘,這更能深刻指出「擊」與「放」力的作用長短的區別。
 
雖然「放」與「擊」兩種力量存在着區別,對運動作用力之長短要求各有不同,但三種勁力的綜合則是共同的核心。這一核心對鍛鍊發力,不論是「放」或「擊」,都能廣擴的掌握了應用範圍。因為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往往某一要領是重要的,其餘的皆為輔助,要看實際情況而定。這和鍛鍊者的拳術實踐是分不開的,亦和習拳者本人鍛煉的基本功造詣也是分不開的。

 

五.過去形意拳有老三拳,注重的是踐、裹、鑽。「踐」指的是步法,因此我們知道步法的「諧調」,是「勁整」的先決手段(勁整也就是其力量的諧調)。在發力這一「勁」的運用中,「剎車勁」(惰性勁)的運用是極為重要的要領,沒有「剎車勁」,實質上就沒有三種拳勁的綜和。因此,三種拳勁的綜合,惰性力量、彈性呼應及鼓盪,可以作為發力三要素,而這三種拳勁必須運用「剎車勁」,這是這三要素融合的黏接劑,這是一項重要鍛鍊的鎖匙。

六.拳勁的衝擊與平常人所理解的體力衝擊,有着內在本質不同,其分別就在於鼓盪,而「鼓盪」這一名詞是王薌齋先生創出的,在《說文解字》中找不到這一用詞的。拳術界也從來沒有人使用過這一名詞,更談不到認識這種拳勁,只有鍛煉意拳的人能夠理解這一名詞,但並不是人人具有這種拳勁,如果一定要解釋這一名稱的拳勁,只能說「鼓盪」是經過意拳系統訓練的人所摸索到的一種特有的鬆緊拳勁。這種鬆緊在鍛鍊者自身形成一種內在的冲搫,具有這種冲擊,才會使拳勁中的發力具有威力的性能。在多數情況下如果具備了發力條件,則鋒利及內壯的威力能否統一地表現出來,其關鍵即在於鬆緊。鼓盪雖是借助於身內矛盾建立起來的,但是這種感覺必須在體內明確。薌齋先生所說的「水車」和宗勛形容的「大水袋」,都是指鍛鍊者自身通過身外的假借而產生的內在呼應。

七.多少年來,意拳的鍛鍊者對於發力這一特殊的「拳勁」,追求或多或少都籠罩着于種神秘的氣氛,猶有甚者會存在着迷信的心理。其實一個懂得現代科學及稍加研究人體物理學的人,是應該破除一切迷信而從基本功上腳踏實地去鍛鍊,最終必然是功到自然成的。

                            辽宁本溪市意拳研究会推荐

                          2008.8.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