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畅销书排行榜:下乡的日子(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2:24:13
文:山乡武侠 

 

转队

 

那是在69年下半年吧,刚下乡时的热情和好奇早已被农村的贫脊、农活的艰辛、农村生活的困苦打磨得一干二净。回头看看,我们插队的高山陡坡,我们劳动的艰苦程度,我们生活的恶劣环境,时常令我们心底不安,难以承受。

我们插队的大风乡五大三队,三面夹山,山高坡陡,夹在高山狭窄的深沟角处,地名叫“罗家沟”,可能姓罗的人较多。这里的条件不敢恭维,出门就上山下坎,干活就穿山越岭,社员人数不多,但队上的土地却铺得很宽,下到山沟底,上到山峰顶,从山沟到山顶恐怕要费个半天,队上的土地七零八落,有一千多块,小得可怜,都藏在和散落在山崖边、树木中和山顶上。在这里干活十分艰苦,肩挑背抗,种麦收稻,挖地施肥,跌落的汗水特别多,滋生的苦楚特别浓,但苦日子换来的劳动报酬却是一个全劳动日(一天十分,给我们知青订的八分,等同于一个妇女劳动日),而十分工分才值该队劳动报酬人民币八分钱。

在这里干了几个月,黄朝志实在忍受不了这里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在家人的帮助下在重庆家乡附近的农村找了个地方,可能是他的老家,他毅然不回地回去了。

看看同公社同时下来的知青,听他们的情况比我们好得多,他们所处的情况是,山没有这么高,坡没有这样陡,好的队上的劳动报酬竟可达到七、八角之多,对比自己,心中就有一种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的不平和凄凉感觉。在这里长期地呆下去,我们不但难捱,而且难受。这里应该不是我们长期战斗的地方。

我们决定调换生产队。

剩下的我和另一位叫朱兴明的联合五大二队的袁守远、袁守豪一起到了乡政府,即那时的大风乡革命委员会,坐在那里,守在那里,缠着当时管我们下乡知青的干部(年龄三十多岁,当时职务是乡秘书长,但职权还很大,后因男女关系问题下课回农村)和高书记(时常一副笑脸,不不慌不忙的,后我到县城工作后,他也调往县交通局,可能在50多岁时就得病逝世了),要求调换个生产队。

开始这些干部都不理我们,不见我们,多时还刻意地躲着我们,但我们当时那段时间就有事无事就往大风场赶,虽然从大队到大风场有十几里路,一路全是山间小路,坡坡坎坎,但对于我们来讲,经常走十几里的山路已是件轻松的事情。干部不理我们,我们就呆在乡革委会里面,有时还躺在那里面的一张乒乓桌上,七躺八睡的,厚着一张脸皮,有一点不达目的就不会罢休的样子。

不知经过子多少天,我们的目的一部份达到了,我和朱兴明被调换到十大一队,而袁家俩兄弟还是留在了老地方。

大风乡十大一队是在大风乡的另一端,地处大山山脉一处下缓山坡间,山比五大队的罗家沟的山要小得多,地块也要大得多和紧骤得多,它的坡脚下就是县城通往马鞍的公路,从队上沿着公路到大风场,虽然也有十来里路,但走的却是公路。

到队上的那天,我们背着自己不多的简单的所谓行李,沿着公路向十大队走去。去的路上,袁家兄弟也来相送,一路上无思无虑,可能还会高吼几声,唱唱那时的知青歌,一副高兴的样子,一副象已经脱离了苦海而走上一条幸福路的样子。

到了十大一队的门口时,所谓门口,就是下公路后就踏上进生产队的地方了,就见几个农村小孩在半坡上放牛,见我们一行人过来,见我们的衣着打扮就知我们是知青,立马就面对我们,几个小孩都异口同声地高起个嗓子拖长声调叫喊着 :

“赖子(谐音),赖子,赖子……。”

 这是什么语调?这是什么意思?当时把我们搞得一楞一楞的,不知这几个小毛球在叫着什么,虽觉有点奇怪,不知是欢迎我们或是在调侃我们,我们没有理会他们,也没法理会他们,走我们自己的。

事后才知道,这几个小孩叫喊的是广东话,赖子即儿子的意思,看把我们整得……。当时和事后我们心里都无言以对。2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