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之6号剧情:中国将全国推行县权公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8:52:40

(2010-11-20)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 于泽远 北京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中国将在全国推行“县权公开”,着手在县一级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以规范县委、尤其是被称为“土皇帝”的县委书记的权力。

  中共中央纪委和中组部日前颁布《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规范权力行使、强化权力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对于发展中共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在县一级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强调,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要按照中共党内有关法规文件,明确划分县党代会,县委全委会、常委会及其成员,县委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编制职权目录,尤其要加强对县委书记职权的规范;要坚持依法、高效、规范、透明的原则,编制并公布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运行流程,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条件、运行步骤、完成时限、监督措施等,提高权力运行程序化、规范化水平。由中央纪委、中组部推动的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于2009年3月启动,同时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江苏省睢宁县和河北省成安县三地开展改革试点。

  新华社下属的《瞭望》新闻周刊透露,对这项一直低调运作的试点工作,中共高层作过多次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亲自审定试点工作方案。

  中国有2800多个县(市区)。在中共现行体制中,县级党委处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位置,担负着把中共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职责。但县级党委也常常权责界定不清晰,权力运行不规范,自由裁量权过大,给滥用权力留下了很大空间。一些县委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督,县委书记成了易发腐败的“高危人群”。

  这次旨在推动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改革内容包括“厘清职权、规范程序、公开运行、加强监督”四个环节。

  厘清权限就是厘清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及其成员、县委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成都武侯区为例,在试点过程中已经明晰了区党代会、区委全委会、区委常委会、区委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编制了权力目录,做到职责明确、权限清楚。

  规范程序就是找出决策、执行、结果等环节中的风险点,编制并公布权力运行流程图。在成都市武侯区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上,对于某一项权力如何使用,清楚地标示了由哪一个机构负责,应按照哪些步骤运行,如何监督制约,投诉举报有哪些途径等。

  公开运行就是以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发布会、局域网、互联网等形式,把一县一区之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重要人事任免,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县委管理干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等,将全程化公开。

  加强监督则党内监督与人大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重点加强包括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例如睢宁县推行领导干部公开述职述廉干部群众“双评”制度。“双评”中群众评议员一般都在30至40人,其中本单位干部职工占30%,驻睢宁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占30%,管理和服务对象占40%,以个人报名和组织指定的方式产生。

  但在人治大于法治的现实下,这次“县权公开”改革能否取得成效,仍要靠“一把手”的自觉与自律。

  《瞭望》新闻周刊引述睢宁县委书记王天琦说:“如果‘一把手’不想动、不愿动,或者不真动,那在现有政治管理体制下,县委权力的公开透明,特别是‘一把手’权力的公开透明,也就很难推行。即便有所举动,也容易沦为作秀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