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狐传说所有的歌曲:以教育智慧打造富有灵性的课堂(陈成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1:26:53
以教育智慧打造富有灵性的课堂(陈成龙)(2011-08-31 05:51:40)转载 标签:

课堂教学

灵性

教育

分类: 走近名家     提要: 我认为只有充满灵性的课才是好课。要培育课堂教学的灵性,必须培育教师自身的智慧,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培育课堂教学的灵性。为了使课堂教学富有灵性,我努力在六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一、努力架设好教学的支点。二、根据学生实际,做到课课教学有“落差”. 。三、精心选择教学的突破口,巧妙设计教学线索。四、精心设计“引爆点。”五、因势利导,驾驭好“节点”六、选好动情点,拨动学生“情”弦。
  关键词: 教育智慧 灵性 课堂 支点 落差 突破口 引爆点 节点 动情点

  我是一个笨拙的人,我原来课堂教学的特点也是属于“拙”的。这几年我有一点进步,有些老师听了我的课后给了我鼓励和赞誉,夸我的课上得有点灵性,我听了很高兴。因为将课上得富有灵性这是我的追求。2008年,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和福建省语文学会联合召开的“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我为会议拟的一副会场对联即是“课堂因灵性而充满精彩,教师唯创新才获得成功”。从这幅对联中就可以看出,我把灵性看作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我认为只有充满灵性的课才是好课。
  我对课堂教学中灵性的追求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的80年代初。那一年全国中语文会第二届年会在福州市举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当场执教公开课《愚公移山》,在我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之后,我反复看了钱老师执教的《我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的作文指导课的教学录像,反复看了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故乡》、《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人民英雄纪念碑》、《死海不死》《从三到万》等课的教学实录。我深深地为钱梦龙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所倾倒。钱老师的课堂教学形象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课堂上,他始终保持着极有亲和力的迷人微笑,他话语不多,但具有点铁成金的作用;他势态语言不多,但一举手一投足,却能吸引学生。他用的方法也很朴实,无外乎学生自读、质疑、与文本对话留意细节,注意发掘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猜读,等等,这些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但他总能用这些常见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感觉,从而顺利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不断地思索、探寻着。我终于悟出:钱梦龙老师朴素的教学充满了教育智慧,钱老师用他的教育智慧营造了“富有灵性的课堂”。这种富有灵性的课堂是一种充满神奇魅力的“场”,置身于这种情境的学生在“场效应”的作用下,他们乐思、想说、勤练,他们象得到甘露滋润的禾苗努力发展自己。课堂教学能达到这种境界,哪有学生不爱学语文,教学效果不高的道理呢?
  从这以后,我心里有了一根标杆­——钱梦龙老师,我要象钱老师一样努力培育课堂教学的灵性。
  我知道,要培育课堂教学的灵性,必须培育教师自身的智慧,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培育课堂教学的灵性。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在谈到作文教学时说:“作文关于智慧,智慧关于人生。”王老师认为作文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培育智慧。其实,推而广之,整个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认为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更需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教师才能举手投足皆有韵,淡抹浓妆总相宜。有教育智慧者,面对教材,看山是山,看山又不是山,看水是水,看水又不是水。看山山有千般景,远近高低各不同。他可选一角入框成画,使众多一同登山观赏者大为称奇。他可掬一捧水折射出斑斓的五彩,让一起戏水者为之叹服。有教学智慧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世事洞明即语文,引进课堂皆成趣。他能使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身心成长的乐园,使那些缺乏教学智慧、耳不聪、目不敏者羡慕不已。这就是教学智慧在语文教学中的神奇作用!
  有许多语文老师弄不明白:为什么我国中学语文界的几位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魏书生老师都不是从大学中文系走出,却能在我国中学语文界独领一代风骚?为什么许多语文教师也孜孜以求地模仿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大师却留下邯郸学步的笑柄?为什么在新课改中有许多老师也想把课改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却怎么也做不到,不是油水分离,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为什么有些老师也苦苦追寻课堂教学“实”与“话”和谐统一的境界却也难以实现?为什么有的老师从事语文教学几十年总是把握不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总是徘徊在语文教学的殿堂之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而又根本的原因即在于这些语文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智慧!每一个想褪去自己身上的匠气,使自己的教学富有灵性的老师都应该努力培育自己的教学智慧。
  懂得了这个道理,于是我努力培养自己的教学智慧。我象一个木匠整桶一样,修整桶的每一条边。我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完善自己的个性,拓展自己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教学艺术,强化自己的审美感受力,改善自己的思维品质。当桶边增长时,我感受到自己这只木桶的容积也在增大。近年为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我经常在一些研讨会上执教研讨课。一些老师听完之后很有感触地说:“陈老师,你每一次的课都有点新东西,总能给我们新的启发。”对此,我很感欣慰。其实,这每一次的“一点新”即是我在不断地培育自己的教学智慧,以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灵性。
  为了使课堂教学富有灵性,我努力在六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一、努力架设好教学的支点。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将地球撬起来。可见一个恰当的支点具有神奇作用。那么课堂教学的支点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师的教学相当于使用杠杆,教师的教学越富有艺术性,相当于动力臂越长,那么也就愈加省力。但不管怎么样,这杠杆始终必须依托于支点。只有这样,杠杆才能发挥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不管以前在一线教书还是现在作为教研员到一线借班上课,我都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我从来不把一节课能否上好的宝押在几个语文尖子生的身上。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学好语文的天赋,只要教师启发引导得当,学生每节课都会得到提高。那种由教师演独角戏的课固然不是好课,但那种由老师唱主角,由几个尖子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观众的课也绝对没有什么生动、活泼可言。只有全班绝大多数学生都动起来了,都参与了,这样的课堂才是富有灵性的。例如2003年1月福建省语文学会第六届年会上,我借班执教了一节作文指导课,获得400来位听课者的好评,全国中语会副会长陈钟梁老师赞扬说:“这节课上得很酷。” 这节课之所以能上得酷,就是因为我将教学的力臂牢牢地架在学生这个支点上。我以一个故事创设教学情境,然后要求学生猜想那一句被学者认为是各时代智慧结晶的名言是什么,并引用论据简要论证自己猜测的正确性。在预设的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没有做过多的限制,而是留下较大的空间以孕育课堂教学的灵气。于是学生竞猜,嘉宾指派自己组上的代表论述。他们猜出测的名言有:(1)“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到达的日子。”(2)“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3)“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出路,而且只有奋头可以给我们快乐。”(4)“知识啊,你是照亮人灵魂的阳光。”(5)“世间没有了友谊,那么就会充满孤独、野蛮、欺诈。”(6)“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7)“修养自己美好的道德,将会使你得到最大的幸福。”(8)“除了变,一切都不会长久。”等等。这些名言涉及人生目标、爱国、奋斗、惜时、友谊、谦虚、养德、改革等。学生每次竞猜并引用论据证明之后,我都不急于发言,而请嘉宾评判。在嘉宾评判之后,我总是耐心地问其他学生:“你对嘉宾的评判满意吗?受嘉宾的启发还有补充的吗?”有意识的“挑拨离间”,引起被评判学生与嘉宾之间“反目”,于是多次出现“窝里斗”场面,发言学生不同意嘉宾意见与嘉宾展开辩论。有的受嘉宾的启发,又补充了新的内容。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极为高涨。宁德一中校长、数学教师郭红也在听课,事后他说:“在那种氛围之下连我都想举手发言了。”你说在这种氛围之下还用忧愁课堂教学失去灵性吗?
  二、根据学生实际,做到课课教学有“落差”.
  去过北戴河海边的人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当潮水未来时,宽阔的沙滩裸露着,海水退到离海岸很远的地方,只有岸边的吃水线告诉人们,几个小时前潮水曾涨到那里。不久,潮水轻轻地吻着沙滩,慢慢地漫了上来,几个小时后,先前供人嬉戏的沙滩不见了,出现在眼前的是拍打着岸边的潮水。几个小时之后,又是落潮,又是涨潮,起起落落,潮水无心,但它的落差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神奇的魅力。
  大自然如此,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率。这效率往往就从落差上体现出来。你想,教一节课之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教之前没什么两样,认知上没形成落差,那不是在耗费生命吗?因此,一节好课,学生在课后与课前认识上一定要有提升。这提升前后的距离就是“落差”。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促使学生提高认识,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涨潮”之后,从“落差”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例如我在教高一必修课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先这样启发学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写于1958年,此时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13年了。当罗森塔尔到当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杀人魔窟奥斯威辛集中营采访时,只见阳光明媚,树木繁茂,儿童嬉戏,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发生,但罗森塔尔却以异常敏锐的新闻触角发掘出重大的新闻,撰写了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1960年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赞说,这是罗森塔尔写的最好的作品。这篇新闻报道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这一节我们就来作一番探究。
  接着,学生自读课文,我要求学生假设自己是美国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颁奖词。然后,学生读自己的颁奖,我要求他们把所写的颁奖词进行比较,然后问:“你们所写有哪些内容是共同的?你们为什么都写到这几项内容?能不能联系课文说说你们的理由。”接着又叫几位学生念颁奖词,并要他们说出除了以上共同点外,你自己在颁奖词中还写了哪些内容,并联系课文说说你的理由。随着多位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对文章的内容与写法做了一个很好的分析。
  再后,教师小结:大家认为这篇新闻很强调客观真实的新闻文体特点,在内容上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这个重大主题;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侧面衬托,以乐写悲,将参观者所见所感交织着写,恰当穿插有关材料等手法,在语言上,许多语言都很形象而含蓄;在情感的把握上也很准确。这些都是我们在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写颁奖词时应该注意的。
  再后,让学生修改颁奖词,要求学生吸纳别人颁奖词的优点对自己所写的颁奖词做一番修改。在学生修改之后,老师请学生推选两位同学将自己修改后的颁奖词念一念。老师询问学生:“你刚才所念的颁奖词与原稿相比补充了哪些内容?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从学生修改后的颁奖词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确有了明显的进步,对《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有了较深的理解。
  从这节课的课初与课末来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一个明显的落差。教学之初,教师让学生通过写颁奖词表达自己对《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理解,此时,应该说学生的认知还是属于“潮落阶段”。我让学生把自己写的颁奖词与其他同学交流,总结他们所写颁奖词的共同点,然后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再后学生吸纳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颁奖词,这就是“潮水逐步上涨”的过程,及至最后每个学生将自己修改过的颁奖词向其他同学展示时,他们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此时他们的认识与教学之初的认识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落差。这种认识上的落差显示出了这节课的教学效率。这种落差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动力。
  在我看来,一篇课文教学之初,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盘活这些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就具有了创造性、开放性,就会呈现出千姿百态来。
  三、精心选择教学的突破口,巧妙设计教学线索。
  《孙膑兵法》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对话:一次作战归来,主帅问军师孙膑,这次作战,我方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但为什么不能攻下对方的阵地呢?孙膑回答说,因为“阵无锋”,即没有找到适当的攻入敌方阵地的突破口。可见在两军的作战中,寻找切入点,突破它,是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战术。
  作战如此,语文教学也如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份额,要使阅读教学富有成效,就要很讲究突破口的选择,注意找准突破口。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说得好:“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见《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8期P23)可见突破口的选择对于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可以是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讨论,可以对文章独特结构的把握,可以是某种生动的语文训练形式。
  但是,打仗仅仅把对方的阵地撕开一个突破口,还是远不够的,需要后续部队的及时跟进。教学也是这样,在打开教学的突破口之后,教师必须以清晰的教学思路组织一连串的教学环节跟进,以扩大战果,不断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前进,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2005年11月在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工作会上,我以都德的《最后一课》为教学内容,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我以插图为突破口,以围绕插图设计的一连串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如下:起始阶段,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分别出示了人教版与苏教版为《最后一课》配置的插图,说:“这是不同版本教材为《最后一课》配置的插图,对文学作品插图的最主要要求是忠实于原文。请评议这两幅插图是否忠实于原文。”接着,我让学生把两幅插所进行比较,看这两幅插图所反映的情景在课文中是怎么描述的,哪一幅更忠实于原文。然后,我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两幅插图都是特写式的图画,特写式的插图在突出某些内容时,势必删去一些内容,因此,这两幅插图在反映课文内容方面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要在插图中补充一些内容,你们认为应该补充什么内容?请说明理由。”于是,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提出设想,说明理由,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容。在上面这些教学环节之后,我开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语言来设计课文插图:“既然同学们对这两幅插图都不怎么满意,那么请同学们为《最后一课》设计一幅理想的插图。因为我上的是语文课,所以我们不用线条和色彩,而用语言来描述。用语言设计的插图要尽可能生动、形象,忠实于原文,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学生再次展开想象,设想并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插图。有的设计为全景式的,有的设计为特写式的;有的设计突出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有的设计突出 小弗郎仕的形象;有的插图主张将韩麦尔与小弗郎仕的形象并重.学生的描述很精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这节课上得很流畅,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课后,在评析这节课时,许多专家肯定地指出,这节课能上得成功,除了课文插图这个突破口选得好外,还因为执教者并未在突破口上止步,而是将插图这个教学资源的功能加以延伸,以一连串围绕插图设计的问题组成线索引导学生去理解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潘新和说:“我钦佩陈老师教学设计的匠心独运,他把一般人不注意的插图作为组织教学的切入点,以此带领学生由表及里进入到对课文的多元解读……”“他不是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将课文过一遍,而是直截了当地设计了三个问题和一个练习,环环相扣地展开教学。”(见《语文建设》2007、1期)可见,突破口选择得当,教学线索组织得当,是这节课富有灵性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四、精心设计“引爆点。”
  对于课堂教学,我向来主张要“有板有眼”。“板”就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话,他必须有一定的程序,必须有适当的预设。但预设必须留有较大的学生活动的空间。不能带有过强的强制性,使预设变成圈套与陷阱。一旦预设变圈套与陷阱,学生失去了活动的空间,就只能在圈套与陷阱中挣扎。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显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也就得不到发挥。因此,我喜欢在课堂上设置一个思维量比较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鼓励学生发挥主体精神,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加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灵活性和复杂性,充满灵性。这灵性即是课堂教学的眼。
  例如教《林黛玉进贾府》,教师问,为什么林黛玉在外祖母问读了什么书时,说“只刚念了《四书》”,而在宝玉提出同亲问题时,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前后相差这么远?确实,“些须认得几个字”与“念了《四书》”不可同日而语。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片刻的安静后,学生很快明白,第二次回答是对第一次回答的修改,为什么要修改呢?因为回答贾母后,黛玉回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轻描淡写地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作此修改,黛玉是生怕在众姐妹中突出自己啊!而如此小心之语竟出自一个孩童之口,除了能看出她的机敏,还能看出她寄人篱下的多思多虑——“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理解至此,学生就不仅仅解答了一个疑问,而且,一改认为林黛玉小性子、小心眼等先入为主的看法,转而同情她的身世、理解她的性情了。这种思维量很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作出回答。此情此景犹如将一块巨石投入水池中,整个池都为之荡漾,而不仅仅溅起几朵小水花。你说这样的课堂还能不“活”吗?
  五、因势利导,驾驭好“节点”
  许多老师都有这种体会,某节课前半段上得很顺,但课中突然冒出某一个“楔子”,由于对这个“楔子”处理不当,这节课的后半段就上得很涩,成了“下肢瘫痪”课。这个“楔子”的出现就成了这节课的“节点”,即“拐点”。其实“楔子”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如何对待教学中的“楔子”既需要经验,更需要教学智慧。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不但不惧怕课堂上突然冒出的“楔子”,而且喜欢这些“楔子”.他们往往会借助这些“楔子”将教学引向纵深,推向高潮。因此我努力向那些优秀教师学习,注意对待教学中出现的“楔子”,驾驭好“节点”,使课堂教学腾挪跳跃,波澜起伏,富有层次感。例如我在上《各时代智慧的结晶》的作文指导课时,也出现了一个“节点”:我在引导学生猜测“那一句被学者认为是各时代智慧结晶的名言是什么”并引用论据证明时,有学生猜测这句名言是“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并举了一正一反两个事例。反例讲×××到美国NBA打篮球,但是在亚运会召开之际,中国队需要他为祖国出力时他却寻找借口不履行当初的承诺。这一学生刚说完,该组的其他同学就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我们不清楚幕后的情况,不应妄下结论。出现了“同室操戈”窝里斗的现象。此时我没有一边倒,而是坐山观虎斗,之后,指出:“王治郅不归队参赛的情况你不清楚,我也不清楚,但热爱祖国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我语带幽默,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过了这个“节点”之后,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就更高潮了。
  六、选好动情点,拨动学生“情”弦。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需要情感。因为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在于通过呈现形象画面,直接诉之于审美主体。在阅读这一审美过程中,情感起到了媒介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借用情感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
  为了创设情境以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必须选好“动情点”。例如上《各时代智慧的结晶》的作用指导课,我以故事导入:一位成功的大学者,到了晚年回顾自己的经历认为有必要写一本《各朝代的智慧录》,好留传给子孙。于是他召集他的学生来编写。他的学生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完成了一套十二卷的巨著。老学者看了说:“各位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去读完它,把它浓缩一下吧!”几经删减,完成了一卷书。然而老学者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叫那些学生继续浓缩。这些聪明的学生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浓缩为一页,浓缩为一段,最后浓缩为一句。老学者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兴奋,说:“各位先生,这真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并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担心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这一句被学者认为是各时代智慧结晶的名言是什么呢?”这个故事其实是铺垫,所提出问题即是“引爆点”,其实也是“动情点”。
又如《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中所揭露的历史悲剧也是动情点,教该文时我即借助这个动情点以感染学生。我在教学起始阶段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
  “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旧址前,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威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归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A.M.罗森塔尔到奥斯威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威辛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发生。然而A.M.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个悲剧。结尾,我又紧扣奥斯威辛历史悲剧这个动情点强化悲剧的教育功能:
  “从1945年至1958年,这13年间,奥斯威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40多年又过去了,奥斯威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的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静静地躺着,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些地方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的“动情点”逐步得到强化,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课堂教学也就活了。
  总之,架稳教学的支点,精心选择教学的突破口,巧妙设计教学线索,精心选好引爆点,驾驭好课堂中的关键点,根据学生实际,做到课课教学有“落差”。这些是构建富有灵性的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要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因灵性而充满精彩”,这就要求执教者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当执教者的教育智慧闪烁之日,即是课堂充满灵性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