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火岭熔火鱿鱼:信宜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6:40:33

信宜市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西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3081平方千米。总人口124万人(2003年)。信宜市辖1个街道(东镇)、18个镇(池洞、朱砂、贵子、怀乡、洪冠、平塘、思贺、白石、钱排、新宝、合水、大成、水口、镇隆、北界、金垌、茶山、丁堡)。市人民政府驻东镇街道,邮编:525300。代码:440983。区号:0668。拼音:Xinyi Shi。

目录

·                                 • 信宜概况

·                                 • 历史沿革

·                                 • 自然地理

·                                 • 经济发展

·                                 • 名胜古迹

[显示全部]

信宜市-信宜概况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东与阳春市相接、南与高州市交界,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接壤,北纬22°11′16″~ 22°42′26″、东经 110°40′36″~111°40′39″。东西长102.719公里,南北宽57.656公里。是鉴江、黄华江、罗定江之发源地。全市总面积3101.7平方公里,七成多是山地,是“八山—水一分田”的山区,属广东省50个山区县(市)之一。

信宜市

信宜市辖19个镇370个村委会,总人口123多万,其中市区人口18万。信宜是广东省华侨较多的县市之一。全市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达到538285人。侨胞分布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比1988年24个国家和地区增加了9个。其中旅居人数最多的前5个国家依次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美国和加拿大。港澳同胞达到22634人,其中澳门同胞有1194人。全市有归侨2068户,2707人;华侨华人眷属、港澳同胞眷属以及归侨眷属合计达到38902户,392290人。华侨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南亚和美加地区,有509142人,占全市全部华侨华人的98.7%。其中旅居马来西亚454375人,约占88.1%;旅居新加坡24659人,约占4.8%;旅居泰国18788人,约占3.6%;旅居美加地区10269人,约占2%。在茂名各市、县、区的统计资料中,信宜华侨华人占全茂名市的95.6%,侨属人数占全茂名市的88%,归侨人数占全茂名市的77.6%。 

信宜,自南朝梁天监元年(公502年)开始建置郡县,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南朝、隋、唐、宋时代,信宜是梁德郡、怀德郡、南扶州、窦州治所驻地;是清代拜上帝会广东一方首领凌十八的故乡,他领导的起义,是太平天国最早的武装起义;信宜曾是“大洪国”首府驻地;1927年怀乡起义,它建立过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五支队活动的主要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信宜的生产建设和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信宜市

信宜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主要有:锡、金、铜、铁、钼、锰、锌、钨、玉石、高岭土、稀土、花岗岩等,境内的银岩锡矿是全国第三大锡矿,东坑金矿为广东省第二大金矿;花岗岩花色品种多样,总储量达21亿立方米以上;玉矿是全国唯一的“南方碧玉”,以它雕制的工艺美术品誉满中外。水资源充足,全市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18.8万千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稻谷、小麦、玉米、花生、木薯、黄红烟、茶叶、反季节蔬菜等粮食及经济作物,以及砂仁、田七、肉桂、益智、八角、巴戟等中药材。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0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8.7%活立木蓄积量达1024.3万立方米,居广东省第四位。信宜山青水秀,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多姿多彩的“虎跳鹃红”、“石印飞瀑”,有疗养度假胜地“西江温泉”,有高耸云天的粤西第一峰“大田顶”,有“植物王国”之称的省级白然保护区“大雾岭自然保护区”,有历史悠久的镇隆文化古城,有风景独特的大仁山旅游区,还有“半月烟雨”、“锦湖秀色”、“文锦晴波”等奇特景观。

信宜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交通四通八达。国道207线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并已全部改造成一、二级公路,北接肇庆,直达广州,南通茂名、湛江等港口城市。

市区到各镇均有国道或省道直通,途经信宜的全国第三条南北大通道洛湛铁路国务院已经批准,现正在筹建中。邮电通信发达,全市城乡电话程控化,移动电话数字化,传输光纤化,并开通了国际互联网。电力供应充足,行政村通电率达100%,是全国小水电先进县(市),市区已建成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的自来水厂。

信宜市近年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大大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八五”时期以来,连续五年成为“吨谷市”,进入了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量百强县(市)、全国水果百强县(市)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市、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全省创建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全省体育先进市等。1993年,信宜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1995年,实现了撤县建市。

信宜市-历史沿革

 

据《今县释名》:“隋为怀德县,唐析置信义县,宋讳义改宜,有招义山、信义水”。1995年设市。

信宜市

2000年,信宜市辖23个镇:东镇镇、池洞镇、硃砂镇、怀乡镇、旺沙镇、径口镇、镇隆镇、贵子镇、茶山镇、新宝镇、平塘镇、洪冠镇、钱排镇、白石镇、丁堡镇、金垌镇、水口镇、高坡镇、思贺镇、合水镇、大成镇、北界镇、安我镇。总人口907978人,各镇人口: 东镇镇 171995 镇隆镇 44325 水口镇 51695 北界镇 41014 高坡镇 18067 丁堡镇 33902 池洞镇 53125 金垌镇 26640 径口镇 23348 朱砂镇 28539 安莪镇 18136 旺沙镇 17999 贵子镇 30601 怀乡镇 61426 茶山镇 18064 洪冠镇 29069 白石镇 43900 大成镇 31982 钱排镇 43230 合水镇 31979 新宝镇 26743 平塘镇 35037 思贺镇 2716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信宜市辖23个镇(东镇 池洞 朱砂贵子 怀乡 洪冠 平塘 思贺 白石 钱排 新宝 合水 大成 水口 镇隆 北界 高坡 金洞 径口 安我 旺沙 茶山 丁堡)。

信宜市

2003年11月,(1)撤销旺沙、安莪2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朱砂镇。调整后,朱砂镇共有32个村委会,总面积282.03平方千米,总人口85930人,朱砂镇政府驻原朱砂镇政府驻地;(2)撤销高坡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北界镇。调整后,北界镇共有33个村委会,总面积182.44平方千米,总人口83721人,北界镇政府驻原北界镇政府驻地;(3)撤销径口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金垌镇。调整后,金垌镇共有2个居委会和23个村委会,总面积195.71平方千米,总人口68538人,金垌镇政府驻原金垌镇政府驻地。(出处)。区划调整后,信宜市辖19个镇(东镇、池洞、朱砂、贵子、怀乡、洪冠、平塘、思贺、白石、钱排、新宝、合水、大成、水口、镇隆、北界、金洞、茶山、丁堡)。

2005年1月4日,粤民区[2005]1号批准撤销信宜市东镇镇,设立东镇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信宜市辖1个街道(东镇)、18个镇(池洞、朱砂、贵子、怀乡、洪冠、平塘、思贺、白石、钱排、新宝、合水、大成、水口、镇隆、北界、金垌、茶山、丁堡)。

信宜市-自然地理

 

信宜地形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东与阳春市相接、南与高州市交界,西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容县毗邻,北与罗定市接壤,北纬22°11′16″--22°42′26″、东经110°40′36″--111°40′39″。

全市总面积3101.7平方公里,七成多是山地,是“八山—水一分田”的山区,属广东省50个山区县(市)之一。境内地势东高西低,高度从海拔50米至1704米。

信宜山脉

大田顶

信宜地势由南至北,逐步由丘陵地带到山区,全市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大小山头371座。其中大田顶海拔1704米,是粤西第一高峰。

大田顶:大田顶,又名大天顶,位于信宜市大成镇东部,地理座标是北纬22°17′31″,东径110°12′51″海拔1704米,地处亚热带南端,是云开山脉大雾岭的主峰,为粤西第一高峰,西江支流黄华江的发源地。山中有茂密原始森林,其中不乏珍稀动植物和名贵药材。

雷公岭: 雷公岭原名招义山,位于信宜市池洞镇与金垌镇交界处,海拔350米,雷鸣则涧响应,故称雷公岭。唐武德四年(612年)析怀德县地置信义县(信宜县前身),取信山的“信”字与招义山的“义”字而名县。

雷公岭

特亮山:特亮山位于信宜市金垌镇光荣村与南屯村之间,今名牛粥岭,海拔573米。光绪《信宜县志》载:“昔日有白牛夜出,光影四射,因见此牛发亮,故名特亮山,多产石灰石。”唐武德五年(622年)置特亮县,以此山名为县名。

鸭兜山:鸭兜山信宜市位于贵子镇,海拔1199米,山上产鸭兜茶。清初以前,该山为瑶民居住之所。1982年广西瑶胞派人前来山上寻取祖先遗骨,在悬崖石洞中找到古代瑶族骨埕和遗骨。山上有连片大面积天然草场。

白马山:白马山位于信宜市钱排镇白马村,海拔1475米,相传白马隐见而上,故而得名。山上石崖林立,生长着七根白毛茶,可望而不可采。相连有狮子山,海拔1442米,山上盛产黄莲药材。

白马山

大水岭:大水岭位于信宜市钱排镇与合水镇交界处,海拔1045米,前夷后竣,岭周围常降大雨,因而得名。岭侧有素东公路经过,通往合水等地。

黄坡岭:黄坡岭位于池洞镇与怀乡镇界山,海拔350米,汽车从县城通往怀乡、洪冠、茶山必经之地。岭上有饭店、商店、古时有寺。岭上岭下及四周松林如海,连绵万亩,是一片美丽的绿洲。

长岗领:长岗领位于信宜市东镇镇,海拔450米,是信宜市通往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堡等地的通道。古时岭坳处有茶亭,现有小食店和小卖店,岭的周围林海松涛,一片茂盛,盛产玉桂、柑橙、松脂、竹子等土特产,是一个良好的“森林公园”。

炉塘顶

炉塘顶:炉塘顶位于信宜钱排镇,海拔1681米,高度仅次于大田顶,为粤西第二高峰。山上有连片大面积天然草场,办有畜牧场。

大雾岭:大雾岭位于信宜大成镇东南6.5公里,与高州交界处,海拔1423米,因终年云雾笼罩,人们看不清其面目而得名。山上蕴藏丰富的植物资源。

银岩顶:银岩顶位于信宜钱排镇境内,海拔1334米,以富含锡、钨、铋、铜、钼、铁、金的多金属石英斑岩型脉石矿而著称。

公和山:公和山位于信宜茶山镇和贵子镇之间,海拔1298米。两峰对峙,如肩相倚,又名公婆石。清咸丰年间,乡民筑堡于此,以防贼乱。

石船顶:石船顶位于信宜新堡镇东南部,海拔1201米,为信宜与阳春的界山。

鸡笼山

鸡笼山:鸡笼山位于信宜合水镇南部,海拔1281米,是信宜、高州与阳春的界山,罗定江(上游称合水河)发源地。

大仁山:大仁山又名云岫山,是信宜市的名山之一,位于信宜市郊北逻村,海拔高728米,距市区3公里。相传古时有位仲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山因此而得名;此山由三主峰相连而成,极似恬然而睡巨人,因而也有“大人山”之说法。山高岭峻,气势雄伟,奇峰隐现,云雾缥缈,怪石嶙峋,松涛阵阵,异穴藏宝,别有洞天,草药俯拾皆是,山茶沁人肺腑,遍地茂林修竹,处处鸟语花香。

太华山:太华山,位于信宜市东镇镇庄垌村,地处信宜市区西北面东镇镇与池洞镇交界,距市区约10公里,海拔678米。是信宜的名山,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山腰树木茂盛,郁郁葱葱;山巅绿草如茵,山花烂漫。

天马山

天马山:天马山位于信宜市北界镇旺将村的西南边。海拔1080米的天马山有蓊蓊郁郁的森林、清澈的甘泉、幽深的峡谷、形态各异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高旷令人神往的南国大草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桫椤、鸡毛松、红花荷、人头蕨等珍稀树种,果狸、箭猪、山龟、山鸡等野生动物。天马山还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遗址和大片茶树、柠檬。

白鸡岭:白鸡岭是信宜市的一座名山,海拔1548米,位于信宜市白石镇与钱排镇的交界处,为白石河与钱排河的分山岭。岭下有白鸡村、白鸡寨、白鸡街等以白鸡命名的地名。传说古代白鸡出鸣岭上而来。

信宜水文

黄华江

信宜东西长102.719公里,南北宽57.656公里。是鉴江、黄华江、罗定江之发源地。

鉴江:鉴江流域是广东省的第三大流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10°20′至111°20′,北纬21°15′至22°30′之间,发源于信宜市虎豹坑,流经高州、化州、茂名、电白等县市,在吴川市的沙角注入南海,干流全长231km,流域面积9464km2,是粤西沿海最大的河流。

黄华江:珠江二级支流,发源于信宜大田顶,向北流至旺沙镇加塘村出广西,于藤县与北流江汇合。主干长230公里,在信宜境内98公里,有钱排河、贵子河、沙底河、朱砂河等支流。

罗定江:罗定江其实就是历史上曾经多次提到的南江。罗定江从信宜鸡笼山发源,流经罗定、郁南,到南江口镇而汇入西江。罗定江虽然是珠江水系主要河流中流程最短的一条,但它所流经的地域,有许多原生态文化藏于深岭幽壑之间。

信宜气候

信宜地处低纬度的山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又有复杂多变的山区气候特点。由于山多,气候夏热冬凉,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为16.5℃~22.8℃,年降雨量为1477~1941毫米,无霜期205~347天。

信宜自然资源

信宜玉器

信宜市物产资源丰富。盛产全国唯一的“南方碧玉”,矿产主要有玉石、花岗岩、滑石、金、银、铜、铁、锡等30多种,目前已开采的有20多种,其中银岩锡矿是中国第三大锡矿,东坑金矿为广东第二大金矿,花岗岩储藏量达数十亿立方米,居广东首位。

境内地势东高西低,落差达1600多米。市内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集雨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条,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18.6万千瓦,居全省县(市)第一位,已开发装机近14万千瓦,正常年景发电量达4亿千瓦时以上。全市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大部分山地有自然生长的林木、竹、藤、芒等,森林覆盖率达68.7%,森林面积19万多公顷,活立木积蓄量1024.3万立方米。

市内农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花生、薯类等,并盛产松杉、竹以及田七、砂仁、八角、山楂、柿子和竹器、玉器、“三黄鸡”等,大宗经济作物有香蕉、三华李、荔枝、龙眼、茶叶、柑橙、南药等。

信宜市-经济发展

 

信宜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003年,完成信宜市生产总值1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实现财政总收入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4170.3元,比上年增长4.63%,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一)工业

信宜市

信宜市工业主要以资源开发及资源型加工业为主,工业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怀乡竹编工业园、大成石板材加工工业园、朱砂、东镇工业小区等。工业产品主要有:松香、水泥、发电、红砖、花岗岩石板材、机制纸及纸板、竹编及玉器工艺美术品等。至目前止,市工业园区首期建设已完成土方工程,建成厂房9栋1.5万平方米,已有1家企业建成投产,有6个项目签约进园,还有21家企业初步落实了入园意向,签约项目陆续进园建设。在市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的带动下,镇级工业小区建设相继顺利展开,东镇、怀乡、池洞、大成、水口、朱砂等一批镇级工业小区建设,做到开发建设一片,进园项目一批,实现边开发、边建设、边投产的喜人局面。大成镇开发建设的石料加工小区,在原有石料加工企业163家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大中切锯58条,磨光机50台,并继续呈现出投资者争相报名、踊跃进园的千帆竞发势头。怀乡镇以竹编为特色的工业小区, 已有8家规模以上企业入园经营,有10家企业签订了入园投资合同书,预计进园企业全部投产后,小区工业产值可达1.5亿元。随着小区经济的兴起,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6%,达32.34亿元。

(二)农业

信宜市

信宜市农业产品主要有:粮食、花生、蔬菜、水果、猪肉产量、水产品、三鸟饲养等。目前,全市农业已初步形成了山地养鸡、水果种植、松脂生产等较具规模的支柱产业。2003年,农村工作大力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按照“五取消”、“一种税”和“一事一议”制度,使全市农民人均负担从174元减至24.18元,减幅达83.5%。撤并镇等配套性改革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推进,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推动了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信宜市优质高效农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种养业标准化生产已在东镇、水口、钱排、思贺、池洞等镇分别办起了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已有9个农产品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食品”认证标志,“信宜三华李”、“信香”牌优质米获得国家工商局的商标注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发展,全年订单农业发展到2.3万多亩。2003年,信宜市农业增加值38.0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3%。

(三)第三产业

信宜市以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2003年,我们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开发,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天马山、太华山、大仁山、镇隆古城、大雾岭的旅游资源,发挥全市旅游景点开发的整体联动效应,推动全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尽管在“非典”疫情影响的严峻形势下,全市景区接待游客仍比上年增长15%。尤其是天马山生态旅游风景区,不但以其真山水、纯生态的大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来,而且实现了边开发、边接待游客、边产生效益,遇上节假日旅游旺季,门票收入最多的一天达到20多万元。2003年12月352线公路单幅通车, 当月落户我市投资超千万元的签约工业项目就有9个,总投资额达2.1亿元。

(四)外经贸

信宜市

信宜市外贸出口的主要以竹木器编织品、家电产品为主,其中竹木器编织品占据了外贸出口产品的八成以上。2003年,我们通过加强电子商务、网上推介招商的措施,减少“非典”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全面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使我市利用外资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7%。我们通过加强对出口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努力实现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加强协调和服务功能,积极为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帐户托管贷款,及时解决出口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使全市外贸出口再创历史新高。2003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2.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2%。

(五)民营经济

近年来,信宜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02年,信宜市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49万户,实现总产值99.03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61.9%。其中民营工业企业近2000家,工业总产值达49.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五成以上,带动就业近20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54.3%。2002年,信宜市个体私营企业上缴工商税收7117万元,占全市同级税收比重68.94%,全市民营企业纳税超100万元的有25家,超50万元的有43家。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成为信宜市经济的正要支撑、科技创新和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及财税、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信宜市-名胜古迹

 

镇隆古城

镇隆古城

镇隆古城位于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在东、西两江夾趋之下,汇合于鉴江而为窦江,因而古称“窦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民国时所建成的古民居多分布在与镇隆古城一河之隔的镇隆古街上。这些古建筑物的风格颇为别致,有中国传统的,也有中西合壁的,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

据史料记载,镇隆古城有国内颇为罕见的由十三所书院形成的古书院群,以及七个公祠,两家公馆、文明门“红楼”、学宫“大洪国王府旧址”、冼太庙“大洪国招贤馆”、中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书院尚有四所,红楼“文明门”、大洪国王府“学宫”、大洪国招贤馆“冼太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内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树木也偶有所见。

镇隆古城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农业景观也美不胜收。镇上有连绵千亩的香蕉绿色走廊,有连片数百亩的鱼塘水乡美景,有果香满山的田园风光,初步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信宜的东、西两江汇流与鉴江交合于此,三江六岸绿水倒映,在当地有“小桂林”之称。“三叉海”遍布温泉,具有健肤美颜和防、治各种皮肤病之功效,曾是“旧信宜八景”之一,称“温泉吐玉”。温泉边是宽阔的银色沙滩,是潇遥游乐的好去处,古城、鉴江风光、现代农业三位一体,相竞生辉,构成一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的美丽景观。

太华山

太华山,位于信宜市东镇镇庄垌村,地处信宜市区西北面东镇镇与池洞镇交界,距市区约10公里,海拔678米。山上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被誉为“信宜新八景”之一的“太华览胜”,已成为海内外同胞观光浏览的胜地。

太华山

太华山是信宜的名山,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山腰树木茂盛,郁郁葱葱;山巅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山上有三座古色古香的宙宇,两座太尉庙,一座观音寺,建筑古雅庄严,保存完好,太尉庙祀奉的是:邯、鄢、陶三太尉。

三座庙殿中,灵神异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拜神求签者,纷至沓来;游览观光者,络绎不绝。寺庙两边,两座小山丘对峙,一座如钟,一座似鼓。钟鼓之间是池口,池口下边是200余米高的石壁悬崖。池水飞泻而下,像倒挂的银练。寺庙南侧有古井,水清质优,汨汨不绝,是鉴江的源头之一。清澈见底的天池和仙湖,游鱼可数。美如彩虹的九曲桥,还有邯、鄢、陶三太尉当年率部筑起御敌土墙城和三太尉的天葬坟。

太华山

登上太华巅,四面八方的美景尽收眼底:向东望,大田顶电视塔高耸入云,信宜市区一河两岸新的城市建筑群蔚然壮观,尚文水库波光闪灿;面南是高州山水,高城宝塔遥遥在目;面北可观广西鸡冠山、土柱山、饭盖顶山;朝西,西江温泉,芳气盈天。山上有数十亩茶园。漫步幽径,茶香扑鼻,直泌心脾。林间小憩,听松涛鸟语,品太华山茶,劳尘尽洗,心旷神怡,精力倍增。

1991年,经茂名市旅游局批准,把太华山定为信宜市第一个旅游区,历史文物保护区。2002年,太华山旅游区委管会投入大量资金,对旅游设施进行建设,主要项目有太华山宾馆长廊、古堡长城、游览索车、生态旅游点道路、天文揽胜台、上山石砌云梯、天梯、仙坛、天池、庙宇区商业长廊等,此外,即将落户太华山的“天下第一鼓”已铸成。

大仁山

大仁山

大仁山又名云岫山,是信宜市的名山之一,位于信宜市郊北逻村,海拔高728米,距市区3公里,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相传古时有位仲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山因此而得名;此山由三主峰相连而成,极似恬然而睡巨人,因而也有“大人山”之说法。山高岭峻,气势雄伟,奇峰隐现,云雾缥缈,怪石嶙峋,松涛阵阵,异穴藏宝,别有洞天,草药俯拾皆是,山茶沁人肺腑,遍地茂林修竹,处处鸟语花香。

山“险峻雄伟,高矗天际,有泉百道,从烟雾中飞舞而出,下流成涧。中有云涧庵。”长期以来,它吸引着骚人墨客盘桓,吟咏其间。清顺治年间信宜知县徐鸣珮诗云:“涧水遥从天上来,溪云簇簇覆荒台。中峰石静蟠龙吼,百道泉流过雁回。旱魃无愁逢泽国。丰年有象到春台。恹恹每抱忧民病,憩此轩渠笑口开”。

山上林木幽森,怪石奇布,涧水清洌,云雾缭绕。到处生长着当归、荆芥、银花、金钱草、细辛等丰富的药材。传说大仁山上的豆是何仙姑撒下的种子,可治水痘,清热解毒。又传说,清顺治年间,凡登山喝了仙人泉水的,都免于当时盛行的鼠疫;还传说,一个农民随众登了山,改变了贫穷面貌,农作物丰收,六畜兴旺。于是形成了每年五月初一登山浏览,采集中草药的习俗,周围20里居民,结队而往,5月1日这天登山者有3000至5000之众。1949年以后,此俗不废。

大仁山

山上还有花园,味道香醇,令人陶醉。清信宜人林湘源《高源云涧》诗道:“花边洗钵香成饭,竹外煎茶雪满瓯。”如果你亲历其镜,会深深感到这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仁山在民间有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铁拐李、吕洞滨、何仙姑等七仙曾陪伴何国舅在此修行,因而留下了许多胜迹,左马右狮,脚踏龟蛇,其中“马岭超骧”,又是信宜旧八景之一。与传说有关胜景还有:金鸡窿、崖鹰鼻、二座岭、进宝岭、仙人泉、仙人灶、仙泉洞、仙磨石、仙人脚印、石狗岭、三脚灶、龙牙耸翠、小瑶池、何仙姑井、地龙庙等。因此,当地人又称此山为仙人岭,并建八仙庙以祀奉。

登上大仁山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胸怀为之广阔,眼界豁然开朗。

大仁山,经1992年至1999年的开发,增加了许多景点,修通了登山水泥公路,现在游人不断增多,成为信宜市区附近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风景区。

信宜市-土产特产

 

柿子

柿子

柿子是信宜市有名的土特产。信宜柿子个大肉嫩,甜脆可口,果软汁多。

柿子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以及糖、铅、磷、铁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维生素C含量不亚于苹果、柑橙、梨、西红柿,含糖量可与葡萄比高低。

信宜种植柿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怀乡、洪冠、茶山、钱排等镇甚多,屋边、地里、路边、山坡地、河边处处都有。该市制作的柿饼,在港澳市场颇受欢迎,每年都大量出口。 

怀乡鸡

《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载:"信宜怀乡鸡"是湛江地区(注:茂名以前隶属湛江地区)著名的良种肉用鸡,也是我省地方良种鸡之一,原产于信宜县怀乡公社。当地农户世代饲养怀乡鸡作为主要副业收入之一,过节或祭祖时,有竞赛大鸡的习惯,探亲访友时以鸡相赠。世代积累自繁,就逐渐形成了怀乡鸡种。传说解放初,信宜县怀乡镇有个农民,寄了一只九斤重的本地三黄鸡给毛主席,后因其体形硕大而被送往当年的广交会展览,"怀乡鸡"因此得名。它与清远麻鸡(俗称清远鸡)、惠州胡须鸡并称"广东三大名鸡",与海南文昌鸡齐名。

怀乡鸡

这种鸡肉蛋并用,具有脚黄、主嘴黄、皮毛黄的特色,故又称怀乡"三黄鸡"。产地为信宜县怀乡镇以及洪冠、茶山、贵子、东镇等乡镇。

怀乡鸡,以色泽美观、肌肉丰满、肉质嫩滑、骨软皮脆、味道清香甜爽而名扬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此鸡适应性强,既可以家庭、野外放养,又可以设栏群养或笼养。一般饲养5个月左右,便羽毛丰满色艳,每只重达1.5至2.5公斤。现在,各乡镇农户普遍饲养怀乡鸡,全县年出栏量10多万只,销往广州、深圳、 珠海、湛江、江门、茂名等大中城市,以及出口到港澳地区。

信宜田七

信宜田七

信宜田七是名贵中药材,有行瘀、止血、消肿、镇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和各种出血病症。田七对种植环境和栽培、管理、收获、加工等技术,要求极其严格,而且种植期长,3年后才有收获,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抓不好,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1965年,信宜县大成、白石两公社在海拔700~1500米之间的山地上试种田七。1969年,已发展到60公顷,并陆续收获。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田七种植成为山区致富门路之一。1987年,信宜县大成镇北梭村经营田七44公顷,年收获8.4吨,产值2105万元,全村1590人,单田七一项,每人收入达1300多元。1988年,全县种植田七255.3公顷,产量22.4吨,为广东省田七种植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