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怎么控制:剪不断的历史渊源与战后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0:24:40
第三章剪不断的历史渊源与战后关系

 

历史上,英美与德日均有密切的关系:英美“本是同根生”,德日本是“难兄难弟”;战后,由于“冷战”的推动,这4国则发展为变敌为友的同盟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无论从组织上、制度上还是机制上等方面,均不断扩大和深化。

 

                            第一节 战前深远的历史渊源

 

一、英美“本是同根生”

英美两国历史上曾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美国取得独立后,仍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国“血缘”关系密切,“本是同根生”:同属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同操英语,属于同一政治、经济制度。

(一)宗主国与殖民地

15世纪末,由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的海上探险各有所获: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了到印度的新航线,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西班牙人哥伦布则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结果,地理大发现对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之一,是它们的海外殖民掠夺。葡萄牙殖民掠夺的对象主要是亚洲和非洲,西班牙殖民掠夺的对象主要是美洲。到17世纪前,西班牙除了在印度群岛和中南美洲建立了殖民地之外,还在北美南部的佛罗里达、乔治亚和墨西哥沿岸建立了

殖民点。

  17世纪初以后,法荷英3国殖民者也相继入侵北美。1604年,法国在加拿大建立了第一个固定的殖民地,3年后又建立了魁北克。1606年,英国伦敦和普利茅斯两个殖民公司从英王取得向北美移民的特许状;1607年,英格兰人首先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河口建立詹姆斯城,成为在美洲的第一个定居点。1609年,荷兰在哈德逊河开始建立殖民地,名为新尼德兰,并给当时的小村庄纽约取名为新阿姆斯特丹。

   西欧殖民者为争夺北美殖民地展开激烈的争夺。1664年,英国夺得荷兰的新尼德兰,并将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新约克——纽约。英法7年战争后签订的巴黎和约规定,法国拥有的新法兰西——加拿大以及阿巴拉契山脉以西直到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阔地区——均归属英国。到1733年时,英国已占据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阿巴拉契山脉的整个狭长地带,共建了13个殖民地。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按统治形式分为3种类型:1、皇家殖民地,多数殖民地是直属王室的皇家殖民地,如纽约、新泽西等共8个,由英王直接任命的总督统治;2、业主殖民地,有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和特拉华3个,总督由业主任命后由英王批准;3、自治殖民地,有康涅狄克和罗德岛,总督由选举产生,再经英王批准。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按社会经济情况可分为3种类型:1、东北部新英格兰的4个殖民地——麻萨诸塞、康涅狄克、罗德岛和新罕布尔什。这里工商业和渔业很发达,造船业是主要的工业部门。该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较其他地区要发展得快,工业比较发达,从传统上也更英国化,波士顿是该地区的工商业中心。2、中部4个殖民地——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和特拉华。该地区土地肥沃,谷物生产和畜牧业业特别发达,因此有“面包殖民地”之称。独立战争前,费城是该地区最大的城市。3、南部5个殖民地——弗吉尼亚、马里兰、乔治亚和南北卡罗莱纳。这里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种植园的生产全部使用奴隶劳动。南部殖民地从一开始就与英国有密切的联系,这里输往英国的商品最多,主要是农产品,再从英国输入工业品和日用品。

    南北战争后,美国的产业革命已进入最后阶段,其工业总产值已居世界第四位。这时,马克思指出:“目前(1866年)的美国,仍然应看作是欧洲的殖民地。”到1890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接近英国,恩格斯在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之后加了一个注释,仍然认为“从那时以来,美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国,但它的殖民地地位性质并没有因此完全失掉。”恩格斯分析说,因为那时,英国仍然是世界的“巨大工业中心”,而在此之前的一个相当时期内,

美国不过是“围绕着”这个工业中心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之一,由“英国消费它们的大部分过剩原料,同时又满足它们对工业品的大部分需求”。事实上,直到19世纪末,英国在美国是对外没贸易中仍占第一位。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美国对英国仍然处于一种经济上的依附地位,由此可见,英美关系之深。

(二)移民国家与英国影响

17世纪初期,欧洲移民大批涌向北美。最初是几百名英格兰移民的迁移,逐渐变成为势如潮水般的大迁移。17世纪的移民绝大多数是英格兰人,但中部地区也有一些德国人、荷兰人和瑞典人,其他地区也有一些法国人、意大利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这些非英格兰移民总共不到总人口的1/10。但是,1680年后,英格兰不再是移民的主要来源了,大批移民来自西欧其他一些国家。1690年时,北美殖民地人口为25万,以后大约每隔25年即增加一倍。到1775年,人口总数已达近260万。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美国领土扩张很快,与此同时人口增长也很快。其主要原因是,广阔的西部地区吸引了大批外国移民。外国移民人数,1820-1830年为15.2万,1831-1840年为60万,1841-1850年为170万,1851-1869年则高达260万。大批移民的到来,加速了美国工农业的发展。

  随着移民的增加和领土的扩大,美国人口的地区分布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1790年时,美国94%的人口居住在大西洋沿岸的原13个殖民地区域,居住在阿巴拉契山脉以西的还不到25万。1820年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大西洋沿岸居住的人口下降到73%,西部地区人口则上升到27%,人数已超过新英格兰地区。1790-1850年时,已有45%的

人口居住在西部地区了。随着大批移民从东向西迁移,广阔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

 

                 表3-1   1970-1850年美国人口的增长(万人)

                     年份                 人口

                     1790                  393

                     1800                  531

                     1810                  724

                     1820                  934

                     1830                 1287

                     1840                 1707

                     1850                 2119

                   资料来源:根据《欧美经济史》第359页

     数字改编。

 

     一批一批的移民在各种不同动机的推动下,在北美一度荒芜的大陆上,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建立了新的文明。移民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和宗教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为了追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1620-1635年,经济危机席卷英国,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农作物收成又欠佳,再加上圈地运动“羊吃人”的现象,不少英国人便离家出走,飘洋过海,到北美另谋生路。

  政治上的原因也迫使许多欧洲人移居北美。17世纪30年代,由于英国查尔斯一世的独裁统治,英国移民到北美的人数大为增加;40年代,克伦威尔掌权时期,许多保皇党人纷纷逃到弗吉尼亚。

  追求宗教自由也是移民的一个重要原因。16-17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之际,英国一批称为清教徒的人企图从内部改革英国国教。詹姆斯一世时,一部分清教徒认为在英国永远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改革英国国教,便离开英国到荷兰的莱顿,稍后,一部分莱顿教民决定移居北美,于1620年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查尔斯一世于1625年即位后不久,英国清教徒领袖们受到与日俱增的迫害,于是几个被迫停止传教的牧师也率领其追随者来到新大陆,于1630年建立了麻萨诸塞海湾殖民地。受其影响,有6个殖民地打上了清教徒的烙印。

    西欧其他国家的移民原因也大致相同。

    由于英格兰人是最早和最多的北美移民,其文化和传统影响很大,所以成为后来移民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在很大程度上,非英格兰人总是尽量适应最初移民的文化,于是英格兰的语言、法律和风俗习惯等便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尽管在北美的情况下有所改变。这样,到17世纪末,随着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公路的修筑和邮政制度的建立,共同的经济生活联系加强了,构成近代民族的各种因素初步具备了,美利坚这一民族开始形成。结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一种受新大陆环境影响的英国和欧洲大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这一特殊的历史原因,美国即使是在独立后,也与英国藕断丝连;战后,英美一直保持一种特殊关系;迄今为止,英国王室的动向仍是美国报刊的头号新闻。凡此种种,都说明英美两国亲密的“血缘”关系。

二、德日本是“难兄难弟”

   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大程度是以德国为“师法之范”:提出“富国强兵”的口号,效法德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扩充军备,以便挤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日本帝国宪法更是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翻版,均具封建军事性。

(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自己为德意志帝国皇帝;4月,帝国议会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最终实现了德国的统一。该宪法是在宰相俾斯麦主持下,由1867年的《北德意志联邦宪法》修改而成的。宪法共14章78条,其主要特点如下。

    1、帝国中央权力广泛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但帝国即联邦的权力大于其他联邦制国家:除关税、货币、度量衡、银行、铁路和军事等通常是属于联邦的权利之外,还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的制订。此外,帝国法律优先于各邦法律的权力。这样,各邦的权力较前大为削弱,实际上成了帝国政府的行政机构。

  2、具有专制主义性质

    宪法规定皇帝是帝国元首和行政首脑,在立法、行政和军事权方面拥有很大的权力;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因此,议会的立法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其地位和作用明显小于民主宪法下的议会。所谓议会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粉饰门面的装饰品。

    3、普鲁士居于支配地位

    宪法明文规定皇帝由普鲁士国王兼任,因此帝国宰相也就必然由普鲁士宰相兼任。因为普鲁士是帝国最大的一个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人口的61%。此外,在议会两院,即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中,联邦议会地位优于帝国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集合了最反动的保守分子;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由于普鲁士是最大的邦,因此操纵了联邦议会,而联邦议会事实上是由普鲁士政府控制的。

    4、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宪法规定实施普鲁士的全部军事法律和普遍义务兵役制,这就使帝国军队普鲁士化了。此外,宪法还规定帝国全体官兵都有服从皇帝命令的义务,这种义务应在军队誓词中明确宣

布。

  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德国的统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成为德国军国主义发展的依据,此外对日本帝国宪法的制订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1889年颁布宪法,中间达21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倒幕运动没有一个明确的纲领,所以尽管明治政府已确立了向欧美国家学习的方针,实行宪政乃大势所趋,但明治政府仍拖而不决,以便寻找一个学习样板。

    1871和1872年,明治政府先后派出两个使团赴欧美考察。1871年的使团先后访问了欧美12国,进行了将近2年的考察,回国后提出的治国方针是“以内治为急务”,具体有两条建议:一是“殖产兴业”,即效法英国,大力发展本国的工业和对外贸易,以求富强之本;二是“富国强兵”,即效法德国,优先建立军事工业和扩充军备,以便挤入列强之列。这时,日本把效法德国作为“急务”。1881年,明治政府下诏要在10年内召开“民选议会“,并于1882年再一次派遣伊藤博文等赴欧洲各国考察宪法和政治制度,以便起草帝国宪法。伊藤博文认为,在欧美各国中,1850年的《普鲁士国宪法》最适合日本的需要,因为该宪法宣布国王神圣不可侵犯,保留了君主专制的全部基本特征,所谓公民权利、选举议会等规定均有名无实。于是,伊藤博文专程赴德国进行研究,与首相俾斯麦相识,并向德国学者请教制宪问题。

    回国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宫内大臣,下设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起草宪法。1888年宪法草案完成。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召见群臣,宣读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由此正式颁布。该宪法共7章76条。总起来看,这部宪法深受德国宪法的影响,据有的日本学者指出,该宪法除第一、三十一和七十二条这三条是日本独创的之外,其余多达46条与普鲁士及德意志其他各邦的宪法类同。该宪法具有如下特点。

   1、天皇总揽大权

   日本帝国宪法是钦定宪法,是基于君权思想和天皇“恩惠”赏赐给臣民的宪法。因为宪法明确肯定天皇的专制大权。宪法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三条规定:“天皇为神圣不可侵犯”;第四条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这些条文毫不掩饰地表述了天皇总揽一切大权的思想。对此,伊藤博文强调说:“日本这个神圣的皇位,乃是皇朝先帝传至今上,再由今上传至他的子孙,而这个皇位,也就是我们全国统治权之所在。”

   2、议会形同虚设

   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其职权不是独立的立法机构,而是“协赞”即考虑和同意天皇行使立法权;此外,天皇有权解散议会和任命贵族院议员。也就是说,天皇并不与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只有天皇才能立法,而议会的考虑和同意只是附和,谈不上立法。这一思想贯穿于议会职权及其与天皇关系的各条款中。

   3、内阁从属天皇

   宪法规定,内阁和各大臣对天皇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议会无权决定内阁的去留,不能对内阁投不信任票。此外,枢密院名义上只是咨询机构,但实际上却是天皇的参谋部,成了帝国的决策机构。

   4、军事统帅权独立于内阁

   帝国的军事统帅权脱离内阁而独立,由天皇直接行使。因为宪法规定:“天皇统帅陆海军”,这是天皇的军令权,天皇行使军令权则通过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宪法还规定:“天皇定陆海军之编制及长备兵额”,也就是说,这是天皇的军政权,天皇行使军政权则通过陆海军

大臣。所谓军部就是海陆军部、参谋本部、军令部4个部的总称,在日本权力机构中占有特殊和重要地位。这样,内阁不但无权过问军事,而且自己的活动也要受军部的牵制,而军部则由此可对内阁施加极大的影响。

   可以说,日本帝国宪法是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翻版,在这各国宪法史上也是少有的;同时也有与德意志帝国宪法不同之处,即天皇的地位和权力,这是由日本的国情决定的。

 

                    第二节  战后变敌为友的同盟关系

 

   “第三帝国”的崩溃和“大东亚共荣圈”的破灭既标志着二战的结束,也预示着德日的新生。战后初期,德日均为阶下囚,处于战败国和被占领状态,其历史命运已由盟国决定。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冷战”起,风云突变,德日的处境很快从“山穷水尽”变为

“柳暗花明”。这是因为美国彻底改变初衷,对德日的占领政策从惩罚改为扶植。

一、德国:从分区占领到长期分裂

(一)3次重要会议

二战期间,美英苏3国首脑举行过3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就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主要是如何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处理战败国,达成了一些重要协定。

1、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第一次“三巨头”会议。在这次会议上,3国首脑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商讨。这些问题包括: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战后处置德国的设想,波兰边界的划分和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等。这次会议除了对开辟第二战场作了明确的协议之外,对其他问题均未作明确协议;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巩固了反法西斯联盟内部的合作。

2、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11日,3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了第二次会晤。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德国、波兰、联合国和对日作战等问题。其中对德国问题,3国有了共同的明确主张,即拟订彻底打败德国的军事行动计划,决定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必须彻底消灭;同时确定分区占领德国,除美英苏各有一个占领区外,还从美英占领区中划出一个法国占领区,并商定在柏林成立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除了上述问题外,会议还决定设立常设三国外长会议,并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宣言》。

3、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3国在德国境内的波茨坦举行了第三次会晤。这次会议除斯大林之外,美英都换了新人,即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艾德礼。这是3次中历时最长、争论最激烈的一次会议,主要是关于德国赔偿问题。但是,因为战争尚未全部结束,一方面世界舆论希望盟国继续合作,另一方面3国也互有需要,所以会议还是达成了一些协议,包括德国和波兰问题,决定设立美英法苏中5国外长会议,负责“准备同欧洲敌国的和约”,并就欧战结束时未解决的领土问题建议解决方案;此外,还决定迅速审判主要战犯。最后3国签署了《苏美英三国波茨坦会议议定书》。

(二)分裂不可避免

   战后初期,盟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继续展开激烈的斗争。

   德国投降后,1945年6月5日,美英法苏4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在柏林签署文件,规定德国分4个占领区:大柏林也由4国分区占领;各占领区司令遵照各自政府的训示行使其最高权力;同时,4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以保证各占领区的协调行动,并就涉及德国总体的主要问题作出决定。但是,由于东西方的方针政策不同,该委员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占领区自行其是,逐步成为各自独立的实体,形成了占领区事实上的彻底分裂。

1、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6月-1949年4月的第一次柏林危机加速了德国的彻底分裂。1946年7月,英美占领区合并为双占区。1948年4月,法占区又与双占区合并为西占区。合并后,英美法决定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旨在没有苏联参加的情况下对付经济问题,并为建立西德以及参加“马歇尔计划”作准备。苏联则视这行动为制造分裂和反苏联盟的计划。于是,从1948年6月起,苏联先是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最后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封锁柏林,禁止西方3国对西柏林的任何供应。

  柏林的地位比较特殊:东柏林位于苏占区内,西柏林则是位于苏占区而属于西占区的“独立政治单位”,其物资供应和交通运输主要依靠与苏占区之间的4条公路和铁路,2条河道和3条空中走廊。苏联对柏林的封锁既是对西方3国施加压力,也是对其管制能力的考验。对此,美国的对策则是针锋相对,运用其强大的空运能力,组织起一座“空中桥梁”,接连不断地从空中向西柏林运送有关供应品。在苏联封锁柏林的将近一年中,380架美国运输机每天飞行好几次,共计飞行25万次,连续向西柏林空运了200多万吨的粮食、燃料、药品和其他必需品。

   1949年2-5月,苏联在封锁柏林、施加压力未果的情况下,与西方3国就柏林问题进行秘密谈判,并达成了解除封锁柏林的四国协议。至此,历时将近12个月的第1次柏林危机暂告结束。这次柏林危机成了德国彻底分裂的催化剂。

    2、东西德分裂

    1949年5月10日,德国的西占区宣布波恩为首都;23日,又通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宣布西德为联邦制国家;8月24日,西占区进行联邦议院选举,并于9月12日选出联邦总统;9月15日,组成了以阿登纳为总理的联邦政府;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同年10月7日,苏占区德国人民委员会通过了“成立临时人民议院和组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的协议,同时宣布该人民委员会为临时人民议院,委托格罗提渥组织临时政府,于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11日,临时人民议院选举出总统,苏联军事当局发表声明,决定将其“行政职权移交”给东德临时政府。

    从此,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国家。

3、东西柏林分裂

    1949年11月30 日,东柏林召开“特别议会会议”,选出了新的市政府和市长,并宣布新市政府决定把柏林并入苏占区;两天后,苏联军事长官表示承认该市政府为柏林全市惟一合法的行政机构,答应给予一切必要的援助。12月5日,西柏林也举行了选举,成立了市议会和市政府,选出了市长,并宣布要把柏林变为“统一和自由德意志共和国的首都”。这样,柏林也正式分裂为各自不同的立法、行政体制的两个城市。

二、日本:从单独占领到对美依附

(一)美国单独占领

    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估计在东亚打败日本,势必牺牲大量士兵员,因此宁愿在欧洲作出一些让步,以便换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投降后,美国已决心单独占领日本。1945年8月14日,美国在给日本政府的“总命令第一号”中规定:日本、菲律宾和朝鲜北纬三十八度以南地区由美军受降。8月16日,苏联对此提出修正:1、整个千岛群岛应由苏联受降;2、在北海道南北间划一道线,北部由苏军受降。美国同意了前者,拒绝了后者。8月18日,苏军在千岛群岛登陆,包括南千岛和国后与择促两岛,并占领了原属北海道的色丹和齿舞两岛。战后,苏日两国为这“北方四岛”的归属争论不休,至今尚未解决。美军则以“盟军”的名义占领了日本,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

  1945年12月,莫斯科3国外长会议通过协议,决定在华盛顿设立“远东委员会”。该委员会虽然形式上高于盟军最高统帅,但最后决定权却掌握在美国手中。此外,在东京还设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它实际上只是美国最高统帅的咨询机构。

    战后初期,美国对苏尚未正式推行冷战遏制政策,对日本作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仍怀有戒心。美国既迫于国际社会进步舆论的压力,又不想使日本构成对美国的威胁,所以对日占领政策不仅仅限于消极地履行投降条款和签订媾和条约,而且积极地在日本进行广泛的改革。1945年9月22日,美国占领当局发布了《日本投降后合众国初期对日方针》这一政策性文件,说明美国占领的目的旨在解除日本的武装和军国主义;不久,又颁布了一些有关的法令。后来,这些文件被统称为“民主改革”措施。这些民主改革是战后初期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虽然是要控制日本,但是客观上打击了日本的封建势力,对战后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继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二)美国单独媾和

   战后初期,美国官方有关对日媾和、战争赔偿和占领等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1947年3月,美国国务院提出对日和约方案,强调要防止日本东山再起,必须索取战争赔款,媾和后应继续管制。这一方案遭到反对。美国的目的是希望既要能媾和又要继续驻军,使其占领合法化。1948年7月,凯南提出建议:放松赔偿,拖延媾和,继续留驻。在此期间,国务院主张尽快媾和,以拉拢日本;而军方则主张为了美军留驻,必须维持占领。

    美国决策层的意见分歧相持不下,直到1949年底形势发生重要变化,才加快媾和步伐。

中国革命胜利后,日本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日本成为美国的供应基地。麦克阿瑟还指令日本政府建立一支有7.5万人的名为“警察预备队”的军队,并增加海上保安力量。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决定加紧单独对日媾和。

  1950年9月18日,杜鲁门任命国务院顾问杜勒斯为总统特别代表,负责筹划对日媾和。经过杜勒斯的多方奔走游说,1951年9月4-8日,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出席会议的除日本外有51个国家,但在美国的操纵下,打败日本的主要亚洲国家中国、朝鲜和越南被排除在和会之外;会议否决了苏联的提案和修正案,与会的苏联、波兰和捷克拒绝签字。这样,主要由没有对日作战凑成的48国与日本签订了和约。

对日和约规定,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等岛屿的权利,但却避而不谈这些岛屿的归属问题;确定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和硫磺列岛交由美国“托管”;并规定盟国占领军应尽早撤离日本,同时又规定外国军队可根据双边或多

边协定,在日本领土上“驻扎或留驻”。

(三)美日安全条约

    美国在对日媾和的同一天,也与日本签订了《美日安全条约》,由此取得了“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该条约规定,驻日美军不仅是“用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的安全”,而且还可用以镇压日本国内的“大规模暴动和骚乱”。不久,美日又签订了实施《美日安全条约》的“行政协定”。该协定规定,日本应向美国无限地提供军事基地,驻日美军及其家属在基地内享有治外法权及原占领军所享受的一切特权。

  美国单独对日占领、媾和与美日安全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形式上获得了独立,但实际上却处于半独立、半被占领状态。而日本则乐意对美依附,充当美国的“小伙伴”:政治上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外交上追随美国,军事和经济上则依赖美国。

三、从惩罚到扶植

(一)“冷战”的推动

战后初期,美国对德日的占领政策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

    对德国,美国从消灭德国工业、肢解德国和使德国农业化的严厉惩罚政策,转变为欧洲复兴不可没有德国,从而扶植西德,在经济上提供援助,改善西德的经济状况,恢复其生产力;在军事上让其加入“北约”,以此把西德作为恢复西欧的核心力量和反苏的屏障。

    对日本,美国从占领初期确定的彻底摧毁其军国主义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的政策,由彻底打击转为大力扶植垄断资本复活,由民主改革转为经济复兴,并与日本签订安全条约,旨在把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反华“桥头堡”。

  究其实,美国对德日占领政策的这种重大转变,即从惩罚转为扶植,是战后美苏之间出现“冷战”的大背景所推动的,是美国推行对苏“遏制”政策的必然产物。

(二)占领政策的转变

  美国对德日占领政策的转变,是东西方“冷战”的需要。在美国的“遏制”战略中,西德和日本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欧洲是美国“遏制”战略的战略重心。西德地处欧洲心脏地带,是东西欧交界的前沿阵地。战前,德国是西欧第一经济大国,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非常重要。战后,扶植和控制西德对美国的欧洲战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遏制苏联在欧洲的影响,就必须建立一个经济上繁荣和政治上统一的西欧;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却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因此必须首先提供经济援助,使其迅速恢复经济,站住脚跟,而其中西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美国认为,对西欧的经济援助,必须从恢复西德开始,而重建西德则会大大促进西欧的经济恢复。

  在亚洲,美国扶蒋反共的失败,中国革命的胜利,使美国失去了在远东的一个战略据点。美国国内“谁丢失了中国”的大辩论,以及不久爆发的朝鲜战争,日本在美国亚洲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促使美国把在亚洲的战略重心从原来中国大陆的老蒋转向日本。于是,美国不仅政治上加紧实现单独对日媾和,军事上坚持要在日本驻军,签订美日安全条约,经济上提供援助,由此扶植和控制日本,旨在使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遏制”战略的重要战略基地和“远东工厂”。

    1、西德

    (1)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7年后,随着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冷战正式开始,美国便从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扶植西德。

    1947年初,杜鲁门任命马歇尔为国务卿。他出访西欧时,目睹了战后西欧贫穷和饥饿的惨景,认为这是“自由世界”的很大隐患。为了对抗苏联,他强调美国必须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帮助西欧迅速恢复经济,否则西欧将“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化”,给苏联以可乘之机。这就是美国提出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的“马歇尔计划”的由来。

   “马歇尔计划”原定从1948-1952年实行5年,但由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到1951年底美国便提前结束了该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总共提供12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表3-2  “马歇尔计划”在西欧各国间的分配数额

                         国家          分配数额(亿美元)

                         英国              31.76

                         法国              27.06

                        意大利             14.74

                         西德              13.89

                         荷兰              10.79

                         希腊               6.04

                         奥地利             6.77

                      比利时、卢森堡        5.56

                         其他国家          12.19

                      资料来源:《欧美经济史》,第722页。

   

除了“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西德还得到美国的其他援助。据美国官方统计,从二战结束到1955年6月30日,美国对西德提供的援助总共38.6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在1951年底前提供的。应该说,美国的援助数额并不大,西德主要用于进口当时急需的粮食、原料和燃料,用于经济投资的比例很小。但是,美国的援助对于西德经济恢复的作用不可低估,可谓“雪中送炭”,因为一旦西德解决了粮食和燃料等当时的主要困难,又得到必需的外汇,潜力巨大的西德经济就能迅速恢复了。

  “马歇尔计划”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援外成功的一个典型。该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在战后初期渡过了经济难关。不到3年时间,西欧各国的经济已恢复到或超过战前的生产水平。当然,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并非完全出于利他主义,也有其利己的目的。政治上,美国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起到了遏制共产主义对西欧渗透和扩张的作用;军事上,通过该计划使西欧联合起来,为其后来建立军事组织铺平了道路;经济上,美国战后出现经济衰退,政府资助过剩商品的输出,以缓解经济衰退,而该计划正好为这些剩余商品找到了一条正当的出路。所有这些对美国都是非常有利的。

  (2)安排入盟“北约”

   “马歇尔计划”实施后不久,1949年4月4日,美、英、法、荷、比、卢、加、丹、挪、冰、葡和意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主要内容是“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及维持和平与安全”;当某缔约国遭到“武装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缔约国遭到“武装进攻”的范围包括缔约国在本土、阿尔及利亚、缔约国占领的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北大西洋区域回归线以北所辖岛屿;公约于8月24  日开始生效。

   根据这项公约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最高权力机构是部长理事会,有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等。

   1952年2月,希腊和土耳其加入;1955年5月,西德正式加入。在“北约”成员中,西德是主力,其部队人数最多,美国在那里的驻军也最多。

    2、日本

    美国不仅与日本签订安全条约,加强与日本的军事关系,而且提供经济援助,帮助日本迅速恢复经济。

    朝鲜战争给日本经济的恢复带来了转机。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为美军的兵站和前沿基地。因为日本距离朝鲜战场近,交通方便,所以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为日本大发“特需财”大开了方便之门。美军特需中,大约有70%属于武器和其他物资,30%属于劳务,其中包括汽车和机械修理、运输、仓库保管、电报电话以及供美军休息和娱乐的服务等。

    1950-1955年这6年中,日本“特需收入”达35亿多美元,相当于战后7年(1946-1952年)美援总额的1.7倍。

 

         表3-3  1946-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时期的国际收支、美援和特需收入一览表

                         (单位:百万美元)

               项目    出口      进口     贸易收支      美援   特需

          年份

          1946         67        303      -236        192    ——

          1947        183        449      -226        404    ——

          1948        265        547      -282        461    ——

          1949        536        728      -292        534    ——

          1950        924        886         38        361    149

          1951       1358       1645      -287        157    592

          1952       1294       1701      -407            824

          1953       1260       2050      -790        ——   804

          1954       1614       2041      -427        ——   596

          1955       2008       2061      -53         ——   557

          合计       9505      12401    -2905         2114  3527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第65页。

 

   连续6年的“特需收入”给日本经济带来了繁荣。这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1)大量的“特需收入”使日本的出口急剧扩大,失业锐减,从而刺激了工矿业迅速发展。(2)“特需收入”的增加大大改善了日本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状况。日本战后除1950年之外,历年均有2-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共计29亿美元,这个逆差主要是靠美援来弥补的,美援共计21亿美元,朝鲜战争后,美国于1951年停止对日援助,此后日本的逆差则由“特需收入”加以弥补,并且有盈余。(3)“特需繁荣”带动了日本的“消费繁荣”和“投资繁荣”,为经济起飞增添了推动力。

 

                       第三节  战后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

 

二战争后,英美德日的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四国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的总体表现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组建国际经贸组织

战后初期创建的国际经贸组织,主要是由英美倡议和推动的。以国际经贸组织为基础,世界经济形成了贸易、金融和投资为三大中心(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井然有序的发展脉络。在国际经贸组织的安排和主持下,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世界贸易发展迅速,金融一体化不断加深,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这些组织,标志着广泛的参与性和依赖性。

二、推动国际分工发生深刻变化

战前的国际分工主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西方国家利用宗主国的优势地位和通过不等价

交换,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掠夺自然资源,并倾销其产品。战后,由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单一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变,以及科技的突飞猛进,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转化为

以现代技术和工艺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体系。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传统的分工是在部门之间进行的,而新技术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于是发达国家便集中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原料生产国转移,从而形成部门之间国际分工的扩大;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使生产专业化发展到部门内部,导致产品专业化、工艺专业化。这样,国际分工也就打破了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同一产品原来是在发达国家一国范围若干企业生产的,战后则发展到了分布在几个国家的成千上万企业内生产。例如,美国的波音客机和欧洲的空中客机公司就是这样分工生产的。

三、促进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战后,西方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大大快于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例如,1913-193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2.2%,而1948-1976年则达到6.6%。这样,对外贸易在GN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61-1965年,西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占GNP中的比重分别为12.3%和12.1%,而1971-1975年则上升到17.1%和17.4%。

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主要伙伴一般是主要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西方其他国家和世界经济的联系通过贸易纽带大大加强了。

与此同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并在世界总额中占绝对优势。据IMF统计,从1970-1980年,国际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率达18.7%,1980年总值达350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世界出口总额的1/5。80年代以来,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推动下,技术和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愈高,服务部门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愈高,在外贸出口中所起的作用相应也愈大。在这方面美国是最典型的国家。

四、导致资本输出流向发生变化

在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之间资本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强。战后以来,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扭转,从主要流向发展中国家变为主要流向发达国家。从50-60年代,由于西欧、日本要恢复和发展经济,对资本需求量较大,美国是其主要资金提供国,美国资本大量流向西欧和日本。例如,60年代,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投资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西欧的增长幅度最大,最为引人注目。1960年,美国在西欧的累计直接投资为67亿多美元,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1%。到1971年则猛增到276亿,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2.1%。

70年代以后,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开始向美国进行投资,到80年代超过美国。1986年,日本在国外的净资产额增加到1298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英国在国外的净资产额为900亿美元,西德为500亿,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在日本变成最大债权国时,美国则成了最大债务国。80年代中后期,美国主要是靠外国债权国提供融资来发展经济的。这种外国资金的最大来源是资本盈余的3个国家,即日本、西德和沙特阿拉伯。其中日本尤为突出。日本把大部分海外投资投在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上。1976年,日本购买这种债券仅为约2亿美元,而仅1986年就购买了138亿。1985年,日本在国外投资的818亿美元中,有535亿购买了债券,主要是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80年代中期,美国每年借债大约1000-1200亿美元,日本用购买债券提供了其中的大部分。

五、跨国公司迅速崛起及其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在原有实力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财力雄厚,技术

先进,十分活跃和影响重大的巨型跨国公司。这些公司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它们立足于本国,放眼世界,从全球角度出发,制订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组织专业化生产和提供专业化服务,大大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

1968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有7276家,其子公司有27300家;到80年代初,分别上升到11000多家和90000多家;80年代中期又增至20000多家和10万多家;1996年时,又分别增至39000家和27万个分支机构。与此相应的是,这些跨国公司的资产总额、销售额、业务范围也大幅度增长和扩大,由此大大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生产、贸易、资本和技术转让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在世界跨国公司中,英美德日的跨国公司数量众多,实力雄厚,对世界贸易、金融和投资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六、国际经济协调进一步加强

80年代中期以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90年代则加快了步伐。90年代,无论是EU、NAFTA还是APEC都制订了明确的时间表,几乎每次会议都有进一步的重大进展。欧盟从1985年提出用8年时间到1993年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后又决定再用8年时间实现货币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1989年开始启动,那时就确定用大约15年时间实现所有商品的自由贸易,并将其范围扩大到整个美洲;亚太经合作组织则从1994年开始,发达成员国和发展中成员国分别用16年和26年时间全部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时间和目标都很明确,是三大区域经济组织在实现一体化方面的共同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区域经济组织一体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为协调利益,缓和矛盾,从各个层次加强了国际协调和合作。例如,在世界范围,签订了各种经贸协定和条约,加强协商;在发达国家内部,建立经合作组织和召开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以协调政策和采取一些共同行动;同时举行重要的双边谈判,针对具体问题,寻找解决办法。这些协调机制使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和深入。

总之,上述战后以来的世界经贸活动中,均有英美德日的身影,它们之间的关系无论从组织建立上、制度安排上还是协调机制上等方面,都随着世界经贸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扩大和深化。